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嫁千金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千山茶客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33 KB   上传时间:2017-09-10 11:51:56

  譬如此刻,沈玉容仍旧不说话,永宁公主就首先败下阵来。

  她知道自己争不过沈玉容,因为她爱的深,注定就斗不过。而且,眼下沈玉容也是她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她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抓住他才能不溺水身亡。

  “对不起,”永宁公主艰难的道:“是我不好,连累了你。”

  沈玉容回答:“没关系。”

  “沈郎,”永宁公主道:“如今我已经被皇上贬为庶民,虽然大哥给了我不少银子,但在外面走动,难免会招人口舌,我不想再住在客栈里,我想要和你住在一起……总归别人知道了我和你的关系,就算住在一起,也不怕。我已经和李家和离了,外面的人说我,也没有道理。”

  她极少这般小心翼翼的与人说话,看的梅香都目露震惊。永宁公主向来是高高在上的对人发号施令,何曾有过这般卑微的时候。但永宁公主自己也知道,实在是因为到了如今,她只有一个沈玉容了,如果连沈玉容都失去,那她就真的什么也没有。况且她费尽心机,一直就是为了和沈玉容在一起。如今就算落到如此地步,这目的仍旧没有改变。

  就算是为了让自己付出的没有白费。

  她看着沈玉容,小心翼翼的祈求着。这男人看上去如从前一般温文尔雅,似乎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他看着永宁公主,即便到了这个地步,他也没对永宁公主说过一句重话,态度甚至称得上是温柔。

  但永宁公主清楚地看见了他眼神中的漠然。

  沈玉容道:“好。”

  永宁公主激动的看着他,按捺下了心中的不安。她去拉沈玉容的手,沈玉容没有再抽出,于是永宁公主方才的怀疑顿时烟消云散,又变得满足起来。

  曾几何时,她还高高在上,不露痕迹的引诱,挑逗,等着沈玉容这只猎物上钩。但现在,她已经被沈玉容彻底的掌握在手心,永宁公主离不开沈玉容,但沈玉容,随时可以把她丢弃,毫无留恋。

  梅香站在门外看着,目露担忧。看上去困境暂时解决了,永宁公主也得以名正言顺的和沈玉容住在一块儿,但事情真的会如此顺利?别的且不说,便是沈母这张嘴脸,对上永宁公主骨子里的自负,迟早也是要出问题的。

  ……

  永宁公主被贬为庶民和沈玉容辞官,对整个沈家影响都极大,沈母因此对永宁公主颇为不满,而沈如云,在宁远侯府得到的关照在一夜之间全部被没收。

  周彦邦越发行事无忌,他夜不归宿,成日在青楼里找乐子。便是回到了府,也从来不去沈如云这里,都是去姜玉娥那头。

  而沈玉容和永宁公主的事情出来后,宁远侯府的下人们看沈如云的眼光都不一样了。甚至有人还说,当初宫宴上的事,说是沈如云被周彦邦轻薄,谁知道是不是沈如云自己扑上去的,说不准周彦邦什么都没做,是沈如云想嫁给周彦邦,给周彦邦身上波脏水,是讹人呢。毕竟她大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背地里就偷偷摸摸的和公主好上了,还让人家怀了孩子嫁给了别人。

  沈如云走到府里哪个角落,都能听到这些议论声。而当沈玉容真如他所说的那般,辞官以后,这些讥嘲就变本加厉,几乎敢当着沈如云的面出现了。

  沈如云难受极了,她没想到,曾经带给他们沈家无限憧憬和荣耀的永宁公主,如今成为了一块甩也甩不掉的狗皮膏药,而过去和永宁公主的关系,不在是“沈家祖坟烧了高香才有的福气”,而是令世人厌恶的污点。宁远侯和宁远侯夫人今日早晨还叫她去了一趟屋里,旁敲侧击的暗示,沈如云应该主动和离,让他们宁远侯府清静清静,免得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沈如云气的差点恶心,从宁远侯夫人屋里出来的时候,却又遇见了姜玉娥。

  说起来也奇怪,沈如云是正妻,自然可以把着小妾的用度,给姜玉娥的月银少得可怜。看周彦邦似乎也从未给过姜玉娥什么银子,但姜玉娥吃的穿的,却不比沈如云差多少。听说都是娘家的接济,沈如云很是奇怪,毕竟姜元兴只是一个姜家的庶子,俸禄不多,如何能有这般大手笔。

