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610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跟地下矿井不同,汤山的煤,主要是储藏在山里,所以更多的工作是挖山,向下挖掘开采反而没有其他煤矿那么多。

  也正是这种较为特异的矿脉贮藏,才让汤山周围也有一些天然硫磺的存在,所以才有了汤山温泉。

  “砰!”

  随着一声不算剧烈的响动,汤山上又炸出了一个大洞。

  作为国师关注的重点工程,这里也是有一些特殊资源倾斜的,火药和专业的爆破人员的参与开矿,就是其中一项。

  “知行,你觉得这煤矿好开采吗?”

  叶宗行还是以前那副黑黢黢的样子,从安南回来以后,变得更黑了。

  他被工部尚书黄福带去了安南前线,帮忙炸塌了鸡翎关,立下了功劳,此时已经升任了主事,以他这般年纪,又是秀才出身,即便是专业技术官僚,升官的速度也着实不慢了。

  “不费劲。”叶宗行想了想回答道。

  “不过,这东西怕是不好卖。”

  他说这话倒是没错。

  靖难成功,满打满算还不到两年,但这两年,南京周边的这些产业,却已经基本被因靖难而骤起的各方势力渗透个干净,木炭产业这个大产业也不例外,因此甚至于汤山要开煤矿的事情,连几位侯爵都亲自过问过,只不过都被李增枝给搪塞了过去,曹国公府面子大,谁也不敢真把李增枝怎么样。

  更何况,现在刚立下灭国之功的李景隆还按照朱棣的意思,带着几万驻军赖在安南国不走,监督和保护着安南秩序的重建,而很多勋贵家的子弟,可都是在李景隆手下呢。

  但各方面有不满是正常的,因为显而易见的一件事实是,只要南京城里的百万人口用上煤炭,那木炭就不好卖了。

  木炭不好卖,买下了大片林场用来做木炭的勋贵、官员们,钱可就都打水漂了,而且还少了一个稳定的进项。

  一进一出之下,可谓是亏到了姥姥家。

  毕竟这么多年来,过冬都是烧木炭的,参与这行的,基本都认为是一项能传承给后世子孙的稳赚不赔的买卖。

  汤山煤矿能开起来,李增枝出了不少力,而汤山之所以能够吸引如此众多的矿工前来投靠,主要原因却是因为姜星火之前便做好了布置,不光是跟收养景清两个女儿的那个村子谈好了,跟其他的村子,也都做出了保证。

  再加上这里上工给发棉袄,伙食待遇也不错,隔几天还能吃到肉,故此来这里做工的村民很多。

  也有人看这里眼红,但可以这么说,除非姜星火愿意主动放弃汤山矿区,否则谁来抢夺这块肥肉,都等于是跟他过不去。

  这就造成了各方的平衡,各方都希望矿区被开发出来有自己的份,又担心开发得太快彻底,自己连汤水都喝不到。

  这些日子,也有人来跟李增枝谈,但都被李增枝顶着压力推掉了。

  李增枝其实不希望手里握着这块红得发亮的烫手山芋,想效仿刚进行的股份制收购的玻璃工坊和化肥工坊一样,直接作价卖给皇室。

  毕竟卖给皇室,总不会有人敢跟皇室抢这份产业。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面对送上门的肥肉,刚刚给内帑增收了不少的朱棣却主动拒绝了,表示汤山这片地,都是从老岐阳王那里传下来的,既然是曹国公府的产业,他绝不会以九五之尊夺人所爱。

  李增枝虽然知道皇帝在放屁,但他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继续把矿山经理这份没什么前途的职业干下去。

  不过,开采还是比较谨慎的,并且在矿区内布置了很多。

  李增枝不希望在他这里搞出太大的事故,这跟钱没关系,死多少人他都赔得起,他是怕更大范围内的影响,怕上升到庙堂高度。

  不过新的能源,好吧,煤炭也不是啥新能源,只是针对目前的情况,算是旧能源翻新,可不管怎么说,新能源跟旧能源之间的争端,总是避免不了的。

  这个时候,矿坑处传来一阵惊呼声。

  “怎么了?”

