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杜若跟着他们吃了两杯酒,回到百草院的时候,刘七巧已经回来了,见杜若红着脸进来,便问道:“怎么在家里还喝上酒了?”

杜若便道:“今儿难得高兴。”正说话间,茯苓就进来服侍,杜若见了她,便开口道:“以后你不用在进房服侍了。”

茯苓见闻,又是红了脸,那边绿柳便笑道:“张姨娘快到外头坐着吧,这些事情就让奴婢们做吧!”茯苓娘家姓张,所以绿柳便这么喊了出来,茯苓只红着脸道:“我还没出这个院子呢,你们就这样编排起我了。”茯苓说着,便只低下头,挽了帘子到外头去了。

原来方才茯苓去把刘七巧接回来的时候,刘七巧就已经问了她这事情,茯苓也只把老太太和自己说的话都说了一遍,最后只答应了过去杜蘅的房里。这样一来,自然是不能再在杜若跟前贴身服侍的,不然的话也不合适。所以刘七巧便吩咐了下去,以后房里贴身服侍的事情,就交给另外三个丫鬟,顺带再把赤芍和半夏两人带上,慢慢的,小丫鬟也就得用了。

杜若洗漱完之后,便在刘七巧的身后坐了下来,紫苏正服侍刘七巧除去她头上的钗环,杜若只挥了挥手,示意紫苏出去,自己亲自上前,为刘七巧解开长发。杜若的手指纤长,骨节匀称,指腹柔软,加上他动作轻柔,刘七巧便难得享受着闲暇的一刻。

刘七巧只叹了一口气道:“谁能想到,世上还有这样的事情呢,说实话我这几天也一直在为茯苓的事情操心,原想着,不如就把茯苓介绍给了老四,老四现在是将军,茯苓过去了,还能当上将军夫人,谁知道我这心里才有些盘算,倒是被别人先截胡了。”

不过刘七巧其实还希望王老四能找一个更好一点的媳妇,最好是能识文断字的,虽然王老四识字不多,可他如今是朝廷命官,以后的仕途那肯定还长着,有一个识文断字的夫人,那就是王老四更好的助力了。

只不过,要是不解决方巧儿的事情,王老四这老大难问题只怕也是解决不了的。

“我瞧着也还不错,只要茯苓自己愿意,跟着二弟,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我们这样的人家,向来是不苛待姨娘和庶子的,茯苓若是能生上一男半女的,以后也就有指望了。”杜若说着,只讲刘七巧的长发都打散了,拿了梳子慢悠悠的梳了起来道:“至于老四的事情,男人要娶媳妇,总比姑娘家嫁人容易些,过几日我再给他好好物色物色。”

刘七巧点了点头,从铜镜里头瞧见杜若给自己梳头的模样,心里头就别提有多高兴,只站了起来道:“我梳好了,现在轮到你坐下,我给你梳头。”

杜若便坐了下来,刘七巧解开了他的发髻,用手指轻轻的压着他的头皮,凑到他耳边道:“我回来也有几日了,大后天是十五,我打算去水月庵走一走,瞧一瞧大长公主去。”

杜若道:“你去吧,不过路上小心些,你现在毕竟不是一个人了。”

刘七巧便抽了抽嘴角道:“就知道你心疼孩子胜过心疼我。”

杜若一脸无奈,却也无从辩驳了。只摇了摇头,携着刘七巧一起上床安歇了。

第二天一早,茯苓还是没有进门服侍,如今她要成为二房的姨娘了,是时候要避嫌一些了。原先她们大丫鬟是两人一间房的,如今刘七巧便让连翘和茯苓分开了住,也不知道二房那边定了什么日子让茯苓过去,不过既然说了是姨娘,那定然是一过去就开脸的。

刘七巧看完了黄历,发现十二月十八是个黄道吉日,便定下了那一天去朱家为包探花提亲。绿柳命小厮买回来的雁子也已经在厨房养着了,要是多养几日,只怕也会太肥了。刘七巧回来也有了七八日,便想着回王府坐一坐。

