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谁与渡山河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麦库姆斯先生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6 MB   上传时间:2020-11-30 18:15:07

  花香果香味轻柔弥漫,朱颜鸦鬓的姑娘踩着乐声而舞,小小年纪都是一等一的身段柔软,貌美秀致,等一曲结束,济宾王招了招手,立刻有四名内侍从抬着一物,疾步送到殿中央。

  天衍帝奇了,“这是什么?”

  济宾王起身,走下台阶,“是臣弟献给王兄的贺礼。”

  那物件儿足有一人高,用殷红的重锦盖着。

  “这么大的东西?竟要四个人抬上来。”齐大人笑道,“想来是北境不可多得的珍宝吧!都说北方盛产玉石,难不成是雍山狂山少见的大苍玉?”

  济宾王含着淡淡的笑,走上前去,猛地揭开了覆在上面的红锦。

  红锦落地,在座的臣子不由低低惊叹了一声,那下面竟然是一顶巨大的金笼,那笼子不知是什么材质打造,灯光的照耀下浑然一体闪闪发光,而这都不是最奇的,金笼里正卧着的是一羽安睡的鸟儿,它蜷缩着身躯,长长的尾羽伸展着,身上如纹锦绣,灯火下鲜艳美丽,粼粼生光。

  不知道是谁发出的第一声叹,“这……是鸾鸟啊!”

  辛鸾也不往嘴里塞东西了,他被那鸟儿吸引,忍不住放下象牙镶银的筷子,直接站起身来。

  ·

  那鸟儿听到响动,一侧下眼睑懒懒地开合了一下,又用翅膀掩住了脑袋,侧过头去。辛鸾提着厚重的宫服走下台阶,走到殿中锦毯那金笼外,直接蹲下身去。

  “殿下小心!”不知道是哪位臣子发出的一声,鸾鸟出现满殿已是寂静惊喜,又见太子款步下台贸然伸手,所有人都不自禁地推案停箸、睁大了眼睛。

  辛鸾没有他们的紧张,答:“无妨。”紧接着他繁复的衣裾迤逦铺在地上,手直接伸进了笼子——

  原来是那鸟儿的尾巴太长,刚刚翻身时折出了金笼一截,辛鸾看着别扭,想要帮着把它的尾巴收回去,可这一下鸟儿也醒了,机警地盯了他一眼,屁股一扭,抖着着五彩的尾巴站了起来!

  这一下,所有人都看清了。

  这鸟儿身长六尺,尾长足有四尺,头顶羽冠蓝绿,呈尖形,覆羽修长,身披似五彩,只见它瞪着辛鸾,一双神采明艳的眼睛,灿烂如章。

  “鸾鸟啊……”况俊嘉祥率先扶着案几跪了下去。

  难得七十多岁的老大人,眼睛也不昏花,声音也还洪亮,上首处展袖拜倒,“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天衍之兴也,见鸾鸟而天下大吉,这是天降祥瑞,神佑我天衍!”

  天衍国以鸟雀为尊,王族法相便是三足金乌,而鸾鸟传闻中是西王母的信使,是难得的神物。

  磬杵叮叮地扫过一排钟磬,琴音旋指,其余众臣也纷纷跪了下去,齐声道,“天日之表,恭贺陛下!天降祥瑞,神佑我天衍!”

  ·

  辛鸾蹲在笼子外面,小声问叔父,“能把笼子打开吗?”

