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唐烟云_分节阅读_第78节
小说作者:酒徒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47 MB   上传时间:2013-04-19 14:24:47

  “噢,噢,噢——”巨人走到战场中央,距离敌我双方都两百五十步左右,终于停下了脚步。将弯刀插到地面上,伸开没有任何铠甲保护的胳膊,用力敲打自己的胸口。“噢,噢,噢——”

  如同野兽般的叫喊,迅速传遍整个战场。大食人闻之士气高涨,跟着巨人的节奏齐声呼喝。安西军这边的士卒们则破口大骂,气势上却明显比对面稍逊了一筹。

  “都什么年头了,居然还跟老夫玩这一套单挑的把戏?!”封常清终于被惊动,睁开双眼,目中冒出一道寒光。“谁替我出去,把对面那个傻子给砍了!”

  “末将愿往!”没等封常清把话说完,王洵的坐骑已经冲出了本阵。一边策马飞奔,一边大声喊道,“末将刚刚受了陛下破格提拔,无以为报。就拿这家伙的脑袋来顶账吧。诸位兄弟,千万别跟我争!”

  周啸风、赵怀旭等人本来已经冲离了本证,听到王洵后半句话,笑骂着兜转了坐骑。只有宇文至不放心,远远地跟了上去,同时取下骑弓,将羽箭搭上了弓弦。

  没等王洵冲到战场中央,巨人突然转过身,拔腿就跑。一溜烟跑出老远,又回过头来,冲着王洵又跳又叫。

  “哈哈哈哈!”看到此景,本来还为王洵暗捏一把汗的薛景仙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正好奇间,又看到那个巨人拎着黑漆漆,侧面镶嵌了很多大宝石的弯刀,大步流星地走向了战场中央。

  这傻子要干什么?众人微微一愣。旋即看到王洵也跳下了坐骑,将马槊挂在了马鞍桥侧,单手拎起了一柄又像链子锤,又像流星锤的奇怪兵刃。

  原来那看着像个傻子的巨人一点儿也不傻。居然不肯吃敌人在马上,自己在步下的亏,所以才撒腿跑远,然后背靠着自家大阵提出了抗议。而王洵虽然不懂大食话,却从巨汉的举动上,猜到了他的意图。所以才跳下了坐骑,选择与对方公平步战。

  他腰间的横刀刚才借给了薛景仙,所以此刻手边只剩下了高适所赠的铁流星可用。而对面的大食巨汉也算身经百战,一眼就看出了,前来应战自己的唐将犯了个致命错误,把极西之地重甲骑士所用的马上兵器,当做步下兵器来用了。

  这种送上门便宜,不占才是傻子。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大食巨汉腾腾腾助跑了几步,大喝一声,挥刀冲王洵就来了记直劈。此刻的王洵也不再是半年前那个初经战阵的小菜鸟,先是向旁边轻轻跃开半步,避过对方的刀锋,随后一抖手臂,将铁流星迎面锤了过去。

  “嘿嘿......”大食巨汉咧嘴冷笑,露出满口的黄牙。脑袋随即轻轻一歪,以与自己身形决不相称的敏捷,避开铁流星的攻击。然后迅速向前抢身,刀锋直劈王洵的面门。

  铁流星本来极西之地的重甲骑兵,在第一波冲击完成,手中长枪失去作用后,用来横扫对方步卒的。因此链子设计得很恰当,坐在马背上,单臂正好可以轮圆。此刻被王洵稀里糊涂地当做了东方的步战兵器来用,链子就有些过长了。被巨汉抢近内圈,立刻成了累赘。害得王洵左躲右闪,根本没有能力还击。

  那大食巨汉岂肯再容王洵缓过神来反攻。占到了便宜后决不松口,接连数刀,刀刀不离王洵脖颈和前胸。看到对方身体已经渐渐失去平衡,又是嘿嘿一声冷笑,刀锋由竖转斜,兜肩带背劈了下来。

  眼看着王洵就要身首异处,薛景仙忍不住闭上了眼睛。年青人的刀在自己手里,如果他就这样死了,薛某人难辞其咎。正自责间,又听见一声喝彩,随后有一声凄厉的怒吼,瞬间冲入耳鼓。

