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丑姑传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天远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8-03-27 16:38:12

  最后,还是牛头村的村长,及几个主事的人出面请姜吴村来的人歇歇气,消消火,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

  姜大牛装出不懂事的样子,直愣愣的大叫道:“我就是要接我姐姐回去,留在这里,还能活吗?”

  姜奶奶也立马哭道:“我可怜的春花儿哦,被折磨得快死了,也没人管啊。回家去,奶奶给你作主。”

  “姜奶奶,您这说的哪儿话啊,您孙女儿嫁到刘家来了,就是刘家的人了,这是该刘家好好养她的。”牛头村的村长媳妇这话中有话的话,令丑姑直皱眉,只得连忙冲姜大牛使眼色。

  姜大牛果然大声说:“刘家有把我姐姐当成人吗?这是想扣着人,给我们娘家人什么下马威啊?”

  村长媳妇稍微想了想,这时也只能顺着姜奶奶的话说了:“春花我们接回去,好好养身体,留在你们村,我们不放心。能把人折磨成这样,还不让娘家人知道,你们不就打着悄无声息弄死了她的主意,让我们娘家死无对证吗?”

  “就是,哪家的女孩子儿不是娘身上掉来的肉啊,你这个死老婆子居然教唆儿子这么整儿媳妇,你们大家说说啊,哪家哪户没生女孩儿的,你们这些人哪个不是女人生下来的,有这么整人的吗?我们春花,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老实勤劳人,哪个不夸哪个不喜啊,好好的人,被你们折磨成这样。这是人干的事吗?还想把人留下来,我们凭什么相信你们?”堂婶子果然口齿伶俐,又一连串说了一大堆。

  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村长媳妇是道理摆事实,姜奶奶是嚎哭拼死加咒骂,堂婶子是时而撒泼时而说理,姜大牛又是个直愣子,两个叔伯凶神恶煞,再加上个牛高马大力大无穷的柱子。大家都死死的一口咬定,一定要接姜春花回娘家养身子。

  牛头村的人村长等人开始和姜吴村的人讨价还价了,“刘家的人还要回姜家养身子,这也说不过去啊。有我们一村的人看着,在刘家也一样是养。”

  姜吴村的人寸步不让,姜大牛更是在丑姑的暗示下,直言:“大不了让我姐姐和离再改嫁。”

  “对,改嫁改嫁,这样阴毒的人家,留下来送命吗?春花姐下次再出嫁,我们吴家一定打发一副好嫁妆。不怕没有人愿意娶这样能干又带着大副嫁妆的好姑娘。”丑姑立马大声接过他的话题,冲着牛头村的大声说道。

  柱子也跟着丑姑大叫道:“改嫁,改嫁。”

  丑姑一副暴发户的样子,声音大的全部人都听到了,但是她这话一出口,牛头村的人就知道她是哪个了。吴家的事情,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人人都知道吴家的大小子去正经进学了,人家舅舅还给买了田,每年还给生活费等等。再加上不少人知道,丑姑还时不时的上集市去卖菜卖猎物,人家说给姜春花打副嫁妆还真打得起。多的不说,十两八两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种话都说出口了,牛头村的人就知道了,姜家人不好惹,并且人家横了心今天一定要带姜春花走。而且有吴家的帮衬,姜春花还真的好再嫁呢。毕竟她没什么过错,是个能干活的人,还能带着好嫁妆,最重要的是还和吴家扯上了关系。这个隐性的好处有多大,众人只要稍微想想就觉得心跳加速。

  刘老头和他媳妇自然不肯同意,还想再说什么,姜大牛却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你们不同我带我姐姐回去,我们就要离。这时候就连村长媳妇都不好开口劝他,只能跟着他的话说。

  牛头村的人现在也不能再站在刘家的立场上说话了,毕竟姜家宁愿鱼死网破,口口声声的叫着要和离。如果真给姜家告到要和离,牛头村的名声就算彻底掀出去了。

  最后牛头村的村长和主事人拍板了,同意娘家人接姜春花回娘家养身体,而且要刘老三改日带着他爹娘带着重礼去姜吴村赔罪,再接回姜春花。要再有下次,姜家就要替姜春花递状子和离。

  丑姑虽然不满意没能一次就了结了这事,她是特希望能当场和离的。但是,现在这个结果也算很不错了,她也不能再扇风点火了,怕引起众人的反感。所以,她不吭声了。

  反倒是牛头村的人,又说了,“新媳妇回娘家养身体,刘家人还得出柴米油盐钱和养病的医药钱。”所以,刘家人还拿了一两银子,三只鸡并一些鸡蛋和二十斤粮食出来。

  谈妥了事情,牛头村的人吩咐刘家人好好招待姜吴村的人,“亲家村的也难得这么一群人来咱们牛头村,这事情也说好了,大家一起吃两杯酒,也算是我们牛头村的陪罪了。”