  济宾王随着众臣一齐跪下,七重玉佩叮铃铃地落在红毯上,他偏头看着辛鸾,严肃地摇了摇头。

  那鸟儿看不懂殿中人在做什么,红色的小爪子不耐烦地刨着笼子的底座,动一下,羽冠便颤一下。

  辛鸾不想管什么鸾鸟神鸟的,他笑着抬起头来,“父王,这鸟儿有灵,又叫鸾,和儿子有缘,不如赐给儿臣养在鸾乌殿可好?”他神色认真道,“我会对它好的。”

  “这……”殿上的人都犹疑了。

  鸾鸟是难得圣物,济宾王筑以金笼千里运回,按照寻常是要礼敬圣上、养在朝天观供奉的,太子一句“我会对它好的”的讨要,一口气把好几个臣子说得莫名其妙、心惊胆战。

  天衍帝还在犹豫,济宾王却接过了话,“太子是我们天衍唯一的血脉,国家的气运将来可不就压在他的身上,我看这鸾鸟收在鸾乌殿正合适。”

  辛鸾偷偷朝着济宾王微笑,掩不住喜悦的神情,济宾王没有笑,但眼里的爱护之情溢于言表。

  ·

  天衍帝看着阶下这叔侄的小动作,挥挥手,“那好,就送到鸾乌殿去。”他看着辛鸾喜形于色的小模样,忍不住嘱咐道,“太子也不要贪玩,鸾鸟交给你便是一项责任,要精心养护供奉,不得释放,不得怠慢,拿不定的要和况俊祭司商量着来。”

  辛鸾赶紧跪拜谢恩,这点要求当然没有不同意的。

  坐下大臣们看着内侍将金笼匆匆抬来,又匆匆抬走,一边贪看还在一边啧啧称奇。

  司空跟旁边的大人聊到,“听说鸾鸟善鸣,可口吐五音,丝竹管弦与它唱和非常悦耳,只是可惜今天没能听到。”

  济宾王听了一耳朵,整着衣衫回到座位,随意道,“鸾鸟闻雅乐才鸣叫,概是因着今日的乐师不够火候罢。”

  济宾王在曲艺上绝世之才,在天衍与庄珺并称。传说他曾经在府中天井弹箜篌,引来百鸟云集而舞,这样的身份才华来挑剔王庭的乐章,没有人敢发任何意见。

  可辛鸾面露不忍,回头看了一眼那屏风,“王叔……”

  流畅的琴声有一瞬间的凝滞和颤抖,再之后,那桐木琴声再维持不住之前的雍雍风骨,逐渐滑向低沉清涩,像孩子委屈却强忍的幽咽。

  ·

  可这点小变化,除了辛鸾没有人留意。

  几个朝中重臣纷纷出列,开始上表。

  开头的是三公之首齐大人,脚踏长信殿实地开始聊:“陛下如今的宫苑一直延用卫国轩辕氏的宫殿,周回十五里,宫垣东西不过六十丈,楼殿宫宇不过十二座,御极十五年来,为体民情,一直不肯扩张重建,便是神京西郊的明堂规制也直逼宫苑。”

  起兴够了,齐大人开始声情并茂地点明主题:“臣不能为君父建宫殿大屋,实在是天大的过失,趁此北境大捷之良机,还请陛下上合天心,下惬民意,重修王庭神京,一来贺北境之胜,二来显天衍国威与富足。”

  一套恭请陛下扩建宫苑的陈词,辛鸾夹了块糖渍樱桃萝卜:

  嗯,挺脆挺甜的。

  心想:齐大人你不用睁着眼睛说瞎话,卫国尚在的时候这座王庭叫长乐宫,明堂最开始建的时候就“度比长乐”,意思是比长乐宫还大,没什么“直逼宫苑”这样含蓄的说法。

  ·

  提到了明堂,况俊就适时接话:“陛下,西郊明堂如今身兼数用:学宫授业、布政祈祷、举行宴会、选拔武士都常常聚集于此……求陛下在城外另修建敬天尊、行典礼的场所之所,另修举行宴会、选拔武士之所,也不必明堂一遇到家国大事,耽误学子求学。”

  可能这个主意况俊家打了很久了。

  辛鸾眼睑低垂,此时有些忍不住,说一句,“况俊大人错了。”

