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199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我对玉器向来没有什么研究,也看不出它是不是真的玉枕,只是我前世生活的地方,惯有一些不法商人,把一些类似玉器的石头做成玉器的模样,卖给不懂货的人,而那些石头,或多或少都是有问题的。”刘七巧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杜若能不能听明白,可瞧见杜若那一脸求知欲的份上,她忍不住继续道:“那些石头里面,会放出一些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有害物质,能伤害到人的身体,而很多人却并不知情,结果最后莫名其妙的就死了。”

杜若拧眉听者,嘴里头却不断重复着刘七巧的话语:“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接近的人却很容易死。”杜若不愧为是一代医学天才,只笑着道:“我明白了,很多我们查不出来的事情,没准就是因为有这么一样东西,一直在放出那些看不见的有害物,所以造成很多解释不了的问题。”

“聪明!”刘七巧夸奖了杜若一句,但还是开口道:“不过我只是怀疑而已,没准跟那个没关系,如果那是真玉的话,一般不会出现这个问题,除非那个玉枕是假的。”

杜若只想了想,又开口道:“这事情牵扯太多,我们也没有任何证据,只怕是只能就这样藏着掖着了。”

刘七巧也跟着叹息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东西只是我的推断,并非有理有据,我们也不能找一个孕妇,天天枕着这玉枕,看最后胎儿能不能健康平安,所以这件事情我并不想伸张,连二叔我也不会去说了,如今唯一不放心的,只是那一枚玉枕,若是还留在敏妃的身边,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一时间两人之间的气氛便有些沉闷,杜若知道刘七巧如今也怀着孩子,最看不得胎死腹中这样的事情,只伸手搂着刘七巧道:“七巧,你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把那个玉枕给弄出来,不说别的,只拿到玉器店里头鉴定一下,我们心里头也好有个数,宫里头的事情太复杂,杜家向来都是中立的,虽不想因此而牵扯进去,但也要心中有数,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只会做阴私勾当的恶人。”

刘七巧靠在杜若的怀中,嗅着他身上好闻的气味,抬起头蹭了蹭他下颌微微长出来的胡子,笑道:“相公,你最近越发沉稳了,以前好歹还玩笑几句,最近倒是越发不苟言笑起来了,怎么既当了哥哥,又当了爹,觉得肩头上的责任更重了?”

杜若见刘七巧与他开起了玩笑来,只身上摸了摸刘七巧的小腹,继续道:“以后还是少进宫,若是那个玉枕的真有什么问题,你方才那样试探梁贵妃,只怕她必然会对你心存芥蒂的,虽然梁家和我们杜家是世交,但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前年大梁妃难产去世的时候,还不是连累了杜家的一条人命。”

刘七巧低眉想了想,杜若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刘七巧自认运气很好,可也没必要用运气去撞一些晦气。今天的事情,说起来也只能是烂在肚子里头了。刘七巧叹了一口气,虽然有些不甘心,可是她刘七巧向来是不打没保证的仗的,所以,只能揭过这一页了。

两人各自有些失落,幸好春生的车赶的很稳,稍过了一时,便在外头笑着道:“大少爷、大少奶奶,飘香楼到了!”

  ☆、278|6.04

这时候没到开夜市的时候,飘香楼里面没几桌客人,杜若要了临街的雅座,跟刘七巧一起难得两人世界一回。

飘香楼的老板是北方人,可当年南迁的时候,也跟着去南方住了十几年,所以回来的时候,专门做南北菜,两边的口味都做的很不错。

刘七巧前世是个南方人,杭帮菜吃的比较多,这一道南.乳.肉就是她最爱吃的,可惜回金陵的时候,她没什么机会出门,唯一一次出门的机会,还是去喝了一百两银子一晚的花酒,关键是,连一个美人的正脸也没见到,足足让刘七巧伤心了好一阵子。

飘香楼的招牌菜除了南.乳.肉,还有栗子炒子鸡、荷叶粉蒸肉、龙井虾仁等,杜若各点了一份,对于饭量都不大的两个人来说,这四盘菜能吃光就已经不错了,不过刘七巧瞧见店堂的挂着的菜单上面,还有一道西湖牛肉羹,就又点了一大碗的西湖牛肉羹。

两人那里能吃下这么多的东西,古代也没有一次性的碗可以打包的,吃不掉倒是怪浪费的,刘七巧看着略略才动了几筷子的菜,只笑着让杜若,去把春生喊上来,让他把这一桌子的菜给消灭干净。

