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226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刘七巧被杜若那惊讶的神情给逗乐了,故意装作郁闷道:“好看是好看,可惜一点儿不像我,全像你了。”

杜若只安慰道:“没事没事,再多生几个,总会有像你的,再说像我也不差,我的长相虽说称不上貌若潘安,但好歹也算是玉树临风了。”

刘七巧便撇嘴笑道:“玉树临风可不止,我刘七巧看上的男人,那必定是帅的人神共愤的。”

两人正有情蜜意的一边带孩子一边聊天,忽然外头丫鬟进来道:“回奶奶,大姑娘来了。”

杜若正抱着孩子想出门,却被刘七巧拦住了道:“你就在这儿抱一会儿儿子,我们女人家的事情,你少打听。”

杜若心知杜茵去而复返,肯定也是有事情要说,便只点了点头,送刘七巧出去。

刘七巧见杜茵正坐在厅中,低着头悄悄抹眼泪,便屏退了众人,只上前问道:“大妹妹怎么了?这么伤心难过,看来是真舍不得出嫁了,那明儿姜家少爷可要抬着空花轿回去了。”

杜茵见刘七巧还开她的玩笑,只哭笑不得道:“大嫂子就是坏,明知我为何伤心,还要来逗趣我,我可笑不出来。”

刘七巧听杜茵这么说,也稍稍正色,只开口道:“你怎么伤心,我还真的不知道,难不成是为了二奶奶的孩子没了,所以才这么伤心的?”

杜茵只顿了顿,抬起头道:“二嫂子的孩子没了,我固然伤心,可是一想起我就要出阁,二太太却还如此糊涂,我就更伤心了。”

刘七巧听杜茵话中有话,一时也不知她的想法,只试探道:“二婶子最近挺好的,带带孙子,享享清福,我瞧着停乐呵的,况且她最近为你筹备嫁妆,也没什么空闲,大家也都过的安生,不知道大妹妹说二婶子糊涂,是个什么意思呢?”大家闺秀说话,难免有些弯弯绕,杜茵既然没有开门见山的把话撂出来,刘七巧也不敢怎么样,只好顺着杜茵的话头继续往下说。

杜茵见刘七巧也不吐半点真话出来,便也憋不住了,只站起来,忽然就跪倒在刘七巧的跟前,刘七巧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急忙上前去扶,杜茵却是不肯站起来。

“大嫂子,我知道你心里清楚,二嫂子小产虽然是个意外,可我娘却也有推卸不了的责任,那少的两抬嫁妆便是证据。我娘也已经跟我说了,是她让下人迟一些再送过去的,她只是……”杜茵红着脸,不知如何再说下去。

刘七巧倒是明白了杜茵的来意,只弯腰将她扶了起来道:“你不用说了,这件事情本就是她们婆媳之间的事情,我是不会掺和进去的,老太太那边我也会守口如瓶的,只是,如你所说,二太太确实是一个糊涂人,你嫂子却比她不知聪明多少,以后你出阁了,只怕再也没有人能为你娘求情,我倒是想让你劝劝你娘,人好强是好的,可也要有这本事和能耐。”

杜茵只点点头,重新落座,抬头看了一眼刘七巧,原先她只觉得这位嫂子灵巧聪明,但心思是很通透的,可如今却越发觉得,这大嫂子其实比起二嫂子来,实在是不差的,可她偏偏就看不上家里头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跟大多数的小媳妇都不一样。

“嫂子说的是,可是有些事情真的是改不了的,我从懂事开始,就依稀觉得我娘的做法是有些过的,但是这么多年下来,老太太睁一眼闭一眼,大伯娘也是从来不在面上得罪我娘,她其实已经自以为是习惯了,若不是我外祖父家的事情,她可能还像以前一样高高在上的活着,其实有时候我也同情我娘……”杜茵说着,又忍不住落下泪来,只又哽咽了一口道:“我这就去像二嫂子请罪,让她原谅我娘。”

刘七巧见杜茵起身要走,只急忙拦住了道:“你先别去。”

杜茵只顿了顿脚步,又听刘七巧说道:“这会儿你二嫂子还不知道真相,她正伤心,你若这时候跟她说这些,少不得她不但不能解气,还会闹的更厉害,让老太太也知道这件事情。老太太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最是公正公平,势必要给你嫂子一个公道,到时候你娘只怕就更逃不过去了。”

“那怎么办?”