  丑姑连忙把姜春花扶上车,大声说:“不敢当,我们可没指望来他家吃饭的,我们姜吴村的人自带了干粮。”

  她这么一说,其他人自然也只能跟着她说:“不吃了,还吃什么饭,气都气饱了。”

  然后,大家扬长而去。车上还有饼子和黄瓜,管够。

  马车驶出了牛头村,姜吴村的人还象在做梦一样,没想到这么轻而易举的就把姜春花接回来了还不说,还在牛头村狠狠的威风了一把。今日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

  而牛头村的人,却在姜家人走后,全部涌上来狠骂刘家人了,没有一户人家同情他们的。甚至有人还在笑话他们活该。

第131章

  姜家虽然接回了姜春花,但说实话,显然也没有想过要让她和离的。别说姜家没有这个念头,就是姜吴村的人也没有这个念头,他们今天来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给刘家及牛头村人一个下马威而已。

  大家心里还想着,这回总算把他们搞怕了,不敢再欺负春花了,以后春花就可以和刘老三好好过日子了。

  所以,在回家的路上,丑姑就在思考如何让姜春花彻底摆脱刘家这个火坑。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姜春花回到姜吴村还没有等到刘家人上门来赔罪和接人,刘家就出大事了。

  刘老头在挑水浇地时失足落水,刘老三和老婆子连忙去拉他,结果一家三口全部落了水。虽然,当时村里人都参与了搜救,但到了第二天上午,才把刘老三的尸体寻上了岸,而那两个老家伙,连尸体都没有寻着,极可能是顺着水流到下游去了。

  本来老刘家的是不用下地干这种重体力活的,但因为少了姜春花这个主要劳动力,刘老三也因为被打得最狠,要先休养几天。地里的活可不都压在刘老大,刘老二加他们的媳妇身上了吗?

  干了几天,刘大嫂和刘二嫂借机也闹起了革命,不象以前那样出死力干活了。刘二嫂有正当理由,她是个孕妇。而刘大嫂也找借口说身体不舒服,这种敏感时候,老刘家的也不敢再折腾,大儿子二儿子又比刘老三疼媳妇多了,面对爹娘的怒火也不吭声。

  一下子少了四个主要劳动力,地里活儿堆积了不少,没办法了老婆子只好自己也跟着下地去干活了。

  这下可好,不怎么干活的刘老三母子两,都跟着送了命。刘家三口,只寻回了一具尸。当下就有人开始议论刘家人是遭了天遣,太毒太坏,连老天都看不过了,出手收拾了他们呢。

  谁也不知道,昨夜那个漆黑的夜晚,几个黑衣人从牛头村附近的河边林子里,背出两口大麻袋匆匆离去了。

  牛头村派了人到姜吴村来报丧,姜春花自然是不愿意再回刘家去了。况且现在刘老三都死了,她还回去做什么?

  所以,她立马从后门偷偷溜来找丑姑商量,丑姑的意思是让她不用去刘家奔丧了。

  孙婆婆却说:“不行的。现在她还是刘家的人,没有说男人公公婆婆死了,她不回去奔丧的道理。但是可以说服大家,让她热孝里就与刘家断亲,回娘家以后再改嫁。”

  其实有些人改嫁还就趁着热孝呢,反正迟早要嫁的,还不如早早办了省事,也不用在婆婆苦守着了。

  丑姑点点头,说:“既然非得去一趟,丧事一结束,你就立马从刘家出来,一定要当众要求回娘家改嫁。你先和你弟说好。回来后,就先住我们那田边去,免得听村里人的闲话,而且也不用受到你奶奶和弟弟的约束。”

  三人商量好说词,姜春花才放心的回姜家去了。

  姜家去牛头村闹的这一出,果然就如丑姑所说的,给姜大牛很是长了脸。不仅如此,他家还得了刘家的一两银子,三只鸡,一篮子鸡蛋,二十斤粮食,姜春花又吃了多少啊。姜春花总共就在姜家住了几天,丑姑还拿了一桶活鱼两块咸肉过来呢。这些全部都便宜姜家了。

  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姜大牛现在也是越发会做人了,也越发明白了丑姑是个聪明人,听她的没有错。所以姜春花把和丑姑商量的话和他一说,他稍微想了想就同意了。

  他再把这些话和奶奶说了,姜奶奶也觉得刘老三死了,姜春花再回去也没意义了。别说两家人已经撕破了脸皮,打了架,就是和和气气的过着日子,年纪轻轻的也没有说要守寡的。何况丑姑还说了,以后姜春花再嫁,她还要打发副好嫁妆呢,这对姜家也是有好处的事情啊。

