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节阅读_第364节
小说作者:放鸽子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2 MB   上传时间:2020-07-08 11:52:38

  就在他们满心期待着狄青要领兵入城去,同此地守将商议军务时,却痛苦地看到他们的铁血主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提前绕开,到入城必经之路的山峦东侧,择了一隐秘处落了脚。

  会选择这里,显然又是狄青的一次大胆预判。

  夏军对吐蕃也好,宋军也罢,纵观那数回大战,都无一例外地采取了提前设伏、诱敌深入,再以优势兵种围歼的策略。

  而这平凉城的北侧地势窄小,多崎道,沟深坡陡,有参天林木,灌木丛生,也容纳不了多的兵力。

  他带的这六千前军,布置在此的话,便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若能提前设伏,对夏军进行攻击的话,敌军一是对地形全然陌生、二则是猝不及防,定然只会步步挨打,根本无法施展手脚。

  狄青飞快勘察此地后,顾不上同将士们解释,片刻不停地在此布下了一张致命的天罗地网。

  他认为,既然是夏军最引以为豪的、这次还未来得及采用的战术,应也是他们最不设防的战术。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就在狄青初步完成部署的那一刻,位处关口顶峰的哨兵处,就传来了消息。

  他们靠着居高临下的优势,敏锐地发现了在这浓厚的夜色中,靠朦胧月光指引、正悄然移动的庞大‘矮木群’。

  在听到这一消息的瞬间,狄青心里的那颗大石,就安安稳稳地彻底落了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已然入瓮——此事必成。

  平凉百姓对城外情景自是一无所知,此时此刻,几乎家家户户都沉浸在炮龙老庙前的精彩表演中。

  象征着新年神物的巨龙左右腾跳,每到一处,就被无数手持鞭炮的炸龙人紧紧围追,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富贵平安。

  每有噼里啪啦的鞭炮不住砸向龙身,都惹来舞龙的青壮们哈哈大笑,灵活不已地左右躲闪。

  直到城外远远传来的喊杀声、兵戈声、马嘶声越来越大,地面遭到强烈撼动,就连上元炮龙的仪式引发的巨大动静也无法盖过去时,他们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好似发生了什么……

  因事发突然,狄青此次行军又神速到了极点,等还在延州城中坐镇的陆辞在三天内先后收到‘狄青改道’‘狄青分兵南追’‘狄青大败李元昊、亲枭其首’的军报,一切已然尘埃落定了。

  还没等他消化完这突然的消息,十天过后,延州城就在百姓们的狂热夹道欢迎下,大开城门,迎回了此役的最大英雄。

  这次的风光虽比上次进城时要盛大上无数倍,可上次还能‘活蹦乱跳’的那‘铜面玉将军’,这次却是受了重伤,只能浑身缠着雪白布巾,被人小心翼翼地抬进陆辞的府邸里了。

  “哟,”陆辞慢悠悠地走上前去,俯首看向躺在小榻上动弹不得,此刻满眼忐忑,浑身上下毫无大胜威风的狄青甫一对上视线,‘惊奇’地抚了抚掌:“原来大将军还能喘气呀!”

  未能遵守‘保重自身’承诺的狄青心虚地转了转眼珠子。

  “你真当我那般刻薄,见你伤重还要开口挖苦?”不等他讷讷道歉,陆辞倏地弯了眉眼,展颜一笑,低声道:“傻狸奴。”

