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谁与渡山河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麦库姆斯先生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6 MB   上传时间:2020-11-30 18:15:07

  孔星狠狠嘶了一口气,看多了同僚间的推诿计较,他这样反而不知道说什么了。

  ·

  今年的柳营比武就是天衍朝十几年的异数。

  魁首的邹吾请领东宫职位被人赶了出来,现如今在禁军里无人问津,第二的樊邯反倒是声名大噪,直任“霸王花”贺南松将军手下,加上北伐之功,直接领属八百骑兵。而邹吾的亲弟弟,居第三的林氏卓吾,尽管年岁尚浅,在大柳营中也暂领着百夫长的任职,日常巡卫神京四门,也算风光。

  胥会将邹吾编如禁军那天,所有人都还在迷茫。

  打过一个照面后,有人跟他套近乎,问,“太子殿下很好说话的啊,你是不是犯了什么忌讳?跟兄弟说说,兄弟以后也注意点。”

  这人却不动声色地摘掉搭上来的胳膊,无奈地回以苦笑,说自己内殿都没进去,哪里知道犯了哪一桩忌讳。

  也是这一句话,后来让邹吾受尽讥笑。同僚们幸灾乐祸,揣测一圈,选定了最合理的那一个理由,逢人便说,“陛下还千秋鼎盛呢,邹吾就这么着急地去贴东宫的屁股,被人隔着窗户撵出来也是活该!”

  ·

  再之后,同僚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底气,禁军里无端兴起了一股挑战邹吾的风气。

  孔星是不知道神京城中究竟是怎么传的,演武场夺魁一事,认为邹吾交了大运、名副不实拿到桑榆枝的竟然大有人在,一个个的都在对邹吾的这个魁首的分量进行冷嘲热讽。

  而邹吾也跟聋了一样,明知道这样的风评只要接下挑战,单挑数人就能不攻自破,他却像是对逞凶斗狠完全没有兴趣一样,不管同僚如何挑衅招惹,他都不接招,不辩解,沉着地避其锋芒,就是不打。

  ·

  世人多爱以武犯禁,这心劲儿,当真不是个二十岁的青年能忍下来的。

  孔星冷风中不得其解地思索着,结果越想越想不通,冷风里站着也没有别的消遣,张了张嘴还要跟邹吾说话,谁道话还没开口,邹吾轻叱了一声:“嘘!有人来了!”

  孔星这才扭头看去,果然宫道上两个禁军服色的熟人,一人抬着一桶铁锅,一人拎着一个食盒,正朝着他们这个方向赶来。

  孔星冻得冷呵呵的,一看眼睛就亮了,笃定道,“不用紧张,这是给我们送慰劳来了!”

  果然,那两人远远地走近了,提着食盒的那个招呼道:“当值的弟兄不容易,副统领说今夜好歹算是跨了个年节,各位兄弟辛苦,让我等送了热烫来,都喝一口暖暖吧!”

  说着,铁锅一开,热气随着牛肉的香味儿滚烫地扑了出来,孔星喜笑颜开,心道这个副统领可算是办了一件人事儿,口头上各种道谢,手上分毫不慢地接过碗盏。

  锅里抬来的是牛肉羹,孔星撮唇吹了吹,也不用筷箸,狼吞虎咽地就扒进嘴里。这一口热汤下肚,孔星好像从头到脚都活了起来,心肺里狠狠吐出一口热气,整个人都在寒风里振奋了许多。

  “好辣!”孔星喝完忍不住道。

  那抬着食盒汤桶的侍卫笑了,“这是我们河洛人的做法,牛肉洗净绞成了肉糜,高汤勾芡,切姜丝儿打散,冬日里喝最好,能补中益气强筋健骨。”说着他分了邹吾一碗,也不怕他不喝,提着大锅的往下一岗去了。

  ·

  邹吾端着碗尝了两口,没尝出什么滋味儿,先是被一股姜味儿冲了鼻,他再细闻,似乎汤里还有一股子他说不出来的味道。眼见着孔星多盛的第二碗都要见了底,他却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喝第三口。

  “怎么?”孔星见他一脸的难为样儿,问,“喝不惯?”

