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岑春煊与袁世凯虽然称为“南岑北袁”,其中也包含有“南北不相容”的意思。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岑春煊就意识到袁世凯崭露头角对朝廷的危险性,所以岑、袁二人一直以都不和睦。虽然岑春煊最终没能遏制住袁世凯的掌权,但直到1915年袁世凯病死之前,他都没有放弃与袁世凯作对。

  不能说岑春煊对付袁世凯完全是出于国家大义,早年时岑春煊同样是为了争权夺利,直到后来才融合了为国除害的因素。

  所以此时此刻,岑春煊明白了吴绍霆的意思之后,心情十分不好,他知道袁世凯有野心,却没料到袁世凯会背叛朝廷。

  “袁项城是野心家,但是我不相信孙文的革命派会轻易妥协。北洋派纵然人多势众,在我看来完成国家统一这项重任,这些武夫是不合适的!他们只会乱国而不会兴国!”岑春煊咬牙切齿的说道。

  吴绍霆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孙先生不愿意妥协也没办法。云公你以为各省代表急着拥戴孙先生组建国民政府是何用意?在我看来,各省代表只是希望借助国民政府这个政治资本,好与北方进行谈判。资产派、立宪派,甚至大部分革命派人士,都希望尽快停止战乱,推翻清政府。而只有利用国民政府这个资本,他们才能挺直腰板跟北洋派坐下来协商停战和倒台清廷。”

  岑春煊神色凝重,问道:“吴将军何以见得?”

  吴绍霆笑道:“因为这些人不是笨蛋,他们都知道孙先生没兵没权,根本不可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任,他们只信奉实力派。资产派是商人,他们想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经营利益;立宪派是政客,他们最想在新生的国民政府谋一席之位;革命派只求推翻清政府,其中部分人也会跟前两者一样。”

  他顿了顿,接着又道:“全国独立各省都是军阀,北洋派也是军阀,但是他是大军阀。以上这些人的利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国一统。现在摆在这些人面前有三个选择,一个只图眼前利益,支持各省军阀;一个是高瞻远虑,站在大军阀一边期待其能统一中国;另一个就是以理想主义来催眠自己,认为孙先生能建立完整的民主政权,因此而力挺孙先生。如果是云公,您会作何选择?”

  岑春煊恍然的点了点头,却默然不语。他心里已然有选择,如果是自己,自己也会毫不犹豫选择依靠大军阀来武力统一全国。但是如果是选择北洋派这个大军阀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他抬头看了一眼吴绍霆,眼神渐渐认真了起来。

  “吴将军,那你会如何选择?”他郑重其事的问道。

  “我相信云公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吴绍霆没有说得太透彻,只是用一种隐晦的方法来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岑春煊当然知道吴绍霆的选择,这个年轻人能雷烈风行的一统广东,又能对中国未来做出极有见解的分析,已经说明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今日与吴将军一谈,犹如隆中之对。想不到吴将军年纪轻轻,有这般深远的卓见,让我不得不佩服呀。”岑春煊感叹的说道。

  “云公客气,并非在下有深远的卓见,而是太多人无暇顾及长远的打算。乱世之中大家都会想着如何先生存下去,哪里还敢有其他的打算?”吴绍霆淡然的笑道。

  龙济光自嘲的摇了摇头,他现在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了,不可不谓服气。他承认吴绍霆刚才的话其实就是自己的写照,全国大革命爆发之后,他最先考虑的就是二十三镇当如何筹集到更多的军饷,只有先维持二十三镇的存在,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

  “吴将军让我受益匪浅呀。”岑春煊喃喃的又说了道,神态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自己在这场大漩涡中当立足何处,虽然吴绍霆分析的有模有样,可在他的内心中依然还残存着几分希冀。未来还没有发生,那也意味着什么情况都有可能!

