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宠妃(复仇文)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夙夜笙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39 KB   上传时间:2015-12-13 13:21:00

  宋承鄞死死咬着唇,眼中情绪十分复杂,半晌之后才缓缓点头。

  顾倾城伸手轻抚他的脸侧,问道,“我如今给你两个选择,一是入国子监,与其他皇子及朝中大臣的子弟一道读书习字,二是去到无人认识你的书院,远离皇宫,与一群身份各异的孩子一道读书习字。告诉我,你的选择。”

  顾倾城只给了他选择,却不曾与他分析两个选择各自的利弊,因为她觉得宋承鄞如今一无所知,而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若是她将一切都摊开了跟他说,也许会影响了他的选择,不如什么都不说,让他凭直觉去选。

  宋承鄞低头沉思了许久,最后仿佛下定了觉醒,抬起头来看着她,坚定道,“我想出宫去!”

  顾倾城闻言,心底有些欣慰,面上却没线路出来。她果真没看错人,这个孩子不仅天资聪颖,判断利弊的直觉也很是惊人。

  两个选择。若是留在宫中,就学于国子监,对他来说是最轻松的,因为只要宋鸿逸一天不死,新皇没有继位,她就不会失宠,依旧可以护得他安稳,给予他荣华富贵。然而弊端也很明显,能入国子监就学的,除了皇家子嗣以外,便大多都是朝中重臣家中的子弟,这些人都很清楚他的身份,虽然明面上不敢怠慢他,但暗地里肯定会看不起他。若无意外,他在国子监的学习生涯,根本不会交到一个真心朋友,除了学识的长进以外,毫无益处。

  然而出宫去到别的书院就学,再没有一个人认识他,虽然这些人不会对他恭敬有加,但也不会看不起他。以他的聪慧,想要在众学子之中拔尖应当不是难事,若他再学会为人处事,想来交到几个知心朋友不是难事。而将来这些同窗之中若有可造之材,她亦可暗中帮扶一二,人情自然就落到他身上,将来他若想做些什么,便多了几分助力。

  顾倾城不知道宋承鄞做出选择的时候有没有想得这么深,但是这都不重要,只要他选了第二条路,将来总会再联想到这些的。

  “我很开心,你最终的选择与我的期望一致。”顾倾城忽然伸手拦住他的肩膀,手上微微用力,便将他的身体带向前栽倒在她怀中,她的手在他的背上轻轻顺抚着,说话的语气难得有些喜悦,“我如今很庆幸,当初一眼就挑中了你,那是我没想到,你竟会这般的聪慧……”

  宋承鄞沉默被她禁锢于怀中,不曾回话,或者说,他不知道该如何接过她的话。女子身上散发的淡淡的馨香味弥漫于鼻尖,不知怎的,宋承鄞忽然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渐渐热了起来。

  顾倾城不曾注意到怀中人的异样,她的思绪一时之间飘远了。目光透过雕梁画栋,越过山川海岸,她仿佛看到了不远的将来,这个她挑中的孩子功成名就,给予了她生还的希望。

  她没有过去的记忆,对未来一无所求,然而冥冥之中却仿佛有什么东西告诉她必须要活下去,去完成一件事,而答案就在那段遗失的记忆里。

☆、第30章

  顾倾城又与宋承鄞说了一会儿话,便叫他退下了,自己独自一人侧倚在床榻上,不知在想什么。宋承鄞退到外间,提起笔又将之前写过的字临摹了几十遍。

  时间很快到了傍晚的时候,天上纷纷扬扬又飘起了大雪。

  柳红柳绿吩咐人将方才准备好的吃食呈上桌,伺候着两人用过晚膳,顾倾城便吩咐柳红将宋承鄞送回去。

  回到住所之后,宋承鄞照例又捧着书本翻看,然而这些往日里读起来通俗易懂的书文,今日看起来却好似忽然变得晦涩难懂了一般,任他如何努力也看不进去一星半点。他索性将书册扔到一旁,披了一件厚厚的披风,走到窗边推开窗,就这么呆呆的看着漫天的飞雪,任由寒风凛冽吹拂,岿然不动。

  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伺候的宫女进到屋子里来掌灯的时候,才发现他仍旧站在窗边一动不动的,走近了去看,发现他身侧的地面上有两摊水迹,想来是从窗口飘进来的雪花落到地上化开了。宫女忙走上前去将窗户拉关上,“殿下,外边正下着大雪,冷着呢,这窗户啊可不能开着。”宫女一边说着话,伸手去拉他,手碰上他身上的斗篷,简直凉得吓人。

