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节阅读_第217节
小说作者:放鸽子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2 MB   上传时间:2020-07-08 11:52:38

  ——这不还有前途无量的狄小青嘛。

  可惜,若非大宋如今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对党项那越发明目张胆的扩张领域、增强实力的行径,他就不必那么委婉应付了。

  陆辞轻声叹息,再展开曹玮这月寄来的信件后,更忍不住蹙起眉头。

  曹玮上个月就不曾寄信来,他总有种不好预感,便多写几封催上一催。

  果不其然,竟是曹玮水土不服,加上旧伤复发,病倒在床,兵营训练也旷了一整月没去,近来才稍微好些。

  年岁大了,本就脆弱些,若还不开始注重调养,那怎么行?

  陆辞遂在边上的‘便签’上,简单写下‘替曹寻医问药’一句。

  不等他再去拆朱说和柳七的来信,滕宗谅便推门进来了。

  见他还埋首于案桌间,滕宗谅不禁拧了拧眉,无奈道:“已近年关,官衙明日起便休沐了,你再着急,也不能逼着其他幕职官与你一同拼命吧?”

  有这么位拼命的上官,整个衙署都被迫跟着劳心劳力,发奋不已了。

  陆辞莞尔,从善如流地起身,随手将未阅的朱柳二人的信件揣入怀中,顺口就道:“我这不一直等着你来唤我么?”

  花言巧语。

  滕宗谅暗自腹诽了句,倒是没拆穿他,而是与他一前一后地出了衙厅,在一行幕职官们如释重负的目送下,往集市方向去了。

  忙了大半天后,嗅着满街诱人的食物香气,陆辞被勾得有些饥肠辘辘,提议道:“你我索性就地择些小食吧,懒得再等上菜的功夫。”

  滕宗谅自无异议。

  与每时每刻都充斥着来自大宋各地的美味佳肴、物美价廉、热闹非凡的汴京集市一比,秦州要稀零八落得多,哪怕瞧着人头涌动,真正数起来,顶多也就是京中几条街的人数。

  但滕宗谅在亲眼看着秦州大街上,从荒凉失修的破烂铺席两三间,在短短两年内,发展至上百间所,乍一眼看去,竟也能称得上‘热闹’的程度,实在忍不住生出几分感动和自豪之心。

  前期不论是收纳流民、还是招纳当地军户、以及鼓励和补偿居于临近州府的军士家眷搬至秦州安置的工序,皆由他亲自经手,耗费了无数心血。

  直到现在,许多面孔对他而言都称得上很是熟悉,甚至到现在都还叫得出名字来。

  这份勃勃生机,可包含了他与辞弟的万千心思啊!

  他动容地看向陆辞,念道:“我终知何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然而满腔心系家国天下的感怀,在看到月下美人只专心品尝刚买来的荞麦呱呱的时候,就只化作哭笑不得了。

  陆辞不急不慢地咽下那口细嚼过的呱呱:“嗯?”

  滕宗谅嘴角一抽:“无事。”

  陆辞莞尔:“那你也尝尝,这家摊子做得呱呱,可是秦州城里最正宗的。”

  滕宗谅翻了个白眼,对此显是兴趣缺缺:“十口呱呱,不及半滴杯中物。也就哄哄不晓事的小郎君——”

  陆辞笑容不改:“哦?此话当真?”

  听出那骤然变冷的声线,滕宗谅悚然意识到,自己好似一不小心,将素来好吃这类小食的辞弟给一道说进去了。

  他心念电转,极力保持冷静地从陆辞手中的那小袋呱呱中,赶紧取了一块,塞至口中:“果真不错!于吃食一道,果真是御口亲赐小饕餮有眼光。”

  陆辞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也就放过他了。

  由于二人相貌皆颇为出众,尤其是陆辞的,几到了让人见之难忘的地步,以至于当他们在未对容貌做遮掩的情况下上街,很快就被整条街上的人都留意到,也立马认出来了。

  陆秦州上集市来了!

