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曹操穿越武大郎_分节阅读_第361节
小说作者:神枪老飞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8 MB   上传时间:2024-03-20 13:14:50

  于是乎,事情便走到了老曹当初所料的轨道上——“待那厮们在山东碰几个钉子,自会晓得,他唯一出路,便是打破了大名府,直攻汴梁城!”

  十余万辽军如今不敢正觑山东,果然孤注一掷西攻大名。

  大名府中,主帅童贯自兵败河间府、撤来此地后,每日只在帅府宴饮作乐,把一应军务,都交给了河北宣抚使谭稹。

  谭稹也不含糊,东拼西凑,硬生生又凑出五万兵马,口口声声说要死守大名府。

  及闻辽兵打山东无果,挥师西来,童贯毫不犹豫,把最后堪称精锐的万余人调在手底,令刘延庆、刘光世父子统帅,以姚兴、高世宣为先锋,保着自己先回汴京。

  谭稹闻听童贯走了,指天跺地大骂:“害国家者,即此贼也!我当亲面官家,痛斥童贯老贼!”

  于是他也走了。

  至此,城中大将,只有马公直、杨可胜,以及十节度中两员老将,梅展、杨温。

  本来童贯此人,还是肯护短的,马、杨皆是西军勇将,如何不带他同走?

  却是马公直当面发怒:“大名府乃御北之雄城,岂有轻舍之理?大帅要去自去,姓马的愿与此城共存,使世人知我西军,无畏死之士!”

  童贯见他不识好歹,大怒而去。

  杨可胜却是偷偷留下来的,找到马公直说:“长兄、幼弟,俱为国家而死,难道我要偷生独活?愿随你死战!”

  马公直安慰道:“可弼未必便死。”

  杨可胜摇头道:“迄今不得消息,多半死于乱军也。”

  “梅大郎”梅展、“拦路虎”杨温俱是童贯预定好的背锅侠,虽然满心忿怒,也自无可奈何。

  数日后,辽兵大至,攻城甚急,马公直等四将各守一面城墙,苦战三日,不曾告破。

  第三日夜间,担惊受怕数日的留守相公梁中书,终究绷断了心弦,再不顾许多,点起本部数千兵,夜袭东门,一通乱箭射死了“拦路虎”,放辽兵入城。

  辽兵入城,一番大杀,杨可胜、马公直各自突围,马公直仗着一身惊人武艺,撞出重围,奔山东方向而走。

  杨可胜却是不幸,眼见要突出城门,恰遇见大辽上将兀颜光,两个就在门前杀做一团。

  杨可胜武艺本来也不弱人,只是杀到此刻,麾下都已死绝,兀颜光却有万马千军,见杨可胜枪法奢遮,一声招呼,四下里都围将上来乱杀,杨可胜如何招架?吃兀颜光一刀劈成两截。

  可怜“铁枪郎君”,就此为国捐躯。

  辽兵这些日子在山东损兵折将,围攻大名府几日亦死伤不少,此时入城哪里有好?趁机便大杀百姓,奸淫掳掠无所不为。

  梅展本已杀了出去,见辽兵竟要屠城,大怒之下,匹马而回,喝道:“且把这老骨头埋在此地!”

