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能奶爸[快穿]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蓝天蓝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45 KB   上传时间:2019-08-09 17:09:50

  白忙活当然是白忙活,这句话说到韩大丫心坎里去了,那么多补药,要花多少银子啊,想想她就心痛,偏韩泽闻不得药味,喝不了那补汤,可不是白忙活了。她尤为不甘心,说道:“大弟,你真一点都闻不得吗?多多少少喝点,吐了也没什么,总有点用处,也比不喝强啊。”

  韩泽俊秀的脸,顿时成了苦瓜脸:“大姐,我知道你担忧我,可是我真闻不得那药味,再说我好容易好了,倘若喝了补汤要吐,吐多了,我怕又犯病,我不想犯病。”

  韩老婆子一凛,老大可千万不能犯病,她忙说:“韩泽闻不得药味,便算了吧,这是补汤,不是药,没生病的人喝了没什么事吧?”

  韩大丫脸色不怎么好看,“没病没灾的喝什么补药?”

  韩老婆子想了想,建议的道:“你婆婆前些日子病了,不如把汤端回去,给你婆婆补补身子。”

  韩大丫脸色更加不好,公公还有自家男人是大夫,他们鼻子灵敏,这锅汤端回去,铁定露馅,再说里面她添了其他的药材,根本不敢给他们喝。她说道:“这是我给韩泽炖的补汤,婆婆不能乱吃,只能韩泽喝,不然就浪费了。”

  韩泽说道:“你们慢慢商议,我回屋了。”

  说着不待几人应声,逃也似的去了屋里。

  韩老婆子看的好笑,指指他的背影,向旁边的王采薇念叨:“这个韩泽,难不成他不愿喝补汤,我还能逼着他喝不成?躲什么躲?”

  王采薇莞尔,“相公原先就怕喝药,那会子他身子不好,被逼的没法子,这会儿他身子好了,可不是不愿喝药。”

  韩老婆子摇头叹息,“打小便不喜欢喝药,偏生他身子最弱,换季节时,就会害病,还不得不喝药。”

  最后韩大丫还是把那锅补汤端走了,不能给家里人喝,她也不敢乱喝,只能不舍的倒掉,倒完汤,她没精打采失魂落魄的回了家里。

  一两多银子啊,如果韩泽吃了,发挥了作用,倒还罢了,偏生全都糟蹋了,这简直比挖她的心还疼,再次暗恨,韩泽果然是她的克星。

  前些日子韩泽昏迷,躺床上人事不知,吓坏了几个孩子,哪怕他们爹现在身体好了,他们也不敢有一刻放松,把爹当成了孩子照顾,饭桌上哪样好吃,都紧着爹吃。

  韩泽心里酸涩,却也没有拂掉孩子的心意,挑筷子吃了口,见孩子们笑了,他心口一松。

  又过了两旬,系统配置的药,韩泽全部吃完,他身子彻底好了。韩老婆子不放心,嘱咐王采薇带着他到镇上看了大夫,让大夫诊了脉,诊完脉大夫把他们骂了一顿。没病看什么大夫?找茬呢?

  两个人灰溜溜的从医馆里跑了出来。虽是如此王采薇脸上却露出了笑脸,连大夫都说相公没病,那么相公的身子真的痊愈了。

第94章 病秧子爸爸5

  这些日子韩泽养病, 闲暇时,王采薇绣了些荷包、手帕,出了医馆,两人直接去了绣庄,准备把荷包手帕卖了,她绣工细致, 荷包帕子绣的别致灵巧,一个荷包绣庄给了十文钱,帕子十五文钱。她绣了十个荷包、十五个帕子, 共得了三百二十五文钱。

  依据原身记忆, 韩泽知道绣庄不远处有家书馆,两人出了绣庄, 他提议去书馆看看。

  王采薇摸摸荷包里的铜板,踟躇的站在原地, 韩泽看向她,笑着问道:“怎么了?”

