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白氏一听果然反应过来,冷哼一声说道:“也对,我看那赵家不过是泥腿子出身,估计到时候连个像样的聘礼都送不过来,我要是加的多了,那也是打了那个赵九福的脸面。”

  白玉婷漫不经心的喝着茶,又说道:“娘,你想通了就好,姐姐要嫁给一个五品小官,还是那种泥腿子的出生,心里头想必十分委屈,咱们已经得了好处,何必再为了几个银钱跟她过不去,若是这时候闹出来,最后丢人的还不是我们娘俩。”

  白氏一想也对,要知道她家玉婷的婚事就在严玉华之后的一个月,两个女儿前后脚出门,一个是嫁给小官,一个是嫁进禄国公府,到时候排场肯定有所差别,若是严玉华嫁妆都不丰盛的话自然会被人笑话,到时候严波可饶不了她。

  这些年来白氏能够讨得严波的喜欢,别的不说,至少面子功夫是做的很好的,当初白家就是皇商之家,白氏能够嫁进来作为继室也是花费了无数功夫,旁的不说,她的嫁妆也是丰盛的,这些年来白家依靠严家,每一年也会给她送钱,白氏还真的不缺钱用。

  正因为如此,严老夫人提出让严玉华带走亲娘嫁妆的时候,不仅严波一口答应下来,白氏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她也不耐烦用前头那个留下来的东西。

  只是嫁妆可以让,亲事却不能松口,白氏费尽心思才让家里头答应严玉婷嫁入禄国公府,这会儿宁愿憋着一口气也不乐意横生枝节。

  只是银子给了,白氏却给的不那么痛快,在她看来这些东西都是她儿女的,现在却偏偏要给严玉华带走,心里头可不就憋屈的很。

  过了一会儿,白氏又说道:“明日就是下聘的时候,到时候咱们也去看看,我倒是想知道那家能给点什么东西,也不知道那大小姐怎么想的,我介绍的门第看不中,反倒是眼巴巴的要去嫁一个农家子,哼,那些农家出来的最后成器的能有几人。”

  等到下聘这一日,白氏和白玉婷果然早早的收拾整齐,穿戴的富丽堂皇的出现在了大厅,严老夫人见着皱了皱眉头,但大喜的日子到底没有发火,只是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当初她真的不该只看见白家的好,又觉得白氏温柔小意好生养就把人娶进来,如今生养倒是生养了,脾性总是有些不足。

  严玉华扫了一眼白氏母女,倒是丝毫没有介意的样子,甚至好心情的朝着他们笑了笑。

  很快,赵家下聘的人就到了,这下聘的人数也有讲究,赵家人在这边的不多,这会儿全部出动也才七个人,于是顾行之带着顾师娘和顾老夫人来凑了数。

  也是大周朝的男女大妨不算特别厉害,赵九福才能在下聘当日见一眼自己的未来媳妇,他微微抬头,在看清严玉华的时候又垂下眼帘,摆出一副目不斜视的样子。

  严玉华心中微微一笑,面子上却也露出几分羞怯的样子,她的模样不算顶好,但也面目清秀,更难得的是一身大家闺秀的气息,让老赵头和老陈氏越看越是喜欢。

  赵家的聘礼也已经送到,第一份打头的就是那对活奔乱跳的大雁,这两只大雁被赵九福偷摸的用灵泉养了一段时间,不但没有变瘦反倒是更加肥嫩了。

  严老夫人年纪大了越发迷信,第一眼看见这对大雁就笑了,欢喜的说道:“这双大雁如此精神,以后他们小夫妻俩也定能琴瑟和鸣和和睦睦。”

  另一头的白氏微不可见的撇了撇嘴,眼光从赵家人身上扫过带着一丝不屑,赵家人虽然都收拾过了,但家境和人品摆在那儿,看着就是乡下人的样子,最多能夸一句淳朴。

  偏偏老赵头和老陈氏都忽略了原本应该是最重要的亲娘角色,一个只是跟严老夫人说话,一口一句都是抓着严玉华夸赞,另一个却只跟严波说话,话不多,却也不算失礼。

  不同于白氏的轻蔑,严波肚子里头却松了口气,赵家人远不如他想象中的那般粗鄙,虽然出身不一般但谈吐勉强合格,这样的亲家倒是也不算太丢份。

  赵家的聘礼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看的,也就是符合行情罢了,倒是赵九福送来的宝石略微引起了注意,只因为这几颗宝石大不说,也不是寻常可见的。

  两边都有心,这下聘倒是也顺顺利利,等终于离开了严家,老赵头和老陈氏都松了口气,老陈氏还拉着赵九福说道:“阿福,娘看着那姑娘真不错,以后你们可得好好过日子。”

