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节阅读_第318节
小说作者:放鸽子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2 MB   上传时间:2020-07-08 11:52:38

  当同样听闻‘天下七绝’名声,而前来打听细节的郭圣人象征性地捧着一碗羹汤前来时,看到的就是夫君一副气鼓了脸的罕见模样,不由稀罕道:“官家是……”叫人欺负了?

  只是她的话音一出,赵祯一下就收敛了神色。

  毕竟随着年岁增长,掌权渐长的小官家也不可避免地好起面子来了。

  特别还是在他眼里呆呆笨笨的郭圣人面前,更是颇有包袱。

  赵祯不自在地轻咳一声:“圣人怎么来了?”

  “来给官家送羹汤。”

  郭圣人也不追问,讨好地一笑后,将羹汤顺手搁在桌上,就迫不及待地屏退宫仆,殷切询道:“官家有所不知,妾身方才听说了这么一桩趣事……”

  遂将刚从宫婢口中听得的‘七绝’给说了一遍。

  还没来得及捧起那羹汤,就再次被提醒了被人彻底忽略一事的赵祯,顿时委屈地拉下了脸。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满心以为能从官家处得到更多讯息的郭皇后,很快就被恼羞成怒的小皇帝给无情地赶出去了。

  可怜她还纳闷着,不知哪里不对了官家的心思,赵祯已愤而提笔,思索着如何写夺情的诏书。

  在赵祯看来,小夫子已丁忧了半年有余,如今也不似他当初担心的颓唐不振,而是精力充沛地建起了义庄,明摆着要大展身手的架势……

  既那义庄都要步上正轨了,大可交由可信者接受,人则该快快回他身边来,以免大材小用才是。

  只是在‘先斩后奏’了好几回后,赵祯到底有些做贼心虚,这回知晓兹事体大,还是先发了一封秘信,前去试探一番陆辞的态度。

  在他苦等半月后,陆辞的回复是等到了,却仿佛故意对他字里行间的暗示绝口不提,还可怜巴巴地表示,刚刚建起的义庄人手短缺,实在走不开人……

  行吧,那他继续等。

  赵祯耐心地又等了三个月。

  夏去秋来,他眼巴巴地望着枫叶转为通红,再没忍住,又发了一封。

  这回他不再暗示,而是明明白白地问了:义庄再重,岂比得上国家之重?杀鸡焉用牛刀。若义庄仍缺人手,也不当费摅羽之才,由朕指派数人暂替,应也足够应对……

  陆辞这一读,才明白小皇帝原来是打定了主意,要对他进行夺情了,顿时无奈。

  因以孝治天下,官员守孝丁忧,是连宰辅也不得逃避的。

  若逢战乱等非常时期,君主对身居要职、或身具殊能者进行夺情,倒是情有可原。

  但如今天下太平,之前西北战线上的西夏这个最大威胁,刚被挫去锐气,灰溜溜地撤回境内一边修养民息,一边与契丹角力,一边还得防范吐蕃的报复。哪里有余力再入侵中原?

  况且他丁忧之前,才擢升至御史大夫不久,根本谈不上是不可或缺的要紧职务。

  小皇帝这异想天开的一出,显是于情于理皆是不合,但凡露出点苗头来,都得让两人一道被御史台被扣上‘不孝父母、贪恋官位’以及‘偏听偏信、有违宗法’的罪名,一道弹劾个灰头土脸、名声败裂。

