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流放三千里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慕君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98 KB   上传时间:2020-12-29 18:11:00

  燕王一死,燕国各部落便分崩离析,新燕王继位还需要挨个将这些部落收拢回来,眼下是燕国最脆弱的时候,刘湛踌躇满志,心情大好。

  宋凤林为他斟酒。“晋阳里没有要紧的事,要批示的文书也有人送过来,我不着急回去。”

  “嗯?不舍得老公?”刘湛咧嘴一笑。

  见宋凤林不答,刘湛便凑过来亲他唇角。“今年大事能定,夫人……”

  “启禀将军……”亲卫才踏进来半只脚忙缩了回去,恨不得揍自己两拳,他怎么就这么巧。

  “进来吧,什么事?”刘湛瞧了一眼宋凤林发红的耳朵,心情又好了几分。

  “启禀将军,鲜卑王遣使者送来了国书。”

  刘湛干了杯中的酒,没说见也没说不见,赖洋洋的看了眼宋凤林,眼里写满了他只想打仗懒得管也不想管这事。

  宋凤林知道他不想管杂事,主动道:“把国书呈上来,那使者先晾在一边。”

  所谓国书其实就是一封信。

  才看了几行鲜卑国书宋凤林就笑了。“借两万骑兵?这鲜卑国主好大的口气。”

  也是刘湛的慷慨给了鲜卑官员错觉,穆柏吉回去之后便被撺掇着写国书借兵。

  “老子像是开善堂的?”刘湛都给气乐了。“鲜卑人与燕人之争与我们何干,让那使者哪里来的滚回哪里去。”

  亲卫得了令抬脚要去回话。

  “等等。”一个念头在宋凤林脑海里一闪而过。“借兵不可能,不过我们可以卖给他们一些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若燕军来袭,必要时可以援助一二。”

  宋凤林合上鲜卑国书。“燕国独占天下极北这片草场,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在极北之地没有外敌,即便一时衰落休养数年又能再起,若能将这片草场一分为二,使其两族无休止争夺,不管是鲜卑还是燕国都强盛不起来。”

  喝酒的动作仿佛定格了,刘湛定定的凝望着宋凤林。

  “你觉得如何?”宋凤林问他。

  此计绝妙。

  刘湛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音调低了两度。“都听你的。”

  得了齐云军会助鲜卑的准信,使者千恩万谢的捧着回信离开。

  十日之后,齐云军整顿完毕,伤员就地留在范阳关,其余兵马倾巢而出扑向丰塘县。

  范阳关如此雄关尚且守不住,区区一座县城哪里抵挡得住齐云军大军,燕军兵败如山倒,仅仅两日便弃城投降。

  宋凤林率领官吏接管丰塘县一时忙得脚不沾地。

  而刘湛不做停留,继续率领大军杀向栎阳关。

  只要收复栎阳关,刘湛便完整的收回苍霞平原!

  但是这事急不来,刘湛爱惜士兵性命,攻打栎阳关沿用了宋凤林攻打范阳关的策略,且围且战,先消磨燕军,磨到差不多了再攻城。

  前线,刘湛率领大军围城,身后是刚收复的千里沃土,宋凤林亲自规划,设置多处新乡新村,未来把这些新村全部满员,刘湛治下百姓可达千万!

  北疆也将迎来最好的时代。

第109章 一代名臣

  “咳咳咳……”

  “爹,我让林院判来瞧瞧吧?”赵吉章坐在塌前劝慰。

  赵恒甫侧靠在床头,手帕掩着嘴不住的咳嗽,听到儿子的话他摇头拒绝。

  “这可怎么行,已经有好些日子了。”赵吉章又劝。

  “昨日才看过,何必又看。”赵恒甫喘息着。“今日早朝有何要事?”

  “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赵吉章叹了一声。

  “说。”赵恒甫低声又咳嗽起来,他去岁入冬染了风寒便不见好,入夏后更是转为顽疾,如今已病了有一年,在病痛的折磨下赵恒甫满头银丝苍老消瘦。

  “好消息是北疆传来捷报,齐云军夺回范阳关,湛儿杀了燕王,燕国大丧陷入内乱。”

  赵恒甫双眼晶亮。“好,好啊,这么大的事一定要论功行赏。”

  “爹……”赵吉章摇头。“方司徒的意思是,齐云将军已经盘踞一方势力庞大无须再加封。”

  因赵恒甫病情沉疴无法及时处理朝中事务,上个月百官推举了方玉良为新任大司徒,另由方玉良的堂弟接任卫尉。

  “胡闹,这样大的功绩,朝廷不封赏,天下百姓如何看待天子?”赵恒甫低斥。

  可是如今方氏一党崛起,势力庞大,以沛公离为首的大臣以方玉良马首是瞻,每日朝堂上与帝师一党针锋相对。

  “爹,湛儿这事越不过去,不管是百官的态度还是方氏都很坚决。”赵吉章无奈。

  当时刘湛提醒赵氏可趁机用自己人顶替周氏党羽的缺,赵恒甫不愿沦为权臣没有这样做。

  赵氏不上自会有别的世家趁机上位,谁也没有料到周氏倒台最大的得益者竟是方氏,如今方氏把控朝堂越发有当年周氏的影子。

  偏偏赵恒甫又病体沉疴,帝师党无力与之抗衡。

  赵恒甫拧眉,掩着唇又咳嗽起来。“还有坏消息是什么?”