  这可把宫女吓得不轻,赶忙不由分说的弯下腰去将他抱起来,往床边走去。

  宋承鄞来到芳华殿快两个月的时间了,身体经过这段时间精心调养,虽然身形比起同龄的孩子来,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不过脸上总算看起来有些肉了,肤色也变得红润,样貌瞧着竟是有几分像他的父亲。

  宫女颇有些吃力的将宋承鄞抱到了床上,赶忙伸手将他身上的披风解下来随手扔到一旁,再探到他身上多少还有点温热,这才松了一口气。然而她还没放心多久,抬头便瞧见他脸色被冻得发白,唇色看起来有些发青,一颗心又悬了起来。赶忙捞过一旁的被子将他整个人裹了起来,扭头朝门外喊道,“阿禾,快去准备热水给殿下泡一下身子,再让人去熬一碗姜汤过来。”

  一干人等就此忙了起来,准备好热水给宋承鄞泡过身子,又喂他喝了一碗姜汤之后,他的脸色总算恢复正常了。

  直到这会儿,宋承鄞才开口说了一句话,便是叫伺候的人都下去。

  其余人先行礼退了下去,只留下一个宫女伺候着他睡下,替他掖好被角之后,也退了下去。

  屋内的灯都灭了,清冷的月光透不过厚厚的窗,宋承鄞翻了个身,睡不着,便睁着眼,瞧着屋内物件隐约模糊的轮廓发呆。

  不知怎么的,便想起了从前的事。

  他很小的时候就记事了,且记性很好,很多事直到如今都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候他才刚刚学走路,身体摇摇晃晃的走不了两步就会摔倒,母亲在身边的时候,便会稳稳的接住他,之后再放开他让他继续走。只是母亲大多数时候都是忙碌的,不能时常陪在他身边,而那些宫女内侍是看着他摔倒,不仅不会将他扶起来,甚至还会在一旁哄笑。

  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会哭个不停,母亲听到了便会跑过来将他抱在怀中,一边哄着他,自己也会跟着哭起来。一边哭,一边与他说父皇的事,说他如何英明神武,几度征战从无败绩,说着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他被那些故事所吸引,便不再哭泣,有一天他终于了问出,“母亲,我什么时候能见到父皇呢?”

  他问出那句话之后,母亲沉默了许久之后,忽然就哭了起来,久久不曾停歇。那时的他不懂为什么会这样,却再也没有问过如今的问题,而父皇两个字也渐渐在他的脑中淡化,最终完全消失。

  时隔多年,他又另一个人口中得知父皇的英勇事迹,而这个人的身份同样是他的母亲,然而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他的亲生母亲每每提到父皇,总是伤心不已,目光复杂得叫他无法形容。然而从顾倾城口中说出有关父皇的事,却永远是轻描淡写的态度,甚至连亡国一事,她都能说得平静淡然,以及那句等时机成熟了会告诉他一切的话,这一切都让他抑制不住的好奇,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曾经经历过什么事。

  宋承鄞一夜没睡,伺候他的人也都没睡好,就是担心他因此染了风寒,直到第二天一早去伺候他起床洗漱的时候,瞧着他脸色不大好,大家几乎都认定他这是染病了,正准备去请御医,却被他拦下了。

  “我没事。”他的声音听起来与往日没什么区别。

  伺候的宫女伸手探过他的额头,温度正常,的确如他所说没什么事,众人这才放下心来,手脚麻溜的伺候着他洗漱之后,给他穿上厚厚的冬衣,这才去与顾倾城一道用早膳。

  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夜,都堆积起来了,将屋外染成白茫茫的一片。

  宋承鄞赶过去的时候,顾倾城方才睡醒,还没起床,柳红柳绿正伺候着她梳洗。他在外间等了许久,却是没等到顾倾城出来,反而被唤了进去。

  宋承鄞进到内间,只见顾倾城仍旧坐在床上,卷着被子,整个人看起来懒洋洋的。床中央摆了一张方方正正的黄花梨木桌子,上面摆满了吃食。

  “过来。”顾倾城从被子里伸出手来,将宋承鄞招了过去,让他坐到床边,与他一道用早膳。待他走近后,顾倾城的视线便停在了他脸上。

  宋承鄞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来之前在镜中敲过自己如今的样子,脸色很差,眼窝处有一片淡淡青黑,他担心顾倾城问起的时候,不知如何说道。

