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致富手册_分节阅读_第28节
小说作者:袋鼠宝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92 KB   上传时间:2018-08-24 20:45:29

  “挺便宜的啊,这些也都这个价吗?”大婶笑出声来,哎哟,店里的衣裳,小孩子的最便宜也要一块五,还要票,这个不要票才一块,而且样式比店里的好看多了,这么便宜,赶紧给家里孩子都挑几套。

  李秀芝大松了口气,笑起来:“自己做的,薄利多销,衣裳裤子一套是一块,裙子单条是八毛,套装裙子就是一块,单件衣裳或者单条裤子五毛。”

  “妈,我要裙子,我要妹妹身上这个裙子。”小姑娘指着一旁的傅小雨喊了起来。

  大婶抬头一看,见旁边还站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身高和自个闺女差不多,但比闺女长得可好看多了,正一脸笑容的望着她,望得她心都酥了,忙问:“妹子,这是你闺女?”

  “是啊,我闺女,她身上的裙子也是我做的,也有大码的,要给你家姑娘拿一套吗?”李秀芝笑着回。

  傅小雨也甜甜的说:“大姨,姐姐,我妈做的衣裳可好看可舒服了,我们村的小姐妹都说我的衣裳好看,姐姐长得这么漂亮,穿了也一定好看。”

  她穿的是李秀芝做的那套很时髦的衣裙,条纹T恤,百褶裙,穿上很洋气,脑袋上扎着两个丸子头,可爱极了,这一路上就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

  “哟,这小姑娘,可真会说话,成,大妹子,这裙子也给拿一套,我闺女和你姑娘一样高,就拿一样的号吧。”大婶说着又挑了几套男孩子的,一共十套,掏出一张大团结递了过去:“给,大妹子,要是穿得好,我再给你带人过来,家里亲戚多,孩子老多了。”

  “那就谢谢你了,大姐。”李秀芝颤抖着手接过钱,快速给她装好衣裳,用纸包上,双手捧着递了过去。

  大婶带着小姑娘高兴的走了。

  人一走,李秀芝就绷不住了,在自个衣裳上抹了抹手心的汗,激动不已:“小雨,妈刚刚卖了十块钱,这是不是真的?你快掐掐我。”

  “妈,是真的,你真捧。”傅小雨握住妈的手笑嘻嘻说,她才舍不得掐妈妈呢。

  李秀芝把钱塞到闺女手里,都有些语无伦次了:“小雨,妈太激动了,妈还是第一次一下子就赚这么多钱,这钱你帮妈拿着,妈怕等会晕了头,给弄丢了。”

  “好啊。”傅小雨接过钱,塞到先前让李秀芝给缝的双层布袋钱包里,大张的钱放里层,零钱放外层。

  李秀芝有了先前的经验,有了信心,胆子也大了许多,张嘴继续大声吆喝起来,傅小雨又是个活招牌,时不时摆个Poss,长得漂亮,满脸的甜美笑容,成功吸引了不少带孩子的妇女前来。

  “这小裙子不错,做的是旗袍的样式,我还没见过小孩子穿旗袍是个啥样呢!”一个大妈拿着一条小裙子不放:“八毛是吧,我要两条,家里两个丫头片子,免得她们瞪眼说我偏心谁,大妹子,两条一块五卖不卖?”

  “大姐,本来是没有利润的,但看你家姑娘长得这么好看,就给你便宜一毛钱,一块五两条卖你了!”李秀芝也在傅小雨那学到了夸人,更了解做母亲的心理,但妨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比啥都高兴得意。

  大妈的脸上果然笑成一朵菊花:“就冲你这话,我再给你卖两套小子的。”

  一上午功夫,李秀芝摊子前就没有停过,带来了五十多套衣裳,只卖剩下三四套了,傅小雨拍了拍鼓鼓的钱袋,朝李秀芝夸赞起来:“妈,没想到你这么厉害,一上午就卖了差不多五十块钱呢。”

  “小雨,妈也不敢相信,妈做的衣裳还能卖钱,而且还能卖这么多钱,妈真的好激动好高兴。”刚刚一直忙着不觉得,现在一空下来,李秀芝觉得像在做梦一样,她赚钱了,一上午就赚了五十块,五十块呀,她一辈子也没看到过这么多钱。

  傅小雨拍了拍她的肩膀:“妈,淡定,以后还要赚更多的钱呢!”