  陆辞知晓厉害,便不只是敷衍过去,而是简单言明厉害,让被之前的顺利给冲昏头的小皇帝醒上一醒。

  得了陆辞这回的信件后,之前因一叶障目的赵祯,也终于意识到欠妥之处。

  就在他沮丧不已,唉声叹气着以为真还要等上两年多时,却不料就在腊月来临之即,一个召回陆辞的大好时机,就从西北方向生生砸了过来。

第三百四十四章

  赵祯眼中的这个夺情陆辞的大好契机,来自吐蕃赞普唃厮啰。

  却说在与曹玮联手,同夏国新主李元昊那一仗里大获全胜后,这位新掌权的赞普,便继续有条不紊地对初初到手的政权进行着整顿。

  他要想谋取进一步的发展,便不得不尽快增强实力。

  于是,在这场令他名望与号召力皆都剧增的大胜之后,唃厮啰通过积极谋取联姻,很快择中居历精城的乔家族,果断于次月风光迎娶乔氏女。

  于次年年初,新嫁之乔氏女便顺利诞下一子,名董毡。就此,唃厮啰迅速地稳固了乔氏部的忠心,获取了其六七万部众死心塌地的追随。有妻族部曲固守历精城,他居青唐城,正好成可随时相互援救的掎角之势,既可防范夏国卷土重来,亦可通过牢牢把持历精城,而恢复了在数百年前辉煌一时的重要商道——吐谷浑道。

  要由大宋入西域,唯得以灵 、 夏二州为门户的南北两道,自李继迁叛宋始,便一直由党项所控制。李继迁之子李德明,为积蓄实力,以备日后之叛,长年累月地劫掠商队,扣留贡使,对过往商队实行“十而指一”之税不说,还强行掠夺货中上品,早令商贾们深恨而奈何不得。

  因李元昊此回一败涂地,在受吐蕃大军沿路追击时,被迫割舍护了这两处商道的门户,为唃厮啰所得。

  就在众商贾心怀忐忑时,唃厮啰便接连做出了令他们尤为安心的事:先是宣布取消严苛税制,再是派兵护送邻州回鹊贡使,使其顺利进入宋境。

  中原与西域两处通商贸道的恢复,无疑令商贾们欢欣鼓舞,也让商道热闹一时,而对此看在眼里的各势朝廷,则清晰地品出了别的用意:这位吐蕃赞普,显然正积极向宋廷示好。

  ——他们所猜想的,的确不差。

  旁人或会为这新赞普心机深沉的步步为营所惊叹,唃厮啰本人,却未曾因这点顺遂而轻易自满。

  过去曾经归顺于联盟中的厮铎督部,在李立遵与温逋奇决裂之后,选择了单独游离出去。

  直到唃厮啰迁都青唐,面临来势汹汹的李元昊时,这部分游离出去的六谷蓄众,也始终保持袖手旁观的态度。

  直到唃厮啰成功击退李元昊,保住新生政权后,一直作壁上观的六谷蓄部,才向他俯首称臣,重新被并入了他的部众之中。

  在亲眼目睹了唃厮啰的强势归位后,同六谷蓄部做一样选择的,并不在少数:其中人数最多的,显然非多达十万人许的潘罗支旧部莫属。

  在一股股一度游离在外部曲陆续归顺之后,明面上愿受唃厮啰这面旗帜调度的族民,竟是达到了多年不现的八十万的小巅峰。

  本该春风得意的唃厮啰,却未得意忘形,反而更加谨慎了。

  他心知肚明的是,吐蕃明面上看似强盛一时,实是如履薄冰,底下还有无数暗潮涌动。

  这些见他实力剧增,便选择归附于他的部族,恐怕一旦亲眼目睹他露出有所衰落的疲态,或会毫不留情地转身背弃,或会落井下石地捅上一刀,而吐蕃部族,也随时会重归‘部落散居 , 不相君长’的流散状态。

  除去内患,他东边有虎视眈眈的契丹人,西侧则有蠢蠢欲动、时刻要报复回来的党项人,可谓前狼后虎。

  如此可见,他急需做的,便是友好宋廷,称臣进贡,以得鼎力支持。

  细数自唃厮啰夺回政权以来,仅过去两年不到,但他派使臣前往汴京进贡的次数,就已有六次之多。

  在迎娶乔氏女前,他更是先对宋廷贵女进行求娶,获宋主赵祯婉拒后,方另谋亲事,可谓诚意十足。

  面对唃厮啰的屡屡示好,除去有着小夫子的这层渊源,也很难不让赵祯对其充满好感之余,又添了几分好奇。

  尽管宋廷之中,大多还是主张对政权多变的吐蕃持有保守谨慎的态度,赵祯对吐蕃的进贡日益重视,甚至有意派人在其进贡沿途修建佛寺、而非利用驿馆来招待使臣;对吐蕃的回赠,也变得愈发丰厚起来。

