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别跟我讲大道理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讨厌夏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06 KB   上传时间:2017-04-04 12:29:17

严复悟了。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何其的准确啊!

一群纸上谈兵的废物!

竟然和这群废物为了另一个废物,努力奋斗了这么多年,真是可笑。

严复慢慢的调匀呼吸,淡淡的道:“我想去欧洲。”

康有为叹息:“好。”

郑观应和王韬找到严复,维新眼见形势一天比一天好,为何要这个时候离开?

严复笑了:“我可没有诸葛村夫的能耐啊。”

郑观应和王韬秒懂,光绪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光绪冲龄践祚,雌伏在慈禧之下,年幼时倒是聪明伶俐,越是年长,越是知道皇帝大权旁落,越是偏激,恨不得一日之内干掉慈禧,手握大宝,中兴满清。在光绪的心中,永远都有慈禧的阴影,从来都不敢和慈禧正面对抗,从来都是慈禧提倡什么,他就暗暗反对什么,偏偏又从来不敢明言。

中日海战,慈禧主和,光绪主战,慈禧略微重重的说了两句,光绪立刻软了,只会回到自己后宫的小天地中砸杯子摔椅子。

如康有为谭嗣同之流,怀着满腔的维新救国热情,努力的推动者光绪推广新政,鄙视着如郑观应、王韬、严复之流,救国没有热情,维新没有热情,算什么新党帝党?老了,该被年青人取代了。

郑观应王韬严复真的没了救国的热情?他们只是看破了,光绪永远是个只会嚷嚷的孩子,永远缺乏直面对决,生死相搏的勇气。

从某种角度说,光绪治国,还不如慈禧。

就看光绪一直把袁世凯认作心腹,认作可以依靠的人,郑观应王韬严复就知道,这个光绪根本缺乏政治智慧。

“走了也好,我们也该走了。”郑观应和王韬说道。

严复笑:“指望阿斗,是救不了蜀国的了。”可惜,那个生而知之的凶残小女孩不是皇家中人,否则,说不定大清的世界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朝廷圣旨,任命严复为大清英国公使,出使西洋。

严复毅然踏上了远去的轮船,回首又看了一眼华夏土地,这个丑陋的世界啊,毁灭吧。

正文 第17章 七日富贵

“别看了,都走远了。”胡博超拍拍胡博明的肩膀,一脸的嫌弃,“怎么教出这么个儿子。”

胡博明很后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

七年前想着去了湖北,百废待兴,随便就要耗费十几年,若是与家人分居两地,天长日久,感情就淡薄了,就带上了妻儿,不想如今看来,这一步大错特错。

胡博明到了湖北,因为盛宣怀李鸿章的关系,立即被张之洞用为幕僚。

湖北土皇帝张之洞的幕僚,还有什么好说的,大大的了不起啊,当真是往来无平民,谈笑有巨商。

老油条胡博明能做到在一片阿谀奉承中秉公办理,游刃有余,小小的才11岁的少年胡远志却做不到。

胡博明早赴任前,就预料到了这种可能性,生怕儿子被一大群达官贵人的纨绔小子们带坏了,闹出什么丽春院金枪小霸王,如意坊无敌小赌神之类的名头,管得甚是严厉,从来不准胡远志行将踏错一步。

但胡家家风再严,胡博明李曼夫妻盯得再紧,只能看到胡博明的言行,却管不住胡博明的思想。

在一群废物一般的二世祖中待久了,听多了,见多了,11岁的少年自然而然的以为,二世祖的言论和想法都是正确的,是理所当然的。

胡远志以为世人重男轻女理所当然,以为男子自当得到全部家产,以为男子自当做大事,天下以男子为尊。这已经是胡博明管教有方了,毕竟这些言论,即使放到杭州的大街上去公然辩论,只怕除了个别思想开明的人家,也没有多少人认为这话有什么错处。

时代如此,几百来的华夏大地处处如此。

这类家族中独子继承所有财产,女儿就是赔钱货的风俗,即使拥有鲜活文化的杭州,也是无法消除。

要是到了以拥有传统文化为荣的内地省份,胡远志所言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还会夸奖胡远志懂事,有志气,然后气势汹汹的指责胡博超,“把财产给赔钱货?你还记得你是某某家的人吗,你还记得祖宗吗,你还是人吗?”

这些华夏优秀传统文明,胡远志区区一个少年,哪里做得到分辨是非,哪里做得到去芜存菁,自然当做真理,全部吸收了。

胡博超胡博明一齐叹气,这人的思想是最最难以掌控的,嘴巴里说的从来是最最不能当真的,以后这胡远志的管教,只怕是艰难了。

……

上海。

“……胡博超就是慈禧的走狗!一心维护封建文化,阻挠华夏的进步!”一个男子重重的一掌拍在了桌子上。

“陶大哥,不如我带几个人去做了他!”某个男子道。

陶大哥沉思:“大事在即,若是杀了胡博超这条小狗,只怕打草惊蛇,误了大事。”

又是一个男子笑道:“陶成章就是谨慎,我找几个兄弟,扮作生意起了纠纷,乱刀将胡博超捅死,朝廷又哪里会知道是我们做的?”