  “啊!”薛景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听觉。大食巨汉受伤了,王洵居然没事?他睁开眼睛定神细看,只见大食巨汉满身是血,左一刀,右一刀,追着王洵猛砍。但是脚步已经踉踉跄跄,显然受得伤不轻。

  再看王洵,却是空了双手,围着大食巨汉来回兜圈子。先前被视为累赘的铁流星落在不远处的地上,锤头几个尖角在日光的照耀下隐隐发红。原来就在薛景仙闭眼之时,王洵突然猛地向回用力,然后松开铁流星,整个人向下一蹲,以地躺拳的救命姿势,逃离了对方的攻击范围。

  而大食巨汉非常不幸地抢上,刀刃正好横扫到了铁流星的链子。失去控制的锁链立刻变成了一条毒蛇,在巨汉的兵器上绕了一遭又一遭。没等他在突然发生的古怪状况下将兵器扯回来,铁流星的锤头却因为王洵先前留在兵器的上的惯性,呼啸着扫回。顺着大食巨汉拉扯的力气绕了个圈子,正好砸在了他的后脑勺上。

  饶是那巨汉头上裹着铁盔,后脑处也被铁流星上的尖角敲破,鲜血汩汩外冒。然而此人却依旧无法接受被一个身材比自己矮,年龄只有自己一半的唐将击败的现实,怒吼着抡动兵器,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将王洵剁于刀下。

  只可惜这个愿望实在有些奢侈过分。王洵只是随意绕了两个圈子,就将此受伤巨汉绕晕了头。瞅准破绽一脚踹于其腿弯处,将其踢翻在地。随后抢过刀来,猛然向下一挥。只见红光四射,有个硕大的头颅跃上了半空,双眼里兀自写满了愤怒与不甘。

  第三章 壮士 (一 下)

  第三章 壮士 (一 下)

  “好啊——!”见到王洵阵斩敌将,安西军上下齐声喝彩。特别是心中自觉有愧的薛景仙,奋力挥舞着横刀,叫声比周围任何人都响亮。

  对面的大食人中间,则发出了一阵刺耳的诅咒声。紧跟着,三名身披重甲的将领策马而出,挥舞着弯刀,直扑正在战场中向自家兄弟拱手的王洵。

  “小心身后!”“不要脸,输不起么?”发现敌军趁机偷袭,安西将士立刻大声示警。听到袍泽们的提醒,王洵一把抄起链子锤和敌将的弯刀,迅速转身,质问的话脱口而出。“就这点儿出息啊!单挑可也是你们提出来的!”

  大食人听不懂王洵的质问。即便听懂了,也装着充耳不闻。继续催动坐骑,恨不得立刻将王洵砍成碎片。

  此刻王洵的坐骑不在身边,如果转身退走的话,肯定会被策马而来的敌将从背后剁成肉酱。只好把心一横,左右手各持一件兵器,摆出了迎战的姿势。本临死前也要多拉一个垫背者的想法,硬扛到底。

  眼看着敌将已经靠近他二十步之内,耳畔忽听一声弓弦响。当先一人脖颈上突然插了跟雕翎,应声落马。紧跟着,第二声弓弦响起,左侧敌将亦被射翻在地。冲过来的第三名敌将见到已经没便宜可捡,迅速拨偏坐骑,向战场两侧远遁。冲上前替王洵抱打不平的宇文至岂肯放过他,从箭馕中掏出第三支破甲锥,稳稳地搭在弓臂上,弯弓如满月。“嘣!”第支雕翎破空,从背面射中敌将脖颈,将其直接推离了马鞍。

  电光石火间,王洵面前已经没了敌人。赵怀旭和李元钦两个此刻也策马冲到了近前,一左一右,将其牢牢护住,“大帅有令,命你速归本阵!”

  “稍等我一下!替宇文小子收拾了战果就回!”在生死两界迅速打了个转的王洵怒不可遏,对敌将的最后一丝尊敬也从心中消失殆尽。举起抢来的弯刀,收起刀落,“噗,噗,噗,噗!”在附近的三具尸体上各补一刀,然后将死者的头盔踢开,用手抓住四颗头颅的发梢,倒拖着向自家军阵走回。

  见到自家将领接连战死,对面的大食人愈发恼羞成怒。十几名身穿黑衣的武士同时出马,试图凭借人数的优势将头颅抢回。安西军这边,也不肯再吃第二次亏。封常清一声令下,十几名悍将策马迎上,与李元钦、赵怀旭、宇文至三人一起,堵住大食武士激战。

  有这么多人看顾自己的后路,王洵岂会再担心。迈开大步,一溜小跑来到封常清马前,将手中的四颗血淋淋的人头向地面上一掷,同时大声喊道,“末将王洵,幸不辱命!”