用过午膳,绿柳备了车,跟紫苏一起和刘七巧回了王府。刘七巧不在的这两个多月里头,绿柳只去过王府一次,还是王妃喊她过去问话的,去的时候也没遇见周珅,她悬着的一颗小心脏也算稍稍的安稳了一点。

刘七巧一早就遣人去王府说了一声,所以刘七巧到王府的时候,老王妃已经让身边的老妈妈过来候着了。见了刘七巧便迎了上来喊姑奶奶,又上下打量她一番,见身子还是跟以前一般轻盈,便知道还没显怀。

刘七巧跟几个妈妈随口聊了几句,跟着一众人去了寿康居里头。王妃和二太太也都在,王府的二少奶奶才生了一个哥儿,还在月子里头,就没过来。老王妃见了刘七巧,只开口道:“我瞧着怎么比以前还瘦了一些?是不是孩子太磨人了?”

刘七巧便笑道:“倒也没有,不过就是有些犯恶心,来去都是坐的船,可不吐掉了我几斤酸水了。”

王妃只笑道:“这才好,磨娘的都是儿子。”

老王妃也开口道:“三个月没见你,总觉得家里头太清静了些,如今见到你了,才觉得又热闹了起来。”

“可不是,太太还经常念叨,说七巧在府上的时候,那才热闹呢,如今姑娘们都嫁人了,家里也冷清了。”二太太的两个庶女,说起来就没有王妃的两个庶女聪慧,所以在老王妃跟前,也不过就是应个景儿,活的太规矩了。

刘七巧瞧了一眼,其实一个也已经十二三岁的样子,另一个还小,但是两人都有些木呆,难怪老王妃不喜欢。不过王妃身边两个奶娘手里抱着的哥儿姐儿,倒是长的都很可爱,刘七巧便道:“哥儿都会说些什么话了?”

“爹娘都会喊了,老祖宗也会喊了。”一旁的奶奶便开口答道。

刘七巧又看了一眼周珅的那个闺女,眼睛滴溜溜的,模样其实长的像春月,不过就是安静了点,大家说笑她也不插话,只偶尔笑一笑,显然胆子就笑了很多。

王妃便看着她道:“六姐儿,快喊七巧姐姐。”

原本是应该喊姨娘的,只不过既然养在了王妃跟前,就只能喊姐姐了。那姑娘便怯生生的喊了一声七巧姐姐。刘七巧应了一声,大伙入各自见礼入座,丫鬟们送了茶上来,才慢慢聊开了。

“听说世子爷的婚事定下来了?”刘七巧见王妃没提起这个事情,便索性自己先问了一声。

王妃便笑着道:“定下来了,是太后娘娘赐的婚,姑娘家人也不错,不过还是一个庶出的。”王妃因为秦氏的事情,心里头其实觉得有些对不住周珅,第一个媳妇没选好,年纪轻轻的就让他成了鳏夫了,如今虽然是续弦,终究还是一个庶出的,她心里不过意,也是有的。

老王妃看起来倒是没什么不满,只开口道:“那姑娘是养在国公府老太君跟前的,教养自然是好的,不然也不会由老太君亲自去求了,一个庶女,能有这些体面,可见在家里头,定然也是个懂事的,和秦氏自然是不能比的,你就放宽心吧。”

王妃点了点头,只开口道:“希望如此了,听说诚国公府的家风严谨,有四十无子方可纳妾的家规,如今的世子爷都是在国公夫人二十几岁的时候才得的,想来这姑娘虽然是庶出,应该是好的。”

王妃这话说着有点像自我安慰的样子。但是刘七巧听着就觉得有些奇怪了,既然四十无子方可纳妾,那么这么小的庶女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既然国公夫人都生了儿子,怎么就又纳妾了呢?

不过这些闲事,自然是刘七巧管不着的,刘七巧便安慰起王妃道:“太太快别操心这些事情了,还是好好操心等新奶奶进门了,早些给世子爷开枝散叶的,好抱孙子呢!您瞧瞧,二太太都抱上孙子了,世子爷还没个子嗣,可不就落后了?”