“依我看,这就是她们婆媳之间的一笔糊涂账,不如就这样算了,若是你嫂子想明白了,她没证据也不能拿你娘怎样,横竖她没了孩子,这次的事情是她吃亏,你娘那边,你只告诉你娘,让她安分点,要是她再弄出什么幺蛾子,你就把这事情告诉老太太,吓唬吓唬她,两边都太平了,这事情就能慢慢的揭过去。”对于傍观者刘七巧来说,不管这件事情怎么发展,火都烧不到她身上来,不过家宅不安,说出去总是杜家没有面子,与其让杜老太太再发一顿火,不如就这样算了。

“可是……可是这样二嫂子她……”杜茵毕竟年轻,心里头对赵氏总有几分愧疚。

刘七巧只劝慰道:“你二嫂子如今最需要的是静养,而不是公道,就算讨回了公道,她的孩子也一样没了。明儿就是你出阁之日,你总不想大家闹起来,耽误了你的好日子吧?”

杜茵倒是没想到刘七巧这么为自己考虑,只点了点头,略收起了伤心,擦了擦眼泪道:“多谢大嫂子开导,那我先回去了。”

  ☆、347|7.01|

每到说起生意上的事情,杜蘅倒是来劲的很,刘七巧也不得不感叹,杜蘅在经商方面的脑子,确实比杜若强些。杜若虽然聪明,可是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些生意上的事情,自然不如杜蘅。

杜老爷见杜蘅这么说,只点了点头道:“这也是我想说的,我们杜家虽然家传医道,至今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打的是悬壶济世、泽被苍生的名头,可是杜家大部分人,只是在替有钱人看病而已,即使是每年的施医赠药,那也只不过收益于一部分的老百姓,并不能让京城的老百姓都收益。至于外地的那几家分号,我精力有限,都是交给当地的掌柜经营,不过每年收几个利钱,更是操心不到了。”

杜老爷抿了一口茶,只继续道:“所以我最近一直在想,若是老百姓不敢进我们的宝善堂看病,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宝善堂的药卖到老百姓的手中,后来和我几个掌柜的也到处问过了去别的店里头抓药的百姓,老百姓们都说,那宝善堂怎么可能是我们这种平头百姓去抓药的地方,便是那里头的药不贵,穿成这个样子,进那样的店铺,也是要被人看不起的。所以,我才萌生了重开安济堂的念头。”

刘七巧对杜老爷的这一番话简直是不能再赞同的了,也越发让刘七巧觉得,杜老爷的形象更高大了起来,其实富人没什么错,祖上有基业,自己有脑子,能赚钱自然就会有钱,但是像杜老爷这样身怀富贵,却还能替普通百姓考虑的富人,只怕是真的不多了。

杜二老爷听杜老爷说完了这一席话,也深有感触,只开口道:“大哥,那以后每逢沐休,我就去安济堂开一天的义诊,免费给老百姓治病。”

杜老爷只连连摆手道:“你就不必去了,你堂堂太医院院判,去给那些穷人看病,以后去见那些贵人,你也不好说,安济堂就让大郎去吧,他年纪轻,若是开义诊肯定会有很多病人去看病,这样更加能提高他的医术,对他也是一种锻炼。”

杜若闻言,只毕恭毕敬的应了,杜老爷看了杜若一眼,只开口道:“去开义诊可不同于现在在宝善堂里头,什么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你是我的儿子,我也不会给你工钱,你可想清楚了。”

杜若只笑道:“其实我一早就想开义诊了,听说济世堂的少东家每年都会在城西那一片开义诊,所以济世堂的生意一直很好。”

杜二老爷听杜若提起了济世堂,只开口道:“他们的少东家医术确实不错,曾有人想举荐他进太医院,但是目前太医院之中,除了杜家是开宝善堂,其他几位太医家中都不涉及药材生意,基本上是只开医馆的,所以这件事被我压了下来。”

宝善堂一家独大,宝善堂和朝廷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若是济世堂也有人进了太医院,那么将来这太医院只怕就不那么单纯了。

杜老爷见杜二老爷这么说,只点头道:“甄选太医极为严格,杜家若不是有先皇的旨意,也不可能可以面试入太医院,二弟到不必过于担心,若是真的有人举荐,让那济世堂的少东家试一试,也是可以的。”

