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隐凤朝阳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看泉听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6 MB   上传时间:2019-04-19 23:10:28

  谢兰因含笑问凤容:“阿容,你订婚酒宴置办的如何?”

  “已经准备好,父亲都在发请柬了。”赫连凤容说着奉上了一只精美拜匣,“届时还望夫人前来喝杯薄酒。”

  谢兰因欣慰的颔首说:“我跟将军一定会去的。”不说勿忸于波是秦宗言麾下战力最强的老将,就是凭着她跟王家的交情她也会去的。王瓒只比阿菀大了几天,她还记得自己跟阿兄戏言过,将来要将王瓒纳入驸马候选之一。现在阿菀都成亲了,王瓒也找好人选,阿兄地下有知一定很欣慰。

  “多谢夫人。”赫连凤容真心道谢,没有阿菀,她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她自己都不知道,阿菀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她唯一的主人。

  四个丫鬟把手脸洗干净,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过来见谢知。谢知开门见山的问四人:“姑娘在家可有受委屈?”

  四个丫鬟闻言互视一眼,面露犹豫,她们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谢知见四人如此,她略一沉吟,问四人说:“可是郡君吩咐姑娘做了些她平时不做的事?你们从头到尾慢慢说。”

  四人见谢知如此问话,心中一松,果真从头开始说起。要说柔娘受了委屈,似乎也没那么严重,独孤郡君不是严苛的人,虽然谢灏将她扶正,她从来不认为自己是谢灏的正室夫人,一直将自己定位为谢灏的贵妾,对谢灏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的疼爱,她知道柔娘是谢知最疼爱的妹妹,而谢知又是谢灏唯一的嫡女,她更不可能怠慢柔娘,到了长安以后就竭尽所能的对柔娘好。

  但跟很多一心想对子女好的父母一样,独孤氏对柔娘的好,并不能被柔娘接受。柔娘是谢知养大的,作为谢知最亲近的人,就算谢知尽量克制,也有意无意的给妹妹灌输了很多不被时下接受的观点。从谢知歪曲女诫含义,教导柔娘以女诫为武器,包装自己的言行,就知道她实则骨子里是最叛逆不过的人。

  而独孤氏是最常见的古代女子,以夫为天,一心一意的为夫婿、子女奉献一切。若独孤氏不是柔娘的继母,只寻常亲戚,柔娘能跟独孤氏相处很好。可偏偏独孤氏是她的嫡母,是可以约束她言行的人,柔娘跟独孤氏的隔阂就越来越浓。

  谢知走后,柔娘的行事依然跟长姐没离开一样,每天早期锻炼、早上看书练字、下午打理长姐留下的商铺,闲时画画骑马,生活十分规律。可这样的生活在独孤氏看来却是无所事事,因为她发现柔娘不会女红!独孤氏不敢相信天下还有不会女红的女孩子。就算谢家富贵,嫁出去的小娘子都会陪嫁针线上人,可将来夫婿和孩子的贴身衣服,还有女儿家自己的亵衣,难道都要丫鬟来替自己做吗?独孤氏首先就停止柔娘下午的课程,让柔娘下午陪姐妹们一起学女红。

  独孤氏是柔娘的嫡母,她让柔娘学女红也是为柔娘好,是故家里没人反对,柔娘心里再不愿意,也不能违背嫡母,只能乖乖的跟嫡母学女红。可不过学了几天,独孤氏就让柔娘上午带着弟妹们一起读书。独孤氏本也是好意,她发现柔娘因为从小不跟弟妹一起长大的缘故,她跟弟妹感情很生疏,她想通过这件事来加深弟妹感情,女孩子将来依靠的不就是兄弟吗?

