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种田使人发家致富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研研夏日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76 KB   上传时间:2018-03-17 15:11:45

  所以,扩展一下土地,刻不容缓。

  房二河在家里算了算,又跟房言以及两个儿子商讨了一下,最后决定向后面扩展十亩地出来。这并非是因为每天都能卖出去二十亩地的野菜。事实上,如果单说卖野菜的话,十亩地也卖不完的。之所以弄这么多,是因为还要盖一个大大的鸡圈以及大大的猪圈。

  以及,其中有一部分野菜是要喂给鸡和猪吃的。这样的话,他们以后卖野菜的时候就可以只挑最鲜嫩的去卖,那些老了的就全都给鸡和猪吃。

  好在虽然前面那一排是有几个庄子的,但是后面方圆十几里全都是他们家的,而且全都是土地,没有庄子。要不然,光是鸡和猪的味道和声音,就要被邻居给嫌弃死的。

  为了杜绝这种可能性,他们打算把鸡圈和猪圈盖在最外围。这样的话,算上前面那十亩地,再加上这十亩地,一共就是二十亩地了,离前面的庄子已经很远很远了。

  为了防止破坏前面院子的整体性,房二河打算后面圈的十亩地跟前面的那十亩地一样,都是做成后院的形式,开一个小门,可以打开也可以关上。

  因为这些地本来就是正在种植着小麦的,所以不需要肥地,只需要把地里面长得小麦全部都挖出来。之前的时候,房二河已经让李大槐带着庄子上的下人们去挖后面的小麦了。

  不过,因为房二河之前不确定,所以一共才挖了五亩地。去掉要盖鸡圈和猪圈的两三亩地,房二河让他们又挖了两亩地。

  鸡圈和猪圈就不用挖了,因为只要买回来鸡和猪的话,这块地方下面就不会长出来粮食的。早就要被小鸡和猪崽子们啃干净了。

  房二河让李大槐把家里的下人全部找来,赶紧把后面的几亩地挖完了。

  李大槐这一次更加重视起来后面的地,要说之前,他还真的没把后面的这些野菜当回事儿。虽然他也按照房二河的吩咐悉心的照料了,但是因为认识这种野菜,而且看不出来它们的价值,所以没有慎重的对待。

  但是,自从京城的店铺开张,他去帮了几天忙之后,他整个人对于这一片野菜地的态度就不同了。原来就有四个守夜的人,以及几条狼狗,后来他还安排了几个巡逻的人。

  想到这一点,李大槐跟房二河说道:“老爷,有四个人昨天晚上在菜地里巡逻了,这会儿还在睡觉,所以不能过来干活儿了。”

  房二河好奇的问道:“哦?如今菜地里还有巡逻的人了?”

  李大槐恭敬的道:“是的,老爷。咱们家的这块菜地太过金贵了,小的有些不放心。所以小的自作主张加派了人手,让他们两两一组巡视。而且再加上四面守夜的人,以及家里的猎狗,这样自然能保证万无一失。”

  房二河听了李大槐的话,觉得他这一点实在是做的非常的好。他们家这十亩地就跟当初房家村的一样,在四面围墙的中间各盖了一间房间,每个房间里都安排人睡觉。这样,即使有人晚上想要来偷东西,他们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的。

第238章

  这样做的效果自然是非常的好的, 还真有那贼人去他们家偷过东西。狗一叫,人立马就醒过来了。吓得那还没翻过围墙的人立马跑掉了。

  房言也觉得李大槐这做法好, 不过,也不能太压榨人了。想了想, 她说道:“这样吧,李管事,你重新跟那些巡夜的人说一说,分成两班倒,一波是戌时正到子时正,一波是子时正到寅时正。一次两个人吧,到时候再多买几条狼狗。值夜班的时候工钱翻倍。白天的时候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儿, 两天轮一次。也就是说值两天夜班, 再让他们上两天白天的工。让他们好好休息。但是,若是出了事就要拿他们是问了。”

  说完之后,房言看着她爹,道:“爹, 您觉得我这个法子如何?”