  最初赵祯还自诩抠门地先派人对进贡物品进行估值,再作等值回赐。

  而随着次数增多,吐蕃使臣的态度恭敬诚恳,出手大方,且每回进贡的都以大宋急缺的马匹为主,与契丹使者的盛气凌人相比,更是显得无比讨喜了。

  礼尚往来,赵祯出手,也不知不觉地愈发大方了,在册封方面,亦然如此。

  两年不到的功夫,唃厮啰的册封,就足足变动了三回:在温逋奇当政时,唃厮啰虽为赞普,却仅是不甚起眼的殿直之官;继位之后,便擢升为则团练使;后又陆续为节度留后 、 到如今的节度使。

  其擢升之快,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官职,也足够让朝臣们私底下感慨万千的了。

  更有人偷偷玩笑称,自大宋开国以来,原以为擢升最快的当属陆辞这一妖孽,如今看来,吐蕃赞普竟还更胜一筹。

  特别是唃厮啰与陆辞年岁相近,吐蕃赞普不过长陆辞三年,更增加了让人津津乐道的趣味。

  无独有偶,在积极发展与宋廷的亲睦关系之余,唃厮啰同样对那位当初派来狄青、张亢等人援救自己的陆辞,也充满着一探究竟的好奇。

  他实在想见见,那位不惜一口气动用了所有埋藏于吐蕃国内的暗桩、对当初在许多人眼里已是必死无疑的失势赞普进行营救,事了也不谢恩图报,而是潇洒拂衣而去,丝毫不怕他翻脸不认人的陆摅羽,究竟是如何一位妙人。

  只是他亦清楚,倘若太早提出这一请求,未免容易令有心人生出不必要的猜想来,途胜变故。

  唃厮啰在收拾好最要紧的事务后,见同宋庭的关系已修复至友好的地步后,才在派使臣的国书中,客气地正式提出了想见上当初那位陆秦州一面的想法。

  显然,尽管吐蕃新赞普的掌权趋于稳固,但需积累的多方底蕴仍是不足。

  在细作的安插上,仅只算浅显,因此对一些个大动静还能够掌握,但对于陆辞丧母不久,还在乡中守孝等小细节,自然是一无所知的。

  而赵祯看到客客气气的这几句话后,则是当场眼前一亮,眼珠子一转,简直高兴得要仰头大笑三声。

  ——真是天赐良机!

  小夫子所言不错,夺情之举,理应只被用在涉及军机重事、或是处于非常时刻的要人要职上。

  而对大宋频频示好、诚心依附的吐蕃赞普的亲笔请求,不正符合这一前提么?

  这可是涉及西北要势与中土相睦的要紧国事!

  赵祯想通这些关节,一时间差点要乐坏了。

  在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后,他憋下满心喜悦,重新恢复了面沉如水的常态,又深呼吸了几口,才召来中书省众臣前来,一道商议此事。

  在内臣将那封国书当群臣之面念出后,众人皆是心中愕然,李迪更是与寇准交换了一个诧异的眼神,之后率先拱手一礼,向一本正经的官家回道:“……昔日陆节度虽未曾与赞普谋面,却有渊源在身,赞普有意见他一面,也是情理之中……”

  一向急脾气的寇准,却没急着开口,而是沉默着斟酌了一阵。

  他素来欣赏陆辞这个难得的青年才俊,出于对其长久以来的好感,便难免生出了三种相互矛盾的想法。

  一是悯其新丧相依为命的娘亲,恐怕还心绪低落,难还需静静调解一阵;二是知守孝令仕途生生中断三年,于前程锦绣的陆辞极为不利,若有这一顺理成章的理由被夺情复用,倒是再好不过;三是唃厮啰心思难辨,虽抛出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到底是用意难明,且吐蕃路途遥远,此行可谓吉凶难卜,万一……

  赵祯按捺着内心的急切,双眸亮晶晶地耐心听着李迪的长篇大论,最后终于听到了他想要听到的内容:“……眼下外敌环伺,友好吐蕃乃当务之急……依臣之见,需对陆辞予以夺情,授使臣之职,出使吐蕃……”