  “胡闹。还不给我退下!莫非还等着老夫给你记功不成!”封常清狠狠瞪了他一眼,低声呵斥。

  武将单挑,在汉代以前的中原就已经是一种过时的战术。如果刚才不是顾忌到己方军心,封常清根本不想理睬大食人的挑衅。对方的意图明显在于借机炫耀武力,以鼓舞其麾下兵卒士气。好在王洵这愣头青最后打赢了,否则,安西军未正式开战之前先折一将,气势上就已经输给了对方。

  此刻王洵也有点儿后怕,嘿嘿干笑了几声,拎着两把兵器跑向自己的原来的位置。见了薛景仙的面儿,将新缴获的弯刀向对方手里一递,“给。大食人的人品不咋地,打制兵器的手艺还不赖。正经八本的天竺钢,比我那把横刀强!”

  刀的长度足有六尺,侧宽五寸。对于薛景仙这种身板来说,实在有些过于笨重。但是,他还是伸出双手,将王洵的礼物接了过来。然后紧紧抱在胸前,一边感受着刀身的份量,一边笑着说道,“有劳兄弟了。下次切不可再这样冒险!”

  “谁想到大食人这么不要脸!”王洵摇摇头,翻身上马。“打得怎么样了?真无耻,他们又在加人!”

  “插标卖首而已!”到底是书生,薛景仙说话比王洵文雅得多。撇了撇嘴,不屑地点评。就在王洵回阵,缴令,送刀,这段时间,疆场上的混战已经又分出了胜负。远道而来的大食人接连被打下马四、五个,而安西军这边却只有一名将领受了很轻的伤,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对方主帅的心里却好像根本没有“公平”这一概念。见到自家将领接连吃亏,索性吹响号角,又调了数百好手同时出阵。非要在安西军身上讨到个彩头不可。

  封常清再也没耐性跟对方耗下去了。抬头看看天空的太阳,估算了一下敌军从列阵起到现在的时间。笑了笑,伸手将一面淡红色旗帜举了起来。

  “前军出击!”周围的亲兵扯开嗓子大喊,瞬间将号令传到了所有人的耳朵。

  “大帅有令,前军出击!”帅旗下,数百名将士齐声重复,紧跟着,激越的战鼓声轰然炸响。“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雷鸣般的鼓声中,安西军前锋就像一条被激怒了的狮子,咆哮着张开了尖利的牙齿。

  统带前军是宿将李嗣业,闻听号令,立刻挥师向前。最前排为七百多名盾牌手,每个人都举着一把足以将整个身体遮盖起来的巨盾。盾牌表面,包了一层精钢。被盾牌的主人精心打磨,明晃晃的几乎可以照见对面的人影。

  走在盾牌手之后,则是两千多弓箭兵。分成前、中、后三排,每排相距十余步,一边走,一边在领军郎将的指挥下,慢吞吞地调整着弓弦。跟在弓箭兵身后,则是两队长槊手和一队陌刀手。规模各有八百余人,单独结成了三个锥形阵列。

  李嗣业本人就站在陌刀队前方正中央位置,头戴一顶镔铁盔,盔沿微微上翘,形成一个优雅的圆翼。圆翼之下,是一个黑漆漆的面甲,上面用簪花工艺敲打出一张金刚脸,怒目圆睁,红唇翻卷,看上去极其威武。面甲之下的脖颈,则被一层链子甲和一层皮甲牢牢护住,与下方的胸甲浑然一体,中间找不到半点儿过度的痕迹。而整个胸甲则又由几片不同的甲叶组成,如荷花瓣般彼此扣在一起。既能为铠甲的主人提供可靠的防护,又尽最大可能保证了铠甲下身体的灵活性。胸甲正中,则为一面亮闪闪的护心镜,遮住整个小腹。连在护心镜下的,是几片犀牛皮战裙,遮盖起护腿甲、护胫,和包铁战靴的上边缘。

