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38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不等袁世凯的话音落定,朱尔典摇了摇头强调的说道:“No,No,No,大总统阁下您还没明白我的意思。敝人今天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正是代表了法国、德国、日本还有俄国使节,向大总统阁下表示深切的担忧。我们一致认为,这场战事应该在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前彻底结束。”

  袁世凯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现在是十二月中旬,辛亥年春节是二月份中旬,这个时间对他来说很充足。“怎么,公使先生认为对付区区广东,两个月的时间还不足够吗?”

  朱尔典讳莫如深的笑道:“我们真诚的期待大总统能如愿以偿。不过……”

  袁世凯就知道朱尔典今天到来不会是单纯的提醒自己,他不动声色的问道:“公使先生请直言吧。”

  朱尔典试探的说道:“如果大总统阁下借助我们大英帝国的协助,我相信公历新年之前即可平定广东的战事。”

  袁世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问道:“是吗?我相信公使先生你还有附加的条件。”

  朱尔典哈哈笑道:“相对于袁大总统完成中华民国一统的大任,敝人的条件根本不值一提。只要袁大总统阁下能接纳敝人早上派人送来的外交备忘录,我大英帝国在香港的五艘军舰可以前往福建,换上福建海军的军旗,协同福建海军进攻广州。我们也跟日本人谈好合作,届时日方在台湾会向福建海军无限制提供炮弹和燃油补给。”

  袁世凯一想到那短短几句话的外交备忘录,只恨的牙痒痒,他可以容忍窃国之贼的称呼,却绝对不愿意背上一个卖国之贼骂名。早在年初善后大借款时,英国人趁着初生的民国内乱不止,在西藏策划了一系列分裂事件。六月份,他以中央政府的命令云南、四川组成川滇联军进军西藏,如今战事非常顺利,不日即可平息拉萨的叛乱。

  英国人曾经不止一次用延缓贷款来威胁北京政府,停止向拉萨输兵,而今天早上朱尔典提出的所谓外交备忘录,更是做出了四项申明:(一)不许中国干涉“西藏的内政”;(二)不能容许中国在拉萨或西藏保持无限制的军队;(三)要求根据以上各点订立协议,作为承认中华民国的条件;(四)在订立协议前将对中国人封闭一切经往西藏的交通。

  这些条件简直是极其无理也极为无礼,完全践踏了中国的主权。

  年初时,袁世凯为了顺利筹集善后大借款,不得不放缓了针对西藏的用兵。等到前两期款项到手后,一方面欲在国内求一个好名声,另一方面英国人在西藏制造好几起惨案,迫于舆论的压力,再者要分散西南四省的革命军势力,以免云川一带跟着孙文闹二次革命,他才下令进军西藏。

  十月过后,英国人还真拿西藏为理由拖延第三期贷款。今天朱尔典又亲自前来,在威逼之后又采用利诱的手段,一定要把西藏的事给办踏实了。

  经过这一系列的周折,袁世凯虽然心中厌恶,可难免有几分动摇了。

  外交备忘录又不是什么正式外交信函,不需要签署,也没有时效的约束。

  袁世凯正是打算先暂缓西藏的用兵,专心致志解决南方革命党的问题。反正西藏的叛乱分子不堪一击,英国人在西藏的驻军又不足以威胁收复西藏的进度,这一点从川滇联军近来的战况救可以得到应证。等稳定了南方版图,彻底遏制革命势力的隐患,再调过头来处理西藏事宜也不迟。

  不过这个问题他不打算今天就做出答复,毕竟江西军已经开始进攻广东,粤军在南雄吃了大亏,平定广东的胜算有目共睹,何必要急着求外援呢?更何况外援在国内影响非同小可,未必是一件光彩的事。

  袁世凯从容的干笑了两声,看着朱尔典说道:“公使先生放心,我会认真考虑你的建议,一旦有下文我会尽快联系你的。”

  朱尔典耸了耸肩膀,他早已料到这个结果,微笑道:“那好吧。希望大总统阁下一切都能顺利!”

