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第114节
小说作者:苏芷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611 KB   上传时间:2015-08-10 13:24:32

王爷听老王妃都安顿的妥当,只点头道:“一切有老太太做主就好了。”

刘七巧在家里养了几天,等回王府的时候已经是生龙活虎的,半点儿病气都没了。如今王妃的身子也好了歇,一天也有一两个时辰能靠一会儿。刘七巧才回来,便急冲冲的往青莲院跑进去,直接冲到了王妃的房中,看见王妃正靠在那边吃东西,虽然一张脸还是苍白的多,可毕竟人已是清醒了过来。

王妃见了刘七巧,也急忙招手让她过去,刘七巧只红着眼睛,走上前坐在王妃的床沿上,也不说话,只小心的靠在她的怀里,竟是哭了起来。

“瞧瞧,我这开心果怎么也哭了起来?正是让人看了都心疼了。”王妃说话的声音,还如以往一样温婉柔软,听得就让人心里软糯糯的。

刘七巧细细鼻子,用帕子擦了擦眼角道:“太太,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拿人寻开心,太太你摸摸,我的脸都熬瘦了。”

青梅听刘七巧这么说,只上前道:“你这难道不是因为这几日着了风寒,要清淡饮食,所以才瘦下去的吗?”

刘七巧只扑哧一下笑了起来道:“太太你瞧瞧,我才要在你面前邀功,就又被她给揭穿了,我不管我不管,太太我是真瘦了是不是?”

王妃只伸手摸了摸刘七巧的脸颊,她是最知道刘七巧的,她刚进王府的时候,还是一个青涩的小姑娘,脸上两团的婴儿肥,看着就惹人怜爱。如今是越发长大了,才脱了稚气,自然是没以前那样肉嘟嘟的。

“七巧你是长大了,长大了,也该出嫁了。”王妃说着,只不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第144章

杜二太太正坐在西跨院的正厅里头等着丫鬟去安排车驾,今儿是她娘家哥哥的寿辰,因为杜老二爷一早要去太医院应卯,所以说好了两人午时在舅老爷家会和,然后一同拜寿去。

秀儿从外面进来,擦了擦脸颊上的汗珠子,不知道怎么回话好。杜二太太见她回来,便放下了手中的茶盏问道:“车都备好了吗?去请姑娘出来吧。”

秀儿见二太太问了起来,也只好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回二太太,今儿家里的马车都不在,不然二太太和大姑娘还是坐轿子去吧?”

杜二太太一听,两双眉毛都竖了起来道:“什么?没有马车?”杜二太太一副你逗我玩呢的表情看着秀儿,只开口问道:“家里十来辆的马车,你跟我说没车?你当我从不出门的?连自己家几辆马车都不知道?”

秀儿被杜二太太这么一逼问,也只好如实回答道:“太太,别说没马车,家里连小厮也没几个,今儿是那刘七巧家搬家,大少爷把家里闲着的马车小厮老妈子都喊了去,一大早就出发了,太太你昨儿也没说今儿要出门,这不下人们都不知道。”

杜二太太一听,顿时就火冒三丈,戳着秀儿的脑门道:“什么叫没说我要出门,舅老爷今儿生辰,是一个月前就过来送的帖子,难道还要我同你们说吗?”杜二太太只喘着粗气,拍了拍茶几道:“这还没过门呢,就急着去认大少奶奶了!”

不过也不能怪杜二太太生气,偏生她这个大小姐出身的人,却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晕轿子。说起这事儿还有一个陈年笑话,当年她嫁到杜家来的时候,花轿晃得厉害了点,结果她愣是没忍住,在轿子里就吐了起来,等杜二老爷请她出花轿的时候,当时那个画面,杜二太太是这辈子都不愿意再回想的。所以从那开始,她再也没坐过轿子了。

秀儿服侍杜二太太不过几年,自然是不知道这些陈年旧事,便小心翼翼问道:“太太,不如还是坐轿子去吧!”

杜二太太这会儿正脑仁疼,那边大姑娘已经过来了,听了外面小丫鬟们说的话,便只开口道:“那就去安排轿子吧,从我们家到大舅家,也不过就是三条街远而已,做轿子也耽误不了时辰。”

杜二太太只觉得后背的冷汗都要出来了,她又想让自己闺女知道自己那些糗事,便只好无精打采的挥了挥手道:“你去吧,别说抬轿子的人也没有?”