  王采薇一时很是作难,纤弱的脸上溢满不安, 她垂眸小声说道:“相公,家里没粮了,方才得的银钱,需得买些粮回去,剩余的银钱, 恐怕, 恐怕不足买书。”

  说完, 她并不敢看相公,生怕他窘迫难堪。

  韩泽微愣,继而笑着说:“去书馆不一定非得买书,去看看罢了。”

  王采薇望着相公颊边的笑容,心中酸楚难过,很不是滋味,倘若她能多绣些荷包帕子,相公便能买到喜欢的书籍。

  相公文采出众,若不是身子弱,想来早已中举,现在相公身子痊愈,家里有银钱供他考科举的话,必能一举考中秀才。偏偏家里捉襟见肘。

  她眼神坚定:“相公,你放心,回了家里我多绣些荷包手帕,准能凑够让你参加明年四月份院试的银钱。”

  韩泽微微一笑,“不急。咱们先去书馆瞧瞧。”

  到了书馆门口,王采薇目露迟疑:“我在外面等你,你进去吧。”

  “一起进去。”韩泽看了她一眼。

  王采薇怔了怔,她一向极少反驳相公的话,犹豫片刻,见相公面部认真,便紧随在他身后,进了书馆。

  书馆掌柜看到他们夫妻,并没说什么。

  韩泽随意扫了眼书馆,里面清幽,没有顾客,便问道:“掌柜,你们这里抄一本书多少工钱?”

  掌柜沉吟道:“这要看抄什么书,以书的厚度及字迹为准,一般都是一文钱一页。”

  韩泽微微颔首,问道:“可以把纸张拿回去抄吗?”

  掌柜倒是意外,韩泽在镇上读了许多年书,常来书馆看书,他对韩泽十分熟识,往日韩泽身子不好,没有提过抄书,现在竟然提议抄书,他端详了他一眼,难不成身子好了?

  不过这是别人的私事,他不便多问,便说道:“你是书馆里的常客,你们学塾里的先生经常在书馆里借书,我相信你,不过还是要交些押金,才可把书籍拿回去抄录。”

  王采薇没想相公竟要抄书挣银钱,想要劝阻,碍于这是外面,不便多说,只是轻轻蹙了蹙眉,也不知道要交多少押金,唯恐银钱不够,让相公失了面子。

  韩泽安抚的看她一眼,王采薇对上相公的眼神,并没有被安抚多少,反而更加担忧,相公兜里并没有银钱,如何交押金,她的银钱还需买粮,不然家里该断顿了。

  韩泽笑笑没在意,又问掌柜:“如果只抄写启蒙书籍,倒也不用把书馆里的书籍拿回去抄录,这样便可以不用交押金吗?”

  掌柜倒是听说过韩泽读书不错,启蒙书简单易背,会背启蒙书也没什么奇怪,他含笑而道:“倘若能一字不误的抄写下来,便不用从书馆借书籍,也不用交押金。”

  至于纸张,他不用担忧,整个镇上只有他一家书馆,也只能在他这里买到笔墨纸砚,韩泽是读书人,读书人都爱惜名声,况且,他日后若还想科考,便不会做那影响名声的事情,他很是放心。

  韩泽点头,王采薇却缓缓的松了口气,不用交押金便好。

  掌柜看向韩泽,又道:“抄一本《三字经》四十五文钱,《千字文》三十文钱,《百家姓》因字数少,便宜些,只能给十五文钱。”

  两人从书馆里出来,王采薇才轻声说道:“相公,明年四月份便要进行院试,抄书会不会影响你读书?我多做些绣活便好,你不用如此辛劳的。”

  韩泽摇头,笑着道:“病了这么些日子,许久没看书,没摸笔,不仅写字生疏,有许多知识也都忘记了,抄书非但不会影响读书,反而有益于加深知识的记忆。”

  王采薇也识些字,相公说的她能理解,深思片刻,轻声劝道:“既然抄书有益于读书,你就抄吧,但也别累到了,毕竟你身子刚刚好。”

  韩泽看着她,认真的说道:“没谁比我更能知道有副健康身子的好处。”

  病了那么久,再也不愿生病。

  考虑到要买米面粮食,两人转身又去了粮行,买了十斤大米,十斤面粉,五十斤粗面,一下子用去了三百文钱。

  剩下二十多文钱,韩泽提议给孩子们买些糖块零嘴,王采薇不同意,她说道:“糖块零嘴吃与不吃,没什么影响,剩下的银钱还是攒着吧。”

