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隐凤朝阳_分节阅读_第52节
小说作者:看泉听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6 MB   上传时间:2019-04-19 23:10:28

  拓跋曜挑眉,“我又不是女子,戴什么帽子?”

  谢知认真的说:“可是你会晒黑的,晒黑就不好看了。我长得这么好看,你要是晒黑变丑变老了怎么办?”

  拓跋曜被她气笑了,“你还敢嫌我?”

  谢知说:“我当然不敢嫌您。”她话虽这么说,可语气里的嫌弃显而易见,拓跋曜忍了忍,只能默默的将帽子戴上。谢知这才满意的微笑,这么热的天气逼着我出门骑马,看我不闷死你!

  谢知和拓跋曜出庄园时,发现庄园外已经等着不少人,为首的正是彭城王,见拓跋曜跟谢知手牵手出来,笑着上前给拓跋曜行礼,“陛下,时辰不早了。”

  谢知没想外面居然等了这么多人,不禁羞恼的看着拓跋曜,他居然带着这么多人来找自己。拓跋曜知道她又在闹小性子,但大庭广众下也不好哄她,只让人牵来自己的马,亲自扶谢知上马,让谢知正对自己坐着。

  谢知什么力都不用,都让拓跋曜出力,毕竟在所有人的印象里,她的骑术是众所周知的烂。谢知腰间系了两条长裙,里面一条是正常尺寸,外面一条很长,长到足够遮住谢知跨骑时分开的两条腿,免去短裙被拉到膝盖的不雅。

  她脚上绣鞋却不可避免的露了出来,谢知的绣鞋跟寻常女子的绣鞋有些不同,她的绣鞋做成小靴子模样,布料是华美的锦缎,而不是寻常的绣花鞋,脚尖还镶嵌了两粒足有龙眼大小的珍珠。她小脚垂在马上,脚尖一晃一晃的,珍珠晃出了优美的弧度。

  替拓跋曜牵马的人看到那双被裹在锦缎里的精巧小脚,和那一晃一晃的珍珠,握着缰绳的手紧了紧。拓跋曜接过缰绳,熟稔的翻身上马,柔声对谢知说:“抓紧我就好,别怕,我不会跑的很快的。”

  “好。”谢知乖乖的点头。

  拓跋曜满意的一笑,手微微抖动缰绳,骏马就飞奔出去。彭城王等人连忙跟随,替拓跋曜牵马的贺兰英雄怔怔的看着那双小脚好一会,在自己亲卫催促下,才翻身上马追上去。

第75章 崔明珠、李氏生产

  拓跋曜的骏马是大宛进贡的汗血宝马, 说是速度不快, 但一行人还是很快到了行宫。高平公主早早的坐在凉亭里候着了,见拓跋曜搂着一个人骑来,就知道来人是自己未来的小姑子, 给自己当了五年伴读、自己童年阴影谢知, 她笑着起身行礼, “陛下您来了。”她又笑着同谢知打招呼, “阿蕤。”

  拓跋曜并没有同母的亲妹, 跟异母的公主都不亲近,高平也是同谢修订婚后才同拓跋曜渐渐亲近起来, 但她还是不敢跟崔明珠一样叫皇帝哥哥,崔明珠目前的模样给后宫大部分女眷都留下深深的心里阴影。高平以前不喜欢崔明珠, 可现在每次看到形如槁木的崔明珠都觉得她可怜, 然后庆幸自己是公主, 不用经受这些。

  “公主。”谢知也跟高平行礼。她下马时提了下裙子, 露出她脚尖那对明珠。

  高平不禁侧目, 谢知当了她五年的伴读, 高平不说对她个性了如指掌, 也能知道个大概,她绝对不会是用这么大珍珠当脚饰的人,这么大的珍珠, 镶嵌一对耳环不好吗?高平压下心里疑惑, 含笑牵着谢知的手说:“陛下, 我先带阿蕤进去, 姐妹们都等阿蕤许久了。”

  拓跋曜点头,“去吧。”

  谢知问高平:“公主还请了别人来?”

  “都是你认识的姐妹,大家都想问你作书的事。”高平说。

  “作书?”谢知一愣,她这几天都忙翻天,早忘了自己刷名声用的清静经注释。

  高平道:“对,大家都等着你给大家讲经。”

  谢知啼笑皆非,“我又不是坤道,怎么跟大家讲经?”谢知躲在庄园里,浑然不知自己的清静经注释已在外面已经引起轩然大波。这其中有谢知的年纪、性别加成,同时也有她的身世加成。毕竟天底下哪位大儒作书能得皇帝亲自作序的?

