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韦汝骢掏出了自己的怀表看了看时间,差不多快要到一点钟了,他对吴绍霆说道:“好了,你先去吧。我们马上就要发动进攻了,早点结束早点解脱,这场演习还真让人哭笑不得。”

  与韦汝骢道别之后,吴绍霆返回到了渔村,他现在心情很舒坦,根本没有考虑冯国璋拉拢自己去北方的事情。他只不过是在利用这件事做文章,然后很合时宜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韦汝骢。因为他知道,只要韦汝骢不希望自己去北方,那么其一定就会去找将军大人,想法设法让将军大人留下自己。

  等到了那个时候,将军大人会有什么办法留住自己呢?不用多猜也能知道了!

  这个其实是一次计谋,是他进一步扩大自己在新军之中地位的计谋。虽然这只是临时脑海灵光一现的想法,但不可不谓非常完美了!

  后半日的演习一直持续到了傍晚七点,本来北军可以在下午四点就成功渡过滘口,击溃南军,可是南军总司令赵声却不甘心那么快结束防守任务。赵声自以为是的调兵遣将、阴谋阳谋,竭尽全力的抵挡了北军进攻,最终拖延到了入夜。

  北军和南军将士都觉得很无聊,甚至连裁判团的一些官员也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不过赵声却不这么认为,他一个人沾沾自喜,总以为自己能够坚守滘口长达八个小时,充分得展露了自己领军的才华。这种孤芳自赏的心态,一直伴随了他好几天,直到后来接到了将军府的一个消息,才将他彻底打回原形。

  ——————————

  演习结束之后,冯国璋的军官团只在广州停留了一天,于二十八号中午就乘船返回北方去了。当然,段祺瑞并没有跟着军官团一起,而是按照早已计划好的路线,带着几十个护卫从陆路直接北上前往河南了。

  至于这次检阅的报告,还要经过大半月时间的考证,呈报给陆军部审核,才能获得最终的结果。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孚琦也没有什么可喜可悲的地方,就是如同往常一样安心的等待着上面的结果。

  在他看来,这次检阅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如果陆军部公平的来审核这次汇报,十之八九还是有很大的希望。可是他心中很清楚,“公平”已然是一种奢望,陆军部到底能不能批下来,关键还看把持着政府的北洋派准不准了。

  不管怎么样,二十四镇总算是经历了检阅,这就意味着二年时间里二十四镇已经从一个编制模型变成了一支有血有肉的陆军部队。

  直到冯国璋临走的那一天,他还特意派了师景云来探吴绍霆口风。

  不过吴绍霆早就有所准备了,在演习结束之后,他就请假进城住了几天,一直与张小雅在果汁公司里面过了一些日子。

  尽管师景云已经打听到吴绍霆的下落,可是冯国璋最终还是放弃了,并没有进城去找吴绍霆。他很明白,如果吴绍霆真的愿意去北方的话,就不会这么避而不见。不过他也并没有生气,毕竟吴绍霆不是正式拒绝,其故意避而不见也算是有愧于心了。

  冯国璋觉得自己有点看不透吴绍霆了,不过也罢,反正该说的话都说了,若吴绍霆日后来北方相见的话,自己还是会加以礼待的。

  三月一日这天早上,孚琦来西郊将军办公室办公。韦汝骢特意来到陆军衙门与孚琦会谈了一下。至于谈话的内容,自然而然是关于吴绍霆的。

  恰好孚琦前天也刚刚收到了来自第二标莫擎宇的演习汇报文件,莫擎宇在文件中着重提到了吴绍霆顾虑大局的作风值得学习。当然,莫擎宇的本意是用吴绍霆来对比郭人漳,借机让郭人漳下不了台,却在不知不觉之中更加强调了吴绍霆的能力。

