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嫁千金_分节阅读_第216节
小说作者:千山茶客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33 KB   上传时间:2017-09-10 11:51:56

  她看着慢花圃的凄清,只觉得这是十分不好的预兆,便站起身,道:“既然如此,那就把这片花圃埋了吧。把这些花埋了,等开春了,再种。”

  司徒九月惊讶的看着她:“再种?”

  “姬蘅只有两个爱好,”姜梨慢慢的道,“一是赏花,二是看戏。他把国公府交给了我,倘若我把这里弄得灰扑扑的,他这样挑剔的人,见到了定然要不喜。况且有些颜色,增添点热闹也好。”

  司徒九月就不做声了,姜梨既然这么,她也没法再什么,更何况,如今国公府都是姜梨的,姜梨想怎么样做,自然可以怎么样做。

  “不过,”司徒九月指了指另一边,“这些花都死掉了,那棵树还活着。”

  姜梨循着她的动作望过去,便见花圃中,还生长着一棵树。这是一棵梨树,是那一日夜晚,她从姜府到了国公府,看见姬蘅在种,便自己上前,和姬蘅一起种下的。

  她走到了树边,树长高了许多,从稚嫩的树苗,长得挺拔,很有些亭亭玉立的样子。可能再过不了多久,它就能继续长高,长大,到了夏日,它的枝叶繁茂,成为一片绿荫,来年春日,再长出洁白的花朵。它就在国公府里慢慢长大,从姬蘅活着的时候开始生长,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

  姜梨伸手摸向了树干,树枝上也堆满了积雪,把树压得有些歪倒,姜梨拂去那些积雪,它便像得了轻松似的,越发的高了一截。正在这时,姜梨的手下,摸到了一个凹凸不平的东西,她感觉到好像是什么人刻上去的东西,便凝眸一看,这一看,眼圈顿时红了,险些要掉下泪来。

  那上面的字迹熟悉,正是姬蘅的字迹,大约是用剑尖凿刻:二十八年春三月,与阿狸手植。

  她仿佛能透过这行字迹,看见红衣的青年半跪在地,拿剑尖一字一句的凿刻,他神情认真,琥珀色的眸子被月色映的专注,嘴角噙着笑意,美不胜收。

  这对当时的姜梨来,只是一件事,但却被他放在心上,还认真纪念,仿佛在他的人生里,这是一件值得记住的大事。

  他……怎么这样呢?

  姜梨背过身去,眼泪一瞬间掉下来,没入泥土里面。树在风里微微颤动,温柔又不解,她的心里,酸涩的出奇。

  平复了好一会儿,姜梨才转身走了出去。她想或许这也是姬蘅留给她的东西,这棵他们一起种下的梨树,将会代替姬蘅,一直陪在她身边,度过无数个春秋。

  姜梨走出来后,见到了院子外面的薛怀远,薛怀远打量着她的神色,似乎是有话要,姜梨怔住,问:“爹,出什么事了吗?”

  薛怀远连忙摆手:“没什么,只是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爹请。”姜梨道。

  薛怀远拉姜梨在外面的石桌前坐下,才道:“我想着,新年已经过了,既然你日后都要留在燕京城,我们就先回桐乡一趟。那边的老宅子都处理了,再和乡亲们打个招呼,算是告别,日后就不回去了。你看……”他探寻的看向姜梨。

  姜梨倒是没有多惊讶,薛怀远之前就跟她起过这个打算,姜梨也很赞同。还打算回去桐乡以后,自己就再去七闽一趟,反正去七闽也要路过桐乡。当即就道:“好。”

  薛怀远像是松了口气,犹豫了一会儿,才道:“阿狸,爹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旁人那些劝你的话,爹也不会,你心里有数。不过你在哪儿,爹和阿昭就在哪儿,咱们一家人日后再也不分开了。不管你今后就一直呆在燕京城,还是去别的什么地方,爹都不会让人一个人。所以你想去做什么就去做,别去管别人的眼光和法,爹和阿昭都会理解你的。”

  姜梨笑了,“我知道,爹。”

  “那么,咱们就计划一下,什么时候启程好了。”薛怀远道:“事不宜迟,咱们走的早,回来的也早。”

  “爹,”姜梨打断了薛怀远的话,“我也有一件事,想要和爹商量。”

  “什么事?”