  但无论如何,姜玉娥的姿色本来就在沈如云之上,好好打扮下去,当然也能勾的周彦邦不肯来沈如云院子里。

  “原是姐姐。”姜玉娥见了沈如云,袅袅婷婷的行了个礼,笑道:“这几日姐姐娘家府上的事情,妾身也听说了。可还要紧,世子爷说起的时候,妾还真为姐姐捏了一把汗,越是在这个时候,姐姐越是要挺住啊。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她分明是幸灾乐祸的语气,沈如云一想到周彦邦也知道了此事,还拿此事在姜玉娥面前羞臊自己,便恨不得一头撞死省的无颜。她看着打扮的艳丽的姜玉娥,冷笑道:“姜姨娘倒是好兴致,日日在府里闲逛。”

  “毕竟妾身心情好嘛。”姜玉娥道:“方才从夫人门前经过,夫人好像想让姐姐提出和世子爷和离?也是,出了这种事,一直赖在府上,总觉得不好过。”

  “便是我与世子爷和离,也轮不到你!”沈如云切齿道:“你不过是用下作手段进的府,你的爹也只是姜家一个庶子。宁远侯府便是要再为世子爷寻夫人,也绝不会是你这种低贱玩意儿。你就算再如何费尽心机,最后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又如何?”姜玉娥的笑容,在沈如云的一番话中烟消云散,但她仍旧要刺一刺沈如云,“我本来进门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做的是妾。就算一辈子做妾也没什么,只要世子爷宠爱就好。但是你呢?你可是光明正大,被宁远侯府八抬大轿抬进来的正妻。看上去比我好得多,不过,下场不见得比我好多少!至少我不会被人赶出去,而你,还不知下半生的着落在哪里。”

  “世子爷不会休了我的,我也不会和世子爷和离。”沈如云恨道。

  “是么?原本世子爷娶你,就是因为你大哥是皇上喜爱的臣子而已。沈如云,你自己有什么可取之处?放在人堆里,一眼都找不到你。现在你大哥已经辞官,什么都不是,沈家名声也臭了。你凭什么以为,宁远侯府还会要你这个破落户?沈玉容当初做官的时候,世子爷都看不上你。沈玉容一无所有的时候,世子爷就更不可能看得上你了。”

  “所以你还是趁早,滚的远远的吧!”

  ☆、第一百七十五章 私牢

  永宁公主被贬为庶民的第五日,燕京城又出了一件大事。

  上一次在桐乡案中被陷害入狱的县丞薛怀远,或者说曾经是北燕工部尚书的薛凌云薛大人,一大早去了长安门,打石狮鸣冤鼓。

  长安门前的石狮沉寂了多年,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却先后两次被人惊醒。而两次案子的主人,都好像是同一人。

  这一回不像上一会,因着上一回桐乡案事关重大,廷议之上,又让人明白了这位可怜的县丞曾是北燕的一位重臣,于是洪孝帝十分重视,亲自迎见。

  而很快,薛怀远要状告的冤情也出来了。薛怀远状告当今公主,不,如今已经是庶民的永宁和曾为中书舍郎的沈玉容,这二人在一年前暗通款曲,合谋杀气灭嗣,诬陷薛芳菲与人私通,实则为了一己私欲。这是其一。

  薛怀远还状告当今京兆府尹,和永宁公主勾结,残害其子薛昭,薛芳菲的弟弟,令人杀害薛昭,扮作为匪寇所杀,销毁证据。这是其二。

  两个状告,在燕京城立刻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要知道当年状元夫人薛芳菲与人私通的事闹得燕京城沸沸扬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薛怀远跳出来,说明其中由于案情。燕京城的百姓们便开始津津乐道起来。

  倘若是假的且不提,但倘若是真的,永宁公主和沈玉容这二人,可谓是真的狼心狗肺心狠手辣,没有一丝人性了。虽然事情还未水落石出,百姓们却相信,这件事十有*是真的。抛开看热闹的人不说,至少先前金銮殿上的那一出,已经证实了沈玉容和永宁公主有私情。如果沈玉容真如他表面上的那般对亡妻深情不悔,如何会与永宁公主在一块儿。这只能说明此人本就是表里不一之人,既然如此,他能对自己妻子做出这种事,也就不新鲜了。

