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刘七巧只摇头道:“大长公主这么想就错了。小病不治,便会成大病,现在不治,等今后大长公主口不能言,指使不懂这些小尼姑的时候,如何还能拦得住太医?到时候大长公主的尊严何在?”刘七巧说着,忽然就扑通一声跪在大长公主的床前道:“七巧今日来劝说大长公主,也并非是别无所求的,若是七巧能劝动了大长公主,还请大长公主答应我一件事儿。”

大长公主这会儿也来了兴致,她病还没打算治,这小姑娘倒是先跟她谈起了条件来。她素来是目无下尘的人,自然不会跟一个小姑娘一般见识,便只笑着问道:“你要我答应什么事儿,倒是先说来听听。”

刘七巧轻轻咬唇,神色凛然,挺直了脊背道:“七巧想让大长公主为七巧保媒。”

老王妃闻言,顿时惊的说不出话来,这时候再看刘七巧眼下的乌青,仿佛又了解了一些其中深意。

“我已是尘世之外的人,早已看破红尘,六更清净。你让我保媒,却是为了什么?放着老王妃和太后娘娘不求,你怎么倒是求到我这里来了。”大长公主也略带疑惑的问道。

“七巧昨夜一夜未睡,正是为了这事情,思前想后,唯有让大长公主保媒,才是上上之策。”刘七巧坦然的跪在那里,平静而言:“七巧七岁时候帮母亲接生,邻里见了都视为异类,十三岁已经是牛家庄最好的稳婆,十四岁帮人剖腹产子,为冤死的寡妇以证清白,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惊世骇俗的。可七巧从没有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唯有这一件,七巧想求大长公主的恩德。”

刘七巧说着,眼眶渐渐泛红,想起和杜若的种种,热泪已不能自已:“七巧心系宝善堂少东家杜若,想要和他结为连理,奈何世俗所迫,杜若为孝道所阻,不能如愿。七巧只求大长公主怜惜,能为七巧保媒,助我嫁入杜家。”

大长公主被刘七巧这一段慷慨陈词所打动,只微微蹙眉道:“那若我不提你做主呢?”

刘七巧淡淡一笑,脸上一片静谧,只缓缓道:“那七巧就在这水月庵出家为尼,陪伴大长公主终老。”

“我这都快要死了,还要你陪伴什么,小丫头,你不诚心啊。”大长公主笑叹道。

刘七巧撇了撇嘴道:“大长公主这是小病,定然能医好,还有着高寿呢。”刘七巧说着,只挑眉猜测道:“依我看,大长公主病在腹中,定然是如癸水一般,长公主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如今返老还童之态,必定深觉羞愧,所以不想医治。”

大长公主见刘七巧竟然一言就点名了她的病症,也只能叹服道:“你你你,你这丫头,嘴太毒!”

其实对于大长公主的病症,刘七巧昨晚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是为了这个。大长公主终身没有生育,在某些方面比一般的妇人更容易发病。所以刘七巧推算大长公主的病症,不是在上身,就是在下身,且是最开不了口的地方。

从今天大长公主在帘帐中坐着和老王妃谈话开始,刘七巧便时刻关注着大长公主的一举一动,见她上面的衣物穿着完好,上身动作流畅。倒是方才坐姿略略一动的时候,似乎是有一点点的僵硬。刘七巧有此判断,大长公主的患处应该在下身而不在上身。

大长公主是出家之人,平常只用素斋,一年之内虽种类繁多,却也脱离不了那最常见的几种,而豆腐、豆浆、豆干,更是寺庙僧人尼姑每日都要食用的东西。大长公主年近六十,自然已经早已没有了癸水,所以刘七巧大胆的猜测,大长公主的体内之前应该是生有子宫肌瘤,而因为长吃豆制品的原因,导致雌激素没有下调,所以在绝经之后,肌瘤仍然在生长。

而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大长公主在癸水去了几年之后,忽然又有了癸水。当然这次不是生长发育,而是生病。作为一个年长且德高望重的老人,这样的病症显然不足以与人道出,所以大长公主的病症一直拖延至今。

“大长公主,若是七巧说对了,那你能不能让七巧帮你治病呢?”上次安富侯夫人因为子宫肌瘤破裂,导致小产后恶露不绝,如今这才一个月时间过去,听说已是好转了很多,便说明杜若那个方子在这种方面确实是有疗效的。

大长公主只淡淡一笑道:“没想到那么多的太医都没能断出我的病症,被你一个小姑娘就给说了出来,这叫我的老脸往哪儿放呢。”

刘七巧只笑着道:“太医们并非不能断症,只不过是不敢断症,大长公主若是觉得我说的没错,那能让七巧替您医治吗?”