  卷二:大革命 第224章,共和国成立

  孙中山于四月二十七日抵达南京,当晚召开了同盟会高层干部会议。会议一致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然而当晚就国家政体的讨论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孙中山认为以中国目前现状当仿效美国施行总统制,而宋教仁却坚持执行内阁制。孙中山与宋教仁发生严重争执,不过最终还是妥协执行内阁制,一番周折之后,推选黄兴为内阁总理。

  次日,孙中山率领同盟会高层在两江总督府召开全国代表选举大会,十七省代表共计五十一人参与此次大会。然后代表大会一致否认内阁制,最终又复改为总统制。第一轮选举各省代表各一票,结果以孙中山十四票、黄兴三票(历史上孙十六票、黄兴一票),毫无悬念的决定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当天正午,南京发出全国通电:“本日在宁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到会者十七省。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特此通告。”孙中山也在选举会议之后,向各省都督发出专电:“广州举义,四海云从,列国舆论,歌诵民军,无微不至,而尤钦佩公之艰苦卓绝。文于中国革命,虽奔走有年,而此次实行,并无寸力,谬蒙各省代表举为总统,且感且愧,惟有勉为其难,以副诸公之盛意。武汉为全国之枢纽,公之责任维艰,伏维珍重。”同时还以同盟会总理名义,特发了一份加急电报到上海,向吴绍霆专程致意。

  吴绍霆于当晚在前往南京的船上复电致孙中山:“顷接各省代表会蒸电称:临时大总统之任,先生当选,曷胜欣贺!先生识高千古,虑周全球,挽末世之颓风,复唐虞之盛治,使海内重睹汉官威仪,不独四万万同胞之福,即东西各国亦莫不景仰高风,为中华民国庆!专此电贺。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国大总统万岁!”

  这番话原本是黎元洪复电给孙中山的内容,只可惜广州首义夺取了武昌首义的光辉,而黎元洪本人还在武昌苦苦与北洋军鏖战。

  在二十九日与三十日这两天,南京两江总督府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再度发生争执性意见,就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的人选,众人各执一词,两天下来都未曾谈拢。历史上辛亥革命之后选举的临时副总统人选,应当是黎元洪,只可惜现在黎元洪已经让大家淡忘了。

  同盟会在候选人提名中首先列出了黄兴、李烈钧,后来又有人提出吴绍霆。可是后者很快就引起了共同的怀疑,吴绍霆年方二十四岁,年纪轻轻、资历尚浅,纵然有革命首义之功也当不得副总统的大任。宋教仁在会场上还为吴绍霆说了几句支持的话,但最终票选时黄兴二十一票、李烈绝二十票、吴绍霆仅只有六票。

  因为黄、李二人票数相近,反对派提出不信任选举法案,要求重选。

  孙中山为这件事头疼不已,黄兴、李烈钧是率先带兵北伐的功臣,在五省联军中也有颇高的威信,几乎难以选择。更重要的是,他还认为吴绍霆这个人物不好安置,广州首义功臣的是重要人物,同时吴绍霆还是粤系同盟会的代表,如果处理不当,只怕会影响粤系与南京政府的关系。

  最后,孙中山宣布暂缓选举副总统,因为候选人黄兴、李烈钧两人都在场,而吴绍霆则在赶往南京的途中,为了以示对革命首义功臣的尊重,应等到吴绍霆抵宁之后再行选举。临时参议院正处于胶着状态,既然一时半会无法拟定,索性就遵从临时大总统的意思。

  五月一日,孙中山改两江总督府为南京总统府,于上午十点在西暖阁宣誓就职。

  吴绍霆是午后一点抵达南江,孙中山派遣朱卓文随同宋教仁以及广东代表王宠惠前来迎接,众人热情洋溢的寒暄了一番,然后上了马车赶往总统府。

  在路上宋教仁将前几天代表大会的情况向吴绍霆讲解一下,顺带还告知今后半个月的大会议程。吴绍霆听说自己被提名为副总统,立刻表现出一副诚惶诚恐之态,连连推辞。

  “震之,你是首义元勋,副总统原本就该有你的提名。不过眼下选举不太顺利,各省代表并非认为你不合适,只是觉得你年纪尚轻,副总统只怕有欠成熟。”朱卓文委婉的说道。

  “朱先生所言,也正是我所忧虑。绍霆一介武夫,革命首义只是大家的爱抬,纵然没有绍霆率部起义,也会有其他人来完成此次大举,正所谓革命之势势在必行。”吴绍霆点着头说道。

  “震之有这样的觉悟,吾等欣慰呀。”宋教仁有些无奈的说道。

  来到总统府大门,吴绍霆透过车窗口看到大门上悬挂着十八星旗,可是却未曾看到代表革命政府的青天白日旗。他向宋教仁问起了这番缘故,宋教仁说:“这段时间太仓促,国旗还未能决定下来,所以暂时只悬挂陆军旗。”

