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科研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晴空之下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0-09-18 17:38:53

  “你们家可别没事瞎闹腾胡搅蛮缠!二柱自己要进城,还私自泄露宗门秘密,被个女细作灭口,这事赖不着别人,都是他自己作的!”

  他瞪了张二柱他爹一眼。

  “是矩子保下你家的,说一人犯错不能全家连坐,你家的大柱和三柱都是好孩子,不该受牵连。”

  “矩子本来还想把这事遮掩下去,但大家伙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封家公子送细作来的时候没背人,想瞒也瞒不住!”

  “矩子……矩子真这样说?”

  张二柱他爹开始还连连应是,等听到最后几句,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感觉这些天压在心口的大石终于被搬掉了,喘气都变得轻松了许多,背脊也能挺直了。

  而在他身后的大柱和三柱,比亲爹更激动,两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眼泪刷刷地往下淌,哭得涕泪横流。

  “矩子……矩子还得我……矩子知道我是个好的!”

  “呜呜呜呜呜……矩子不撵我们走……”

  看着两个大小伙子哭成这样,鱼山的心里不好受。

  张二柱是他教出来的,一个师傅半个爹,二柱落得这个结果,他鱼山也是有责任的。

  早在他被萍花回绝的时候就该劝他,不该放他一个人去定安城。

  想到这里,鱼山叹了口气,语调也和缓了不少,颇有些语重心长地劝道。

  “矩子不追究,你们就好好过日子,别一天想那些有的没的,以后好好干活,别辜负了矩子的心意!”

  “铁匠坊的柳铁你们不都认识吗?以前差点就被撵出宗门的人,人家现在硬是靠着自己的本事和钻研,成了矩子得心应手的人,宗门不是不给你们机会的。”

  “接下来听说咱们要准备在乌知河修堤坝了,矩子会教大家造有骨头的水泥坝。你们两个小子好好学,说不定也能将功补过,把你们家的名声再赚回来!”

  听他这样说,张大柱和张三柱也不哭了,狠狠抹了把脸,心中暗暗发誓。

  莫说是造有骨头的水泥坝,就是用他们的骨头造坝,张家人也没有二话!

  一定要好好,干出一场漂亮活,报答矩子的恩德!

第135章

  钢筋, 钢筋,宁锯子这次是玩真的。

  之前因为炼钢技术不过关,水泥虽然造出来了, 但钢筋一直没着落,达不到最佳搭配的宁锯子宁可将就传统的烧砖水泥房, 也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大, 生怕被抗震性卡了脖子。

  不过最近,墨宗更换了炼钢法, 虽然还造不出低碳钢, 但总算是能把含碳量稳定在一个固定标准, 造普通粗钢是合格的。

  之后又赶上锻造陌刀。

  在设计长柄的时候,宁锯子忽然灵机一动,将螺纹扣的熔铸技术添加其中。之前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没想到和柳铁、徐进琢磨了几天,竟然还真找到了熔铸螺纹的办法。

  有了这些技术积累,钢筋的生产开始变得可能。

  但也只是可能, 钢筋和混凝土的搭配可不是简单的搭积木,中间需要大量复杂的数据计算, 以墨宗弟子目前的数学和物理学水平来说, 想讲清楚原理基本不可能

  不过这也不算太大的问题。

  墨宗教徒弟一直是靠师傅示范,理论明不明白不重要, 把工序和要点牢牢记住,余下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来领悟。

  说起来这还要多岳万峰。他用商城点数兑换出图纸, 但其中的原理他自己是看不明白的, 每每搞出什么新鲜的技术都是让下属死记硬背,美其名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个人天分去理解。

  经过百十来年的锻炼, 墨宗已经形成了这种“看图脑补”的本领,自己动手一旦点琢磨,倒也磕磕绊绊地琢磨出点东西。

  所以听不明白原理不要紧,可以由矩子先设计并计算出一个样板,所有工匠都严格按照样板试建,如果地质条件相差不大,应该可以通用推行。

  接下来,就是发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能搞懂复杂的理论固然优秀,但实践也是能够出真知的,可不能小看本时代工匠们的领悟力。

  至于水坝,宁非准备自己来。

  他现在又给渣统开发出一个新技能,那就是大型复杂数据的运算。渣统数据库里的各种图纸和技术需要商城点数兑换,但数据和公式却是不用。渣统连通着主脑,本身就是系统运算出的程序,借用那个宁非无法想象的巨大中央处理器处理点小数据,既简单又不违反规则。

  既然答应了暮野兄,宁锯子也迅速行动了起来,召集铁匠坊的工匠们研究锻造钢筋。

  其实钢筋的发明,最早来源于一个花匠的忽发奇想,用铁丝编织了一个水泥花盆。钢筋墨宗还没有,宁非便准备用铁丝网举例子,让一众铁匠直观地看到有配筋的混凝土和砖混的差别。

  听说矩子要讲课,土木组和木匠班的弟子也都来了。大家围在铁匠坊的院子里,亲眼目睹了钢筋混凝土的抗震、抗拉,以及一体浇筑的神奇速度,好半天都没人说得出一句话。

  “这……这……这房子……房子还能这样造?”

  鱼山的眼睛都要瞪出眼眶了,整个人都怔楞在当场,感觉推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没有砖,不用大梁,只几根细铁桩子竖在地上,把水泥浇在上面,一面墙就出来了?!

  “忻子啊?你看清楚了吗?矩子刚才……是不是砌了一面墙?”