  且她也问过先生柔娘的功课。先生说柔娘的课业就比寻常小郎君都好,要不是女子,她将来都可以出仕当官。独孤氏想柔娘都学的这么好了,也没必要继续学下去,就不让柔娘再去族学同兄弟们一起上学。她都快十岁了,怎么还能跟兄弟上学?名声还要不要?独孤氏这做法说来也没什么不对,就算是京城勋贵人家,女孩子不认字的也比比皆是,像谢家这种男孩女孩一起上课的人家是极少数的。也是谢知疼爱柔娘,才会给柔娘这样的待遇。

  这些事柔娘都忍下来了,她想着反正嫡母生完孩子、做完月子就要回怀荒,她也没有必要反对嫡母,让别人认为自己不孝,说长姐没教好自己。学堂停课,柔娘就去找小叔,让小叔给自己布置作业,柔娘目前的水平也不需要天天上课,在家自学也可以。

  谢洵也知道独孤氏的所作所为,他并不赞同独孤氏这么做,可独孤氏柔娘的嫡母,谢洵也没有权利插手大哥的家务,只能私底下暗暗帮助柔娘。柔娘本以为事情就到此为止,她可以安安分分的送走嫡母,继续自己读书学习的日子。但是没想到在一次商铺给柔娘送账册时,被独孤氏发现柔娘名下居然有不少产业,这让独孤氏惊呆了!

  “父母在,子女无私产”,这条几乎是时下社会的铁律,就算有些疼爱子女的人家会给子女铺子补贴,那也是给成亲后的孩子,哪有柔娘这么小的孩子有私产的?她问清柔娘,说这些产业都是谢知给柔娘的时候,独孤氏就让人把铺子都收走了。她觉得柔娘小孩子懂什么?铺子在她手里也是糟蹋,而且她一个小女郎要这么多私产做什么?

  独孤氏对柔娘许诺,将来她出嫁她会给她铺子陪嫁,但给其中一部分,剩下的都给她兄弟。在独孤氏看来,谢知出嫁前都没带走这些私产,显然是准备把这些私产都留给娘家。给了柔娘不是最后都给外人了吗?只有给儿子,才能留在谢家。而且她把铺子给兄弟,兄弟将来也念着她的情,对她多照顾些。

  独孤氏的举动让柔娘再也忍不住,她不是贪图这些铺子,她是谢知养大的,从来就尝过缺钱的滋味,也不觉得钱有多珍贵,可做这些铺子是长姐留给她的,柔娘怎么会允许独孤氏抢走长姐的东西?而且所谓的姐弟姐妹情,根本只是独孤氏的一厢情愿,在柔娘心目中认可的亲人只有长安城的亲人。同母的胞妹胞弟,对柔娘来说还不及她丫鬟亲近,所以柔娘再次找到小叔,跟他控诉独孤氏的所作所为。

  谢洵这些年在谢简时不时的敲打下,也逐渐收敛以往的冲动,他并没有贸然找上独孤氏,而是去找谢修,让谢修把柔娘送到谢知身边。谢洵比谁都看得通透,柔娘跟独孤氏是观念上的矛盾,就像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只有把两人分开才不会让母女翻脸。谢洵不担心柔娘,他担心独孤氏,怎么说她都是大兄的妻子,记入谢氏族谱的人。接下来的事情谢知也都清楚了,谢洵和谢修派人把柔娘送来的,至于柔娘瘦是因为路上吃不好睡不好瘦的,倒不是其他原因。

  四个丫鬟的话让谢知听了百味杂陈,她对四人道:“你们也都下去洗漱休息吧。”

  丫鬟应声而下,退下时正巧遇上洗漱完、包着湿发进来的柔娘,柔娘扑到谢知怀里,“阿姊,你不要赶我走,我一定乖乖听话,绝对不惹你生气。”

  谢知看着乖巧的妹子,长叹一声,将她搂在怀里,“可是你将来怎么办?”

  柔娘笑嘻嘻的说:“我不嫁人,等阿姊有侄子侄女,我给阿姊带孩子,我可会带孩子了。”柔娘沾沾自喜的说,“弟弟妹妹都听我的!”

  谢知嘴角一抽,他们是怕你吧?四个丫鬟也说了,独孤氏让柔娘带弟妹启蒙,一开始柔娘还压抑本性,努力做出好姐姐的模样,可随着熊孩子们屡教不会、屡教不改,她就没了耐性,谁不听话就揍、背不出书还是揍、认字超过三遍还是认不出继续揍,反正找各种理由揍人,揍的几个弟妹看到柔娘就发抖,就怕被二姐揍。

  谢兰因说:“把她留下来吧,这边这么多小郎君,还不怕找不到合她心意的?实在不愿意,就不嫁人,我们家还少她一口吃的?”

