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之彪悍女知青_分节阅读_第87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8 KB   上传时间:2019-05-15 13:46:00

  大家笑起来。

  大宝:“我昨晚上就算过,吃鸡。”

  小宝:“我肚子里的馋虫说吃鸡。”

  文生:……我想说,但是不能说,吃鸡。

  于是大家一致决定今天就把公鸡吃掉,等不到明天了。

  闫润芝:“宝儿娘,还是炖鸡啊?”

  姜琳随口道:“来个大盘鸡吃吃?”

  一大家子人,常年缺油水,清炖是不过瘾的,必须浓油赤酱之类的才叫硬菜。

  她会吃然而不是很会做,却不耽误她知道大体步骤是什么样的。每一个吃货,都曾经认为自己是厨艺小能手,结果大部分人一次次怀着美好的感觉失败之后认清现实,自己还是比较能吃,只是向往厨艺的心是不会错的。

  她把大盘鸡的做法告诉闫润芝,关键的炒糖色,这个难不倒闫润芝。徐爱梅把家里攒的冰糖都拿出来,再添勺子白糖基本也够了。炒糖色炒鸡肉,各种调料,加上料酒,添水焖,步骤是很简单的。因为小孩子多,只能等炖好的时候再加辣椒青椒之类的。

  姜琳对徐爱梅道:“妈,你想办法给我二哥调理调理身体,吃点有营养的。”鸡蛋、细面、牛奶之类的,定期吃点,还是可以增强体质的。

  徐爱梅叹了口气,“你二哥是伤了元气根本,天一凉就咳嗽,饭也吃不好,尤其冬天冷,更厉害。”

  家里处处都是问题,却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好在这么多年都过来,家里基本也习惯。

  宋丽娟在煮糖水山楂给孩子们解馋,端了一小碗给姜琳和徐爱梅,听见他们说姜二哥,她道:“妈,现在咱们搬那边大屋子,要不咱们也跟小姑家似的垒盘炕?姨说乡下睡火炕,冬天热乎着呢,夏天烧火也不返潮,比床好。”

  宋丽娟一开始还计较姜二哥看病花钱,时间久了了解姜二哥的为人,知道他性子和气,不但不计较反而主动关心他。尤其有孩子以后,她男人依然不冷不热的,当爹的还不如二叔带孩子多,宋丽娟对姜二哥也就更好一些,还把小罗的牛奶匀给他喝。毕竟只有她一个儿媳妇,没有其他妯娌,矛盾就小很多。

  徐爱梅有些犹豫,“周围也没有这样的,会不会……”大家都睡床呢,他们打炕,会不会让人笑话啊?

  姜琳:“妈,我去乡下睡炕感觉更舒服呢,冬暖夏凉的。炕又大,孩子们玩耍写作业都可以在炕上。要不你们就打一间嘛,另外一间睡床。”房间大,还可以南北隔开,堂屋也可以隔出一间小小的北屋放一张小床,以后芹芹大了,女孩子自己睡。

  关键她检查过,那屋子墙壁上是留了烟道的,屋里地面都是泥地还不是水泥,最初肯定有炕,不知道后来为什么把炕拆了。

  姜琳拿一张纸过来,借芹芹的铅笔给他们按比例缩放画画。她去那屋子看过,对形状尺寸心中有数,现在随手一画就把室内各处功能给设计出来。

  芹芹好奇地看看,惊喜道:“小姑,还有我的房间呢?”

  姜琳笑了笑:“你是女孩子,大了要自己睡,总不能一直和弟弟一个被窝吧?”

  芹芹很向往;“可我妈……”她拿眼睛看宋丽娟。

  宋丽娟还想说女孩子如何如何,不过看姜琳她立刻闭嘴,“你小姑要能给你安排出来,你就住呗。”反正现在家里就她有孩子,没别的妯娌,左右都是她孩子占便宜,公婆不嫌弃孙女她还能嫌弃闺女?

  芹芹立刻激动地抓着姜琳的胳膊:“小姑,我妈说行。”

  姜琳就认真地给设计一下,东间南边打一盘炕,北边可以放一张原来的床,中间放橱柜家具。冬天冷,徐爱梅夫妻俩带着姜二哥和姜兴磊睡炕也没什么,夏天热大家分开,到时候中间挂个帘子挡一下就行。

  堂屋南边靠东墙垒锅灶做饭,西边就放之前的炉子、煤气灶、小水缸水桶之类的,中间是过道,北边用木板隔一个小房间,放一张小床就好。墙上可以订一些搁板放东西。

  姜东渐和程蕴之也过来看,都觉得好。

  姜琳道:“爸,回头你领着程如山去拉点砖和土坯,我们帮你打盘炕垒个锅灶。”

  姜兴磊忍不住笑话她,“姐,你可别吹牛了,我姐夫会,你就算了吧。”

  姜琳:“怎么的,我下乡这么多年,看都看会了,以为人都跟你似的,整天游手好闲?”