  时至今日,宋臣们皆都清楚,吐蕃与大宋相和之贵:别看契丹国主耶律隆绪看似对党项女婿李元昊恨之欲其死,然一旦吐蕃与大宋间的交往出现裂痕,这两头虎狼随时便可重新联合起来,对觊觎已久的两头进行劫掠。

  眼下吐蕃赞普如此知情识趣,待大宋以厚礼,那他们投桃报李,让当初一手促成那段佳话的陆辞作为使臣往吐蕃一趟,自无不可。

  既然身处非常时机,又涉及到与重要部族势力的来往,对守孝中的陆辞予以夺情,便是不得不为。

  寇准张了张口,似有什么话想说,到底是咽了回去,只简单地附和了李迪的意见。

  不论如何,确实当以国事为重。

  以陆辞的机敏过人,莫说吐蕃赞普应无恶意,如若真另有图谋,应也能轻松周旋,或是探出些许苗头来吧。

  寇准越想越觉靠谱。

  ——说不定,以陆饕餮那能惦记上岭南荔枝、早年还想自请到穷山恶水的岭南去任职的臭脾性,哪里会怕路途遥远?恐怕早就馋上了吐蕃的美味葡萄和香醇美酒!

  最后随着早有这心思的小皇帝干脆利落的一下拍案,此事彻底定下。

  短短十日后,就猝不及防地收到一纸夺情兼紧急召还的诏书的陆辞,面对这似曾相识的一幕,只剩一脸麻木。

  ……还能不能让他好好歇歇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关于这一章出现的吐蕃局势,参考自《关于唃厮啰统治时期青唐吐蕃政权的历史考察》作者汤开建

  全文颇长,现摘录一小部分。

  唃厮啰第一次联姻是大中祥符七年,当时力量还很微弱的确厮哆很明显想通过与李立遵集团的政治联姻扩大自己的势力,李立遵的势衰及与李氏集团的分裂,导致了确厮哆谋求发展的第二次政治性联姻。 《长编 》卷一一九景枯三年十二月辛未条“初,唃厮啰娶李立遵女,生二子 ,曰瞎毡,曰磨毡角。又娶乔氏 ,生子曰董毡。”

  乔氏当为乔家族人,为吐蕃人族,所部有六七万人,先居历精城,后居河州循化南。

  喃厮哆迁居青唐后 ,其主要依靠的亲近力量就是乔家族 。 乔家族的恨据地是历精城 ,在一青唐西四一 里。确厮哆为了稳定和巩固 自己的政权 ,防止异己势力的再度反叛 ,自己率部居青唐城 ,而以其妻乔氏率部居历精城 ,成椅角之势。 一是为了防备陈兵凉州 的西夏南下和温通奇的报复等种种不测 ,可以互为照应 ,互为援救 ,二是控制了历精城 ,就等于控制了当时的中西交往商道 《宋史 · 吐蓄传 》 称 “ 厮哆居部州 ,西有临谷城 即 历精城 通青海 ,高昌诸国商人皆趋都州贸卖 ,以故富强 。 ”迁居青唐后的确厮哆一方面利用地利条件发展商业经济 ,获取一定的物质基础 ,另 一方面继续利用吐蕃赞普后代这 一声望扩充自己的势力 。 宗哥联盟时期曾经一度归阳确厮哆的厮铎督部 ,因宗哥文法的破散而从联盟中游离出来 ,确厮哆迁居青唐后,这部分游离出去的六谷蓄众又一次 并入了确厮哆政权 。 《宋史 · 吐蕃传 》 “ 及元昊取西凉府 潘罗支旧部往往归厮哆 ,又得回绘种人数万 。 ” 《东都事略 》 卷一二九《附录七 》 “ 元吴取西凉府 ,而确厮哆并厮铎督之众 · 余万 ,回纶亦以数万归焉 。 ” 元吴取西凉府在明道元年 ,所以说这一次厮铎督的归阳当在确厮哆徙居青唐之后。 六谷蓄部十余万 ,又加上回纶数万 ,这近二 一 十万人的力量一次性地归附丁确厮哆 ,导致了确厮哆实力的急剧膨胀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2页  当前第3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8/3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升官发财在宋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