  吴绍霆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了。

  进了总统府,马车穿过前两个院子,在东区马厩停了下来。

  朱卓文带着吴绍霆先到东区后花园的会客室休息,各省代表闻讯,陆续赶到这里来与吴绍霆见面问好。宋教仁一直留在一旁帮吴绍霆做介绍,吴绍霆热情洋溢的与众人寒暄。朱卓文去向孙中山汇报吴绍霆抵达的消息,回来之后告知孙中山实在是百忙无暇,因为下午三点会有一场提名大会,不过傍晚孙中山会抽空前来相见。

  吴绍霆表示遗憾,也表示理解。

  宋教仁说:“下午的提名大会是总统拟选内阁名单,到时候震之你跟着王先生以广东省代表的名额入场。广东代表的政治意见王先生等下会告诉你,开会时震之你也有发言权,有什么话可以当场提出来。”

  吴绍霆点了点头,转向一旁的王宠惠客气的说道:“广东议会竟然选定王先生为代表长,自然是相信王先生能够代表我们广东省的利益,届时请王先生按照您的意思来办,绍霆只是旁听罢了。”

  王宠惠是学者型官僚的代表,曾获得了全中国第一张文凭,他能够成为广东省代表,也算是胡汉民一项明智的决定。

  “总裁客气了,我一定不负所望。”王宠惠郑重的说道。

  “哦,对了,克强兄现在何处,四个多月不曾见了,不知道他近况如何呢。”吴绍霆转向宋教仁问了道。

  “虽然共和政府业已成立,不过克强最近反倒深入简出了。他这几天就没怎么来过总统府,一直住在丁家花园。”宋教仁叹了一口气说道。

  “是吗?克强兄这是怎么了?”吴绍霆奇怪了起来。

  “哎,有些话一言难尽。”宋教仁语气显得很郁闷。

  吴绍霆看了看客厅的大座钟,现在已经快到三点了,想了想之后他说道:“等下午大会结束后,我们去一趟丁家花园吧。”

  宋教仁说道:“开完大会,孙先生要见你呢。我看要么还是等明天吧。”

  吴绍霆突然忘记了这一点,只好先这么办。

  下午大会讨论不算激烈,几乎所有事宜都是投票来决定,纵然出现票数相近的情况也只是稍微发生口角,不会像菜市场那样的谩骂。吴绍霆一下午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大会的进行,就像是一个观光客一样。

  散会之后,各省代表休息了一会儿,接着前往餐厅用餐。

  总统府有三处餐厅,众人按照各自居处选择了其中一地。吴绍霆与广东代表一起在东园餐厅吃饭,他本以为各省代表之间挺和睦的,吃饭时也会在一起闲聊,不过真正来到餐厅落座之后才发现,几乎大家各自为政,根本不会相互攀谈,最多只是礼节性的打个照面。这似乎是意味着此次南京政府貌合神离的定局了。

  晚饭过后,吴绍霆与广东省代表在招待所客厅里一起喝了一杯茶,讨论了一下后几日议程的情况。王宠惠是广东代表长,同时也是这次代表大会的副议长,所以对情况了解的十分详细,毫无保留的都告诉了吴绍霆。

  一杯茶刚喝完,总统秘书室派人来请吴绍霆到西园去会见临时大总统。

  卷二:大革命 第225章,临时大总统

  吴绍霆整理了一下行装,与王宠惠等人告辞,然后跟着秘书来的西园。总统办公室是一幢三层楼仿欧式建筑,一楼是大堂和会客厅,二楼是武官室和小型会议室,三楼就是总统办公室与秘书处。在三楼走廊尽头还有一间小卧室,是为总统办公过晚休息所设。

  秘书室的人请吴绍霆在大堂稍等片刻,随后由临时秘书长朱卓文带领上楼直接来到总统办公室。进门后,孙中山穿着一身新订做的总统礼服,正在办公桌后面撰写一份文案,一旁还有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先生。他见到吴绍霆之后,客气的站起身迎到了门口。

  吴绍霆看着这位中国民国国父,心中有几分感慨,能与历史名人站在一起的感觉很好。当即,他向孙中山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庄重的问好道:“吴绍霆向大总统阁下敬礼。”

  孙中山微笑道:“果然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吴震之少年英雄,我中华未来有希望了。”

  吴绍霆谦虚的说道:“总统阁下过誉了。”

  孙中山上前扶着吴绍霆的胳膊,引着其到办公室内的小客厅落座,同时还向先前陪伴在办公桌一侧的老先生招呼道:“文公,来来来,同坐同坐。”