杜二老爷只点点头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说太医院也不缺人,只要我这边不要人,也没有人会想到给太医院塞人。”

这话倒是听的很有道理,杜老爷只点了点头,杜二老爷又道:“杜莘和杜茂,两人在学中的成绩也是平平,我正在想,改日还请大哥一起考一考他们两个,看一看哪个是学医的料子,就让他学医好了。”

杜老爷只拧眉想了想,笑道:“还是让杜茂学医吧,至于杜莘,”杜老爷拧眉细思,继续道:“苏家无后,皇上如今又如此器重苏大人,只怕苏姨娘未必没有别的想法。”

杜二老爷听杜老爷这么说,也只点头道:“还是大哥想的周全,其实苏大人临死之前,倒是曾跟我提过,想让杜莘过级到苏家的事情,可是你知道老太太这脾气,只怕多半不会答应的,所以这事情我便一直没提起,我的意思是……”

杜老爷闻言,只点点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就让杜莘考科举,杜茂学医吧,不过这事情最好还是跟孩子商量一下,如果杜茂不肯学医,还有荣儿。”

刘七巧反应了一下,才想起杜老爷所说的荣儿,就是韬哥儿的小叔叔杜荣。不过要等杜荣学医,那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呢,到时候只怕杜文韬都可以跟着一起学了。

刘七巧只笑道:“那感情好,让韬哥儿跟着一起学医才好呢!”

杜蘅听刘七巧这么说,也着急道:“还有瀚哥儿和杰哥儿,一起教了吧,我是木鱼脑子学不会,我就不信我两个儿子没一个聪明的?”

杜二老爷闻言,只摇头道:“都去学医了,那家里的生意要怎么办呢?”

杜蘅只低头不说话,杜老爷便开口道:“如今安济堂重新开业,一共是六家铺子,这刘家铺子我就全交给二郎去打理,这铺子的店契如今在我的手中,可那是朱家姑娘送给七巧的,我们不能白拿来用,所以我打算以安济堂一半的利润作为租金,每年给朱家利钱,如果她不肯要,那就给她等价的银子,这店就算是盘给了我们宝善堂了,七巧,这事情还得你去处理一下。”

“朱姑娘她们全家已经回安徽老家去了,只怕这几年都不会回京城了,我会给她写信过去,把事情告诉她,相信她也是愿意看见宝善堂能够重开安济堂的。”刘七巧只开口道:“下次朱姑娘再回京,只怕是要称包夫人了。”

杜若闻言也是一笑,更是拍了一下杜蘅的肩膀道:“二弟,以后安济堂就看你的了,我们兄弟两个,一起把安济堂撑起来。”

杜蘅这也是第一次放手做事,心里也很激动,只笑着道:“大哥,那招募大夫的事情,可要大哥帮我摆平了,我又不懂医术,三言两语就被人骗过去了,别招回来个蒙古大夫,倒是把百姓给害惨了。”

杜若只笑道:“没问题,到时候我亲自去帮你挑选,其实医术如何很好鉴别,首先要搭得一手好脉,其次就是要看病准,不只是背医书,学会了融会贯通,见了病人自然就不慌张了。”

杜若说起医术来,就这样一副眉飞色舞的样子,让刘七巧不禁看呆了,只觉得这样的男子,他天生就应该为了救死扶伤而活着,有着胸怀百姓的医者之心。

“那我可就谢谢大哥了。”

沙漏一点点的流逝,时辰已是不早了,杜老爷送走了杜二老爷和杜蘅,将杜若和刘七巧留在了书房。

杜老爷只叹了一口气道:“杜家总有分家的一天,可是宝善堂不能分,这是祖上留下的规矩,宝善堂的招牌必须要留给嫡长子,所以宝善堂我会传到大郎你的手中。”

杜若见杜老爷一下子说出这么沉重的话题,顿时也觉得有些无措,更不知如何对答。倒是刘七巧似乎已经完全明白了杜老爷这次叫他们进来的目的,只开口道:“爹是想把安济堂经营好了,日后分给二叔他们吧?”

