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开国太后纪事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peanut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16-08-25 11:23:40

  欧婶端着托盘从里屋出来,上面的饭食根本没怎么动,她神色有些忧虑,见到沉默地坐在客厅的秦昭成,不由忧心忡忡地说道:“少爷还是进去劝劝夫人吧,她今天都没怎么吃饭,夫人不会是真病了吧!不行,我还是得去请吴郎中过来。”

  说完,就将托盘放到桌子上,急匆匆地转身走了。

  秦昭成干坐了一会儿,到底起身还是走了进去。

  炕桌上放着油灯,朦朦胧胧地可以看到对面床榻上躺着一个人。

  秦昭成停下了脚步,轻咳了一声,说道:“事情已经这样了,你再伤心也没用,何必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呢?”

  秦姝早就察觉到他了,只是不愿意搭理他,听闻此言,立即睁开了眼睛,怒道:“出去!谁让你进来的?”

  秦昭成却是充耳不闻,只淡淡说道:“你的事情,也算了解了。你是他的母亲,自然也是我的母亲,你放心,我一定会侍奉你终老的。”

  秦姝一下子从床上坐了起来,怒视他道:“你懂不懂人话吗?我让你出去!谁稀罕你的侍奉!给我滚!”

  “我想说的就这些,你保重,别气坏了身子。”秦昭成倒也没生气,说完之后,才转身离开。

  秦昭成走后,秦姝直接摔到了软枕上,用被子蒙上了头。

  一会儿,欧婶请了吴郎中来了,给秦姝看了看,只说心情郁结,忧思过度,开了一剂药,就离开了。

  欧婶见秦姝的病果真不严重,也就放了心。

  哪知道,第二天一早,欧婶见天都亮了,正房里还没动静,进去一看,却发现房间里根本没人,找了一圈,也不见秦姝踪影,顿时慌张大叫起来。

  而此时,洞庭湖上,白茫茫的晨雾之中,远远飘来了一叶扁舟。

  扁舟上立着一人,他身材颀长,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手持长篙,在湖面上划下一道又有一道的痕迹。

  扁舟渐行渐近,很快就靠了岸。

  他微微抬起头,斗笠下露出一双黝黑深邃却波澜不惊的眸子。

  他环视了一下四周,接着,便撇下船,上了岸,拢了拢蓑衣,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题外话------

  O(∩_∩)O谢谢大家的支持、安慰和鼓励,其实我只是抽风发个牢骚而已,不会灰心,更不会弃文,俺一定会认认真真、高高兴兴地完成这本书,绝不会辜负大家的支持!么么哒。

  ps:上章最后增补了1000字,没看到的童鞋可以返回去再看看,O(∩_∩)O~,

  pps:提一句,佑安只是儿子,重生了之后也只是儿子,不会有超出母子之外的感情。按照戏份来说,佑安应该是男主,但是女主的男人绝对不是他。如果你们问的男主,只限于女主男人的话,那男主肯定不是佑安。噗~

☆、第一章 那个人(增加1000)

  “夫人不见了,少爷,夫人她……不见了……”

  欧婶来回找了一圈后,终于着急地大喊了起来。

  此时,秦昭成刚晨练完,带着赵笙走进院子,就碰到了六神无主,来寻主意的欧婶。

  “什么?不见了。”秦昭成吃了一惊,微微蹙起了眉头,心中突然闪过一丝紧张和慌乱,直接越过欧婶就进了秦姝的房间。

  他来回找了几圈,连相连的耳房都没放过,依旧没看到秦姝的影子。

  看向床铺,被褥也叠得整整齐齐的,就好像没有人睡过一般。直到他在枕头下发现了一抹白色,眼睛这才停顿了下来,走过去,掀开软枕,下面压着一封信。

  秦昭成探手将信拿了起来,信封上面用清秀洒脱的字迹写着“吾儿佑安亲启”六个字,秦昭成毫不犹豫地将信打开了,正要看的时候,却发现她的信竟然是从左向右横着写的,他忍着不适看了下去。

  上面只写了寥寥两行字,而且非常直白——

  佑安:

  娘出去散心了,不要担心,好好保重自己,娘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娘等着你。希望娘回来的时候,你已经想起娘了,不必找我。