大长公主叹了一口气,伸手撩开了床前的帐子,刘七巧急忙从地上起身,上前把帐子挂到一旁的挂钩上,低头正好看见大长公主那张气血不太丰满的脸色。

“你还没告诉我,放着老王妃和太后娘娘不求,你为何独独选我为你保媒呢?”大长公主看着眼前的刘七巧,见她虽然身量年岁尚小,但一双杏眼炯炯有神,带着自信的神采,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因为大长公主是世外之人,所以七巧才有此一求。”刘七巧站在大长公主和老王妃的面前,抬起朝着老王妃看了一眼道:“由老王妃和太后娘娘出面保媒,固然是好,可是难免会让人觉得恭王府以皇家的威势压人,偏要将我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丫头,塞到杜家,且老王妃和杜老太太还是闺中密友,难得都是福寿双全的老人家,七巧不想让她们为难。大长公主虽然身份尊贵,却是世外之人,若是由大长公主保媒,杜家也不会觉得大长公主是在用权势压人,只当是大长公主您真心心疼小辈,毕竟你已经看淡浮华四十载了。”

老王妃一边听刘七巧这么说,一边摸着她的手背道:“难为你这都想的到,你这孩子,平常看你大大咧咧的,心思却是这般细腻,你这乌七八黑的眼皮子,竟是为了想这些才一宿没睡的?”

刘七巧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又抬起头来,带着几分恳求,又带着几分恳切看着大长公主。大长公主只笑了笑道:“这个理由我先收了,但还不够说服我的,等你想到了能说服我的,我再应你。”

刘七巧拢在袖中纤细的手指握成了拳,只抿唇道:“大长公主昔年已公主之尊嫁入寒门时候的心思,想必跟七巧是一样的。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便是出身寒门也不打紧,只要人好就行,如今我倒是和大长公主当年的遭遇换了个个儿了。”

大长公主闻言,再也忍不住面上的笑容来了,只摇了摇头,对老王妃道:“罢了,几十年才遇上一个跟我一个性子的人,若不是红尘未了,我倒还真想化了她在身边当个比丘尼了。”

刘七巧见大长公主终于松了口,只暗暗的舒了一口气,可面上却还一片严肃道:“七巧方才可是有话在先的,是要先治好了大长公主的病,才会考虑个人问题的,若是大长公主的病没有治好,七巧也不愿要这恩典。”

这回老王妃也忍不住数落道:“你这丫头,一套一套的,竟威胁起了大长公主来了,越发没有规矩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反正今天主要任务是劝说大长公主不要讳疾忌医,要好好把身子养好,至于我的个人问题,那不过就是顺带一说。”刘七巧说着,又暗下了神色道:“可是,我不会把脉,这可怎么是好呢?虽然知道大长公主的症状,可是对于公主的体质,还是要让太医来瞧一瞧,才能开出合理的药方来。”

大长公主闻言,只皱了皱眉头,想了半刻问老王妃道:“她方才所说的那个宝善堂的少东家,是不是太医院院判的侄儿?”

