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186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杜若只摇了摇头,笑着道:“我就是知道她做戏呢,前几日还请了我们宝善堂的大夫,一起做戏装病来着。”杜若搁下笔,稍稍叹了一口气道:“索性三妹妹的事情,也没传出去,林掌柜那边也不敢再说了,陈大夫自己知道被骗了,还气愤了一场。”

刘七巧也跟着叹了一口气,只从背后抱着杜若道:“三妹妹的事情,我瞧着还是有些难办,二叔的意思是,等过完了年再说,我想着也只能这样了,现在这年节里头,要是让老太太不痛快了,可就是我们的不孝了。”

杜若扭头,正巧就贴在了刘七巧的脸颊边上,边趁机啜了一小口,只开口道:“你也越发孝顺了起来,大过年的,想要什么奖励?”

刘七巧就也往杜若脸上又亲了一口,两人旁若无人的样子,只把站在墙根底下王老四府上的两个小丫鬟给羞得都脸红了。刘七巧回过神来,才瞧见两个十二三的小丫鬟还站着呢。便只清了清嗓子道:“客人来了也不沏茶上来,谁教你们的规矩?”

两个小丫鬟急忙就缩了脖子就往大厅外头去了,刘七巧俏皮的笑了笑,问杜若道:“好了没有,好了我们就回去吧。”

这时候王老四也安抚好了老娘,从外面进来,见了刘七巧便有些不好意思,只开口道:“七巧,你瞧我娘这脾气,年纪这么大了还跟一个孩子一样,让你们见笑了,尤其是杜大夫,这这,我都臊的没处说了,每回都来这么一遭你说这……”

刘七巧扑哧一声笑了起来道:“老四,再过几日就过年了,带着大娘回牛家庄去吧,你们两个人在这边过年冷冷清清的,也不像话。”

王老四便道:“我正打算后天走呢。”

“那可巧了,后天我娘也回去,不然你们一起回去吧。你去年也没在家过年,今年自然是要在家过的。”

王老四只摇了摇头道:“那可不行,营里头兄弟也都没在家过年,我们说好了今儿一起过年,我后天就送了我娘过去,让她搭你们家车回去拉倒,我再让人拉个一车的东西回去,只要让她体面着回去,她才不管我回不回家过年呢!”

刘七巧见王老四这么说,便也点头赞同,毕竟她也不太懂王老四他们武将的规矩。上回听说不过就是迟到了半个时辰,就被周珅打了二十鞭子,在刘七巧看来,简直就是变态行径。她当然不知道这还是周珅因为她的缘故,故意给王老四放水请假呢!

“那行,明儿你派人去我家说一声,后天让他们过来直接带上大娘一起走就好了。”刘七巧说着,便抬起头来瞧了王老四一眼,见他那一双眸子黑亮亮的,看着着实精神。

王老四憨憨的笑了笑,又问刘七巧:“三姑娘的病好些了没有?”

“一早就好了。”

杜若就在一旁打趣道:“你这都问几回了?从我来了就一直问,如今又问七巧,难道我这个当太医还会骗你不成?”

王老四就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一边挠头一边嘿嘿的笑了起来。

刘七巧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又想安慰王老四几句,又不知怎么开口,便道:“这事儿你放心,都说了好事多磨,等过了这一阵子,没准就柳暗花明了。”

王老四只一个劲的点头,又请刘七巧入座,刘七巧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便只开口道:“我和相公要回去了,你放一百个心,你这媳妇逃不掉的!只是眼下还有那么点难关,我们慢慢来!”

王老四毕竟打了一段时间的仗,听刘七巧这么说,便笑着道:“老子鞑子也打了,南蛮子也打了,如今不过就是要娶个媳妇,怎么就那么难呢!”

杜若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拍了拍王老四的肩膀道:“老四你放心,有你抱得美人归的一天。”

王老四送了杜若和刘七巧出门,王大娘一溜烟就从后面跑了出来,急忙上前问道:“他们怎么说的,老四?”

“什么怎么说?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呢!娘,你要是等不及,随便你找个什么人给我当媳妇拉倒,我都快被你给烦死了!”王老四认了王大娘这些天,也算是忍无可忍了。

王大娘啐了王老四一口,脸上笑嘻嘻道:“我倒也不想烦你来着?谁让我给生了你这个不省心的呢?这么大一人了,媳妇都没娶回家,你倒是那时候争口气把七巧给娶回来了,我也就算了,如今七巧都怀上别人的孩子了,你还光棍一个!”

