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丑姑传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天远大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7 KB   上传时间:2018-03-27 16:38:12

  这次,村里人个个都表现的很感谢她,好象突然间,村里人又把她家当成了姜吴村的一份子。

  就连姜春花都又开始上她家来窜门子了。

  “春花姐,你奶奶究竟想干什么啊,怎的又打了你?”丑姑一段时间没见过姜春花了,姜春花明显的瘦了,完全脱去了原有的少女肥,多了几丝楚楚可怜的风韵,也更加漂亮了,一双眼睛更加显大了。

  “别提了。对了,你的针线活全做完了吗?”姜春花明显不想谈家里的事情。

  反正她已经对这个家完全死心了,熬到出嫁了就算数。这个家她不再留念了。所以,这段时间,她在家里也什么活都不干,她奶奶骂,她就当没听见,她奶奶要是不给她吃,她就不吃。一顿两顿不吃也不会饿死人,但一天两天不吃,她奶奶也怕她饿死了。

  她这副样油盐不进的态度,反倒让姜奶奶和姜大牛骂都不敢骂得太过,生怕她死了,就麻烦大了。再加上姜奶奶卖桔子赚了钱,心情好,也不再整天争对她,所以,最近几天,她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些。不然,丑姑见到的就不会是个面色看上去还较为正常的姜春花了。

  丑姑颇为自得的把自己做的一双鞋子拿出来给姜春花看。

  姜春花简直被气笑了,“你做的是个什么东西嘛,我七八岁时就比你做的好了。”姜春花恨不得给她直接折掉了,再重做。

  “我可是很用功的在做啊。”丑姑十分汗颜,她还在为自己终于独自一个人完成了一双鞋子而沾沾自喜,哪里想到居然被姜春花批成这样。

  她真的很用功了,花了好几天,才把一双鞋子搞完工呢。虽然有点丑,但她不在乎啊。反正乡下孩子,稍微热点,光着脚板的一大堆呢。她还能有双鞋子已经不错了。

  “你再过两年也该说亲了,连双鞋子都不会缝,可怎么好?”姜春花语重心长的对她说。乡下人取媳妇,一定会考量女孩子的会做些什么活计,女红可是重中之重呢。

  “我才不说亲呢。”丑姑不以为然的说。

  十二三岁,说什么亲,到二十岁再说吧,而且她明知自己长得丑姑,连姜大牛家这么穷的人家都不想要,还能再说到哪家去?并且,她还懒得嫁到穷困人家去,侍候着一大家子,还得包生男娃。这种日子有什么可贪图的,还不如当个老姑婆呢。

  “瞎说,哪有姑娘家不出嫁的。留在娘家,时间长就是惹人嫌呢。”姜春花有感而发。其实也不是她要硬留在家里,不过是姜奶奶看在她是个主要劳动力的份上,在外面说的好听,想让孙女在家里多享享福。要大点了的再出嫁的鬼话。

  她以前还真信了,奶奶是想让她在家里多享福,现在看来,完全就是有利可图,她留在家里不仅可以帮家里干最重最累的活。而且丑姑爹哪年不要给她添置一点新衣料子啊。要是她嫁了,这些衣料子就得不到了。她奶奶算的精明着呢。

  除了必要的,奶奶让她缝衣服穿了,这些衣料子,还有不少都是奶奶存着呢。她也可以想象得到,这些衣料子,她是没想头了,只怕全得留下来给姜大牛娶亲用了。她出门子时,能给她带一身新嫁衣就不错了。

  “你不是明年就要嫁了吗?”丑姑不解的问。

  “呵呵,我现在才知道自己就是个傻子。算了,不说这些事。你去找些可以做鞋子的破旧衣服出来,我再帮你多整些鞋底子,以后我出门子了,你也可以自己慢慢学着做。”姜春花转移了话题。

  接下来几天,姜春花帮丑姑又多整了几双大些的鞋子,把他们三姐弟两年后的鞋底子都整出来了。丑姑为了感谢她,还送了她两颗白菜几个萝卜。

  “我不要。你留着自己家吃吧。”姜春花哪里肯收。

  “拿着拿着,你家早没菜吃了吧。我家还有呢。”丑姑劝道。

  姜春花脸红如血,难堪的收下了菜。她家是真的没菜吃了,这几天她奶奶和姜大牛都不停的在她耳边说,让她找丑姑要一点菜回来吃。虽然平时不觉得白菜萝卜有多好吃,但是没有它们可真不行。他们家里上餐吃了萝卜干,下餐再吃了干豆角,无肉无油的,还不如煮点白菜粥,萝卜饭好吃呢。