  因此姜奶奶找到村长两口子和姜家的其他人,说出了要求。大家商量了一下,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反正刘家都这样了,也犯不着要死扯着姜春花不放。而且,改嫁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所以,就由姜奶奶和她侄儿媳妇陪同姜春花回了趟刘家。

  刘家的丧事办的极为潦草。一来是因为刘老三年纪轻,二来是因为他恶毒,再加上天气炎热,尸体被水一泡很快就发臭,而且又没找到老刘头两口子的尸体。刘家人也无心好好操持丧事,村里人也不热情积极。

  所以,刘老三的尸体勉强停了一天一夜,就匆匆下了葬。紧接着,姜奶奶就找到了牛头村的人,说要带姜春花回家改嫁。

  牛头村的名声因为刘家的事情已经臭了一大截了,主事的人哪里还愿意管刘家的事情啊,就推给了刘老大刘老二。

  这两兄弟和媳妇商量了一下,一致同意了,说:“她嫁来也没几个月,年纪轻轻,我们也不好让她苦守着,要回就回去吧。”

  既然他们两兄弟没意见,牛头村的人自然也都同意了。毕竟姜春花这样年轻的小寡妇,又与刘家已经打了一场的,早就没心留在这个家了,何必还阻挡呢,免得以后再惹出什么事情来,还是个大麻烦呢。

  牛头村的某些人心里其实也还有另一重顾虑,他们还认为姜春花是个不详之人,是她克死了刘家三口。不过这话都淹没在刘家人遭了天遣的议论里了。

  所以,姜春花过来奔了个丧,总共就待了三天,在刘老三的头七时烧了几张纸,就直接带着嫁妆和她奶奶,她堂婶回来了。

  出了牛头村,姜春花就对她奶奶和堂婶子说:“我现在是个新寡妇,就不进村回家去了。免得让村里和家里沾了晦气。来刘家之前,我已经求了丑姑,她同意把她家和宁家在田边搭的小房子借给我住。往后我就帮着她家和宁家干活,养活我自己了。”

  姜奶奶和堂婶听得连连点头,心下大定。其实她们心里也不乐意姜春花现在回家去的,但姜春花已经强烈表达过要立马跟着她们回去,她们也不能当着牛头村人的面前,不肯啊。所以,姜春花这话简直是说到她们的心坎上去了。

  因为姜春花说的很实在,她不要说回姜家去,就是进姜吴村,现在都不合适。别说牛头村有人私下议论姜春花命硬,姜吴村人也一样会有这种想法。况且她才死了男人和公公婆婆,连五七都没满,回村真的很晦气。

  姜奶奶更是还有另一重顾虑,那就是姜大牛马上就要娶亲了,这种大喜事,所有寡妇都是要避嫌的,就是她这个奶奶都得避一避,何况姜春花还是个新寡的小媳妇呢。留她在家,还怕冲撞了喜事呢。

  所以,姜奶奶和堂侄媳,连客套话都没有说,就直接同意了。

  堂婶子还主动请缨,说:“那你们祖孙两先在路边歇歇脚,我去丑姑家和她说声,让她带你过去安置下来。再让你弟弟给你送些米粮过去。”

  “多谢婶子了。”姜春花连忙道了谢。

  半个多时辰后,丑姑骑着驴子过来了,姜奶奶连忙说:“丑姑,真是要多谢你收留春花了。等大牛娶了亲,我们再接她回家去住。”她这也是嘴上说的好听,真等大牛娶了新媳妇,姜春花就更不能回家去了。

  丑姑笑了笑,说:“不过是个草棚子,春花姐先住下来吧,以后的事再说吧。”她才不相信姜奶奶的鬼话呢。

  说的是草棚子,等看到那由石头泥块等搭建的小房子时,姜春花惊讶的说:“不是住那间草棚子吗?”

  原来当初吴氏带着云珊在这边住时,老爷子为了给吴氏做伴壮胆,又为了避嫌,特意又在小房子旁边搭了间小草棚子他自己住,小草棚子又小又简陋,勉强能住人。姜春花还以为自己要住在这里呢。

  “那间是柱子阿爷住的,他时常在这里过夜,也正好给你做个伴,免得你年青女子夜里害怕。这座小房子,这可是我们花了很大功夫才盖起来的呢。还分了里外间,平时宁家人嫌往返回家费时间,都是直接住在这里干活的呢。这正经房子是宁二住的。里面锅碗瓢盆也整齐,你就放心的住吧。”丑姑笑道。