王老四被王大娘一阵数落,心里也不由有些难过,也许对于王老四来说,刘七巧是不同的吧。但是七巧如今过的这样幸福,他王老四除了祝福她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话好说呢!

“娘,别人家的媳妇你就别惦记了,横竖你喜欢杜家三姑娘对不?我好歹也加把油,给你娶回家,可坏话我可先说前头了,你可不能摆婆婆的谱儿,人家还是小姑娘呢!”

王大娘一听,又气又笑,跳起来骂道:“没长进的东西,媳妇还没娶进门呢!你就心疼起来了!铁定跟你那几个哥哥一样,有了媳妇忘了娘!”

  ☆、257|5.16首|发

过年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接下去也就只有等年夜饭的份儿了。刘七巧旧年是在王府过的年,王府里头过年规矩大,从腊八开始,里头的管家媳妇们就开始上下奔走,忙的不可开交。那时候王妃不管事,一天下来,还要回四五次话。

今年因为赵氏的缘故,刘七巧和杜太太两人都赋闲了。对于孕妇来说,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受到优待的人群,这一点倒是不假的。

从腊月二十三扫尘之后,刘七巧便再也没出过门,一直陪在杜太太身边,杜太太的预产期是在正月十五,刘七巧按照现代的方法给她推算过,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差错。但是怀孕到了后期,什么特殊情况都会发生,所以这一阵子,算是比较要上心的日子了。

杜太太已经二十年没怀孕了,虽然是二胎,这感觉跟生投胎也没什么区别,到了这几日也紧张了起来,晚上觉也睡的不安稳了起来。寻常天气好的时候,杜太太也出去走一走,往福寿堂那边绕一趟,给杜老太太请个安什么的。

这日下午,刘七巧用过午饭,回了自己的百草院,也没有歇中觉。冬天日端,歇了中觉晚上便睡不着,她也就不歇了。才坐下了,就听见外头小丫鬟进来传话道:“老太太那边请大奶奶过去玩呢,今儿外头送了金锞子进来,老太太让大奶奶先去挑几个好看的,留着赏人用。”

刘七巧便在房里头应了一声道:“去回老太太,我一会儿就过去。”

做杜家的下人其实还是满幸运的,杜家不像那些公府侯门,规矩礼数一大把。在这府里里头,上上下下的也都挺随和的,便少了一些争斗。但杜家下人们的月银倒是一点儿也不比那些侯门公府少。刘七巧和赵氏每个月的月银是十六两。两位太太的月银是二十两,老太太的月银是二十八两。这些都是原先的老太君在世的时候定下来了,这些年也没变。其实对于刘七巧来说,这些银子就是白得的银子,像她这样,吃用自有公中给钱,这些银子不过就是让她零花的,可在这古代,没有淘宝、更别提京东,她就是有银子也花不出去,不过就是留着当私房钱罢了。

前几日庄上献来的那些东西,也各自都收了起来,银两就不用说了,单单那些活鸡活鸭的,就在厨房那边叫唤了老一阵子。不过这些都是赤芍去传膳的时候说给刘七巧听的,她这丫鬟能说会道,虽然没有半夏心细,可胜在了机灵。

刘七巧去福寿堂的时候,才发现其他人都已经到了,连平常很少出门的杜太太也都来了。杜老太太见了杜太太,便开口道:“我没派人请你,你怎么倒自己来了呢,我还想你肚子大了不方便,就不喊你了。”

杜太太便笑道:“七巧说了,多做运动好生养,我瞧着今天天气挺好,就出来走走了。既然老太太没请我,那大不了我再起身走了便是。”杜太太向来是温婉之人,难得开几句玩笑话。杜老太太听了,只笑道:“呸呸,瞧你说的,既然来了,就都坐下吧,也别客气,今儿都在我这边用晚膳,我做东。”

刘七巧便笑着道:“太太一来就骗了老太太一顿好吃好喝的,太太你可要多来才是呢!”