  要搁以前徐爱梅就得批评闺女这么不给弟弟留面子,这会儿也跟着呲了一句,“等你姐姐他们走了,你回城关去好好呆着干活儿,别有事没事往家跑。”

  姜兴磊:“我现在给我姐卖帕子呢。”他跑到摘菜的闫润芝旁边,“姨,你们多做点那个小花样的,城里人稀罕呢。对了,不只是手帕背心手包,还有那个书包,挎着的书包,也可以做。粗棉布的,结实,绣上点花样,可俊呢。”

  闫润芝:“那简单的绣花,大闺女都会啊,有人买?”

  姜兴磊笑道:“姨你也太抬举她们了,她们会啥啊?我们那些同学,能自己缝扣子就不错啦,还丑得要命。”

  他自然是夸张地说,这时候女孩子尽管不会绣花,剪裁做衣服不会,可破了缝缝还是可以的。

  下午程如山从外面回来,姜琳拉着他一起看看设计的屋子炕和锅灶等,程如山帮她完善一下,顺便跟她讲讲戴国华和段长安。

  戴国华这几天都在省城周围跑货,他带着段长安,程如山就不用去。下一次戴国华有事,程如山就能带着段长安跑。程如山算着这两天差不多,他就去问问,商量好时间,方便的时候来接他们,估计还能住两天。

  段长安跟着戴国华跑得不错,小伙子嘴皮子活泛,和戴国华俩处得不错,戴国华说带着段长安顶带个收音机,小伙子又爱唱又爱说,挺好的。

  姜琳夸他,“是你眼光好,会挑。”

  程如山扫了一眼,徐爱梅和闫润芝几个在秃噜鸡拔鸡毛,程蕴之和姜东渐俩在下盘象棋,宋丽娟也在摘菜忙活,文生和一群孩子在摆弄收音机和望远镜……

  他飞快地在姜琳脸颊上亲了一下,亲完就看到姜兴磊张着嘴,咬下去的那口苹果吧嗒掉出来。

  程如山若无其事继续和姜琳说话,还用指背擦了擦她染上红晕的脸颊,替她降降温。

  姜琳嗔了他一眼,程如山笑起来。

  姜兴磊:……不要脸。

  程如山告诉姜琳:“对了,今天无意中碰到孙清辉,他没考上招工,叶菁考上了。另外还有一个考上的。”这一次一起回来六个,考上两个还算不错。

  姜琳也替他们高兴,“孙清辉他们和我们一起回去吗?”

  “戴国华他们不知道几点过来,我没和他们约。”

  程如山和姜琳一起去那边看了看房子,量量尺寸,计算一下需要多少砖、水泥板、木料、水泥等,加上富裕的量,写下来交给姜东渐。

  需要的数量不多,从汽配厂借辆拖拉机一次就能拉回来。

  建材厂并不生产水泥和砖瓦,但是他们生产水泥板等预制件,并且囤着大量砖瓦,这也是他们和砖瓦厂互通有无,可以让附近的人拿砖瓦厂的条子来拉货。

  程如山给那边负责人两包烟,就可以买到需要的砖、水泥板、水泥、木材等,毕竟他们需要的不多。他看那边有用来垫怕磕碰物品的麦草,胡乱地堆在地上,就让姜东渐也捆回去一些,铡碎了和泥铺炕面。

  等他们买回来,姜大哥二哥也下班回来,拎着一兜子买回来的零件,要给大宝小宝组装收音机。

  孩子们包括文生立刻都围过去。

  这幸亏是给大宝小宝组装收音机,如果是给别人,芹芹和小科肯定得吃醋不乐意,爸爸都不给他们组装,还是二叔装的呢。但因为是大宝小宝,他们就觉得应该,他们也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俩弟弟。

  很快大盘鸡好了,香飘好几条胡同去,徐爱梅喊道:“开饭了啊。”

  自己家养的鸡,吃粮食和野菜,肉鲜美就不提,皮也紧实又有弹性,吃起来糯而弹压,口感和味道都很棒。

  一家子吃得眉飞色舞,宋丽娟自己都说:“今天的鸡肉比那天的还好吃呢?”

  小科:“嫲嫲做得更香!”

  大宝小宝和文生立刻与有荣焉地笑起来,很光荣地接受大家羡慕的眼神。

  宋丽娟:“姨你做饭就是香。”她之前觉得做饭有什么好吃不好吃的啊?整天没有油和肉,谁做也难吃,要是有大鱼大肉,谁做也好吃。现在她发现虽然都是炖鸡,可闫润芝就是比她做得好吃,不服不行。

  她赶紧找闫润芝取取经。

  徐爱梅笑道:“学了也没用,一年吃不上两回鸡肉。”

  姜琳:“以后日子肯定越来越好啊,一个月吃一次还是可以的。”

  姜兴磊:“姐你就吹牛。”他发现他这个姐姐嫁人以后可了不得,真能吹牛,被他姐夫惯得真不轻啊。

  姜琳:“我看你在家里游手好闲的,不如跟着我去水槐村打砖坯,只要有力气,一天能赚一块钱,足够你吃饭的。”

  姜琳寻思他虽然懒,这么高的个子,长得也很健康,力气自然有。一开始受不了锻炼一下就行。不管干什么,总要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否则干什么都是累了就放弃,三日打渔两日晒网的,必然一事无成。更何况姜兴磊一身毛病,需要去艰苦的环境磨练一下,在爸妈身边呆着,总是自己娇气自己。

  你以为偷信抽两笤帚疙瘩就行?呵呵,太天真!