秀儿只急忙道:“有有有,轿夫是特意留下的,我估摸着大少爷也是知道今儿太太要出门的,所以才把轿子和轿夫都留着。”

想当初从牛家庄搬家到城里,总共就只有四辆马车,还有两车装的是人。可谁知道这次从顺宁路往王府搬,整整装了十来辆车。刘老二最近腿脚不方便,所以没往王府里面跑,刘七巧又不想因为这事情去烦扰了贵人多忘事的二太太,所以只悄悄的跟杜若透露了一下,本来是想他喊上几个力气大的,多跑几趟也无所谓,只要一天只能能把这东西搬过去,到了那边,她们一家人再慢慢整理就好了。

谁知道早上一开门,这门外一溜烟的马车排成了一整排,堵得邻居家都不好出入了。刘七巧昨儿听老王妃吩咐了,赏了蔷薇阁的钥匙之后,她就先去蔷薇阁给看了一圈,见里面的房屋器具,竟是派了人都修葺一新的,心里自然也是又感激又高兴。

大长公主这样的出家之人,难得涉世红尘,便做了一次媒人,这样的风雅之事,早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城。所以现在满京城的大街小巷里头,都知道宝善堂未来的少奶奶是刘七巧。作为刘七巧的邻居们,也觉得很是光荣,一大早的就在门口看热闹呢。

周嫂子这会儿总算恍然大悟道:“我以前这宝善堂的马车老往刘婶子家跑,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刘老爷病多,如今想想,怕是有别的猫腻了。”

一旁的张嫂也抱着怀里几个月大的孙子,点头道:“我给七巧看过相,说她是金命,能富贵一生的,我当时还想着,这就一个下人家的闺女,哪里来这么好的运势呢。”

周嫂子不以为然的笑了笑道:“张嫂子你算的那么准,有没有算到你媳妇是个短命的呢?”

张嫂子只啐了一口周嫂道:“你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我得罪你了吗?真是的。”

李氏如今有了身孕,什么都东西都不能动,一早就被刘七巧扶上了前面的马车。刘七巧站在院子里,嘱咐小厮们搬东西。刘子辰的病好了,前两日刘老三那边就派了车来接了回去。倒是熊大胆跟小王氏商量了半日,最后决定留下来,照顾李氏日常起居。刘七巧想了想,李氏如今是不能动弹的,家里的家事只让钱大妞一个人做确实也累人,便就答应了下来,只不过跟熊大胆说好了,一个月给她一两银子,就当是工钱。熊大胆起初非不肯要,后来还是钱大妞劝道:“大娘你这样,七巧可不敢用你,就是我,她还非要每个月给我一两银子呢,大娘不如就留着,这城里东西多,难免看上了什么,难道还让家里人给你捎银子不成?”

熊大胆听得很有道理,就答应了下来。这会儿她正和两个小厮打手搬着五斗橱往外头来。

刘七巧从库房出来,对站在一旁的刘老二道:“爹,咱们家库房哪里来那么大一个玉雕的,看着可值钱了,是以前王爷赏的吗?”

杜若一听,顿时就想起了以前他曾干过的傻事,只咽了咽口水,面瘫状就底下了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那边刘老二见杜若那尴尬的神色,早已经猜出了一二,只笑着道:“是王爷赏的,一起带走了吧,那边房子大,正好放在大厅里的长案上,够喜庆。”

杜若对老丈人的仗义执言很是感激,不然的话,让刘七巧知道他做了这么蠢的事情,可定还会被笑上一阵子的。众人打包完毕,将一应物件都装上了马车,刘老二上前落了锁,只开口道:“里头还有几样东西是老爷子的,等他来了再过来看吧,这房子一时半会儿王府也不收回去,先就这么放着吧。”

一行人驾着马车,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王府的西北角上。这一处蔷薇阁是昔年王府的老姑奶奶住过的地方,老姑奶奶嫁的远,偏生一辈子没生出一个孩子来,后来男人死了,便回了王府住,二十年前南迁的时候,她不愿意走,只在这边守着,最后病死在了这里。如今这院子倒是有些年头没人住了,不过北迁的时候,整个王府修葺一新的时候,这边也跟着一起修理了一番,后来就成了客院,并没有什么正经主子住过。