  跟在李嗣业身后的陌刀手们,几乎与他做相同打扮,皆是全身重甲。将领与普通士卒的唯一区别在于盔缨的颜色。李嗣业的盔缨在阳光下呈华贵的深紫,统带不同兵种的核心将领盔缨发蓝,直接控制一团士卒的校尉则头顶深红色盔缨。旅帅们的盔缨为绿,队正们的盔缨为灰,伙长和普通士卒站在一起,混同为一片耀眼的洁白。只有敌军的血液,才能给他们染上颜色。

  如此厚重铠甲,与手中精钢打造的长柄陌刀加在一起,至少有六十斤分量。整个陌刀阵却能紧跟前军的节奏,寸步不落。只见他们踩着鼓点,不紧不慢地向敌军迫近,每向前数步,铠甲上的光芒便又明亮一分。刀刃处反射出来的日光亦更为耀眼。

  说来也怪,见到唐军挥师冲阵。对面的大食人反而又吹响了收兵的号角,“嘟嘟嘟嘟,嘟嘟嘟嘟.......”角声中充满委屈与不甘。在将所有活着的武士撤回本阵的同时,然后立刻开弓放箭,抢在唐军靠近之前,将自家军阵百步之内范围,硬生生射了一地鸡毛。

  “大食到底要干什么?”薛景仙此刻心里对敌军已经没有了半分畏惧,一边目送着自家前军大步压向战场中央,一边小声向王洵请教。

  “我哪里知道!”王洵也是满头雾水,“先是无聊的要求单挑。单挑占不到便宜,就直接群殴。群殴捞不到好处,就想混战。等两军真的该接战了,他奶奶的,又缩了回去!”

  “估计双方对规矩的理解不一样吧!”薛景仙皱着眉头嘀咕了一句。心中总觉得能把铠甲兵器打造到如此精良地步的大食人,应该不像王洵描述的那样龌龊一般。然而对方此刻的表现,又令他着实找不到为之辩解的词汇。

  由于前军尽数为步卒,所以推进的速度并不快。战场中厮杀的大食武士有充足的时间撤回本阵,而在混战中逞足了威风的李元钦、赵怀旭和宇文至等人,则不紧不慢地割下地上尸体的头颅,彼此招呼着,让开李嗣业所部前锋的攻击路线,绕向本军的两翼。

  “等会儿咱们也要冲锋么?”又看了片刻,满头雾水的薛景仙终于想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凑到王洵耳边,略带点儿惭愧地追问。

  “你不想冲?”王洵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低声发问,“这种机会可是不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儿了!”

  “那我一会儿跟在你身边!”薛景仙挥了会手中刀,大声点头。“傻子才蹲在后边看热闹呢!”

  敌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看上去还训练有素。可怎么看,薛景仙都不相信自己一方会打输。比起安西军来,大食人身上缺少一种东西。到底是什么,薛景仙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他却清楚的知道,如果自己不趁机砍下几颗大食人的脑袋来换取功勋,这辈子肯定都会追悔莫及。

  男儿何不带吴钩!此番安西之行,值!

  第三章 壮士 (二 上)

  第三章 壮士 (二 上)

  望着远方伴随着鼓点节奏缓缓推过来的刀丛,大食圣战东征军主帅艾凯拉木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叫苦。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无论如何都不想在这个时候,领军跟大唐争锋。东方有句格言说得好,‘如果你想打赢一场战争,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第一,要掌握有利时机。第二,要占据有利地形。第三,将领和士卒,国王和臣子们齐心协力!这三个条件重要性依次提高,特别是第三条,乃是重中之重!’ 而现在他手中的这支圣战军,却任何一个取胜的条件都不具备。(注1)(注2)

  论时机,眼下大哈里发艾布﹒阿拔斯缠绵病榻,随时都可能亡故。第一继承人曼苏尔﹒阿拔斯威望不足,难以令首相和群臣信服。军队最高指挥者大艾米尔穆杰希德心灰意冷,沉迷于从西方传来的一种特殊饮料,终日精神恍惚。若不是教法官贾布里勒大人联合当年追随哈里发一同发动叛乱,驱逐了倭马亚家族的若干老兄弟们苦撑局面的话,整个帝国几乎要分崩离析。(注3)