  孚琦在听罢了韦汝骢的话之后,陷入了一阵深思,最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并非我不让吴震之大展拳脚,实在这年轻人太不知天高地厚。他能做到在战场上顾全大局,为什么平日生活中就不能做到呢?就说上次克扣军饷之事,哪怕赵声不受理,他也应该直接来找我商讨此事。结果呢?他直接就要把良葵给枪毙了。”办公桌后面,孚琦脸色很忧愁,他说完了这番话之后,用一只手揉了揉自己的额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大人,不管怎么说,吴震之的出发点并没有错,相反却是很正确的。虽然属下也认为吴震之手段上太过了一些,可年轻人血气方刚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韦汝骢劝说道。

  “所以我才想让他吃吃苦头,多碰几次钉子就知道利害了。”孚琦语重心长的说道。

  “可是大人,一直以来,我们都太看重大局了,仔细想一想我们似乎很少站在吴震之的立场来考虑。一个留洋归来,对国家现状甚是不满,立志奋发图强、中兴大清的青年,我们没有给与一丝一毫的鼓励,反而从始至终都是在打压,难免会让人消极的。”韦汝骢语气很认真的说道。

  孚琦略略思索了片刻,他只记得自己曾在吴绍霆刚回国报道时,说过几句嘉许的话,后来好像还真没有任何鼓励了。不过他还是认为,自己三番四次替吴绍霆开脱困境,已经是大恩大德了,若吴绍霆连这些都看不出来,那岂不是狼心狗肺?

  “鼓励?自从他来到西郊,先是以下犯上胁持李铭山,后又得罪洋买办陈廉柏,还有擅自行动,对良葵执行私刑,这些事情的后果有多严重?换作是其他人,我管他死活!我对吴震之已经够仁慈了,这还不够吗?”孚琦言辞激烈的说道。

  “将军大人息怒,其实西郊军营包括吴震之本人,都深知大人对其照顾有加、颇为器重。本来这件事在下不应该多说的,可是现在的问题是,练兵处总办冯大人公然提出邀请吴震之去北方谋事的建议,而吴震之也几乎动心了。”韦汝骢说道。他知道这句话已经足够了,如果将军大人还是这般决绝,那表示将军大人对吴绍霆已经不在乎。

  “可是,吴震之不是没跟冯国璋北上吗?”孚琦书生意气的说道。

  “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吴震之现在不去不代表日后不去。如果大人真的一点都体恤吴震之的话,只怕用了不多久我二十四镇就会失去这一员将才了。”韦汝骢强调的说道。

  “那你意下如何?”孚琦试探的问道,军营之中的事情他向来都会悉心参考他人的意见,毕竟他深知书生带军的难处所在。

  “在下以为,将军大人不妨就拿上次演习之事,颁布一次嘉奖,顺带给与吴震之一个比较突出的提拔吧。如今我二十四镇空缺的高级将领职位颇多,甚至职权兼并的情况也很严重,哪怕让吴震之兼任一个高级职衔都好。”韦汝骢说道。

  “他不是说,希望调到你的麾下吗?要不然,就让他到炮兵标担任代理标统好了。”孚琦觉得韦汝骢的话有道理,自己不应该那么小心眼才是。

  “将军大人,吴震之乃步科出身,在下则是骑科出身。早先在下因为对炮兵不甚了解,所以才让炮兵标标统一职空缺至今。让吴震之来炮兵标任职可以,但若是代理标统一职的话,只怕吴震之自己也会手足无措,而且这个提升跨度也太大了一些。”韦汝骢担忧的说道。

  他这番话是实话实说,炮兵属于高科技兵种,而且还具备很高的危险性,不是专业的炮科军官只怕真不好应付。

  “吴震之他既要一展拳脚,又不想跟赵声有摩擦,那你说应该怎么办?”孚琦带着烦恼问了道。若不是二十四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他怎么可能会这么迁就吴绍霆,自古以来都是用人者人人求之,哪里会有用人者苦苦求人的!

