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次子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邈邈一黍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58 KB   上传时间:2018-05-24 18:00:38

  丫鬟赶紧跪下,“殿下应该快回来了,不然您去屋里等会儿?”这要是让殿下知道驸马来了正院,见她没在又走了,非得剥了她的皮不行。

  “不用。”杨峪脚步停也没停,大踏步离开了,既然表妹不在府里,那他留下干嘛,还不知道要等多久了,有这功夫他还不如去看看自己儿子。

  ***

  “恭喜啊,方大人升官了!”靖嘉笑嘻嘻的打趣道,虽然没想到皇兄会这么快给景文升官,但一个正五品的官职还不至于让她有多兴奋,顶多就是个小惊喜而已。

  方之平瞧上去比靖嘉还要淡定,毕竟兴奋劲儿已经过去了,“同喜,同喜。”不过,长公主和侯夫人在女眷里头都是超品,所以别说他是正五品了,就是成了正一品,这两个人的诰命也跟他没关系。

  没在意方之平面上的冷静,靖嘉觉得升官还是需要庆祝一下的,“要不要过几日给大家下帖子,到咱们府里来喝点?”

  方之平摆手,“皇上让我带人去外郊赈灾,这事儿没有休沐日,等年后再说,顺便给咱们践行。”

  好,给皇兄办差是正事儿,耽误不得,“那晚膳去娘那里庆祝?她肯定为你高兴!”倒也不是非庆祝不可,只不过是闲的的有点无聊了。

  方之平不能尽知女儿心,还以为靖嘉是为了他的事儿兴奋呢,非但没有推辞,还出主意道,“我换身衣服就过去,把我酿的烈酒也带过去一坛,比上次的那个度数要低,少喝点没事儿。”

  不是他要显摆自己酿的酒,而是那些只有十几度的酒喝起来就跟喝饮料一样,一点感觉都没有。

  想起上次自己喝醉的窘事儿,靖嘉恼羞成怒:“我跟娘没事儿,大不了我们俩明儿早上就不起床了,主要是你别喝醉了才好,你明天可是要出去办差的,万一起不来,那可要被罚的,我的方大人。”

  若是景文晚上喝醉了,她发誓自己绝对会‘嫌弃’他,不让他往身上打三遍澡豆,就不能上她的床!

第68章

  方之平和靖嘉到的时候, 宋氏居然在包水饺,白菜肉的馅儿, 目测那案板上放了得有四五十个水饺了。

  “娘, 手艺不错啊, 不比大厨包的差!”方之平竖起大拇指赞道, 虽然头几个有点瘪,但后面的还挺像是那个样子。

  “瞎说,人家的大厨哪里会亲自包水饺。”宋氏嗔道, 还不忘嘱咐他们, “马上就好了,先坐下等等。”

  靖嘉看着新奇, “娘,我也包一个, 您教教我。”说着就要坐下。

  方之平嘴角一抽,手疾眼快的把靖嘉拉住, “我也试试,咱们先去净手。”

  手还没洗呢, 怎么能上手包水饺!

  靖嘉瞧了一眼自己白白净净的手,她出门之前刚刚洗过的好不好, 被人嫌弃成这样也是心塞塞。

  宋氏看不过眼,哪有她儿子这样的, 靖嘉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又碰不到什么脏东西, 这么在意干嘛, 怕儿媳妇觉得没面子、难为情, 又笑道:“难为你迁就他了,之平从小就是这个性子,瞎讲究,只要见我抱一次雪团,就非得拉着我净了手才行。”

  好,被嫌弃的不止她一个,连婆婆都在内,靖嘉觉得自己有被安慰到,问题不在她身上,而在某个龟毛的人身上,不过婆婆就是跟她再有同感,也不好当着面吐槽人家儿子,话锋一转道, “今儿有个好消息还没告诉您呢!”

  小两口整天笑嘻嘻的,一看就知道日子过得舒心,好似每天都有喜事一样不过猛不丁喜事真到了,反倒是让人瞧不出来了。

  ”什么喜事?”孩子就算是怀上了,这会儿成婚还不到一个月呢,也摸不出来啊。

  方之平已经在认认真真的净手了,双手五指并拢,左手心覆盖右手背揉搓若干次,然后左右手交换揉搓……

  看净手的动作就知道有多讲究了。

  见景文没有要开口的样子,靖嘉这才回道:“景文升官了,现在是工部正五品员外郎!”

  的确是喜事,宋氏手里一紧,饺子皮直接就捏破了,不过这都是小事儿了,没什么比儿子的事儿更重要。

  “该好好庆祝才是,趁着之平不用去当差,咱们摆上几桌,请亲朋好友过来一块高兴高兴。”宋氏把捏破的饺子放到一旁,直接站起身来道,眼睛还恍惚闪着泪光。

  正五品,这可是连跳三级,父亲和兄长当年也没有这么厉害!