  房二河笑着道:“主意自然是极好的, 正好,收拾好这后面的十亩地之后,咱们再多买一些人,这样轮班倒的话,人也尽够了。”

  他们家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钱,多请几个人,一个月多花上十几两银子就能让自家的院子安全许多, 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该交代的还是要交代清楚。

  房二河看向李大槐,道:“就像二小姐说的,一定让他们警醒一些。多给他们工钱是看他们熬夜辛苦上身,但若是他们偷懒耍滑,或者是丢了东西,那可就要拿他们是问了。”

  李大槐保证道:“老爷放心,小姐放心,小的一定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他们得知了这样的消息一定会感激老爷和小姐的。”

  房二河和房言对视了一眼,没再说什么。

  土地的话是非常的好收拾的,一上午的时间,土地就已经收拾好了。不过,盖院墙就比较慢了。

  还是那句话,有钱就好办事儿。除了家里的下人,房二河让李大槐去附近找了一些会干这个活儿的人。因为时间紧,所以给的工钱也多。不远处的话也是有个村子的,他们一听有这样的活计,很多人都赶了过来。

  几十个人一起盖院墙,场面还是非常的壮观的。三天之后,不止院墙,就连后面的鸡圈和猪圈也都盖起来了。

  后面的鸡圈并不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而是分成了很多独立的空间。因为每一只鸡不会养太久的时间。当这一波鸡将要长成的时候,下一波鸡也要再买来了。所以,大小不同的鸡会分开来放置。况且,还有一点在于,养太多的鸡,如果不注意隔离开进行消毒的话,很可能会发生鸡瘟的。

  每一个大大的鸡舍里面都分为来好几层,就像是集体宿舍一般,一层里面分别放置了十只鸡。

  房二河从别处调来十个人来专门负责鸡舍这边的事情,包括小鸡的孵化,每日收取鸡蛋,给小鸡割草等等。他们家的鸡每日下的蛋比别处的要多,这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秘密。其实这样的秘密真的放出去也没什么的,毕竟他们家的野菜只要吃过的人都会说好的。而人吃了好的东西,鸡吃了自然也是有效果的。

  况且,如今以他们家的势力,也不怕被人夺了去了。

  至于野菜为何如此的神奇,那就归到那个知名不具的道士身上就好了。反正这个时代大家都是非常相信这样的事情的。

  不过,虽然不怕,但是房二河还是尽量的做到了保密。外面聘来的人终究不如自家买来的人放心一些。

  猪圈那边的话,也找来五个人五个人专门负责。他们的任务很大一部分是要去附近割一下猪草。

  这十五个人的话,不仅要负责鸡圈和猪圈里面的事情,晚上的时候也一并负责了整个院子,包括前面几亩菜地的安全问题。

  正好院子里面靠墙的地方也盖了许多的房子,供给他们住。

  这些负责后面院子里面事情的奴仆月例要比前面那些人高的多,当然了,不仅月例高,需要做的事情也要多。要不然怎么对得起这么高的月例呢。房二河恩威并施也对这些人提出来了要求。

  “咱们家的菜地、鸡圈以及猪圈全都是不能对外面说的秘密,若是被我发现谁在外面多说什么,或者传出去了什么消息,我会让那个人去见官的。由头就是泄露主家的秘密!”房二河看着下面有些人已经被吓住了,但是他并没有心软,继续说道,“不仅如此,若是到时候真的有人泄露秘密的话,而且还找不到那个人是谁,那么所有人都要跟着遭殃。”

  不得不说,后面的这些话让这些人真的有些害怕了。

  “所以,你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嘴巴,还要看好了身边的人。若是发现谁有什么不轨的行为,到时候就报给李管事,要是说的属实,会有奖金的。当然了,你们都好好干,到了年底的时候若是干得好,会有一个大大的封红的。”