  同时谢简还厚着脸皮,硬是把自己作的序作为副序加了进去。谢洵绞尽脑汁给侄女做的序言是再也加不进去了。因为给谢知刻雕版的是皇家工匠,拓跋曜能容忍谢简把序言加进去,都是看在他是自己太傅和阿蕤祖父面上,别人休想在多加一笔。

  谢洵被君权、父权压的说不出话,只能提笔愤怒的把事情经过给大兄说了一遍,控诉谢简的霸道专|制,他到底还没有彻底蔑视皇权,不敢说拓跋曜的坏话。谢灏早习惯小弟没事控诉父亲,只要他不折腾得太厉害,谢灏是懒得管的,反正京城有父亲在管。

  谢灏这些年虽只是做独孤雄的长史官,但他的名声却不弱,如果是谢洵天赋更多在策论上,那谢灏的天赋更多在诗赋上,谢灏的诗赋以吟诵山水和道家为主,疏朗开阔,语言清新,混成天然,属当世名家。尤其是他这些年,也为《道德经》做了一本注释,已属于天下公认的名士。

  也因为他的才华,才让独孤雄对他信任有加,他收到小弟寄来的书册,连晚膳都不用了,将书卷翻阅完,也顾不上快宵禁,乐颠颠的去找独孤雄显摆。独孤雄喜汉学,黄老、浮屠之道都有涉及,初看清静经简直不敢相信这出自一个十一岁的女孩儿之手。

  要不是他对女婿的人品有足够的信任,知道女婿不可能做出给侄女捉刀的事,他都怀疑这是女婿代笔给侄女写的。谢灏不似独孤雄,对自己弟弟有迷之信任,以弟弟对阿菀的宠溺,阿菀要他代笔,他肯定愿意,他肯定不会给女儿写清静经,因为这种牵扯真正学术的内容太容易拆穿了,阿虎没那么蠢,他情愿给女儿代做诗集也不会给她代做道经注释。

  谢灏不愧是最了解自己弟弟的人,谢洵确实想要给侄女代写诗作,奈何他家侄女品性高洁,不屑为之,就提笔写了这么一篇注释。谢洵现在就觉得他家宝贝长得美、人聪明、文笔好,她就是瑶姬的徒弟,将来要飞升的,所以推荐给朋友时都是一副侄女天下第一的语气。

  谢知文章写的确实好,又是陛下亲自作序的,再清高的名士也不会在这方面跟皇帝对着干,所以大家都纷纷赞扬起谢知的才华,天下名士一捧,谢知的名声自然天下皆知。众贵女怎么可能不好奇?都说谢家女才华好,可她们都没见过,这可是第一个她们能见到的有才华的谢家女。

  谢知听完高平的叙述,哭笑不得,但也知道高平有意为自己扬名,她谢过高平,又先去换了衣服,然后再参加高平举办的花宴。高平是谢知未来的嫂嫂,不会找有心要跟谢知比试的贵女,都是找捧着她们的贵女。谢知也很给面子,一直陪在高平身边,高平说什么她都应,大家问她要笔墨,她也很爽快的都给。

  谢知称不上书画双绝,但这么多年练习下来,功底也比一般人要扎实许多,她见众人都捧着空白的册页让自己画,她想了想笑道:“册页不好玩,我还是画在空白的团扇、折扇吧。”其实这时只有团扇、蒲扇,并没有折扇,折扇还是谢知送给拓跋曜的小礼物,经由拓跋曜推广,才在魏国勋贵中流行起来的。

  “团扇上怎么画?”高平一愣,“你要写字?”

  “写字、画画都可以。”谢知笑道,现在还不流行小品画,小品画是宋朝才发展到顶峰的,想到宋朝,谢知心头微动,提笔就用瘦金书写下一首桃夭赠与高平。谢知并不是太喜欢瘦金体,但是她不得不承认,瘦金体用在书画小品上特别合适。

  高平惊喜的看了又看,“这字写的好看。”她并不知道这是一种新字体,只觉得谢知写得好。

  众多小贵女见状眼睛都亮了,围成了一团,纷纷问谢知讨要墨宝,谢知来者不拒,有些写字有些作画,皆是提笔随兴而至,从来不见她脸上有什么为难之色,众人方才觉得这才女之名果然名不虚传。真不愧是传说中的谢家女。

