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科研_分节阅读_第326节
小说作者:晴空之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0-09-18 17:38:53

  自此以后,陆备便成了陆涛的影子,常年住在南江口操练战船。

  他也是个有本事的,没几年功夫就把陆家的船队扩了一倍,开开了两条新的航路,为陆家带来源源不绝地财富。

  有了海上贸易的支持,陆家的财富积累比之前几代家主都快了太多,很快成为天下第一豪富,陆氏族人欢喜都来不及,哪还顾得上去琢磨财神爷的出身,不是陆家人也是了。

  立下功勋的陆备却很少出现在人前。

  就算是陆家的姻亲崔家,崔安本人也只见过陆备一面,还是在陆涛迎娶崔映雪的正礼上。

  陆备是个很低调的人,这次大喇喇地现身,多半与之前的炮击事件脱不开干系。

  陆少郎君被毁了一条腿,面子被扔在地上反复横跺,难免有不识相的人要落井下石,以为陆家真不行了。

  现在陆备亲自坐镇鼎丰城,几十艘战船密密麻麻停泊在青牛江口,江北哪还有人胆敢造次?!

  于是,江北再一次洗牌。

  贺岳氏的嫡系在鼎丰城被司马烨杀了个精光,剩下的旁支都不成器,左思右想还是投了南郡。

  他们向陆备缴纳了一笔"军供",并为船队开放了仙匀城,允许陆家战船在仙匀城补给休整,必要的时候,贺岳家剩余的战船也可以配合陆家一起出海。

  如此一来,陆备的船队可以沿着海岸线,从南江口一路顺畅到达塘子口以南,距离乌知河的入海口白鹭港不过半日的距离。

  仙匀城是战略要地,拥有天下最优良的海湾,陆备得了仙匀城,无异于如虎添翼一样。

  但也有不想屈服的。

  比如小气鬼彭家,他们就舍不得陆备狮子大开口要出的军供。

  那么一大笔钱呢,比之前供给光统帝的西海步还要贵!献供西海布至少还能捞个皇亲当当,给陆备算什么?那可是个爱玩兔子的,总不能把自家的儿郎送过去吧?!

  彭家遣特使秘密前往定安成。

  彭家的大总管田德胜是“宁村作坊”的贵宾客户,凭借着批量且稳定购置西海细布的良好信誉,大总管与作坊的掌柜梅大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在“宁村作坊”脱下了“西海”的马甲,露出墨宗的真容,直叫彭家新任家主喜得一蹦三尺高!

  墨宗啊,墨宗啊!这可是与封家关系最密切的墨宗啊!

  什么叫踏破铁鞋无觅处!?什么叫得来全不费工夫!?前任家主心疼购置细布的银钱,殊不知给家族搭上了一条救命线,大总管这次是立了一大功!

  “快去,快去定安城。”

  新家主对大总管念叨。

  “墨宗不是死人了么?这等大白事咱们不能干看着,得差人去吊唁。”

  “你速去准备一些丧仪,越丰厚越好,然后带着三郎一起去定安城。”

  “倒时候机灵点,让那个胡女掌柜给引荐一些说得上话的,咱们彭家能不能过得安稳,就看你们这一遭了!”

  大总管连连点头,心中简直要乐开花。

  他原本因为贵宾卡吃回扣事发,眼看着就就要被上任家主处置。万万没想到时来运转,老家主死在鼎丰城不说,天下又换了光景,他这个回扣吃得反而成了功劳。

  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

  大总管乐的只揪胡子。

  他就说他这人运道好,当初若不是走了关系探听到细布的消息,哪有他今天的富贵风光!?

  这一切,都是命啊!

  江北局势暗潮汹涌,另一边的边城却格外平静。

  尤其是位于关外的九凌城,俨然成了乱世中的一块世外桃源地。

  只是今天一大早,城中的气氛便有些不同寻常。

  食间、商街,书坊,身着各色衣服的年轻人四处乱窜,有人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有人躲到角落小心地交换些纸张,还有淡定的,捧着书本默默诵读,神情格外严肃。

  从外地过来的商贾看着十分稀奇。

  如今天下大乱,也就南郡和边城还消停些,有多余的物质可供交换贩售。

  如今聚集在边城的商贾越来越多,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被允许进入九凌城。这座远在关外的城池,在商贾们口中被传得神乎其神,乃是天下第一的神秘之地。

  据说这是墨宗的所在,城中充满了机关,稍不留神就会发动,不知杀掉了多少有歹心的细作。

  据说这里的墨宗弟子都不说业朝语,他们的话除了他们自己谁都听不懂。他们晚上不睡觉,从早到晚集中在一起,进行神秘的作法仪式,祷祝不诚心的信徒还会被责罚。

  据说墨宗是个女尊男卑的地方。许多不值钱的黄毛丫头在城中横行。不过谁家要是有了女儿,送去九凌湖养倒是占了便宜,不但给吃给喝,还能学点手艺贴补家用。

  商贾是第一次进九凌城。

  他原本是贩运竹简的商人,偶然间见到薄如蝉翼的《定安报》,惊为仙物。

  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这商贾开始在定安城中大肆购买报纸,然后翻几倍贩运回到外地,竟然还供不应求。