老王妃那边也派了几个专门做粗活的婆子过来帮忙刘七巧搬家,她们平常都是院里的粗使婆子,见了刘七巧都要恭恭敬敬的陪小心,如今见刘七巧这么体面,自然是越发小心服侍了。

刘七巧进了蔷薇阁,这时候二太太身边的房妈妈也带着四个丫鬟过来,见了刘七巧便道:“七巧姑娘,这是二太太给你挑的丫鬟,二太太说了,按府里的惯例,没个姑娘是有六个丫鬟的,只不过这会儿几个二等三等丫鬟都有主子服侍,小丫鬟们呢有太不懂事儿,只怕不能好好服侍,还要在下面多训练几日才能送过来。”

刘七巧只点了点头道:“房妈妈回去回了二太太,我从小就没人服侍习惯的,不用再给我添丫鬟了,这四个里头,我也只留两个下来。”刘七巧说着,便抬头瞧了一看房妈妈带过来的这四个丫鬟,见绿柳也在里头站着,便朝她点了点头。刘七巧将四个人都看了一遍,见其中有一个是原来林姨娘院子里的,每次都是她抢先来找杜若去给林姨娘看病的。还有一个是在小厨房打杂的,许婆子常说她惯会偷懒。于是刘七巧就把绿柳还有另外一个她没怎么见过的小丫鬟给留了下来,其他两个让房妈妈都给带走了。

房妈妈一走,刘七巧便开口问绿柳道:“你怎么过来了?不指望等世子爷回来了?”绿柳笑着道:“七巧,你也知道我娘身子不好,我这不是想着以后跟着你了,好歹到宝善堂请大夫可以少收些银子,我也就谢天谢地了。”

刘七巧听绿柳说的直白,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刘七巧仔细想了想,自从进王府之后,真的对她一门心思直心肠对她好的,还真的只有绿柳一个人,她的性子和钱大妞差不多,只不过大妞从小没了父母,比起绿柳来,看上去更有大人的范儿。

刘七巧听她这么说,只笑着道:“那我可手下你了,不过有一件事我得给你说明白了,杜大夫可是不收通房的。”

绿柳见刘七巧这么直来直去的说,只憋的满脸通红道:“你这坏蹄子,跟我说这些做什么?宝善堂那么多小厮伙计掌柜的,你是怕嫁不掉我吗?”

刘七巧闻言,只笑的前俯后仰的,直接推着绿柳往厅里面去。

另外一个小丫鬟是二房那边一个姨娘院子里打杂的,说起来她这次能到蔷薇阁还正是亏了二太太是个酸葡萄。二太太虽然心里面也不怎么受用如今刘七巧还占着一个姑娘的名头,可她是当家太太,自然不能在这些小事上面做出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所以该派的丫鬟婆子自然是要派的。有些人王府的家生子不愿意去,但有些是知道宝善堂名号的,又想着自家闺女的将来,便使了银子给二太太下面的管事媳妇,想让她们在二太太面前提一提的。

这不提也不打紧,提起来二太太的醋坛子又上来了,只抱怨他们没眼色,那宝善堂算什么好地方,刘七巧一个乡下丫鬟,就算进了宝善堂当了大少奶奶,难不成就真风光了?在她看来,刘七巧也就值一个贵妾而已。所以这次,但凡使了银子想过去的,一个都没成,反倒便宜了这没依没靠的小丫鬟。

刘七巧瞧那丫鬟不过十来岁的样子,心里倒是有了自己的打算的。杜家一行人只忙到了晌午,春生拿着杜若给的银子,到鸿运路上的请了大家伙一起吃一顿。刘七巧领着那一个几个刘七巧,把东西都依依整理好了,一家人这才算是有了闲工夫坐了下来。

绿柳毕竟是王府家生的丫鬟,规矩上还是好的,只一早就进了茶房,为一众人都沏了茶送了上来。杜若坐在那边,眼看着大件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也略略放下心来。

