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姜星火看了他一眼,笑眯眯地反问道。

  “一年能产八百万两,能连续产数百年的银矿,你搬得空吗?”

  “才八百万两而已啥?!”

  朱高煦迟钝的反射弧反应过来后,登时就呆住了。

  李景隆更是瞠目结舌,心中几乎是瞬间划过了一个念头。

  我们曹国公府,辛辛苦苦攒了两代人,也就攒出来不到三万两银子啊。

  八百万两,曹国公府怕是攒到大明灭亡,都攒不出来这么多的银子。

  而这只是姜星火口中银矿一年的产量!

  怎么可能?

  李景隆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半响才咆哮着憋出了一声。

  “——我不信!!!”

  而墙外密室,更是剎那间变得一片寂静。

  这个消息实在太过劲爆,简直是震碎了众人心中的观念和认知!

  “啪!”

  一名书吏手中的毛笔,重重地掉落在了案几的宣纸上,宣纸上登时晕染出了一团墨迹。但此刻纪纲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永乐帝身上,根本无暇分神顾及训斥。

  朱棣的第一反应,也是不可置信。

  这种事怎么可能?如果这真是真的,岂非天下财富,尽归于他这位大明皇帝之手?

  若是真有了一年八百万两银子做军费,朱棣甚至有信心马上便能挥军北上扫平漠北,甚至连带着西域诸番一块收拾!

  这还不过瘾,然后还得打下安南占领整个南方,最后海陆出击向西再把帖木儿帝国给灭了.

  “啪!”

  又一只毛笔坠地了,这次掉落在地上的毛笔笔杆,被摔断成了两截。

  众人的视线,方才转移到了另一侧案几边上坐着的书吏身上。

  刚才是他丢掉了毛笔,此时他浑身发抖,似乎想哭,脸涨得通红。

  “陛下恕罪,小的一年都赚不到八两银子啊,骤然晓得了这天文数字,心里登时就慌了。”

  朱棣没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

  这两个透明人一样的书吏,给家人报了平安后,就被纪纲告知不许回家,只能住在诏狱而且有锦衣卫看守。

  故此,朱棣不打算听一节课就杀俩人,那也太费小吏了;即便是要杀,也得听完所有的课再说。

  “这、这不可能。”

  朱高炽喃喃自语着,仿佛根本听不见众人的对话。

  八百万两是什么概念?大明一年的银课也就两万两啊!

  一座银矿,就是大明全国上百座银矿的整整400倍!

  这岂不是意味着,得到这座银矿,马上就可以富可敌国?!

  不,是富可敌四百国!!

  等朱高炽缓过神来,其余人他都没理会,只扭头过来盯着朱棣,一字一句地说道。

  “若是大明真的每年都能稳定得到额外的八百万两白银,儿臣有信心襄助父皇,成就真正的。”

  “——永乐盛世!”

  所以,这座足以富可敌四百国的超大银矿,究竟在哪?

  说罢,两人几乎同时目光炽热地盯着那面布满了特制扩音瓷器的墙壁,等待着姜星火的答案。



第64章 什么神风?那叫亚热带低气压

  而在墙内老歪脖子树下。

  朱高煦和李景隆,同样神情紧张地盯着姜星火,仿佛姜星火就是一座移动的宝藏一般。

  事实上,此时朱高煦已经在心头感慨,这才是开了天眼的谪仙人啊。

  随随便便一句话,泄露一丝天机,就能带来每年八百万两的白银,继而彻底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不过该死的李景隆!

  朱高煦瞥了倚在树干旁的李景隆一眼,他的大脑里在某一瞬间,甚至已经闪过了杀人灭口的念头了。

  朱高煦当然不知道他爹此时就在一墙之隔的密室里“暗中考察教师水平”,朱高煦的理解就是,如此惊天密藏、倾国财富,竟然不能被自己独吞,实在是可惜得很。

  就算不独吞,上交给父皇,也是能在立储之争上加分的大功一件啊!

  而李景隆此时的心态,除了见证彩票开奖前的紧张以外,还多了一些额外的悔恨。

  “我真傻,真的。”

  李景隆在心里喃喃自语:“我单知道晓得了未来‘明堡宗’的事情对立储有影响,怕被永乐帝整死,才应了他的要求来当这的耳目;我不知道当了这耳目,反而晓得了更多更大更惊人的秘密,这些秘密对永乐帝极有用对我又极无用,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容易被永乐帝整死?”

  李景隆此时看到了朱高煦的一瞥,读懂了朱高煦眼里的杀机,却暗骂,这人怕不是个傻子?你爹就在旁边听着呢,你害搁着琢磨着独吞的事情呢?

  永乐帝得说:这都是朕的钱,朕的钱!

  其实几人心思电转,也不过是过去了几个呼吸,可朱高煦终于按捺不住,靠近墙壁压低了声音问道。

  “姜先生,那银矿到底在哪?”

