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谁与渡山河_分节阅读_第127节
小说作者:麦库姆斯先生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6 MB   上传时间:2020-11-30 18:15:07

  别说辛鸾才十六岁,什么大事都没怎么经历过,便是在渝都活了六十年的人,都没遭遇过封城,紧张和焦灼是肯定的,毕竟谁也难以想象封城后会怎么样。好在当时消息传来得快,邹吾赶到的时候,百姓还没有形成阵势,邹吾率先占据了有利位置,等着众人聚集。

  一对三百余人,人潮中夹杂怒骂,气氛何其紧张。

  有人对邹吾“怀恨已久”,突然从暗处发难,拿着刀子就向他捅!邹吾面不改色地让了那人半尺,捏住他的手腕,赤手空拳拍掉刀子,之后两三人冒头,他如法炮制,一手卸了他们的武器,一手把他们兜头推回人群,整个过程只在瞬息之间,邹吾干脆利落,连表情也无。

  百姓眼见武攻不成,开始朝着邹吾齐声哄喊,质问封城后的生计怎么办,不肯罢休,缓缓赶来的百夫长们只瞧着他,明明和下山城平日关系紧密,此时谁也不出来帮忙,只看邹吾怎么应对。

  邹吾双手拍出吓人的声响,大声说明瘟疫情况,一些人只是被人煽动,不明情由,听他如此说自然紧张,纷纷问询具体情况。

  邹吾有问必答,条理清晰,哪怕连番几个问题重合,他也能耐着性子解释。

  之后有无理取闹者出言激他,说,“有瘟疫也不干我们的事!现在病的人多还是我们没病的人多?凭什么让我们这些好人陪着一起送死!”

  邹吾面不改色,一字一句:“含章太子也没有走,此城若亡,殿下与诸位同赴时难。”

  这一句何其酷烈,何其凶悍,一时竟震得众人哑口无言。

  鸦雀无声中,还有人不甘心地怒吼,说他们什么都不管,不肯让他们出城,他们誓不罢休!气氛又紧张起来,不想邹吾忽然声色俱厉、斩钉截铁,拍着左胸膛冷冽道,“疫情酷烈,想让我放你们出城,那就拿刀往我这里插!一个一个,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旁观的百夫长一颗心全都提到了嗓子眼,只见邹吾威严迫人,那一刻,三百余人一齐不知所措。

  相持中,徐斌着急忙慌地带着人带着四百余蒙面巾赶了过来,邹吾一扫威煞,急切地立刻安排下发,让所有人赶紧带起来,之后邹吾又说了一些话,言辞以安抚为主,是那样完整又妥当的表达,百姓也怕得很,有人带头说回家,之后也便三五成组地散去了,之后下山城几天再有也只是小规模的起哄,多说几十人,再不成气候。

  旁观的百夫长们一壁汗颜,一壁汗流浃背,就这样百余人的暴乱,邹吾一个人两刻钟全部弥平,所经形势之凶险,手段之巧妙,快得甚至还没有人来得及上报中山城总控衙门。之后他们打道回衙门,邹吾漠然相问,问刚才哪几个百夫长没有到场。

  几个暗中抗命的百夫长早得了他刚才一人压众乱的消息,此时的脖子不敢梗着了,纷纷低下头来。

  邹吾深深地瞅了他们一眼,却没有发难,另起话头让人拎出个五花大绑的人,一看就是刚刚缺席的那位百夫长,说了此人今日在执行封城时仗着封城的名头对一位下地收秧的阿公又打又踢,直打得老人家在地上缩成一团,说着他亲自下台,伸手抄起一根棍子,一棒虎虎生风,直接打折了那人的右腿小腿骨!

  那百夫长是平日掌衙门刑罚的。

  悚然的骨头断裂声在武道衙门上方整个响起,两千人同时为之胆寒!

  此时邹吾才重新强调了纪律,一二三四点,办事认真,不许伤人,不许抢夺,简明扼要,条分缕析,然后站在高台上背手喝问:“都记住了吗?”

  众人梗着喉咙,闭着眼睛向邹吾行最标准的军礼,不约而同地将姿势维持到十五个弹指以上,大声吼道:“记住了!”

  时疫急迫当前,邹吾一夜立威,从此整个武道衙门上下肃然,无人不是又敬又怕。

  ·

  “我还是觉得……这样小的事情,不该咱们来做。”

  刘初六不满地嘀咕,看着邹吾回了自己那间小小平房,留下刚才的记录,“人人都效仿这位阿婆,那我们不用做别的了,这么忙的时候,整日就哄老太太高兴了。”

  邹吾不置可否,提着装馒头的褡裢,又往后面的菜园随手折了几把菠菜,再往厨房去。

  刘初六亦步亦趋地跟着他:“您不觉得他们只是在添乱嚒?妇人临盆出不了屋,让我们找产婆,没有染瘟疫是别的病,因为不敢拿药,要我们帮着拿药,一星半点的症状就鬼哭狼嚎的,还有卓少爷每日跑来跑去死送菜送肉,他们还挑剔不新鲜……咱们武道衙门难道我们就做这种事?”