  房二河的这一波话下来,也打消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这边全部都步入正轨之后,找江记做的东西也终于做好了。师傅和伙计们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把东西安装了上去。这个东西已经晾晒了几天了,而且这时候也没什么甲醛问题,所以师傅和伙计们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把东西安装上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经常来店铺里吃饭的人好奇的往里面看了看,还多问了几句。一听去里面吃饭还要收费,而且空间也太小了一些,所以大家都不再感兴趣了。

  但是,当一个熟悉的穿着朝服的身影出现了之后,房二河立马示意伙计领着那位大人去了里面的隔间。

  果然,那大人见隔间虽然小,但是胜在安静,没人能来打扰,也就愉快的坐下来了。

  房二河见大人没再出来而是安心的坐在了里面,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东西做出来的确是对的。

  **********

  很快就到了二月初一。房二河找人算过黄道吉日的,二月初一那天正好适合开张。所以,水果斋要在那天开张了。

  这天,童锦元刚刚回府,就被童老夫人叫了过去。

  看着自己越长越好的孙子,童老夫人心中满是喜爱:“元哥儿,你整日忙着外面的生意,累不累啊?怎么也不知道在家里歇一歇啊。”

  童锦元恭敬的道:“孙儿不累,孙儿极喜爱做这样的事情,并不觉得辛苦。”

  童老夫人见自己的大孙子如此听话懂事,越发疼惜他:“哎,你这才多大啊,你爹就把家里的重担压在你的身上了。他倒是自己过得逍遥自在的,就是累着你了。”

  说着说着,童老夫人对自己的儿子越发不满了,道:“也不知道你爹怎么想的,也太不知道怜惜你了。你当年才多大啊,就让你管这么多的事情。也忒不像个当爹的样子。”

  听着祖母说自己父亲的不是,童锦元自然不能对此多加置喙的。等祖母的话告一段落之后,童锦元才道:“祖母,当年是孙儿自己要求的。孙儿是真的很喜欢生意上的事情,父亲也是看孙儿喜欢,才把重担放在孙儿身上的。”

  童老夫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哎,这些年也是难为你了。咱们童家生意上的事情全都压在了你的身上,不仅你们那一房,还有你大伯家。”

  叹了一口气之后,童老夫人不知想到了什么,脸上又露出了笑容,道:“不过啊,你爹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做生意没你好,所以就交给你了。你看啊,自从你接手了咱们家的生意,咱们家的生意的确是比以往要好上许多了。”

  童锦元道:“祖母谬赞了。”

  夸完童锦元生意上的才能,童老夫人又提及了自己的一块心病:“只是啊,你也不能光忙着家里的生意,你的终身大事也要好好的筹备起来了啊。你今年以后二十岁了,也到了渡法大师说的年纪了。这次娶亲的话,肯定不会再有之前那样的事情了。”

  提及自己的亲事,童锦元脸上微微红了一下,道:“嗯,孙儿知道。”

  “不过,我去岁看你母亲的来信,似乎已经帮你看好了一户人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家啊?你母亲神神秘秘的,也没跟祖母说清楚。万一再像从前似的 ,姑娘家的品行不好怎么办?岂不是又要连累你了?”童老夫人说着,也对自己的儿媳妇儿有了意见。

  听着自己的祖母如此评价房言,童锦元心中自然是不太舒服了,连忙解释道:“请祖母放心,这次的姑娘是顶顶好的,并不会发生之前那样的事情的。”

  “哦?顶顶好?”童老夫人疑惑的问道,突然,她灵机一动,问道,“难道你已经见过那姑娘了,还说,那姑娘是你自己挑选的?”