杜老爷没想到刘七巧一句话就把他的心思给挑明了,只瞪了刘七巧一眼道:“七巧,你这一点就太不可爱了,好歹给我留些面子。”

刘七巧只勾唇笑道:“其实爹你一早就想过,不能让二叔他们空着手分家,可是又不能把宝善堂给二叔,还不能让二叔他们出去开和宝善堂同样的药铺。要想一个完全的办法,真的是很难的。”

杜若听刘七巧说到这里,也完全明白了,只开口道:“爹你当真是这么想的?”

杜老爷只点点头道:“七巧说的没错,为了这事情,我已经想了很久了,你二叔不是一个经商的人才,可是你二弟在这方面确实有才干的,我不能埋没了他,也不想你二叔他们分家之后过的太过清苦,二房人多事杂,不想我们大房人丁简单,要是没有一门稳定的收入,只怕他们往后的日子不好过。”

杜若这时候心里却已经是满满的感激,只有些自责道:“可是父亲,我对经商之道,确实没有什么兴趣,更别提去经营,将来这宝善堂……”

杜若的话还没说完,杜老爷只摆了摆手道:“你有七巧,你怕什么?”

刘七巧也从不知道杜老爷如此看得起她,一时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只开口道:“爹,您这么说我都不好意思了,不过爹您放心,我保证,我会让大郎安安心心的当他的大夫,做他想做的事情,一生只精研医术,不用为这些俗务烦扰。”

杜若这会儿已经感动的涨红了脸,双眼直勾勾的看着刘七巧,似乎想起了她们在林家庄初见的那一天,刘七巧一双杏眼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当时他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么凶悍的姑娘,将来也不知道要去搓磨谁……

刘七巧见杜若一时看着愣怔了,只又睁大了杏眼瞪了他一下,杜若只觉得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看的眼神,悄悄低下头,忍不住伸手勾了勾刘七巧的手指。

这些小动作如何能瞒得住作为过来人的杜老爷,杜老爷也只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时间不早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两人闻言,便兴冲冲的告退,谁知杜老爷又补充了一句道:“明儿是茵姐儿出阁的好日子,你们两个要保存体力,好好待客。”杜老爷说完,又极不自然的清了清嗓子。

  ☆、349|7.01|

众人来到了厅中,便有丫鬟上前扶着杜茵,大家都已经在门外送别,杜茵跟着姜梓丞走了两步,忽然转身,又对着杜老太太跪下。姜梓丞见杜茵下跪,也跟着敛袍跪下,和杜茵一起恭恭敬敬的给杜老太太磕了三个响头。

杜老太太这时候也是老泪纵横,她一辈子只生了一个闺女,却没到出嫁的年龄就病死了,如今杜茵出嫁,杜老太太如何能不伤心,只上前将她扶了起来道:“以后到了夫家,那就是大人了,不能再耍小孩子脾气,到时候,我可帮不了你了。”

姜梓丞闻言,只急忙道:“老太太放心,我一定不会让表妹受任何委屈的。”

杜老太太身边的房妈妈只笑道:“都什么时候了,还叫表妹呢。”

姜梓丞又是脸红,忙改口道:“我一定不会让娘子受任何委屈。”

众人听了都破涕为笑,一径将新人送到了门口,喜娘扶着杜茵上轿子。杜二老爷站在门口,看着杜茵弯腰进了轿中,只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杜二太太这会儿正伤心难过,一个劲的低头抹眼泪,杜二老爷见了,难得伸手拍了拍她的背安慰道:“女儿出阁是好事情,你哭这么伤心做什么呢?”

杜二太太只忍住了泪道:“我就是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带大的闺女,就这样给别人家了。”

杜二老爷道:“你又说气话,什么叫给别人家了?难道闺女出阁了就不是你的闺女了?”

杜二太太一时无言以对,也只能哼了一声不理杜二老爷了。

外面吹吹打打了一整个晌午,赵氏的房里倒是挺安静的。赵氏靠着引枕,伸手接过茯苓递过来的汗巾擦了一把脸,问道:“大姑娘出门了?”