其实杜家虽然是大户人家,可是在银钱花销这一方面,到算不得大手大脚。除了杜老太太阔气惯了,吃用都相当精细之外,其实刘七巧和杜太太一起用膳的这些日子,倒是觉得杜太太能算得上一个勤俭的人。

杜家有规矩,主子是不会吃剩菜的,一顿头吃不完的菜,再不会留着下一顿再吃,所以刘七巧隔三岔五的会带着不同的人去杜太太那边用晚膳,因为她和杜太太吃剩下来的,多半杜太太都是赏给丫鬟们吃的,这样一下省了丫鬟们去下人房吃下人的饭菜,又不浪费了粮食。

杜太太那边的晚膳,平常也是四菜一汤,两个女人,就是敞开了肚皮吃,那也是吃不光的。所以在杜太太房里头当值的几个大丫鬟,长得都分外的珠圆玉润一些,因为她们的伙食,是个主子一样的。

杜若拗不过刘七巧,只好喊了春生上来,吩咐道:“你大少奶奶吩咐你把这一桌菜吃完。”

春生跟刘七巧和杜若也从来不客气,只是看了桌上的菜,却不见饭,便抓了抓脑袋道:“这只有菜没有饭,吃的心里头不踏实啊。”

刘七巧闻言,只扑哧笑了一声,喊了店小二上了一大碗的白米饭送进来。她和杜若两人便离了席,坐在窗口的的靠背椅上,瞧着外头的风景。

跟现代的城市比起来,大雍的京城算不得繁华,可是刘七巧知道,在古代其实只要能吃饱饭的家庭,都能算得上小康家庭了,像她能嫁到杜家来,天天锦衣玉食的养着,那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

刘七巧端着手中的茶盏,抬起头瞧了一眼坐在他对面的杜若,主动屏蔽了春生狼吞虎咽的吃饭声音,悠闲的开口道:“相公,有一件事情,我已经考虑了很久了,以前没肯对你说,是怕遭到太多的反对,如今我想来想去,既然是在做一件好事,就没有必要想太多,连大长公主都能开了水月庵的门接纳那些病患,我们原本就是开医馆的人家,自然是要做的更好的。”

杜若见刘七巧虽然语气悠闲,可看着自己的眼神却没有半点的轻慢。他觉得以前的刘七巧是稚气中带着几分成熟,可是真正的把刘七巧娶进门之后,他才发现,其实刘七巧是成熟中带着几分稚气,她这嫩嫩的壳中,保不定还真有一个七老八十的灵魂,可是杜若觉得,就算前世的刘七巧七老八十,那他也爱这样的七老八十。

“你说,我继续听着。”杜若拿起茶壶,给刘七巧又添了一盏茶,只叹了一口气道:“其实我如何不知道你的心思,你受大长公主的印章时、受朱姑娘的店契时,还有你小库房里头存着的那些银子,你心里想做什么,我又如何不知道。”杜若放下茶壶,伸手握住了刘七巧的手道:“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我便辞了太医院的事务,一心一意的给娘子当店小二。”

刘七巧听杜若这么说,忽然就感动得不知所以,只底下头,略略喝了一口茶,又抬起头来道:“那你可要说话算数,到时候可别说舍不得俸禄了。”

杜若只笑了起来,问刘七巧道:“听说我娘把我的俸禄给了你,你瞧过没有里头有几两银子?其实,若只是吃俸禄,只怕我也养不起你。”

“养不起我?养不起我就替我打工吧!”刘七巧笑眯眯的开口,正巧那边春生扫荡完了一桌的菜,打了一个饱嗝,听刘七巧说了这么一句话,只连忙开口道:“大少奶奶,你要打什么?喊小的去就好,吃饱了正好有力气!”