  其实姓谁都是可以有才,关键是要用心,谢知自握笔起就没停不过笔,毛笔一星期写开花一只,练字纸不是数的,而是用尺子量的,如此数十年的之功,才能造就她今日的如此潇洒。

  拓跋曜带着几个亲近的伴读、侍卫在山上跑了一圈,随手打了几头小动物,拓跋曜就心不在焉了,时时仰头看着天色,彭城王知道他心不在此,上前对拓跋曜道:“陛下,不如我们先回行宫?再过一会也该用晚膳了。”

  拓跋曜点头,“走。”

  众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拓跋曜却收到了彭城王的暗示,知道他想要的地方已经布置好了,便快马赶回行宫,他本来这次来行宫就是来陪阿蕤玩得,又不是来真正打猎的。

  谢知跟高平等人玩了一下午,她做事最多的人不觉得累,反而高平几个都觉得累了,高平以袖掩嘴,打了一个哈欠,对谢知说:“我本来想跟你一起进膳的,但有人在等你,我就不耽搁你了。”

  谢知明白高平说的是谁,笑着给她行礼告退。

  高平看着远去的谢知,突然庆幸自己嫁的是谢修,要是嫁到崔家,等太皇太后没了,阿蕤又到了拓跋曜身边,宫里还有崔家女人立足的余地吗?

  谢知由王直领着去陪拓跋曜进膳,她先回房洗漱了一遍,重新换了新衣服,她跟高平玩了一天,衣服都脏了。王直带着谢知走到一个月洞门前就停下了,他恭声对谢知道:“小娘子,陛下在里面,您进去吧。”

  谢知见王直神神秘秘的,心里暗暗好奇,拓跋曜在,她也不怀疑王直敢欺瞒自己,她提起裙摆迈过月洞门,沿着卵石小路走了几步,谢知就怔住了,在她面前有一条用碗莲铺成的小路,路上、不远处的水榭,到处都是盛开的碗莲,湖中的碗莲莲心甚至还点了一根矮矮的小蜡烛,谢知几乎看呆了,她从来不知道,这么多碗莲一起盛开,能有这么美。

  拓跋曜从背后环住了她柔声问:“喜欢吗?”

  谢知蓦地回头看着拓跋曜,看着他低头对自己微笑,眉眼之间尽是浓情蜜意,谢知眨了眨眼睛,泪水无声的滑落,拓跋曜只当她是感动了,笑着给她擦泪,“傻丫头,这些有什么好哭的?你要喜欢,我以后年年都给你举办一次莲宴。”

  谢知微微摇头,拓跋曜搂着她问:“不喜欢?”

  谢知再次摇头,哑着声音说:“一次就够了。”

  拓跋曜轻笑地说:“好,我以后多给你想几个花样。”

  拓跋曜的话让谢知泪水流得更多了,拓跋曜有些无奈,彭城王不是说女人见了这情况都会扑到他怀里撒娇吗?怎么阿蕤是越哭越厉害了?他低头额头抵着谢知的额头,“阿蕤别哭了,再哭我就把莲花都撤了。”

  谢知连忙摇头,努力的止住泪水,拓跋曜起身给她拧帕子擦脸,他手下没分寸,一抹就把谢知脸抹红了,拓跋曜讪讪的住手,谢知倒是不哭了,接过帕子自己擦脸。拓跋曜松了一口气,等谢知擦完脸,亲昵的点点她鼻子,“早知道你是个哭包子,就不给你这么大的惊喜了。”

  谢知偎依他怀里,轻轻的喊着:“曜哥哥。”如果不是她跟拓跋曜之间的问题太多了,谢知真的想跟不顾一切的跟他在一起,可是谢知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她跟拓跋曜之间差了几千年思想代沟,他们两人永远不可能有交心的一天,两人现在还年少,没有那么多利益牵扯,所以感情很美,等将来——

  谢知闭上了眼睛,算了,今天什么都不想,就跟他过个愉快的晚上,至少将来能给自己留点愉快的回忆。谢知从来不后悔花十年跟拓跋曜培养感情,他是值得自己这样的人,只可惜两人想要在一起,并不仅仅有感情就够了,两人南辕北辙的认识注定两人最后走不到一起。

  拓跋曜听谢知一声声的轻喊自己曜哥哥,气息如兰、温柔慰藉,欢喜的心都快化了,他握住了谢知的双手,试探用唇轻触,见谢知并未露出怒色,胆子大了些,又亲了亲她的指尖,只觉谢知指尖肌肤柔嫩、温香袭人,拓跋曜爱极神迷,反而不敢再造次了,只低声道:“阿蕤,快些长大,等你入宫——”我给你办个最盛大的婚礼。