  “嗯,妈会努力的,小雨,妈一定会赚多多的钱,让你和咱家人都过上好日子。”李秀芝一把搂住了女儿:“谢谢你小雨,要不是你,妈这辈子都不会走上这条路的。”

  傅小雨靠在妈妈柔软的怀抱,听着妈妈感激她的话,幸福得想落泪。

  “小米他娘,小雨。”这时,傅有粮下了班,骑车回来找她们了,往地上一瞅,一大包衣裳只剩下几件,咧嘴笑了:“这是都卖掉了?”

  “是啊,小米他爹,你都不知道我今天有多紧张,但是我也很高兴,我赚着钱了,小雨说有五十呢,五十块钱,我这辈子可从没有一次性赚这么多钱的。”

  闺女的冰棍那么吃香,这么多天了也才卖了一两百吧,而她,一上午就赚了五十,这些可都是纯利润,那些布都没花钱呢!

  傅有粮也很高兴:“小米他娘,你真厉害,咱闺女也厉害,今天早上带去社里的冰棍都卖光了,钱主任把咱家一通好夸,社里的同事也都说咱家有本事,小雨,爸今天可长脸了。”

  傅小雨自然也高兴不已。

  一家三口收拾摊子准备回去,这时第一个在李秀芝这买衣裳的大婶又回来了,还带着个比她年轻点的媳妇儿,看到李秀芝还在,赶忙向前:“大妹子,衣裳还有吗?”

  “还有几套,咋啦大姐,你还要买吗?”李秀芝笑问。

  大婶说:“我把衣裳带家去,孩子们都高兴坏了,正好我表妹带着孩子来家玩,见着他们穿的衣裳好看,也说要买,这不给带来了。”

  “那,你们看看有没有喜欢的。”李秀芝又把衣裳拿出来。

  大婶带着她表妹挑挑选选,又选走两套,一套小裙子,一套小子们的短衣短裤,付了两块钱,高高兴兴走了。

  李秀芝拽着钱,喃喃道:“我这就有回头客啦!”

  “妈,你真厉害!”傅小雨夸道。

  傅有粮也是一脸佩服的看着媳妇儿:“太捧啦!”

  一家三口兴高采烈,将最后两套小子的短衣短裤收了起来,李秀芝说:“这两套给大姐家的二毛三毛穿吧,大毛的过几天我再给他做一套。”

  “成。”傅有粮没意见,想了想说:“也给聪聪做两套吧。”

  李秀芝心里一暖:“好,听你的。”

  傅小雨看着爸妈感情这么好,也觉得好幸福。

  此后,傅家陷入忙碌之中,冰棍卖得相当火热,一家子都在忙着做冰棍,李秀芝也正式进入商门,每天都在缝纫机前做衣裳,过几天便把做好的衣裳拿到镇上去摆摊,都能卖完。

  转眼到了傅小雨四岁的生日,傅家仍旧准备请亲朋好友吃一顿饭,再给小雨买点小礼物,毕竟是小生日,不好大办。

  傅小雨时不时往门外张望一下,快递咋还不来呢?

  一家子知道傅小雨在等郝兵的礼物,都打趣起她来,屋里一片欢声笑语,正乐呵着,外面终于传来了自行车铃声,傅小雨两眼一亮,来了!

  傅小雨从凳子上爬起来,蹬蹬蹬跑了出去,笑着问邮递员王建:“王叔叔,是我的包裹吗?”

  “是啊,小雨,拿着!”王建每年都会往傅家送几个包裹,且大部分是傅小雨的东西,已经和傅家及傅小雨都很熟了,把礼物递给她,又让跟出来的傅有粮签了名,朝傅小雨说了声生日快乐,就骑着自行车走了。

  傅小雨拿着礼物进到屋里,在大家伙的要求下拆开了包裹,一个精美的礼盒出现在眼前,让大家眼里都是一亮,迫不及待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傅小雨也有些好奇,在大伙的注视下打开了礼盒,一块精美的手表出现在眼前。

  她一喜,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郝兵那小子咋知道她正需要一块手表呢?

  大家都没有见过手表,见手表不大不小,十分精致,很适合傅小雨戴,自然是一翻好夸。

  李秀芝帮傅小雨把手表戴上,银色的手表配着傅小雨白嫩的手腕,好看又洋气,傅小雨看着时间,正好是十二点十二分,心里有些暖暖的,这臭小子可算是费心思了。

  作者有话要说:  郝兵:为什么我总是要到小雨生日的时候才会出现一个名字,我不是男主吗?戏份为什么这么少?

  袋鼠:因为你人小啊,人小戏份自然就少了。

  郝兵:小雨比我还小,为什么可以一直在文里蹦跶?