  柔娘用力点头,“阿娘说得对!”谢家别的孩子都喊谢兰因阿姑,唯有柔娘后来跟谢知一起喊谢兰因阿娘的。

  谢兰因疼爱的把柔娘搂在怀里,“这里没长安繁华,可比长安自在,你住久了肯定喜欢,家里还有三个姐姐,你可以跟她们一起玩。”

  “我就是喜欢这里,长安又没有阿姊!”柔娘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阿姊,你走后我天天都哭,足足哭了一个月。”她强调说:“我可想可想你了。”

  谢知心疼揉揉她小脑袋,“你就先住着吧。”她终于松口了,小丫头都来了怀荒,她还能离开不成?横竖父亲在这里也有名气,长安城的勋贵人家找不到,这里找个豪门还是可以的。

  柔娘欢天喜地的扑到谢知怀里,“长姐,我最喜欢你!”

  谢兰因轻叹一声,“我给你阿耶写信,让你独孤郡君不要急着回怀荒,在京城住几年再说。”独孤氏太上不了台面,随着阿兄地位越高,他的妻子总要有出去应酬的一天,现在的独孤氏放出去只会闹笑话,她必须要在京城由母亲教导几年。

  虽然大兄把独孤氏扶正,可谢家所有人都明白,独孤氏无论从哪个方面都配不上谢氏宗妇的身份,她只不过是谢洵不想娶高门贵女,压制长子、次子地位的借口罢了。也因着这缘故,谢家上下对独孤氏态度都比较谨慎,不对她指手画脚,生怕她多想。不然大家也不会放任她管柔娘而不说话。

  谢知说:“大母也为难。”大母只是继母,管继子媳妇管好了,也没人会夸她,管不好说不定还会结仇。

  谢兰因颔首:“所以这件事我让大兄去跟你祖母说,让他去求祖母。”谢兰因也不求独孤氏有多好,但她至少要摆正自己态度,她现在是大兄的妻子而不是侍妾。

  谢知见柔娘睁大眼睛看着她跟阿娘,逗她说:“这么多商铺都没了,你不心疼?”

  柔娘摇头:“不心疼,反正给弟弟妹妹也一样的。”只要能待在阿姊身边,商铺算什么?她才不心疼。

  谢知笑着说:“阿姊以后给你更好的。”

  是夜,谢知在晚膳时给妯娌、小姑子介绍柔娘,柔娘快十岁了,因谢知从小把她养得好,她个子比同龄人要高出一个头,面对众人好奇的目光也不见她局促,而是落落大方的给众人行礼。秦宗言微微颔首,他也知道这小丫头是儿媳妇亲自教养出来的,果然看着就比同龄人要出挑,想着这些天明显有进步的女儿,儿媳果然很会教孩子,以后不愁她教不好自己孩子。

  因柔娘来的突然,秦家也来不及准备柔娘的客房,六娘、七娘、八娘倒是愿意把床铺分出来,可柔娘“许久”不见长姐,哪里舍得离开长姐?整个人像八爪鱼一样贴在谢知身上,哼哼唧唧的不肯离开,谢知也心疼妹子受委屈,就让她晚上陪自己睡,反正五哥也不在。

  谢兰因本就担心,女儿新婚就跟秦纮分别会多想,如今多了一个柔娘分散女儿注意力也好。有柔娘在,就基本不用谢知来教六娘几个算账,柔娘完全可以教她们,六娘、七娘和八娘几乎是敬佩的看着这个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小妹妹,她才九岁,可懂得比她们多多了,果然她们以前太不用功。三人被柔娘教了一天,回房破天荒的开始翻开崭新的书册,认真的读起来,五嫂说过,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她们现在正是用功读书的好年纪。

  谢兰因见几个庶女都不外出玩,而是每天捧着书卷看书,不懂就来问女儿,不仅私下对秦宗言笑言:“定是她打小见多了先生,把自己都养成女先生了。”

  秦宗言说:“女先生好,将来可以教我们孙子。”

  谢兰因斜了他一眼:“你就这么确定是孙子?万一是孙女呢?”