  听到这声音,叶宗行脸色顿时变化,赶紧朝着山体处跑了过去。

  “轰隆……”

  刚跑到矿区中央,就见到山上的一大片落石忽然开始抖动、滚落,直接冲破了防落石网,砸在地上,巨大的烟尘腾空而起,整座矿区都微微颤抖起来。

  显然,这是爆炸后因为山体特殊结构而带来的延迟反应。

  但不幸之中的万幸,是没有带来什么人员伤亡,只是有几个矿工被埋在了矿道之下,落石暂时堵住了矿道的入口。

  但矿道并非只有一个入口,所以没多久,几个矿工就灰头土脸的从另一边的竖井里爬了出来。

  而被李增枝派来查看的几名家将,却刚刚来到矿区边缘,见到落石,脸色陡然苍白,也顾不上许多,疯狂地跑了过来。

  他们见到姜星火,才重重地松了口气。

  确定了山体不在落石后,姜星火带着他们一起来到了刚跑出来的矿工那里。

  “咳咳……”一个矿工咳嗽了两声,脸色煞白,艰难地睁开了双眸。

  他的脑袋被砸出血来了,头顶上有个伤口,汩汩流着鲜血。

  “慧空,给他缝两针。”

  跟在后面当贴身武僧保护姜星火的慧空没说话,熟练地拿刀剃了矿工的一部分头发,掏出了一小瓶酒精,用压实的棉花团蘸着给头皮周围的伤口消毒,然后又把一个含有麻醉物的布团递给矿工咬紧,干净利落地把伤口缝好。

  “怎么样?”

  同行的矿工紧张地看着他。

  “死不了。”

  那矿工勉强挤出笑容。

  这次,他差点栽在了这个矿坑里,还好早早准备了几条矿道,因此避开了被活埋的危险,但还是受了伤。

  “在落石出现之前,你们为什么高呼出声?按道理,你们应该清楚在矿里大声呼喊是容易引发意外的。”叶宗行这时候问道。

  刚才他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跑了过去。

  “我们顺着火药炸开的坑洞,在里面发现了这个。”

  手上的矿工手颤抖着,从棉袄的衣领里掏出了一个被包裹着的布团。

  他们在矿坑最深处的地方找到了这个,当时便立刻大喊起来。

  谁知道,在他们要出来的时候,外面竟然出现了落石。

  所幸的是,他们都及时缩回矿道躲了过去。

  叶宗行接过布团摊开仔细查看,这是一块很粗糙的石料,上面满是裂纹和黑色的痕迹,而且似乎已经埋藏了很久。

  但他打量着石料表面上密集的裂痕,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叶宗行用力地擦了擦,果然。

  “鳞片石墨!”

  “啊,真的吗?!”

  “老天爷,是这么高品质的石墨?”

  旁边的矿工听完之后,全部兴奋起来,纷纷朝这里走来,想要近距离观摩一下。

  根据文献记载,应劭的《汉官仪》记述汉代“尚书郎起草,月赐隃糜大墨一枚,隃麋小墨一枚”,计然《万物录》说“石墨出三辅,上石价八百”,就是指隃麋墨,隃麋墨是汉代被人推崇的优质墨。

  而石墨在使用时要用研石在砚中将它磨成粉末,再兑水稀释成墨汁,这东西,看起来就像是石墨矿石最初的样子。

  事实上,石墨的确是很珍贵的资源,也是一般人无法染指的,因为在华夏古代,制墨业这是跟造纸业几乎同等重要的行业,由于雕版印刷技术的大发展,以及科举考试规模不断扩大,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为了应考做官而读书、写文章,他们需要大量的墨笔文具,江南许多地区都有了制墨手工业,但石墨在江南的产量却不算丰富,如果在离南京近在咫尺的地方,发现的不是煤矿,而是石墨矿,那价值可就相当可观了,毕竟这是一座山的体量!