  就在姜星火回答之际,“嗡~”地一声,隔壁密室里的朱棣等人连忙捂住了耳朵。

  “这怎么回事?”

  听着墙壁中骤然传出,堪称震耳欲聋的声浪,朱棣蹙眉问道。

  “回陛下,这是洪武朝锦衣卫‘隔墙有耳’专用的窃听器具。”纪纲急忙解释,“陶瓷器具的局部厚薄、瓷化、陶与瓷结合、局部施釉、留纹,都影响了窃听的最终效果.而且算上陶瓷的窑变,也就是变形、收缩、釉面这些在生产过程中也都无法控制,这种失音是在所难免的。”

  而就是这么一耽搁,密室内的人,都没有听到姜星火的前几句话,只听到朱高煦在咋咋呼呼。

  “姜先生,这也太远了吧?”

  “从长江口出发,是1400里.须知道,海上不比陆地,要看是否顺风。但无论如何,依着50里一个时辰的平均速度算是没错的(明清赶缯船平均约13公里每小时,即26公里每时辰),一昼夜可驶出600里,1400里不过是三天不到的事情。”

  姜星火慢悠悠地声音继续隔墙传来:“况且,不还有济州岛做中转站呢吗?以李氏朝鲜对大明的畏惧,直接派使者向李氏朝鲜索要或者购买就好了。”

  没有听到关键信息,朱棣这边急的差点跺脚。

  终归是还有纪纲等臣下在旁边,朱棣强自按捺住心头的焦躁,面上维持住了往日里喜怒不形于色的威严。

  朱棣此时真的很想拆了这堵墙,站到姜星火面前对他说:“别扯淡了,快告诉朕,那处银矿到底在什么位置。”

  而同样焦急到额头出汗的朱高炽,看出了父亲的不耐,粗声说道。

  “父皇,按照距离和地名推测,姜先生所说的地方,恐怕是日本!”

  日本?

  朱棣陷入了沉思,日本是他爹朱元璋列下的十五个“不征之国”之一。

  当然在朱棣这里,他爹留下的话嘛,基本上是有用的那叫“太祖祖训”,没用的就是个屁.反正到了地下,他爹要揍他,主要原因也不可能是因为他不遵守祖训,朱棣属于债多了不愁。

  朱棣心想,什么征不征的,征了就有每年八百万两白银,除了建文帝那种迂腐的傻子,大明换谁来当皇帝都得征了日本。

  更何况,日本在洪武朝就表现的很不服,跟大明关系极差,洪武末年已经彻底断绝了来往,开战的借口多得是。

  朱棣考虑的,不是征不征,而是要多大规模去征,能不能征服。

  前元忽必烈的失败可谓是殷鉴不远,日本并非一个可以轻易征服的敌国。

  墙内,李景隆也想到了这一点。

  “姜先生你恐怕不知道,日本是有神风庇佑的。”李景隆神秘兮兮地说道,“昔年忽必烈派十万大军,两次跨海征伐日本,均因遇神风而无功而返,史书记载:舟坏且尽,军士嚎呼溺死海中无数。”

  “当然了,若是我来统兵,定然不至于此。”

  所谓‘谁敢纸上谈兵,唯我李大将军’,作为当世谈兵第一人,纸上兵圣李景隆,此时表现得异常兴奋。

  看着莫名其妙的对方,姜星火撇了撇嘴角,开口道。

  “什么神风?”

  “那玩意说白了,不就是亚热带低气压形成的台风吗?”

  闻言,正准备滔滔不绝地论述自己征日军事计划的李景隆,顿时愕然。

  “北半球热带附近形成的台风,沿着太平洋高气压的边缘向西北前进来到中纬度地区。到了晚夏和秋天,太平洋高气压的势力逐渐减弱,台风就更容易登陆日本。”

  “算了,地理讲起来太麻烦,伱也听不懂。”姜星火看着对方茫然的眼神,直接说道,“根本就不是什么神风,说白了就是七月到十月的巨型台风.忽必烈这种一辈子没下过海的旱鸭子,还按着秋高马肥的季节出征的规律来征日本,那不是自己往台风上送吗?不被吹成渣滓才是怪事。”

  “唉……”

  说到这里姜星火忽然叹了口气,一时感慨。

  “其实之前讲的那些课,或许还算是指点江山。”

  “可征日本这件事,若是真有万一可能,却委实是我想去做的。”

  “姜先生这是为何?”朱高煦马上积极表态,“日本有你的仇人?告诉俺,俺去给您砍了!”

  李景隆闻言,马上不屑地瞥了他一眼。

  你那是去替姜郎报仇吗?

  你那是馋那一年八百万两的银矿!

  你下贱!



第65章 不顾身

  听了朱高煦的话语,姜星火没有任何反应,他微微眨起了眼睛,有些失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