  “如果依在下来看的话,倒不如继续让吴震之留在第一标,让其补第一标总参谋官的缺,将军大人意下如何?”韦汝骢试探的建议道。

  “什么?总参谋官?你先前还说代理标统不切实际,总参谋官那可是与正式标统同级的官职,而且在我们二十四镇总参谋官还兼管全标军需之事,这可不是一个虚职。”孚琦忙说道,显然是有些吃惊了。

  炮兵标和骑兵标是二十四镇附属部队,他向来没有投入大的精力在这两部上面,所以让吴绍霆去附属部队担任代理标统并非什么难事。可是第一标和第二标那是主战部队,无论是标统还是总参谋官都是领导层实权的军职,除非有资历又值得信任的人,否则谁敢轻易把外人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呢?

  他对二十四镇是早有规划的,全镇实权的官职必须是汉人与满人平分。

  第一标总参谋官原本是良葵,结果这个花花大少太让人失望了,能力平庸,简直不小,简直是丢尽了满人的颜面。就连第二标的总参谋官同样也是一个满族人,并且军中也有不少满族的中下级人员。

  如果第一标领导层全部让位给汉人,那岂不是在广州重演了北洋派发展的路子?

  韦汝骢看着将军的脸色变化,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看来将军的种族隔阂之心还是很浓烈的。他不打算深劝孚琦,这种事越劝反而越会引人怀疑有不轨之心。

  “将军大人,在下仅仅是建议。至于同意不同意,还得由您来定夺。一支军队不管武器装备有多么强大,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使用人的素质。人才才是最宝贵的财产。”韦汝骢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孚琦陷入了犹豫之中,他一时间并没有做出决定,器重吴绍霆本来就是因为这个年轻人有能力、有性格、有干劲。早在他第一次接见吴绍霆时,就打算将这个年轻人培养成自己的心腹、亲信。可是现在看来,很显然这个年轻人并不是那么完美,如果真的还一如既往的迁就他的话,弄不好还会给自己惹一身麻烦。可是就这样眼睁睁的放吴绍霆去北方,难道就心甘吗?冯国璋是什么人?这只北洋之狗是威胁满族政权的内患之一,让吴绍霆去了北洋派效力,那岂不是助纣为虐吗?他缓缓的叹了一口气,看来就算自己不愿意也必须做了。

  卷一:广州风云 第141章,演习之后

  转眼间,已是三月五日。这天早上将军府突然颁布了一道嘉奖命令,对参与演习的全镇官兵,按照演习时的表现进行了逐一表彰。通常像这样大型的奖励是需要举行仪式典礼,不过陆军衙门传出消息并无此准备,仅仅是遵照将军府的安排,将一应奖励的文书、命令派遣仪仗队送往各个受奖人面前即可。

  营级以上官员基本上全部都得到嘉奖,不过因为这次嘉奖是将军府颁发,没有上报到省府和朝廷,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内部评奖。受到奖励的军官们,除了少数职位有所升迁,或者拿到了几百块奖金的人之外,其余的大部分人只不过领到了一折奖文,如同二十一世纪小学生的奖状,让人提不起任何兴趣。

  在那些少数高兴的军官名单当中,就有吴绍霆的名字。或者说,这次将军府的全镇嘉奖命令,唯一获得最大好处的人就只是吴绍霆一个!其他获奖军官都是由三人仪仗队前往颁奖,可是到吴绍霆这边时,却足足是十二人的仪仗队,那阵势让第一营营务处都震动。

  十二人仪仗队除了带来了奖书,还带来了两套高级军服,一把金色礼刀,连同一系列升职手续、关防文书、将印等等物什。仔细看了一眼那高级军服的领口,竟然是蓝珠三折的龙章,这表示军服属于中等第一级、正参领军衔。

  吴绍霆现在的军衔是中等第三级、协参领,属于正式营管带,纵然以前担任过代理第一标总教官、总稽查官、二等参谋等职位,这个军衔都没有变过。可是经过了一场演习,他竟然连跳两级直接升任正参领,这还真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要知道赵声虽然是第一标标统,不过职称前面还有“代理”一词,他的军衔才是中级二等、副参领。

  也就是说,吴绍霆现在的军衔等级已经高过赵声一级,日后赵声见了他的面,都还要恭恭敬敬的称呼自己一声“吴大人”了!