  赵九福微微一笑,他既然主动提娶严玉华,自然也是对她有好感的,至于以后的日子如何还得看以后,左右他也不是花心滥情之人。

第153章 双面人

  下聘之后,婚姻大事赵九福就不用管了,事实上他也管不了,毕竟寻常人家办婚宴的话,男主角只要等着拜堂成亲就是了,若是插手太多反倒是惹人闲话。

  再有一个,赵九福的公务不但没有减少,反倒是日益增多,一来是皇帝时不时就能想起他一次,二来是萧甯对他十分看好,颇有几分视为左膀右臂的感觉。

  为此赵九福不得不每日早早的出门,天抹黑才能回来,原以为能有时间多陪陪父母,但如今除了偶尔休沐,一天能见到两次就算是不错了。

  就如这一日,萧甯带着赵九福早早的就进宫了,这一次倒不是陪着皇帝说话打发时间,而是正经的论事,翰林院的人负责随时记录。

  别以为这种会议记录之类的事情是美差,一般来说不是重大的事情,皇帝是不会让人专程来记录的,毕竟他身边还有常备的起居舍人在。

  一旦需要记录,翰林院的人不得不从头听到尾,还得时时刻刻的记录下来,这倒是也罢了,偶尔朝臣们吵起来了,他们还有可能被牵连。

  赵九福自问年轻力壮,有时候从早站到晚也有几分吃不消,这还是他被灵泉优化过的身体,可想而知萧甯又是如何的撑下来的。

  每次朝会结束之后,赵九福都会十分贴心的伸手搀扶自家长官一把,萧甯一开始还不好意思,后面倒是习惯了,反倒是有几分喜欢。

  赵九福的动作做得太理所当然,以至于有心人觉得他喜欢拍马屁,但面子上总不能说他做的不对,也不过是心里头嫉妒几分罢了。

  萧甯靠着赵九福的力道走出了一段路,觉得自己的腰板子酸痛感消失了,这才放开了赵九福的手,叹了口气说道:“年纪大喽,以前年轻的时候巴不得有会,现在却……”

  赵九福笑了一下,说道:“箫大人您如今可不是年轻力壮,离老字可太远了。”

  萧甯一贯是严肃的人,事实上他最讨厌的就是下属跟自己套近乎,但偏偏在赵九福这边失灵了,也许是这个孩子做事情太有分寸,给他一种这并不是讨好而是自然的感觉。

  日积月累下来,萧甯对赵九福的好感更甚,尤其是赵九福可不光是会做人,个人能力也十分出色,就说记录朝会这事儿吧,翰林院的人都做过,但没有一个人能够像赵九福这般既能原原本本的记录,又条理清楚,让人一眼扫过去就能看明白。

  皇帝的偏爱不是没有理由的,只可惜有些人只以为赵九福会角力,这才讨了皇帝的喜欢。

  萧甯正想着呢,忽然有一人走到他们面前,拦住两人说道:“箫大人,赵大人,可是要回翰林院,咱们正好顺路,不如一道儿走?”

  “下官见过李尚书。”萧甯和赵九福连忙行礼,来人却是户部尚书李松仁,相比起被皇帝厌恶的吏部尚书,基本被皇帝完全掌握的礼部和刑部工部,以及独有几分地位的兵部,这位户部尚书也是朝中的一个传奇。

  这位李大人出生不好,这个不好不是说他家中穷苦,与之相反,李大人出身的李家其实是前朝鼎鼎有名的世家,能够在新旧变更之中保存下来,正是因为李家识相。

  只是这样的出生,注定了李家人不可能站的太高,毕竟哪个皇帝不忌惮前朝世家,可李大人偏偏靠着一己之力,一步步坐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要知道户部可是皇帝的钱袋子,皇帝能把这位李松仁放到这个位置,可想而知这其中的信任,甚至一度有所传言,这位李松仁李尚书与皇帝有不可言说的关系。

  当然,赵九福看着眼前白胡子的老尚书,对这个猜测觉得十分不靠谱,李松仁的年纪比皇帝还要大快十岁,要说他们俩有暧昧的话实在是牵强。

  但是从民间不靠谱的流言之中不难窥见,李松仁是实打实的皇帝亲信,宠臣,可以说是六部之中最受信任和宠爱的大臣。

  而这位李松仁李大人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对于皇帝的占有欲十分强烈,也就是说一旦发现皇帝有其他的宠爱之人,便会想法设防的把人打压下去。