杜二太太本来就不是一个会玩笑的人,也不会说话,最近自觉表现良好,便也笑着道:“就是这个话,我和媳妇两人这几日忙的脚不着地的,也没听老太太说要留饭了。”

杜老太太便笑道:“你们少抱怨了,你们当初大肚子的时候,我少照应你们了?都是过来人了,就别说这见外话了。”

杜二太太便就又笑了起来,想起前几日她送了年礼回齐家时候的事情,心里头还是略有些难受。

齐家的庄子到底还是没有卖掉,杜家是齐家的姻亲,自然也不会去做逼债这种事情。这庄子一旦卖掉了,要再买好的,可就不容易了。这些年京郊很多地方的庄子都欠收,也就那几个地方好一些,出手倒是容易,可以后就再没这么好的地方了。原本齐老爷是打算直接把庄子抵押给杜家的,杜老爷并没有要,只又宽限了他两年时间。如今齐家就连丫鬟都少了一大半,家里头的针线缝补全部都是自己做的了。

最可怜的还是姜梓歆,嫁过去才没多久,齐家就出了这样的事情。那齐太太也不是好相与的,便在下人面前说她命不好,在家里克死了老爹和祖父,到了齐家又开始克齐老爷了。为了这个,姜梓歆回姜家哭过好多回,又因为怀不上孩子,齐太太又给齐昀的房里添了两个通房。这日子过得……简直说多了都是泪啊!

一众人都坐定了,杜老太太才开口道:“我是瞧了今年送来和金锞子,看着比往年好看,所以才请你们过来瞧一瞧的。”

赵氏便开口道:“这是珍宝坊今年的新想头,过年做一些金锞子、银锞子,也是为了喜庆,大家伙也不会拿这个当银子花,不如做的好看一些,在上头留了孔,小娃娃用红绳子串起来挂在身上,还能辟邪呢!”

“这个办法倒是很不错,我前两年也看见过这样的金锞子,我以为那是定做的,就没往这处想。”杜太太说着,又瞧见刘七巧的耳朵上带着的向日葵花纹的耳坠子,便问道:“你这耳坠子倒是挺像那小金锞子的。”

刘七巧摸了摸耳坠子,也不怕羞,只大大方方道:“这是大郎送我的第一样礼物,我瞧着这简单又好看的就一直留着带了,别的太重了,我如今有了身子,也不能带那些东西。”

赵氏又让老婆子送了很多东西进来,有一盘子金锞子、一盘银锞子、还有几条上好的珍珠项链。

“老太太上回才赏了姑娘们各一套头面,这几日我出去瞧了,也没有几样新玩意儿,倒是这几条珍珠项链,颗颗饱满,品相实在是不错的,所以就给姑娘们每人选了一条,就当是年礼了。往年这些都是大伯母张罗的,我也不知道选的好不好,拿来给老太太瞧一瞧。”

杜老太太看过之后,只点了点头道:“这珍珠确实不错,很配衣服,还是你想的周到,年年都送朱钗环翠,也该换一换了。”

杜二太太也跟着开口道:“给姑娘们做的春装,也送了过来,我瞧着都挺好看的,还有茵丫鬟的嫁妆,我也列了一张单子出来,给老太太过目。”

刘七巧这会儿也总算明白了,这嫁妆单子,才是今天的重头戏呢。上回姜家送来的聘礼是一个账本,如今二太太还去的嫁妆,是一张卷成了卷轴的单子,到也是旗鼓相当的很。

百合接了杜二太太的嫁妆单子,呈给了杜老太太。杜老太太从头到尾的看了一眼,略略点了点头,只笑道:“你这回也算是大放血了,这京郊的庄子也给了,算是你的家底了。”

说到这一点上头,杜二太太还是挺感激赵氏的,原本她的嫁妆,杜蘅自然也是有份的,可如今这庄子留给了杜茵,自然就少了杜蘅的那一份。索性赵氏倒是没有半点意见,见了这嫁妆单子,还开开心心的送了两抬添妆给杜茵。

“我想来想去,还是茵丫头可怜,虽然姜家小子看着是有出息的,可这今后的事情,谁也预料不到的,总是要给茵丫头都备一点的好。”杜二太太想起杜茵,心里还是舍不得的很,但她再想一想姜梓歆,又觉得杜茵算是逃过一劫了。

“你能做到这份上,也算不错了。”杜老太太略略叹了一口气,汤家那边,也已经算好了黄道吉日,打算等过了年节,也要来下聘了,到时候免不了又一阵忙。杜老太太便问道:“茵丫头的日子定了没有?也该翻一翻黄历,看看哪个日子好一些了。”

杜二太太便开口道:“上回下聘礼的时候,是写了几个日子的,有二月里的,也有三月里的,我瞧着有点早,就想在看看,五月底有没有什么好日子,到时候天气也热一些,也方便些。”