  这房子又新又结实,除了不象正经房子那么大,真是很不错了。而且这房子已经让吴氏云珊两母女住过了一段时间,屋里屋外,屋前屋后都归整得十分干净整洁,边上还僻了两小块菜园子,辣椒,豆角,小青菜,葱,韭菜样样都有。

  别说只是暂时住,就是在这里安家也要得。丑姑这两天已经把屋子里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连铺上的干草都晒过,姜春花直接把自己的两件厚衣裳铺上,就可以睡觉了。

  她的东西也不多,被刘老三用过的被褥什么的她都没带回来,而且她的一些换洗衣服值钱的东西,也都已经在上次就带回姜家了,所以这次也只带了当时出嫁的那只箱子。两人很快就整理好了屋子,锅里煮着粥,正在说闲话呢。

  这时候,姜大牛也背着篓子提着篮子匆匆赶过来了。见到眼前的小屋时,他也吃了一惊,再进屋看到里面整整齐齐的什么都有,就越发显得真诚的说:“真是多谢你了。”

  丑姑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说:“我看看你给你姐姐带了什么过来?”

  姜大牛暗暗庆幸这次带的东西不算少。

  他连忙把东西拿出来,篓子里装了一套破旧的铺盖,姜春花的一些换洗衣服,二十斤粮食,两只小号土沙锅子,一小坛子盐和一小坛子辣椒酱几个旧碗两双筷子,还有半篮子时令蔬菜。

  这些东西,要搁在平时,也算是不错了。

  但说实话,姜春花先前回娘家来养身体,刘家可是给了一两银子和粮食等物的。她肯定也没有吃完,而且现在是真的回来了,说个不好听的话,是该姜家养着她的。但是,姜大牛却连个鸡蛋也没带过来。

  所以丑姑当下就说:“春花姐身体还没养好,你从家拿些蛋过来给她吃。”

  “好的,好的。刚才也是来得匆忙,东西没带全。姐姐,你看还差什么,我一并给你拿来。”姜大牛连忙说。

  “把我以前用的洗漱盆都给我带来吧。”姜春花想了想,只提了一个要求。这里什么都齐全,但个人洗漱用品这种东西,还是用自己的好。

  姜大牛自然满口答应了,借了丑姑的驴子回家去拿。没多久,他就又零零碎碎的弄了些东西过来了。除了姜春花用的大小中三个木盆子,二十个鸡蛋之外,居然还多了一条稍微厚点的旧被子,外加了一公两母三只半大的,今年养的新鸡子。

  “这三只鸡给你养着,也该下蛋了。以后你就有蛋慢慢吃了。”姜大牛说。

  他现在倒是想得清楚了,丑姑有钱,只要他对姐姐越大方,他能得到的好处就越大。所以他一口气就捉了三只鸡过来了,可把他奶奶心疼的不行。

  他如此大方,不仅把姜春花吃了一惊,连丑姑吃惊的看了他一眼,非常想问:“你奶和你怎么忽然转性了,连鸡都舍得给了?”

  不过,这话她也只能放在心里问了,不管怎样,姜大牛的做法还是令她比较满意的。

  刘家的事情自然传遍了十里八乡,姜春花热孝里就与刘家断亲,回娘家要改嫁的事情,大家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姜家与刘家打的那一场,也被掀了出来。

  日子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几天,刘家的小幺姑,姜春花的前小姑子,也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了。有人说她是被拐子拐跑了,也有人说她是和过路的客商私奔了。总之,刘老大,刘老二兄弟四处找了好几日,也没有找到她,也就死了心不管了。

  如此,若大的刘家,现在就剩下刘老大,刘老二两家人了。好在这两兄弟两妯娌,也都是老实勤快人,时间一长,大家也就懒得提起刘家的破事了。

第132章 新生

  姜春花安心在田边小屋子里住下来了。她四处寻着活干,一刻也不肯歇。

  丑姑也劝过:“你先歇几天,把身体养好再说吧。”

  “没事,我身体早好了,其实牛头村就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而且那些伤都是皮肉伤,大夫也说了,不打紧的。”姜春花连忙说。

  这也是实话,刚回到姜吴村时,姜家也请了大夫来给姜春花看过,确实说不打紧了,多养几天就行了。前面那大夫也舍得开方子,给她喝的都是好药,所以这次的大夫当时也只是象征性的开了一剂药,没花几个钱。况且这又过了几天呢。

  不过,丑姑还是硬让她又歇了三天,只让她干些煮饭,捡柴的轻松活儿,不然就在菜园子里忙一会儿。

  姜春花本是个勤快人,又是一年到头干惯了活的人,这样过了三天就实在闲不住了,非得要求下地干活。大家看她精神极好,身体也确实不错,就由得她去了,免得她闲着还东想西想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丑姑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