  然而顾倾城只是瞧了片刻,却是出乎意料的没过问,挪开视线看向满桌的吃食,伸手夹了一块他爱吃的点心到他碗里,淡淡道,“吃吧。”

  宋承鄞暗自松了一口气,谢过她之后,拿起筷子将那块点心夹起来喂到嘴里。

  相顾无言。直到早膳吃得差不多了,顾倾城才忽然开口说道,“我昨日说的那些话,你不必多想,那些都是已经过去了的事,你如今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学好先生所教授的学识。”

  宋承鄞闻言,手上的动作僵了一下,而后才回道,“儿臣知道了。”心中却是生出一种“果然如此”的想法,只觉得她会知道他心中所想之事再正常不过,仿佛就没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之后的日子里,宋承鄞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偶尔会到芳华殿外去散散心,而陪同的人依旧是柳绿。经过上次的事,他对柳绿的看法改变了不少,虽然两人之间依旧没什么话可说的,但也没了最初的猜忌。期间他曾遇到过几次别的皇子公主,那些他从前只能偷偷在暗处仰望艳羡的人,如今见到他就远远的避开了,或许他们心中依旧对他不屑,然而却都不敢表露出来。

  时间如流水一般,倏然而逝,转眼年关便过去了。

  那时宫中处处张灯结彩红灯高挂,一派喜庆的氛围,而芳华殿中却是一如往常,就连每个伺候的人脸上的表情都是平平淡淡的,与平时没什么区别,与皇宫中其他地方一比,显得格格不入的。也就是年三十那天,才稍稍有了点不同,那晚用过晚膳之后,顾倾城吩咐永宁将所有的人都叫到了殿内,密密麻麻的占了大半的空间。

  顾倾城穿了一袭桃红色的对襟襦裙,如墨青丝用一根玉簪挽起,不着脂粉依旧倾国倾城,好些人都瞧得痴了,被旁边的人推攘着才清醒过来,一个个的羞愧低下头去,不过不知是不是由于年关的原因,倒是没见人露出害怕的表情来,顾倾城瞧见了,也不曾发落众人。

  没过一会,便有几个内侍抬着一口紧闭的大箱子进来,直将箱子抬到了众人面前。而这时候,众人脸上才显露出期待的表情来。

  宋承鄞初始的时候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直到后来才明白,那箱子中全是用一个个的锦囊分开装好的数额不一的银钱。又从柳绿口中得知,这是芳华殿多年来的惯例,每到年关,顾倾城不仅会给伺候的人赏下一笔丰厚的银钱,更是允许众人告假出宫去见家中亲人,不过仍然要留下一部分人伺候,是以大家会一早商量好,错开时间告假出宫。

  那一晚,待到所有人都领了赏钱离去之后,殿内只剩下柳红柳绿与永宁三个伺候的人。宋承鄞心中疑惑为何他们没有赏钱,不过不曾问出口。倒是柳红不知怎的猜出了他的想法,笑着道,“我们三人伺候娘娘多年,平日里的吃穿用度都是顶好的,不曾缺过什么,家中亦无亲眷在世,想买什么的时候,都是直接从账上支钱,是以拿着银子也没什么用。”

  宋承鄞闻言,稍稍有些惊讶,不想这三人竟都是没有亲人的。

  顾倾城接着开口将他唤到身边,从枕下拿出一个天青色印祥云暗纹的荷包递到他手中,“这是你的。”

  宋承鄞伸手接过,却不曾立即打开,小心的收于怀中之后,谢过了顾倾城。又陪着她说了一会儿话之后,便离开了。

  回到住所,洗漱之后摒退了所有伺候的人,他才从怀中掏出那个荷包,拿在手中看了许久,这才小心翼翼的打开。荷包里装了几个花生大小金裸子与银裸子,还有两张折叠起来的纸张,打开一看,一张是一百两的银票,一张写了两个字——长安,正是顾倾城的字迹。

  宋承鄞小心的将纸张折叠好放回去,将荷包拉紧之后,想了想,又找出平日里用的荷包,将这个荷包装了进去,于枕下放好,此后夜夜枕着入睡。

  宫中喜庆的氛围一直持续到正月底才逐渐散去。

  最近几日,宋承鄞瞧着其余的皇子都纷纷去了国子监,便又记起顾倾城之前与他说的事,而他这才刚刚想起,顾倾城便直接行动了。一早用过早膳之后,让柳红给他换上了一身普通的衣衫之后,就带着他走上次出宫时的路,先乘轿子,出了宫门换乘马车,往城外行去。