  “等回了桐乡之后,我暂且还不想立刻回燕京城,我想去七闽一趟。”

  薛怀远闻言,久久没有回答。

  “爹,我怎么想,都没办法接受,要我就在燕京城一直等待,我不是不能等待,但我总觉得,我还能做些别的事,只有我亲自去找了,亲自觉得没有希望了,我才会死心。否则,我这一生,都会带着这个遗憾生活。做人不应该凭着本心么?这还是爹当初教我和阿昭的。”

  薛怀远笑着叹了口气,摇头道:“阿昭之前告诉我,你一定会去七闽一次,我原先还不信,现在看来,那个臭子倒是很了解你。阿狸,爹过了,你要做什么,爹不拦你,但是爹和阿昭要陪着你一道去。”

  “可是你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不好,难道你一个弱女子就好了?就这样罢,阿狸,姬蘅是你的执念,你也是爹的执念。我已经失去一次你,不想再失去一次。”

  姜梨清楚地看到了薛怀远眼中的痛色,她忽然觉得自己也实在太自私了。自从姬蘅出事,她沉浸在悲伤里,却忘记了自己这幅样子,落在身边亲人眼中该有多着急。薛怀远上次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死去,他不能再承受一次这样的痛苦了。

  姜梨点头道:“好,爹,我们多找几个护卫,一起去七闽。”

  薛怀远这才满意,二人又起何时出发,要带哪些人去的时候,正巧叶明煜从一边经过,闻言一愣,道:“你们啥,什么出远门?去哪儿?”

  姜梨回头,叶明煜扛着他的大刀,正从外面回来,姜梨就回答道:“我们打算回桐乡一趟。”

  “回桐乡?”叶明煜看向薛怀远,“咋?薛先生这是要回老家去了?”

  “不是的。”薛怀远解释:“这次回桐乡,是处理桐乡那边的老宅子,再和相亲们告别,之后就不再回桐乡,留在燕京城里陪着阿狸了。”

  “这样啊。”叶明煜大大咧咧道:“那咱们一道啊,我也要回襄阳一趟。”

  这回,轮到姜梨惊讶了,姜梨问:“舅舅要回襄阳?”

  “是啊,昨儿个接到大哥的信了,大哥涛水纹现在在燕京城卖的挺好。现在世杰官儿做的也不错,娘平时想看看世杰都看不到,总不能一直都这样分隔两地,叶家多年前本就在燕京,如今又打算从襄阳杀回燕京了。我这次回去,就是把娘和大哥他们全都接过来。”叶明煜大笑道:“阿狸,等你表姐他们都到了,你在燕京城里,也就不那么寂寞了。不准叶家铺子里的事儿,还得你来帮忙哪。”

  这倒是出乎姜梨的意料,不过她确实很高兴。她的确也很久没有看到叶老夫人他们了,便道:“这样再好不过。”

  “所以哪,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出发,也捎上我。”叶明煜拍拍胸,“有我跟着,拦路山匪都要绕道,一路安全得很,咱们出发顺风顺水,保管比你想的早到!”