“正是正是,杜家的长子嫡孙,宝善堂的少东家,如今也在太医院供职。长得是一表人才,谦和有礼,你若是见了也会喜欢的。”老王妃只说着,不由感叹道:“我还记得那时候你在宫里的芙蓉宴上,大放厥词的说:这男人还是得自己看上的才好,还取笑我们盲婚哑嫁的,洞房之后连退货都退不成。这不,这里又来一个胆大不知羞的了。”

大长公主回想起以前的那些时光,也是感慨有余,靠着引枕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我从不后悔我做过的每一个决定,即便他死了。”她的目光柔和,甚至有着脉脉的温情,只开口道:“行了,你去把他给我招过来,让他给我诊脉,我吃他开的药,若是我正能好了,就帮你保这个媒。”

大长公主说着,只又自嘲一笑道:“我这辈子也算什么事儿都做过了,倒是唯独一件事没做过,那便是媒人了,若是这次真的成了,我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老王妃听她这么说,脸上顿时放出了神采来,只急忙将外面的小尼姑喊了进来吩咐道:“你快去外头,去让杜院判把小杜太医喊来为大长公主诊脉,快点,不得有误。”

那小尼姑闻言,只立马就点了头出去,至门口见太医院的马车还在门外候着,便上前问道:“哪位是杜院判,里头老王妃吩咐,马上请小杜太医来水月庵为师太诊脉医治。”

杜二老爷和陈太医正在马车里等的发困,忽然听外头小尼姑没头没脑的就说了这么一通话,急忙伸出脑袋问道:“小师太,你说的这是真的吗?老王妃让我去喊小杜太医过来?”

那小尼姑也不认识哪个是杜院判,她们平素是贴身服侍大长公主的,从来也都是高高在上被人仰视的,听杜二老爷这么说,便不屑道:“你啰嗦什么,里头的人怎么吩咐,你们就怎么做好了,还不快去把小杜太医给请了来,其他的,我们是一概不管的。”

杜二老爷再次被气的吹胡子瞪眼,那边陈太医只笑着道:“杜院判杜院判,早些想通了才好呢。你还记得二十年前,老杜太医还在的时候,大长公主就喜欢找你看病,如今你我年纪大了,也该服服老了。”

杜老二爷顿时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仔细想想,当年冯将军听说就是京城第一美男,虽是武将,却是一个儒将,想必大长公主就是好这一口也说不准呢。

杜若因为身子不好,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如今虽然已经好了大半,他倒也是个安静的性子,索性给刘七巧写的食谱做起了批注来。上回的那一本孕妇饮食须知,刘七巧看完换回来之后,杜若就把它送到了书商那里,预备给专门到宝善堂抓安胎药的人家人手一本,就当是回馈大众了。

虽然杜二老爷被那小尼姑堵了一句,很是不服气,但还是很快就命车夫驾着马车往杜家接人。杜二老爷只命小厮进去喊杜若出来,又命他带上药箱和专门为人诊脉的红绳。

杜若这厢正认真的翻看医书,写书写的入神,那边茯苓进来道:“少爷,小厮进来说二老爷正在门口等您,让您带了药箱和红线去外面找他,好像是急着去出诊去。”

杜若知道今儿刘七巧和杜二老爷回去水月庵给大长公主诊脉,又听闻让他带上红绳,心里便想起那日杜二老爷说起给大长公主悬绳诊脉的事情。其实宫里的贵人,杜若也看过几个,虽然也有贵人要悬绳诊脉的,但大多数人是愿意摸脉的,毕竟摸脉诊断的结果会更准确些。

杜若听茯苓这么说,便搁下了毛笔,起身到房中换了一身衣服,那边茯苓取了他的药箱跟在身后,又让春生跟在后面一起去了。

杜二老爷见杜若从家中出来,丰神俊逸果然是不输当年的自己,也只能感叹自己年华老去的分,捋了捋山羊胡子问一旁的陈太医道:“老陈,你看我当年,和我家大郎比如何?”

陈太医一双三角眼抽了抽道:“老了就是老了,好汉还不提当年勇呢。”

杜二老爷深深的被打击到了,暗中决定回太医院扣这位老同僚的薪水。

杜若上车,见两位老太医都各怀心事的样子,便恭恭敬敬的问道:“二叔,大长公主的病症如何了?”

