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丑姑传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天远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8-03-27 16:38:12

  老爷子用两只篓子各装了十只活的山鸡和十只活的野兔子,趁着月光好下半夜就出发了。他赶到药铺时,药铺的人也正在忙碌着,他们把药材分门别类的装着车。

  宋东家用的驴车,驮着三大车的药材,除了三个赶车的伙计,他还带了两个随行人员,一共也才六个人,包括他自己在路上都得干活。现在多了老爷子一个人,大家都觉得很高兴,一来多了一个人说闲话,二来有事时还多了个帮手。

  老爷子是第一次走这条路,多少有些担心,宋东家笑着安抚他:“老人家不用担心呢,这条路很太平,也不那么难走。你跟着我们走一趟,就能记得住路了。”

  “这就好。头次过来,多有打扰了。”老爷子连忙说,他也希望自己一次就记住了路,以后往来就不用再麻烦别人,自己想几时来就几时来,要卖点野物就更加方便了。

  果然,这一路都比较好走,虽然不是宽敞的官道,但窄小的山路比较少见,都是常走人的土路。现在天气又好,路上也不泥泞,要是快马加鞭,还会更快。宋家用的是驴车,又装满了货,速度就慢了很多。如此,大家足足在路上跑了一整天,中途也只歇了两三回,随便啃了些干粮和冷水,傍晚时分才到达东临县城。

  东临县城,宁家人从京城来时并没有经过,他们走的另一个方向,经过是的集镇所属的苇塘县。因此,老爷子在第一眼看到县城大门时,就觉得东临县要比苇塘县大一些。果然,进了城,这个感觉就更加明显了,东临县不仅比苇塘县大,还更热闹一些呢。虽然已经是傍晚了,街道上还人来人往的。

  这时他才明白为什么宋东家的药材要运到东临县来而不是运到苇塘县去。到这里来不仅是因为近,更是因为到这里生意更好做。

  走了一会儿,宋东家要去自己相熟的药行卖药材了,“我要到东大街的朱记药行去。然后在这里要盘桓两天。你是和我们一起住一晚,还是自己去寻地方?”

  老爷子连忙说:“那我就不麻烦您了。我自己去找地方,随便歇一个晚上就成了。明早到集市试试,要是运气好卖掉了,我就要回去了。”

  “行,有什么事,你就直接到朱记药行去,找他们的伙计问问我的行踪。”宋东家说。他也知道老爷子不可能在这里留这么多天,肯定得办好事早点返回。

  两人分开后,老爷子先是在路边的小食摊上吃了一碗热汤面,又直接寻了荒废的破屋子,勉强歇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上他到了集市,很容易就卖掉了猎物,价钱要比在集镇上贵一点点,最重要的是好卖,一会儿就卖光了。山鸡三十五个钱一只,野兔子四十三个钱一只,共得了七百多个钱,这令老爷子相当开心。

  东临县毕竟是县城,又属于比较繁华的县城,这里有专门的收山货的铺子,有大的猎物可以直接来这里卖,价格肯定比集市上的要便宜,但节省时间和精力。老爷子也稍微问了问价。

  整体来说,这里的东西相对要精致一些,大家平常吃的那种半粗面的馒头虽然还是二个钱一个,但是却比集镇上卖的要小了些,相当于三个抵两个的份量。老爷子没舍得吃面和肉包子,买了十个馒头,要了碗热汤水,搞饱了肚子,还剩下了几个馒头包好了带在身上当干粮。

  他准备在集市上转了一圈就回去了,因为难得来一趟,他逛得比较仔细。他用心的记下了本地的一些物价,比如鸡鸭鱼肉蛋类,精米粗面等各种粮食,油盐酱醋茶等等。

  通过大致的了解,他知道本地的物价,确实要比集镇上的贵一点,但是品种却多了很多。逛完之后,他也没敢买什么,毕竟也才赚七百多个钱,而且一路上也得有些花用,哪里舍得买什么啊。