杜老太太算了算,只开口道:“五月里正好是七巧的产期,到时候只怕忙不开,不然就八月里吧,我也舍不得她一早就嫁人了,年纪还小,不着急。”

杜茵的婚事若是定在了八月里,那杜苡肯定是又要比她迟的,不过汤大人要明年年底才能回京述职,所以杜苡的婚事,最早也要到明年年底才行。这样一来,杜芊的婚事,大概是要拖到后年的。要是定了下来,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只要没定下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变数可就大了。

刘七巧换个念头想一想,这也代表着王老四还有一年时间可以努力,只要老太太没最后定下人选,王老四总是还有一线希望的。

“三位妹妹眼看着就要出嫁了,老太太这里只怕是要冷清了,不然的话,每天早上聊天说话的,都能消磨好些个时光了。”刘七巧也觉得杜家的三姐妹都是极好的闺女,女孩子嫁了人,总不如在家里自由自在的。

  ☆、258|5.16首|发

众人一直闲聊到了掌灯时分,老太太派了丫鬟去传膳,杜太太才起身告辞了。杜老太太知道她最近也吃不了什么东西,今儿在这边坐了半天,只怕也累了,便开口道:“你就回去吧,一会儿天黑了只怕路不好走,我也不留你了。”

刘七巧正要起身相送,杜太太便开口道:“七巧你留下陪老太太用膳吧,一会儿大郎也回来了,你们小夫妻也有日子没在一起用膳了。”

杜太太年轻时候,杜老太爷还在,杜老太太也不留两个儿子用膳,只偶尔想他们的时候,才让他们过去吃一顿半顿的饭菜。可如今杜老太太年纪大了,一个人也是寂寞,从搬到了福寿堂来之后,便让他们爷几个跟着她用晚膳。其实也是为了他们好,还方便了厨房,毕竟送到老太太这边的膳食,总要比其他院子里的更精致些。但是这样一来,可就苦了小辈们。白天不碰头,晚上吃饭也不碰头,尤其是杜蘅,要是没睡在赵氏的房里,那就等于同在一个屋檐下,也碰不了几次面的。杜蘅一开始和赵氏感情疏离,少不得也有这其中的原因。

杜老太太听杜太太这么一提,也稍稍的想了想,可她这边毕竟地方有限,一大家子的人都来吃饭,自然是不可能的,想了想便开口道:“从明儿起,早上让他们爷几个陪着我用膳,晚上就让姑娘们过来陪我吃晚饭吧,让她们两对小夫妻年节里头,好好的处处。”

赵氏闻言,脸上不由就红了起来,说起来她跟杜蘅同桌吃饭的日子,还真的算得上屈指可数了。

杜老太太又道:“姑娘们都要嫁人了,能陪我的日子也不多了,大郎二郎反正都是家里人,也跑不掉的。”

杜太太听杜老太太这么说,也稍稍的愣了一下,她这回倒真的是说者无意的,不过既然杜老太太都发话了,她也自然是笑着应承了。

不过今天晚上的晚膳,还是在福寿堂里头用的。用过晚膳,杜若便和刘七巧回了自己的院子,两人略略坐了一会儿,正打算安置了,忽然听见外头有人敲了加几下梆子。刘七巧正觉得奇怪,只见杜若脸上微微变色,便急忙吩咐连翘道:“你出去瞧瞧,到底是睡觉出事情了。”

连翘脸上也略略一滞,急忙出了院子向人打听,片刻之后才进来回道:“住外头的三婶婆死了,他家里正打发人来报丧呢!”

刘七巧拧眉想了想,这三婶婆大概就是那个说她像杜玉的老太太。刘七巧还记着她进门去祠堂祭祖的时候,除了脑子不大清醒之后,身子还算硬朗,怎么不到半年,就去了呢?

杜若连忙起身,正要往外头去,刘七巧忙不迭去里间拿了斗篷出来,替他披上了道:“大冷的天,你去去就回来,别跟着熬夜。”

杜若只点点头,皱起眉头道:“前几日下月的时候,老太太在院子里摔了一跤,让我二叔去瞧过几回,摔断了腿,本来以为还能熬几天的,大概是年纪大了,没熬过去。”

生老病死,向来如此,杜若这会儿的神色也算不上悲伤,只是有些叹息罢了。刘七巧给他系好了斗篷,小声道:“你瞧过了就回来吧,大冷的天,你这身子又不经熬的,知道不?”

