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节阅读_第243节
小说作者:放鸽子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2 MB   上传时间:2020-07-08 11:52:38

  如此一来,既让柳兄在冲动之下,离了甚得趣的好职事,也会让并无这一打算的陆兄颇感为难罢?

  这么想着,极少做‘恶事’的朱说,总归能感到心安些许了。

  朱说这处一应承,得陆辞事前上疏陈明过的小皇帝,以及李迪和寇准为首的政事堂,再添个同晏殊这位前知制诰交情匪浅的林知制诰,新任命一下达,自是一路畅通无阻。

  等柳七得到这一令他无异于五雷轰顶的消息时,做贼心虚的朱说已收拾好行囊,一脸忐忑地站在他跟前,准备负荆请罪了。

  柳七恍惚问道:“……何时的事?”

  尘埃落定,朱说再瞒不下去,闻言老实回道:“三日前。”

  “好你个朱弟,”这几天里根本没听到半点风声,以至于没做出丝毫反应的柳七登时深吸口气,悲愤万分道:“你分明是特地瞒着我!”

  恨啊,怪他太轻信人哇!

  柳七郁卒得就差捶胸顿足了。

  他哪儿能料到,从来心思坦荡荡的朱弟,竟也有不做君子的时候!

  朱说被说中不可告人的小心思,当场羞愧得哑口无言,只有懊恼地垂首,沉默认错了。

  他跟个闷葫芦似的,一脚才轻轻碰到,就已骨碌碌地滚得老远,饶是柳七满腹委屈,一时间也被堵得出不来,进不去。

  他心里也认定了,拥有能让朱说这严以律己的真君子做出‘违心事’来的本事的,除陆辞外不作他想。

  认准了罪魁祸首后,清楚这会儿再去自请赴边关,也已为时过晚的柳七,无可奈何之下,只深深地冲着满脸愧疚的朱说叹了一口气。

  认为已成功勾起对方的负罪心后,他便愤怒地跺着脚,怀着满腔苦闷回了屋。

  门刚一虚掩上,朱说就悄悄地竖起耳朵,凝神听了起来。

  柳兄要做什么?

  在一阵桌椅被粗鲁拉开,彼此碰撞的野蛮响动后,柳七哼唧几声,就传来了笔尖走在纸张上,发出细雨落地的沙沙声。

  捕捉到这一轻微动静后,朱说立马安心了。

  ——多半是柳兄为宣泄这无处可走的郁闷,又去创作新的小唱曲,以控诉陆小郎君的负心薄情吧。

  赶在这篇新作开始流传于市井中前,得了正式任命的朱说已拎上行囊,狠狠心赁了匹脚力最好的马,再雇上一名下仆,就做好了要居住多年的汴京的准备。

  离开宅邸前,他特意往柳兄的寝房走了一趟,只是在门上叩了好几回,都不闻应声。

  他猜是柳兄多半还恼着自己的知情不报,心中五味陈杂,亦只有紧了紧包袱带子,放轻脚步走了。

  然而骑在马背上,通过御街,往城门去的朱说不知晓的是,早在天还没亮时就已起了身的柳七,此时正臭着脸,斜倚在一茶馆三楼的窗边,拨开一点竹片做的小帘,一声不吭地往下看。

  等朱说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道路转角后,柳七才收回目光,轻哼一声。

  以为这样就能叫他放弃了?

  痴心妄想!

  一出西城门,刚一路过驻马驿的朱说,便被一生得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的旅人所唤住。

  “这位郎君,”此人相貌气质无一处不透着粗犷,说话却是斯斯文文的,还先一丝不苟地冲朱说行了一礼:“可否恕在下冒昧一问?”

  朱说微愣:“但说无妨。”

  “多谢郎君。”说话时,这人抬起眼来,大大方方地将朱说打量几眼,忽然笑了:“若在下所料不差,您可是朱姓,此刻要往秦州去?”

  朱说被一语道破身份,虽不解缘由,仅是轻轻颔首,不慌不忙道:“还未来得及请教你名姓。”

  对方咧嘴一笑:“在下姓张名亢,亦是奉诏,要往秦州去的。”

  原来张亢终于得偿心愿后,连诏书都未曾捧热乎,就急匆匆地收拾了行囊,赁了马匹。

  因嫌家眷磨蹭,他索性只带了一名下仆和那几本翻得烂熟的书,再遣人去跟兄长说一声,就预备轻装简从地先行上路了。

  今日会在这处驿馆等待,原因则出在他临出门前,一位友邻好心提醒既有意赶早,应还来得及与那位和气而寡言的朱希文同行。

  张亢虽不耐烦同些假斯文道义的为伍,也从不曾听说‘朱说’这人,但在得知对方同自己一路不说,还与他的顶头上官陆辞交情匪浅,理所当然地燃起了几分兴趣。

  他容貌虽生得粗鲁些,但能在殿试中夺得二甲之位的,又怎么可能真是什么莽夫?