老王妃闻言,只哈哈笑起来道:“你这丫头,有脸说我们家,你们杜家二老爷都抱了几个孙子了,你不也才开始奋斗起来?”

场面一下子就轻快了起来,众人又聊了几句,外面有小丫鬟来传话道:“世子爷和王爷回来了。”

老王妃便高兴了起来,平常他们两人军营里头事情都很多,几天几夜不回来也是常有的事情。今儿回来可不就是赶巧的事儿吗?老王妃便道:“问他们在不在家吃饭,要是在家就吩咐厨房多备一些菜色,七巧你今儿也留下来用了晚膳在回去吧!”

刘七巧想起王老四的事情来,倒还真想见一见周珅,况且如今他已经定下了亲事,自己就更不用怕他了,这有什么好怕的,不过就是个长的霸道一点的男人罢了。

“我还没回去瞧我娘,一会儿瞧过来,再来老祖宗这里讨饭吃,可好?”刘七巧便带着几分娇嗔开口道。

“你尽管来,若是你娘愿意来,把她一起喊过来,我这边很久没热闹了,你也知道以前都是姑娘陪着我用膳的,如今我一个人吃,不香。”

刘七巧想了想二房那两个闷葫芦一样的庶女,想要逗老王妃开心,确实也有点难的,便点了点头道:“那我先回去问问,一会儿再过来。”

刘七巧回到蔷薇阁的时候,没想到家里头还有别的客人,刘七巧才进门就听见里头哭哭啼啼道:“我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儿,当初回家也没说清楚,就说是城里有了宅子,我也是这两天才听说的事情,只气的我差点儿就去把那姓周的砍了,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那人说完,便哭了起来,见刘七巧进来,便跟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急急忙忙的站了起来,抓住刘七巧的手道:“七巧,这回你可要帮帮我们家老四,不能看着别人败坏他的名声,你知道村里头怎么说的吗?说我们老四当了方家的便宜女婿了,做了便宜爹了!”

村里人说话那嘴巴刘七巧是见识过的,刘三婶活着的时候,就可以当一个标杆人物,如今她虽然去世了,但并不表示后继无人,况且刘七巧觉得,这事儿铁定跟周婶子有关系,不然城里头的事情,牛家庄怎么就能知道了?

  ☆、243|5.16|

李氏见刘七巧回来,也急忙迎了出来道:“方才紫苏就先回来说了,你还在老王妃那边,怎么现在就过来了?”

刘七巧忙道:“老王妃留了晚膳,我一会儿还要过去,我也正是为了王老四的事情来的,没想到大娘你也在?”

王老四的娘这会儿哭的眼睛红红的,见了刘七巧也不知道从哪一句说起来,只叹息道:“我也是这两天才听说的,他一个人在外头,平常也不会来,有时候就拖带着你爹给我们家里捎些东西,从来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也不知道方巧儿她们,是怎么知道我们家老四的住处的!”

刘七巧听到这里,边知道方巧儿这一回大概是和周婶子有备而来的。王老四当了将军的事情,定然是整个牛家村都知道的,牛家村这么些年,没出几个大人物,想刘老爷和刘老二这样能在城里头站稳脚跟的,这在牛家村村名的眼中,那都是了不起的事情了。刘七巧和杜若成婚那一会儿,刘老爷在牛家村摆了三天的流水席,虽然杜若和刘七巧因为路远天热,都没回去,可她知道,村里人现在都当他们家是暴发户了。

王老四这种,自然是更厉害的,出门两年,愣是混上了一个将军,这简直就更武曲星下凡一样的,是神话一样的事情。王老四跟着周珅回来之后,带着一群小兵蛋子一起回家,在牛家村闹了几天,好吃好喝的请了村里的兄弟们。虽然很多人都很向往王老四这样的日子,但是跟王老四差不多年纪的人,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了,谁也不想拿命混富贵,所以也只有眼馋的份儿了。

