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放鸽子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2 MB   上传时间:2020-07-08 11:52:38

  2.州桥以及州桥附近建筑物的说明出自《如果这是宋史·变革时代(3)》

  3.因后期会大量涉及,这里只做概述。

  宋真宗此时还沉迷于供奉天书和提倡道教,在全国各地都修建道观,其中在汴京的玉清昭应宫的规模最庞大,绘画全用黄金,四方古名画也藏在其中,剩下的材料,就拿去修建了五岳观。

  他还在大中祥符元年折腾了一场封禅,仅仅是国库支出,单单是景德祭祀一场,就足足浪费了八百三十余万贯钱,实际上还远远不止。对官员(尤其是挪用公款伪造天书顺应他修道的那些)大肆封赏的金额则高达一千多万贯。

  之后多年的铺张浪费,广修道观,增加免税的僧侣数目加上冗兵冗官,滥用小人,可以说就是宋真宗的这些杰作,极大地加剧了大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宋代政治史》)

  最后,跟历史无关,但除非缺氧状态下会消耗酮体外,大脑平时只会取用葡萄糖。所以考试前加大糖分的摄入有助于思考,是有些科学依据的咳咳。

第五十六章

  随着钟鼓楼里的看守击响了子时到来的钟声,陆辞立即起身,宣布夜间自习结束,让所有人熄烛回屋,明日辰时再来。

  朱说虽还有些舍不得放开手里的书籍,但陆辞的话,他向来是最听从的,因此行动起来,竟比早就憋坏了的钟元还快。

  按着陆辞事前的吩咐,在他们聚集在厅堂里练习默书的这段时间里,负责洒扫的下人已将所有房室都清理了一遍,健仆则在一盏茶前就烧好了热水,灌入木桶之中,送到卧房之中,供各人洗浴了。

  陆辞不惜耗费钱财,雇佣这么多下人使唤,自然不是为讲究排场的铺张浪费,而是切切实实地看到了需要。

  这样才能保证在最后冲刺的这段日子里,他们除了全心全意的复习外,不需为一星半点的生活琐务操心。

  原还觉心里很不是滋味的柳七,在经过漫长的默习后,也已变得疲惫困顿,根本无暇思念虫娘了。

  等他褪去衣裳,泡入温度适宜的热水中,嗅着女使们特意燃起的香饼散发的安神幽香,却奇异地感到疲劳全消,不禁舒舒服服地闭着眼,呼了口气。

  真服了陆摅羽这小郎君了。

  柳七揉了揉眉心,不由笑了起来。

  不论大事小事,全安排得面面俱到,一概周全,哪儿似这年纪该有的莽撞青涩?

  反倒是自己这个年长些的,口口声声要照看他们,结果反而受了最多的照顾。

  也难怪朱弟会恼他不肯笃学勤奋,认为他不识好歹。

  柳七越想越觉心虚,越想越觉愧疚。

  纵使在今晚上,他早在放弃去看虫娘的那时刻起,就已经看穿了陆辞之前故意激他的意图,也生不出半分不快。

  他又不是有眼无珠的蠢人,当然分得清,陆辞这般费心,完完全全是为的他好。

  可这样的好意,他又有些消受不起啊!

  柳七唉声叹气地洗浴完后,就在女使的服侍下,将湿漉漉的长发绞干,换上雪白舒适的寝服,熄了烛光,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了。

  许是因费了一天脑筋的缘故,他后脑勺刚一挨枕,就已经睡熟。

  一夜无梦。

  翌日卯时刚至,柳七就已悠悠醒转。

  只是他刚一睁眼,就被昨夜因灯熄得早未能看清,直到此时才清晰入目的文字,给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

  只见那几张拼合而成的白纸上,清清楚楚地写了一行大字——

  “距离省试,还有四十三日!”

  柳七:“……………………”

  意识到这是何人杰作后,哪怕明知对方用心良苦,他也还是被当场气乐,差点没喷出口血来。

  柳七摸摸胸口:“好个陆摅羽!”

  更古怪的是,盯着那行字只看了一小会儿,一想到具体只剩下那么些天,他一贯优哉游哉的心里,也油然生出几分紧迫感来。

  得了得了。

  陆解元手段层出不穷,他是接不住了。

  柳七哭笑不得地躺回床上,滚了几滚,叹着气认栽。

  经这么一吓,他索性不再在床上赖着了,而是认命地爬起身来,彻底将看望虫娘之事摒弃至脑后。

  等召来下人,送水洗漱完后,也不等早膳,破天荒地在这天未亮透的时刻,自发开始读起书来。

  当睡眼惺忪,披了件薄薄单衣,跑出来上茅房的钟元,猛然看到柳七房间门缝底下透出的灯光时,差点以为自己还在做梦。

  待他懒洋洋地揉揉眼,意识到自己不是在做梦后,顿觉更加惊悚了。

  ——柳七早起念书,简直活见鬼啦!

  等所有人起来后,钟元立马就没忍住,将柳七默默发愤图强的光荣事迹,夸张地在这六人圈子里狠狠宣扬了一遍。

  直让起初还故作淡然、忍住得意炫耀的冲动的柳七,最后都受不了所有人露出的惊奇模样,好生反击了钟元几句,才叫对方吃瘪消停。

  滕宗谅却还是憋不住,吃吃笑个不停。

  柳七没好气道:“你我不过半斤八两,何必发笑?”

  滕宗谅哈哈笑道:“笑是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得亏摅羽弟将柳兄制住,不然我还真没机会见这般清心寡欲的柳兄,哈哈哈哈!”