  卷三:南北对决 第314章,岑春渲的想法

  上海吉祥街郑公馆最近冷清了不少,可是住在里面的人依然时刻盯住国内局势的发展。

  最近几个月,上海许多报纸都在关注广东的战事。随着江西、江苏两省平定,上海国民党人的运动渐渐淡出了国人的视线,唯一值得一提的还是孙文向广东军政府资助八十万经费的报道。但这个报道很快又让湖南征南军失败的消息覆盖。

  龙济光前不久去了一趟北京,之后又去了一趟日本,半个月前才回到上海。

  如今国内的局势让他感到目不暇接,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他这才跟上局势变化的脚步。

  在听说广东战事愈演愈烈之后,龙济光一方面讥讽吴绍霆错走了一步棋,另外一方面也对自己当年莫名其妙败给吴绍霆更加感到信服。

  如果他是吴绍霆,绝不会响应孙中山所谓二次革命的号召,好不容易稳定的广东局面应该精心经营发展才是,在这个时候打一场与自己利益不大的大仗,简直是愚蠢至极。

  不过不得不承认,吴绍霆确实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二十三镇当年败给在他手下,也算是心服口服了。

  这天一大早,龙济光循例上街去买报纸,回到公馆之后,岑春渲正与郑孝胥喝茶闲聊。

  郑孝胥还是老样子,整日清风淡月不问国事,只是最近一个月经常与闲居在上海的几位前清王爷时有来往。不过岑春渲、龙济光对此都没有放在心上。

  “紫宸回来了。”听到客厅传来脚步声时,岑春渲从花园侧目看了过来。

  都是十二月份的时节,上海的天气有了明显的冷意,今天的冬天似乎来的特别早。岑春渲穿着一身不厚不薄的单袄,双手紧抱着紫砂壶取暖。

  郑孝胥见龙济光回来了,知道每到这个时候两个人都会谈论最新新闻,他可不爱听,索性起身避开了。

  龙济光穿过客厅来到花园,在走廊上正好遇到了返回屋子的郑孝胥,两个人点头打了一个照面,并没有太多的言语。

  龙济光来到岑春渲面前,在先前郑孝胥坐过的位子上坐了下来,信手把几份报纸放在了茶几上。岑春渲最近的神色还算不错,他虽然关心国内政治,可还没有到达为国家大事忧愁伤身的地步,并且自己现在是局外人,就算再痛心疾首也于事无补。

  “紫宸,说了多少次,买报纸这种事让下人去就好,你每天早上亲力亲为的跑出去,多麻烦?”岑春渲寒暄的说道。

  “先生多虑了,每日闲其无聊,趁着早上功夫出去散散步未尝不好。”龙济光微笑道。

  “广东可有什么新消息?”岑春渲双手抱着紫砂壶,不太想去翻看报纸,索性直接向龙济光问了道。

  “曹锟的南征军这次是真正的一败涂地,曹锟还打算从长江上游总司令爬到湖南都督的位置,只怕这个想法也要破灭了。”龙济光调侃意味十足的说了道。

  岑春渲缓缓点了点头,这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闻了,自从蛇岭一战过后,南征军大势已去算是成为定局。

  龙济光接着说道:“不过南雄的战事吃紧,傅良佐这次是不遗余力的进攻。照我看,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粤军前景不是很明朗。”

  岑春渲叹了一口气,略有担忧的说道:“吴绍霆这半年打退了广西又打退了征南军,势头甚是锐利,难免不会引起袁世凯的重视。如果我猜的不错,吴绍霆现在已经成为南方第一号人物,这对他来说有利也有弊。假设北洋军要全力讨平广东,以广东目前的实力,胜算可不多。而一旦吴绍霆失利,这对整个革命阵营来说是极大的震慑和损失,弄不好驱袁救国再无指望了。”

  龙济光听到这里,脸色陷入了思虑,沉默一阵之后,问道:“先生,您似乎很看重吴绍霆在革命阵营的分量,难道吴绍霆真有这么大的能耐?”

  岑春渲呵呵笑了笑,说道:“有多大的能力,你很快就会看到。也许你从他的角度上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可是如果对比北京针对广东的态度,你就会发现袁世凯畏惧吴绍霆到什么程度了。”

  龙济光皱了皱眉头,奇怪道:“畏惧?”他对岑春渲用这个词来做形容感到很不解。

  岑春渲笑道:“一旦放任了吴绍霆,就跟放任孙中山、宋教仁一样,他们都是有能力掀起大风波的人物。也许以前大家都不太了解吴绍霆,至多这位年轻人是革命首义者,但我相信经过这一战,吴绍霆一定会名声大噪。能以一己之力抵挡北洋军的人,不可不谓之强人。”

  龙济光突然转变,又问道:“先生,您到现在还不打算出山吗?”

  岑春渲慢悠悠的端起紫砂壶,细细的吸了一口茶水,脸上的笑容渐渐淡了下来。他叹了一口气,似是而非的说道:“现在出山,能去哪里呢?孙文都一败涂地了,纵然我看好吴绍霆,可广东目前的局势不甚好呀。”

  龙济光笑了起来,说道:“先生,我却另有想法。您都说了,孙文现在一败涂地,能选择的对象不多,如果连吴绍霆都失败,放眼全国再无第二人,难道先生还要继续等待吗?正因为危急存亡之秋,方才是英雄用武之地,这个道理先生应该懂得才是。”

  岑春渲眉毛一扬,脸色瞬间变幻,他煞有其事的打量了龙济光一眼,想不到龙济光离开军队之中竟也修养出一番见解,真是难得的很。

  龙济光等了一会儿,见岑春渲不说话,不禁又疑惑起来:“先生?”