  不过是懒得应付,懒得精明罢了。

  如今见朱说一得诏令,便早早出发,而不似那些个心不甘情不愿的拖拖拉拉,不至最后期限才动身的懈怠样,更是让张亢心中平添几分好感。

  再便是张亢心忖,秦州虽不大亦不小,日后能与朱说共事的可能微乎其微,但能问出些关于陆辞的事儿来,才是至关紧要的。

  哪怕再合不来,也顶多是忍上这一路罢了。

  ——打着这么一张如意算盘的张亢,便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听传言中‘沉默寡言、一心读书’的朱希文,吹了整整一路的陆辞彩虹屁。

第二百五十四章

  十日一晃而过。

  当一路日夜兼程,一身风尘仆仆的张朱二人,并肩站在秦州城门前时,张亢一边偷瞄专心惊叹城墙巍峨的朱说,一边发自内心地松了口气。

  可算是要结束被人日日提,夜夜提陆三元那些个辉煌政绩的日子了!

  想起翻来覆去地听陆辞光辉事迹的滋味,张亢便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

  若他哪日志得回京,定要将那建议自己与朱说同行、道对方一向沉默寡言、不好言辞的可恨友人,狠狠揍上一顿才行。

  ——要是连夸赞起那位‘陆兄’时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的朱希文都能称得上‘寡言’的话,那恐怕这天底下的大多数人,都当得起‘惜字如金’这一词了。

  朱说好似浑然不知一脸真诚地附和了他一路的张亢的心有余悸,兀自欣赏完高大雄伟的城墙后,便笑着小声催促还在原地发愣一样的旅伴:“张如京使不必于此时贪看城墙,还是先进城吧。”

  张亢才意识到就因方才那一个走神,便在队列中生生落下一截,令后头的人都忍不住将催促的目光投向他了。

  按他们这一路来时的经验,因硝烟迫近,越是临近边境,城门守兵审查进城百姓便越是慎重,怎这堪称位于最前线的秦州,审看起来竟这么快?

  张亢诧异之余,略显局促地笑了笑,赶紧快步跟上。

  等待进城的队伍的确前进甚快,张亢感觉还才过了一小会,便已轮到他们二人了。

  待真正到了跟前后,张亢便立即明白,怎会检看得如此之快了——和通常只配四五名兵士验看的其他州城不同的是,小小秦州,竟是配了二十名之多!

  张亢脑海中掠过无数猜测:是秦州兵源较别处丰裕?是陛下另增派了援军来?还是每日进程的百姓颇众,不得不如此……

  朱说的关注点,则与张亢的截然不同。

  哪怕明知陆兄公务繁重,亦因不清楚他们具体至期,是不可能现身在城门处的,仍是禁不住四处张望。

  可惜他看来看去,果然还是不见那道熟悉身影。

  朱说也不觉太失望:只要一想着一等去到衙署,马上就能见着阔别已久的陆兄,今起还能与之共事,便按捺不住唇角的轻轻上扬。

  他们既是受诏前来,肩负重任,亦是满怀斗志,跃跃欲试,自然不会似当初王钦若那般刻意隐瞒身份,自找麻烦,而是干脆利落地出示了贴身携带的结绶。

  原本面无表情的城门兵士乍一眼看去,先是皱了皱眉,旋即客气令他们在原地等候,小跑着离去了。

  张亢与朱说便依言耐心在原地等待,仅过了极短的一小会儿,那兵士就已去而复返。

  这回,许是确认了二人身份属实,对方面上不复之前的刻意板着,而是显现出了难以抑制的笑意。

  然而此时此刻,朱说的目光全被不疾不徐地跟在这兵士身后的那道人影彻底吸引,下意识地屏住呼吸,根本顾不上瞧对方的神色变化了。

  他张了好几次口,才终于发出一道破了音的声音:“陆兄——!”

  那面带温柔微笑的来人,可不正是阔别多年的陆辞!