  刘初六一边给馒头入屉一边抱怨,邹吾坐在厨房的小板凳上,打了水折菜洗菜,青菜蒂头上泥土多,有些还卧着几条菜虫,他手指麻利,挑菜剥丝就像在使剑,又快又麻利地洗好,最后重新折换了水最后冲洗一次。

  这个时辰已经有晨光折进厨房来,微弱地打在他的脸上,他默不作声地听了许久,终于在刘初六喘了口气时抬起头,平静地问:“不然呢?武道衙门应该做什么?”

  ·

  “……怎么又有人跳崖了?”

  中山城,辛鸾困顿地、用力地把眼睛揉开,努力把自己从小榻上拔起来。

  他已经一连几日没有回钧台宫了,每夜睡一个时辰,在总指挥衙门囫囵一觉,不知道中途又会被什么急事吵醒,此时他闭着眼睛飞快地给自己穿衣服,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让翠儿能看得清他脸上小小的绒毛——那是孩子还没有张开的一张脸。

  辛鸾闭着眼睛边松筋骨边问,“现在自戕多少例了?”

  “十几例。”

  翠儿把湿手巾递给他,“现在医署要装不进人了,整个压力都扛在了武道衙门身上。”

  “还有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百姓草木皆兵,忍着发热并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得了瘟疫,所以反复地权衡是在家拖延着安全些,还是去医署看牢靠些。武烈侯说前几日太忙,就没有及时上报,他自作主张已经安排武道衙门遇到这种情况就先让自己人过去看看,做些简单的诊断排查,给医署争取时间,他那边都做好病例记录,确诊患病的再送医——”

  下山城身处漩涡中心,医署基本等同于毒区,百姓蜂拥而上,难保没病也得病。

  辛鸾:“诊断排查什么的他有跟时风月那些大夫请教吗?需要什么防护让他直接从徐斌要,别让手下人也染病。”

  翠儿:“他说都疏通过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辛鸾也不是不放心邹吾:考虑事情,他比自己严密多了。

  “……就是太辛苦他了。”

  悠悠地,他把手巾搭好,叹了一口气。

  ·

  应该做什么……?

  邹吾忽然这么问他,刘初六也答不出来:他只是觉得……武道衙门应该做些大事,最好是举足轻重、惊心动魄的大事。

  他见过含章太子五次,第四次是在封城的第二日,也是在武道衙门。邹吾在清晨下令大集合,传来风声说巢瑞、申豪几位领将要来他们这儿登台说话——这是从未有过如此阵仗,刘初六一时激动,一时惴惴,后来又说含章太子从总指挥室亲自抽身而来,亲自登台动员武道衙门——衙役们更是瞠目,战前动员,那是赤炎才有的殊荣,他们何幸?竟有如此威风!

  他们上下前一夜刚遭了邹吾的磋磨,令行禁止,不敢有稍微懈怠,他们整队、报数,蒙着面挺胸,收小腹,绷直了小腿,姿势尽可能的笔挺飒爽,军容焕发。含章太子上次来武道衙门,只有三百人有缘见过他的面容,其余一千七百人都缘悭一面,他们知道小太子如今大权独揽,迅速提拔了中下层官员,手起刀落抄了两名贪腐甚烈的大员的家——这些消息让他们激动,他们觉得那是强硬而有能力的展现。

  武道衙门两千人在那一日整整齐齐,说不清是因为邹吾的原因,还是因为辛鸾的原因,他们站成方队,走出排山倒海的气势,趾高气昂宛如一个等待检阅的巨人,他们也想做殿下的训练之师,他们也想做奇夺垚关的战士,也想成为赤炎那样的英雄。

  终于,他们在高台前看到了含章太子。

  密集排列,两千人的“凹”字队形也是很大的阵仗,整合队形后,刘初六离得最近,距离太子也足有七十余步,含章太子一身暗红色军服,披挂武装带,手臂上绑着代表武道衙门的黑带子,身材挺拔,腰肢劲瘦。