  从科学角度来讲,石墨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最常见于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煤层可经热变质作用确实可以部分形成石墨,除此以外,还有一种石墨则是火成岩的原生矿物,汤山他不知道有没有火成岩,但确实存在这种可能。

  鳞片石墨,按理说跟这个看起来也挺像,因为鳞片石墨是晶体呈鳞片状,这是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的,有大鳞片和细鳞片之分,此类石墨矿一般品位不高,但它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矿石之一,经过多磨多选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矿,这类石墨的可浮性、润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类型石墨优越,因此其价值最大。

  但姜星火看着这矿石,却总觉得不对劲。

  “难道是……”

  姜星火把矿石从叶宗行手里拿了过来,用手扣了扣,然后又仔细地观察了片刻,说道:“不是石墨。”

  “不是石墨?”

  叶宗行有些愕然,而旁边的矿工们,也都不太敢相信。

  毕竟,这东西看起来就是石墨。

  可既然国师说不是了,那别管是指鹿为马还是啥,他们也不敢说个“不是”不是?

  但姜星火很快就说出了自己的判断,他抬起头对众人说道:“这种矿石不是石墨,而是叫做辉钼,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矿藏,价值非常珍贵。”

  事实上,煤矿的伴生矿,通常有镍、铬、钼、铜、钴等元素,而伴生金属元素的分布要么是块状分布,也就是伴生金属元素集中在某些煤层和煤块中;也么则是垂直分布,也就是伴生金属元素分布于地层厚度范围中,至于均匀分布的概率不大。

  而伴生金属元素是迁移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其迁移规律也十分复杂,但不管怎么说,都应该是连续有规律的,也就是其迁移效率受到伴生金属元素和以及煤类材料复杂结构和内部空隙结构等影响。

  无缘无故出现石墨矿,是极为反常的一件事情。

  所以姜星火根据观察,确定了这不是石墨矿,而是辉钼矿。

  在自然界中,钼这个元素,主要就是以辉钼矿的形式存在,天然辉钼矿也是一种黑色软矿物,辉钼矿与铅、方铅矿、石墨从外表上来看很极为相似,很难区分。

  所以,众人把辉钼矿错认为石墨矿,并不奇怪。

  但两者的价值,或者说当下对当下大明的价值,却截然不同。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只有姜星火很清楚钼矿的价值到底有多大。

  为什么日本武士刀的品质非常好?除了工艺和锻造技术,其中辉钼矿就是一个很重的因素,日本不仅有金矿银矿,更是有辉钼矿,这种元素能够显着地增加刀具的各方面性能。

  用游戏的话说,那就是必要的附魔物品。

  而巧合的是,后世发现钼,最开始就是从永乐时代的同时期日本的武士刀里发现的,这是钼首次被发现用于军事目的。

  而钼的发现时间虽然很短,起的作用,却一点都不小。

  在姜星火的前世,十九世纪末的法国斯奈德公司率先以钼为合金元素生产含钼装甲板,他们发现钼的密度只有钨的一半,因此钼在许多钢合金应用中有效地取代了钨,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了对钨的需求急剧增加,钨铁供应极为紧张,因此钼在许多高硬度和抗冲击钢中取代了钨。

  由于其重要性,钼被各国政府视为战略金属,在20世纪初,其主要用于制造耐高温的火箭炮和火箭炮,工业上的先进材料,以及军舰、火箭和先进设备的优质部件。

  除了能给武器品质进行附魔,大幅度提高钢材性能,钼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那就是辅助玻璃生产。

  钼的存在有助于制造日常使用的玻璃和玻璃制品,在高玻璃融化温度下的高强度以及对熔融玻璃的腐蚀抵抗力,使其成为玻璃熔融过程的理想材料。

  换句话说,如果汤山里不仅有煤矿,而且还有伴生的钼矿,那么就能同时解决燧发枪和大炮所需的高品质钢材,以及困扰玻璃工坊很久的继续提高品质的难题。



第477章 煤铁

  当然了,钢材品质和玻璃品质提升的这个问题也并不容易解决,不是一座矿脉就能攻克的。

  在这个时代,冶炼工艺已经很成熟,但是要让钢铁更加结实耐用,依然有不少的难关。

  如果没有姜星火的干预,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一百多年,来到明朝中后期,华夏传统灌钢法即将抵达其技术巅峰,也就是生铁覆盖法和生铁浇淋法(即苏钢)将会被发明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6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0/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