  马车行到大街上的时候,路上熙熙攘攘的全是人,小贩的叫卖声与客人讨价还价的声音夹杂在各种问候交谈的话语中,竟也显得很是和谐,仿佛本就该如此一般。

  很明显的,宫外喜庆热闹的气氛,要比宫中持续得更久。

  顾倾城瞧着宋承鄞好几次伸手想去撩开车窗帘子,最后却又忍了下来,只觉得有些好笑,看了好一会儿之后,才道,“你若是想去,便下去瞧瞧吧。”到底还是个孩子,爱玩爱闹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宫中规矩繁重,便是年关的时候,瞧着装扮得四处喜庆,实则与平日里也没什么区别,甚至底下伺候人更是要比平时机警两分,因为在这种时候犯了错误,所受的责罚要更加严重。

  宋承鄞闻言,顿时喜不自胜,小声说了句“儿臣谢过母妃”之后,便伸手将帘子撩开一个角钻了出去。

  赶车人听到了顾倾城之前的话,瞧着宋承鄞出来,便将马车停下,柳绿也跟着出来,先下去再将宋承鄞接着,抱到了地上。

  街上人来人往,马车停放有些不便,顾倾城索性让人将车赶到最近的酒家,嘱咐过柳绿等会儿直接到此处来找人之后,披了一件雪白的狐裘披风,又戴上面巾,这才由柳红扶着下了马车,步入店内。店小二刚迎上来还没来得及问候,柳红便直接道,“一间上等雅间。”

  其实二人才步入店内,店小二一瞧二人穿着,就知道是不差钱的主儿,这会儿闻言,更是印证心中猜测,笑得合不拢嘴,恭敬道,“二位贵客楼上请。”说罢,先行一步在前边引路。

  顾倾城与柳绿随着店小二上了二楼,期间遇上两拨往下走的客人,好在楼梯够宽敞,二人只需要原地驻足稍微避让一下。几位都是男客,错身而过的时候,有两人忍不住好奇的扫了顾倾城一眼。

  晋朝民风开放,闺中女子到街上游玩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很少有人会戴着面巾,是以那两位客人才有些好奇。

  其中一人扭头去看的时候,恰好与顾倾城的视线对上,当即愣在了原地。虽然有面巾遮着瞧不见真容,然而眉目却是露在外面的,那人只觉得那一双黝黑深邃的眸子,仿佛能将人魂儿给勾了去。直到顾倾城的身影都消失在了楼梯转角处,那人依旧呆呆的立在原地。随行的人好似想说些什么,回头一看人却不在身后,举目望去便瞧见那人呆立在楼梯上,忙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问道,“看什么呢?”

  那人这时才回过神来,忙摆手道,“没什么,一时想起一件事。”他怎么好意思与朋友说是看一个女子的眼睛看得入了神,这要是让朋友知道了,定然会很快传进母亲耳中,母亲从去年开始便一直忙着他的婚事,四处相看待字闺中的女子,要是知道了这事,怕是得想尽办法打听方才那女子的来历。男子这般想着,与朋友一道步出了酒家,又忍不住回头朝楼上看了几眼,心下不知怎么的竟然生出几分失落来。

  他怎么也想到,原以为只是偶遇的人,没过多久竟是又遇见了,且还是在那般情况之下。

  ——

  店小二照着柳红的要求将两人带到了临窗的雅间,柳红要了一壶上好的君山银针,外加几样素食点心,店小二记下之后便退了出去,很快便又将东西送了上来。

  柳红先走过去将窗户打开,之后才倒了一杯热茶递到顾倾城手中。

  顾倾城取下了面巾放在一旁,一张素净的脸竟是比肩上顺滑柔亮的雪白狐狸皮毛还要白上几分。柳红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很快就瞧见了在人群中穿行的柳绿与宋承鄞。

  因为担心被熙攘的人群冲散,柳绿始终牵着宋承鄞的手,而另一个车夫亦是寸步不离的跟在两人身后。柳红从楼上瞧着他们从画糖人的摊子走到卖糖葫芦的摊子前,不知宋承鄞扭头去与柳绿说了什么,再回过头来的时候,便向小贩买了六窜糖葫芦,自己咬着一串,递了一串给柳绿,也往车夫手中塞了一串,余下的三窜让小贩给包好了,再交到车夫手中,瞧着应该是要带回来的。