刘七巧和杜若不约而同的横了春生一眼,两人起身回家。

因为两人在外头已经吃过了饭,所以回去的时候显然时辰已经不早了,不过还是赶在了杜二老爷的前头。不然的话,只怕杜老太太又要担心起来了。不过杜老太太对杜若的溺爱,绝对超出了刘七巧的想象。原本刘七巧觉得杜老爷老来得子,杜老太太也得了这么一个小孙子,一定是宠上天的,没想到杜太太宠则宠矣,对杜若却还是跟以往一样,每天都要嘘寒问暖个不停,连在外头吃了多少饭,点了什么菜都要一一问一遍。

刘七巧则乖巧的坐在一旁,听着杜若和杜老太太聊这些有的没的。

“以后还是不要在馆子里吃饭了,馆子里的师傅虽然厨艺好,可毕竟没有家里头干净,你要是实在喜欢吃那飘香楼的菜,就请大师傅到府上来,做好了菜再回去就好了。”古代没有点外卖这一说,所以如果喜欢吃哪家的菜,又不方便出门的话,倒是可以请馆子里的大师傅上门服务的,不过这服务费自然就没那么便宜了。

刘七巧想了想,这一顿她们才花了半两银子,若是请大师傅上门,少不得也要五两银子,杜老太太果然不是持家有道的人。

“老太太,不如这样,请厨房的厨子去飘香楼把相公喜欢的几道菜学了回来就好了,反正厨房的厨子是杜家家养的奴才,杜家是开医馆的,也不会以后改行开酒楼,横竖都是花银子,不如一步到位,以后若是想吃了,随时都可以让厨子做出来,不光我和相公有的吃,全家人都有的吃。”

这会儿正巧到了用晚膳的时候,几位姑娘一早也过来了,听见刘七巧这样说,杜芊只笑着拍手道:“这可好了,我一直听二哥哥说飘香楼的荷叶粉蒸肉好吃,可从来没吃到过,他每次都说给我们姐妹几个带回来,一转眼又忘到姥姥家了!”

杜芊说着,拧着小眉头扯着杜老太太袖子,真是撒得一手好娇。这样的姑娘,性子又活跃,即便是翻了些小错,只要家里人疼着,也就长辈们给摆平了。

“你这丫头,还惦记着吃呢,若是吃胖了,小心做好的嫁衣穿不进去了,那可不得急死人了。”杜茵是三人中的长姐,但是她虽然是嫡长女,在杜老太太面前的受宠程度却远不如杜芊,不过其实刘七巧私下以为,杜老太太会对杜茵冷淡点,全是因为杜二太太。杜二太太的性子实在是,一点儿小事能得意半天的人,若是杜老太太还一味疼爱杜茵,只怕杜二太太的尾巴就到天上了。也亏得这次,齐家糟了难,杜二太太也算是被沉重打击了一次,杜老太太从那时候开始,对杜茵就越发关爱了。

“对,你大姐姐说的对,我来问问你们,绣品都做得怎么样了?茵丫头,我听说这几天你每天做针线都要做到三更半夜的,晚上做针线可不好,伤眼睛,你这会儿年轻察觉不出来,等你生了孩子,年纪一上来,到时候再注意,可就来不及了。”杜老太太只关心道。

“也没有,前一阵子倒是有些赶的,后来大伯娘借了红藤姐姐过来,她的绣工又好,做出来的东西实在好看,我原本是想自己绣嫁衣的,如今只看了她绣的一片袖子,断不敢自己绣了,到时候穿在身上,一片袖子是好的,一片袖子是差的,只怕要被笑话死了。”杜茵说着,只略略低眉一笑道:“不过就是多做了两双鞋而已。”

杜茵针线上算不得出众,但至少也会做鞋;杜苡是杜家最全面发展的一个闺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女红针线也是拔尖的,杜老太太自己用的香袋荷包,还有很多是杜苡送的,所以对杜苡的嫁妆里的绣品,她倒是不担心的,还有一年的时间,慢工出细活,到时候杜家的颜面自然是能赚回来的。只唯独芊丫头……杜老太太想了想,只觉得头大,当年花姨娘进杜家的时候,那也是个能抗大刀却捏不动针线的,这十几年她虽然学得不算慢,但是比起苏姨娘和陆姨娘,那仍旧不是一个档次的,不是档次的娘交出来的闺女,自然就更不是档次了……

  ☆、279|6.05

众人又说笑了一会儿,杜老太太知道杜若和刘七巧已经吃过了晚膳,也就不留他们在福寿堂了。杜若和刘七巧从杜老太太那边出来,又去了杜太太那边,如今杜太太刚出月子,身子还不是很利索,大多数时间也都是在如意居自己的院子里头,今儿刘七巧和杜若出去了一天,自然是要娶如意居给杜太太请安的。

他们两人过去的时候,正巧遇上杜老爷和杜二老爷一起回来了。杜二老爷走在杜老爷后头,脸上还带着些郁闷的神色,杜若见杜二老爷这般自责,心里头也很矛盾。敏贵妃的事情,按照刘七巧的分析,必定是那玉枕弄出来的事情,如今让杜二老爷这般自责,杜若心中也实在不忍心。

杜老爷见刘七巧和杜若从福寿堂出来,也没有问刘七巧今天进宫的事情,只开口道:“见过老太太了?”