  丑姑很明白,姜奶奶让春花来她家窜门子,为的不就是拿点菜回去吗?她可不想让姜春花回去又挨打挨骂。而且,她家是真的不缺这点菜。她本来就种的格外多,而且山林小屋中她和宁二还贮存了不少的菜。真要没菜吃了,她还可以和宁二去取。

  结果,两人都没想到的是,因为宁二经常来窜门子,姜吴村的人没敢象以前那样明目张明的欺负丑姑,所以就算怀疑她家有菜,在她拿出了一篓子之后,就再也没有敢打她家的主意了。所以,她也没和宁二说要去山中取菜,毕竟这种时候进一趟山非常不容易,不到万不得已,她才不会在这个时候进山呢。

  倒是宁二有些可惜的说:“早知道,就不把菜存到山里去了。现在要想去拿也麻烦。”

  “存着就存着吧,开春了,我们一样可以去取的吃呢。你以为一开春,菜园子里就能长出新鲜的菜啊。”丑姑笑道。

  一句话就把宁二说的无话好说了。

第81章 做鞋

  因为有姜春花的帮忙, 丑姑也不愁自己要缝补的衣服和要做的鞋袜了。有人精心教导和时时督促,丑姑的针线水平上升的很快。

  看着丑姑终于能自己从头到尾的做完一双鞋,样子也不是太难看, 姜春花总算松了一口气, 说:“我终于是完成了一项任务。”她觉得教丑姑学这些,比让她自己干都难啊。

  丑姑得意的看着自己做好的鞋,心里美得很。比起上一双来说, 这双鞋真的好看了很多, 而且上一双还有部分活是姜春花帮她完成的。虽然这双鞋还完全不能和姜春花所做的相比,但进步却有目共睹。

  “你这双勉强能穿, 你还要多做几双,以后就不用发愁不会做鞋了。”姜春花又说。

  “谢谢你啊。”丑姑真心实意的道谢。如果不是姜春花这么用心的教她, 她还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做鞋子呢。

  “丑姑,其实你学什么都很快, 你还是要多用些心在针线上,不然以后也是你自己发愁。”姜春花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说。丑姑这双鞋, 虽然成功了,但是水平还真的不怎么样。以丑姑的聪明劲,她其实早该学会做一些简单的衣裳了。

  “我知道了。我会用心学的。”丑姑连忙保证道。她见不得姜春花为她担心的样子, 她甚至都在怀疑, 原身有点把姜春花当妈的意思。

  “恩, 做鞋你基本是会了。只要再多做几双,会越做越好的。赶明儿我再教你裁衣服。”姜春花笑道。

  “家里哪有布裁新衣服哦。”丑姑提醒她,今时不同往日了。每年的这个时候, 吴猎户都会请姜春花给丑姑姐弟三人裁身新衣服,而今年丑姑没有这个打算。因为她没有银子去买布,而且她觉得他们姐弟三人暂时也不缺衣服穿。

  姜春花愣了一下,连忙转移了话题,说:“这几天村里人都在赶集办年货了。”

  “哦。”丑姑兴趣缺缺的应了一声,头都没抬的专注在手中的针线活上。姜春花的话提醒了她,她决定帮宁二和柱子,阿爷一人做一双鞋出来。宁家一屋子男人,没一个女人帮他们缝缝补补的,其实也是个大问题。

  平静的日子马上就到了腊月二十。宁二又来约丑姑去集镇。

  “明天一起去吧。马上要过小年了,多少也得买点东西。”宁二说。

  “好啊,估计村里人都会去买东西。”丑姑这次很是爽快的同意了。她猫在家里也够无聊了的,也该出门走动走动一下。

  今年村里比往年要富裕一点儿,听小猫子说,有几户人家都已经开始办年货了呢。虽然也不过是多买了两斤肉和两斤点心而已。但这对于,一个本来就吃不饱的穷村子来说,已经算是奢侈的行为了。这些行为,让村里过年的气氛越来越重了。