  论地形,坦叉始罗附近河谷众多,丘陵林立,根本不适合骑兵大规模展开。而对面唐军的重甲步卒,在这里却如虎归山。唐军已经抵达此地半月有余,基本上是在以逸待劳。圣战东征军却是远道而来,人困马乏。

  论内部团结,此刻的东征军更是千疮百孔。当年恒罗斯大战结束后不久,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就被大哈里发下令毒死。其麾下悍将齐雅德﹒伊本﹒萨里稀里糊涂地卷入了一场叛乱,全家上下七十余口尽数被诛,无一人得到宽恕。更有叶齐德、贾哈姆、塞勒曼等一众勇士,立下了旷世奇功却没有受到应有奖赏,反而跟着阿布总督一道被杀,死得不明不白。眼下的东征军里核心将领,除了艾凯拉木本人,几乎全是从其他战场抽调而来,之前没有半点儿与唐军交手经验。

  从某种角度上讲,眼下的这支东征军看起来规模庞大,盔明甲亮。真正实力还不如两年半以前,恒罗斯之战时与唐军遭遇的那支队伍的一半儿。当年的那支队伍,十五万人中有六万是嘎兹(圣战者),四万穆特瓦尔(愿意献身的人,志愿者),剩余五万才是从被征服各国临时招募的武士。领军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前锋齐雅德﹒伊本﹒萨里两人都堪称一时名将。而眼下,十二万大军当中,居然有六万是临时拉起来的穆特瓦尔,三万余各国仆从,真正受过严格训练的护教嘎兹还不足三万。至于他艾凯拉木本人,虽然深受大哈里发的信任。但此刻他心里却非常清楚,自己的真实本领,距离前任呼罗珊总督阿布将军相差不是一点儿半点儿。(注 4)

  但是,艾凯拉木又不敢推辞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曼苏尔并不是一个宽容的人,此刻国内权力争斗的局势又不明朗。一旦被曼苏尔和首相两方之中任意一方误会自己跟另外一方是同伙,故意不听调遣的话。待争斗结果出来之后,艾凯拉木不敢保证自己的结局会比齐雅德﹒伊本﹒萨里好上多少。

  坦叉始罗曾经为佛教圣地,对周边各国影响甚重。失去它,天方教所遭受的打击将不可估量。所以尽管准备不足,尽管心里一百二十个不情愿,艾凯拉木却不得不硬着头皮接下了东征重任。并且在清真寺中立下誓言,要将真主的旨意传遍整个东方,甚至一直传到唐人的国都,数千里之外的长安。

  嘴上的誓言说得响亮,真正走上战场之时,他却慎之又慎。上次恒罗斯之战,阿拔斯帝国做足了充分准备,并且收买了对方的仆从军背后下刀子,才勉强获取了胜利。虽然将唐军打得大败亏输,自己一方也伤筋动骨。这回,唐军有备而来,阿拔斯帝国的圣战军却是仓促拉起,凭借着上次跟在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身边获得的经验,艾凯拉木不相信自己能创造更高的奇迹。

  所以,他一直试图以巧计破敌。先将十二万大军齐头并进,期待着以人数方面的优势,逼迫唐军后撤,不战而屈人之兵。待发现这条计谋未能得逞之后,艾凯拉木又迅速想出第二条妙计,利用单挑的方式,打压唐人的士气,同时为自己一方争取更多的休息时间。

  计策成功了一半,素有贤者之国的唐人,果然接受了圣战者的单挑请求。没有趁东征军立足未稳之际,立刻发起攻击。然而,令艾凯拉木始料不及的是,自己麾下那些打遍了整个西方世界未尝一败的圣武士,居然接二连三地败在了唐人之手,无论是单挑,还是群殴,半点儿便宜都没占到。

  为了揭开圣战武士们集体意外失手之谜,艾凯拉木不得不派遣更多的嘎兹出战。尽管他心里面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会遭到对手,甚至自己一方将领的耻笑。但是,为了达到最后目的,任何手段,都可以原谅。谁料想,先前一直不断谦让唐军主帅却突然改了主意,居然主动向圣战军这边发起了进攻。

  第一波杀过来的唐军只有六七千上下,人数不及圣战军的十分之一。然而,就是这区区六千余众,却令艾凯拉木头皮发乍,心里发毛,需要用尽全身力量,才能稳住呼吸。那是怎样一支队伍,他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踏着鼓点,他们缓缓迈进,每前进一步,都好像踩到了对手的心窝子上,令眼前的战场来回晃动。

  过午的阳光很暖和,艾凯拉木却觉得浑身发冷。他恨不得现在就立刻把全部兵马都派出去,直接用人数淹没对方。却不敢保证对面的那名白胡子唐人将领,还有没有其他妖术未曾使出。对,是妖术。异教徒最擅长的黑魔法与诅咒,否则,打遍了整个西方世界无敌手的圣战军,也不会被区区几千人,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曾经砍下无数西方骑士头颅的圣战者们,也不会突然就失去力气,被唐人像杀牲畜一样,肆意宰割!