  临来的时候,婆婆给了她五十文钱,相公看诊用了二十文,剩余三十文。她卖绣活的钱,买了粮剩下二十五文钱。

  为了省银钱,来的时候两人并没有坐牛车,买了粮,回去时却必须用牛车拉,两个人要给拉牛车的师傅四文钱,还会剩下五十一文钱,她预备回去一起拿给婆婆。

  家里银钱紧张,外面欠着外债,韩泽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苦着孩子们。

  王采薇见他不作声,她说道:“今日买了米面粮食,回家去了给他们擀面条吃,让他们吃饱肚子,他们便高兴了。”

  韩泽明白,心里多多少少不是滋味儿,家里人口多,大人孩子十几口,地里粮食交完税收,剩余本就不多,还要给他看病,根本没多少银钱买粮,孩子们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情,这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糖块零嘴,而是吃一顿饱饭。

  ...

  韩老婆子愁云满面的望着只剩下一碗米的米缸,前些日子几个儿媳妇轮流着做饭,老大媳妇精打细算会过日子,老二老三两个儿媳妇大手大脚,几下子就把家里粮吃完了,她一气之下,也不让她们做饭了。

  她叹口气,想了想抓了一把米,这一把米只能熬稀粥,剩下的明天还能煮粥。还有一个月麦子才能收,家里就没粮了,这一家老小吃什么?

  总不能去问人借钱买粮。

  就算去借银钱,村里人知根知底,都知道他们家外面欠了债,借给他们,一时半会儿还不上,谁又愿意借给他们。便是去闺女家借钱,她也没那个脸啊。欠闺女十几两银子的药钱,她都不知何时能还。

  韩泽扛着粮食到家里的时候,韩老婆子正坐在灶膛后面唉声叹气的烧着火。韩泽气喘吁吁地走灶屋门口,喘着气问道:“娘,面粉放哪里?”

  韩老婆子哎哟一声,忙不迭站起来,她惊叫着:“咋买那么多面粉?你这身子刚好,可不能累到了,买了粮,怎么不让二郎三郎过去扛回来。快把它放石台上,等会我来收拾。”

  心里却忍不住犯嘀咕,这么多粮,得多少银钱?他们哪来的银钱?

  王采薇手里拎着大米还有从书馆里拿回来的纸张,跟在韩泽后面。

  二郎媳妇三郎媳妇听到婆婆的声音,纷纷领着孩子从屋子里走出来。

  韩泽把面粉放石台上,笑着道:“采薇卖绣活的钱,她说家里没粮了,就买了些回来。总不能让孩子们饿肚子。”

  韩老婆子也猜测是大儿媳妇卖绣活的钱,她斜瞥了眼老二老三媳妇,意有所指的道:“还是老大媳妇好啊,知道惦记着家里,不像有些人,只知道吃喝,想着自己的小家。”

  老二老三媳妇脸色变了变,心里却很不服气。老大看病读书花了家里那么多银钱,他们买些米面粮食回来,难道不该吗?刚刚对王采薇升起的点点感激,瞬间被婆婆骂的消失殆尽。

  其实不光老二老三媳妇变了脸色,婆婆当着王采薇的面夸她,贬低两个弟妹,她也怪不自在。

  婆婆心里喜欢哪个人,那人便是有不好之处,也是好的。不喜欢哪个人,任何时候都能知道他们的错处。显见,两个弟妹,便是婆婆不喜之人。

  韩老婆子骂完,又去问韩泽,看了大夫没有,听他说,大夫说他身子好了,没病了,一家子都齐齐松口气。

  不管老二老三媳妇多么不服气婆婆的偏心,王采薇和了面,擀了面条,每个人都吃了一大碗,摸摸终于吃饱的肚子,她们笑的心满意足,什么都比不上一顿饱饭。

  这两日地里活不多,韩有田带着两个小儿子就能忙完,几个媳妇不用下地,吃了饭,收拾完毕,王采薇便拿出针线筐绣手帕,她绣的比较快,花样简单,加上绣的娴熟,不忙的时候,一天便能绣一张帕子。

  韩老婆子想到大儿媳妇凭借绣活就能卖那么多银钱,看着坐在旁边歇息的两个小儿媳妇,她大声喝道:“两个懒婆娘,你们大嫂天天针线不离手,你们不说跟她一样一天绣一张帕子,便是两三天绣一张帕子,也能给孩子挣些零嘴儿,不用下地了,整日里就窝在床上睡懒觉,咋那么多瞌睡呢?”