  邹吾难得露出几分青年人的害臊表情,朝他点点头。

  孔星倒很是理解:“你们林氏国地处西北,也难怪受不了他们南方’鹤佬人’的口味。”他目光直勾勾地盯着那碗牛肉羹,眼馋道,“那……既然你不喝……”

  邹吾笑着坦然着把碗递了过去,“你来吧。”

  ·

  而与此同时,华容道上。

  静,整个华容道是难以想象的静。

  辛襄不安地催促着胭脂,马蹄“得得”踏在青石板上,他咬着牙,浑身都在隐隐的发抖。

  府内聚兵而动,他出来时抓了个婢女问过时辰,算着时间,知道父王恐怕现在已经带人潜入了宫城之中——他不是傻子。从小长于深宫,见利害于机先的本能他是有的:今夜这样令人生疑的城防布控、这样异常的内宫排班,尤其听到段器说今夜重臣们全部都留在内阁值房中理事时,旱天惊雷、冰雹打头的恐惧也不过如此了!

  寒风并作,辛襄骑着马,只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其实到现在,他也完全想不明白是为了什么?又是哪里出了问题?华容道上的府邸一个飞掠而过,他能想到的只是父亲班师夜宴那日,深夜时分父亲亲自领他回府,于车辇中手握赤炎军令摩挲许久许久,说“此生永不负陛下信重”——到如今残年不过三月,此话音犹在耳,可今日父亲此举,显然已绝非是一夕之准备,辛襄无望地回想,甚至想不出做父亲的是何时起了异心!

  他不敢回头看,只能用力地逼着自己往下思索:想着父亲今夜所图的是什么?逼宫吗?还是逼王伯退位?王府中精锐五百人,禁军的值守约八百人,若起冲突,绝对是一场血战,他们何时发难?如何发难?辛襄一面心惊胆寒地担心父亲铤而走险,一面担心王伯和辛鸾安危,兜兜转转,他只能无望地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我还来得及阻止吗?

  ·

  王庭北门朱雀门是宫廷禁军的重地,据有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宫廷的兵力,辛襄知道这个时候他来叫北门纵然是叫破了喉咙也不会有人开门了,他也没有停留,直接沿着城墙根纵马,以期寻找突破的入口。

  王庭宫闱周回十五里,横长四里有余,纵长三里,打马绕墙而过,于辛襄也就是一炷香的时辰,临到王庭东门落子门的时候,他赫然见一小队步卒正守着宫门!

  一时间,他心中狂喜,暴风一样地急扑了过去。

  谁道那步卒看到一骑冲来,居然快速地在门前结队,并列长枪——他们认出了这纵马之人是公子襄,居然不退不让,几丈外高声叫问,“敢问公子此时进宫为了何事?”

  辛襄十几年住在王庭,从不曾被禁军拦过路,他也知道此时这些人已是李代桃僵,十有八九是父亲手下的兵士,一时间更是怒不可遏,喊道,“别挡道!给我滚开!”

  说着手上不留情面,风驰电掣地就攒了出去!

  ·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群守卫居然分毫没有被他身份气势所压,训练有素结住长矛,居然合五人之力挡了上来!而胭脂的下盘早有另两人攻来,胭脂前腿被一棍横扫,吃痛地长嘶了一声,踢蹬着连退几步,险些把辛襄摔了下来!

  “住手!”

  不远处,辛襄忽听到熟悉的高声一喝。

  他扭过头去,只见一人一马,他蓦地一喜,宛如找到帮手一般脱口道,“齐二你来得正好,快帮我压阵,随我冲进去!”