  他应该是抽身而来的,他到上台的前一刹那还在跟手下安排任务。

  他身边一层层围拢着约二十余人,最外围的亲卫站得略远,神色肃穆地观察着四周,再里一层是几员腰杆笔直的年轻官员,紧接着是赤炎将官们,巢瑞身材魁梧地站在含章太子前,微微垂头,正低声说着什么,南境不可一世的侄少爷戎装整肃,手里展着一卷纸轴,空着的一只手划出简单有力的手势——

  武道衙门少见这般的阵仗,知道这些人都是声名远扬的人杰,一言一行,皆牵动天下,跺一跺脚,便风动云变。

  而单薄瘦弱的含章太子就在这些人高马大、气壮如山的男人中飞快下令,刘初六呆呆地看着那个孱弱的还没有自己大的少年,看着那些官员们领命后迅速俯首离开,干干脆脆,而含章太子眼神沉着,脸孔绷出铁一般的轮廓,不用听见他说话,隔空就能感受到那份逼人的魄力。

  邹吾整队后和百夫长简单说了几句,然后往他们那边走,刘初六看着他迈着大步的背影,威武而文雅,在那一刻深刻意识到邹吾其实从来都不是他们的同类,邹吾甫一走进,将军官员们都抬起头来,邹吾应是说了什么,辛鸾的目光立刻扫了过来,刘初六站在排头,仓促间与他对视,心脏登时漏了一拍。

  含章太子点了点头转身上台,举步时忽然摘下了面巾,将军们关切的低呼声传来,小太子只朝身后摆了摆手,坦然仿若未闻。

  刘初六紧张地看着他走上台,看着他一张脸清清白白地对着底下两千余众,紧接着,他忽然一声口令,刘初六与众人倏地肃立稍息,后腰拔出两寸许——

  “灾情如火,封城乃不得已之法,我先感谢渝都父老对我的信任……”

  鸾凤清啼,刘初六只感觉晕眩。

  武道衙门许多人前一日也有幸列位大典,听到过这位太子昨日的放声:“全队退却队长斩首,队长殉职全队退却,全队斩首。”声音干练冷酷,气势之烈,让人倾倒。

  今日他再发言,辞色坚决从容,更有刚毅神色,一字一句昭昭在人耳目,宛如空谷击鼓,待中段说到,“月余前东朝构衅,兵戎相见,我能带着南境共同弥平兵乱,自然也能带着你们四十万人,一起熬过疫情!”底下闻言忽有掌声雷动,刘初六侧头去看,他兄弟闫展鹏拍着巴掌甚至流出泪来,整个过程,辛鸾几次举手示意,两千人,哭声掌声,久久不息。

  他们见过含章太子几次,他们并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这个少年,一句话起烽火,一句话止干戈,一起心更神祇,一动念封渝城,十六岁的年纪坐世人此生都无法企及的位置,柔若无骨的一双手,握的确是天衍最锋最利的兵柄与权柄——他让他们这些最大只见过都统的人,一口气见了这世间最绝顶的模样——能被含章太子需要,他们心潮澎湃,他们浑身滚烫。

  “我们就不能做些大事嚒?”

  刘初六一口气又涌了出来,忽地大声问邹吾,“我们就不能做些事关大局的大事嚒!我们这么多人!”

  他一想到第五次见辛鸾,他拍在他肩上的手,浑身的血都要跟着沸了起来,他们应该有更好的机会不是吗?他愿意做最危急重要的事,他愿意为他披荆斩棘,为他肝脑涂地!邹吾明明在太子前那么得脸,为什么不给他们机会?!

  他这般激动,邹吾抬起头,静静地问他,“什么算大事呢?”

  “反正驼人去医署、劝害怕的老阿婆睡觉不是大事!一个个说自己病了,结果是头疼脑热,一个个因为床位就那么激动,因为大夫没抽开身问诊就那么激动,还扬言要摘下面巾,这是刁民!帮他们有什么用!我搞不懂,自戕跳崖的人,有什么必要还记下来?还收殓他们?还报到太子那里?我们那天动乱都没有报,居然要报这种事情!国家这么乱,我们骑马通报病情的兄弟,一遍遍地跟百姓喊’不要添乱’,这个时候他们不应该响应号召,冷静、听话、顾大局嚒?”

  邹吾的动作停了,严肃地看定他:

  “在你眼里,他们就这样微贱吗?”

