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香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梦溪石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9 KB   上传时间:2015-09-20 13:08:38

而这其中,就包括为传国玉玺。

若说隐匿财物不报,皇帝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那么奏疏里提到的传国玉玺,就令他无法忽视了。

春秋时,楚人于山中得一玉石,献于楚王,当时的楚王不识货,历经几代,方才凿开石头,雕琢成玉,秦皇统一天下后,便将其制为玉玺,此后每当有新朝崛起,传国玉玺便会现世,若朝代更迭消亡,则玉玺又辗转流亡,不知所踪。故有传言,说得此玺者,便能得天下,更有甚者,认为一个皇帝就算统一天下,手里若是没有传国玉玺,那他便不能算是“受命于天”,迟早会被人取代。

这些传言未必可信,但玉玺本身的价值是无须多言的,假如永康帝如今得了传国玉玺,那他肯定会迫不及待昭告天下,得民心士心之所向,这样一来,大魏不管从号召力,还是战斗力,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而吴越国小,就算玉玺在对方皇帝手里,他也不敢声张,生怕齐、魏来索要明抢。

所以一看见传国玉玺四个字,皇帝便陡然生出几分疑虑猜忌。

他将奏疏递给王郢,让他看完之后给众臣传阅。

所有人都生生看出了一身冷汗。

吴璟当先道:“陛下明鉴,奏疏所言,不过是胡、吕二人信口开河,无凭无据,如何能因此确信?”

魏临淡淡道:“是真是假,将人召回来问一问,也就水落石出了。若说无凭无据,这谶诗的解释,岂非比奏疏还要虚无缥缈?照你所说,‘三人同称臣’指的是我魏临,可我手上,一无兵权,二无传国玉玺,如何亡得了国?只怕是牵强附会,意欲陷我于不义罢?”

吴璟忽然发现,眼前这一幕,与他们预期的计算,有了很大的出入。

  ☆、第64章

端午宴不欢而散。

既然石头碎了,谶诗也解不出个所以然,这场宴会继续开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皇帝当先走了,其余人自然也不好再继续待下去,纷纷起身告辞。

顾香生见状,便告知刘贵妃,同样提前结束了宴会。

离宫之前,小焦氏与顾琴生找了个机会和顾香生说话。

“四娘,二娘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们拿个章程罢,回去之后我们也不至于一问三不知,太夫人那边肯定会问起的。”

不知不觉,小焦氏她们已经唯顾香生马首是瞻,两双眼睛都落在她身上,等她给出个准话。

眼前这个十五岁的少女,再也不是需要她们庇护的顾四娘了,她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风雨,甚至反过来为他们遮风避雨。

顾香生道:“陛下回去之后必然会叫二姐姐过去问话,我已经让诗情交代过她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为了自己她的小命,她自己心里也会有数,你们不必担心,若是祖母问起,就说万事有我。”

万事有我。

小焦氏心头一暖,她从嫁入顾家起,就对顾家几姐妹的性子有了个大概的了解,琴生端庄,却难免有些死板,遇事不够灵活;画生好强,却走错了方向;眉生温柔,却失了主见;乐生活泼直率,暂时还看不出什么大缺陷。

她本以为自己夫婿与香生不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彼此难免会有隔阂,但没想到最后却是她和这个妹妹最为亲近,也是这个妹妹在外头成为整个顾家的门面。

“你要小心,”她握住顾香生的手,殷殷嘱咐:“方才我远远瞧着陛下匆匆离席,若非为了同安公主,那就是另有事情发生。”

顾香生也有些奇怪,在今天之前,谁都料不到乔岱等人要进献祥瑞的事情。方才离得远,女眷这边顶多只能瞧见内侍们将一块大石头运过去,却听不见接下来发生的对话,事出仓促,她们来不及了解内情,唯一可以猜测的是,刘贵妃那边的人,也许又想出什么法子对付魏临。

被小焦氏一说,她心头不免也多了几分忧虑,但为了不让她们过于担心,还是笑着宽慰道:“没事的,吕家那边要多拜托你们去安抚了。”

若是事后吕家闹起来,非要与顾画生和离,大家依旧会觉得顾画生不守妇道,从而影响顾家乃至思王的名声。

小焦氏:“这你放心好了,我与大娘这就去见贺国公夫人,先将她稳下来再说。”