  秦宗言搂着妻子笑道:“孙子孙女都好,我都喜欢,不过还是先生孙子好,不然我们这么多家业都没人继承了。”

  谢兰因扑哧一笑:“那也要等阿菀去了阿狼那边才行。”她又关切的问丈夫:“阿狼在建德郡还顺利嘛?”

  “还行。”秦宗言轻描淡写的说:“他都这么大的,总要出去历练,我总不能替他一辈子遮风挡雨。”他十岁就在家中步步为营的提防继母,十五岁就大败柔然,他可不想把唯一的嫡子养的太娇惯。

  谢兰因嗔道:“我这后娘都没说什么,你倒是比后爹还后爹。”

  秦宗言低笑:“要不你给我生个小闺女,我一定当亲女儿养。”

  谢兰因玉颊飞红:“要生你自己生。”

  秦宗言也是跟妻子说笑,妻子二十出头时他都没让妻子生,现在就舍不得她生了。

  夫妻两人亲密调笑时,下人在门外通报道:“将军、夫人,谷长史来了。”

  秦宗言闻言哼笑一声,扶起妻子说:“你先去里面回避,我把他打发走就来。”

  谢兰因眨了眨眼睛,对秦宗言说:“你且等等,我让阿菀过来。”

  秦宗言诧异道:“为何?”

  谢兰因叹气:“营州有昌黎王和建德王,她迟早要跟这些宦官打交道,我怕她会吃亏。”谢兰因没说的是,她这宝贝女儿被拓跋曜养得太娇,对皇帝身边心腹大内侍都直呼其名,她恐怕一辈子都没想到自己还有要对宦官赔笑的一天,她要让女儿先适应。外官权力再大,都要巴结京城小官,就指望他们能在天子面前替自己说好话。

  秦宗言明白妻子的言下之意,思及儿媳对常大用、王直漫不经心的态度,微微颔首道:“也好,你让她也在内房听着。”谷长史是京兆王的内侍,因为魏国内侍可以出仕,因此京兆王就任命自己心腹内侍为自己长史。京兆王跟昌黎王的先祖都是太|祖皇子,拓跋曜祖父迁都时,京兆王不肯离京,便留在旧都平城驻守。

  平城离怀荒不远,平城旧部官员虽没有以前的权势,但是他们依然跟长安有联系,只要他们往长安告一状,秦宗言来年没好果子吃,不是军饷被扣,就是武器不给翻新。因此秦宗言一直跟平城官员交好,尤其跟京兆王交好。

  谢知是从后院的通道进入继父书房,这会秦宗言已经亲自将谷长史迎入书房,这些年京兆王跟秦宗言联系都是靠谷长史,因此两人关系也很熟稔,秦宗言笑着对谷长史说:“这么冷的天气,守德怎么还亲自来?有什么吩咐,派人传话即可,何必出来挨冻?”守德是谷长史的字。

  谷长史笑道:“上回在将军处尝到美酒,一直念念不忘,这不肚子里的酒虫让我来了?”

  这种尖细的声音谢知再熟悉不过,她之前十五年里身边从来不少这种人,她缓步走到隔窗前透过隙缝看着谷长史,他看着约有四十多岁,面白无须,相貌俊雅,一袭青衫,若在外面见他,说不定还以为他是某个文人。常大用、王直容貌都不错,不然也不能选为天子近侍,但他们跟谷长史相比,就多了几分奴性,这大约是谷长史在外面当官,而他们一直伺候主人的缘故。

  秦宗言哈哈大笑:“原来守德是犯酒瘾了,我们今天不醉不归!”他吩咐下人拿前年酿造的陈酒过来,他今天要跟谷长史痛饮。

  谷长史挥手微笑,“将军的酒易醉,仆可不敢多饮,我们还是先谈正事。”

  秦宗言问:“不知守德前来所谓何事?”