  他出了城,走了约十里地,在一处偏僻人少的小茶寮处喝茶歇脚时,见到路边有个衣服破旧的年轻妇人抱着个脸色腊黄的孩子在路边哭泣乞讨。她身上背着个破包袱,见到老爷子还骑着马,觉得肯定是有钱人,就立马跪倒在地上,求他给口吃的。

  茶寮的老婆子可能已经见惯了,又或者也可怜这妇人,只是随口说了两句,就不管了。

  老爷子听她哭得可怜,说孩子快饿死了,连忙掏出一个馒头。那妇人几乎是抢的拿过馒头,就往自己嘴里塞,直接咬了一大口,一边艰难的咽着,一边开始喂那小孩子。她把馒头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那孩子吃得极快,一块等不得一块,果然马上就噎住了,卡得直咳,一口气上不来,脸都青了。

  老爷子吓了一大跳,连忙使了点力,在那孩子背后拍了一把,一块馒头被咳出来,孩子才喘过气来。

  “慢点喂,孩子饿慌了,越发不能着急吃。吃一口喝一口水。”老爷子提醒这个妇人。

  “多谢,多谢了。”妇人也知道自己和孩子都太心急了。可是都饿了两天一夜了,就是她自己都控制不住的先咬了一半馒头进肚了,还不是一样噎得慌。

  一个馒头很快就母子二人干掉了,显然还不够,老爷子无声的吧了口气,又拿出一个馒头来。茶寮的老婆子也端了碗热茶水给她们喝。这回妇人吃得慢些了,孩子也很快就喂饱了。

  老爷子喝了茶水,也吃了一个馒头就准备走了。结果他还没骑上马,那妇人就跟了过来。

  “你不要跟着我了,我也没多余的吃食了。”老爷子掏出几个钱给她了。

  那妇人没接钱,却直愣愣的盯着他,小声问:“是宁管家吗?”

  老爷子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不解的看着她,可她却更加清晰的叫:“宁管家,你不认识我了吗?”

  老爷子这才回过神来,仔细打量眼前的妇人,妇人脸上露出了点喜色,又说:“我正要去宁家村呢,没想到在这里遇上管家了。”

  老爷子隐约猜到她是谁了,但却不敢肯定,又怕路上人来人往的不方便,他四周看了几眼,小心对她小声说:“找个安静地方说话吧。”

  说着他率先牵着马往无人的小岔道上过去了,那妇人显然也明白他的顾虑,等他走了一会儿,才抱着孩子慢腾腾的往前走了几步,趁着路上无人,茶寮也隐在转角处不见了,她才又跟向老爷子走的这边过来了。

第108章 带回

  没一会儿,老爷子和那妇人在个安静无人处汇合了。

  老爷子盯着她看了一会儿,严厉的目光看得她都快要站不住,才问:“你是怎么回事?”

  妇人小心的说:“二老爷把我安置在外头,放了身契,还给置办了一点产业,本来是让我老子娘过来照顾我,等我生下孩子,再做打算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没多久宁家就获了罪了,全部下了大狱。”

  老爷子无声的长叹了口气,他看得出来这个妇人受了不少苦。她原来的美貌不复存在,整个人苍老嬴弱了很多,就好象一下子老了十多岁似的,所以他刚才根本就没认出来。他不知道该说她是幸运呢,还是不幸运?

  这女人就是宁二叔父的小妾,那个没过明路的房里人。不过在宁家出事之前,这女子就不见了。

  他依稀猜得到是二老爷把她安置出去了,但主人的这种事,他也不会去管,更何况很快宁家就出事了。所有的人不管是主人还是下人,下了大狱的,被发卖了的,乱成了一团。他连主子都顾不上了,哪里还记得上这女人。

  见老爷子不吭声,妇人又接着说:“等我生下孩子,去打听了才知道,宁家就二少爷一个人独自被放出来了,还被发回了老家宁家村。其他人全部被砍了头。”妇人说着就落泪了。

  “那你又是怎么跑到这里来的?”老爷子抹了一把泪,打断她的哀思,问道。

  “一开始,我爹娘还照顾着我和孩子,但没过多久,我兄弟们就过来了,变卖了我的产业,说是带我们回乡下老家生活,怕留在京里被查到……”说到这里,妇人忍不住痛哭起来,再也说不下去了。

  老爷子听了这些话,再看看她此刻的落魄样子,已经猜到了结果。一定是她的兄弟爹娘贪了她的产业,还把她赶出来了。但她一个弱女子还带着个婴孩,又是如何千里迢迢的跑到这里来的,却又值得怀疑了?