  宁二拿起明儿写的大字指点了几句,柱子和小弟就急不可待的想叫明儿去玩了。

  丑姑连忙说:“行了,让他们去玩吧。”反正现在宁二教的东西也都很简单,除了字之外,这些启蒙的知识,她都能指点明儿,也不在乎这点子功夫了。两条村子虽然离得不远,但大冷的天,宁二和柱子也不会天天过来她们家。孩子们能撒着欢玩的次数也不多。

  宁二没有再拘着明儿问功课,他也明白,明儿的进度已经很快了,不能进学去正式读书,就他这个半吊子水也不可能教出明儿来。虽然他自己考了个秀才,但教书育人他还真不在行。他才多大点啊,没有当夫子的能力。

  柱子他们在外面快乐的玩闹,丑姑看着宁二脚上的旧鞋子,问:“上次那双新鞋怎么没穿?”

  宁二不好意思的说:“等过年时候穿啊。”

  难得有双新鞋子,肯定得先放着,不然过年他一点新衣服都没有,老爷子又要伤心了。

  丑姑明白的笑了笑,说:“我这几天天在做鞋,顺道帮你们也做一双。不过我女工差,做的不太好。”

  “真的啊。哎哟,没想到你还会做鞋啊。”宁二连忙道谢。他虽然看到丑姑在做针线活,但却没见过丑姑做好的成品,倒是见过姜春花在这里帮丑姑针线活。

  “我才刚刚学会,正好准备的料多,能给你们一家三人都做一双鞋。”丑姑说着,让宁二和柱子都把鞋子脱了一只下来,让她比照大小。

  “老爷子的鞋子和柱子的差不多大小,你比照着做就行了。”宁二又说。

  “行,年前你们有新鞋子穿了。”丑姑自信满满的说。因为有姜春花这个极有力的外援,她才不担心做不起呢。以姜春花的速度,最多三天就能做起一双大男人的鞋子。要是赶急一点,只怕两天都能做起,再加上她还能帮忙,三双鞋子七八天完全可以做好。

  “好,我们等着穿新鞋子。”宁二笑道,他正在发愁过年新衣新鞋子的事情呢。他和丑姑一样是个穷光蛋,不,应当说他比丑姑还穷。因为他的银子大半都用在吃药上了。

  宁二和柱子走后,姜春花正好过来了。

  “来的正好,你先帮整一双鞋底子出来。”丑姑连忙拉上她。

  姜春花看着她画的大小就知道,一定是宁家人穿的,说:“你是照着人家的鞋子画的吧?有没有放一点。”

  “没有,我直接比的鞋子啊。”丑姑答。

  姜春花好笑的看着她说:“下次拿人家的鞋子比,做的时候要放一寸。不然就会小的。”

  丑姑也不是真正的小孩子,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连忙点了点头。

  姜春花却又说:“男人的鞋底子要比女人的鞋底子稍微厚一点。”她边说边教丑姑如何做,两人动手速度快的多,很快就整出一双鞋底来。

  “这么厚,是不是纳鞋底时就更加费劲了?”丑姑看着这双鞋底比自己平常做的要多了两层,明显的厚实了,心里有些打鼓了,怕年前做不完。

  “当然啦,特别是干活的男人鞋底子肯定要比小孩子,女人的要厚实一些啊,就是鞋面子都得厚实一些呢,不然很快就会坏掉了。”姜春花说。

  “哎哟,这么大,又厚,叫我纳不知道得纳几天才纳完呢。”丑姑有些发愁的说。

  “你就别叹气了,我拿一只回去,得闲时帮你纳。明天再过来,帮你整另外两双底子。”姜春花好笑的说。她不相信丑姑没把她算进来,不然就凭她这刚学会的手艺,还敢给外人做鞋子,不怕人笑话呢。

  “好,谢谢你啦,春花姐。”丑姑连忙道谢,又问:“今天怎么这个时候来了?”都下晌了,姜春花一般都是吃过早饭就过来了。

  “你这几天要去集镇上吧?帮我把这个拿去卖掉吧,大约能卖三十个钱吧。”姜春花说着掏出两块小绣品出来,原来她偷偷做了点活,想换点私房钱存着。

  这个布,还不知道是几时省下来的,她的绣活也不算很好,但胜在花样鲜活。丑姑完全不懂行,拿在手上翻来覆去的瞧了几遍,才问:“要是不值三十个钱怎么办?”