  看着一个个强抑激动,交头接耳,还不住往他们这投以炽热目光的百姓……

  陆辞凭这些年来被人生生看出来的脸皮厚度,倒是轻易撑住了,反而滕宗谅颇感不自在。

  还不赶紧走?

  他暗示性地拽了拽陆辞的袍袂,而陆辞立即回以会意的眼神。

  于是才至集市不久,二人就不得不带着被摊贩强送的一串串小食,准备折返官署。

  还在中途,陆辞就临时改了主意:“横竖买多了,你陪我去趟营房吧。”

  滕宗谅闻弦音而知雅意:“你是要去接青弟吧!”

  陆辞莞尔:“好些时日没见他了,刚好问问他将‘万胜军’练得如何了。”

  所谓‘万胜军’,还得从半年前说起。

  朝廷以补充西北防线的兵力为由,在开封内外募来一批市井无赖子弟,充入军中,组编为“万胜军”,派到了秦州来。

  但这些所谓兵卒,原本只是游手好闲、斗犬捉鸡的混混,连良莠不齐都称不得,而是清一色的素质低下。

  才入营房三日,李超就最先受不了了——这么些怯战又无能的油子充入军中,别说增加战力了,怕是得当坏一锅好粥的老鼠屎去,哪儿能行?

  要不是他们好歹为朝中以‘增兵’名义送来、一个个不好撵走的烫手山芋,李超怕是忍不住当场将这些人给踹出去了。

  就在李超烦躁不堪时,狄青主动请示陆辞,道愿一试。

  陆辞是见过那副散漫油滑、连李超都深感束手无策的‘万胜军’的,哪怕狄青戴着青铜面具、不再暴露出一张清秀嫩脸来叫人觉得好招惹,他也实在不认为,狄青能制住那群人。

  怕是少年意气,越遇挫折,就越想尝试一番,试图证明自己而已。

  他担心狄青过于急切,易起反效,便委婉劝说一番,不料狄青心意已决,且一派自有成算的模样,他才随对方去了。

  尽管如此,他也丝毫不报期望,倒是担心狄青会被那帮无赖欺负,派人多留意留意。

  谁知三天过后,他就得到了狄青以军法名目,眼都不眨地处决了六名万胜军逃兵的消息。

  而剩下的人,不说变得服服帖帖,但至少大为收敛了。

  陆辞听闻这事后,先是惊讶,后就只剩下果然如此。

  欲擒故纵,请君入瓮,一发制人,杀鸡儆猴……

  兵法运用与军法利用之娴熟,由此可见一斑。

  瞧着再腼腆羞涩,始终是只披着羊皮的狼崽子。

  陆辞唇角噙着的那抹笑意,一下落入滕宗谅眼中。

  滕宗谅忍俊不禁,不禁揶揄道:“不怪柳兄吃味,你对青弟确实是与众不同,额外亲厚。”

  陆辞无奈道:“你这话对我说就罢了,莫对着他火上浇油。他为我拒了殿下召我回京任官之事,可恼了好久,近来才刚刚哄好。”

  话虽如此,自己那个‘将亲密友人骗去汴京与他为伴、却毫不留情丢下人远走他乡’的薄情郎形象,已通过柳七那深受歌妓们追捧传唱的诸多词句,变得越发深入人心了。

  由于被狠狠控诉的‘薄情郎’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陆三元,被辜负一腔深情的,则是掠走无数妓子芳心的柳七,叫听得这事的士林中人都只觉此事既妙且具雅趣,倒不觉柳词轻浮流艳了。

  对陆辞的‘不幸’遭遇,滕宗谅的回应则是毫不客气地大笑出声。

第二百二十四章

  陆辞实在想不明白,柳七在鲜得他回应的情况下,究竟是怎么做到十年如一日地作诗谱曲、就只为揶揄他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柳七其实也不知晓。

  真要说来,怕是一开始觉得调侃瞧着一本正经、其实圆滑敏诈、满肚子黑水的小饕餮有意思,兴起下的偶尔为之;到屡屡受挫下的不屈不挠;再到渐渐习以为常;最后,则彻底成了自得其乐。