  然而守卫们看到齐二,却一反常态地收了兵刃。辛襄一时怔忡,惊疑不定地看着眼前局面,只见齐二缓缓打马停在自己面前,缓缓地站到那些守卫的前面,朝着他举起了刀鞘,横刀在他眼前——

  ·

  辛襄瞧着他,一时间的难以置信,教他口敝唇干。

  齐二却不动如山,率先开口,道,“公子,回去吧。”

  ·

  辛襄的脸颊狠狠抽动了两下,那一刻,他身心俱寒。

  他问:“是我父亲让你守这落子门,防着我的,是吗?”

  世人皆言济宾王战场上算无遗策,辛襄何等何能,原来自己这样一个微末的角色,父亲竟也如此防他,为他安排好了一连环的计策。

  辛襄的眼神如此痛切,齐二于心不忍地避开了目光,轻声道,“……臣不敢妄言。”

  冷风之中,辛襄艰难地吸了一口气。

  事从紧急,他也不想跟他纠缠,策马逼上前一步,轻声道,“你守门也好,省去我许多麻烦……教他们让开——”

  “公子!”

  “齐策!”

  人喧马嘶间,辛襄猛然大怒,他一把抓住齐二的衣襟,咬着牙低声嘶吼,“我不管你知道多少!我父亲又是怎么吩咐你的!他领兵已经进去了,我再迟一步,今夜宫廷不知道要酿成怎样的大祸!你想做千古的罪人吗?还不快让开!”

  辛襄如此胁迫,齐二眼中却毫无惧色,他伸手紧扣住辛襄那只青筋暴起的手,望进辛襄的瞳孔,逼视道,“公子不必怕我被人蒙蔽,我与父亲早已投效王爷,今日之事我全盘知晓,今夜王庭会发生什么我也自然清楚!”

  这咄咄逼人的一番言辞,辛襄惊呆了,完全的大惊失色。他翻手握住齐二的小臂,用力之大,几乎要将他的骨头握碎,不由恨声问道,“齐二你疯了不成?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难道也想学那乱臣贼子,弑君谋反吗?!”

  ·

  辛襄一连三问,最重莫过于一句“弑君谋反”!

  这四个字就仿佛一把淬厉生硬的刀,压着重逾千斤的罪名,一刀劈开了今夜所有的体面与矫饰!

  辛襄原不想说,可他知道自己骗不了自己,父亲剑指宫城,夜袭宫禁,他不知道还能用什么词来替他文过饰非!可齐二不一样,他并非主谋。一夜前,他齐策不过是神京城里磊落骄纵的少年,可今夜始,他若背上了这名号,便是要压得此生再也抬不起头来!

  ·

  辛襄深望他一眼,逼问道,“瞪我做什么?我冤枉了你不成?

  “——谋乱犯上的命令你也要听,你不思劝谏你父亲,还跟着助纣为虐,看看你现在的所为,无君无父不忠不义,与造反还有何分别?!”

  可齐二只迟疑了一瞬。

  下一秒,他忽然放声大笑,直言道,“是,不冤!没有分别!”

  他猖狂的笑声刺破了宫禁沉静的夜幕,他竟傲然道,“我齐家一脉祖上三代帝师,开国之臣功勋无数,从来只知对真正的雄主俯首称臣,若将来一定要辅佐一位君主,我希望效忠的是您,而不是那个不堪大用的辛鸾!如今天衍帝垂垂老矣,雄心尽失,济宾王平乱开国,功劳有目共睹——”

  齐二咬紧了牙,脸颊上绷住铁一般的线条,全然不顾道,“公子,天意人心如此,若您一定要说我是乱臣贼子,那我齐二今日,便是就此反了!”

  ·

  就像是要呼应这一声空洞的轰隆,就像是某个发令的预备,王庭的东苑忽然飞起了一根火炬,猛烈的寒风一过,屋檐随处猛地窜起了一阵火来!