杜二老爷只很无奈的摇了摇头,一脸黯然道:“我们连水月庵的门都没进得去。”

杜若只觉得有些尴尬,便没再问下去。那边陈太医道:“前两日倒是进去过的,只不过这大长公主的脾气也是越发奇怪了,年轻时候很随和的一个人,老了倒越发娇贵了。”

杜若只点了点头,不再发话。那边杜二老爷毕竟是杜若的亲二叔,见他沉默不语,便开口道:“昨日我和七巧讨论过大长公主的病症,倒是觉得可能也是妇科病症中的一种。大长公主大约也是有此难言之隐,才选择讳疾忌医的。我今儿一早也和陈太医约定好了,进去先看看脉象,若是她还是不肯说,就先按照软坚散结的方子,先开一剂试试看,若是见好了,也算是对症了。她这个病症拖下去必定是不能好的,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杜若只一一记在心里,又有些不解问道:“既然二叔和陈太医都商量好了,那为什么又找我来了?”

这回杜二老爷闭嘴了,他总不能说:我们怀疑大长公主嫌弃我长的不够帅,他喜欢年轻的小帅哥。于是他只笑着道:“这个,我们也不清楚,等你去了,自然就清楚了。”

趁着路上的空档,杜、陈两人又分别把前两次给大长公主把脉的情况告诉了杜若,杜若那边虽然还没见到人,到也是断出大长公主气虚血弱之症了,便在心里拟起了方子来。两柱香之后,太医院的太医总算是又来到了水月庵的门口,杜若上前说明了情况,便有小尼姑领着杜若进了门。

这边杜二老爷和陈太医两人也没心思在马车里候着了,索性进了对面的茶楼,一人一杯铁观音喝了起来。

杜若跟着小尼姑来到后面大长公主住的禅房,那边小尼姑让杜若侯在门口,自己先进去禀报了。杜若站在小院正中,听晨钟铿锵,闻着淡淡的檀香气息,只觉得风送了馨香过来,让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明了起来。

忽然帘子一闪,里头的小尼姑出来道:“杜太医,师太请你进去。”

刘七巧趁着去请杜若的档口,便也毫不掩饰的将自己和杜若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的过程将给了大长公主听。这边老王妃也是第一次听刘七巧说着这些,也是来了兴致,又听刘七巧说起杜若被杜老太太的一席话气的吐血的事情,便蹙眉道:“好一个实心思的少年郎,怎么就这么不经吓呢,他平素身子不好,只怕为了这事情没少操心吧?”

刘七巧只勾唇笑了笑,略带羞涩道:“若不是他出了这样一件事,我还一味的就等着,只因他这样,我才觉得自己不能只这样等着,倒是辜负了他的一片痴情,我既有了要嫁他的心思,又何惧被别人说道呢,若是我连这些也怕,那我刘七巧也不过就只是一个普通乡下丫头,又如何配得上他的喜欢。”

这番话说的坦坦荡荡,却又这样真心实意,竟让两位老人都觉得有些自愧弗如。杜若正巧从门外进来,偏偏就听到了这几句,一时间只觉得胸口被填的满满的,嗓子里梗着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只上前一步,更是顾不得两位老人在场,竟直愣愣的看着刘七巧道:“七巧,杜若此生若是负你,愿下十八层地狱。”

刘七巧却没有想品尝听了誓言的姑娘家一样,急急忙忙堵住了杜若的嘴巴,只浅浅一笑道:“你若负我,便是下一百八十八层地狱,我也是不会心疼的,但我知道,你不会。”

那边斜靠在床头的大长公主,不知何时眼中竟已蓄满了泪痕,似乎眼前这情投意合的两人,勾起了她无限的思旧之情。

  ☆、第123章

老王妃看着这两人浓情蜜意的,又瞧见一旁的大长公主眸中已蓄满了泪水,生怕触及了她的伤心事,便清了清嗓子道:“这才刚过乞巧呢,你们俩就唱起了鹊桥相会?咱们两个老货倒是有眼福了。”

杜若闻言,原本急着想去握住刘七巧的手在半空中停了下来,只急急忙忙转身恭敬作揖道:“晚辈杜若,见过大长公主,见过老王妃。”

那边大长公主这时候才算看清了杜若的容貌,虽然瘦削了些,倒的确是兰芝玉树一样的人物,那通身的气派带着文士的优雅,面上带着几分医者的温仁的表情,让一向排斥延医问药的大长公主也放下了几分戒心。

