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381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之前的两名士卒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将一盆清水端了出来。

  唐音被他们用力按住肩膀,迫使她转动头颅,将一整盆凉透的水都泼在脸上。

  冰冷刺骨的水珠顺着额发滑落,划过眼角眉梢,落在唐音身上的衣裳上,留下了明显的水迹。唐音缓缓抬起了头,眼底原本闪烁着惊涛骇浪般的复杂情绪,却瞬息间归于平静,只余无尽的空洞与茫然。

  她呆呆站在那里,好似已经失了魂魄。

  周围的士卒看着唐音被清水洗过的面容,却剎那间都呆住了。

  用来易容的化妆用药被洗涤殆尽,方才还土里土气的“村姑”,此时竟变成一个绝代佳人。

  那双眸子虽然仍旧暗沉无光,可眼尾却微微翘起,显露出几分妩媚,仿佛能勾走人心。

  如果说刚才的唐音,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块满是灰尘的顽石,那么此刻的她,却有些像一朵妖冶绽放的玫瑰。

  唐音的长发被水淋湿,散落在肩头,显得更加乌黑亮丽,她的眸子深邃,透过清澈的水珠,闪烁着不为人知的忧伤.身上的衣裳虽然已经变得凉透,但仍旧贴在她的身上,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让人不自觉地心动。

  唐音仿佛一个孤独的花朵,静静地站在那里,让人心生怜惜,同时又有一种掩不住的惊艳之感。

  “愣什么!”

  徐景昌回过神来,朝其他人怒吼一句。

  众人纷纷醒悟,慌忙收敛了心思。

  徐景昌则留在原地盯紧唐音,不知怎的,心里忽然生出一股不安。

  他静静地看着唐音,感受着她身上那股不为人知的孤寂和悲伤,唐音的目光始终望向近处高耸的城墙,从那盆水泼下开始,她也未曾移动分毫。

  徐景昌走到唐音身前,俯瞰着狼狈不堪、满头青丝散乱的女子,他终归是个少年,看着这勾人心魄的美妇人,喉结滚动了几下,方才说道:“跟我走。”

  唐音默默地跟随着徐景昌,走到城楼上,走到姜星火的面前。

  唐音仍旧站在那里,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

  她的身上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为之倾倒。

  姜星火看着唐音,眸子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刚才下面的事情,徐景昌已经附耳禀报了他。

  而躺在床板上的牛真,更是直接叫出了唐音的名字。

  所以眼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白莲教圣女,白莲教的二号人物了。

  姜星火当然不会被区区美色所诱惑,他的思考另有目的。

  “.多好的改造典型啊,《我的人生转变:从白莲教圣女到纺棉女工》,光是想想,就觉得这首版肯定能卖脱销。”

  是的,国师大人刚才正在琢磨舆论变革的事情。

  《邸报》作为大明现在的朝廷喉舌,既有利,也有弊。

  利处在于能握在自己手里,内容可以自己审核,不利于变法的,都能防患于未然。

  但弊端就在于,《邸报》实在是太严肃,而且面相的对象,是朝廷的官吏,不是普通百姓。

  而眼下根据南京传回来的讯息,变法在舆论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支持变法者数量较少,吵架吵不赢反对者。

  这个问题自然很好解决,那便是建立一家新的皇家经营的报社,发行一款全民性的报纸,用以迅速地、大规模地普及变法知识,引导舆论,争取民心。

  名字姜星火都想好了,就叫《大明日报》,简称《明报》。

  事实上,早晨勒令本地官吏重新写相关文书,姜星火未尝没有提前做个试点,看看百姓对这种通俗易懂的舆论传播方式的反应的意思。

  那么《明报》第一期,怎么才能卖脱销呢?怎么才能把报纸热度带起来,来个开门红呢?

  当然是要有噱头!

  《朝廷江南平叛成功,十余万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太湖沿线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国师重拳出击打击江南宦场,十余名官员被撤职查办》

  这些题目不是不行,而是噱头不够大,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对此不够喜闻乐见。

  什么是这个时代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首版头条新闻?

  那当然是要有反差的内容,刚才的就不错。

  ——你说我不够高大上,我说你不懂新闻传播学。

  在姜星火陷入短暂思索的时候,唐音也在逐渐冷静。

  许久,她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抬眸时,目光已经恢复清明。

  唐音看着眼前的这位年轻男子。

  一袭青衫,头戴玉冠,身形挺拔,眉宇间带有几分温文尔雅的味道,但却给人一种无法靠近之感。

  事实上,当刚才姜星火的眼眸注视着她的时候,不知为何,唐音感觉,此刻的他给自己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嗯,如果知道姜星火给她做的人生规划,想来唐音就会明白这种压迫感从何而来了。

  “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唐音的嗓音柔媚而低沉,透出几分决绝之意。

  姜星火笑着摇摇头。

  唐音愣住,她不理解对方为什么摇头。

  她微微皱起柳眉:“你莫非以为,我会像此人这般没种?我什么都不会说的,伱死了这条心吧。”

  躺在床板上的牛真登时大怒,但语将出口,却揣摩了一番国师的心思,反而劝道:“你这蠢女人,白天宇那老匹夫耍了你,你难不成还要死心塌地地继续给他卖命?真真是蠢不可及!不如早日归顺朝廷,还能谋个前途。”

  唐音闭上了眼睛,轻声道:“我效忠的是白莲教,信奉的是无生老母。”

  姜星火淡声一笑:“我刚才确实有过杀你的念头,不过现在改主意了。”

  “你活着,比死了有用多了。”

  闻言,唐音睁开双眼,诧异地打量着他。

  她本以为这位国师要杀了自己灭口,哪曾想,对方竟然要留自己性命,但很显然,对方绝对不会是什么好心!