  听到“入宫”二字,谢知心头就仿佛泼下一盆冷水,她仰头对拓跋曜微微笑道:“好。”

  谢知和拓跋曜在水榭中浓情蜜意,水榭外王直、常大用和彭城王急得团团转,但又都不敢进去打扰陛下的兴致,三人只能祈求谢小娘子能早点出来,她怎么说也是谢太傅的孙女,陛下怎么都不可能在这时幸了她。

  半刻之前,宫里传来消息说崔贵人和李贵人同时发动,要生产了。按说崔贵人和李贵人也只有九个多月,还没到生产的时候,可是因为崔贵人听说陛下去了行宫,不知发了什么疯,硬说陛下是去私会小贱人,想要冲出去宫去追陛下,结果刚下台阶便摔了一跤,被人紧急抬回房里就发动了。而李贵人也不知怎么回事,在崔贵人发动后也发动了。

  太皇太后紧急派人来行宫通知陛下,让陛下早日回宫。可自从有了上次常大用的教训,拓跋曜身边的宫人哪敢这时候去扫陛下的兴?这一次扫兴绝对不会仅仅是冷落了,是要被活活打死的!因此别说常大用和王直,就是彭城王都不敢进去通报,即使他是拓跋曜的堂弟。

  幸好拓跋曜只因跟谢知分开太久,想多亲近亲近她,听她喊几声曜哥哥,完全没往别的方面去想,他陪谢知用完晚膳,替她散了头发缓缓给她梳头,谢知仰头困惑的看着拓跋曜,他这是想给自己梳头?

  拓跋曜说:“今天你住在这里?”他见谢知吓得脸色都变了,失笑道:“我一会就走,我让玉蔓她们来伺候你,这里凉爽,晚上睡着舒服。”

  谢知柔顺的点头,拓跋曜爱不释手的摩挲着谢知的长发说:“等你以后入宫,我天天给你梳头如何?”

  谢知看着镜中的偎依在一起的两人,双目微垂的轻应一声:“嗯。”

  等拓跋曜出门让常大用去喊玉蔓等人进来时,就见彭城王、常大用、王直三人跪在自己面前,他挑眉问道:“出了什么事?”三人有些犹豫,拓跋曜明白又是后宫出事了,他心中厌烦,但又不好不管,“但说无妨。”

  “陛下,宫里崔贵人和李贵人都发动了。太皇太后让您早些回宫。”彭城王说。

  “宫里又太皇太后坐镇,我回宫做什么?”拓跋曜不耐烦道,“我还能替她们生不成?”

  彭城王不敢回话。

  拓跋曜沉默半晌,吩咐王直:“你让玉蔓几人过来伺候小娘子,再明早送她回庄园,宫里的事不要同她说。”拓跋曜以前不喜欢谢知住在庄园里,可今天实地看了一翻,就觉得那里很不错,难怪阿蕤待着乐不思蜀,马上宫里事情又要多了,她还是待在庄园里清静。

  “唯。”王直领命。

  拓跋曜对彭城王道:“走吧。”要是今天没把阿蕤接出来,拓跋曜不会连夜回宫,可他偏偏把阿蕤接出来了,他要是不回去,谁知道别人会传出什么谣言,拓跋曜为了谢知也只能回宫。

  宫里崔明珠比李氏早发动,但李氏却比崔明珠早生,在第二天清晨,她就感觉身下一松,然后听到了一阵婴儿啼哭声,李氏吃力的朝侍女望去,只见侍女满脸泪水的看着自己,李氏顿时知道自己是生了儿子,而且还是皇长子,她凄厉的尖叫一声,晕了过去。

  崔明珠疼的死去活来,但就是不肯配合产婆把皇子生下来,直到丫鬟连滚带爬的跑来告诉自己,李氏生了,生了一个儿子时,她才哈哈大笑,想要发动,但因为她的不肯配合,孩子迟迟没有生出来,最后太医在太皇太后的授意下,开了催产药,要让产婆拼命压着崔明珠的肚子,终于将一个浑身青紫的小皇子生了下来。

  小皇子出生时连哭声都没有,还是太医将小皇子口中的污物取出,轻轻的按了按他胸口,众人才听到一声迟来的啼哭声,“哇——”