  挥动三尖刀一路杀去,先后斩杀百余辽军,恰遇辽将“女土蝠”俞得成,见这老将威风赫赫,便来交战。

  二将战了十余合,梅展奋起一刀,劈翻俞得成,却被俞得成死前一枪,戳瞎战马眼睛,那马负痛乱跳,将强弩之末的梅展颠下马来,那口三尖刀亦不知跌往何处了。

  梅展晓得死期已至,毫不畏惧,抽出腰间宝剑,大呼酣战,又杀辽兵十余。

  眼见摇摇欲坠时,自小巷子中杀出两条汉子,都生得眉浓眼大,只是一个胖壮些,一个矫健些,矫健那个,鬓边插着鲜花一朵。

  这二人各使一口沉甸甸的鬼头刀,一刀就是一颗人头,连杀十余人,抢到梅展身边,左右搀了就逃。

  辽兵们紧追不舍,然而这两个人,显然是大名府的地里鬼,一路穿街过巷,踢门跳瓦,没多大功夫便撇开辽军,带着梅大郎不知所踪。

  大名府乃是北方要塞,军械粮草堆积如山,辽兵下了此城,当即吃个肥饱,痛快过了几日,径自出发,便往开封杀去。

  赵官家此前闻听童贯兵败,已是吃惊,派人催西路大军回头,不料种师道佯装听不懂,径自杀出了雁门关。一开始连场大胜,捷报连连,官家得知倒还欢喜,谁知忽然一日金兵杀来,竟是大败亏输。

  消息传到汴京,赵官家听说天祚帝举国降金,大败种师道,又怕又怒,大骂天祚帝丢尽了祖宗脸面,软骨头至极,又骂种师道无能,累死三军。

  不出几日,童贯归来,随即便听得大名府城破,辽兵径直来抢汴京,吓得官家从龙椅跌下,磕断门牙两颗。连忙召来群臣商议,先把童贯指着大骂,童贯辩解道:“老臣一生戎马,早把生死置之度外,岂会临阵私逃?只因有要事必须面陈御前,无奈而回,本待说完此事,立刻便去大名府,谁知这般快便失陷?此皆诸将不肯力战之故也!”

  童贯这番说法,却是维护了蔡京体面——毕竟是他女婿开了城门。

  蔡老太师投桃报李,连忙出班奏道:“官家,童枢相刚勇冠于国朝,岂是畏死之人?他今所回,必有大事。”

  赵官家听蔡京这般说,强忍怒气,让童贯奏来。

  童贯连忙把新得的消息拿来遮掩:“老臣听闻,天祚帝降金,如此一来,耶律淳等人,皆亡国之人也,与其同他死战,何不首尾我用?这便是老臣急忙回来面君的缘由了。”

  官家听他这般一说,心中亦动,连忙催他细细说来。

  童贯便奏道:辽国如今已然没了,耶律淳等人,都是亡国之人,心中岂不惶恐?这一干人,善战之极,我们大宋何不拿出诚意,收复了他们,让他们为大宋守护边疆,岂不妙哉妙哉?

  官家听罢,把腿一拍,转嗔为喜:“老爱卿,妙计呀!”

  带着蔡京等人一番议论,很快拿出对策:封耶律淳为辽王,萧干、耶律大石、兀颜光等人一并厚厚封赏,要他归心,从此甘为宋国的爪牙。

  定下策略,便要选择使臣,带着诏书,去劝辽人投降。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几个人选,叫来一问,早自吓白了脸、软了腿脚。

  赵官家见彼等狼狈形状,目露不屑之色,摇头叹道:“此皆秦舞阳之流也!安足托付大事。”

  众人见不是头,只得暂时搁置人选,要到上朝,再行细细选拔。

  次日上朝,王黼出班,解说此事:“……使此狼虎之辈,甘心王化,驻守边界,永为爪牙,不知哪位同僚,肯替君王分忧?前往辽营,说他来降?”

  一言既出,满堂垂首,一众名臣,皆瞩目地上金砖,要细细揣摩它是如何烧制得来。

  蔡京见状,大怒道:“若非老臣年齿太高,往他营中,必然令他笑我大宋无人,定要亲往也。”

  童贯亦怒道:“若非老臣手上沾了太多辽人鲜血,往他营中,必然令他以为我耀武扬威,定要亲往也。”

  王黼、梁师成等人,亦争相发言,皆是“只恨我不能去,否则定要亲往。”

  官家感性之人,见状垂泪:“可叹满朝臣工,只有卿等数人,可谓忠义。”

  话音未落,一人煌煌高喝:“陛下莫做此般言语,微臣愿去,只有一事,不吐不快!”