“大娘您先别着急,只怕这事儿老四自己都不清楚呢,前几天我去过老四宅子里,看门的大爷说,老四好久没回去了,大概一直在军营里头,今儿王爷和世子爷都在府上,我让世子爷给老四带个话,让他回来处理处理家务事儿,不能让你们两老没脸,你说对不?”刘七巧拉着王大娘坐下,让丫鬟给她奉了茶,又道:“今天也晚了,大娘就在我家住一晚上,明天我再带着大娘去老四的宅子上,有你在,方巧儿自然不敢怎么样的。”

王大娘稍稍顺了一口气,抬起眼来看了一眼刘七巧,只有些不好意思开口道:“七巧,不瞒你说,当年你把我家老四带到城里来,我可是真心怨你的,我生儿子只为了传宗接代,将来让他给我们养老送宗的,没想过他出来建什么军功的。可是如今我们老四果然出息了,我还是要谢你,若不是你,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家老四能这么出息。”

刘七巧知道王大娘说的是真心话,这世上哪家父母也不可能让孩子去做那些卖命危险的营生,可偏偏王老四走这条路就走通了。

“大娘,我知道你心里想的事情,眼下老四出息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他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媳妇,能把你们王家好好的带起来。我虽然和老四没有缘分,但是我们俩从小一起长大,这些情分还是有的,你放心,这件事情,我不会不管的。”

王大娘听了这话,才略略放下心来,只又叹了一口气,蹙眉道:“我是真没想到,方家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了。原本巧儿遇上了这样的事情,村里头的人多多少少也都同情她,她一个姑娘家,被自己的亲娘弄成这个样子,确实也可怜,可她怎么就能缠上我们家老四了呢?我们家老四是老实人,对村里人谁都好这你也是知道的,可是好人不能就这样被糟蹋了。这口气,我说什么都咽不下去的!”

刘七巧只点了点头道:“大娘你放心,今儿无论如何,我也会让世子爷给老四传个口信去,让他明天说什么都要回家,把这事情给说明白了。”

李氏见刘七巧说的这么斩钉截铁的,便也上前劝慰王老四的娘道:“大嫂子快别难过了,等着事儿解决了,让老四早早给您娶个媳妇进门,到时候我们好好挑一挑,挑一个城里的,能段文识字的姑娘,给方家点颜色看看。”

王大娘算是终于给安抚过来了,也略略松了一口,众人又闲聊了一会儿,老王妃那边就派人来请刘七巧过去用晚膳了。

王爷和世子爷果然都留在了家里头用膳,就连二房的周琰也在家,原来临近年底,玉山书院也放了年假,正巧周琰刚得了儿子,就回来温习了。

老王妃在寿康居开了两桌,中间用屏风隔开了,男宾女眷各一桌,也就没什么好忌讳了。丫鬟挽了帘子,刘七巧矮身进来,便瞧见周珅坐在一旁的席位上,那张脸还一如既往的黑着。

“七巧来啦,快过来我这边坐。”老王妃招呼刘七巧坐到了她身边,见一众人都来齐了,便开始用膳了。古人都讲究食不言寝不语,只要老王妃没发话,其他人是不敢开口说话的,所以大家伙都安安静静的。用过了晚膳,王妃和二太太各自要回去用晚膳了,老王妃就留了王爷等人下来说话,刘七巧因为有话要跟周珅说,便只略略送了送王妃,又回来了。见了王爷和二老爷等人,只弯腰福了福身子。

王爷很喜欢刘七巧,听说她有了身孕,也很高兴,只开口道:“七巧也要多注意身子,不过有时间的话,就多回王府逛逛,陪老祖宗她们说说话。”

“七巧知道。”刘七巧乖乖的点头,脸上神色恭敬自然。周珅从来都沉默寡言,没什么话,刘七巧想了半天,终于打开了话匣子道:“还没恭喜世子爷,新婚将近了。”