“你倒是长的像极了你祖父,那时候你祖父的医术也是了得的,记得本宫小时候出痘,就是你祖父治好的。”大长公主不动声色的寒暄了几句,在床榻上欠了欠身子,那边刘七巧忙上前为她重新整理了一下背后的引枕靠垫。

杜若只谦逊道:“家祖医术高明,晚辈只求能得其一二,便已受用不尽了。”

大长公主礼佛四十载,早已消磨了年少时的傲娇习性,如今脸上的神色倒是慈爱有加。听杜若这么回话,便也笑了笑道:“那倒是难办了。”老王妃见大长公主似乎有故意刁难杜若的心思,便也推波助澜道:“这事儿确实有点难办,都是我的不是,今儿我和大长公主大了一个赌,说是如今只有太医院的小杜太医能治好她的病症,若是小杜太医治不好,我便把七巧送了给她,让七巧继承了大长公主的衣钵,延续这水月庵的香火。”

杜若一听,心口一阵狂跳,只觉得额际冷不防就涌了汗水出来,继续用袖口擦了擦道:“既如此,晚辈定当全力一试,若是能根治大长公主的凤体,那自是最好的。”

杜若说着,将药箱放下,从药箱中取了红绳出来,那边大长公主见了便道:“你一个晚辈,我也没什么好避嫌的,你只过来吧。”

刘七巧从袖中抽出了一方丝帕,盖住大长公主有些清瘦的手腕。为杜若搬了一张凳子到床前,等他诊脉。杜若上前两步,低着头挑起眉梢在偷偷的落在刘七巧的脸上,就见她眼下那两片连粉都盖不住的乌青。

杜若心里小小的心疼了一把,稍稍叹了一口气,坐下来伸手按住了大长公主的脉搏。脉象和方才杜二老爷与陈太医跟他说的如出一辙。大长公主常年礼佛,生活清苦,身子远不如平常上了年纪的贵妇们硬朗,再加上她身上的病症,如今已是气虚血弱亏空了身子。杜若松开手,还想问几句,抬头却看见刘七巧袖中悄悄露出来的那只手,轻轻的摇了一摇。杜若便心领神会,只起身道:“并非是什么大病,开几幅药先喝起来,若是有效果,十日之后晚辈再来复诊。”

这回大长公主也有些奇怪了,只笑道:“别的太医来,总是啰啰嗦嗦的问一大堆,怎么你一句都不问,便治起了病来。”

杜若这时候见大长公主很是慈祥,也便放大了胆子道:“那别的太医问了,长公主可有一一作答?”

这时候倒是换了大长公主一愣,旋即笑了笑,也不在发话。那边杜若继续道:“若是问了没有结果,那也是白问了。”

老王妃替大长公主解围道:“如今的年轻人,都是滑头,我们说不过他们。”老王妃只说着,回头看了一眼刘七巧道:“你们出去吧,我跟大长公主好好叙叙旧,你在这边,什么话都让你给说了去了。”

刘七巧只笑着福了福身子道:“奴婢遵命,奴婢这就带着杜太医出去。”刘七巧说着,便转身把杜若引入了外面的中厅,外头小尼姑奉了茶水上来,两人商讨了起大长公主的病情。

刘七巧想了想道:“我方才试探过大长公主,应该是和安富侯家的少奶奶相似的病症。”

杜若放下药箱,拧着眉头从里面拿出了开药方的纸笺,一边写一边道:“可是这病症想来只有年轻人有,很少有断了癸水的老年人得这种病症的。”

刘七巧自然是知道这其中的原因的,西医研究,子宫肌瘤的原因是因为雌激素分泌过多,才会引起的。所以老年妇女没有月经之后,体内雌激素降低,子宫肌瘤一般也是会自我吸收的。而这种子宫肌瘤没有吸收反而增加的例子,向来是少之又少的。经过刘七巧的分析,刘七巧认为是大长公主吃多了豆制品,所以导致体内雌激素居高不下,才会发生这样的病变。不过,这个科学原理,对于杜若来说,是不是太难了一点?