  秦昭成看完之后,鼻子竟有些酸涩,忍不住闭上了眼睛,泪水不自觉地在他眼角滑落。然而,下一刻,等他再睁开眼时,眼睛又恢复了原本的平静幽深,神色淡漠地将信封收了起来。

  “少爷,夫人到底去哪儿了,您还是赶快下令去找夫人把?说不定夫人还没走远……”欧婶急着说道。

  然而,话未说完,就被秦昭成的眼神给吓得闭上了嘴。

  直到秦昭成向外走了出去,她才拍了拍胸膛,回过神来大口喘气。

  少爷刚才是在是太可怕了,根本不像是她认识的那个人。

  然而,即便心中惧怕,她还是跟了上去,问道:“少爷,夫人……”

  “娘,你就别问了,少爷自有分寸。”欧氏还没追上秦昭成,就被赵笙拦了下来。

  “可是……”

  “没什么可是。”赵笙道,“你没见夫人给少爷留信了吗,肯定不会有事的。”

  欧婶听到这里,终究叹了口气,不再问了,只是说道:“这到底是怎么了?总觉得这两天家里怪怪的。”

  “有吗?我怎么没感觉到?”赵笙装疯卖傻地说道,“娘忘了,以前夫人也经常这个时候出门的,说不定夫人只是闷了,想要去走走而已。”

  只是近两年都没怎么出去而已。

  欧婶点了点头,道:“说的也是,唉,年纪大了,总是爱多想,我这给你们摆饭去。”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地走了。

  赵笙见母亲总算不再问了,也悄悄舒了口气。

  而此时的秦姝,又去哪儿了呢?

  其实,此刻她已经离开了长平县。

  昨晚,她想来想去,怎么也无法坦然面对现在的“佑安”,便决定暂时离开,顺便去散散心。

  有了这个念头,她就有些呆不住了。

  三更半夜,就悄无声息地出了家门。家里虽然守卫比较森严,但是还困不住她。

  为了不让佑安担心,她还留下了一封信,免得佑安回来后着急难过。

  是的,她无比确信,佑安还会回来。

  她不相信,佑安会舍得离开自己,更不相信他会将身体拱手相让。

  佑安那么骄傲固执的人,肯定不会就这么认输的。

  秦姝换上了自己早就做好蓝色男式长衫,头上梳了一个高高的马尾,腰间挂上了一把剑,背上背着一个包袱,就像是游侠儿一般。

  当然,她这剑也就起个装饰和震慑的作用,让人不敢随意对她下手而已。真正动手,用剑对她拉说,反而是累赘。

  秦姝没有目的地,也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走到哪儿算哪儿。

  然而,等她出来之后,才发现外面的局势比她想象得还要混乱。

  到处有流民土匪,到处都有武装势力,乡下土财主若是不养一二百打手,都不敢称自己是财主,就等着当成肥羊被抢吧!

  还有抓壮丁的,聚众烧香拜佛或者闹事的。不过,现在的势力,还是一盘散沙,闹闹哄哄的,偶尔在茶馆里坐坐,就经常听说这里打仗了,那里又闹起来了,朱错将军又杀了多少人等等,搞得处处都人心惶惶的,每个人都来去匆匆的,安逸的日子,仿佛一去不复返了。

  路上就见到的行人也大都急色匆匆,警惕十足,要么就是三五成群,像秦姝这样独自一人赶路的人,实在是很少。

  所以,这一路走来,秦姝都不知自己遇到几波打劫的了,谁让她孤身一人,看起来又好欺负呢!

  打劫她的人,有的是心想要杀人劫财,有的人,则是被逼无奈。

  令秦姝印象最深刻,是一户瘦骨嶙峋的人家。他们总共只有四个人,一个老母亲,还有两个小的。一个八岁的女孩,和一个五岁的男孩。唯一能顶事的,就是那个瘦的皮包骨头的年轻男人。

  他们打劫秦姝,也是没有办法,因为最小那个孩子,已经快病死了。

  打劫的时候,那男人甚至连话都说不完整,哆哆嗦嗦的,比她这个被打劫的还害怕。

  最后,他们也没打劫成,反而跪在了秦姝面前给她磕头,让她施舍一点吃的或者银子,救救他们的孩子。

  所幸这里是荒野,周围也没有人,秦姝在能力之内,倒也不吝啬帮他们一把。她也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小小的孩童就这么死了。