  姜梨和薛怀远对视一眼,姜梨就道:“那么,就请舅舅与我们一道出发了。”

  “好嘞。”叶明煜爽快的回答。

  ……

  从燕京城回桐乡的这一路,是姜梨重生以来,第二次走了。上一次的时候,她身边什么人都没有,如今薛昭和薛怀远都在身边,大约是老宽容。但老又不愿意赐予人平静圆满的一生,便又将她珍贵的东西夺走了。

  姜梨是在年后第十出发的,走的时候,燕京城大约没有人知道。国公府也留了一些人照看,赵轲和文纪跟着同行。司徒九月也在,是可以顺带看看路上能不能找到珍惜的毒药草做原料。一路上,果然如叶明煜之前保证的那般,并未遇着什么山匪拦路盗寇,但也许是因为他们人马太多,护送在马车身边的侍卫们看上去也不像是吃素的,便真的有歹人,也早早的就退散了。

  总归,到襄阳的路上,一路平安无虞。

  众人先是到了襄阳,见过了叶家人。叶老夫人在襄阳已经听过姜梨发生的这些事,一直拉着姜梨的手心疼的掉眼泪。觉得姜梨年纪轻轻便日后再也不嫁人,终归是命苦了些。叶家的其他人也为姜梨感到难过,叶嘉儿更是为姜梨的未来夫君战死沙场伤心极了。正因如此,叶家人反而更加用心的对待姜梨,希望姜梨在襄阳的这些日子,能够过得尽量高兴一点,暂时忘却那些悲伤的事。

  因为叶老夫人身子不好,叶家得等气暖和一点的时候再启程回京。同时也需要一点时间处理襄阳的店铺和宅子之类的事,这一次叶家举家迁到燕京城,便不打算回来了。

  姜梨就暂且先住在叶家。等时间再过了十几日之后,薛怀远和薛昭要先去桐乡,姜梨便对叶老夫人道:自己也想去桐乡看看,毕竟上次在这里,只顾着对付冯裕堂,却没有好好地看桐乡是什么样子。

  如今叶老夫人生怕姜梨想不开,只要姜梨高兴,做什么都行。当即就爽快的答应了,只是她怕姜梨一个姑娘跟着去会乏味,便让叶嘉儿也叶如风也跟着一道去。三个年轻人并薛昭薛怀远,还有司徒九月,就这么回到了桐乡。

  桐乡还是老样子,冯裕堂倒台之后,来了个新的县丞。这位县丞年纪倒不是很大,还不到而立之年,不过大约正是因为年轻,倒是颇有些才气。在桐乡已经办了好几件大事了,百姓们对这个县丞也很满意。听闻薛怀远回来了,桐乡的百姓全都涌到了薛宅门前,送上鸡蛋粮食什么的。

  之前姜梨把薛怀远从冯裕堂手下救出来的时候,薛怀远已经疯了,桐乡百姓也知道这一点,无不扼腕叹息,如今薛怀远好端端的站在面前,口齿清晰,除了看上去比从前稍微苍老憔悴一点,分明和过去一般无二。百姓们只得感激上垂帘。张屠夫大笑道:“我就知道薛大人一定会好起来的!这世上,还是好人有好报!”

  众人附和着,那些百姓又看见了姜梨,甚至还要跪下来给姜梨磕头感谢,当初若不是姜梨将他们带到燕京城去打石狮鸣冤鼓,处置了冯裕堂,否则冯裕堂在桐乡一直作威作福,他们也不知还要受多久的苦日子。

  姜梨哪里敢让他们真的跪下,忙侧身避过,将他们扶了起来,只道不碍事。那些人又看见了坐在轮椅上的薛昭,纷纷唏嘘。

  好容易送走了这些热情的百姓,将薛宅收拾干净,众人才真正的住了进去。

  薛怀远对叶嘉儿道:“寒舍简陋,叶姑娘多担待。”

  “不碍事的,薛伯伯。”叶嘉儿笑道:“薛家在桐乡很受爱戴呢。”