  ——回来就好。

第四百章

  自回延州城的那日起,狄青就顺利辞职地被送到陆辞暂居的府上,顶着一层建下大功、前途无量的新秀华彩,光荣地开始养伤。

  靠着陆辞的权威,尽管上门探病与恭贺的人络绎不绝,都毫无怨言地被门仆给打发回去了。

  尽管恋人并未真去追究自己未能遵守承诺一事,狄青也很快意识到,作为一个伤情重得只能卧床休养的病号的滋味,实在不怎么好。

  最叫他纠结又甜蜜的,还是陆辞每日忙完公务,只要一回到府中后,都会屏退下仆,亲力亲为地照顾他,轻易不愿假借人手。

  尽管陆辞在这方面无师自通,将他各方面照顾得精心又周道,狄青还是感觉自己快被窘迫给烫熟了。

  这些天里,他不止一次被笑眯眯的心上人亲手扒得精光、慢悠悠地以布巾擦身,喂饭喂汤,上药……

  若非他态度空前强硬、哪怕豁出性命,也坚持要亲自如厕的话,公祖恐怕是真不介意在这方面也帮他一把的。

  对于陆辞向狄青展示的这般亲密,也曾招惹来不少官吏善意的打趣。

  对此,陆辞一派坦然,一概回答是今日的含辛茹苦、是为指望来日狄青能乌鸦反哺。

  即便他故作一本正经,但众人还是一下就听出这不过是几句玩笑,既觉得有趣,也为故意捧场,具都哈哈大笑起来。

  而真正知道事情真相、硬是被存心揶揄自己的恋人捉弄了整整半个月,几乎每日每夜都期盼着能尽快好起来的狄青……终于迎来了能自理起居的那日。

  哪怕暂时还不能走远了,但能扶着墙,在屋子里走上百来步,也是极大的进步。

  相比起狄青的迫不及待,陆辞便稍显遗憾了:“怎好得这么快?”

  狄青丝毫不觉这问题险恶,心里正高兴着,闻言诚恳道:“多亏公祖精心照料,让公祖太百忙中费心了。”

  陆辞一手歪歪地撑在侧颊上,意兴阑珊地‘哦’了一声。

  ——这种难得一见的医生病人Play,他还没玩够呢。

  他微眯着眼,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正扒着房里的家具,慢慢吞吞地行走着的狄青。

  ——谁让他家这莽狸奴向来生龙活虎,身强体健,还是头回出现这病弱得叫人摆布的状态?

  背对着陆辞的狄青走得专心致志,盼望着快些康复,浑然不知一脸意犹未尽的恋人的坏心思,只在被盯得久后,莫名其妙地打了个寒颤。

  狄青这次伤势确实重得很,饶是他底子好得很,恢复期也勤于锻炼,从能独立下床、捉着物件缓慢行走那日起,一晃眼又过了十天,方真正能走得稳稳当当了。

  这天,陆辞白日去衙署处理公务,暂无职事在身的狄青留在府中养伤,在小院子里踱步时,越发觉地闲得发慌。

  自晓事以来,他好像还从未这般闲过。

  小时需上山打猎、采摘些药材换钱来贴补家用,后来有幸遇上公祖,便被送去州学念书……

  狄青正想得出神,忽右肩一沉,被人狠狠地拍了一下:“在陆经抚这,你这伤养得还真快,这都能走道儿了?”

  他侧过头去,不出意外地看到了张亢笑呵呵的面孔。

  “你怎来了?”

  狄青诧异道。

  张亢大大咧咧地在他身边坐下,顺手捞了一把盘子里瓜子嗑:“你都将李元昊那项上人头给摘了,余下不过一片散沙,有什么难的?你真得亲眼看看,夏国那树倒猢狲散的惨状,还能集起一些人马的小首领要么投降,要么朝辽国方向跑了……”

  李元昊上位的手段本就极不光彩,之前还能靠着强硬手段与不住发起战事的方式来稳固王权,但在他骤然毙命的消息一夜间尽人皆知后,本就难以支撑的夏军更是彻底溃散了。

  继续追击四散的逃兵的肥差,自然就轮不到张亢等人去了。

  不过张亢这几年跟着狄青征战西北,也丝毫不在意与人争夺这锦上添花的机会,且出征在外久了,嘴上再不好意思承认,心里或多或少也有些思念家人,索性顺水推舟地交出兵权,由着朝廷新派的人去摘走剩下的果子,自己则优哉游哉地回了延州城,准备与许久未见的娘子亲热一番。

  而在去娘子新租赁不久的院子前,张亢更惦记传闻中伤势严重的狄主帅。

  他听传令兵绘声绘色地描绘着那日情景:即便是浑身浴血、气息奄奄地被人抬进城中、彻底失去意识了,狄主帅的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那颗死不瞑目的李元昊人头上的发辫。

  张亢说得津津有味,狄青听得漫不经心,只时不时点头附和一下。

  对那日的具体情形,他其实也只剩模糊印象,记得并不清楚。

  许是在认出率领那深入大宋腹地的夏国精锐者为李元昊时,他脑海便是一片空白,唯独剩下四个大字——必杀此人。

  哪怕是对夏国形势只有肤浅了解的人,也极清楚,外强中干的党项人现今最为仰仗之人,非李元昊莫属。

  只要将其斩落于此,党项人势必失去负隅顽抗的信念,不堪一击,而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终将很快了结了。