  后来他想方设法在城中找到了门路,成为《定安报》的地区分销商。

  大半年的稳定销售额,让他在同级别的商贾中脱颖而出,不但提升了等级,还被邀请到九凌城印刷所直接提货,经由乌知河航运走水路包邮,送至距离他最近的一处港口。

  这可是超等级待遇了,走了这一遭,以后再遇到别的行商,他也能吹一波大的。

  商贾十分得意,进九凌城的时候也格外珍惜。

  这城果然神奇,处处都透着和普通城池不一样的奇异之处,看得商贾眼花缭乱,什么都觉得新鲜。

  比如他知道那什么“聚众作法”只是娃们读书识字。

  九凌城中有个叫做“九凌城学院”的地方,从启蒙识字到术数计算,再到天象水文,无所不包,无所不教。

  只要受试合格,就能把自家的娃娃送去上学,学费不高,食宿实惠。只要有天分肯努力,能学到想都不敢想的本事!

  眼前这些穿着五红六绿的少年少女们,都是九凌城学院的学生,每个入学的学生都会发一件款式相同,颜色一致的“校服”。

  学生们按照衣服的颜色区分年级,每天早上他都能看到这些娃娃脚步匆匆,走去学院坊上课。

  今天早上这么躁动,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商贾坐在早餐摊子旁张望了好半天,实在不住好奇心,便伸手招呼伙计打探道。

  “哎,哎,今天城里是不是要发生什么大事?”

  伙计一愣,抓了抓头。

  “啊?客官这话从何说起?”

  那商贾努了努嘴,点指了一下几个生员聚集的角落。

  “那个,他们都怎么了,看着都有点不对劲啊。”

  “噢,你说上学的啊。”

  伙计恍然大悟。

  “今天是大考日,这些生员今天都要考试。”

  “您看这算什么,发榜日才热闹呢。到时候学院会在坊前张榜,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分数,到时候那些生员的爹娘也会来看榜,有些都是带着竹条来的哩!”

  “每年有吊榜尾的倒霉蛋,不通过就要被降级,被家里满街追着教训,打得那叫一个热闹,您到时候还可以去学院坊瞧瞧。”

  “噢。”

  那商贾点了点头,语气颇有些不以为然。

  “吊榜尾便吊榜尾嘛,大不了再读一年便是了,何必当众教子。”、

  伙计一听他这语气就乐了。

  外地来的客人不了解那种心情,事情没轮到头上怎么说都轻松。可等家里真出了一个扶不上墙的蠢货,让他在大庭广众下失了脸面,怕他就不会这样从容了。

  这样的家长,他这一年一不知见了多少。

  活计想了想,便又随口补充了一句。

  “等大考过后便是分班,决定将来要学什么本领。再之后是招生期,今年学院据说要扩招200名生员,客官若是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热闹。”

  “哦?”

  他这句话,立刻吸引了商贾的注意。

  “你说这学堂要招生?”

  商贾瞪圆了眼。

  “不是边城的也能进来?”

  听他这样问,活计点了点头。

  “自然可以,只要能通过考试和资格审查,谁都可以来上学。”

  “墨宗和大都护府要开天下学路,印制可供天下人识字学文的书籍,很快就会面向天下贩售。”

  他从怀中摸出一本薄薄的纸册,在商贾面前晃了晃。

  “喏,就是这个,我们九凌城的制定教材,一模一样的呦。”

第296章

  那商贾自己便是贩报的, 听说有书,马上眼前一亮。

  “有书?!”

  他伸长了脖子。

  “可是那《东山群雄传?》”

  “嗨!瞧您说的。”

  活计打了个哈哈。

  “这可是咱们九凌城学院的指定教材,谁拿个杂书当正经事。”

  他这样说, 《东山群雄传》的忠实粉丝可就不干了。

  商贾是没读过书的,他能叫出《东山群雄传》的名字, 那也是因为他一到定安城就去饭庄听人讲书, 一天不听就心痒痒,很是为书里的情节痴迷。

  后来这本“奇书”逐渐从边城扩散到中原。

  中原识字的平民不多, 也看不懂《定安报》上都登载了些什么。不过有些戏班子看到了讲书的好处, 特地派些机灵的学徒去边城听故事, 一边听一边记忆,回来还教给班子里的其他人。

  边城的讲书可不仅仅讲的是故事,每天讲书的先生都会根据情节教些文字。有了情节的加持, 学认字这事一点都不枯燥,听完了故事回去和大家唠唠,记得还特别清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5页  当前第3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6/3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科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