刘七巧点了点头,应道:“见过了,我和相公在飘香楼吃过晚饭了,老太太还说,要请厨子去飘香楼学了招牌菜回来,做给家里人吃呢。”刘七巧也是一个懂眼色的人,这么说无非就是想引起杜二老爷的注意力,让他把心放开一点。

杜若跟着笑了笑,想说什么却还是没说出来,杜二老爷神色依旧是有些淡然的,见如意居快到了,便开口道:“大哥,你们慢走,我先回自己院子里去了。”

杜老爷目送杜二老爷离去,这才转头看着杜若和刘七巧道:“你们两有什么事情瞒着二叔是不是?七巧你平常说话从来没这么大声过。”

刘七巧只略略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朝杜若使了一个眼色。杜若连忙为刘七巧解围道:“爹,我们没有什么事情瞒着二叔,敏贵妃没了孩子,二叔心里头难受,我们只是不想二叔……”

杜老爷一摆手,转过身子,在两人前面径自往如意居走去,只远远的开口道:“大郎,你还是那个毛病,一说假话就脸红,这么多年了都改不了。”

刘七巧闻言,急忙就扭头瞧了杜若一眼,只见杜若的脸颊上的红云,比西边晚霞还要红。刘七巧鄙视的看了杜若一眼,之前在安靖侯府上跟她不是配合的很好嘛,那说谎也是一套套的,怎么如今见了老爹就这样了。

杜若叹了一口气,低着头跟在杜老爷的身后,杜老爷走了两步,回过头道:“一会儿进去,要是你娘不问,就不要提今天敏妃娘娘的事情,省的她也伤心。”

杜太太最是慈悲心肠的人,听说好端端的人孩子没了,自然是要伤心一回的。刘七巧想了想,只开口道:“爹,我和七巧已经吃过晚饭了,既然爹这么说,那我和相公先不回去了,等一会儿爹和娘用过了晚膳,我们再一起过去。”

以杜太太的个性,少不得会问刘七巧出去做了什么,杜若又是一个不爱说谎的,与其闹得杜太太心里头难过吃不香晚饭,不如她和杜若等他们用完了晚膳再过去。

杜老爷想了想,也跟着点了点头,这时候已看见如意居那边已经有了丫鬟出来相迎。

杜若和刘七巧信步往百草院走,过了元宵节,听香水榭边上的抄手游廊上,原来的花灯已经卸了下来。晚上杜家没什么人会往这边走,上头只零星的挂了几盏的花灯。

刘七巧往那边瞧了一眼,却见花姨娘身边的丫鬟香草正在游廊的尽头等着。刘七巧上前走了几步,才瞧见花姨娘正蹲在游廊尽头的小水桥上,点着一盏盏的花灯,让它们顺着水流而去。

杜若只开口道:“今儿是二月十八,听说是花姨娘母亲的忌日。”

刘七巧往前走了两三步,想了想道:“二叔因为敏妃的事情如此伤心,想来你也是不愿意看见的,花姨娘和我是老乡,或许我告诉她,她能劝劝二叔。”

杜若原本也不想欺瞒杜二老爷,但这事情不但牵扯甚多,而且是真是假并无从考证,也怕杜二爷徒增烦恼。

“这样也好,让花姨娘说的隐晦一些,二叔自己参悟出其中的道理,没准就能解开自己的这个心结。”

刘七巧点了点头,转身对杜若道:“你先回去吧,我和花姨娘说一会儿就回去。”

杜若颔首,和刘七巧分开,才微微走了两步,忽然想起了什么,只急忙就回身,将身上的披风取了下来,披在了刘七巧的身上。

刘七巧身上本来就穿着披风,这样一来倒是又被杜若盖得严严实实,不过这时候天色已经晚了,正是风凉的时候,所以刘七巧便没有再推,只开口道:“你快些回去屋里呆着,小心别着凉了。”

春草听见这边的动静,见是刘七巧过来了,只向她福了福身子道:“大少奶奶,姨娘在那头呢,小心下面的台阶,大少奶奶若是想见姨娘,奴婢去替你传话。”