  谷长史说:“我是来提亲的。”

  秦宗言一怔,心中泛起不好的预感,但面上故作不解的问:“提亲?谁能请到守德做中人?”

  谷长史笑道:“是我们世子夫人。世子夫人同世子成亲三年都不曾有孕,她心中焦急,听说贵府有好女,特地让我提亲,纳贵府六娘子为媵。”

第160章 生波(二)

  谷长史的话让秦宗言心中冷笑, 果然来了,他婉拒道:“我家六娘还小, 我舍不得她嫁人。”

  谷长史心中暗忖,一个庶女罢了,能有什么舍不得的,这老狐狸就是滑不留手, 他微微笑道:“世子夫人是一片诚心,将军还是好好考虑考虑。”

  秦宗言连连摇头:“我家那几个都不成器,哪里能入王府?世子夫人折煞我家。”

  谷长史见秦宗言居然考虑都不考虑就回拒了,心中不悦, 面上的笑意微敛,他恼秦宗言不识好歹, 他是大王的长史官, 岂会受无子的世子夫人指使?真正来提亲的是大王,这内情秦宗言肯定也知道, 他却一口回绝, 分明是不把大王看在眼里!

  秦宗言对谷长史的想法门清, 可京兆王嘴一张, 就想把秦家现在最大的杀器拿走,这不是在做梦吗?他对谷长史说:“守德,我们不谈公事, 喝酒!”秦宗言挥挥手, 三名僮儿就端着饭菜上来, 三人是合抬一个食盒, 他们将食盒放在谷长史的食案上,揭开盖子,里面是两层共一百个银锭。

  时下铜钱流通不广,大部分地方还是以物易物为主,也就贵族用钱比较多一点。但京城的官钱并未流通到六镇,六镇用的都是私钱,这私钱生意有秦家的一份,也有京兆王的一份。秦宗言可以给儿子铜钱,但不会给谷长史铜钱,他给的都是成色极好的银锭。银灿灿的摆在食盒中,宝光将谷长史的脸都照亮了。

  谷长史神色微动,他是宦官,即使表现的再像正常人,他骨子里还是跟正常人不同的。宦官都不可能有后代,所以更看重钱财,有了钱财能让自己将来老年生活无忧。所以秦宗言这一礼物深得他欢心的。谷长史语气一转,意味深长的对秦宗言说:“大王的话,将军还是仔细琢磨琢磨,毕竟——”他话说到一半,再也不说了,只对秦宗言微笑。

  秦宗言对谷长史拱手笑道:“多谢守德指点。”

  下面是男人之间的喝酒交情,谢知和谢兰因也没继续看下去,而是从后门离开。等离开秦宗言书房,回到谢知书房,谢知问谢兰因:“谷长史是京兆王的心腹?跟大人关系不错?”

  谢兰因颔首说:“他从小就伺候京兆王,是京兆王最信任的几个心腹之一,他妻子是京兆王妃的心腹宫女。”

  谢知轻笑一声:“京里还没表示,他们就迫不及待落井下石,果然是小鬼难缠。”

  谢兰因和谢知都门清,一个刚入门三年,甚至都没生下子嗣的世子夫人怎么可能差遣得动京兆王的心腹上门提亲?谷长史名为提亲,实则是京兆王看中了秦家的高度酒,想从秦家手上得到提炼高度白酒的法子。如果秦宗言乐意,就把六娘嫁过去,酿酒方子就当成六娘的陪嫁陪过去。

  谢兰因生怕女儿多想,安慰女儿说:“他们看中这方子也不是一两天了,你大人一直跟他们虚与委蛇,现在只是狗急跳墙。”她顿了顿,又婉转的劝女儿说:“你将来要去营州,这样的人你见多了,你可不能如此口没遮拦。”谢兰因既担心女儿受委屈,又怕女儿太耿直得罪人。

  在秦宗言没娶谢兰因之前,秦家在六镇权势再大,也不得不受平城那些勋贵辖制,直到秦宗言娶了谢兰因,这情况才渐渐好转。近些年随着谢家地位上升,平城的勋贵甚至开始巴结秦家。现在是因为秦纮娶了谢知,勋贵们觉得陛下肯定会厌了秦家,才会对秦家有此试探。