  岑春渲反问道:“紫宸,我一直有个疑问。我关注时政是伺机一番做为,紫宸你自去年开始,一直寓居在上海,每日与我都有关于时政的探讨,难道不曾想过东山再起?”

  龙济光哈哈笑了笑,说道:“要说我二十三镇就这么折在吴绍霆手里,不甘心是有的。可要说东山再起,对我而言已经太难太难。我在广东的那点本钱,现在早就让吴绍霆化为己用。两个月前我曾与胞弟有过信文,他现在担任粤军第一师第二团副团长,信文中告诉我,广东一统是难得好事,吴绍霆治粤也深得民心军心,万万不可破坏这一统的大局。”

  说到这里,他停顿的叹了一口气,苦笑了一阵,接着说道:“连我最亲信的胞弟都对吴绍霆心悦诚服,广东已然没有我龙济光的再起之日。若是说到谋一份差事,我或可北上在陆军部混的一官半职,可又有什么意义?我在上海寓居岂不更自在?”

  岑春渲浅笑道:“若我所说的东山再起并非是指你自立门户,紫宸你可有想法?”

  龙济光微微一怔,笑问道:“先生不会是让我回广东,为吴绍霆效力吧?”

  “紫宸你先前不是刚说过,危急存亡之秋是英雄用武之时吗?你离开广东的这十几个月里,已经潜移默化的陶养了性格,再也不是昔日我认识的那个不修边幅、性格古怪的龙紫宸了。局势会变,人也会变,只要有雄心壮志,何愁不能干一番大事?”

  “只怕吴绍霆一定会我对心有芥蒂呀。”

  “如果你真有返回广东的想法,我可陪你一起走一遭。若吴绍霆对你有介怀,可见这年轻人气量不足,大不了你我再返回上海就好。”

  “哦?”龙济光隐隐约约听出了岑春渲的弦外之音,“先生,如果吴绍霆有气量,那您当作何去留?”

  岑春渲呵呵笑着,自顾自的喝起了茶水,不再多说什么。

  龙济光看到这里,虽然心中尚且猜不透岑春渲的想法,可是岑春渲既然愿意陪同自己返回广东,这可真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他离开广东这么久,要说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确有其事,改变往日的性子也是情理之中。只是身为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还是军人出身的身份,面对国内波涛汹涌的局面,岂能真正的置身事外?

  虽然他现在的野心不减当年,若要真心实意投效在吴绍霆麾下,只怕未必百分百的心甘情愿,不过一切还要看时机,若真有东山再起的条件,他绝不会寄人篱下!

  卷三:南北对决 第315章,无限制狙击战策略

  广东都督府参谋总部。

  邓铿快步走到大厅另外一边单独的办公室里,将一份电报送到了吴绍霆面前。

  这间单独的办公室是前不久刚刚收拾出来,以前是参谋总部的档案室,为了时刻了解粤北的战事,吴绍霆直接把办公地挪到了参谋总部。

  “韦师长发来一份请示,希望参谋总部和都督您批准。何参谋长认为这件事很冒险,不过以目前的战况来说,尚且有试一试的余地。”

  “拿过来。”吴绍霆从上一份电报文件上移开了目光,伸手接过了邓铿抵赖的最新电报。

  今天已经是十二月十九日,南雄的战事越来越吃紧,第二团已经增援到南雄的战线上,可仅仅是延缓了江西军进攻的步伐,并不能完全阻止江西军前进。战斗了十四天,南雄县城以北的乡镇据点全部沦陷,只剩下南雄县城郭的阵地还在拼死耗着。

  战争伤亡十分严重,几乎已经超过了两广战争时的梧州之战。就算第一团和第二团是经历过大场面的精锐部队,可也熬不住两次绞肉机似的高强度战事。

  五天前韦汝聰经过了详细的推测,要想在南雄正面战场上形成僵持的局面,必须投入第一师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以及在始兴县集结的第八团、教导二团所有兵力。

  换言之,动用革命粤军三分之二的部队,才能跟江西两个旅打成平手。

  一旦李纯在江西整编好其他部队,继续向广东增兵,革命粤军就算倾巢出动,也无法阻挡江西军的步伐。再加上许崇智和马锦春在福建已经探查到李厚基的动向,年底之前就会发兵进攻广东,局势十分危急。

  所以当务之急,制订一套可靠的战略计划是吴绍霆和广东都督府头等大事。

  韦汝聰既然在这个关头发来一份申请,一定是前线师部经过推敲论证的计划。

  吴绍霆仔细读完了电报,韦汝聰在电报中设定了两个大型战场,其一就是正在交战的南雄县,其二则是退一步的始兴县。经过第一师参谋部分析,南雄战场必须改变正面作战,或者直接说是放弃正面作战的打算,将第二团撤出城去,留第一团退入城中组织巷战。

  “巷战?”看到这里时,吴绍霆皱紧了眉头,“打巷战能算得上大战场吗?”