  人虽清减不少,身量亦拔高些许,但不论是那令人心生好感的翩翩气质,还是会发光似的俊美相貌,都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

  朱说不自觉地就已将稳重抛之脑后,往前快步走去。陆辞见他如此,亦配合着阔步朝他走来。

  待朱说近到跟前了,不等人反应,陆辞就笑吟吟地把臂一伸,极其自然地把人搂进怀里了:“我算着时日,以朱弟之心切,不是今日,便是明日,结果还真未料错。”

  会牵挂千里之外友人的,又何止是京城的柳朱二人?

  朱说满心激动,根本没听清陆辞说了什么,只想也不想也展开双臂,将人牢牢抱住。

  ……张亢目瞪口呆地看着二人抱成一团。

  抱了好一阵后,朱说才恢复些许理智,意识到这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不定会有损陆兄威严,赶忙不好意思地把人松开:“陆兄公务繁重,其实不必——”

  陆辞笑着打断了他:“朱弟可是为应我之请,不惜辞去馆职,不辞劳苦地远道而来。此番深情厚谊,我纵万语亦难以回报,现不过是算好时日,近期在城墙边多做徘徊罢了,怎还‘不必’了?滕兄亦有意前来,只是他今日需去堡寨巡视,需迟上一些方能见到他了。”

  听陆秦州亲口说出这么一番话,一直竖着耳朵、在旁好奇旁观兼偷听的一干百姓,就立即明白引得陆秦州亲自前来接人的这位来客的身份了。

  朱说虽不比柳七细腻敏感,也不难察觉出旁人投向他的目光陡然变得热烈起来,忙道:“陆兄此言差矣。我此番前来,非是为全友人之谊,而是为循本心。所谓道,臣则由乎忠,子则由乎孝,行己由乎礼,制事由乎义……后方可言国、家、民与物。”

  听着朱说那熟悉的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得行云流水,以及心得体会信手拈来……

  陆辞感到几分怀念之余,又有些哭笑不得。

  他正要转移话题,眼角余光便瞥到了杵在一边许久,一直一言不发的张亢,于是莞尔道:“这位定然是张如京使了。”

  张亢在最初对朱说失态的意外一过,也不自知地将关注的重点全放在了顶头上司陆辞身上。

  模样是真生得俊俏,岁数也是真年轻啊。

  约是被朱员外郎在耳边提了一路的缘故,哪怕这位离京数年、仍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京中人津津乐道的陆文曲星与朱员外郎是有说有笑,很是温柔近人,他却莫名品出几分难以言喻的威仪,令他隐约感到受震慑的紧张。

  不等他细忖,陆辞的温声招呼,便打乱了之后的思绪。

  “正是下官。”

  张亢难免感到有些意外。

  毕竟在他看来,不久前才又乘了青云直上至节度使之位,且统领这一股要紧军势的陆辞,竟会分神记他一刚被委派来的区区正七品如京使的名姓,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了。

  即便他胸怀雄心壮志,不惜弃文从武,也要做出一番功业来,但心里其实很是明白:自己明面上虽是被派去协佐秦州兵事,但他与陆节度的品阶之差距,可谓一个天一个地,唯一接近的,大概就只有岁数了。

  但张亢在感到失落之余,稍微感到宽慰的,便是单从陆辞的好名声来判断,不是个会贪属下功,还是个难得能听得进属官建言的。

  却不想陆节度如此心细,又极平易近人,初一见面,便一言道破他的身份。

  张亢拱手揖礼,着实做不出谄媚拍马模样,只谨慎道:“在此见过陆节度。因赶路之故,颇有狼狈失敬之处,还望节度海涵。”

  见他如此回应,陆辞不禁加深了唇角的笑意,开门见山道:“我观张如京使履历,虽文章细腻优美,行事却大刀阔斧,皆直爽利落、潇洒痛快得很,着实叫人钦佩。怎一谋面,却成婉转含蓄人了?”

  张亢错愕地瞪大了眼。

  陆辞并无意在人越聚越多的城门处,与盼了许久的左臂右膀闲聊,而出其不意地将张亢弄懵后,顺理成章地把二人领到了衙署。

  看到两年多前才被精心修缮,后来又陆陆续续得到资助,进行过扩建,如今已成了座颇有气势的三层楼阁,在州府衙署中都当得起‘规模宏伟’这一赞誉的秦州官衙,朱张二人又狠狠地吃了一惊。

  因行公务,二人这一路但凡是走旱路的,都没少歇在驿馆,亦没少见破败不堪的官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2页  当前第2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3/3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升官发财在宋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