  因此,老爷子直接问:“你怎么过来的,还怎么想到去宁家村?”

  “以前二老爷和我说过祖籍在宁家村。他还和我说过这里的一些事情。本来他就打算让我的孩子到宁家村来入户的,而且老太爷也答应过他。”妇人答。

  老爷子惊的一愣,不敢相信的说:“老太爷都去世好几年了?你说这些有什么用?”

  妇人苦笑道:“老太爷哪里不知道我和二老爷的事情啊。不过是不肯同意罢了。后来,二老爷一直不肯放弃,并且与二太太极不和睦。老太爷无法,就默认了我在他身边。”她捡对自己有利的话说了,其实老太爷是不同意的,但是儿子拼着命不要,都要保全这个女人,他虽然恨不得弄死她,但也不得不暂时同意了。

  “二太太和她的娘家会同意?”老爷子下意识的反驳道。

  虽然二太太家世微薄,但这种事情,也不可能让宁家想怎样就怎样的。不过他转头又想到,二老爷要纳个妾,二太太也确实没理由阻挡,真要摊开了说,二太太也不占理。大多数官家子弟,甚至家境好的普通老百姓男子都能纳妾,怎么宁家就不能纳妾呢?这世道就是这样的,男人都能三妻四妾,可是又有几个女人能管得了?

  所以,二太太和她的娘家,还真能同意呢,不然就只能走到休妻这一步了。毕竟纳妾是再普通不过了的事情。二太太和她娘家肯定不能接受休妻,就只能默认她的存在,何况只是默认,还并没有给她一个正经妾室的名份。

  果然,妇人说:“不,二太太同意了。只是二太太也不是好相与的人,而且还十分聪明,她表面上答应了,但实质上却想方设法的想要把我打发走。二老爷很是生气,两人的关系越发变差了。二太太就威胁二老爷,大不了去合离。合离,老太爷怎么可能同意。就连二老爷也明白就算他合离了也不可能娶我当正室,只能偷偷求了老太爷,老太爷这才回乡修房子,就是同意了二老爷的要求,准备让我生的孩子回老家过日子。”

  这里她又为自己说了话,事实可不这样简单。实际上,二太太哪里能容忍她生下子女,直接动了手,让她流产了。也正是因为此事,又引得二老爷大发脾气,闹到要休妻的地步。老太爷被闹得十分生气,就想把二老爷扔回宁家村来过日子。当然了,肯定会让她陪同着一起来。

  但宁家人都知道,宁家村这个所谓的宁家祖籍什么都没有。就算老太爷回来建了新的祖宅子,也万万比不上京里的生活条件。何况,老太爷是要把二老爷和她打发过来受苦的,更不可能给他们多少银子,让他们在宁家村逍遥自在。所以,她和二老爷一商量,就退了步,不再闹了。老太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的,不再提这话了。

  只是,谁也没料到,老太爷给二老爷建的这个宅子,最终成了宁家唯一的产业。

  老爷子这才明白,为什么二太太会时常闹事,而宁家人并没有说什么,并且在宁家出事后,二太太就立即和离,与宁家断掉关系,离开了宁家。同时,他也想通了,为什么老太爷会突然回去八百年不联系的乡下老家,修什么祖宅子了。当初他就觉得奇怪,只不过这事轮不到他来置疑罢了。

  说实话,这个所谓的祖籍根本就不算什么。最初来宁家村的那位宁家祖上,其实是个流落到这里来的外乡人,只是他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的来历,机缘巧合之下就在宁家村安了家。然后,等到他到了京里安了家,极少与宁家村有来往。宁家后面的几代人都生活在京里。