  更何况,比起役事繁忙的其他官吏不同的是,馆阁学士的职务受人尊崇之余,又十分清闲,常有闲暇相聚游从,饮酒赋诗,相互唱和。

  这种悠然缓慢的步调,显然正合了柳七的胃口。

  而凭借天赐的傲人诗才,他也很快在同僚宴饮中脱颖而出,成了赋诗唱酬,会食叙好中极受他人青睐赞赏的名流了。

  恐怕也只有朱说那样的苦行僧,才能连这般清贵的松散日子,都能过得无比忙碌辛苦。

  朱说固然不爱柳七同那些不知底细的同僚交往过从,但在仔细观察一阵后,发现柳七看似荒唐,实则脑子清醒得很,交往时也颇有分寸,便放下心来,未向陆辞告上一状。

  摅羽兄镇守秦州,凡事皆需经手打理,还时有战火燃起,战况九死一生。

  再看他们,待在京中舒舒服服,帮不上忙已是惭愧,却实在不该再给对方添乱了。

  朱说如此想,便对柳七选择了听之任之。

  朱说不管,陆辞又不知,晏殊更是本身就是其中常客……自然无人会阻挠柳七积极参与聚会的举动。

  偏偏这种无人阻挠的顺畅自在,反而叫柳七越发感到无所适从起来。

  咋回事儿?

  他都这么过分离谱了,还没个人出来管管他了?

  柳七莫名失望。

  很快,在起初那阵犹如出笼鸟的热闹和兴奋劲儿过去后,即使邀请他去三馆私下举办的宴饮的请柬骤增,柳七仍是转瞬就恢复了兴趣缺缺、懒懒散散的状态,十回里不见得去个两三回。

  省下来的这些时间,则被他悉数燃烧在创作新式话本上了。

  反正他写了那么多诗词,小饕餮都不见理睬,更别说回诗的了。

  索性换条路走。

  而经他手诞生的话本,主题无一不在着重谴责无情地撇下他与朱说这俩‘旧爱’孤苦伶仃在京中、只带着新‘相好’狄青远走高飞的‘薄情汉’陆辞。

  以至于当他的话本在京中倍受青楼楚馆、甚至举办宴饮的大户人家的家妓青睐时,关于陆辞‘薄情汉’的名声,也跟着弘扬,为人津津乐道。

  可惜陆辞到底人不在京中,他们纵想调侃,也无从寻起。

  于是亲手创作出那一个个饱含优美诗赋、真挚感情和凄美婉转的饱满情节的话本的柳七,自是首当其冲。

  每日走到街上,都不乏有新识的友人促狭笑着,上前调侃一阵:“春去秋来已二载,怎么,柳娘子竟还未盼回绝情夫么?”

  “若已盼还,我何至于这般形单影只?”柳七仗着脸皮厚,一个个照单全收不说,还很是入戏地作出伤心欲绝、楚楚可怜的模样,一手以扇半遮面,一边理直气壮道:“诸位若真怜我一番相思苦,便代我寄以鸿雁,说服他早日回来罢。”

  友人们哄然大笑,朱说则眉头一拧,禁不住认认真真地盘算起不久后的出路来。

  认真算来,他在馆阁中任职,也有近五年功夫了。

  与其在京中老老实实熬资历,纸上谈兵,苦等着那不知何时才会降临的时机,倒不如似摅羽兄那般,再择一地方任官?

  不论大小苦累,好歹都能积累些实绩,长些见识来。

  再等第三次资满,他也该有足够底气,回乡认祖归宗,接走娘亲,恢复本姓了。

  朱说这么想着,忍不住又看了眼嬉笑怒骂,满身鲜活的柳七。

  ……不然再与柳兄朝夕相处下去,他着实担心,自己因近墨者黑,也得跟着变‘疯傻了’。

  柳七浑然不知,自己刚遭了相依为命的朱弟嫌弃这点,正装模作样地以袖擦拭着干燥的眼角,好似当真被陆辞伤透了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2页  当前第2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7/3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升官发财在宋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