  君臣奏对的时候,明明是没他这个十五岁的太子说话的余地的,但是辛鸾想着反正现下是私下宴会,辛襄不方便说话,也就只有他能说话了。

  “大人说明堂身兼数职,我不同意,我在明堂求学数年,对明堂很了解。父王五年来不曾在那里布政;巫觋祈祷留了后殿西苑,平日不与学生发生交集;举行宴会往往是举国同乐之时,学子正当休课;选拔武士也只有今年新制武规,参加的也多是神京、明堂学子。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学子上课约计二百八十日,齐大人既然说明堂规制过大,物尽其用难道不好吗?而大人所说的这些特殊情况,一年不过五十日,难道为了这五十日,神京就要多盖上两大高楼殿宇?”

  天衍帝与太子都不是奢靡之人。况且辛鸾心思不多,只觉得这明堂身兼数用那简直再好不过,不想上学的时候,可以趁着国家大事一歇好些天。

  ·

  幡罗旗盖,璧瓦朱甍。外间传来“祥瑞”的声音,原来是降起了大雪。

  冬官有大司空谭建元,主缮修、功作、园苑之事,掌屯田,水部掌航政及水利。

  谭大人一脸刚直:“太子玩笑话了。高楼殿宇并非都要日日征用,国之重器,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卫国轩辕氏不曾有陛下功德,仍修建殿宇敬天诵圣。既然卫可以建大屋无数,为何天衍不能?”

  “大人也说了卫建大屋无数……”

  辛鸾嘴巴里的樱桃萝卜还来不及咽下去,闻言只能简洁,“所以卫不长啊!”

  这一句,把所有大臣都逗笑了。

  辛鸾樱桃口、尖下颌,一脸还没长开的孩子气,仿佛在说什么无忌的童言,而谭建元被这么一回怼,脸色顿时铁青。

  天衍帝于御座上放下手中金杯,责备了一句,“太子胡闹。”

  辛鸾闻言唇角的线条立时收了,放下碗盏,扁着嘴正襟危坐。

  天衍帝抬眼看向群臣,深表赞同地点头,“北境大捷是家国大喜事,诸位大臣想着兴建土木扬我国威,孤何尝不想着起一座殿宇庙祠来承天行化、彰表忠烈?”

  静寂中,灯火通明的长信宫中每一声的钟磬声都清晰可闻。

  刚刚提议的臣子紧张又兴奋地攥紧了五指。

  天衍帝缓缓道,“神京南郊有十顷的香火地,今拨国库金铢千两,可设北境忠烈祠,用来追念这次北伐而死的十万将士。”

  他目光转向谭建元,无形中有那种笼盖四野的气势,“工部缮修是谭卿做熟的,这次还是由你负责,不过记得不要用明堂那样一马平川、独殿建筑敷衍孤,这忠烈祠内不管你如何设计,楼中要立一大牌位——十万将士,他们死在家乡以外的地方,都是卫国尽忠而死,所以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都要刻在碑上。竣工之日孤会亲自拈香礼拜,之后文清源为庙官,春秋两祭,不得延误。”

  听到天衍帝要起高楼做忠烈祠,一瞬间,臣子的脸色又是一番变幻莫测。

  而天衍帝只做不见,宽和道,“至于臣工所说的扩建宫苑、另建宴饮、比武场所,这就不必了。你们的心意孤心领了,只是一座宫殿一拨就至少是千万两,进料、开采、征徭役杂事繁多,北境战乱的灾民还需要休养生息,侈兴土木最劳民伤财,这几年才将养出来的国力还是再养养罢。”

  ·

  天衍帝一番话已经说得足够明白了,既给了臣子的面子起高楼,又轻飘飘挡了繁重王氏宫廷建筑。

  殿中一时无话,全部屏息着。

  屏风后面一曲止歇,乐师休整的间歇里,户部堂官步安宜下首忽然出列。

  所有人都看着他,只见他展袖拜倒,道,“陛下既如此说,那臣要喊冤!”