刘七巧起身道:“妈妈们都歇一会儿吧,剩下的穿戴衣服,我们自己整理就好,不劳烦妈妈们了。”刘七巧说着,给钱大妞使了一个眼色,钱大妞便进去房里,每人送了一吊钱给她们打酒喝。送走了婆子们,这屋里总算是安静了下来,刘老二才回来便急着进府中拜见王爷,这会儿正好不在。

李氏看了一眼新宅子,只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居然能住到这么好的房子,正是又欣喜又感叹,这一切都是托了刘七巧的福分。

绿柳一早就见过李氏,便规规矩矩的上前行礼道:“奴婢给夫人请安。”

李氏见绿柳穿戴的很是体面,和刘七巧也相差不了什么,知道这定然也是府里面的高级丫鬟,只连连摆手道:“姑娘使不得,快坐吧。”

绿柳笑着道:“主子在哪儿有奴婢坐的份呢,从进往后七巧就是奴婢的主子。”绿柳说着,又给一旁的小丫鬟使了个眼色,那小丫鬟也福了福身子道:“奴婢青儿给夫人请安。”

李氏敲着孩子长的瘦小,一双大眼珠滴溜溜的,倒是惹人怜爱,便问道:“你几岁了,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那青儿小声回话道:“奴婢十岁,家里头还有什么人奴婢也不记得了,奴婢很小的时候就被人牙子给卖了,卖了好几户人家,前不久才到了王府里来。”

李氏见着可怜,只伸手握着她的小手道:“怪可怜的!”说着,便把倚在她身旁的钱喜儿给拉了出来道:“你以后就跟喜儿做个伴吧,她比你小,你多照顾她。”

青儿很懂事的点了点头,心想这大概是另一位小姐了。

杜若吃过两盏茶,眼看这天色不早了,便起身告辞。他今儿一早就过来帮忙,指挥若定,虽然没做什么体力活,毕竟走来走去也不轻松,再加上中午只是随常吃了一点儿,这会儿子只怕也饿了。刘七巧家才搬过来,厨房还没开火,留他吃晚饭也不现实,便把他送到了门口。

杜若到了门口,回身看了一眼刘七巧,想了想道:“我爹娘已经商量好了,等过了王府六少爷的满月宴,就亲自上门提亲,既然有了大长公主保媒,那媒婆也不用请了,七巧,你在家等着就好。”

刘七巧只觉得脸上*辣的,掐指算算,过不了几日就是满月宴了。如今太太身子越发好了起来,已经可以上下床走动走动了,不过经历了这一次重创,终究还是元气大伤了。好在宫里头三天两头的补品送过来,她如今也不着急,经历了这一次之后,越发把很多东西看淡了,只安安心心的养着,平日里逗逗孩子,身子倒也恢复的不慢。

杜若回到家中,却觉得家里头的气氛似乎有点儿不对,他还同以往一样,先是回自己的院子换了一套衣服,等去往福寿堂那边请安的路上,却见杜太太的贴身丫鬟清荷迎了过来,只拦住了他的去路道:“大少爷先往太太院子里去吧,奴婢已吩咐厨房准备了你吃的东西,一会儿就送过来了。”

杜若心中觉得奇怪,便问道:“福寿堂那边出了什么事吗?”

清荷只摇了摇头道:“今儿下午,梁夫人带着聘礼,上梨香院提亲了。”杜若听说梁夫人前来提亲,第一想到的便是梁睿,梁睿比杜若小了有四岁,也是京中有名的才子,倒是和姜表妹同龄,竟是一本好亲事。

杜若正要开口,那边清荷继续道:“姜姨奶奶一开始以为是门好亲事,就答应了下来,,高高兴兴的往福寿堂去报喜,谁知老太太一问,姜姨奶奶说,来求亲的是梁二爷家的大公子,是梁府的嫡长子呢!那得意劲儿,简直……说的自家姑娘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

杜若想想了一下这几次见姜姨奶奶的样子,觉得清荷说的倒是很贴切,便笑着了起来道:“你说的倒是有意思,不过这样说主子们长短是非,是什么道理?太太是这么教你的吗?”