  破解对方诅咒的,只能是对信仰的虔诚。想到这儿,艾凯拉木忍不住在心里默念经文。这番虔诚的举动,迅速被身边的亲信学了去,继而传播开来,以最快速度传遍全军。“他们躺在宝石镶嵌的床上,长生不老的少年端着碗、壶和一杯最纯的酒;他们自己选择水果和喜爱的禽肉。他们还会得到深色眼睛的天堂美女,如同蚌壳里的珍珠一样贞节.......”

  “他们躺在宝石镶嵌的床上,长生不老的少年端着碗、壶和一杯最纯的酒;他们自己选择水果和喜爱的禽肉。他们还会得到深色眼睛的天堂美女,如同蚌壳里的珍珠一样贞节.......” 祈祷文慢慢从军阵当中响起,声音由混乱慢慢变为整齐,由低沉慢慢变为响亮。旋即,几乎所有大食将士都加入了进来,将经文如梵唱般传遍原野。

  对面的安西军将士听见了,却依旧走得不紧不慢。他们仿佛根本无视于对方人数是自己近二十倍的事实。迈着整齐的步伐,他们继续向前推进,推进。一步,两步,从三百步推进到二百步,从二百步推进到一百五十步,一百三十步,一百二十步.......

  “咚、咚、咚、咚”从他们背后传来鼓声单调且响亮,扫过沙场,越过人群,刺入圣战者们的耳朵,令他们骨头发冷,手脚发木。

  “咚、咚、咚、咚”接连不断的鼓声,始终以同一个节奏,穿透诵经者的耳朵,穿透他们的灵魂和心脏,如同乌云背后的一缕阳光,将诵经声搅得支离破碎。

  “啊——”终于有大食人受不了鼓声所带来的压力,率先发出了一阵箭雨。一百二十步距离,羽箭可以命中目标,却无法射穿对方的护甲。走在攻击队伍最前排唐人刀盾手,只是随便将盾牌举了举,就拦住了大部分攻击。零星几支羽箭穿过盾牌缝隙,砸在铁甲上,发出“叮”的一声,软软落地。

  “稳住,稳住。不准浪费箭矢!”艾凯拉木突然惊醒了过来,扯开嗓子大声喝止。

  “稳住,稳住。不准浪费箭矢!”毕竟久经战争,他身边的嘎嗞们扯开嗓子,将命令迅速放大,传遍全军。

  羽箭的密度迅速变稀,但有人还在盲目地乱射。一支接一支,落在唐人的脚下,与先前胡乱射出的羽箭混在一起,在军阵面前形成一道细密的屏障。

  这种完全由木杆和羽毛组成的屏障,不具备任何防护效用。唐人的包铁战靴踏上去,立刻粉碎一片。一百一十步,一百零五步,一百步,忽然,鼓声猛然停顿,随即,化作一阵连续的雷鸣。

  “咚咚咚咚咚咚咚——”伴着奔放不羁的节奏,所有唐人停住了脚步。走在队伍最前方的刀盾手猛然将手中巨盾向上一举,瞬间结成了一面明亮而低矮的城墙。所有盾牌,上缘都微微前倾,与头顶上已经走过天际中线许久的烈日,呈某种默契的角度。

  刹那间,西域特有的明亮日光,就从打磨平滑的精钢盾牌表面上反射了出来。无数道反光汇聚成粗壮凝重的一团,狠狠劈向了对面大食人的眼睛。

  “啊——!”艾凯拉木本能地选择了闭眼,耳畔惊叫声响成了一片。还没等他弄明白唐人到底有使用了什么古怪魔法,雷鸣般的鼓声又急转稀疏,“咚、咚、咚咚、咚咚......”踏着鼓点,安西军前锋再次向前推进,如同一只浑身闪着银光的巨龙般,压向黑漆漆的大食军阵。

  “放箭,放箭!”到了此时,艾凯拉木再也顾不得什么控制战场节奏了。扯开嗓子,不顾一切地命令己方弓箭手进行拦截。命令被化作喊声和角声,迅速向周围传播。闻听号令,早就按耐不住的大食弓箭手弯弓,仰头......