  仪仗队按照晋升仪式走完一整套流程,宣布吴绍霆从即日起正式任命为二十四镇第一标正式总参谋官,限期三日之内交接完毕第一营工作,赴司令处参谋部上任。

  听完了宣读,吴绍霆都有些不敢相信了,虽然他耍了一个小手段,利用冯国璋挖自己墙角的事情逼迫将军孚琦给自己更多优待。可是哪怕再怎么预料,他也绝对没想到“优待”会这么厚重,要知道军功可不是那么好积累,升一级那可是要熬很久的!

  他去年刚从德国留学归来,才短短一年时间就爬上了正式总参谋的位置,这简直不是一般的迅速了。想象那些同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高材生们,回国之后大部分都在下层干了很多年,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大局重新洗牌时才有了出头之日。

  此时此刻,他虽然感到很兴奋,可是脑海深处依然习惯性的保持着理性思维。

  回首以前的破张小雅绑架案,整军训练,新安剿匪,反腐倡廉这些事迹,虽然看上去不过尔尔,但是从功绩上来看至少要远远大过这次的演习行动,如果孚琦真心的要大力提拔自己,那早先就有机会了,何必还要拿一次演习来说事呢?

  就算是因为有冯国璋挖墙脚的事,大不了叫来谈谈心,拉拢拉拢,或者也学着冯国璋请吃饭,最后再升一个级别的官职,完全足矣。

  可是现在是十二人的仪仗队,连总参谋官的军服都做带来了,如此大张旗鼓的进行嘉奖,弄的就好像唯恐天下不知孚琦惜才似的!

  这是什么意思?给一个惊喜,让自己感激涕零,从此更加死心塌地的卖命?

  如果今天孚琦亲自来颁布这个升职命令,吴绍霆绝对会这么认为。

  可事实并非如此,孚琦给别的军官只派了三人仪仗队,给吴绍霆却是十二人的仪仗队外加连升两级,稍微动一动脑子就能看出这是一场作秀!

  作秀的目的只有两个:一,让全镇人都知道吴绍霆与孚琦的关系;二,给吴绍霆一个单独的暗示。

  吴绍霆明知这是暗示,可是却猜不透到底要暗示什么,或者说他只能猜的模模糊糊。

  这也许是孚琦对他的警告,警告他不要耍什么花招!也有可能是在告诫他,今天能浓妆艳抹的抬举你,明天也能不费吹灰之力的毁了你!

  总之,他知道这次是惹恼了孚琦,看来自己对这个书生将军太低估了一些。

  不过无妨,好歹自己的目的算是达成了。

  ——————————

  接受了升职任命之后,吴绍霆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又忙了一阵子交接工作和搬家。

  官职升了,就连宿舍都迁移到陆军衙门那边的套间宿舍。不过他对新宿舍并不感到陌生,因为在逮捕良葵的那天早上,自己就来过这里。

  搬了新宿舍也好,正好倪端同是住在这边院子里面,以后有什么事情要商议,大家都更方便一些。

  第一营虽然是赵声一手培养出来的亲信营,可是士兵是人,是人就有感情。更何况自从陈升、赵前勋两人死了之后,经过吴绍霆潜移默化的改造,第一营全体上下早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根深蒂固了。

  所以当他们得知尊敬的营长要升任总参谋官时,全营上下都深感不舍。

  在第一标一直盛传着一句话,谁要是能跟着吴绍霆,那就能吃香的喝辣的。

  现在这位好大人要走了,谁都不知道第一营下一位大人是什么样,万一来了一个凶神恶煞、贪得无厌的人,那真是从天堂到地狱的大改变了。

  吴绍霆却早已经打好了自己的算盘,在交接工作的这段时间里,他拟定了一份第一营人事调动命令,又写了一封人事推荐信。在调动命令中,他将三队队官李济深提拔到营务处担任稽查官,同时兼领三队队官;二队队长孙继直兼任通讯室主管;文案梁鸿楷下派到第一队担任见习排长。

  虽然看上去这份调动命令无伤大雅,无论是稽查官还是通讯室主管,都不是要害之职;甚至让一个文案去担任见习排长都显得有些滑稽了,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事。