  另一头,人们立刻回忆起当初桐乡案在燕京城闹得很大的时候,曾有一阵子谣言四起,说当初令人陷害薛怀远的冯裕堂,本就是听命于永宁公主。只是那时候皇家下令封口,不许人浑说,况且此事没有确凿证据,永宁公主也没有必要千里迢迢去为难一个从未有过交集的县丞,如今看来,此事大有文章。

  薛怀远是薛芳菲的父亲,薛昭是薛芳菲的弟弟,薛家接二连三的出事,要不是姜家二小姐回襄阳的时候,得知此事,顺手救了一把薛怀远,只怕薛家如今的三个人,一个都没有留下来,世上早已没有什么薛家了。短短一年半载,薛家这么倒霉,若说背后没有人作怪,谁也不信。还不说此案的结果是什么,单是薛怀远的状告一出来,燕京城人们就豁然开朗,利害关系都清楚了以后,事情几乎就变得明白清晰起来。

  这分明就是沈状元想要搭上公主做驸马,无奈这位原配又漂亮又贤惠,怎么也挑不出错处来休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害死原配和腹中骨肉,连原配家中的老父亲和兄弟也没放过,可谓是残忍至极了。

  人们不禁又想起那位曾经艳绝京城的才女薛芳菲来。

  现在想想,那位貌美温柔的沈夫人,才学品性在燕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与她交往过的夫人,都觉得如沐春风。沈状元放着这么好的夫人不要,去讨好永宁公主,可见也是很贪慕权势了。不仅如此,一日夫妻百日恩,他竟然能对自己的夫人痛下杀手,这要何等无情的心肠。

  一时间,燕京城里到处都是骂永宁公主和沈玉容奸夫淫妇的声音。却也不晓得,如今骂的起劲的这些人,当年是不是也曾卖力的骂过薛芳菲了。

  因为此案事关重要,倘若罪名成立,便是谋害官眷,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虽然在大多数时候没有用,但在痛打落水狗这里,却是十分好使的。永宁公主已经不再是公主了,沈玉容也不在是朝臣。洪孝帝当然不介意将他们再“严厉处罚”一遍,民心是个很微妙的东西,百姓此刻对永宁公主的责骂和厌恶,会自然而然的,流转一部分到成王身上,对于成王未来的举事,也是十分不利。

  而洪孝帝,恰好可以更加深入民心,让北燕的百姓看得清楚,他是一位公正清明的帝王。

  于公于私,洪孝帝在这桩案子上,都不会对永宁公主有所保留。即便是刘太妃哭着来求情,成王旁敲侧击的打听,洪孝帝也只让苏公公出去应付,统统不见。

  案子是由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三司会审的。

  萧德音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亦是十分惊愕。这些日子,她一直呆在府里不曾出门。听闻永宁公主和李家闹崩的时候,她十分高兴。等听闻永宁公主被贬为庶民的时候,她更高兴。但并不是万无一失,风水轮流转,现在永宁公主是失势了,可万一有一天她卷土重来,自己还是会有危险。

  就在这个时候,薛怀远的状告,就像一场及时雨,把萧德音的心都浇活了。要是薛怀远状告成功,按照北燕的律令,永宁公主死路一条。这样一来,当初她做的事情就没人知道,永宁公主也更不可能来灭她的口,可以真正的高枕无忧。

  萧德音只是没想到,那位早就传说成了个废人疯子的薛怀远居然会清醒过来,而出面的人是薛怀远,她原以为这件事还是得姜梨出面,谁知道姜梨却根本没有出声。

  不过没关系,薛怀远也不认识自己,不管是薛怀远还是姜梨,谁状告都行,她会做其中的人证,在永宁公主通往地狱的道路上,再多推她一把,让她走的赶紧。

  萧德音笑着拨弄起面前的古琴,连日来的阴霾,一扫而光。

  ……

  燕京城因为薛怀远的这一阵冤鼓方寸大乱之时,公主府也被人封了起来。夜里封府的侍卫站在公主府门口打瞌睡,府里的金银财宝全都整理了,仆从小厮也都被送走,这只是一座空府。原先热闹堂皇的公主府,顷刻之间人去楼空,未免令人唏嘘。