  随行的两个车夫其实都是宫中的侍卫装扮的,平日里都是很严肃的人,这会儿拿着一串小孩子最喜欢的糖葫芦,瞧着颇为搞笑。

  柳红忍不住笑了出来,扭头去看顾倾城,脸上也浮起淡淡的笑意。

  她一边笑着,继续关注柳绿一行人。此后他们又光顾了许多摊子,凡是买了的东西,必然是六份,最后他们的身影从视线范围内离开时,柳红瞧着车夫手中已经抱了很大一堆了。

  “关上窗吧。”顾倾城吩咐道,将手中那杯已经凉了的茶放回桌上,“你去让店家准备一桌菜饭,亲自瞧着厨子做好了,他们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柳红得了吩咐,先关了窗户,之后才出了雅间去寻店家安排吃食。

  两人都不曾注意到窗外有人仰头看向这边。

  ——

  柳绿他们回来的时候,正好是午膳的时间。

  店小二将方才做好的吃食呈上来之后,退出了雅间,拉上门之后,伸手擦了一把虚汗。心中猜测这是哪位达官贵人家的少爷小姐,他们这聚福楼在京城开了多年,还是第一次遇见这样全程守着厨子做吃食的客人呢。他这般想着,下了楼进到厨房里,方才做菜的厨子便过来将他拉到一旁说话,问的问题,正是他方才猜想的事儿。

  两人凑到一块儿交谈了半天,也没得出个所以然来,倒是被恰好有事进来吩咐得掌柜给抓了个正着,被骂了个狗血淋头。两人心中暗道倒霉,面上却赔着笑脸,各自忙碌起来。

  楼上,顾倾城一行人用过了午膳之后,便结了账离开了。

  马车一路驶出城门,往郊外走去,直到暮色降临之后,才在沿途的驿站停下,简单用过晚膳之后,顺道住下了,第二天一早再度出发。

  这般走走停停,花费了两天三夜的时间,终于在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前,赶到了目的地。

  此地名为源县,距离京城有上百里之遥,晋国境内,以一条横贯国土的恒河分开南北方,国都在北方,而源县有着整个北方最为最为闻名的两座书院——白鹿书院与盛霖书院。

  每三年一届的科举,三甲基本上都是出自于这两座书院。

  顾倾城之所以会带着宋承鄞来到这里,便是冲着这两座书院来的。她不知道宋承鄞凭着自己的本事能不能进得去其中之一,但总是要先试一试,若是不行了再想对策。

  因为到达源县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一行人便先行在县上的住下了,第二天一早简单用过早膳之后,才去了书院。

  先去的是离住处较近的盛霖书院。刚过完年不久,书院学子纷纷从家中返回,这一路上,他们都遇见好几拨学子了,竟然没有一个是乘坐马车或是轿子的,都是步行赶往书院,身边也只带了一个书童。

  顾倾城见状,微微蹙眉,只觉得她果然是在宫中待得太久,散漫惯了,不曾想到宫外,特别是久负盛名的书院可能有自己的规矩,不曾早早打听好。

  这般想着,唤了车夫去向沿途遇上的学子询问缘由。隔着马车,顾倾城清楚的听见对方不屑的轻哼声,用一种颇为鄙视的语气回道,“又是一个慕名而来的商户人家,妄想通过科举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却连书院规矩都不先打听打听。”如此噼里啪啦说教了半天,才说到正题,原来书院为了不叫学子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忽略了别的,索性定下规矩,凡是求学的学子,无论归来还是离去,都须得步行走完这段路。

  两座书院所在的地方,都得经过这一条路,是以这也成为了两座书院学子共同遵守的规矩之一。

  柳绿悄悄撩开车窗帘子去看车夫的反应,寻常人看起来好似没什么变化,她却知道对方这是给气得不行,他是习武之人,时常觉得这些书生酸得不行。

  柳绿捂嘴偷笑,外边车夫绷着一张脸准备向书生道谢,谁知后方忽然有一辆马车疾驰而来,所过之处扬起一阵灰尘,而后毫无预兆的停在了旁边。马车停稳之后,只见一个年轻公子从车内探身出来,对着书生道,“赖光耀,你又在这里酸了?要不要少爷我载你一程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宠妃(复仇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