  众人望去,乃太常少卿李纲也!

  这正是:良将死于疆场上,奸臣托庇朝堂间。高台若让昏君坐,墨染人间不见天!

第598章 塞北惊闻中原变(下)

  李纲此人,四十不到年纪,乃是政和二年进士,数年前段五下西京,沿黄河东进,汴梁震动,官家几欲迁都,便是此人力谏,方才阻止。

  此事之后,便从五品兵部员外郎,升迁为正四品太常少卿。

  兵部听名字就知道干嘛滴,太常寺则是掌管礼乐礼仪祭祀等事务的,细细咂摸,颇有意思。

  官家见除了几个大忠臣外,竟还有人敢冒头,心中倒也欢喜,连忙道:“爱卿,你有何事,只顾说来。”

  李纲出班,横眉立目,高声道:“陛下,耶律淳等如今是丧家之犬,只是纵然是犬,也是数十万能咬人杀人的猛犬、恶犬,此时若许以高位,必长其傲慢之心,请陛下予微臣数万兵马,先迎头痛击之,再封赏招降不迟,如此一来,恩威相济,方可慑服此犬,收为陛下所用也。”

  童贯听了心中大怒:老子二十万雄兵,一朝大败,你偏说几万人便能迎头痛击,你这是当面剥我老童的面皮呀!

  冷然笑道:“李侍郎,如今契丹雄兵呼啸而来,汴梁守军,总也不过数万,你这般轻言浪战,一旦有失,又置陛下于何地?陛下,此人狼子野心,老臣请诛之!”

  李纲双眉一立,戟指童贯:“童道夫!奸贼!河间府一战,你进退失据,数十万好男儿,被你送入死地,却把罪名抛在王焕、张开身上,你可有一丝大帅的担当?大名府乃是河北锁钥重地,你这厮不思守护,身为堂堂主帅,竟是弃军先逃,如今又空口白牙,指摘众将作战不利!你上蔽天子,下欺同僚,实当千刀万剐也!”

  童贯怒极,恨不得一拳砸死了李纲,却是忍怒不发,没骨头般往地上一跪,嚎啕大哭:“陛下,陛下!老臣一生,为国为君,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何曾晓得‘惜身’二字?如今老来,竟为竖儒当面所辱,老臣不愿做口舌之争,只求陛下,恩准老臣去职为民,老臣这便带了府中家将、忠仆,去同耶律淳拼死一战,使世人知我童贯何人也。”

  一边哭诉,一边砰砰磕头,可怜这老汉儿,硬功被武二郎破了,不多时便磕得青肿一片。

  蔡京连忙上前扶住,心说不能给姓李的再说了,不然我女婿卖城一事牵扯出来,不是耍子!

  他老大一把年纪,须发皆白,说哭就哭的本事越发炉火纯青:“陛下!童贯虽败,事出有因。若因此见罪,何人还敢为国担当?他此前横扫西夏,平复江南大功,这些人怎不去说起?陛下,真正是兔死狐悲,他们中伤童道夫,若是得逞,下一步便是老臣,我等忠良皆远朝堂,这些人只怕便要……陛下,老臣不敢说啊!”

  童贯一边哭,一边挣扎坐起,去拍蔡京后背,顺便把鼻涕都揉在蔡京肩膀上:“老太师,你这一把年纪,正要安享天年,千万莫要为我区区一个阉人,陷入这些人的陷阱也。”

  蔡京看了一眼那黄糊糊的大鼻涕,心头犯呕,大咳一声,一口老痰,顺着童贯帽子流下……

  两个老臣,一个文臣领袖,一个武将魁首,就这般不顾体面,于金殿中搂抱大哭。

  正所谓:公相哭诉媪相嚎,涕泪横流污紫袍。演技纵横多默契,李纲小辈定难逃!

  王黼、梁师成等人,平素里勾心斗角,各自争权夺利,此刻却都知道团结,两人本欲也上去哭一场,只是见童蔡两个又是鼻涕又是痰,毕竟火候不足,哪敢上前相拥?