  事实也正如狄青所料想的那般:在夏军一败涂地后,于那早死的女婿上下了血本的辽国皇帝耶律隆绪也气得当场呕血到底,之后一直卧床不起,朝廷由太子代为把持。

  而监国的辽太子见夏军兵败如流水后,纵觉万分肉痛,下令时倒是十分果断。

  他一边派人客气请回守寡的姐姐,主要目的,当然是要将夏宫国库里最后剩的那点财富名正言顺地搜刮干净,好弥补部分损失;一边火速下诏、把还逗留在夏国境内的辽军悉数召回;一边还紧急遣使者前往宋廷与蕃廷,这次再不复先前的趾高气昂,态度上大为软和,为求和不惜退让数步……

  张亢虽讲得兴起,也不难察觉他的心不在焉。

  不过他认为是狄青伤得太厉害,还没好全,才精神不佳,于是大度地未去计较,只笑着起身:“那我便先回家去,明日再来探望你。”

  狄青敷衍地点点头,目送张亢甩着轻快的步子远去后,没在院子里再坐多久,就赶在天黑之前进屋了。

  不过,在听张亢讲了些那日之后的事后,他对夏辽宋蕃间的具体情形也有些关心。

  见时间还早,他干脆不忙回自己房间,而是心念稍一转后,就转道去了书房。

  尽管书房里存放着机要文书,但陆辞早吩咐过下仆,待狄青不必设防。

  因此,他一路行去皆是畅通无阻,不一会儿就推开房门,来到空无一人的书房了。

  狄青只略微扫了一眼,就熟门熟路地来到了通常是陆辞放新传书的柜子前。

  钥匙还插在锁上,想来是公祖仗着府邸戒备森严,并未每日都记得锁死。

  狄青也未在意,看也不看地就将摆在最前的那一叠全取了出来。

  他的伤毕竟还未好全,不宜久站,于是他都给放到了书案上,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他正准备掌灯细读,在拨亮灯芯的那一瞬,余光不经意地扫到了最上面的那张纸上,这下就让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分明是张从未见过的、堪称奇奇怪怪、由简笔勾勒出的小画像,哪里是他以为的什么军报?

  狄青无从得知的是,陆辞充分汲取了古人举事极易泄密的教训,对军报的机密性极其看重,哪里会依赖区区一把锁和一些家丁的看守?

  他不仅用自创的密码翻记,原件烧毁,还会把它们藏在更隐蔽的地方,之后更是每隔数日就换一处藏,以防被人探清了规律。

  狄青所发现的,根本不是想象中的密报,而是些陆辞在批阅文书太久、感到有些乏累时,为醒神而所作的一些随笔画罢了。

  狄青定睛一看,这一小叠纸上画的全是些脑袋跟身子差不多大,眼睛极大,脸颊圆润,短首短脚,怎么看怎么奇怪的小人儿。

  尽管这上头并无花押,但单是它们出现在这间鲜少有外人涉足的书房这点,就足以证明,绘出这些小人儿的那位画师,必然便是当初以传神又特殊的细腻画技、令陛下特意委以绘完《汴京万华图》的重任的那位陆三元了。

  思及此处,狄青心念微动,更认真地仔细品鉴起来。

  别看这线条简略得堪称粗糙,但人物在显得古怪之余,更透着一股令他爱不释手的娇憨气质,不论是相貌特征、着装打扮、举手抬足和那眉目间的神态,更是被画师捕捉得极其精细。

  哪怕是初回见到这些画的狄青,也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认出,这些角色分别都是谁。

  有时穿着红色官服、有时穿着花俏肚兜,不是在手里抓着根笔、就是背着个酒坛子的——自然是爱讲究潇洒风度,常年在单薄外衣下偷偷加件肚兜保暖的柳七。

  而一脸严肃地穿得跟个绒球似的,嘴里念念有词,身边总漂浮着佳句的,显然是好些诗词游记、又总一本正经的范兄。

  而出现最多的那位身着戎装、背负弓箭,腰佩长剑,浓眉大眼却面无表情的小人儿……

  赫然是他本人了。

  狄青在发现这点后,心里倏然化作了一块绵软的甜蜜。

  唯一让他感到既害羞又疑惑的是,不知为何,公祖在将他画得似其他人那般手足跟脑袋一样长短的同时,还非在身后添一条卷曲又毛茸茸的长尾巴,脑袋上还顶着一对猫儿耳朵。

  时而耷拉着、时而警惕地立着,时而还在上面粘了一小片梨花……

第四百零一章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2页  当前第3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4/3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升官发财在宋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