  得,女人的脑回路很多时候还是挺相像的。

  方之平一边从容的坐下,拿起饺子皮开始包,一边道:“你们娘俩算是想到一块去了。”

  宋氏笑道:“这也算心有灵犀。”

  “那可不!”靖嘉立马应声道,遇到这种事情,大绝大多数人都想着庆祝一番好不好,也就景文那么淡定,好像升官的是别人一样。

  方之平第一次知道‘心有灵犀’还能这么用,还不如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呢!

  再不泼冷水,这娘俩可能都要讨论要请谁了。

  “咱们仨一起庆祝就行了,皇上交待了我带人去外郊赈灾,年前都空不出时间来。”

  所以,宴会的事儿就不要想了。

  宋氏对朝廷上的事情也只是一知半解,不懂之平怎么会突然被升官,也不懂他为什么会被派去赈灾,明明皇上金口玉言说了有一个月婚假的,不过当官的自然应该给皇上办差,哪怕是刚刚大婚也一样,既然皇上交待了差事,那这宴会不办也没什么,不能因为芝麻丢了西瓜。

  “那就不办了,给皇上办差重要。”

  这个时代的‘忠君’思想几乎是洗脑式的存在,哪怕妇孺都没放过,方之平已经无力吐槽了,因为他也已经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

  有皇上这方大旗在,外任的事情宋氏也很轻易的就接受了,她不清楚里面的风险,再加上之平又在江南待过几年,风土人情都熟悉的很,所以觉得去江南对儿子来说是件好事,哪怕自己舍不得,但总不能因为自己,就把孩子拴在身边。

  “皇上的差事要好好办,别挂心家里,娘在京城给你看着府邸。”

  状元府不比长公主府,长公主府的下人都是从宫里带过来,规矩严,状元府这边大部分下人买回来还不到一年呢,规矩松泛,还没调理出样子来,若是主家都走了,时间短还成,时间久了怕是会乱了套,所以她必须得在这儿看着才行。

  宋氏一番慈母心,方之平自然知晓,感谢的话说了反倒显得生份,只道:“您要是觉得无聊,就叫几个闺中姐妹过来聊聊,或者办个宴会热闹热闹都成,反正在儿子府里,您就是老封君,干什么都成。”

  宋氏早年是个爱热闹的,但在侯府这么多年,性子也都磨平了,反倒是爱清净了,不过到底是孩子一番心意,她也不推辞。

  “放心,在你府里我还有什么不自在的,你们出门在外要好好保重自己,用不着别记挂我。行李都收拾了吗?有忙不过来的地方尽管来找我,左右我也没有旁的事儿做。”

  靖嘉也不客气,“还真有一件事儿需要娘帮忙,我和景文去了江南,但京城的关系也不能不走动,想提前把礼都备好,遇上红白喜事了,直接让人送过去就成,不过一时之间有点忙乱,怕把哪户人家遗漏了,我昨天弄了一天,头都疼了,还没弄完呢!”

  宋氏轻笑,“这事儿是该准备准备,明儿我就去你那边帮忙,之平瞧见没有,你出去办差,我们娘俩也没闲着!”

  自己儿子不是个不晓事儿的,她这话是说给儿媳妇听的,算是知道和认可她的辛苦。

  方之平胡闹的性子还在,起身对着二人作揖,“拜谢母亲大人、夫人,小生这厢有礼了。”

  靖嘉乐不可支,用手绢掩唇而笑,“娘,您瞧瞧他,这是要搭戏台子唱戏了!”

  “这个促狭的!”宋氏也被逗乐了,都是成婚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

  想起小孩子,宋氏觉得儿子、儿媳去江南得带上个懂生养的嬷嬷,接生婆最好也带过去一个,婚都结了,孩子也就不远了,有些东西还是多准备着好。

  不过,儿子也在这儿,她说这个怕儿媳妇会害羞,还是找个儿子不在的时候再说,也算是婆媳之间说私房话了。

  气氛还不错,比方之平之前想象的要好的多,一开始还有些离别的愁绪,这会儿也全都消散了,几个人都乐得不行,就差站起来唱歌了。

  宋氏早就忘了包饺子的事儿了,靖嘉也没想起来,两个人絮絮叨叨的开始聊起京城需要走动的人家,多是宋氏在说,勋贵那边比较亲近的人还是要来往的,虽然之平跟他们走的不是一个路子,跟后辈也不怎么熟悉,但老一辈的交情在那里放着呢,可以不深交,但不能断交,不然会惹人说嘴的,对名声不好。

  三个人里头,只有方之平低头包水饺,修长的手指将饺子皮上下对折,再用大拇指与食指的指腹轻轻挤压,一个个水饺包得像艺术品一样,水平明显比宋氏要高出一截来。

  “你这是偷偷练过的!”靖嘉惊呼,刚上手就能包这么好!婆婆还包了好几个‘瘪着肚子’的饺子,才慢慢越包越好的呢!

  宋氏也惊奇的瞧着儿子,读书有天分,不代表下厨也有天分!

