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放鸽子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52 MB   上传时间:2020-07-08 11:52:38

  他正微笑看着,忽然品出点什么来。

  鸭群在追撵逃散的蝗虫时,好巧不巧,居然全将它们往国境的方向赶去了。

  照这势头下去,继续驱赶,但凡能逃过围剿的那些,都将跨越国境,祸害西夏人的田地去。

  陆辞嘴角一抽。

  ……不愧是根正苗红的大宋鸭,赶个蝗虫都能看出全是积极爱国分子。

  鸭子大军对飞蝗的杀伤力,远远超乎陆辞预计。

  他事前筹备好,准备洒在庄稼上避蝗的秆草灰和石灰,这下都派不上用场了。

  因飞蝗群最后落得所剩无几,根本碰不到庄稼,使他刻意引导农人栽种的蝗虫不喜的豆苗,也没了发挥作用的机会。

  鸭子们因啄食飞蝗而美美地饱餐了几日,直到被唤回各自家中,也没有兴趣碰这些豆苗。

  最后一清点数量,跑丢的鸭子不过三百来只,剩下的都乖乖回到了主人家里,往窝里一钻,就舒舒服服地团成一团睡觉了。

  多忙活了几场,陆辞的心情反而更好了。

  用天敌抗蝗,可比用药物抗蝗和物种防蝗要好得多。

  只是似陆知州般,此时此刻还能有好心情的人,怕也只有同在汾州的百姓。

  长江以北的各州长官,已是愁眉苦脸,只觉大难临头。

  陆辞所猜的半点不错:既然来自别路的飞蝗能一路畅通无阻,飞至汾州,那至少沿途的州府监军,都已遭了秧了。

  当然,汾州挡下的这部分,就等同于给别处分担了一些压力。

  而且作为抗蝗主力的鸭子,可不似怕雨淋风吹的灰粉,也不似需提前几个月就换栽的豆苗,而是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只要能保障水源,它们就能精力充沛地继续往前推进,追击其他地方的蝗群。

  陆辞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完完整整地记在了奏疏之中,请了督邮用急马传送。

  说到水源,自然先想到长江。

  现是以汴京为中心的诸路受到了蝗害的影响,但说到底,范畴还被限制在长江以北。

  若是无法及时拿出清剿蝗群的办法,放任它们越过长江,往毫无抵御之力的两浙地区袭去,让栽种、提供粮食的主要区域受到影响,那才是灭顶之灾。

  即使鸭子放到别处,数量或许不足,但总归能派上一些用处,远比坐视不理的好。

  陆辞发出的加急信件,很快就抵达了中书省的案桌上,被王旦即刻翻开。

  身为早在蝗害发生的数月之前,就发出预警的一方知州,陆辞的地位今非昔比,他所上陈的每一句话,也得到了比之前要大得多的重视。

  但在读完这封时,原本忧心忡忡的王旦,已忍不住露出一脸讶色,低声重复了一遍:“鸭子?”

  汾州是打哪儿忽然冒出来的那么多鸭子?

  别的州府辖下,当然并非无人蓄养家禽,特别是水源较多的地方,就越多人养鸭。

  但多达数万只、还连让人都为之束手无策的蝗虫都能强猛击退、成为一支不折不扣的奇兵的庞大鸭群,怕是只有汾州才有了。

  王旦虽觉得不可思议,但也丝毫没有怀疑陆辞话的念头。

  对陆辞所提出的,将汾州鸭以官衙出面的名义,悉数收购,再以车运至长江沿岸,确保飞蝗不得渡江南下的提议,也受到了他即刻首肯。

  汾州作为唯一一能在蝗灾肆虐下,还保持近乎完好无损的状态的地方,单这一点,就已证明了一切。

  而且已是十万火急的关头,他也谈不上还有什么不敢用的。

  横竖再坏的结果,也不可能比放纵飞蝗吃干净地里庄稼,要来得坏。

  作为这些天里收到的头个大好消息,王旦即使批示下去了,又不禁再读了几遍。

  官家自那日起,就一副失魂落魄、不愿理事的模样,将治蝗之事全部托付给了王旦,自己钻回寝殿去修仙去了。

  现有这么个难能可贵的好消息,王旦即使能自己全盘做主,在做出决策后,索性还是进了趟宫,告予闷闷不乐的官家知晓。

  赵恒果真是在短暂的难以置信后,龙颜大悦。

  “陆辞,又是陆辞。”赵恒欢喜地抚了抚掌,着实抑制不住内心喜悦,在殿内踱了好几圈,才兴奋地握住拳,亲昵道:“怎么总是那小饕餮?”

  王旦不疾不徐道:“得亏有他提前上报示警,亦在汾州及时采取了防蝗措施。不论如何,汾州一地的安危,是彻底保住了。”

  “何止是汾州!”赵恒还在念念叨叨,好奇道:“他哪儿来的那么多鸭兵?”

  王旦莞尔一笑:“这便说来话长了。”

  他同样也存了这一疑惑,稍微探查了一下。

  因汾州来的熏制鸭干,已随商旅被送到了汴京来,对这新冒出来的特产由头,倒也有吏人知晓。

  王旦不过片刻,就得到了一个让他哭笑不得的答案。

  ——家家户户皆养鸭的缘由不是别的,全因大方又亲民的陆知州,额外好食鸭罢了。

  听王旦微笑着说完,即使语气云淡风轻,也掩盖不住内容的十分逗趣。

  赵恒结结实实地愣住了。

  “哈哈哈哈!”