  只得直起嗓子大叫:“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啊陛下!”

  赵官家听了,越发大怒:“李纲!你这厮好忠直,竟敢当朝构陷朕的肱股老臣!你既然这般有本事,朕倒有用你处……南剑洲沙县,这几年赋税交的不齐,你去那里做直臣,替朕整顿税务吧!”

  一句话,李纲惨然色变,苦笑一声,谢恩而退。

  李纲降职为监南剑州沙县税务,即日离京,途中写就《雪中过分水岭六首》,其中有句云:回首江乡何处是,断蓬飘梗不胜悲。其之心境可见。

  此为后话,这里按过不表。

  当日消息传开,有太学学正秦桧闻此事,大怒道:“李伯纪,小人也!他不能为君分忧,反把老臣横加指摘,岂是为人臣、晚辈之道?”

  当即便去蔡京府上求见,声称愿为使者。

  秦桧,政和五年进士,年方三十,蔡京召见,观其相貌堂堂,谈吐风雅,爱其为人,当即携之入宫,亲自举荐。

  官家听蔡京说罢始末,召来秦桧一谈,处处都合心意,大喜曰:“如此能臣,怪朕未能重用。”

  于是拔为员外郎,令携圣旨、金银厚礼,往辽营说耶律淳、萧干等归降。

  秦桧既至,耶律大石笑道:“宋皇欲说和也。”遂召见之,待秦桧说出天祚帝投降,辽国已灭,赵官家欲封耶律淳为辽王,许其永镇辽土一事,耶律淳等一齐大惊。

  萧干令人将秦桧软禁,同耶律淳、耶律大石秘密相商对策,说及天祚帝误国,耶律大石嚎啕大哭,耶律淳亦面无人色。

  萧干叹道:“天祚皇帝既然不以祖宗基业为重,我等也只好请魏王登临大宝。”

  一番计较,耶律淳就在军中登基,号为天锡皇帝,改元建福,封萧干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耶律大石为南院大王、枢密使、大将军。兀颜光等重将,皆有封赏。又封天祚帝为湘阴王。

  登基之日,耶律淳一脸沉肃,对众人道:“世间之道,弱肉强食,损不足而奉有余。如今女真势大,夺我故土,难与之争,此非懦也,乃睿智也,我等退避一时,他未必年年强盛……同理,如今我强而宋弱,自当取他土地,延我国祚,朕如今即位,却无都城,岂不可笑?久闻汴梁繁华甲于天下,朕欲取之为国都,诸将可愿出力?”

  辽国众将齐声高呼,都要死战夺他汴梁。

  耶律淳便下令斩了秦桧祭旗。

  秦桧闻言,面不改色,大笑道:“辽皇此刻杀我,我与牛羊无异。辽皇若携我去汴梁,我可抵千军万马。辽皇欲取牛羊之秦桧、抑或千军万马之秦桧,请细思之。”

  萧干、耶律大石闻言,都露出异色,两个对视一眼,齐声道:“吾皇且慢,此人或者有用。”

  遂免其死,囚于军中。

  数日后,赵官家闻听耶律淳即了辽国帝位,要来抢他的汴京做都城,不由屁滚尿流,连忙聚集群臣商议,众人听了都是浑身发麻,唯有老帅童贯,大义凛然道:“陛下,我有一计,可破辽兵!”

  赵官家欢喜道:“老爱卿,细细说来!”

  童贯往北一指:“天祚帝降了金国,耶律淳不过是乱臣贼子,可令种师道开雁门关,请金人携天祚帝入境,唤耶律淳投降。”

  赵官家顿时愣了:“耶律淳,恶狼也,尚难去之,你又要放猛虎入内?童贯,你怕我大宋亡的不够快么?”

  童贯自信摆手:“陛下,此乃驱虎吞狼之计!且听老臣细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9页  当前第3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5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曹操穿越武大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