  的确是练过的,前世今生都练过,“之前在师父那里帮忙包过,师父、师娘不用下人伺候,什么都是自己动手做,我有时候也会帮帮忙。”

  这还是方之平第一次说起,以前宋氏只知道他是平时书院放假的时候会住在王先生家里,寻思着那边肯定有下人伺候,他自己又带着书童和随从,哪儿少的了人伺候。

  没成想王先生夫妻俩是不用下人的,一个府里的活儿可不算少,之平若是住在那里肯定不会光看着,现在连水饺都包的有模有样,还不知道在江南帮人家干了多少活呢!

  宋氏又是心疼,又是难过,虽然知道那是之平的师父、师娘,但心里不免还是有些责怪,本来之平就算得上是很独立的孩子,从小自己穿衣、洗漱,比府里的庶子都勤快,结果去江南三年,还得帮别人干活,连厨房的活都沾手了!

  “你不是带了刘时他们吗,有活儿让他们去干啊,你自己动什么手?”宋氏抱怨道,今天要是之平不说,她还不知道孩子受了这么大的苦呢。

  方之平手里没停下,解释道:“师父那边宅院小,住不开,再说我也没干多少,就帮着包个饺子,不也是瞧着新奇嘛,不妨事儿的!”

  早知道他就刚刚就说自己在包饺子方面天赋异禀了,一上手就能包好,总比现在这样强。

  过去的事儿了,再追究也没什么意义了,就算知道这只是孩子宽慰她的话,也没刨根问底,不过还是嘱咐道,“这次过去,多带些礼物,但你们就别住在那儿了。”

  “好好好,想住人家也住不开啊,我们带着这么多人呢!”方之平好脾气的应道,师父的宅院他能住三年,但靖嘉可能一天都待不下去。

  靖嘉只顾看着了乐,倒没有像婆婆一样想那么多,左右景文就不是个愿意吃亏的‘老好人’,肯定不会傻乎乎的抢着干脏活、累活,不过师父、师娘听起来倒是对妙人。

第69章

  腊月里的卯时(早上五点), 天还是灰蒙蒙的一片, 几颗星星依稀挂在天幕上,虽然没有寒风,却冷的让人发颤。

  方之平是喝了两碗羊肉汤才出来的, 不然即便是穿着熊皮大氅也会很难忍耐, 毕竟在这个时间打马到城门口, 光是带了的风便像刀子一样从脸上、头皮上刮过去,刺骨的很。

  北城的大门虽然已经大开了,但依然有四个侍卫守着,离大门还有十几丈远的时候, 方之平和侍从便都从马上下来,牵着马往前走。

  “大人可是工部的, 把文书拿出来, 我们需要检查。”守门的侍卫道。

  这个点穿着官府出去的就只有工部负责赈灾的大人了,刚刚已经过去两位了, 连禁军都出来凑热闹, 这一会儿的功夫得过去好几百人了,前几天也没这情况啊,怎么今儿这么积极。

  侍卫只敢在心里吐槽, 对面前正五品的大人可是一点都不敢得罪,恭恭敬敬的工部的文书接过来,确认完, 又双手捧着还给人家。

  “大人, 您收好, 我们也是例行公事。”

  “理解,理解。”方之平道,“那我们可以走了。”

  “您请。”侍卫一边说着,一边侧过身去,这位大人还真是好脾气,比那些眼睛长到头顶上的禁军强多了。

  城门外不远处禁军已经在侯着了,还有两个工部的官员,过来协助方之平。

  “大人,您来了。”王序和赵智往前走了几步,躬身道,人家年纪再小,如今也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又得皇上看重,当然得怎么尊敬怎么来。

  “人都到齐了吗?”方之平把马鞭递给随从,站定身子问道。

  “这个,那是皇上派给大人您的,不归工部管。”王序有些尴尬的解释道,他们就是想管,那些人也不愿意啊。

  方之平倒是把这茬给忘了,大齐文武向来不和,禁军又是皇帝的侍卫,身上肯定得带了点傲气,即便是工部的这两位文臣官职比他们要高,也不会服管的。

  方之平从怀里把花名册拿出来,“二位先稍等,本官清点完人数再出发。”

  “听大人安排。”王序和赵智躬身应偌,但心里却是暗暗叫苦,且不说方之平没在工部待过,对建房、修屋的事儿肯定不怎么了解,单是要跟这些禁军共事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面前的几百禁军松松散散、毫无队形的站着,看上去就让人心里恼火,方之平没当过兵,也不了解大齐的军营的制度,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法子来。

  “本官念到名字的人,把手举起来喊‘到’,然后站到本官身后来,站齐了,每十个人一排,都听明白了吗?”方之平大声道。

  全场鸦雀无声。

  这tm就很尴尬了,方之平压住心里的火,“都哑巴了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回答的人挺多,但是却大都有气无力。

  “没吃早饭吗?听明白了吗?”方之平再一次喊道,感觉自己跟军训时的教官一样

  “听明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次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