  姜兴磊:“一块钱,你吹牛!”

  姜琳冷笑:“你问你姐夫。”

  程如山点头:“如果是我,至少可以赚四块。”

  姜兴磊坐不住了,“走啊,现在就走,别吹牛,要是赚不来一块……”

  “那就是你又懒又笨!”姜琳给他盖章,“到时候别一块钱都赚不到,让人笑话。”

  大宝小宝都嘻嘻直笑。

  姜东渐:“别让他去了,给你们添麻烦。”

  姜琳:“爸,没事,我们不怕麻烦。我们村接待多少知青呢。”

  把姜兴磊带下去磨练一下,来年才能乖乖学习参加高考,要不就他这吊儿郎当的样子,他能专心学习?只有让他经历过最苦最累,以后遇到苦累的时候他才会说:这算啥啊,砖坯我都打过。

  姜兴磊如今并不知道打砖坯是多么累的力气活,只注意一天一块钱,不错啊,他可以的!尤其大宝小宝还在说砖窑厂可好玩儿了呢,他恨不得今晚上就去。

  程如山朝姜琳笑了笑,用眼神示意她:我媳妇儿真坏,我好喜欢。

第48章 第 48 章

  饭后程如山说去新房那里看看, 虽然天黑, 有电灯并不耽误干活儿。

  在乡下打炕是很累的活儿,大热天活草泥、脱土坯、晒干。如果是陈年的炕, 那可了不得, 掀开灰土满屋子飞,呛死人。新炕就没那么麻烦,城里不是乡下,不需要拆陈年炕积肥, 所以程如山建议用砖、水泥板加草泥盘炕就可以, 干净整洁,不容易坏。

  姜琳指挥着姜兴磊几个和泥,程如山则在一个破水桶里活灰泥, 然后去屋里根据量好的尺寸打炕框架、锅灶框架。

  为了让炕更加合用,并不是平地垒起来,而是要把炕的位置刨下去半尺左右。

  姜兴磊去借来的木匠和泥瓦匠的简单工具,还有铁锨、大镢头等,刨、清土, 再开始垒框架。

  姜东渐看程如山在一边垒矮墙, 还寻思他也去帮忙,就见姜琳已经蹲在另外一边, 戴上一只手套,开始垒砖墙。她力气大, 干活儿的动作像男人那么利索, 摔上水泥压上板砖, 抹刀内外顺势一刮,干净利索,看着潇洒自如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姜家四个男人集体石化。

  姜兴磊:“姐,你什么时候学会的垒墙?”

  姜琳:“你下乡五六年,你也会了。没吃过猪肉,你也见过猪跑的。”

  姜东渐对小儿子道:“你去跟着姐姐好好学啊。”水槐村不错,闺女能学得那么好,儿子也差不了。

  有姜琳和程如山一起开工,炕和锅的框架很快就垒好。

  第二天来把炕里面九曲十八弯的烟道盘好,上面再搭水泥板,把麦草泥堆上去,用抹刀自里向外的抹平,差不多一个砖头平铺的厚度。这样既能保温,又有弹性,不至于让炕热了太烫凉了太冰。

  盘了炕,姜琳又给设计一下,她和程如山一起垒锅灶。她给设计的锅灶和乡下略有不同,反而类似茶楼那种,一个主灶膛上面装一口大铁锅,铁锅比乡下略小一些。边上留两个小的灶眼,装一个小铁锅,还能留一个燎开水的地方,这样可以节省煤炭、柴火。

  因为砖瓦水泥买的比乡下方便,锅灶也全用砖和水泥板,比乡下土坯做的灶膛结实又漂亮,缝隙抹上水泥,上面盖上水泥板,光溜溜又好打理。姜琳还给砌上一个简单的碗橱,里面放锅碗瓢盆,方便又整齐。

  等收拾完的时候,晌午不只是左邻右舍,连工厂的领导们都来参观。

  “老姜,你女婿好手艺呢!”

  “哈哈,哈哈。”姜东渐已经傻笑一晌午,他和人家说是自己闺女和女婿垒的,人家都直接理解为女婿,闺女能干啥啊。

  “小伙子,给我们家也垒个呗。”有人忍不住眼热,也想这么照方抓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0页  当前第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2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之彪悍女知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