  袋鼠:因为小雨是女主,而且是人见人爱的女主……你不会连你媳妇儿的醋都吃吧?

  郝兵:……

第40章

  时间荏苒, 转眼到了一九八一年的夏天, 傅小雨马上就六岁了, 到了该上学的年龄。

  虽然不到六岁,她的身高体重在同龄孩子里是最出挑的,高挑的个子, 微胖的身材,粉嫩嫩的皮肤, 精致的五官, 就像观音娘娘身边的仙童,说起话来小大人一样, 又活泼爱笑,懂事孝顺,深得家人和亲朋好友的喜欢。

  如今她的冰棍已经做出了十几种口味,不但有各种雪糕,还有香甜冰激凌,各种水果味冰沙等,在冀镇风靡一时, 也是学校最最吃香的零食,连大人也都爱上了这冰冰凉凉, 又香又甜的东西,每年夏天必是要吃冰棍才算是过了夏天。

  许多眼红的商家也想自己做冰棍卖,奈何没办法在夏天把冰棍成冻,就算自家做成了冰窖,做出的冰棍成本也相当高, 根本卖不出傅家冰棍那么便宜的价格,只好都到傅家批发冰棍卖。

  傅家地窖便真的成了地下冰棍厂,供应着整个冀镇的冷饮,并有向X省蔓延的趋势。

  傅家除了傅老头种自留地,李秀芝做衣裳外,都参与到做冰棍里来,后面人手不够,就听傅冬月的建议,把能干又吃苦耐劳的张雄叫过来帮忙,张雄辞去了供销社的工作,参与到傅家的冰棍行业中,每个月的工钱比供销社高了不止一倍,整日笑嘻嘻的,捉摸着啥时候存够了钱向傅家提亲,把心爱的冬月妹妹娶回家。

  李秀芝摆了两年地摊了,已经有了许多的回头客,连学校的校服也都找她定制,家里的旧缝纫机换成了新的,每天西屋都会传出缝纫机工作的声音,代表着李秀芝丰富的客源。

  而傅小雨做冰棍的材料,如巧克力、牛奶,奶烙之类,以及李秀芝的布和线都由在外跑运输的傅有田供应,他开车在各大省城奔走,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商家,经常能买到最时新的物品,而且价格比市面上要低许多。

  烈日炎炎,知了热得翘起屁股直叫唤,傅家后院十分热闹,不少人等着批发冰棍,傅老太一边拿着冰棍往箱子里装,一边看着货单子指挥着儿子闺女干活,颇有领导风范:“成家杂货铺绿豆雪糕三百支,蛋筒三百支,张家百货铺冰激凌二百支,白糖冰棍三百支,都动作麻利点,别让客人等!”

  傅有粮、傅冬月、张雄三人被指挥得团团转,但还是头脑清醒,动作麻利的将傅老太要的冰棍拿出来给她,装好各家铺子要的,兼职做冰棍的傅老头提着箱子出去交货,五十多岁的老头,走起路来脚步生风,比小伙子都跑得快。

  这两年傅家日子过好了,傅小雨更注重家人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劳逸结合,勤加锻炼,饮食规律,加上他们都是劳动分子出身,身体底子好,又是吃绿色食品长大,保养时间一长,便明显要比同龄人衰退得慢些。

  这两年傅家二老一点也没有变老的迹象,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还等着将来孙女赚了大钱享福呢,怎么能老得太快?

  傅老头把冰棍拿出去,念了单子上商铺的名字,便让人来点收,确认无误,收钱交货,再接别的单子,动作一次呵成,说不出的老道,不知道的以为他干了一辈子生意。

  拿到冰棍的都乐呵呵的从后门走了,没拿到的还在着急的排队等待,拿货这么辛苦,价格不卖高点都天理难容了,可是傅家却有言在先,谁要是不按他们定的价格卖,冰棍就不批给他们,所以,想牟取暴利的商家就绝了心思,老老实实薄利多销吧!

  傅小雨这样做也不是想多管闲事,而是想让更多穷人吃到她做的冰棍,而且现在土地承包制度还没有落实到位,农民日子虽然好过一点,但还是穷,这个时候把物价往上提,她做不到。

  穿越过来六年了,她是看着傅家从苦日子过来的,是看到过家里的孩子吃上一块肉那幸福满足的样子的,她不想让穷人家的孩子吃支冰棍都觉得是奢侈,她希望更多的穷人吃上她做的冰棍,把幸福和希望带给穷人,让他们不绝望不放弃,努力生活,发奋图强!