刘七巧只点了点头,示意春草不要发出太大的动静,小声道:“不要吵着姨娘了。”

春草应了一声,和刘七巧一起站在游廊的尽头,往花姨娘那边看过去,也跟着小声说道:“今儿是姨娘母亲的忌日,姨娘平素里从来不提花家的事情,只有两老的忌日却从来不会忘记。”春草叹了一口气,只继续道:“当了姨娘的人,就跟是一家人都跟着做了奴才似的,竟连个亲戚也不认了。花家老将军和夫人的牌位都在花家祠堂,姨娘也不能进去拜一拜。”

刘七巧瞧着花姨娘的背影,不过就是三十出头的年纪,换在了现代,才将将能算上一个剩女,可如今在古代,她已经是一个快要成家的女儿的娘了。刘七巧想起自己肚子里的这块肉,没想到千算万算,她刘七巧在这一点上,也是入乡随俗了。

“是谁站在那边。”花姨娘从水桥边上站起来,方才她蹲的时间有些长了,这会儿腿有一些麻,瞧见春草站着的地方又多了一个人,一时间也看不真切,便开口问道。

“姨娘,是我。”刘七巧转身,往前迎了几步,瞧见花姨娘穿着绛红色缠枝团花大氅,月光下越发映衬的人眉目如画。

花姨娘见是刘七巧在等她,只微微一愣,又想起了今日她一早和杜二老爷进宫的事情,便隐隐觉得有些疑惑,她缓了一会儿,扶着栏杆从水桥边站了起来,只问道:“七巧,找我有什么事情吗?今儿是我爹娘的祭日,按例二老爷会去我的房里。”

刘七巧见花姨娘这么说,也只跟着笑了笑,又道:“这会儿正是晚膳的时辰,二叔应该没有到姨娘的房里吧?不知道七巧能不能先进去坐一坐。”

花姨娘只点了点头,笑道:“平日我们四个都是一起用晚膳的,今儿我吃素,所以让厨房单独留了,七巧不介意的话,跟我一起吃几口清粥小菜。”

刘七巧在飘香楼已经吃过一顿了,不过一碗清粥,作为一个食欲已经打开的孕妇,自然是能吃的下的,当下就开口道:“那求之不得了。”

蘼芜居是一个两进的小院,苏姨娘和陆姨娘住在前院,花姨娘和阮姨娘住在后面,平素刘七巧去蘼芜居,顶多就是在前院苏姨娘的客厅里头,跟着众人打打麻将,玩玩叶子戏,到还真没有去过后面的一进院子。

前院和后院之间,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天井,里头两口大缸,这时候没有东西,听杜芊说,等入了春,会种上睡莲,等夏天的时候,蘼芜居大缸里头的睡莲,能比荷花池的荷花还开得好。

小院本就小,自然种不下什么大树,只有矮矮的两片花圃,里头没有种花,倒是摆了各式各样的盆栽,刘七巧只略略的瞧了一眼,便知道是经过人仔细打理过的。

大厅里头点着灯,西里间是阮姨娘的住处,如今阮姨娘还有两个月也要临产,正是待产的时刻。花姨娘引了刘七巧进了东次间,靠墙的位置是一个炕床,对面临窗是两把铁力木的管帽靠背椅,外间和里间用多宝阁隔开,上面摆了几样古董,看着一点儿不比杜太太房里的少。

屋子中间有一张铁力木束腰圆桌,上面摆着针线篓子和几块用剩下的碎料子。

花姨娘来杜家的时候,是带着花家的家产的,从她一言一行之中,也知道她并不是缺钱的人,不然的话单靠杜家给姨娘的一个月三两银子的吃用,是断然不够用的。

“坐吧。”花姨娘招呼了刘七巧一声,自己在靠窗的靠背椅上坐了下来,吩咐春草去传晚膳。

“我这样留你下来,你家相公不会来找了你回去吧?”花姨娘玩笑了一句,没等刘七巧回答,只叹了一口气继续道:“在这边的日子呆得久了,人也变得谨小慎微起来,原一直以为从我们那里过来的人,少不得也要闹得现世翻天覆地的,看来那些也不过就是小说里写的那样,大多数人,无非还是结婚生子,安安乐乐的过完这一辈子而已。”