三人又说了几句,这才各自告别离去。

顾香生来不及歇上一口气,便有宫人来寻,说是陛下和贵妃想见她。

重头戏来了!顾香生想道。

皇帝没了宴乐的心情,气冲冲回到宫掖,连他自己也说不上到底是因为谶诗的暗喻不爽,还是为了程载魏善等人私藏吴越财物不快。

乔岱本想献祥瑞讨好皇帝为自己博个锦绣前程,没想到弄巧成拙反而惹出大麻烦,不管他怎么申辩也无济于事,人当即就被下狱了,不过也不只有他倒霉,当初荪州那些官员,估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到牢狱里去跟他一起作伴了。

话说回来,那谶诗就算不针对魏临,也一看就不是什么好兆头,皇帝当得越久,心里其实就越信这些,撇开前面那句“三人同称臣”不说,后面的“禾下女鬼夭”就像阴魂不散的魇物,一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皇帝就像吃了口恶心的东西又吐不出来,难受得要命。

当刘贵妃听说奏疏的事情,后脚匆匆跟过来时,便被皇帝扭曲的表情吓了一跳。

“你说,这到底真的是上天示警呢,还是有人借着鬼神之说来愚弄朕?”皇帝一双眼睛紧紧盯住她,全然没了平日的温和。

刘贵妃倒还镇定,跟了皇帝许多年,其实皇帝更愤怒阴沉的样子她也见过:“妾不敢妄议,只是听说好端端的石头,却忽然从中裂开,当时陛下与诸位大臣都亲眼所见,当作不得伪,若是人为,怎么可能就那么巧?”

皇帝听罢也是狐疑:是啊,怎么就那么巧,难道里头的谶诗当真是上天示警?

如此一想,他的心情就越发灰恶了。

“同安到底怎么回事?”他想起自己方才听到的禀报了,“将所有人都叫过来。”

事关同安公主的清白,但这又不是什么好事,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是以在场的也只有同安公主本人,顾画生,方才指认公主的婢女,思王夫妇,以及刘贵妃。

顾画生在方才被带下去歇息之后,诗情就已经找了个机会与她接头,对好口供,此时由她先开口阐述来龙去脉,虽然语气偶尔断续结巴,但总算还能让人听个清楚明白。

简单来说,就是有一次,同安公主与顾画生出游,在云香别馆认识了一个说书的男人,因对方容貌俊美堪比宋玉,公主就动了心。

那人既然是说书的,口齿伶俐自然是不需说的,难得的是长得俊美儒雅,谈吐如珠如玉,令人见之忘俗,为之倾倒,同安公主也不例外。这一来二去,彼此就有了私情。

本朝风气还算开放,像嘉善公主那般,年纪轻轻死了丈夫守寡,在府里养几个面首,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去干涉,但同安公主不同,她毕竟还是未婚少女,而且那名男子不单与她身份不匹配,更糟糕的是,对方还是个有妇之夫。

这就难怪同安公主要私底下偷偷与其往来了。

因为素来受宠,同安公主出宫比较自由,无人管束,她便拉上顾画生,让后者为自己遮掩,借此更加肆无忌惮与对方来往。顾画生却胆战心惊,生怕事情曝光,是以终日郁郁寡欢,直至今日在端午宴上被人发现端倪。

顾画生声泪俱下,形容可怜,乍看还挺像那么回事。

“你这贱妇,竟然血口喷人,污蔑于我!你自己不守妇道,红杏出墙,与那男人苟且不说,竟敢推到我身上来?!这种贱人,要拖下去凌迟,不,车裂!”

同安公主面色扭曲,张牙舞爪,几次想打断她,甚至上前制止顾画生继续说下去,却都被左右宫婢拦住。

如是再三,皇帝终于不耐烦了:“你难道还想杀人灭口不成!”

同安素来宠爱有加,几曾听过父亲用这种语气和她说话?当下便愣住了。

但皇帝没有理会她,反而看向顾画生,冷冷道:“你可知御前欺君,要受何惩处?若让朕知道你污蔑公主,不单你万死难赎其罪,连顾家都要受你牵连,你可想好了?”

事已至此,顾画生除了努力洗白自己,哪里还有别的选择?

她反而镇定下来,叩首道:“臣妇就算多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污蔑公主!臣妇为了替公主遮掩,日日心惊胆战,生怕被人发现,宴上方才神思不属,却有人因此误会臣妇不守妇道,臣妇实在百口莫辩!若非我家婢女冒死上言,臣妇至今也不敢将此事说出来,求陛下贵妃饶过她罢!”

皇帝自然没有理会她,只盯着同安公主问:“她们所言,是真是假?”

同安公主哭道:“自然不是真的,她们污蔑女儿,阿爹您要帮我作主啊!”