周珅点了点头,依然一脸面瘫,低头喝了一口茶水,脸眼睛都没眨一下。

刘七巧就郁闷了,也不知道新奶奶瞧见周珅这副滴水不进的样子,心里头会是个什么感觉。刘七巧想到这里,忽然又觉得有些好笑,便知道略略一哂,开口道:“不知道世子爷最近能见着王老四吗?他家里出了点事情,想让他明天回家里头看看。”

周珅听了这话,才略略有些反应,只抬起头道:“他家里能出什么事情?我听说他家都没什么人,他嫌弃一个人住着冷清,所以就长住在了军营里头。”

刘七巧心想这些事情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便瞒了下来,只开口道:“也没什么,她娘从乡下来找他了,他总要回去看看的吧?难不成把一个老人家随便丢在家里就好了?”

老王妃听见刘七巧提起王老四,便开口道:“七巧,你说的这个王老四,是不是也是你们牛家庄人?以前和你爹一块儿,救过珅哥儿的那个?”

“可不是,就是他,最近他老想着要娶媳妇,我正帮忙物色呢,不知道老祖宗这里,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刘七巧这也是病急乱投医了,竟忘了绿柳跟她说过的话,冬雪原本是对王老四有意思的,就是因为方巧儿的事情,给黄了。

“我怎么听说他家里头有了,还给他生了个孩子呢?原本我房里的冬雪是想讲给他的,后来听了这事情,也就没提了,冬雪是好姑娘,不能过去给人做小啊,他现在虽然是将军了,可毕竟他也只是个不识字的粗人。”老王妃向来对自己身边的丫鬟,都是疼爱的,以前春月没跟世子爷有什么的时候,她也是真心相待的,如今出了这事情,只怕冬雪她是不舍得给了。

“那孩子不是他的,他府上住的那个人,也不是他媳妇,那姑娘之前嫁给了一个地主当小老婆,后来那地主死了,谁知道她就偏偏有了遗腹子,可那老地主家里的儿子不认,说这孩子是别人的,那姑娘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赖上了王老四了,如今王老四的娘都急得进城了,正到处找儿子呢!”刘七巧实在不想不知情的人把事情越描越黑,索性就直接跟老王妃说了。

老王妃听了也是一愣一愣的,只笑道:“这王老四也是,怎么没脑子呢?便宜爹当的。珅哥儿,你明天喊他回家,把这事情理理清楚,他毕竟是我们王府出去的人,别到时候外头连我们王府都一起笑话上了。”

周珅见老王妃发话了,便急忙点头称是,又抬起头看了一眼刘七巧,见她眉眼弯弯,脸上神色虽然有些急切,但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想来日子过的是很称心的。周珅不由就冷笑了一声,端着茶盏兀自饮茶。

刘七巧见周珅应下了,也松了一口气,又见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辞了。王老妃和王爷几人还要闲聊几句。王爷便很随意的开口道:“送送七巧。”

周珅和刘七巧名义上是兄妹,送一送也无妨,周珅便放了茶盏下来,起身跟着刘七巧到了外头。

刘七巧自然是不敢让周珅送的,急忙就谢过了道:“还请世子爷留步。”

周珅脸上依旧冷冷淡淡,瞥了一眼站在一旁来迎刘七巧的绿柳,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来,略略蹙了蹙眉宇。绿柳立时吓的恨不得找一个地洞钻下去,急忙为刘七巧披了披风,打了灯笼在前头引路道:“奶奶这边走。”

  ☆、244|5.16|

十二月份已是仲冬,天暗的极早,外头稍稍起了一点风,虽然在王府的花园里头,还是觉得有些冷。刘七巧走在前头,见周珅远远的在后面跟着,负手向前,离她有几步远的距离。虽说古人早慧,但其实刘七巧知道,男人在三十岁之前,其实都处于一个懵懂半知的状态。就像现代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三十岁的男人,不过也是人生刚刚起步,像周珅这样二十来岁已经算是有所建树的,其实也是少有的。只是他生在这样的家庭,自然是要负担起身上的重担。