  秦姝没有过多犹豫,从包袱里拿出四个馒头来,让他们分着吃了。

  看到馒头,这一家人都忍不住吞了口唾沫,那个成年人接过馒头后,先将一个馒头给了他的母亲,又将另一个馒头掰成两半,递给自己两个孩子,最后,自己才吃了小半个,剩下的全都留了起来,显然是想要留着以后吃。

  秦姝见了,对这个男人倒是多了几分好感。

  见他们身边带着两个破碗,秦姝又拿出水壶,给他们倒了两碗水,男人喝了一碗水之后,才好像有了点精神,起身郑重地向秦姝作揖道谢。

  看他的架势,竟像是一个读书人。

  秦姝这么想了,便随口问了句,没想到,对方不但是读书人,还是个秀才。

  秦姝惊讶极了,身为一个秀才,怎么还混成这样?

  赵秀才苦笑地告诉她,原来他们是安庆府那边的人,两个月前也是耕读之家,家中小有资产,日子过得其乐融融。谁知道,祸从天降。

  他有一个非常美貌的妻子,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一向不怎么出门的妻子竟然被知府的小舅子知道了,不但强行抢走了他的妻子,还夺走了他家的近百亩良田,给他罗织了一个杀人罪名,幸好他朋友及时通知了他,他才带着老娘和孩子提早逃了出来。

  哪知道外面会这么乱,盘缠都被抢了,又不敢出去找活干,怕被抓起来,只好躲躲藏藏到现在,以靠挖野菜抓鱼为生。结果,小儿子生了病,吃不下饭,他才决定抢劫点钱,给孩子看病,买点好吃的。

  他见秦姝一个人,又长得白嫩柔弱,一看就是只弱鸡,便想打劫点钱财,可惜,他到底是过不了心里那一关,宁愿跪下求秦姝,也不愿意打劫她。

  秦姝在赵秀才说的时候,回头看了看那个五岁的男孩,瘦瘦小小的样子,小脸蜡黄,正在姐姐的帮助下,像个小仓鼠似的一点点地啃着馒头,努力地吞咽着,看着倒是比刚才好了些。

  这赵秀才能带着一家老小,安全的活到现在,恐怕也不是一个简单之人,而且他的人品看起来也不错,至少直到现在,都没抛弃老母和两个孩子。

  想到自己家护卫队里,识字读书的没几个,以前总听佑安抱怨可用的人手不多,或许,赵秀才有些用处。

  就算没用,他也还年轻,也禁得起折腾,当个兵卒也是可以的。何况他识字,记账算账之类的也做得来。

  想到这里,秦姝便告诉赵秀才,长平县的小秦庄正在招人,让他可以去试一试。

  赵秀才听到这话,十分意动,但还是问清楚了秦家的背景和行事方式,秦姝解释了一番,他听了之后,立即就去千恩万谢地答应了。

  既如此,他们也算是自己人了。秦姝让赵秀才把馒头吃了,填饱肚子,又等他们把自己打理干净之后,才带他们最近的县城里给孩子看了病,还好孩子的病情并不算太严重。

  接着,秦姝给他留了些银两,还有一封信,就跟他们告辞了。

  她遇到赵秀才的时候,她才刚出来三天,离家也不算太远,秦姝见他们老的老,小的小,孩子还有病,直接让他们雇了辆车回去了。能不能留得下,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毕竟,那个人可不是佑安,不一定会卖她的面子。

  秦姝处理了赵秀才的事情之后,又继续上路了。

  一路走走停停,半个多月后,秦姝来到了安庆府。

  如今比较乱,对户籍身份差得并不严,秦姝很容易就进了府城。

  秦姝之前也来过府城,倒是不算陌生。

  或许因为有府兵把手的缘故,比起外面来,府城倒是比较安定一些,看起来十分热闹。

  此时,已经将近中午了,秦姝找了个供饭的茶楼坐了,叫了两样菜,一盘馒头,还有一壶茶,慢慢吃着,一边吃,一边听茶楼里的食客说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2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3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开国太后纪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