  说到这里,童老夫人反而有些兴奋了。如果这个孙媳妇儿是自己孙子亲自挑选的,那肯定就没有问题了。之前挑选的他都不太喜欢的,也每怎么关注人家姑娘家,所以后来才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如果她的孙子早早的去了解一下那些姑娘的话,说不定他们早就拒绝了那些亲事。

  童锦元迎着自己祖母好奇的眼神,脸色也不自觉的红了起来,有些羞赧的说道:“自然是爹娘看中的。”

第239章

  童老夫人第一次看见自己孙子脸上露出来如此的神情。自从他渐渐接手了家里的产业之后, 似乎就很少能看到他情绪外露的时候了。看来,这个姑娘孙儿必定是极喜欢的, 要不然也不会是这番模样的。说不定今年她就能报上曾孙了呢。

  想到这里,童老夫人激动的说道:“今年你正好二十岁了, 也到了渡法大师说的能成亲的年纪了。不管是你爹娘看中的,还是你自己喜欢的,赶紧娶回来就是了。”

  很明显自己的孙子是极喜欢那姑娘的,而且,自己的儿媳以及儿子的来信中,也表明了对那姑娘的满意。这样的话,看来不管是那姑娘, 还是那姑娘家, 都必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自己孙子的婚事早就成为了她的一个大心病了,她就盼着自己的孙子能早早的成家啊。

  提及成亲的事情,童锦元却道:“祖母,今年怕是不成的。”

  童老夫人一听这话, 有些着急了, 问道:“为何不成?难道那姑娘家不满意咱们家?”

  除此之外,她实在是想不到其他的理由了。

  想到房言的年纪,再想想自己的年纪,童锦元有些不好意思把这些话说出口来。

  “不是不满意,是那姑娘的年纪有些太小了,还不到成亲的年纪。”

  “那姑娘年纪太小?”童老夫人似是有些不太相信自己听到的话一般,故而又重复了一遍。

  童锦元点了点头, 道:“对,那姑娘有些小。”

  自己的孙子如今已经二十岁了,早就过了成亲的年纪了。而对方没到成亲的年纪,能有多小呢?十一二岁?还是十三四岁呢?若是十三四岁的话,也不是不可以的。只是,这么小的姑娘,跟自己的孙子真的会相配吗?

  “她今年多大了?”

  童锦元抿了抿唇,道:“十三岁。”

  童老夫人皱了皱眉,十三岁,不过也算太小了,只是,她心中还是有些疑惑的:“既然这姑娘这般小,你爹娘怎么会想要给你定下来的?”

  童锦元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为何会给他定下来,自然是因为他喜欢。而且,也并没有定下来的。至少言姐儿的爹娘并没有同意这件事情的。想到这里,童锦元的心情又有些沮丧起来了。

  童老夫人看着自己孙子的这番模样,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自然是自家的孙子喜欢人家姑娘,所以才想要定下来的啊。

  大孙子这几年做事越发的老练了,哪里还有人能做得了他的主。再加上她和自家儿媳妇儿挑选的那两个姑娘都相继出了事,孙子就更加不满意家里的安排了。

  于是,童老夫人道:“十三岁,也不算小了。祖母当年就是十三岁嫁给你祖父的。而且啊,咱们宁朝早有规定,女子十二岁就可以成亲了。全天下十三岁成亲的人多得是。”

  如果是小门小户的人家,家里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每那么喜欢的话,这样的事情肯定就会答应下来了。像房家村,姑娘家基本上都是十三四岁就成亲了的。只是,房言家又要另当别论了。一来,他们家早已经不是小门小户的人家了。二来,她父母对她都宠爱得紧。想要十三岁就让她嫁过去,真的是痴人说梦了。

  童锦元道:“祖母,还是再等上一两年吧。”

  童老夫人有些失望的道:“还要再等上一两年啊,祖母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呢!”

  童锦元连忙道:“祖母,快别这样说,您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心里的希望落空了,童老夫人又叹了一口气,道:“不成亲,至少要先定亲啊。姑娘家十三岁都要定亲了,你要是不定下来的话,到时候万一那姑娘家反悔了怎么办?”

  这样的事情童锦元还没有问过房言,所以不好妄下结论。只能沉默以对。

  童老夫人见自己孙子这番模样,问道:“对了,到底是哪家的姑娘?祖母听说过没有?是京城的还是咱们鲁东府的?”

  童锦元想着自家祖母早就吃过言姐儿家的东西了,不过,却是没有见过言姐儿的。

  “是咱们鲁东府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种田使人发家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