  无法瞄准。即便信仰再虔诚的嘎嗞,在这单纯的自然力量面前,也无法让自己睁开眼睛。他们只能凭着直觉,调整弓箭的角度。数以万计的羽箭腾空,大多却都成了无用角色。或者高高地从安西军头顶掠过,或者没等到达目的地,便一头扎向了地面。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打在了移动中盾墙上,将光洁的盾面打出无数小麻点儿。然而,这些小小的麻点儿,根本影响不了整个盾墙的反光能力。粗壮的光柱继续劈来,晃得大食人两眼流泪,无法看清楚对面目标。

  好在艾凯拉木麾下兵马足够众多,中军的弓箭手被盾墙晃成了瞎子,两翼的弓箭手还能尽最大可能地提供一些支援。通过侧向攻击,给前进中的唐军制造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为自己一方赢得更多的调整时间。只是这样一来,两翼的队形就无法保持齐整,慢慢地被自家弓箭手挤压向前,慢慢被挤压成了一个雁翅形,并且起伏不平。

  连绵不断的箭雨越下越猛,前进中的唐军渐渐有了伤亡。一名位于队伍边缘的刀盾手身体猛然晃了晃,鲜血从肩窝处冒了出来。他身后的弓箭手立刻上前,先接过巨盾,然后将伤者推开,推向队伍后侧。随即,耀眼的巨盾再度举了起来,护住附近的大唐男儿。

  又一名盾牌手无声无息地倒了下去。羽箭从空档处斜向扑入,射中了几名弓箭手。为了保持射击的准确性,唐军给弓箭手提供的皮甲,在一百步以内的距离上,防不住羽箭攒射。伤者被推开,盾牌被捡起,内排弓箭手在低级军官的指挥下迅速补位。整个队伍在行进当中做好了调整,脚步依旧不疾不徐。

  “咚,咚,咚咚,咚咚......”终于,鼓声的节奏再度发生了变化。敌我双方,几乎同时松了一口气。前进中的唐军再度停住脚步,在距离大食人军阵不及八十步的位置,重新调整队形。盾墙两侧慢慢向后弯曲,为自家袍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盾墙正面的盾牌数迅速减少,反射的阳光也不再如先前那般强烈。

  “传,传令。让两翼约束队伍,小心唐军有诈!”艾凯拉木声音已经紧张的变了调,沙哑着嗓子调整部署。他麾下众位嘎嗞和穆特瓦尔的身体,似乎越休息越疲惫。只是匆匆射出了三五支羽箭,就已经有人无法拉开弓弦。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没比别人好多少,心脏狂跳不止,几乎无法停下。嘴唇发干,手脚发软,平素随便就可以肆意挥舞得长矛此刻竟然好像重逾千斤!

  一切都向最不利情况发展。这种状态下,艾凯拉木不敢轻易驱使大军上前决战。否则,根本无法预料麾下的弟兄们,会不会在激战当中,忽然失去全身力气。成为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

  “安拉啊,难道您是惩罚仆人的信仰不够虔诚么?”抬头看了看可恶的太阳,艾凯拉木暗暗追问。虽然家族中偶尔有人也会做一些抢劫,勒索的勾当,但那都是针对异教徒的行为,按道理根本没有违反教规。为何今天圣战大军突然失去了往日的好运气?承受着一个接一个莫名其妙的磨难?

  还没等他将心里的疑惑想清楚,对面传来的鼓声再度化作一阵阵雷鸣。在挡住了大食人数轮羽箭攒射之后,安西军刀盾手突然把盾墙撤开,露出了先前隐藏在盾墙之后,蓄势已久的弓箭手。

  “嘣”一声整齐的弓弦响,切入了军鼓的节奏。数百支破甲锥同一时间发了出去。掠过八十步的距离,将正面的大食军阵,整整齐齐砸出了一道豁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唐烟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