“我知道了,啰嗦鬼。”杜若伸手勾起刘七巧的下巴,低头就吻了上去,只将舌尖略略往里头探了探,才肯出来。

刘七巧便让到一边坐了,扯嗓子吩咐下去:“紫苏,你给大爷提灯,送到二门口,交给了春生再回来,让你们家春生提点着大爷,让早些回来,别太晚了。”

紫苏从外头进来,顶着一个大红脸,郁闷道:“奶奶又开我玩笑,谁是我家的,我还一个没嫁人的姑娘家,被奶奶说的都没脸见人了。”

刘七巧便笑道:“迟早的事儿,难不成你还想换一个?要是想换可告诉我,我直接把你配给老四了,也省得王大娘一个劲的催。”

紫苏急得跺脚,只向杜若告状道:“大少爷你听听,她说的是什么话呢!”

杜若只笑着附和道:“听着挺有道理的,将军夫人呢,紫苏不然你考虑考虑?”

紫苏顿时就拉下了脸来,往帘子外头一钻,丢下一句话道:“还是让连翘去吧,今儿我腿疼,不想出去。”

刘七巧就在里边赔罪,只开口道:“你快去吧,我的好姑奶奶,你要不去,春生能乖乖的听话吗?”

紫苏闻言,只忍不住笑了出来,让外头小丫鬟点上灯笼,自己进房里加了一件半臂的夹袄,在外头等着杜若。

刘七巧目送着杜若出门,天上没什么月光,黑洞洞的,外头冷的厉害。连翘从外头过来,手里头还捧着一个小布包裹,见刘七巧正在门口站着,忙不迭就迎了过来道:“奶奶怎么在门口站着呢?仔细风大冻着了。”

连翘说着,上前替刘七巧打了帘子,两人进了厅里头,才觉得身上稍微暖和点。连翘便拿着包裹递给了刘七巧道:“奶奶,这是茯苓姐姐做给小少爷的,之前有几样没做完,所以走的时候就没留下,今儿她才做好了,请我去拿的,只是茯苓姐姐说,以后不是大房的人了,只怕就不方便再给奶奶做针线了。”

刘七巧打开来看了一下,都是可爱的小肚兜一类的小衣服。她预产期是在五月份,那时候正是天热,小孩子不用穿什么繁复的衣服,就是平常的系带衣裳,倒是做了好几件。用手摸了摸,面料也洗的软软的,倒是很上了心思。

“回头你替我谢谢她,再告诉她,我原是舍不得她的,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我并不是嫌弃她,只是……只是想和大太太和大老爷一样,一生一世一双人,这样就挺好的。”

连翘听刘七巧说的坦然,转身替刘七巧倒了一杯热茶道:“奶奶放心,茯苓是明白人,她若不明白,也不会应了老太太的。这世上谁不想只守着一个男人呢,可也不是人人都有这个福分的。奶奶既然有这个福分,更要好好的守着。”

刘七巧原本对连翘是有几分疏远的,总觉得她太过中庸了一点,做事不显山漏水,不过她也确实喜欢这种平常的主仆关系。可今天连翘这一番话,倒是让刘七巧有几分遇到知音的感觉。在古代能有这样一个明理的人,确实是很不容易的。

“你这丫头,倒是想的通透,那我问你,你要是有个机会可以当姨娘,你当不当?”刘七巧倒是想试一试她了,所以便半真不假的问道。

连翘想了想道:“若是我跟茯苓一样,进府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一小就定亲了,没准我也会喜欢上大少爷。奶奶你不知道,大少爷小时候长的还要好,偏偏身子还弱,一张脸白净白净的,我头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还以为是个女孩子穿了男孩子衣服呢!”

刘七巧想象了一下杜若小时候的样子,自己也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连翘又道:“后来才知道是一位少爷,可惜身子比小姐还娇贵,三天两头的病歪歪的,偏生他自己还不省事,动不动就看书看到大半夜的,那时候太太经常来我们院子里,就是怕大少爷又偷偷的看书,我们全当大少爷将来是要考状元的,谁知道后来竟不是。”

说起这个来,刘七巧又笑道:“你快别说这考状元的事情了,上回在金陵的时候,我只夸说一句世上难道有不喜欢年轻状元爷的人吗?他就跟我急起来了,第二天就约了一个真状元出来给我看,结果我看了一看,果然那个真状元没他长的好看,也就作罢了,你瞧瞧这人,简直就是小肚鸡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1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6/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