  面对辛襄的拷问,齐二甚至没有再多一分的挣扎,他脸孔扭曲着,在橙红色骤然蔓延开的光明中,大逆不道、理直气壮地说:他就要这样反了!

  辛襄被冷风狠狠呛了一口,这一口寒气窜进了肺腑,忽然间让他遍体生寒。

  他笑着,笑得好生辛酸,轻声念着,“好胆魄……真是好胆魄,齐家的儿郎有如此志向,是我小看了你啊。”

  ·

  王庭东苑忽然传来一阵刀戈交接的乱响。

  紧接着,惊叫声,咒骂声,呼号声混在了一起,越来越多的火把飞了上去,那橙色的火舌紧接着一处接连着一处亮了起来,不是那种漂浮的红灯笼的亮,而是此起彼落的火光,舔舐着,蔓延着,照得黑夜一时竟如血涂地狱般发亮。

  辛襄茫然地抬头。这个他生活了他十几年的地方,这个轩辕氏遗留下的如珠如玉的王庭禁宫,改朝换代的兵戈不曾擅动它的一砖一瓦,如今竟然要在碎裂在一场自家骨肉龌龊的逼杀之中,而眼前这道他和阿鸾平日溜进溜出的落子门,今夜仿佛成了一座巍峨的大山,将他隔绝在这一边,竟然再难逾越。

  他知道自己不能以一敌十,于此血战强攻也是无益。神京城内有贺南松、樊邯带兵,朱雀门、华容道已经封锁,拱卫王城的赤炎军令牢牢地握在他父亲手中,满朝重臣软禁在了内阁值房——天心仁慈,待他父子宽纵如此,才酿此今夜巨患!——辛襄看得清情势局面,知道王伯此时已是孤家寡人,可是,他不甘心!

  ·

  漫天的火光映亮了辛襄的眼睛,他一时间没了力气,疲倦透骨地几近求饶。

  “齐二,你想要从龙之功,你想要拥护新主,你随意——你若是还真的念及我和你的交情,你守你的门,请放我进去,我还要报陛下十几年的养育恩。”

  “公子……您这话说晚了!”

  齐二被辛襄这一悲声牵动了衷肠,可他当真不能放他进去,只能急道,“济宾王既敢逼宫,便是下了死心。您此时进如何?不进又如何?左边是父亲,右边是陛下,存亡一线之间,你心里偏向谁能安心?……公子,回去罢!袖手旁观,于你才是上上之策!你且当今日没有来过此门,我也没有见过你——济宾王不曾与你言明,千方百计将您引出城去,就是不想让你负此重担!您一向孝顺,王爷这一点苦心,您难道也不能明察吗?!”

  齐二说得动容,辛襄却倏地平举起裂焰枪!

  这支曾一度随着王伯征战的兵刃,于冲天的烈焰中闪出火一样的光芒,他挺直了身子,枪尖飞快点上齐二的心口,手上用力,毫不留情地缓缓向前刺去——

  “我不要他的苦心。”

  辛襄哽着喉咙,缓缓道,那语气中下定的决心,一时几乎蕴含了他此生所有的恐惧、怒火和痛苦。他坚定道,“给我让开。”

第21章 惊变(4)

  东苑开始乱起来的时候,内阁值房那一块朝着西苑的南角还懵然不知着,一会儿的功夫下来,各个部堂的大宗账目也捋清了,正堆放着等着首辅齐大人最后阅览,然后宣布散会。然而齐大人今日似乎分外有兴致,和谭建元几个最先出帐的年轻堂官低声闲聊着,眼见着夜越来越深了,却还是没有放大家走的意思。

  几个年轻人还能坚持,但是况俊嘉祥、公良柳之类的老臣却已经是支撑不得,工部的人好心提了一句,齐大人却仿佛才留意到时辰一般,深望了他一眼,清了清嗓子,缓缓道,“急甚么,今夜宫里也有大事,老夫前几日听到一趣事,想与诸位说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0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2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谁与渡山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