  文公带着慈和的笑容,步履缓慢的走了过来,在一张单独的座椅上入座。

  “震之帮你介绍为,这位是香港第一位华人掌法绅士伍廷芳文爵公。”孙中山郑重的介绍了道。

  “原来是秩庸先生,晚辈久仰大名!”吴绍霆坐直身子行了一礼。他心中暗暗揣测,伍廷芳与孙中山刚才是不是在一起秘密商谈南北议和的事宜呢?南北议和最重要的两个执行者,其一是北方代表唐绍仪,其二就是南方代表伍廷芳。

  “久闻吴将军首义壮举,老夫才要说一声敬佩呢。”伍廷芳微笑着客气道。

  “震之,你是革命的大功臣,也是中华民国的大功臣,你的壮举必将载入史册。孙文一生致力于革命事业,却遗憾屡次尝败,然而有震之你这样的后起之秀完成吾等老一辈的夙愿,也是可喜可贺的事。说到这一点,我孙文着实不及震之的勋绩!”孙中山感慨万千的说道,他的语气显得这番话很真诚,仿佛于吴绍霆面前真的自惭身形一样。

  吴绍霆心里很清楚孙中山是在做政客的说辞,于是内心并没有太激动,不过表现上还是装出了一副诚惶诚恐,连连说道:“大总统这么说,我吴绍霆日后再无颜面见大总统。若非大总统这些年积极奔走,策划宣传,倡导革命精神和主义,我辈依然沉沦在满清封闭式的鼓惑之中,何来救国之心,何来革命之意。绍霆已经再三申明,纵然没有吴绍霆,也有另外的同志完成此次首义。而这全部归功大总统阁下的酝酿和铺垫。”

  孙中山露出了一个亲切的笑容,伸手在吴绍霆肩膀上重重的拍了拍。

  伍廷芳不疾不徐的笑道:“大总统阁下十分重视吴将军。原拟定二十九号选举副总统事宜,因为有吴将军提名,而吴将军尚且未曾到场,为此大总统特意延后副总统的选举日程。”

  吴绍霆中午就听宋教仁说过此事,认为伍廷芳完全没有必要重提了。不过他留意到孙中山和伍廷芳的眼神,两人好像很认真的在盯着自己,仿佛是在查看自己的反应。随即他意识到,伍廷芳故意重提此事是在试探自己的反应,孙中山希望能妥善安排自己,而副总统显然是他这个后辈不可及的位置。

  “大总统阁下如此盛意,绍霆诚惶诚恐。不过绍霆有自知之明,放眼国外总统制国家历史,未曾有过二十出头的青年出任副总统要职的先例,我中华民国更不应该置国家要员为儿戏,一定要摒弃‘亲重’的观念,以民意为基础、以适合人选为酌情才是。”吴绍霆十分严肃的说道。

  听到这里,孙中山与伍廷芳对视了一下,相继松了一口气。

  “震之不仅青年英才,更是明白事理的人才。实不相瞒,副总统一职孙文也认为震之有些不合适,但是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孙文也十分欢迎震之参与竞选。既然震之想开了,孙文心中颇为欣慰。”孙中山感叹的说道,说完,他站起身来走到办公桌前,将先前撰写的文件取了过来。

  回到小客厅,他将文件放在吴绍霆面前,接着说道:“这是由文公提议,孙文刚刚草拟的一份内阁任命名单。震之是革命首义大功臣,年轻不要紧,我中华百废待兴,就是需要你这样的新鲜血液。所以我和文公都赞同任命震之为陆军部次长。”

  吴绍霆暗暗忖道:孙总统还真以为南京临时政府有多么权威的政府,等代表大会开完之后,内阁九个部长七个都南下去上海谋划议和去了,南京临时政府只不过是一个空架子。什么陆军部长、陆军次长,对于他来说都是空头衔,当上了陆军次长除了多几十块钱月薪之外,能调动谁的部队呢?

  他正色的说道:“总统阁下的好意,绍霆感激之至。只是绍霆认为陆军部应有足够军事经验的大将来出任,绍霆虽然促成了广州首义,可真正带兵北伐的是黄克强,至于绍霆这几个月一直都在广东整理军务。克强兄于资历于经验都在绍霆之上,除此之外还有江西李侠如,湖北蒋雨岩、滦州张绍曾,惠州陈竞存,这些同志同样功不可没,都比绍霆更加合适。”

  孙中山有些奇怪,如今所有人都在讨要官职,为何吴绍霆反倒推辞官职呢?