  谢知笑道:“我心里有数,阿娘你放心。”历来都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是华夏官场的常态,谢知前世今生都见惯了,尤其是今生,谢知在宫里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过的顺风顺水。拓跋曜对她好,可拓跋曜亲政才几年?后宫是太皇太后的管辖范畴,宫里的那些宫侍为了巴结讨好崔明珠,自然对她多有为难。那些宫侍都是人精子,他们不可能明面上得罪自己,可他们多得是法子让自己有苦说不出。

  她那些同学平时几乎是完全孤立她,要不是谢知是成年人的壳子,早受不了这种冷暴力了。她不也照样熬下来了?现在高平都成了自己长嫂,她们还不是和睦相处?当然要说谢知对长嫂如何亲近,对她生的侄子侄女如何疼爱,那是不可能的。都没怎么相处过,谢知能有多喜欢侄子侄女?就像几个庶弟庶妹中她最喜欢的是柔娘,别的弟妹对她来说就是有血缘的陌生人。她可以照顾他们,他们将来成亲她也会送厚礼,他们遇到困难她会尽力帮助,但再多就没有了。

  谢兰因想到谷长史的试探,她眉头微蹙,“老话说财不露白是正理,难怪你不肯做大琉璃镜子的生意。”

  谢知说:“酒精的事想瞒都瞒不了,不过您也别担心,我们可以找个合作伙伴,让京兆王不敢插手。”祖父和继父这么多年殚精竭虑的壮大家族,相互联姻,不就是为了应付今天这种情况吗?只是话不好谢知说,她身份尴尬,还是让阿娘去说。

  谢兰因道:“我去跟你大人商量,他心里估计也有数。”就算女儿不说,谢兰因也知道她找的合作伙伴是谁?这人是天子心腹,又是谢家的是姻亲,最佳的合作伙伴。

  谢知说:“不止彭城王,贺兰氏也可以试着联手。”谢知想到,谢家上一辈两个儿子娶的妻子都姓独孤氏,她同辈两个成亲的哥哥,娶的妻子又都姓拓跋,不知她那些庶弟将来娶的妻子会姓什么。

  谢兰因微微颔首,虽然拓跋曜想要扶植贺兰英雄,但秦家跟荷兰家的关系颇深,已经两代联姻,如果不出意外,下一代依旧会联姻,秦家不可能因为一个猜测就跟贺兰家结仇。小孩子的世界或许是非黑即白,但成年人的世界往往是灰色的。

  同样秦宗言也跟妻子女儿想到一会去了,他甚至想的比她们还深远,他问谢兰因:“小六今年几岁了?”他问的小六就是秦六娘。

  谢兰因早习惯他对女儿的不上心:“来年就要十五了。”

  秦宗言微微颔首,“你给她备一副厚些的嫁妆。”

  谢兰因问:“你准备让六娘嫁给谁?”

  “彭城王。”秦宗言说,“酒方就让六娘当陪嫁带过去。”

  “我记得彭城王两个孺人已经满额了。”谢兰因说,彭城王是亲王,可以有十二个有品阶的侍妾,孺人两名、媵十名。彭城王妃卢氏才新娶不久,但两个孺人是早纳的,都是鲜卑大族女,并且都已为彭城王生有子女。

  “那就当媵。”秦宗言漫不经心的说,反正都是妾。

  谢兰因转念一想,亲王媵人也有五品,很多男人奋斗一辈子也不能成为五品官。而且彭城王娶妻之后又回到沃野,彭城王妃留在京城伺候彭城王太妃,并未随彭城王来京城。两位孺人也因各有子嗣没有跟随,如果六娘嫁过去,就是彭城王身边第一人,若是能为彭城王生个一儿半女,她将来也终生有靠。“我去跟陈姬说。”谢兰因猜陈姬和六娘一定很开心。

  秦宗言道:“你先缓缓,等亲事定下来再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隐凤朝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