  鱼忻点头。

  “是啊爷,就用模子浇灌出来的,比咱们用砖快多了!”

  场中没人说话,鱼忻的声音就越发明显。

  宁非看了他一眼,笑了。

  “别急啊,等这墙干了以后你们再比较,差别会更明显。不过这次我们是用铁条试制,若是换上真正的钢,效果还会更好。”

  “不过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

  宁锯子清了清嗓子。

  “就按照我之前给的参数和方法,接下来,铁匠坊全力研究钢筋。土木组分出一部分人配合,尽快确定混凝土的配比和工艺。大坝的施工封家会出人,但到时候我们的方案和铁匠坊的钢筋,一定要供得上。”

  “鱼忻和刘通跟我一起去乌知河查看地形,赶在汛期到来之前,我们尽快确定水坝的建造方案。”

  听到矩子点了自己的名,鱼忻和刘通同时大声应喏,引发其他人羡慕嫉妒的目光。

  能被矩子看重,亲自带着去查看地形,这是多么大的光荣!

  宁非点头,又接着看向鱼山。

  “鱼老,钢筋混凝土你们要尽快吃透。乌知河上的水坝修起来,通往九凌湖的支流就会丰沛,我们在湖边建造的水锤和水锥水龙车也可以运作起来了。”

  “接下来我们还要建造水力铁坊和水力织布坊,工艺图纸我可以直接给你们,但你们自己也要多研究多琢磨,因地制宜。”

  “你们都是会造房子的大工匠,钢筋混凝土虽然是个新方向,但受力和承重的规则是不变的,一通百通,搞明白了以后便能建造飞桥广厦,青史留名,大家一定要有信心!”

  飞桥广厦,青史留名……这简直是就是每个土木工的梦想啊!

  听他这样说,鱼老重重点头,脑中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仙宫殿,盯着钢筋混凝土墙的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

  几个土木组的弟子更是沉不住气,像喝了假酒一样脸色泛红,个个拉长了脖子朝前看,一边看还一边摩拳擦掌,恨不能自己也亲手上去灌一堵。

  宁非觉得十分欣慰。

  有好奇有欲望,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是件好事,这样才有前进的动力嘛。

  他顿了顿,又接着安排工作,这次是对着柳老爷子。

  “封家是我们的主要客户和合作伙伴,这几日他们会派人过来参观水龙车运转情况,然后要在我们的指导下,在乌知河沿岸建造更多的水龙车,挖通支流和灌溉槽。”

  “柳老爷子的农科班要继续开,主要给封家的军屯兵讲课,课业标准不能低于我们宗门内部水平。未来这些人都是要在乌知河沿岸的大农场工作,我们的水龙车和农具也要用在那里,封家会用产出的粮食抵扣我们的劳务费,也算给宗门多一分保障。”

  “所以老爷子一定不能给他们放水,该考试就考试,该补习就补习,不配合的就直接拉名单,让封家换人。”

  听到会用产出的粮食抵扣劳务费,柳老爷子“腾”地从地上站起来,连连应声。

  “矩子放心,矩子放心!我老头子现在都教出经验了,木东来那样笨的都能及格,那些军屯兵也不在话下!”

  “柳条棍子我还留着呢!谁要是学不会……看我老头子不往死了抽他!”

  说着,他还杀气腾腾地环视四周,很多人,尤其是被抽过的木东来,都在他恶眼神下瑟瑟发抖。

  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完毕,众人哄然应喏,摩拳擦掌,墨宗很快进入热火朝天的工作状态。

  同一时间,定安城里也有了动静。

  在听了儿子的回禀后,封大都护乐见牙不见眼,巴掌拍得“啪啪”作响。

  “好!太好了!就按人家说的来,要啥给啥,让种地就种地,让造房子就造房子!咱们家出钱出人,谁他娘的要是给老子捣蛋,老子打断他的狗腿!”

  “哈哈哈!宁小子真是咱们老封家的福星!儿子你打哪儿挖出来这么个大宝贝,老天爷终于他妈的开眼了啊!”

  在书房里来来回回转了两圈,封大都护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样,猛地转身回头。

  “儿子啊,你说咱们要不要问问……宁小子他缺不缺媳妇啊?”

  “宁小子是个好孩子,真做了亲戚咱们也好护着人家。反正家里几个丫头都没定亲呢,咱们家给嫁妆装足足的,娶了不亏啊!”

  封大公子:……

  封恺皱眉。

  “爹,家里几个妹妹没有合适的。”

  “咋没合适的?”

  封大都护惊诧。

  “二丫头三丫头不都还没说人家呢么?三丫头活泼开朗,你堂叔也是个敞亮人,这不挺好的亲事?”

  封恺摇头。

  “三堂妹身壮力大,性如烈火,闹起来怕是要伤到身体孱弱的非弟。”

  “哦。”

  封大都护摸了摸鼻子,想起抡大锤的三侄女,的确有点不太合适。

  “那二丫头呢?”

  他又追问道。

  “二丫头文文静静的,平时又爱读那些诗啊书的,不是正好和宁小子配对?”

  封恺还是摇头。

  “二堂妹的性子没问题,但三婶不会看得上非弟的出身,这事爹还是别惹人家不快了。”

  封大都护想了想,不得不承认儿子说的有道理。

  他那个弟妹的确有点矫情,平素就神神叨叨地爱念经,老觉得自己世家出身嫁亏了。

  天地良心!他们家当初给老三娶媳妇,真没冲着王氏的出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5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3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科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