  伍廷芳沉思片刻,他心中的想法与孙中山一样,不过他很清楚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如果吴绍霆无欲无求那就不会动身来南京了,既然连续推辞副总统、陆军次长之职,显然是这两个职衔不是其想要的。随后,他缓缓开口问了道:“吴将军是革命功臣,这份功绩后人不会忘,我等更不会忘,若让不明事理的人获悉吴将军未能入职临时政府,只怕会引来口舌之嫌。既然陆军次长不是吴将军所意,不知吴将军意如何?”

  吴绍霆说道:“总统阁下,文公,绍霆着实并无所求,只希望能在广东留职,一方面是为历练,另外一方面可以策应临时政府的权威。”

  孙中山缓缓点了点头,他已经明白了吴绍霆的意思,想来也是,吴绍霆在广东有实权,何必还图临时政府的虚衔?虽然他感到很失望,可是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好在吴绍霆是同盟会成员,广州首义的先驱,日后或多或少都会响应南京政府的号召,也算是增添南京政府的公信了。

  “震之有这样的想法甚好。恰好我也希望胡展堂、廖仲恺等人到南京来参与临时政府的行政工作。既如此,我可以任命震之你出任广东都督。”孙中山当机立断的说道,这是一个顺水人情,说不定还能起到几分安抚作用。

  “总统阁下真是抬举绍霆了,绍霆何德何能……”吴绍霆嘴巴上推辞着,心中却暗喜不已,这正是他所要到达的效果。

  “震之,你再推辞,孙文将再无临时总统之权责了。”孙中山笑着打断了吴绍霆的话。

  “如此,绍霆遵从大总统阁下的任命,并代表广东宣誓归附南京政府领导。”吴绍霆就势答应了下来,并做出了一个空洞的承诺。

  虽然这是一个空洞的承诺,可是孙中山依然很高兴。

  卷二:大革命 第226章,丁家花园重逢

  次日,全国代表大会继续进行,副总统的选举被提上了议程。不过这天的大会吴绍霆没有参加,他与宋教仁一起来到了位于长江北路的丁家花园,特来寻见了黄兴。

  黄兴正在后花园的小亭子里面与陈炯明下象棋,这一幕着实的让吴绍霆吃惊不小。

  现在是什么时候,黄兴与陈炯明竟然不问世事的在这里下象棋,难道全国代表大会和国民政府的成立就这么不在乎吗?吴绍霆对黄兴的了解仅限于历史课本上的文献资料,所以不清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际黄兴与孙中山的关系。

  但是吴绍霆知道,中学历史课本上总是将黄兴和孙中山相提并论,这两个名字经常出现在一起,所以让很多人误认为黄兴与孙中山是患难之交、毕生知音。其实从始至终黄兴与孙中山的政见都是出入颇大,辛亥革命后第二年,两个人就分道扬镳。

  黄兴见到宋教仁与吴绍霆沿着走廊走过来时,放下了手中犹豫不定的棋子,对陈炯明说道:“竞存,震之来了。”

  陈炯明回过头看了过去,随即连忙站起身来相迎。

  黄兴懒洋洋的也跟着站起身来,收拾一下情绪,带着一副似是而非的笑容走了过去。

  “震之,昨天听说你到南京了,本来晚上还打算去见你,可渔父说你晚上与总统有约。”黄兴声音稳重的说道。

  “是,本来昨晚我也打算来找你的。毕竟是第一次见孙先生,所以只好拖到今天才来。克强兄,竞存兄,你们还真是让我目瞪口呆,总统府整天热热闹闹,你们却在这里下象棋,莫不是有什么介怀之事?”吴绍霆带着几分认真问了道。

  黄兴、陈炯明还有黄兴三个人的脸色都微微一变,随即都换上一副揶揄郁闷的神态。

  吴绍霆看到这里,心中更是好奇了起来,追问道:“克强兄,竞存兄,你们这到底是怎么了?若是因为副总统的事,我昨天已经跟孙先生说清楚了,副总统提名已经让我大吃一惊,以我的资历岂能当此大任!”

  黄兴尴尬笑了起来,说道:“震之,你可别瞎猜,谁当副总统我都全力赞同。”

  吴绍霆又道:“可是总统即便阁下推举我出任陆军次长,我也退让了,还说竞存、雨岩等人都比我更适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