  刘初六没料到这诘责,心头猛地一跳。

  ·

  “其实武烈侯能力这么强,放在武道衙门的确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翠儿觑着辛鸾吃饭的神色,慢慢说,“咱们现在物资短缺,如果武烈侯能出使中境求援物资,奴总觉得比那斥候拿着您的亲笔信,更牢靠些。”

  辛鸾快吃完了,把剩下的一小碟鱼肉倒进粥里,用筷子夹起洒落在桌板上的米粒,在碗中飞快地搅了搅,大口吃下去,“特殊关口我命令发得急,很多都解释不到位,自上而下的执行起来,前两环可能还顺利,第三环大概率就有问题。”

  辛鸾就是这点好,他能解释的,不管是谁问到他了,他都会亲自解释,不会因为翠儿只是个婢女就不耐烦。

  翠儿赶忙把擦嘴巾递给他,手脚麻利地收拾碗筷。

  “像第一天我们设计开放的医署,明明都是找德高望重的老医生快速预估过的,结果落实到下面,没想到病人那么多,第一环就瘫掉,局面急转直下,要不是时风月和糜衡应对及时,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乱子……”

  辛鸾起身坐在了大案前,开始整理昨日发下去的政令和经过一夜又叠起来的消息,“武道衙门直接面对百姓,是执行的最后一环,若在平时我还有余裕来调整,可是现在一来一往不知道中间要耽误多少事,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强硬执行渝都封城、百姓居家,还不至于过度执法、暴凌老幼。”

  他已没有补遗之策,所以只好让邹吾来为他兜底。

  避免封城成为底层的灾难本身。

  ·

  “还记得吗?三个月前你若没有应征武道衙门,现在,你也是下山城他们中的一员。”

  邹吾站了起来,倒水,切菜,砧板上传来规律的磕哒声,邹吾背着身——

  “别傻站着,涮锅,生火。”

  “噢!噢噢!”刘初六这才如梦初醒,羞愧地跑去灶台帮忙,手上忙着,心潮不断地起伏。

  邹吾垂着眼,没有看他,平静又寻常地开口,“初六,你有这样的想法我能理解——你们的任务重又累,有时候看到百姓求助难免烦躁。可是有些话不该这么说——我们很多时候的确没有办法判断百姓的求助是真的还是虚张声势,但是他们求助时的束手无策是真的,将心比心,若是你走投无路时,难道绝境里还想听别人说一句’识大体’吗?”

  邹吾知道,他们一定很骄傲。

  越是底层的忠贞之士,他们越会觉得对国家有责任,对主君有责任,为达目标,以生以死……封城那天,邹吾眼睁睁看着甲字班百夫长指挥手下对一个老人家拳打脚踢,口中大声叱骂,“老东西!封城了,知不知道!封城了!封城了!回家!回家!”

  他们每骂一句,便踢一脚——他们觉得自己在执行含章太子的命令,觉得身负使命,所以尽情挥洒,心安理得。直到邹吾大声喝止他们,伸手抽了其中一个衙役一巴掌,那个指挥作恶的百夫长才晓得停下。

  邹吾知道武道衙门旧习气很多,坏习惯很多,但他打的那个人,是个新兵。就在几个月前,他刚刚带他们的时候,这个人因为忍不住百夫长的残酷磋磨,曾经说起自己挨的打,人群中大声嘶喊了一句:“他们拿我们当狗!”此话一出,擦刀的三百人同时放刀大哭。

  邹吾站在高台上,见之难过,闻而伤心。

  这些新兵不知道,他们都是以他的名义征来的,他们入公门,原本就只是含章太子和向繇一场慷他人之慨的交易——可这些人也就是十七八九岁,年纪轻轻,不识字,年龄上心智上都是孩子,上级玩弄他们,疏忽他们,蔑视他们,世事茫茫,他们只是无人照料的灵魂,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没有定力,没有良知来抵御小恶与大恶,没有智慧来对付天地不仁。

  他们真的好比一只刺猬,辛鸾塞给邹吾,让他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

  可封城令下,武道衙门作为渝都人数最多的武装,冷衙变热,职部挪移,面向百姓,一朝得势,人人都是一片舍我其谁的雄心:他们觉得自己对朝廷有责任,沙中建塔,搭出虚幻的骄傲,唯独不觉得自己对百姓有责任,甚至还隐秘地觉得国家和百姓之间利益难以两全,为了国家,必然侵害百姓。

  那骄傲,自卑又自负,伟大又渺小。

  邹吾见了,慨之叹之,失望愀然。

  “可太子殿下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刘初六蹲在灶膛前烧火,烧得犹不死心,“……就是让我们做这样的事吗……这样琐碎的事?”

  墙角有几堆柴草,梁上凝结的水珠混着尘埃滴下乌黑,邹吾拿着长柄的锅铲,挑干净的调料,仍是撒得硬邦邦的:“不然呢?”

  刘初六喃喃地耸肩膀,好似雄心壮志浇灭在一刹那,“不知道才问您呐,您是太子殿下的近臣,他那么倚重您。”

  邹吾垂着眼,不知道怎么说才不伤他励志忠贞之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0页  当前第1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7/2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谁与渡山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