清荷一时得意忘形,这会儿听杜若这么说,只低头认错,又小声开口道:“后来老太太一说,梁二爷家倒是有一个嫡长子,可那是个傻子,今年得有二十出头了,因为是傻子,便从未议过亲的。姜姨奶奶一听可就傻眼了,只派人立即去梁府问去,问过的下人回来回话道:梁夫人说了,大少爷那不是傻,那叫天真无邪。”清荷说到这里,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杜若这会儿倒是有些想不通了,只接着问道:“后来呢?后来怎么说?还能怎么说,这事儿姜姨奶奶已经应了,聘礼也都在梨香院堆着了,若是闹得退亲,姜姑娘的名声还要不要了。也不知道姜姑娘是得罪了哪路神仙了,竟然这么命苦。”

这会儿梨香院里头的姜梓歆,方才哭过了一场,这眼珠子正跟那鱼眼珠一样,又红又肿的。拿着白绫抹脖子吧,又怕吓着了她娘。如今她哥哥姜梓丞已经去了玉山书院,家里没有一个做主的人,她们又是初来乍到回京城,今儿梁夫人来提亲,祖母只高兴的眼珠子都不会转了,哪里知道竟不是天上掉馅儿饼了,而是掉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下来。

姜梓歆觉得这辈子算是毁了,嫁给一个傻瓜,做什么名义上的梁家少奶奶,用她一辈子的幸福,换这样一个称呼,这算哪门子的好事?姜梓歆照了照镜子,看了一眼镜中自己秀美的容颜,只暗暗垂泪。

外面的小丫鬟悄悄跑了进来,凑到她耳边道:“姑娘,我方才瞧见大少爷回府了,这会儿正往太太的院子里去呢。”

姜梓歆闻言,匆忙就站了起来,只握住了那小丫鬟的手道:“一会儿你远远的看着,见我掉下去了就大声喊知道不?”

那小丫鬟拿帕子擦了擦眼泪道:“小姐,你这又是何苦呢,这样一来,你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姜梓歆低着头,擦了擦眼泪道:“不然还有什么办法,若让我嫁给那个傻子,不如死了好,眼下也只能这么做了。”姜梓歆说着,便理了理身上的衣裳,往杜家的园子里去了。

杜家的园子里有一片湖水,夏天的时候荷叶田田,临岸的地方还建着水榭。此时已是深秋,湖里里的枯荷没有起干净,看着倒是零落的很。姜梓歆站在水榭的栏杆边上,只一个纵身,便跳入了湖中。

那小丫鬟捂着嘴,见姜梓歆跳了下去,只惊慌喊道:“不好了,不好了,姜姑娘跳河了!”

杜若这会儿正跟着清荷闲聊,已经到了杜太太的门口,听外头这么一声大喊,只回身,喊了二门口两个小厮道:“还不快去救人。”

一时间杜家的花园乱了起来,过往的几个丫鬟婆子在岸边伸着脑袋道:“快下水救人去,快去!”

几个小厮这会儿也顾不得其他,只能脱了鞋袜,硬着头皮下去救人。

杜若往回走了几步,又想到姜梓歆毕竟是个姑娘家,这会儿只怕是一时想不通所以才自寻短见,如果自己贸然前去,免不得让她越发羞愤起来,于是只停下了脚步道:“清荷,我就不过去了,你快去太太房里,取一件披风送过去,这会儿天冷,别让姑娘受凉了。”

  ☆、第144章

清荷知道杜若的难处,只点了点头道:“大少爷还是回避一下的好,一会儿奴婢过去说一声,只让丫鬟小厮们千万别把这个事情往外头传,反倒坏了姜姑娘的名声。”

杜若虽然没过去,毕竟还是对这位表妹关心的,只吩咐道:“你也不用回来,就在那边帮忙,照看好了再回来也不迟。”

清荷拿了披风出去,正巧却遇见杜二太太跟杜茵从舅老爷家赴宴回来。杜二太太去的时候只差就吐在了轿子里,所以回来说什么也不愿意做轿子,便只让他的外甥送了回来。她一心是想把杜茵给了她那外甥的,这样亲上加亲,杜茵也不用去了陌生人家受婆婆的气。只不过经过了上次灯会的事情,杜茵对这个表哥已经是失望透顶了,见了他就觉得心烦。每每以前能哄得自己开心的小玩意儿,如今见了越发觉得他幼稚的很,整日里不念书做学问,就知道玩。