  赵吉章本不想老父亲担忧,但又不能不说。“西戎攻打玉门关,战况激烈,庆军上奏称伤亡已经超过十万,要朝廷尽快增兵支援。”

  “怎……咳咳咳……”赵恒甫一激动便呛住了,一时咳得撕心裂肺。

  “快去请林院判!”赵吉章脸色大变,丫鬟小厮忙端药的端药送水的送水,屋中一片忙乱。

  林院判很快便到,立即施针用药总算是把赵恒甫的气理顺了。

  “大丞相,您不能再操劳了,如此下去……”林院判摇头叹息。

  赵恒甫把儿子支走独留下林院判。“请院判直言,老夫还有多少日子?”

  “这个……”林院判惶恐。

  赵恒甫平静道:“但说无妨,老夫明白自己的身体,只想知道日子好安排后事。”

  林院判拱手,面色凄凄。“也就,入冬……”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知道自己只有这么些日子还是让赵恒甫愣了许久,他闭上眼,心中悲凉。

  “此事莫要泄露,连老夫的家人也不能透露半句。”

  直到林院判离开房间,赵恒甫这才松开手中紧攥着的手帕,只见手帕中间一片鲜红。

  赵恒甫只字未提咳血一事,他连林院判也瞒着。

  周氏掌权才过去多久,方氏便把控了朝堂内外,如今任何决策都越不过方氏,眼下因为他还活着方氏有所收敛,若他不在了。

  这方氏不仅掌控十万禁军还执掌朝堂,孝帝又年幼,这情况不跟大楚开国皇帝当年一模一样吗!

  突然赵恒甫很想见刘湛,想跟他说自己后悔了,他不该为了名声把朝堂权柄让出去。

  “湛儿,老夫错矣。”赵恒甫悔极了,一时气急攻心咳嗽得更加剧烈。

  他这一走,还不足八岁的小皇帝怎么办?这好不容易有了些许中兴之像的大楚,又该沦落成什么模样?

  当晚,赵恒甫晕厥,帝师府一片忙乱仓惶。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方府。

  “太医怎么说?”方玉良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

  探子回禀。“那小厮亲耳所听,活不过入冬。”

  “好!”方玉良抚掌大笑。

  四周幕僚纷纷恭喜,书房里一片欢欣鼓舞。

  沛公离满脸的雀跃,他心如擂鼓的出列向方玉良作揖。“大司徒,此乃上天眷顾降大任也,趁此良机可放手布局,待大丞相一去,大事可成!”

  这话可真说到方玉良的心坎里,他每夜梦回无不是在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坐上那九五至尊的位置。

  若说着急,方玉良比谁都着急,此时此刻他决定不再隐藏。

  “公离,你拟一份名单出来,有些人不必留了。”方玉良笑里带着快意。

  “请大司徒放心,下官定当不留手尾。”沛公离又深深作揖。

  当年周氏的党同伐异又即将上演,大楚的朝堂仿佛是一次又一次轮回。

  赵氏享誉天下不能动,还有一些中立的勋贵不动,至于那些被赵恒甫既往不咎的周氏旧臣,还有与方氏有旧怨的世家,他们都成为这次党同伐异的打击对象。

  赵恒甫想要阻止,然而他在这次惊厥后便瘫痪在床,仿佛是连上天都帮着方氏。

  九月深秋的北疆。

  彼时刘湛正在栎阳关外督军,围了一个月,燕军的防守越发无力,宋凤林就是在这时亲自带了赵恒甫的信送到前线。

  见宋凤林面色不对,刘湛忙拆开信封,心情肉眼可见的沉凝,末了他把信按在桌上久久不语。

  这是一封赵恒甫的绝笔信。

  “老师他……”宋凤林坐在一旁,心情十分低落,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大楚的丞相不好当,外公年纪大了。”刘湛按住宋凤林的肩膀,他知道宋凤林心里难过无处宣泄。

  “老师一人如何抗得下大楚这千疮百孔的江山,他太累了。”宋凤林叹息。

  周氏掌权把仁帝一朝打下的基础败得干净,赵恒甫接手时,六部账面上全部亏空,户部的账更是一笔烂账。

  偏生又遇上中原连年的大旱,田间地头几乎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朝廷赈灾的事情都忙不赢,可汉中又逢西戎南下,税收可见的少了。

  大楚这庞然大物,表面看起来一派繁盛,实则内里腐朽沉疴,北疆有藩军如刘湛割据一方,中原旱情严重,南边又世家盘桓政令不通。

  这样的国家执掌起来不知道得有多难。

  刘湛蹙眉。“方氏蠢蠢欲动,联合徐氏又掌军又掌权,外公这一去,小皇帝怕是坐不住皇位。”

  赵氏到底是错过了,刘湛没有说出口,事已至此多说无谓。

  “在这权臣掌国藩军割据的浊世,老师以一己之力正国本扶社稷,此生不坠他一代大儒之名,这便够了。”到底还是宋凤林懂赵恒甫。

  赵恒甫以身作则为后世立下忠臣良臣的表率,他已经做到了。

  他执掌朝堂期间一扫周氏当政时期的乱象,没有朋党之争没有冤狱泛滥,使得大楚朝堂出现了短暂的清明。

  只可惜只有短短不到两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9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2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流放三千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