  柳七嘴角一抽,暗暗记下这笔。

  无视了幸灾乐祸的滕宗谅后,他又忍不住瞟了瞟道行最高的陆某人。

  却见对方连看都不带看他的,只和朱说一边闲聊,一边淡定喝茶。

  当真是深藏功和名,好似那在柳七房间里贴那玩意儿的不是他一般。

  柳七不知的是,陆辞只在他那屋里贴了这日子的倒计时。

  毕竟其他几人那认真的学习态度摆在那,除柳七之外,唯一一个坐不住的,也就是钟元了。

  但钟元已经有了考前焦虑症的苗头,陆辞自然不会让其加剧这类症状,而只多给其增加了一些休息时间,以作放松。

  倒是柳七太过懒散悠闲,是该紧紧弦了。

  不过,倒是连陆辞本人都没想到,这招竟是出奇的灵验。

  总想方设法想要偷溜见歌妓的柳七,从这日起就变得绝口不提外出之事,也不消极怠工,而是沉心静气,主动每日与他们一块复习了。

  在紧锣密鼓的备考中,二十日一晃而过。

  外头的笑语喧哗没能惊动他们,张灯结彩的近邻也未被他们瞧见,但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却如震天动地一般无可忽视。

  他们才恍然意识到,正月已悄然而至。

  其他人感到新鲜有趣的时候,柳七则在震惊之余,颇有几分精神恍惚。

  ……在陆辞的引领下,他当真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整整二十日?

  换作往常,单这么想象,都已足够叫他不寒而栗了。

  陆辞尚不知柳七内心的惊愕,而是给除了家还远在大名府的那些个健仆外的所有下人,都通情达理地放了一日新年假。

  在陆辞看来,他们头回在汴京过年,又即将作为考生,热闹固然可以少看,但象征吉祥的桃符还是要贴的。

  一贴桃符,姗姗来迟的过年气氛,也终于越来越浓了。

  钟元自告奋勇,跟易庶一起将桃符贴好了;滕宗谅派健仆上街去买了几串炮仗,让每人都放上一串,讨个好意头;朱说写了新的对联,柳七新作了一曲喜气洋洋的《贺六友共度元旦》,妄想凭此从陆辞手里骗一坛屠苏酒来喝……

  陆辞万分惭愧地向友人们表示,自己没什么特殊才干,唯独还有几个臭钱,又一直是个非常务实的人,就将他们的年夜饭给包了。

  而喝酒不但容易误事,还会耽误学习,当然是不能有的。

  ——柳七的愿望,就被无情地驳回了。

  作为补偿,主菜和甜品,倒是可以多叫几个。

  ——柳七漠然表示,自己并没提出过类似要求。

  厨子已被他放了假,陆辞就顺理成章地交由汴京中名气最盛的第一酒楼‘樊楼’解决了。

  他们皆都不喜太过拥挤吵闹的地方,陆辞安排时自然也考虑到了这点,便直接让健仆跑了一趟,让酒楼做好一桌的美味佳肴后,再亲自派伙计送上门来。

  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幕,唯一未能得偿夙愿,此刻苦于无酒可饮,只能以抹茶代的柳七,则一边闲的发慌,一边故作怨念地盯着筷箸不见停过的陆辞瞅。

  根据他对这狡猾的陆小饕餮的了解,对方怕是早计划好了要吃这么一顿盛筵,只借了过年的由头来光明正大地点了满桌菜,还不落个铺张浪费的口实。

  若他猜得不错,等到省试完的元宵夜时,就该轮到这东京城中第二有名的‘任店’了。

  陆辞敏锐地察觉到柳七微妙的目光,笑吟吟地看了过来,还用公筷给他主动挟了一筷群仙炙:“柳兄莫光顾吃茶,大年夜的,还是得吃菜才是。”

  柳七脸色一黑。

  他最讨厌吃这玩意儿了!

  然而在不确定陆辞究竟是故意还是无意,加上还有个朱说在旁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柳七唯有强颜欢笑地接受了这番好意,将最讨厌的这口菜给生生咽了下去。

  柳七刚一咽完,陆辞下一筷就来了。

  他笑眯眯道:“这也尝尝,别客气啊。”

  这次给他夹的,则是他最喜欢的假沙鱼。

  挨了一巴掌又得一颗糖的柳七,不经意间对上朱说充满羡慕的目光,不由嘴角一抽。

  ——这下他能肯定,陆辞方才绝对是故意的了。

  陆辞冲他又笑笑,推去一小碟素饼:“这个可千万别忘了。”

  时人认为,过年时吃素饼,可以长寿。

  柳七接过后,脸也绷不住了,一边哼哼笑着咬了几个,一边默默地在心里原谅了这狡猾的贪吃鬼。

  尽管远离家乡,但有挚友相伴,这些年轻郎君也半点不觉孤独。

  朱说最觉心里是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充实,几乎目不转睛地看着众人,尤其是他最喜爱的摅羽兄。

  回到屋里后,他心情还久久无法平静,必须提笔写上一篇文章来记述这顿年夜饭,才算心满意足。

  在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后,众人也没放松上一天。

  毕竟接踵而来的,就是觐见皇帝的群见仪式了。

  礼部一降诏,就无情地浇灭了陆辞心中残存的一丝侥幸——对年纪轻轻就在解试中拔得头筹,还生得一副叫人欢喜的俊俏模样的小郎君,他们显然没有错过,而是十分偏爱地点了出来,让他致辞。

  哪怕皇帝对此不甚重视,朝臣们也心知只是走个过场,但到底是举人们初次得进宫阙的宝贵经历。

  况且能作为代表致辞,也就意味着能在官家跟前小露头角,若能表现出彩,得其赏识,哪怕只合个眼缘,等真正入朝为官后,说不定将大有裨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2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3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升官发财在宋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