  这其实是一种政治手段,确保皇帝最宠信的人还是自己,但也很可能就是那些不靠谱流言的发源点,毕竟被打压下去的人可不会高兴。

  李尚书年轻的时候行事作风还要强势一些,这些年却已经慢慢收敛,大约是察觉到皇帝的不满,也意识到自己开始慢慢失去皇帝的信任,所以才慢慢的有了变化。

  但这么一个人忽然找上门来,在他的对面两人之中,萧甯也是皇帝的宠臣,不然皇帝也不会越过冷淮川把翰林院学士的位置给他,赵九福就更别提了,只要是京城这边,对政治略微上心一些的人都知道,自从中了状元之后,他就是皇帝看好的人。

  于是这位李松仁大人一过来,萧甯和赵九福就不约而同的提高了警惕,在官场若是因为“争风吃醋”而被牵连的话,那实在是太冤枉了。

  但在他们面前,这位李尚书看起来风度翩翩和风细雨,甚至有一些长辈的慈爱,笑着说道:“都是同朝为官的,不必这般客气,我们一道儿走走吧。”

  萧甯和赵九福自然不能拒绝,只得小心翼翼的跟着一道儿往外走,这李尚书倒像是真的专程找他们聊家常是的,一边走一边问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他表现的再随意,赵九福也不敢真的把他当做长辈来看待,当年入朝为官之前,顾行之曾经提醒过他注意朝中的几位官员,其中最喜欢警惕的名单,这位李大人可是榜上有名。

  一直到了翰林院附近,这位李尚书似乎也没有为难的意思,赵九福忍不住有些疑虑,莫非是他们把这位李尚书妖魔化了,经过几次皇帝的训诫之后,李尚书已经彻底放弃打压贤能的小动作了?

  谁知道赵九福刚下车打算告辞,李尚书忽然笑着说道:“听闻赵大人大登科在即,新娘子还是严家的姑娘,这可真是大喜事儿啊。”

  赵九福不知道他为何提起此事,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大婚定在了下月十五,若是李尚书那时候有空能来喝一杯喜酒,便是下官的荣幸。”

  李尚书哈哈一笑,带着几分亲昵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只是赵大人初到京城,家中也无人服侍,老夫家中倒是有几个调教好的美貌侍女,不如送你两人,将来也好服侍严家新娘。”

  赵九福的脸色一瞬间有些古怪,其实在古代送侍女书童之类的不奇怪,事实上很多人家都用这样的办法来收揽关系,但是李尚书这一出实在是太突然了。

  他们之前并无交情,论官职的话也相差巨大,李尚书特意跟着他们一道儿回来,难道就为了送出两个侍女?

  再者,赵九福的大婚之日就在一个月之后,他贸贸然的送出两个美貌宫女,这岂不是并不把严家人看在眼中,怎么看都是奇怪的举动。

  赵九福实在是想不到他这般举动的目的,但还是顺从自己的心意回答:“李尚书的好意下官心领了,只是下官家无恒产,屋子也小,怕是住不下那么多人,只能辜负了李尚书的一番好心,李尚书若能来喝喜酒,已经是下官的体面了。”

  李尚书的脸色未变,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问道:“怎么,你看不上李家的两个侍女?”

  赵九福背后都是冷汗,却坚持说道:“下官从未见过那两位侍女,哪里谈得看不看得上,只是家中却是贫瘠,却是养不起更多的人了。”

  李尚书忽然哈哈笑了两声,淡淡说道:“你这话倒是有意思。”

  说完这话却直接上车离开了,等他一走,萧甯却皱着眉头说道:“赵大人,此次你怕是得罪了李尚书,其实收下那两个女子也无事,左右不过是养在屋子里头罢了。”

  在萧甯看来,直接拒绝李尚书的行为实在是有欠妥当,不过是两个侍女,就算是李尚书的眼线又如何,到时候关在内宅之中,喜欢的话就睡两次,不喜欢就直接打发去干活,总比直接得罪了李尚书来得好。

  赵九福却说道:“收下不收下,李尚书对我终归不会有多少好感。”

  赵九福另有一个考虑是他可是有未婚妻的人,在古代收下侍女确实不算大事儿,但若是在新婚之前收下,那就是打了严家人的脸,再者也会让严家姑娘心中不痛快。

  比起注定不会喜欢他的李尚书,他何必冒着风险接受两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图惹未婚妻不痛快呢,这才是赵九福一口回绝的原因。

  赵九福不知道的是,第二日这位李尚书就进宫了,于皇帝聊完了公事之后,李尚书不经意的提起了这是,还说道:“赵九福此人到底是年轻了一些,他心中不喜微臣,连两个侍女都不肯受用。”

  皇帝惯来是知道李尚书有些妒贤嫉能的,若不是此人可用话他也不会提拔上来,当下只是笑道:“年少慕艾,可见赵大人还是个情种。”