  薛怀远笑而不语。大约是吧,不过这次回来,真是诸多感慨。薛家的祠堂里,薛夫人的牌位都落了灰,薛怀远让姜梨进来,给薛夫人上香,了些话。

  等到了夜里,姜梨住在自己未出阁之前住的院子里,睡着自己过去的床。当初冯裕堂把薛宅给封了,但因为薛家本就清贫,家中也无甚值钱财物,于是屋子里倒是没有人动过。坐在过去的闺床之上,姜梨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这些年来,出嫁,被害,重生,再被赐婚,到现在姬蘅不知所踪,都只是她做的一场梦,或是在台下看戏的人不心入了戏,分不清是局中还是现实。

  可到底日子是这样渐渐过去了。她摸到脖颈处的蝴蝶,温热的,晶莹的,像是流动的血,鲜艳的,夺目的,让她的记忆无法褪色。

  她闭上了眼睛。

  这算是……带着姬蘅回到故乡了吧。

  ……

  四月初一是春灯节。

  桐乡有一条长河,到了春灯节这一日,许多姑娘夫人会在河堤边放下亲手做好的花灯,花灯里面装着蜡烛,远远望去,水面之上一片灯火,将水下也照亮,波光粼粼,仿佛龙宫仙境。

  晚上的时候,几个年轻人要出行去感受一下热闹的春灯节。薛怀远腿脚不便,没有跟着去,只让护卫们跟着照顾好她们。

  除了薛昭和薛怀远,其余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桐乡不比燕京城繁华,但民风淳朴,大约是因为春灯节对他们来也十分重要,于是这一夜,就如燕京城的庙会一般热闹。街道上全都是出来看热闹的人,有姐公子,也有平民家的少年少女,亦有玩闹的孩童。街道上许多人都戴着面具,面具是画的神像面孔,五颜六色什么都有,乍一看上去,像是唱大戏的。只因为桐乡百姓们认为,春灯节神仙会化作凡人下凡游玩,神仙到了哪个地方,便会保佑哪个地方这一年风调雨顺,大获丰收。于是桐乡的百姓们都习惯在春灯节带着神像面具出来游玩。

  司徒九月买了个黑脸神像,叶嘉儿则买了个看上去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的慈眉善目的菩萨。而叶如风戴的面具,脸孔像是在吹胡子瞪眼,十分凶煞。薛昭和姜梨买了一对双生童子的面具戴着。

  到处都是花灯,到处都是热闹的人声,捏泥人的人随处可见,司徒九月还被人给塞了一个糖葫芦在手上。玩杂耍的,吹糖人的,桐乡的热闹,和京城截然不同,但有一种世俗之外的繁华,像是书籍中记载的世外桃源,人人怡然自得。

  司徒九月是第一次来到桐乡,神情之间尽是惊奇。薛昭便为她解释这些东西,不知不觉,他们二人便单单落在了后面。姜梨见状,也不催促,让他们二人独处一段时间也好。司徒九月难得有这般轻松的时候,姜梨转眼看的时候,还能看到司徒九月脸上的笑意。

  她是真的很开心。

  姜梨也为她开心,叶嘉儿和叶如风这时候正好在一个杂耍人面前停下脚步。那杂耍人手上拿着一叠盘子,头上还顶着一叠,重叠的老高,怎么也不掉下来,人群中发出阵阵喝彩的声音。叶嘉儿二人看的入了迷,姜梨就停在一边,耐心的等待。

  正在这时,姜梨偶然的一回头,目光突然凝住了。她似乎看到人群中有个熟悉的身影一闪,那抹鲜艳的红色,令周围的额繁盛和热闹黯然失色。姜梨心中巨震,身体比她的思考还要快,几乎是不假思索的朝那边人跑了过去,想要看清楚那人究竟是谁。

  身边全都是人,姜梨撞到了许多人身上,她对人道歉赔罪,然而接着找。怎么都找不到,那像是她看花了眼,或者是她的幻觉,但却真实的不可思议。姜梨追上了前面一个戴着面具的红衣人,有一瞬间,她几乎以为自己找到了,颤抖着伸手揭下对方的面具,然后她的笑容凝固在脸上,那是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狐疑的看着她。