  这个所谓的祖宅子,要不是老太爷回来再花大力重建,根本就不存在了。实际上,还是老太爷花了银子,才又买下来的这块地,盖的这个宅子。不过,不管是老太爷,还是其他人,怎么也不能想到,这一举动最终利益的宁二少了。不然,现在的宁二就连个落脚处都没了。

  “那你现在想怎样?你可知道,宁家是获罪的,除了二少爷之外,其余的人全是死罪。”老爷子提醒她。

  她虽然不是宁家人,如果她要回到宁家,她的孩子就是宁家人,很有可能被抓去杀掉。要知道当初皇帝可是只放过了宁二一个人呢。

  妇人被这句话问的愣住了。她一心只想回到宁家,却从来没想过,回到宁家,她和她的孩子还能不能活下来,这个最残酷的问题。虽然她现在的生存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几次都是死亡边缘徘徊。但如果想活下去,她一样还可以再带着女儿在东临那边改嫁,找个老光棍,或者丧妇的穷家汉子。只是日子会过极差。她也不可能接受罢了。

  现在老爷子直接点出问题的实质了,她好半都反应不过来,直愣愣的盯着老爷子,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

  见状,老爷子长叹了一口气,又说:“你还有没有别的去处?”

  妇人愣愣的答:“没了,兄弟们拿走了财产,还把我嫁给了一个过路的客商。我还能再回到哪里去?”这样的娘家,她就是再回去,也不过是再被卖一次而已。

  说是嫁,实际上不过是卖罢了,只不过没有签卖身契的那种。因为她还年轻美貌,又在二老爷身边多年,跟着他还学了些诗词歌赋,养得比大家小姐看上去还有娇贵呢。那客商一见到,就很喜欢她。

  她带着个孩子,为了生存,自然使出百般手段,哄得那客商对她们母女俩极好。接着,那客商带着她们母女回到了东临县,以她的手腕,原本日子也过得非常不错了,她也放下了宁家之事,养着女儿,安心安意的就跟着客商过日子,还想着再能生个一男半女。

  哪里想到,二个月前,客商一病不起死了,家里人就直接把她们母女俩赶出来了,还一点财物也不给,她们母女两人差点流落街头。她本来就有些心计还识得些字,打听到东临县其实离宁家村不是很远,就想到宁家村去投靠宁二,反正她的孩子也是宁二的堂妹。

  只是,她一个弱女子,没什么财物,还想要带着孩子到宁家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不,没几天就花用完了一点儿她贴身带出来的财物,如果不是靠好心人接济,她们母女两只怕早就饿死了。

  “宁家是个什么境况你应该也清楚,宁家现在就二少爷一个主子了,而且他是皇帝特特赦免的,你想要回宁家,恐怕是不行的。”老爷子又说。

  且不提这妇人生的孩子是不是二老爷的,就算是的,想回到宁家,恐怕也得一些周折。如果上头有人盯着此事,宁二和他都得逃脱不了干系。再者,也轮不到他做主把人带回去养。而且宁二现在自己都养不活,再多一个妇人一个孩子,这日子岂不是越发难过了。

  但是,他又不能真的丢下这对母女不管,毕竟也是熟人。中间还有个孩子,很可是宁家的血脉,要叫看着她们死,他也做不到。

  “可是,我还能上哪儿去?”妇人喃喃自语道。

  老爷子也没办法,不能看着她们娘两个饿死,只能偷偷带她们先回去再说,他直接把她们带到了田边那座新搭建的小房子里。

  “这里虽然简陋,但你俩这身份也不能让外人知道。所以,你们娘两个暂时先住在这里了。我回去和二少爷说说你们的事情,看他要如何处理?”老爷子说。

  这屋子里平时他们干活时还要在这里歇个午觉,做个饭吃,日常用品都置办得很整齐,米粮锅碗也齐备,这对母女在这里住下来,是不成问题的。

  妇人完全没了主意,只能同意。她看了眼四周,孤零零的一座小房子在田边,四周见不到一个人影,多少有些害怕。

  “宁家村离这里还很远吗?怎的这个地方就一户?连个邻居左右也没有。”她怯怯的问道。

  “能把你们带回来,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几乎没人来。你难不成还想直接回去宁家村,好让人上报吗?”老爷子直接说。