那表少爷送了她们进来之后,正想再坐一会儿,好讨杜茵的欢心,偏生杜茵却不想理她。一行人正往里面走呢,小丫鬟上前来道:“回大姑娘话,那边姜姑娘投了河,小厮们正救她呢。”杜茵也不是爱看热闹的人,只开口道:“我们走我们的。”

这边正说着,那边河边上几个小厮已经合力将姜梓歆给拉了上来。只见姜梓歆那苍白的脸颊上贴着一缕乌发,纤长的睫毛微微翘着,紧闭着双眼似乎是很痛苦。那表少爷平常见的姑娘们,哪里有这样姿色的,只觉得心里一动,脚步就忍不住上前了两步。丫鬟小厮都知道这是二太太娘家的表少爷,只恭敬有礼的退了两步,向他行礼。

齐昀低头看了姜梓歆两眼,只蹙眉道:“这位姑娘只怕是喝多了水吧,你们谁过来帮她押押肚皮。”

却说姜梓歆其实并没有晕过去,她从小在江南长大,姜家在那边也有几个庄子,她小时候曾学过凫水,这会儿之所以还闭着眼睛不醒过来,无非就是等着杜若过来。可谁知道半路上居然杀出一个程咬金来,这会儿冷风一吹,姜梓歆只觉得自己冻得都要颤了起来,偏生杜若却还是没有过来。

杜茵见齐昀爱看这样的热闹,这会儿已经不知道是喜还是怒了,只冷冷道:“表哥素来怜香惜玉,姜姐姐这会儿没醒,表哥还是救人要紧吧。”

齐昀以为杜茵是真心这么说,只单膝跪地,伸手便按住了姜梓歆的小腹,想将她腹中的湖水给挤出来。可惜姜梓歆并没有喝几口水,这一掌下去,倒是漏了气了,值得假装咳了几声,微微张开眼睛,看了众人一圈,忽然眼珠子一红道:“你们让我死吧,为什么不让我死了算了!”

这齐昀姜梓歆也见过几次的,自然是没看上的,可如今杜若又不在,一圈围着的都是小厮,不把这根救命稻草给抓住了,她这辈子就只有嫁傻子的命了。姜梓歆也顾不得其他,只扑在了齐昀的胸口嘤嘤的哭了起来。

这会儿清荷正巧过来,吓的拿着皮飞连连退后了几步,见杜茵早已经变了脸色,只哼了一声甩袖就走了。齐昀被一个美人抱着,眼看着杜茵拂袖而去,却也弹动不得。清荷知道这下子只怕是要乱套了,急忙上前递上了披风,对齐昀道:“表少爷还是快些送姜姑娘回梨香院吧,这里人多嘴杂的,对姑娘名声不好。”

齐昀这会儿总算也是明白了些什么了,姜梓歆见齐昀面露难色,索性一闭眼,只装晕了过去,做一个人事不知。齐昀这下没辙了,只能用披风包裹着姜梓歆,将她送往梨香院内。

这会儿沈氏得到消息,早已经从梨香院出来,见一个陌生男子抱着自家的闺女从外头进来,这一颗心是早已经不知道往那边放了。

福寿堂那边,姜姨奶奶听说姜梓歆投河,只两眼一翻就晕了过去。吓得杜老太太急忙让杜太太去请大夫,杜太太无奈,只得把在自家院子里躲着的杜若给请了过去。杜若为姜姨奶奶施针后,她老人家总算醒了过来。外面的小丫鬟也只进来回报道:“老太太、姨太太放心,姜姑娘已经救起来了,这会儿已经被齐家表少爷送回了梨香院去了。”

姜姨奶奶这会儿两只眼珠子已经直了,觉得只要是个男人,总比傻子好,只急忙转头问杜老太太道:“那……那齐家少爷是个什么人?”

杜老太太只如实道:“是我二媳妇娘家的少爷。”

杜二太太前面走的急,径自就往自己院里来了,只才歇了一口气,后面杜茵从门外进来,挥手就打了一套桌上的茶盏,恨恨道:“一个是狐狸精,一个是色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5页  当前第1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2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回到古代开产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