  姜梨哽咽了一下,才道:“对不起,我认错人了。”

  那男人本想责怪几句,看见姜梨眼眶红了,还以为她是害怕,便道:“没事没事,认错人了哭什么。”尴尬的走了。

  姜梨留在原地,来来往往许多人走过,她在人潮拥挤中,试图发现那个红色身影。可是灯火憧憧,她什么都看不到。来来去去的人脸上戴着各式各样的面具,可没有一张面具之下的脸,是她想要看到的。

  她把姬蘅弄丢了,怎么也找不到。

  桐乡的两边街道上,种满了桃花树。今年的春意特别浓,树上层层叠叠盛开的全是风流。原是人间难得的丽色,也就在这万人丛中的热闹中,令姜梨觉得惨然又凄清。

  她找了一遍又一遍,入眼处的好像变成了同一人,终于,她也累了,就此停了下来。

  身边早已不见了叶嘉儿和叶如风的身影,她走得太急,没有和这姐弟二人打招呼,可兜兜转转,什么也没留下。

  四月的风像是也带着暖意,拂到人脸上痒酥酥的。姜梨便顺着河畔慢慢的走,河畔上有许多姑娘正在放花灯,水面都被点亮了,有情人以涟漪写相思,歌舞热闹,姜梨慢慢的走,仿佛回到许多年前那个春风沉醉的夜,姬蘅也是如此,慢慢的走,热闹与他无关,在一片繁华里格格不入,仿佛闯入的陌生人。

  一些人会对姜梨投来好奇的目光,就见这秀丽灵澈的少女,脸上一片失魂落魄,不知在想什么,走的格外缓慢,仿佛人生。

  灯火像是永远也不会熄灭,姜梨走了很久很久,她走到了河堤的尽头,就在这时,她听到了叶嘉儿的声音:“表妹!”

  姜梨回过头,叶嘉儿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抓住姜梨的手,左看右看,道:“表妹,你去哪里了?我怎么也找不到你,还以为你不见了,差点就要去报官。”

  “我没事。”姜梨勉强对她笑了一下,没见到叶如风的身影,就问:“如风呢?”

  闻言,叶嘉儿的脸色越发难看了,姜梨就问:“可是出什么事了?”

  “我和如风最初还不知道你不见了,以为你是去等薛少爷他们。前面不远处有人在搭台唱戏,如风没见过唱的这样好的戏班子,可是戏台周围都有人守着,不知是哪里来的富家公子,包下了这场戏,只给他一人看。如风年轻气盛,气不过,与那人吵了起来。后来薛少爷来了,前去解围,现在也还没弄清楚呢。”

  姜梨皱眉:“怎么会这样?”

  “我便是想要劝,也奈何不得。”叶嘉儿满脸焦灼。

  “姐姐别急,我去瞧瞧是怎么回事,阿昭既然在,想来不会让如风出事的。”姜梨安慰她道。桐乡的百姓姜梨都熟识,除非是外地客,否则只要是这里的人,姜梨都认识。大约是个误会。

  叶嘉儿点头:“我带你去。”

  二人便匆忙赶往叶嘉儿的地方,便见桐乡东街楼下,青莲坊中,隔得老远,就听到婉婉而转的戏腔,唱的正是《牡丹亭》。

  “梦回莺转,乱煞年光遍,人一立庭深院。注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那唱戏的女声悠远又慵懒,一刹那,春光顿开,周围的看戏人并不进坊间,只在外面张望。道路两旁,尽是桃花旖旎,就如那戏文里的春色烂漫,游人不心走入其中,闯进一桩惊梦。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开的这韶光贱。”

  饶是姜梨知道自己为何而来,此刻也忍不住为这戏腔而惊艳,脚步也不禁慢了下来。她往前走,青莲坊门口,果然搭起了巨大的戏台,台上的人唱的春情难遣,幽幽怨怨,春光暗流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7页  当前第2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2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嫁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