  他一声低吼,把整个本来十分安静的大殿震得一颤。

  天衍帝缓缓盯住步安宜,“卿为谁喊冤?”

  步安宜抬起身,“为陛下冤!为天下冤!”​

  济宾王上首笑他冠冕堂皇,不屑问道:“冤在何处呢?”

  步安宜膝行两步,朗朗而言,“冤在臣每年的堂口拨出三千万两防御北境狱法山工事,去岁却在狱法山却被人冲破关隘!冤在中南北都是赋税重地,每年约出税银四千五百万两,唯独北君所辖的北境结算的账单和预算的单子不合!冤在陛下敬天修身,富有四海,平日卧不过一榻,服不逾八套,修建宫殿还要多方考量,偏偏北君境内敛珍稀之物,外贪赋税工款!”

  这陡然出现的转折让辛鸾倒吸一口气!

  他如何都想不出只是修个宫苑的事儿怎么就牵扯到了已经死透了的北君闾丘。

  天衍帝的目光倏地收了回来,“依卿的意思,闾丘忠嘉不仅有北境失责之罪,还有贪墨敛财的嫌疑?”

  步安宜早有准备,从袖子中拿出一道奏疏,“陛下,这是户部对北境战利清点的纲目。”

  天衍帝没有让内侍去取那奏折,矜持地看着他,严肃道,“济宾王是上午巳时末回京的,近百车的战利清点入库不是小事,怎么户部今日办公这样加急?”

  步安宜稳健地答:“为解圣忧,军国大事臣不敢耽搁,济宾王押解战利品的马车一到神京户部就就抓紧着人清点,详细的账册属下还记录,但是粗点出来的结果已经足够惊人,臣不敢隐瞒。”

  ·

  一整段君臣奏对两方都反应极快如行云流水,偏偏又杀机四伏。

  辛鸾感觉浑身的骨架都开始收紧了,惊于臣子的咄咄逼人,也惊于这接二连三、精妙连环的上表。他不敢抬头,一点点的往嘴里咽东西,一边消化着其中的就里。

  最开始,他本以为是朝臣老调重弹又要修宫殿,大臣又想着借着大胜之名搜刮朝廷脂膏了,可是听到这里才听明白,他们绕了一大圈最终是意在北君。

  ·

  天衍帝没有让内侍去接步安宜的奏疏,群臣却有更猛烈的奏对。

  齐大人踏出一步,昂首道,“北境占地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广于陛下直属的东方棘原四千五百里,本来就与礼法规制不合,如今狱法山失事,闾丘忠嘉万死莫属,还请陛下夺闾丘北君之位!重划北方河朔大片土地!”

  步安宜没有站起身,长袍大袖狠狠一振,“佞臣贪婪无度实乃误国!放蚩戎入境更是罪大恶极!陛下仁德,一直垂念着老臣打下江山的辛劳,可今非已昔比了,我们越是退,别人越是上前,将来还不知道要出几个闾丘?请陛下株连闾丘九族,以警天下不臣之心!”

  仗着老臣的威势,话音刚落,况俊、司空、谭建元几个分量颇重的朝臣纷纷出列,大声表示:“臣附议!”

  辛襄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后面踱回了自己座位,紧锁着眉头看着眼前的局势。

  朝臣们朱衣绶带,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慷慨激昂、义正言辞,他们占着家国大义,他们正气凛然,这样的上下一心,天衍帝也不能拿他们如何——他们等了太久了,熬了整整十五年,从天衍帝分封之时,四君就是压在他们的身上不可逾越的大山,如今北君已倒,他们终于等到可以重新划分权利的机会,他们要做的就是彻底将闾丘一族踩死,断了南北中西四君世代为君侯的王令,一儿一女一点转圜余地也不再留,让这个姓氏再无翻身之地!

  ·

  辛鸾看着眼前的局面也惊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0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谁与渡山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