才略略走了几步,不想却飘起了雪花,洋洋洒洒的,在黑夜中反倒让人觉得有几分凄美。刘七巧见周珅没有要停步的样子,便开口道:“听说国公府的五姑娘也是素有美名的,世子爷想来也会好好待她的。”

周珅笑道:“不过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家里人都盼着我娶妻生子,那么娶一个进门,总是不错的。”

刘七巧只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又觉得跟周珅说什么感情、真爱,那怎么可能呢?在他眼里,女人只怕就分为两种,一种是他可以弄到手的,另一种是他得不到的。

刘七巧叹了一口气,又笑道:“世子爷真是孝顺。”

干巴巴的语气,似乎这样的对话也没有要进行下去的必要了。不远处,小丫鬟低着头踩着小碎步走过来,见了刘七巧和周珅,便福身行礼,只开口道:“七巧姑奶奶,杜太医上门来接你了,车驾就在外头等着,让门上的小厮让奴婢进来通报一声。”

刘七巧脸上便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一时间只觉得黑暗都似乎明亮了起来。周珅呵出一段白气,停在路边,只看着刘七巧道:“七巧,你说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真的会有吗?”

刘七巧冷不防周珅问出这样的话来,只觉得有几分惊讶,随即就笑道:“世子爷若是觉得有,那自然是会有的,这种事情不在于外头的人怎么看,只在于世子爷心里头的想法。”刘七巧说完,弯腰福了福身子,转身告辞。

外头马车里,杜若正抱着暖炉,听见里面开角门的声音,急忙从马车上跳了下来。雪越发的大了,纷纷扬扬的,眨眼的功夫,刘七巧的斗篷上就已经沾上了好一层。杜若把怀里的手炉递给刘七巧,扶着她上马车道:“看见变天了,就急忙过来,怕赶车的小厮不当心。”

刘七巧这会儿心里没来由的暖了一下,只跟着杜若一起上了马车,靠在杜若的身旁,怀抱着手炉道,半阖着眸子道:“相公,你会一生一世只对我一个人好吗?”

杜若听刘七巧忽然说起了这个,只当她回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跟王府里头的那些女眷聊了些什么,便开口道:“七巧,你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杜若很实心思的人,他觉得这种问题完全就是废话。如果他不是真心喜欢刘七巧,他不会娶她,而她娶了刘七巧进门,自然是要真心相待,白首不离的。

刘七巧这会儿却非缠着他说,嘟着嘴亲到他的脸颊上,马车里头微微有些冷,风大挂起了帘子,有雪花飘了进来。刘七巧凑上前,伸出舌尖舔了杜若脸颊上的一片雪花,开口道:“相公,其实有时候我也很害怕。”

刘七巧看着杜若,眼底却有着晶莹的泪光,杜若只觉得瞬间心口就被融化了一样,将刘七巧抱在怀中,紧紧的。

“七巧,你不用害怕,我答应你,我杜若一生一世,只会对你一个人好。”有时候语言的作用就是让对方能听清楚你心里想说的话,让她更加心安。

刘七巧听杜若这么说,扑哧一声就笑了起来,靠在他的肩头道:“杜若若,你真好。”

两人自成婚之后,已经鲜少有了在马车里腻歪的时间,今天也算是重新过了一把赢了。两人回了杜家,外头的雪还没停,刘七巧才下马车,早有一群老妈子,迎了出来,一路上的雪花都已经铲的干干净净的。这样的日子,其实过的也算舒心的了,穿越过来的人,能有几个能过这样的日子呢?刘七巧便又想起了她刚穿越过来拿会儿,李氏背着她到处找大夫时候的日子,眼角便又稍稍有些热了。

都说入乡随俗,刘七巧来这里,已经整整九年了。刘七巧拉着杜若的手,两人一起回了百草院。房里头早就烧上了地龙,连翘见两人进来,只笑着迎了上来道:“奶奶可回来了,大少爷回来的时候听说奶奶没回来,晚膳也不用,就急急忙忙的去王府接人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