  东屋里,缝纫机发出悦耳的声响,李秀芝一边做着衣裳,一边哼着小曲,能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成事业的感觉真好。

  这两年赚了不少钱,除了交一部分到婆婆那为日常开销,其余的都存起来了,女儿说再过两年就到镇上去租个铺面开服装店,这几年虽然辛苦,但是在为以后搭桥铺路,先苦后甜,而且她一点也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

  做成一件,她仔细的检查,不让衣裳有一丁点的瑕疵,女儿说,质量是留住顾客的关键,只要质量好了,价格自然而然会提高,如果质量不好,价格再低也不会有回头客,做生意,回头客是重中之重。

  想到那小小人满脑子的生意经,李秀芝露出慈爱的笑容,上辈子一定积了许多德,才能得一个这么能干的闺女,她一定会好好珍惜的,努力干活,让女儿过上最好的生活!

  而那满脑子生意经的小小人,此刻正在东屋打算盘,手指如飞,算盘珠子被拔得啪啪响,算好后,她拿起一支精致的钢笔在账本上记上一笔。

  这支钢笔是她五岁生日的时候郝兵给寄回来的,真应了傅冬月那句话,年年生日,年年礼物,还不带重样儿,但郝兵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傅小雨现在一看到自己家那些东西就能想到那个长得比女孩子还漂亮的小男孩,以及他偷袭她的那个吻,想忘也忘不了!

  记上账后,傅小雨继续打算盘,这是她缠着傅老头学的,傅老头早年在酒楼做过账房的帮工,一手算盘打得直溜,傅小雨想着这个时候估计也还没有计算器,唯一能算账的除了口算心算笔算就是算盘了,前三都费事,只有后者方便快捷,她便央着傅老头学了打算盘。

  上辈子用的全是高科技,连算盘的样儿都没见过,如今学起来还真有难度,足足学了半年她才上手,到现在总算能打溜了。

  傅小雨在算今年上半年的账,七九年夏天刚开始卖冰棍,半年下来赚了九百块钱,而李秀芝的衣裳靠摆地摊,十天摆一次,一次可以卖五十块左右,一个月大约有一百五十块,冬天是旺季,比平时多了一倍,半年就赚了一千二块,八零年,也就是去年一个夏天的冰棍赚了两千一百块钱,李秀芝的衣裳一整年是两千五百块。

  至于今年上半年……

  傅小雨算完最后一笔,冰棍是一千六百块,衣裳一千七百块。

  这两年一共赚了一万块钱左右,傅小雨看到这金额数有些咂舌,两年时间,傅家靠卖冰棍和摆地摊卖衣裳竟成了万元户,她都不由得在心里感叹一句,牛叉!

  赚这个数还是因为她的冰棍卖得便宜,要是卖得贵还不止,不过转念一想,也许卖贵了也就没这么好的生意了呢!

  而除去一家子的开销和工钱,如今账上的余额是六千五百块,等于这两年的开销和工钱就有三千五百块钱,真是赚得多出得也多,要搁以前的老傅家,一辈子也别想能花出去这么多钱。

  拿着算盘上下摇了摇,把珠子摇整齐,合上账本,露出一个笑来,目前为止对生意还算满意,但满意不满足,现在只是万元户而已,傅家一大家子住在一个破屋子里,以后要建新房子,几个哥哥要娶媳妇儿,家人得盘店面做生意,样样都需要钱,要真是干起这些大事来,这点钱远远不够。

  所以,革命善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晚饭时候,傅小雨将家里的账目公布给一家子知晓,大人们都激动得满脸通红,而四个臭小子则在屋里蹦跳了老久,这里面的每一毛钱都是一家子辛勤的付出,他们高兴也是理所应当的。

  高兴完,一家子坐下来商议正事。

  傅老头说:“上面已经下达了明文规定,各个生产队都要实施土地承包制度。”

  “那地是个咋分法?”傅老太问。

  傅老头答:“按人头,不分男女老少,每人估计是四分地。”

  “才四分?”傅老太惊讶:“咱家人多的还好,一人四分,就算不算有军一家子,也有四亩多,人少的可咋整?耿老弟家就他一个,分四分地给他,咋养活自己?”

  傅冬月说:“耿大叔不是大夫嘛,也不靠种地养活自己。”

  傅老头看了傅冬月一眼:“上面还说了,闺女出嫁前可以分地,但出嫁后地就得上交国家,另行分配。”

  “啥?”傅家上下都是一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致富手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