“大抵就是因为太少了,所以大长公主才视自己为异类,也不想延医问药了。她如此爱惜自己的名誉,依我看,我们是不是也要成全了她?”刘七巧想起现代很多中药,都是可以直接炼制成为蜜丸,不光食用方便,而且疗效也不错。若是杜若把给大长公主的药炼成蜜丸,那么一般人自然是不能分辨出里面的药方,更无从考证这药丸究竟是为了治疗哪一种疾病。如此一来,大长公主的病症才能真正的不被泄漏出去。

刘七巧站在一旁,看着杜若写下药方,只开口问道:“上回你给我制的那药丸,我用着甚好,上一次来癸水就没有疼的那般剧烈,别人问我那是吃什么病的,我只说我太瘦了,吃了用来调养身子好胖一点,也没有人不信的。”

杜若顿了顿笔尖,眸光闪了闪,抬起头道:“只是大长公主的病已深,那药丸毕竟小,做出来只怕药效不够。”

刘七巧抬起头想了想,忍不住给杜若指导了一下道:“何不用蜂蜜拌匀,搓成带馅儿的小汤圆那么大,那一颗也可以顶上好几颗,又保持了疗效,又能瞒得住方子,岂不是更好?”

杜若只拧眉想了想,点了点头道:“你说的倒是有些道理,回头我跟二叔商量一下,炼制丸药这一类,二叔可是高手,去年他按照宫廷的古方研究出来一味调养血养颜的蜜丸,倒是有几家的太太们说用着甚好呢。”

刘七巧见杜若接受了她的一件,只笑着道:“那这事儿就交给你办了,明儿一早你就托人把药丸送过来,大长公主的病可不能再拖了。”

杜若只点了点头,再抬眼看刘七巧的时候,一时间却不知如何开口,只眉眼带着笑意,愣了半响才问道:“方才老王妃说的话可是真的?”

刘七巧见杜若这一本正经的表情,只扑哧一笑道:“难道是假的,你就不治这病了吗?”

杜若连连摇头道:“自然不是,只是,你究竟是如何劝动了大长公主的呢?”

刘七巧转身,略带着些得意道:“你可知道老人家最喜欢做那两件事儿?”

杜若想了半天,摇了摇头。刘七巧笑着道:“老人家最喜欢做的两件事儿,一件呢是抱孙子,领一件肯定就是做媒。如今抱孙子大长公主怕是没指望了,让她给我们保个媒,她自然是愿意的。”

刘七巧想了想道:“王妃和老王妃虽然对我很好,太后娘娘也是极喜欢我的,但是她们必定还是红尘中人,不像大长公主这身份,游离世外,反倒最好能管这个闲事。若说尊贵,她如今虽然出家,可她的身份却是不曾改变的,只希望以她的威望可以打动你家那难缠的老奶奶。”刘七巧说着,不由翘了翘唇瓣,紧接着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她自从穿越来之后,也算是过的无忧无虑的,像昨晚那样辗转反侧,绞尽脑汁,也是少有的,所以今天一早起来,难免精神不济。

杜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伸手握住了她的手背,刘七巧却往后退了两步,恭恭敬敬坐在杜若的对面。这时候老王妃也从内室出来了,见两人坐得隔开了一丈远,倒也是点了点头,只开口道:“七巧,杜太医的方子开好了吗?”

刘七巧起身,上前扶着老王妃道:“回老祖宗方才杜太医研究了半刻,说是宝善堂正好有一味良药,可以医治大长公主的病症,这病竟是连汤药都不用服的,只等明日杜太医把那丸药送了来,大长公主便可以开始进药了。”

杜若起身,朝着老王妃作了一揖道:“晚辈这就回府去为大长公主配制药丸。”老王妃点了点头,对刘七巧道:“你进去回一声大长公主,就说我们也告辞了,这边毕竟是她清修的地方,我们多有叨扰,也是不好的。”

刘七巧只笑着,服侍老王妃坐下,亲自斟了茶水上前,这才打了帘子往室内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