  ☆、280|6.05|

这句话最入刘七巧的心思,其实刘七巧刚过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带着很矛盾的心思的。一开始她是伤心失望加郁闷,那时候刘家不富裕,刘老二在城里没有站稳脚跟,家里不过就是粗茶淡饭,三个女人生活在一起,刘七巧那时候也曾无数次埋怨过穿越大神,尼玛得又多不待见自己,才让她穿了这么一个贫困户。可是后来李氏难产,连自己奶奶张氏也搞不定了,作为穿越过来不到半年还浑浑噩噩的刘七巧,才猛然醒悟了过来,用自己的技术救下了李氏。

这个时代提供给女子的平台是狭窄的,可正因为她穿越到了那样一个贫穷人家,她才有机会显示她的才能,能让她在这里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如果刘七巧穿越到了一个富贵侯门,家里的规矩很大,只怕她连进别人产房的机会也没有。

“身世是上天注定的,但生活是自己过出来的,与其轰轰烈烈,其实平平淡淡也是真,再换句话来说,我们觉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女子看来,已经是了不得了。”刘七巧坐下来,花姨娘起身到里头桌上的熏笼上倒了一杯热茶过来,递给刘七巧道:“你这话说的中听,说起来芊儿的事情,还要谢谢你从中斡旋,她都是我宠坏了,我虽然知道我这样养她不合现在的规矩,可心里头却还是不忍心那么对她,你还记的幼儿园门口的标语是怎么写的吗?童年是最美好的时光。”花姨娘说到这里,略略蹙眉,正这时候香草已经带着两个厨房的小丫鬟进来了。

“姨娘,今儿厨房做了咸菜粥,素什锦蒸饺,葱油花卷,还有一叠醋花生米,梅菜拌笋丝。”春草一边说,一边上前收拾了桌上的针线盘,将吃食一样样的端上来,又道:“厨房的沈婆子说,上回姨娘给的那个擦手的东西可管用了,她去年手上犯了冻疮,今年就没犯,让我谢谢姨娘呢,还说她孙女针线好,问要不要进来给三姑娘做一些针线活。”

花姨娘起身请了刘七巧一起就坐,见外头送菜的小丫鬟已经走了,这才问春草道:“她是给了你什么好处,你着急为她说起好话来了?她家孙女才十二岁,针线再好,能有家里针线房里的人手艺好?三姑娘的针线,那是连针线房的人都不做的,我倒是真预备要找个手艺好的准备准备了。”

春草听花姨娘这么说,脸顿时红了一片,只蹙眉道:“姨娘你快别说了,她老在我跟前唠叨,我也是没办法,再说秋菊出去之后,姨娘也一直没要新的人来,上回二奶奶送来的那两个小丫鬟,姨娘也没要,沈婆子才起了这个心思。”

“我不要人伺候,那是因为我这边没什么事情,每天不过就是一些端茶递水、传几顿饭的事情,你若是觉得这些事情你坐着还累,那我去回了二奶奶,让她给你找户人家嫁了,你也不必再跟着我了。”花姨娘心里头如何不知道这些小丫鬟的心思。春草算不得是心大的丫鬟,却也有几分心高气傲,骨子里倒是有些看不起她这做姨娘的,不过花姨娘是不爱生事的人,自然也从不跟她计较,平常两三句提点也提点过了,却不知她今天在刘七巧这样,还有恃无恐的说这些话出来。

春草见花姨娘话中有了怒意,只急忙跪了下来,一脸惊恐道:“姨娘快别这么说,奴婢怎么会这么想呢,奴婢是想着,别的姨娘每人都有两个大丫鬟,这也是家里的规矩,姨娘……姨娘……”

“怎么?你还想说我坏了家里的规矩不成?”花姨娘端在手中的碗落在桌面上,明明瞧着没怎么用力,却让人听的掷地有声,春草一下子又吓的噤声了。

其实刘七巧倒是挺理解花姨娘的,就说刘七巧自己吧,也是特别不喜欢自己住的地方别人总走来走去的。故而她和杜若在百草院是有规矩的,卧室里头,没有传唤,丫鬟们是不准进去的。但是平常穿衣洗漱什么的,杜若都已经习惯了她们的服侍,所以刘七巧也只能慢慢习惯着。可能花姨娘就不太习惯这些,她觉得她和杜老爷的闺房情趣,就不能被打扰,所以贴身的大丫鬟她还真不需要,只要几个能跑腿的小丫鬟,这就够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1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9/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