  他一直以为巷战是战事极不顺利的情况下,做出最后的顽抗作战方式。

  巷战和野战的最大不同在于,战场被无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建筑分割,任何战术单位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而狭窄的场景之中,这给本方观察、火力的运用都带来了限制。

  同时,对于敌人而言,这个问题也是同样存在。只不过本方对场景的构造更熟悉,并且处于守势。如果操作得当,巷战可以成功拖住敌人,而付出的代价则是城市遭到毁坏。

  面对江西两个旅的进攻,第一团退守城内进行规模性巷战,无疑会将自己置身于包围的局面。或许江西军不会选择用大炮夷平南雄,毕竟江西军需要南雄这个城市做为深入广东腹地的中转点。可一旦深陷包围,第一团再想突围是难上加难的事。

  吴绍霆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韦汝聰在电报里详细列出了巷战的优势,第一团经过粤桂战争之后积累了巷战的经验,并且立下奇功的“隐刺狙击小组”在巷战中也将再展神威。届时,第二团所有狙击士官学校毕业生都会潜入敌后,或者分布在南雄县辖下的其他乡镇,又或者埋伏在交通要地,无限制狙杀敌人,从侧面支持城中巷战。

  他脑海灵光一现,忽然联想到二战时期著名的狙击战役:

  德国第九、第十装甲师气势汹汹进攻英国第一空降师时,英军兵少将寡的情况下,凭借百余名红色贝雷帽成功重创了德军,守住了防线。

  此外,号称狙击之神的西蒙?海耶,在芬兰抵抗苏联的战争中,以一人之力在四个月的时间里,灭掉苏军一个营的兵力。

  更不用多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大名鼎鼎的瓦西里和其他苏军狙击手,他们在整场战役立下的汗马功劳。

  想到这里,吴绍霆觉得韦汝聰的这个想法或可一试,狙击手虽然是粤军宝贵的财富,如果他们能有效打击敌人的指挥系统,不仅对南雄战场有极大的帮助,更是对整个广东保卫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士兵可以仓促征募,可是军官是需要一步一步磨砺出来。一个狙击兵换一个军官那是保本,若能干掉两个军官则是大赚。

  尤其在这个年代,中国大部分的陆军根本没有反狙击训练,也没有坦克、装甲车的掩护,正是狙击手大发神威的好时候。

  吴绍霆看了电报,脸色复杂难定。

  站在办公桌前面许久的邓铿,耐不住性子的问了道:“都督,您怎么看?”

  吴绍霆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深沉的说道:“这又是一场冒险的大战啊。”

  邓铿思索了一会儿,忽然说道:“都督,打哪一场大战不冒险呢?战场上风云莫测,人算不如天算,就算计划再周全也不能完全杜绝风险。”

  吴绍霆缓缓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现在正面作战对我们不利,有必要铤而走险寻求出路。回电报给韦汝聰,让他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布置。另外通知后勤部梁鸿楷,让他赶紧急送一批物资到南雄备用。一旦退入城内打巷战,第一团将会彻底孤立,后勤和通讯十之八九会遭到截断的。”

  “是,我马上去办。”

  吴绍霆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心中依然十分彷徨,依靠狙击手来打击敌人,胜算到底有多少他根本无法估测。毕竟狙击作战在中国还是起步阶段,粤军狙击手的素质能否像二战时那些英雄一样出色,只怕很难下出定论。

  卷三:南北对决 第316章,江西军南下

  两天之后,中德张盛霆公司第一批民国一一年式六十五毫米迫击炮订单正式出厂,虽然只有一百五十挺,可对于这个节骨眼上的粤军来说,增添了极大的火力支援。

  早两个月前,中德厂生产了一批试验性迫击炮,装配给了第十一骑兵团,在偷袭宜章县的作战上牛刀小试了一回,不得不说这种便携式火炮甚是好用。

  制式性迫击炮出厂之后,第一时间送到西郊军营投入训练,前线各部炮兵也派回了代表,参与学习应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1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8/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