第76章 没有游戏规则的皇宫

  拓跋曜半夜就赶回来了, 他回来时崔明珠和李氏还没生,他换洗过后一直同太皇太后坐着等两人生产, 中间拓跋曜还去上了一趟早朝。早朝回来一会, 李氏便生了, 小皇子是出生后第一时间就被医女擦干净送到太皇太后手里。

  太皇太后抱着软绵绵的曾孙子, 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出来了,“陛下你看这孩子多可爱。”李氏怀孕时没有崔明珠那么不安分,很乖巧听话的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跟拓跋曜容貌都好,生出来的孩子也极可爱,饶太皇太后一开始是期盼侄女早生,看到李氏子心里也喜欢。对她来说,崔家女能生下太子最好, 要是不能,那就培养一个亲近崔家的太子也好。

  拓跋曜扫了长子一眼, 完全体会不到太皇太后说的可爱, 只觉得他皱巴巴红通通的, 要有多丑就有多丑, 而且这孩子出生的时间也不对,让拓跋曜很难对这个孩子有任何父爱。拓跋曜不缺孩子, 他后宫又有妃子怀孕,他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孩子, 但他也不会在这时扫太皇太后的兴致, 勉强伸手抱了一会, 便递给身边的乳母,“长得真丑。”

  太皇太后嗔道:“那里丑?孩子都是一样的,陛下刚出生时也是这样的。”崔太皇太后想起拓跋曜小时候模样,目露柔光,“当时陛下才这么大。”崔太皇太后比了比自己的手臂,“你可不听话了,无论何时都要人抱着,连睡觉都要睡在我怀里……”

  拓跋曜尴尬的轻咳一声,“我小时候有这么调皮吗?”

  太皇太后掩嘴笑道:“当然,不然你去问问你的乳母。”

  拓跋曜低声道:“孩儿幼时多劳大母照顾,大母辛苦。”

  太皇太后听拓跋曜这么一说,脸上柔色更浓,“陛下现在都长大了,如今都有自己的太子了。”她拍了拍怀中的孩子说,这位是皇长子,只要他能站住,理所当然是未来太子。

  拓跋曜摇头,“等明珠生了再说。”

  拓跋曜的话让众宫侍心头狂震,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崔贵人生了皇子,就要越过皇长子,册封皇次子为太子吗?这可是大魏从来没有的事。

  首位端坐的两位天下至尊却声色不露,耐心的等着崔明珠生产,两人听说崔贵人因无力生产,孩子迟迟生不下来时,拓跋曜还没什么表示,太皇太后便怒道:“她没力你们不用帮她用力吗?朕不管别的,只要一个平安生下的孙子女!”

  太皇太后一发话,太医、产婆不敢耽搁,开催产药的开催产药,压肚子的压肚子,折腾到了傍晚才生出一个浑身青紫、奄奄一息的皇子,莫说拓跋曜,就是太皇太后看到这个孩子,眉头一下皱了起来,即使这个孩子是自己亲侄女生的,太皇太后也完全喜欢不起来,一点想抱的欲|望都没有。

  拓跋曜多看孩子一眼,起身对太皇太后道:“大母,李氏位卑,不堪为太子之母,崔贵人生育太子有功,由您下旨晋封份位。她们两人产后体弱,恐怕难以抚养这两个孩子,孩子事还是要劳烦大母。”在拓跋曜心里,崔明珠已经是死人,看在崔家的颜面,他可以给她一个稍微体面点的份位,只要不是皇后,昭仪、夫人份位随太皇太后选择。

  崔太皇太后意味深长的看着拓跋曜,“自古都是立长立嫡。”

  拓跋曜说:“可自古非嫡非长的皇帝也不少。”

  崔太皇太后闻言笑道:“朕年纪大了,最近总觉精力不济,这些事陛下做主便是。”

  拓跋曜说:“大母身体康健,孩儿还等着大母替我做主。”

  崔太皇太后笑骂他:“你这孩子想累死我这把老骨头吗?朝堂上的事你来做主,我要养我的曾孙儿了。”

  拓跋曜道:“孩子调皮,大母莫要太操劳。”

  太皇太后拍着吃饱喝足的李氏子,对拓跋曜挥手说:“你去吧,这里不用你来操心,都有我来处置。”

  “大母注意身体,孩儿告退。”拓跋曜给太皇太后行礼后,退出太皇太后寝宫,等回到自己建章宫,拓跋曜看着风云变幻的夜空,淡淡一笑,用一个太子换来自己亲政值了。

  太皇太后等拓跋曜离开,脸上笑容一下收敛,她冷声问身边女官:“她人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2/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隐凤朝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