  只是负责来查抄公主府的官吏们,却不会有丝毫感慨。实在是因为公主府里的财宝,令人瞠目结舌。按理说虽然永宁公主身为公主,银子自然不会比别人少。但甚至比一品大臣的家底还要丰厚,未免就有些耐人寻味了。一个公主尚且如此,成王呢?成王背后的人呢?是否说明成王的银子,也许比国库里的还要多。

  有人看着钱财眼红的,也有人将钱财视为粪土。譬如此刻扒在公主府屋檐上的文纪和赵轲二人,就一直蹲等着门口的侍卫喝醉。

  虽然侍卫不喝醉也能完成有些事,但就要麻烦一些。能够轻松的解决事情不被人发现,当然是他们国公府的聪明人才能干出来的事。

  四面的屋檐上还有一些黑衣人,都是国公府的人,等在此处接应。赵轲道:“来了。”

  与此同时,门口的两个侍卫,“咚”的一声,歪倒在门框上,抱着酒坛子呼呼大睡起来。

  并不怪这些侍卫玩忽职守。实在是因为这座公主府已经被搬空了,既然被搬空了,也没什么人会再来。

  赵轲和文纪对视一眼,顺着房檐疾走,待到里院时候,翻身跃下,落在院子的地面上。那里,姬蘅早已站着等待他们。

  他终于不再穿华美的衣裳,夜行衣看上去简单利落,却因为他的脸又显得不那么普通起来。他走到最里面一间屋子,那是一间茶坊,只有一张矮桌,上面连茶壶和茶杯都被收走了,什么也没留下。

  姬蘅顺着屋子走了一圈,伸手在墙壁上一一抚过,待抚到一处时顿住。往里用力一按,只听一声轻微的“咔”,那块砖凹陷下去,紧接着,整面墙开始缓缓移动,以至于换了个面儿,露出一道门来。

  姬蘅率先走了进去,文纪和赵轲紧随其后。

  那是一条长长的密道,沿途都有火把照明,放火把的灯筒也是极其华美,简直像座地下宫殿。里头还有隐约的水声,直到走到这密道的尽头,空间豁然开朗,整个密室呈现在眼前。

  这是一处私牢,因着到处都是铁栅栏围成的牢狱,光是看着,仿佛来到了刑部的牢狱。只是就连刑部的牢狱也未必有眼前的残酷。地上到处都是血迹,还有腐臭的味道。甚至于有些铁栅栏后的人影一动也不动,显然是死掉很久了。却也没有人将他们清理出去,就在这里慢慢的化作一滩烂泥,就连最亲近的人见了,只怕也认不出来。

  墙上是带血的钩子,还有烧红的烙铁乱七八糟的扔在地上,水牢里老鼠吱吱乱叫,捧着一团血肉模糊的东西津津有味的啃着。带着盐水的鞭子,长着刺的木马,粹了药的银针,应有尽有。饶是文纪和赵轲这样见多识广的侍卫,见着眼前的一切,也忍不住有些厌恶。他们是侍卫,平日里见过这些也就算了。可永宁公主是公主,看样子,平日里也并无什么深仇大恨的人,却要用如此手段折磨他们。

  “找找姜幼瑶。”姬蘅道:“如果是清醒的,捞出来丢到姜家门口,如果已经不清醒了,把司徒的药喂她一颗,别让她死了。”

  赵轲和文纪领命。要在这么多死人和半死之人里找姜幼瑶,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这里所有人都黑乎乎,臭烘烘的,一时半会儿也真分不清。赵轲和文纪找人去了,姬蘅则在牢里慢慢的走着。

  他们脸上都稍微动了手脚,也不怕人一眼将他们认出来。不过关在铁栅栏后的这些人,除了死了的,昏死过去的,剩下的活着的人,要么已经被折磨的失去神智,手舞足蹈的在里面唱歌。要么还没有失去神智,但已经没了生机,就算姬蘅走过,也只是呆呆的看着,一言不发,像是不懂得求救的傻子。

  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加之永宁公主的折磨,想来这些人也就早就断绝希望。若说最希望的,怕是希望能来个人能给他们一刀,让他们早些结束这无知己痛苦。