  姜星火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随后放下手中的杯子说道:“我要在江南地区发行一份公告书,便是跟《与陈伯之书》类似的,但要口语化一些的文书用你的名义。”

  唐音虽然是一介女流,但跟着白天宇这么多年,也是读过一些书的,她当然清楚《与陈伯之书》是个什么东西。

  正是因为清楚,唐音才剎那间,有了些毛骨悚然之感!

  姜星火,留着她的命,却让她比死了还难受!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当然是这篇文章最为著名的一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是南北朝时期丘迟替北伐的临川王萧宏写给南朝判将陈伯之的一封书信。

  ——而且是一封劝降书!

  丘迟在信中首先义正辞严地谴责了陈伯之叛国投敌的卑劣行径,然后申明了梁朝不咎既往、宽大为怀的政策,向对方晓以大义,陈述利害,并动之以故国之恩、乡关之情,最后奉劝他只有归梁才是最好的出路。

  文中理智的现实局势分析与深情的故国感召相互交错,层层递进,写得情理兼备,感人至深。

  因此,史载:“伯之得书,乃于寿阳拥兵八千归降”。

  可姜星火要以她的名义,写一封这个时代的《与陈伯之书》,是要劝降谁?

  答案不言自明,自然是要劝降太湖前线,目前处境已经岌岌可危的白莲教叛军。

  可用她这个圣女的名义去劝降白莲教,岂不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她背叛了白莲教?

  然而,这是唐音的信仰,也是她宁死也不愿意做的事情。

  “我不会署名的。”

  “你没有选择的余地。”姜星火干脆说道,“而且,既然你不清楚白天宇的所在,也不清楚他的谋划那这件事就是你唯一的价值所在了。”

  姜星火看着她,嘴角挂着淡淡笑意:“不管你愿不愿意,从今往后,唐音这个名字,只能永远活在这封文书里,这是你作为白莲教圣女被俘获后,必须付出的代价。”

  “而且,我要用这一纸文书,来换我最想要的东西。”

  “什么东西?”

  姜星火缓步踱到城门楼敞开的窗边,指着外面的蓝天与白云下的远方,悠悠地说道:“我要的东西就在那里。”

  那里,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也是姜星火眼中的即将产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热土。

  “你到底想要什么?”

  “往远了说,我要让全江南,乃至全天下的百姓脱离士绅的人身控制;往近了说,我要让太湖前线被裹挟的十万百姓脱离你们白莲教的精神控制.我要在这里,建立一片,真正的生机勃勃之地!”

  唐音咬牙切齿道:“痴人说梦!”

  “呵。”姜星火哂笑,“你若不信,尽管看着。”

  唐音在这段交谈中,忽然察觉到了姜星火的真实意图。

  虽然姜星火并未进行任何遮掩。

  姜星火需要以她的名义签署一封劝降文书,目的是什么?自然是为了让白莲教叛军投降,可明军占据了这么大的优势,或者说,姜星火给明军提供了这么大的优势,还需要白莲教叛军投降?

  就像是姜星火前世电竞圈很有名的一句话:学会了哥的运营,剩下的就是A过去了。

  明军一旦发动总攻,必然是摧枯拉朽之势。

  所以,姜星火的真实意图并不是击败白莲教叛军,而是让白莲教叛军投降,藉此在最大限度上保全被叛军裹挟的百姓的性命。

  唐音回过神来,嗤笑道:“你以为就算你用我的名义,写了一纸劝降文书,他们就会乖乖听命投降?别做梦了,他们只会听从教主的命令.而若是情况危急之际,你更是根本无法完整的救出这些百姓。没想到,你要做变法这等改天换地的大事,却是如此妇人之仁,简直就是想当然耳。”

  然而唐音却并未觑到姜星火,有任何被激怒的神色。

  相反,对方只是平静地说道。

  “欲安天下,先正人心,如何正人心?事事以民为本,纵有万难,亦当心存此念.这个道理,你们白莲教一辈子都不会懂。”

  然而姜星火的这句话,却刺激到了唐音内心中最为敏感、柔软的地方。

  “如今江南皆反,若是无明廷暴政,难道光凭我们白莲教鼓动,就能形成这般声势吗?”

  唐音忽然变得有些激动:“我幼时被你们这些狗官害得家破人亡的时候,你口中的这些大道理在哪?如果不是白莲教救了我,恐怕我早就被卖到官家作妓了!”

  “教里说,一世命,即是万世命。”

  “我的命,我认了。”

  “可我这一世,与明廷有不共戴天之仇!你休想污了我的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3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1/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