  老二媳妇郑氏眼珠一转,她说道:“娘,我们绣手帕卖的银钱,能都给我们吗?”

  韩老婆子脸一沉,虎着脸、瞪着眼、叉着腰说道:“老娘眼皮子没那么浅,你们尽管绣,卖了多少钱,你们自己攒着,我一文钱都不要你们的。”

  老二老三媳妇一喜,想到大嫂说一张手帕十五分钱,一个荷包十文钱。一个月不说绣多了,便是绣五张帕子五个荷包,也能挣一百多文钱,有那一百多文银钱,给孩子买什么不行啊。

  想到此,两人忙不迭去屋里拿针线筐,等到真的开始绣帕子,她们难住了,怎么绣出来的花儿,没有大嫂绣的好看呢?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王采薇告诉她们,绣工差些也没什么,不过绣出来的帕子便宜些,也能卖钱。

  她们松口气,便宜些就便宜些,绣的多了绣工自然而然便好了,大嫂原先绣的也没这么好,都是练出来的。等到她们绣工好了,总能卖到十文钱一个荷包,只要有银钱挣,便打击不了她俩的积极性。

  韩老婆子瞅着屋檐下认真做针线的三个儿媳妇,满意的不行,她暗暗的点头,这就对了,老大身子好了,等到明年考了秀才,一家子齐心协力,不怕日子过不好。整日里闹腾,小话不断,再大的家也要散了。

  在韩老婆子心里,只要大儿子身子骨好了,便没有考不中秀才的想法。以他儿子的聪明劲儿,是一定能考中秀才的。

  韩泽略睡了会儿午觉,醒来便打算抄书,屋子里有点阴暗,不如外面干爽凉快,他不在意那么多,便直接搬了桌子椅子在院子里面抄书。

  韩老婆子瞧见他的动作,脸一凝,上前问他:“在练字?”

  韩泽垂着头,笔没停,继续写字:“久了没摸笔,手都生疏了,练练字。”

  他没有说瞎话,经历了几个世界,他会写毛笔字,而且写的还不错,但写出来的字和原身的字有所差别,原身是学霸型人才,字写的当然也不错。要说两人的字谁的字好些,他自大的想,他的字应该比原身的好些,但是他代替原身做任务,哪怕字写的比原身好,也只能把字朝着原身的字迹练习。

  所以,他说抄书能练字,便是要把他的字与原身的字融合,使得现在的字更进一层楼的情况下,还不能让人怀疑他的进步。

  当然抄书不仅能练字,便是他的字写的好些,也从没考过科举,这就需要时间把原身记忆里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不然别说考举人,便是明年的院试也没什么希望。

  再则抄书给的工钱,还能让他解决眼下的难题,不说挣多少银子,起码能让家里人吃个饱饭,或许还能存够明年院试的银钱。

  一举三得的事情,就是他选择抄书的目的。

  韩老婆子笑了道:“你慢慢练,娘不打扰你了。”

  说着把几个孩子赶到了外面,“走走走,跟奶去找野菜,晚上咱们吃野菜疙瘩汤。”

  七个孙子,最大的七岁半,最小的是老二家的小宝才一岁半,孩子年龄小,这会儿正在床上呼呼大睡。

  农家孩子带的皮实,大人忙完地里忙家里,根本没时间带孩子,一般都是大的带小的,再大些,还会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儿,像在野地里或是路边找些野菜、割些猪草,喂喂家里的鸡鸭等等。

  韩老婆子挎着篮子,带着孙子孙女便下地了,走到半道上,遇到了韩有林老两口,韩有林和韩有田是亲兄弟,韩有林老伴姓王,韩王氏看着弟妹身后一串小孩子,颇觉得好笑,问道:“你们这婆婆孙孙的干什么去啊?”

  韩老婆子既无奈又好笑:“这不韩泽身子好了,在家里练字,我怕孩子们吵闹打扰他,他们闹着要吃野菜疙瘩汤,我就把他们领出来挖野菜,家里孩子多,可不就一串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2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1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能奶爸[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