顾香生终于开口:“陛下,事关公主清誉,轻忽大意不得,总要弄个水落石出,才好为接下来打算。我二姐姐与她家婢女提及的说书男子,我已经让人去寻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能将其带过来,届时一问便知。”

同安公主倏地扭头看她,眼中满是怨恨与不敢置信:“顾香生,你早等着看我倒霉了罢!今日一切,都是你一手导演出来的好戏!”

刘贵妃没有言语,她只是轻轻蹙起眉头。

事到如今,她贸然出言帮女儿说话,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她虽然站在一旁,却并未出声。

她只是在想,今日精心布下的棋局,到底是在哪一步上出了差错?

如今同安的事仅仅只是细枝末节,更棘手的,却是魏临手中那道弹劾的奏疏。

吕诵与魏临虽然是连襟,可就顾画生那德行,婚前还差点给吕诵戴了绿帽子,魏临自己又是岌岌可危,吕诵若有几分眼力,就绝不会投靠思王。

刘贵妃事先也曾详细派人了解过,吕诵和魏临之间,的确是很少来往,即使名为连襟,他们二人私底下甚至没有见过几回。

那么吕诵为何会突然上奏弹劾程载魏善他们呢?

若说吕诵不是在帮魏临,刘贵妃是一千一万个不信的。

千算万算,她漏算了魏临手上早就揣着这封奏疏。

估计魏临本也没打算在今天将奏疏呈上,因为端午宴上,皇帝兴致勃勃,你忽然来浇一盆冷水,到时候就算被弹劾的人要倒霉,弹劾之人肯定也落不到好。

所以依她猜测,很有可能是谶诗的事情出来之后,为求自保,魏临才不得不将奏疏提前拿出来。

看来自己还是小瞧了对方。

刘贵妃缓缓地,无声地长出了一口气,攥紧掌心。

就在这个当口,出宫去抓人的侍卫却很快匆匆回转:“陛下,我等赶到云香别馆时,那里刚刚出了一桩命案,死者名为裴宣,正是我等本欲捉拿之人!”

同安公主不由睁大了眼睛。

自己并没有派人去杀裴宣灭口,方才事出仓促,也根本来不及做这件事,难道是母亲?

她下意识望向刘贵妃,却见后者低眉敛目,脸上没什么表情,让人看不出端倪。

一听见人死了,殿中几人反应各异,皇帝却是皱起眉头。

顾香生叹了口气:“陛下,若能让那人亲自前来对质,本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现在人既然死了,儿妇只有一个法子,能够证明公主的清白。”

同安公主忽然觉得遍体生寒。

她不是傻子,更不像顾画生那样愚钝,事到如今还傻傻被人牵着鼻子走。

她觉得,自己原本准备用来设计陷害顾画生的陷阱,却不知早什么时候被对方察觉了,反过来坑害自己。

魏临道:“阿爹,儿子有话要说,能否先让顾氏与无关人等退下?”

皇帝微微颔首。

他身旁的内侍便将顾画生等人先带了下去。

片刻之后,殿中只剩下皇帝、刘贵妃、同安公主、魏临、顾香生。

魏临便道:“儿子建议,先在宫中找几个仆妇查验九娘清白。”

自己的担心终于成真,同安公主脸色顿时煞白。

刘贵妃终于出声制止:“陛下,九娘乃天之骄女,如此一来,她体面不保是小事,皇家也将颜面尽失!”

魏临道:“在场都是自家人,消息不至于轻易走漏,而且端午宴上事情已经闹出来了,如今就算什么也不做,坊间照样会有流言传出,倒不如一查到底,还九娘一个清白,好彻底解决此事,免得以讹传讹,损害九娘名声。若是连我们自家人都心存疑虑,还如何出去帮九娘说话,而且只怕往后九娘的婚事也会受阻。”

同安公主大叫起来:“我不查验!你们这是没安好心,要将我置于死地,谁敢乱说,统统杀掉就是了,为何要我受辱!”

皇帝没理会她的大喊大叫,皱眉想了片刻,点点头:“将公主带下去查验。”

知女莫若父,同安这等异常的表现,实在令他不能不生疑,若换了以往也就罢了,他兴许还会看在刘贵妃的面上不再追究,但有了魏临那一封奏疏,皇帝今日却不想如此轻易就揭过此事。

不管同安公主如何挣扎叫骂,她终究也不可能敌得过内侍的钳制,在此过程中,刘贵妃一直没有开口帮女儿求情,这反而令魏临与顾香生有些意外,不知她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有皇帝在,那些仆妇无论如何也不敢说谎,经过查验,同安公主已非处子。

换而言之,她的确与人有了私情。

但这人究竟是云香别馆里那个说书的有妇之夫,还是另有其人,显然已经不重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0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1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