陶成章觉得有理,道:“找几个外地口音的兄弟去做,做得干净点。”杀一个商人的小事,他就不出手了。

“知道了,我手里正好有几个四川人,就派他们去,干掉胡博超后,立即南下去广州,保证谁都不会想到是我们干的。”

门被推开,一个女子走了进来:“你们胡说什么!胡博超不是满清的人。”

“秋瑾,你可有证据?”陶成章认真问道。

胡博超在报纸攻击新文化,卖假药,当满清的官,穿黄马褂,胡博超不是汉奸卖国贼满清走狗,谁是?

“我和徐锡麟昨天见过了胡博超,交谈甚久,胡博超绝对不是满清的人,恰恰相反,他可能是我们的革(命)同志!”秋瑾厉声道。

徐锡麟道:“我亲耳听见胡博超的女儿说,对付慈禧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刀砍死她。”

屋内的人不吭声了,这句话简直是革(命)的铁证了。

门又被推开,走近一个青年,大笑道:“好消息,清廷狗咬狗,李鸿章有意干掉胡博超!”

“你再说一遍!”秋瑾厉声喝道。

……

一队清兵围住了老胡家。

“你们几个,去踢门!”武将说道,手一挥,百余只快枪立刻瞄准了胡家的大门。

几个清兵用力踹门:“里面的人听着,立刻开门!”

看似单薄的门纹丝不动。

武将冷笑,这是早有准备,顶住了门?

那又怎么样?

一个清兵大声吆喝:“奉上令,捉拿革(命)党胡博超,反抗者格杀勿论!”

原本笑眯眯出来看热闹的老实忠厚的善良百姓立刻缩着脑袋溜回了屋子,这个罪名可不是能够看热闹的。

“胡家是乱党?”有人趴在门缝里看着,低声问道。

“嘘!”家人急忙制止。

看这些抓胡家的清兵就知道,每个人杀气腾腾的,和杭州的架子兵完全不一样,一看就知道这些清兵是外地来的精锐勇士。

看来胡家要倒打霉了。

清兵叫了几次,胡家屋内没有丝毫的声音。

几个清兵准备翻墙进去,武将挥手制止。

听说胡家的人很能打,翻墙进去就是送人头。

武将狰狞的笑道:“准备火把,我们烧了它。”

几十个火把立刻扔了进去,顷刻,火光熊熊。

武将全神贯注的等待着,只要胡家有人逃出来,立刻就乱枪打死。

火势越来越大,热浪惊人,清兵们已经退出了十几米,着火的房子噼里啪啦的响着,不时有物品倾倒的声响。

“糟了!”武将铁青着脸,被耍了,屋内没人。

……

江苏。

“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开始了吧?”李鸿章看着日头,估算着时间。

盛宣怀微笑:“是,应该开始了。”

清兵,不,更应该称作淮军,这时候应该已经到达了杭州,砍下了胡家满门的人头了。

“等确认了消息,我就通电全国。”盛宣怀继续道。

李鸿章摇头,微笑道:“宣怀就是谨慎,其实,没有必要等待结果。”

盛宣怀笑着点头,确实没有必要等待结果。

不论李鸿章还是盛宣怀,与胡博超一家都没有仇恨,何须在意胡家是不是死了。

杀胡博超一家,为的只是一个政治态度。

慈禧刚刚钦点的红顶商人,李鸿章立刻就毫不在意的干掉了他。

打脸!打脸!打脸!

甚至为了达到最明确最毫无意义最不会被人曲解的效果,李鸿章和盛宣怀在剿灭胡家的罪名上,都认真的做了考虑。

胡博超有很多条足以掉脑袋的罪名。

假药案、梁驰案,都是稍稍严格一些,动些手脚,就能做成死罪;砍死杭州知府,没得解释,全家掉脑袋;砍死洋人枪手,潜规则,掉脑袋;没有对圣旨三跪九叩,全家掉脑袋;私夺朝廷枪(械),私藏违禁枪(支),全家掉脑袋。

这么多罪名可以挑,李鸿章和盛宣怀最后却捏造了一条革(命)党的罪名。

慈禧圣旨夸奖胡博超抵制新文化,道德高尚,教化百姓,那就让胡博超成为革(命)党。

还有比被慈禧夸耀道德高尚,教化百姓的人是一个抵制朝廷人品卑劣无父无君造反乱命的革(命)党更打脸的吗?

这是明确的告诉整个满清朝野,我李鸿章,就是要打慈禧的脸。

胡家死了没有,在这种宣言式的政(治)斗争下,又有什么关系?

宣读慈禧圣旨的钦差太监不在意胡博超到底有没有杀人放火,李鸿章也不在乎胡家死了没有。

意识形态决定了一切。

“老夫倒是想知道,这大清的天下,谁是老夫的朋友,谁是老夫的敌人。”李鸿章冷笑道。

最多24小时,大清的天下就要大变了。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3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别跟我讲大道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