“已经迎出去了,说是家里几个爷没少为难姑爷,不过姑爷文章学识都是厉害,全答了出来。”

赵氏点了点头,继续道:“杜家祖上也没有多少考科举的,如今自然是要找几个有学问的姑爷,以后若是考中了,将来也好帮衬帮衬。”

茯苓见赵氏没什么精气神,说话也蔫蔫的,只继续道:“奶奶不如再躺一会儿吧,反正今儿天大的事情,也不会来劳烦奶奶的。”

赵氏昨晚听了赵夫人的分析,一时间倒也放下了心来,觉得分家对二房没什么好处,所以只点头道:“你说的对,如今我都这样了,也没这个精气神去管这些了。”

迎客、受礼、应酬,这一天也总算是安安稳稳的过了。刘七巧毕竟刚出月子,精力有限,回百草院的时候都已经开始打瞌睡了。杜若却是送了杜茵去姜家,这会儿还没回来。不过刘七巧嘱咐过春生,时时刻刻的看着杜若,坚决不让他沾一点儿的酒。

刘七巧进房里的时候,就瞧见绿柳她嫂子正在给杜文韬喂奶,小家伙闭着眼睛一个劲儿的吸,倒像是饿极了一样。绿柳她嫂子便道:“早上外头太热闹,吵着哥儿不肯睡觉,一直到下午才算睡着了,这一觉睡了足足三个时辰,刚醒就饿成这样了。”

刘七巧本想抱着杜文韬玩一会儿,可想到自己一身的汗,便只先吩咐丫鬟们打水去净房先泡一泡澡。刘七巧听见连翘从外头回来,只忙问道:“老太太那边没什么事儿吧?”

“老太太没事,喝了两口酒,有些上头而已,二姑娘和三姑娘正在安慰老太太呢,其实老太太虽然看着平时最疼三姑娘,但是大姑娘毕竟是杜家的嫡长女,在老太太心里头肯定也是最重的,如今大姑娘嫁人了,老太太伤心也是难免的事情。”连翘一边说,一边在五斗橱里头给刘七巧拿出一套崭新的丝绸中衣,送进了净房继续道:“奶奶也累了一天了,方才晚膳的时候我看奶奶也没吃什么东西,尽顾着安慰老太太和太太,奴婢让人去厨房给奶奶送一碗清凉的绿豆粥来,奶奶一会儿就当宵夜喝了吧。”

刘七巧从浴桶中起来,擦了擦身子道:“不必着急,先吩咐下去做吧,一会儿大爷回来了,定然也是要吃一点的,今儿还不知道要醉倒多少人呢,你派人去门口候着,二奶奶如今在坐小月子,只怕想不到这些。”

果然不出刘七巧所料,除了杜若和杜芸,其他人都是歪歪倒到的回来的。索性茯苓服侍完赵氏睡下之后,也到了门口来等杜蘅,见杜若扶着杜蘅从马车上下来,只急忙就迎了上去,茯苓抬眸,看见月光下杜若白净俊逸的脸颊,只觉得心中一刺,立时就低下头去,微微的福了福身子,喊上几个丫鬟一起把杜蘅给扶了回去。

杜若目送茯苓离去,倒是没有多想,又把杜莘和杜茂两个小子给送回了靡芜居里头。

杜若回到百草院,院子里早已经静悄悄的,刘七巧穿着中衣,抱着杜文韬坐在躺椅乘凉,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小娃儿在她怀里安然的睡着。

杜若进门就瞧见这样一副画面,只觉得心中一暖,上前两步道:“你怎么在外面等,消息有虫子。”

古代的院落里面植草丛生,蚊子小虫是很多的,但是杜若的百草院里面却不多,因为院里面种了驱蚊的夜来香。房里虽然放着窖冰,是比较凉快,但是刘七巧觉得夜晚的凉风才是最舒服的,不含任何的杂质和污染。

杜若上前,弯腰把睡着的杜文韬抱了起来道:“小家伙挺沉的,你这样老抱着可不行。”

刘七巧便撅嘴道:“这不就等着他爹回来抱呢!”

杜若正抱得欢腾,里头赵奶娘从屋里出来道:“奶奶,可不能在抱着哥儿睡觉了,他习惯了,以后放在炕上可就不肯睡了,还是让奴婢把他抱走放炕上睡吧。”

杜若原本还想再抱一会儿,可听奶娘说的很有道理,便把杜文韬给还了过去。刘七巧只拉了拉杜若,留了一大块地方,让他在榻上躺下,两个人只面对着面道:“相公,嫁女儿是不是一件很伤感的事情?”

杜若叹了一口气道:“确实如此,二叔平常看似乐天豁达,今儿大妹妹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湿了眼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2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6/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