  “随便你卖啦,这个价钱也是我猜的,有一次我见过别人卖这个。不过别人的布比我的好。”姜春花说。

  “那就好。不过我明天要去集镇上,你明天不用过来。”丑姑这才放心的收下来。

  姜春花点点头,又拿起了另一只鞋底子,说:“既然这样,两只我都拿回去吧。”

  丑姑连忙又去拿了几条腌鱼和两个萝卜给她,说:“把这个拿回去吧。谢谢你啦。”

  姜春花连忙推辞,说:“前儿个不是已经给了菜吗。”

  “那是那这是这。你拿回去吧,我还指望着你帮我做鞋呢。”丑姑连忙说。显然宁家的三双鞋子,完全靠她自己是不太可能了。

  最终姜春花还是收下了,拿点东西回去,才能有足够的理由过来丑姑家做针线活。

  第二天,丑姑怀着兴奋的心情早早就起来了。她想见识一下古□□年货的热闹街市。可惜了,到了集镇上才发现,因为天气太冷而且本地太穷两个因素,街市上并没有她想象中的琳琅满目的货品。和平常相比,不过是多了些年节的小食点心和孩子们玩的小物件,比如小孩子们玩的灯笼,等等。

  最热闹的就是买布的铺子里,客流量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大家都有这个习惯,过年了手头宽裕的,都得给家人添一两件新衣服。宁二跟着她转了一圈,买了一块布给她,说是做鞋子用的。丑姑收下了,这块布做鞋面子,确实比她家的那个布要好一些。

  接下来,丑姑特意的多看了两家,最终把姜春花的两个小绣品以三十五个钱的价格卖掉了。

  那店家还说:“这活儿做得还不错,就是这布差了些。我这里还有好料子,你叫你家人过来挑两样拿回去绣,我出十个钱的工钱。”她也看得出来,这活不是丑姑做的。

  丑姑看了一眼这些活计,觉得才出十个钱太便宜,就没要。而且她还不知道姜春花会不会呢。

  接着,她带着明儿和小弟随便挑了几样便宜东西,就兴趣缺缺的看着弟弟们玩乐了。

  宁二也一样对绝大多数货品不感兴趣,不过是多买了些香烛纸钱,打了一斤酒,要了两斤点心,割了一斤肉就算数了。实在是手头没有余钱。他的五两银子,已经花去了三两半了。剩下的一两半,还得买种子呢。

  “不买了吗?”丑姑问。

  她家也没买什么,一来手头的钱经不起花,二来好象不买也能过得去。最重要的是,也没什么好东西,值得她花银子,特别是那些点心,说实话,都粗糙的很,还不如她自己做的好呢。但是呢,要做吧,就需要买白面,糖,油等物,这可都是贵东西,她哪里敢买,只能和大家一样,粗糙的点心也跟着买了两斤,免得明儿和小弟去馋人家的。

  “还有一样一定得买。”宁二答。

  “什么东西?”丑姑惊讶的问。

  宁二笑了笑,说:“你怎么忘记买炮竹了?过年过节可不能少了它啊。所谓炮竹一声除旧岁哟。没有它怎么算过了年。”

  丑姑了然的点点头,因为见识过现代无数样高级的鞭炮礼炮烟花等物,她对古代的炮竹并不太期待,反倒是明儿和小弟兴奋起来了。最后,丑姑和宁二一样,选最小的炮仗买了两样,就算是把年货办齐了。

  “我们要不是写对联贴?”丑姑又问。

  她老家的习俗,家里长辈去世后,连续三年的春联都不能用,平常大家用的红纸写的一些吉祥如意的话,而是要用白纸写些什么音容犹在的思亲之语,这种白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家最近三年有亲人过世了。

  “不了,我家和你家三年之内都不用。”宁二答。不过,他还是又顺手买了两张红纸,以防村里有人求他写对联。

第82章 人心

  拿着自己的三十五个钱, 姜春花十分开心,感激的说:“还是你行,我还以为只能卖三十个钱呢。”多得了五个钱对她来说, 真是个意外之喜, 她之前还担心连三十个钱都卖不到呢。

  “我也不懂行情,就是跟着别人看了看,才讲的价格。有人专门给绣品铺子里做绣活, 赚工钱。很便宜, 就十个钱一副,还那么多花。”丑姑把自己上集镇上看到的听到的都讲给姜春花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丑姑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