  妇人稍微一想就明白了,现在她们的身份见不得光,老爷子绝对不可能直接带她们回宁家村去,而且她们也不能这样去,连忙说:“好,我晓得了。就是觉得这里独一户,有点害怕。”

  “你不用怕。这地方虽然偏僻,但没坏人来。我先回去和少爷说说,等下再过来陪你们。”老爷子皱着眉头,说。

  他也忘记考虑妇人家胆子小的事情了。而且让她一个年轻妇人住在这个连个邻居也没有的田野之处,确实有些不妥。幸好这间小屋虽然小,但还是分成了里外两间。因为考虑到秋收时,得住在这里连干好几天,宁二不可能再一个人回家去住了,就把屋子分隔了个里间出来,也给宁二留了个能睡的地方。所以,他返回来,还有地方住。

  妇人这才松了口气,放下女儿开始收拾起来。屋子经常有人住,本来就很干净,她的女儿这时也醒了,好奇的瞪大眼睛四处张望。这孩子已经有两岁了,除了这两个月吃了些苦头,前面的日子都算过得不错,所以养得极好,长得和二老爷极象,和宁二都有几分相似。老爷子心里还是相信这个孩子是二老爷的女儿。也幸好她生的是个女儿,是个儿子只怕早就死了,或者被她家里人扔了。

  “你自己先煮饭吃。那边就是小河,打水很方便。屋子里东西都齐备。我走了,等下再过来。”老爷子说着,打马走了。

第109章 为什么

  老爷子急急的回家去了。

  宁二听说了这事,完全有点反应不过来。

  “少爷,您说这事要怎么办?”老爷子问。

  “我想想,让我想想,太突然了。以前根本就没想过。”宁二苦恼的说。

  一来他没能力不知道能不能多养两口人,二来,这两口人的还不能光明正大的出现,更是麻烦。但是不管肯定也不行。他也只能和老爷子一样,暂时同意那母女俩人先住在小房里,幸好还有个地方可以让她们容身,接着老爷子又要赶过去陪她们。

  宁二让他带些东西过去,那对母女除了两身换洗的旧衣服之外,什么也没有。被子行李等物也得给她们备,然后,粮食,菜什么的,也都又带了一些。老爷子又骑上马匆匆去小屋那边。

  母女俩已经煮了饭吃饱了,烧了热水痛痛快快的洗了大澡,但因为附近没人,妇人也不敢歇,还在等着老爷子回来呢。她女儿倒是因为年纪小,早睡着了。好不容易有个地方安身,孩子睡得格外香。老爷子过来,都没有吵醒她。

  第二天,宁二和柱子过来,见到了这对母女。

  经过了梳妆打扮,妇人的样子比老爷子刚见到是好了很多,除了老了些,瘦了些,所以宁二一眼就认出她来了。当然了,那个孩子,也确实和他二叔很象,长得一点儿也不随她娘,和宁二真的有几分相似。说是兄妹,还真没有人不相信。

  妇人连忙让那孩子叫宁二,“妞妞,这是你哥哥,快叫哥哥啊。”

  小姑娘忽闪着大眼睛,乖巧的叫了声:“哥哥。”就又躲进母亲怀里了。她有点认生,可能是因为一生下了就跟着东奔西跑的,她死死的揪着母亲的衣襟,一副怯生生的样子。

  宁二有些心疼她,看着这个和自己唯一有血脉关系的小堂妹,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左思右想了一个晚上,都没能想出个解决的好办法来。最后,他只能决定明天和丑姑谈谈,看她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岂不知,丑姑家也出了这样的问题。过了这么久,她娘的哥哥终于找上门来了。

  他大大方方的出现在姜吴村,不过身份没有透露出来,人也是乔装打扮了才过来的。他说是来看望妹子一家人的。众人才晓得吴家居然还有亲戚,一时间象炸天了锅似的,议论纷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丑姑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