  不过他有他的意图。稽查官虽然并不经常执法,可一旦有需要抓人时,稽查官只需要随便拟定一个罪名就能开始行动了,当初抓捕良葵时就是用这个法子。

  通讯室看上去是清水衙门,如今无线电报在全镇装配的并不多,几乎是派不上用场。可是对于军队来说,通讯环节永远是至关重要的。掌控了通讯室,可以第一时间切断外部的连接,也可以第一时间与外部取得联系,甚至还能发布虚假消息。迟早会有大作用的。

  卷一:广州风云 第142章,总参谋长

  至于梁鸿楷只不过是安插的一个棋子,第一营三个队官现在有两人是站在吴绍霆这边的,唯独第一队还是一个未知数。既然梁鸿楷一心想要从文员变武夫,那正好就遂了他的心愿,一举两得。

  当然,吴绍霆在交接最后一天晚上,还特意找到了梁鸿楷,半遮半掩的推心置腹了一番,让其好好努力,不要让自己失望。梁鸿楷当场就感激涕零,因为他觉得吴绍霆把自己那天的请求放在心上了,也就是说吴绍霆并没有轻视自己。

  这份第一营内部调任命令,只需要由营长上报到陆军衙门备案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吴绍霆在给陆军衙门写的一封推荐信中,还推举陈芳成为第一营代理营长,并且将第一营营务处卫兵李琛调到参谋部担任侍从官。当然,这只是一封推荐信,是否能够批准下来还是未知数。如果连推荐信都能顺利,那么他在升任总参谋官前,已然完成了对第一营的垄断。

  临别的最后一天,他照例自己掏钱请了全营吃了一顿大餐,以作告别仪式。

  次日就是三月八日,吴绍霆正式走马上任。

  第一标司令处的参谋部对于他来说一点都不陌生,自己可没少出入过这里。

  虽然是第一天报道,不过他却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如今整个司令处最高军衔的人就是自己。现在只有别人来向他来报道的份了。

  当吴绍霆一身正参领军服出现在司令处大院门口时,守卫大门的卫兵赶紧立正行礼。

  参谋部的几个侍从官还有两位参谋官,早就在前院等候迎接了。

  毕竟吴绍霆是第一标第一位正式总参谋官,日后所有代理、见习的参谋部官员要想转正,都得经过总参谋官的批核才行,所以该恭敬的地方绝不能马虎。

  何福光和许海英两人算是吴绍霆的老熟人了,几个月前吴绍霆还称呼他们为“大人”,现在摇身一变竟然成了顶头上司,这种感觉还真是让人既尴尬又无奈。

  不过吴绍霆并不是一个喜欢打官腔的人,他只在前院简单的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反正大家以前都共过事,连自我介绍都免了。之后众人就一起来到了参谋部,各自开始忙着各自的事情。

  参谋部因为长久没有主事官,所以大家都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工作程序。

  在良葵去职之后,何福光倒是下功夫领导了一段时间。仅仅几个月的光景,他改变陈规旧习,竟让参谋部的办事效率提高了两倍。由此可见,何福光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只是有一点让吴绍霆感到很不和谐,何福光虽然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可是却总是倚老卖老,往往让他这个顶头上司感到被架空了似的。

  刚刚回到参谋部,吴绍霆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近日部里的工作情况,何福光却抢先发话,安排众人各就各位,处理完毕手头上的公务。对于,吴绍霆并没有把心里的不满形露于色,一言不发默许了何福光的安排。

  “崇石兄,我们出来聊聊吧,长久没来参谋部了,还有许多事要向你请教呢。”吴绍霆微笑着对何福光的说了道。

  何福光看着吴绍霆一脸和颜悦色,心中倒还是挺得意的。他就知道吴绍霆一个年轻人一下子爬上了这么高的位置,肯定会有一些仓促。虽然他只是一等参谋官又兼任武备学堂教官,平日两头忙不能专精,可是自己却是第一标参谋部成立以来最资深的参谋官,单单这份资质都不容小视。

  “吴大人请。”他故作客气的回了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