  姬蘅漫不经心的顺着牢狱走着,身在这地狱般的场景,他的神色仍然自若,仿佛还是走在时人夜宴中,不受一点儿影响。

  直到走到一处牢狱前。

  那人像是早就听到了声音,一点一点的顺着里面往外爬出来的。说是“爬”,是因为自牢里深处到铁栅栏前,有两道清晰的血迹,他的膝盖处不知道怎么了,鲜血都已经凝固了。整个人跪在地上,全身都像是从血池子里捞出来的似的,分辨不清面目。

  这人却是公主府私牢里,唯一一个有动静的,看起来像个活人。虽然他的模样十分可怕,但这人的一双眼睛,却十分清明,且执拗。他双手拉着栅栏,连手上也满是伤痕,隔着栅栏想要扯姬蘅的靴子,但好像又怕自己手上有血污,便在姬蘅的靴子面前,停下动作。

  姬蘅低头来,正与这人的目光相接。

  这人的脸上,全都疤痕和血污,什么都看不清楚,但这一双眼睛,却没有沾上一点儿污泥。他甚至努力朝姬蘅挤出一个笑容,即便这笑容在阴森的私牢里十分可怕。

  文纪那头已经找到了姜幼瑶,赵轲刚走过来,见姬蘅在一个陌生的囚犯面前停下脚步。赵轲问道:“大人,这人……?”

  那个人费力的张了张嘴,想要说话,但不知是因为被灌了哑药的原因,还是因为嗓子暂且发不了声,并没有任何声音出来。但还是能看清楚他的嘴巴,说出的话大约是四个字。

  他说:请您,救我。

  “带他回去。”姬蘅道:“看司徒能不能治。”

  “哎?”赵轲有些奇怪,姬蘅从来不是一个心地仁善的人,更不可能什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私牢里的人都是永宁公主的仇人,和姬蘅半点关系也没有。今日来此,也不过是为了姜二小姐所托的,要找姜幼瑶。至于其他人,不必说国公府的人没有同情心,实在是因为这些人就算是救了回去,多半也是废人了。对于这些人来说,最好的解脱是死去。

  “治好了,给你作个伴。”姬蘅道。

  赵轲道:“。…。大人,这人的腿怕是废了。”

  都是练武之人,赵轲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人的两条腿,怕是早就被人打断了。又隔了太长时间,怎么都不可能治好。便是救了出去,怕也不能在国公府当侍卫的。

  “没关系。”姬蘅道:“有用就行。”

  那满身血污的人听了,立刻露出感激的神情来。眼下要分辨他的神情,唯有从一双眼睛里。好在他的这双眼睛,天生就是能说话的。赵轲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这人的目光倒是有些熟悉,和姜家二小姐有几分相似。温和又从容,在晦暗的、脏污的私牢里,像是太阳一般点亮了这方地狱。

  “他看起来和其他人不一样。”赵轲道:“也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永宁公主,竟然落得如此地步。”

  “回去查查他的底细。”姬蘅说完,看向另一头,文纪正从后面过来,文纪道:“主子,姜幼瑶找到了,不过看样子神智不清,暂且是不行的。照主子的吩咐,给她喂了司徒姑娘的药,几日之内不必死了。”

  赵轲对文纪道:“搭把手,大人让把这人救出来。”

  文纪闻言,面上也露出一丝意外,但仍旧什么都没说,将这人从牢里捞了出来。等捞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人身上的一面衣角,竟是白色的。他并非穿着一件红褐色的衣裳,而是一身白衣,都被满身的血浸透了。

  却还没有死?

  不是没有见过意志坚定之人,但流了这么多血还不死,也实在令人惊讶。姬蘅看了这人一眼,略一思忖,道:“永宁公主干的,故意留他一条性命,慢慢折磨。”

  赵轲和文纪明白了,永宁公主害怕这人死了,死的太轻易,便故意或者送药吊着这人的一口气,让这人不至于丢了性命,慢慢的折磨。

  “不过他看起来还挺清醒的,”赵轲道:“不容易,寻常人被这么长时间的折磨,早就疯了,要么心如死灰,他还挺有生机。就是现在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啧,要是腿没废,看起来倒是个好苗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7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2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嫁千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