  李尚书眉头微微一皱,打量着皇帝的脸色又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位赵大人以后可别沉迷于温柔乡才好,微臣也不喜欢好好一个能干的同僚,最后只想着家里长短。”

  皇帝却只是哈哈一笑,伸手拍了拍李尚书的肩头,没有就这个问题再说话。

  他心中不是不知道李尚书在给赵九福上眼药,不愿意接受那两个侍女是不识好歹,只惦记着严家姑娘就是儿女情长,不过皇帝却不在乎这些,一个能干的官员,当然是私底下弱点再多一些才好,不然的话他怎么能放心任用呢。

第154章 鸿雁

  皇帝的心思无人所知,但是李尚书对赵九福的不满人人都可以看出来,更加奇怪的是,对于这次的事情大部分官员竟然都觉得赵九福拒绝的不对。

  大部分人的心思跟萧甯相同,不过是两个侍女,收下也就收下了,怎么收拾还不是自己关起门来的事情,何必为了这个闹得李尚书不开心。

  李尚书一脉的人更是觉得赵九福不识好歹,李尚书可是户部尚书,他对一个五品小官青眼有加,这个小官不上赶着感激倒也罢了,竟然还拒绝了他的好意。

  当下有人提出来要教训教训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这次反倒是李尚书“宽容大量”的表示了不用,只说赵九福年纪轻不经事儿,以后便知道自己的好意了。

  外头的风风雨雨赵九福完全不听,只是这些天他走出翰林院的次数越来越少,在翰林院中,萧甯虽然也觉得他做的不对,能够更加委婉的解决这件事,但对于自己的得意下属,他还是十分维护的,最多也就是听冷淮川冷言冷语几句罢了。

  这样的冷遇赵九福恍若不闻,反倒是顾行之心中担忧,专程找他聊过一次,知道弟子心中有数之后倒是没有再问。

  赵家人是不会知道朝中大事的,最近他们都忙着置办婚礼,赵九福每日回来都是高高兴兴,老赵家的人都以为他公务上顺利的很。

  赵家人不知道,严家人却是瞒不过的,隔了几日赵九福休沐,严家那边忽然来了人,说严波找他有话说请他过去一趟。

  对于未来的老丈人,赵九福自然不好怠慢,等他进了门看见愁眉苦脸的严波,下意识的还以为自家未婚妻是不是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等严波一开口,赵九福倒是无奈了。

  作为严玉华的父亲,严波竟然也觉得赵九福处理的太过于冲动,甚至明言:“玉华从小熟读女四书,知道为人妻子就得贤惠大方,她必然不会在意你收下两个侍女的。”

  那一刻赵九福忍不住抬头看向严波,想看看这位老丈人是不是认真的,让他意外的是严波十分真诚,甚至带着一种鼓励。

  赵九福牙根发酸,暗道老丈人到底明不明白,人家李尚书送给他的两位漂亮侍女可不是普通的侍女,自己要是收下了就是给您女儿添堵啊。

  赵九福拿不准严波的意思,严波倒是觉得自家女婿已经受教了,他甚至还亲切的拍了拍赵九福的肩头,笑着说道:“你年纪小不懂事儿,李尚书的好意拒绝了简单,但得罪了人以后路就不好走,为人妻子的识大体,绝不会因为这个怪罪你,我严家自然也不会。”

  这次赵九福确定严波就是那个意思了,他尴尬的笑了笑,暗暗想着那日见过的严家姑娘的架势,估计不可能属于不在意的那群人。

  撇开这件事,严波倒是觉得自己的这位大女婿还算不错,虽说赵家单薄了一些,但赵九福本人有出息,状元出身不说不到两年都升任到五品了。

  说完了这事儿,严波留着赵九福吟诗作对,顺便品茶作画,临了还把严玉华同父异母的继弟弟喊了出来作为陪客。

  不得不说如果没有一开始的那件事,严波看起来真的像是个喜欢女婿的老丈人,而第一次见面的严峰虽然有些沉默寡言,但是相处起来也并不困难。

  在严家用过了一顿饭赵九福才告辞离开,严波便让严峰送未来姐夫出门,赵九福看了看比自己矮了一个半头的半大孩子,笑着问道:“方才听岳父说你在国子监读书,我家中倒是还放着当年备考的资料,你可要拿去看看?”

  严峰抬头看了他一眼,他的样子像极了严波,但是性格却沉闷许多,方才一顿饭也没听他总共说几句话,严波对这个儿子也是分外的严厉和挑剔的样子。

  大约是没想到赵九福会这么说,严峰只是闷闷说道:“谢谢未来大姐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