  等回过神来后,他霎时笑得前仰后合,整个人就差打跌了。

  内侍们吃了一惊,赶紧上前来,帮扶的帮扶,帮拍打脊背的拍打脊背。

  这么多天来,陛下还是第一次笑得那么高兴呢……

  “这小饕餮,好吃好啊。”等缓过一口气来后,赵恒面上还挂着满满的笑意:“要不是陆辞好吃,得遭大殃,可不只是汾州一地了。

  先是荣王府大火里救下了无数无价之宝的古籍,又是提前预警了蝗灾,现在还运气好地因‘好吃鸭’之事、惹得全州城都跟着蓄养家禽,现就巧合地在蝗灾中立下大功了。

  “这么说来,还是得亏相公你当日坚持,要将他派到地方上去。”赵恒感叹道:“他可真是朕的大福星啊。”

  说着说着,赵恒又忍不住笑了起来:“谁能想到,这最大的抗蝗功臣,会是一群鸭子?”

  王旦面上微笑附和,心里头,却根本不认为这是巧合。

  纵观陆辞过往的表现,评一个‘谋定而后动’,是半点不夸张的。

  纵使好些吃食,但也无伤大雅,更是从不越雷池半步。

  绝无可能是会为一己口腹之欲,就发动别人养鸭的荒唐知州。

  话虽如此,王旦却并不打算开口澄清这点。

  ——满招损,谦受益。

  让别人觉得陆辞只是单纯的运气好,比让人认为他智高,说不定要稳妥一些。

  再三斟酌后,王旦终归是选择了缄默。

  反正等蝗灾过后,论功行赏时,是不会因陆辞是有意谋划,还是无心栽柳而产生差异的。

  随着朝廷令下,汾州的鸭子大军被悉数‘征’走,要另外开辟战场,对战别处的蝗群了。

  主人家因得到了很是丰厚的银钱做补偿,也是一千一万个愿意。甚至不少人因尝到甜头,当天就把这钱全换成了鸭苗,想着稍微喂大一些,就又送去‘充’军。

  就不知等到那时,还有没有那么多蝗虫当免费饲料,可供越发壮大的鸭军吃了。

  从结果上看,可谓皆大欢喜。

  鸭子被朝廷调走之前,汾州附近的蝗灾警报,就已被解除了。

  陆辞确定已保住了自己这宝贝的一亩三分地后,不由松出一口大气来,心情大快。

  等处理完善后的事务后,陆辞趁着休沐这天,决定去一趟官学。

  此行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好好奖励一下,捉来野鸭这一契机,才让他顺藤摸瓜,从而察觉蝗虫卵的狄小福星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关于鸭子灭蝗的相关信息,都出自人民网2000年发布的“新疆:10万鸭子灭蝗虫”的新(旧)闻。

  摘录部分如下

  牧人马永刚带着他的5000只鸭子受邀转战在乌鲁木齐东山区芦草沟乡的2万多亩草场,以每天200亩的速度推进。现在已有1.5万亩草原得到解救,重现旺盛生机,而在鸭子到来以前,这里每平方米的草地上有400只以上的蝗虫。

  草场上,鸭掌踏过之处,蝗虫纷纷跳起来,鸭子用它弹簧般灵活的脖颈在空中啄食,犹如探囊取物。马永刚说:“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鸭子每天进餐两次,早上四五点钟,天刚露明,鸭子们就自己出去吃蝗虫了,八九点钟后,就到附近的小河沟里喝水、休息。下午七点再出去,九点多钟太阳落山时,又回来露营。”以前放羊的马永刚第一次在草原上牧鸭,“鸭子太自觉了,我几乎就不用费心,它们出去、回来全是分成四到五个纵队,每个队中鸭子一个跟着一个,真的像训练有素的部队,我的事情就是用拖拉机把它们运到较远的地方,开辟新的战场。”

  这里的农技站站长董文胜说:“乡里放弃了原本用化学喷洒剂灭蝗的办法,因为这会对草场生态造成污染。鸭子消化快,一面消灭蝗虫,一面又给草场施了一遍肥。”

  马永刚也同样有一举两得的收获,既帮助灭了蝗虫,又“省了喂鸭的饲料钱”,“两元钱买的鸭苗,吃上两个月的蝗虫,就能上市了,一只卖个10元不成问题”,马永刚说。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陆辞早去之前,就已经问清楚了,知晓这日官学也只上半天的课。

  他便琢磨着在学校放课之前,先逛逛铺席,给小福星买点小孩儿喜欢的小玩意儿做奖赏,再带着人去吃顿饱饭。

  以狄青那大得夸张,连他都甘拜下风的食量,能在每人伙食定量的学舍里吃个三分之一饱,就已算不错了。

  难怪他得三天两头地往山上跑,捉野味挖山药,想方设法地加餐。

  陆辞这日并未让下仆跟着,一边天马行空地乱想着,一边进了一家专卖文房四宝的铺席。

  进店之后,他也不让认出他身份、而一脸惊喜的店家来招待。只随意逛了几圈,就相中了一套瞧着精致,价格也不菲的笔墨,再买了一大摞汾麻纸。

  陆辞让他们将东西包漂漂亮亮后,直接去了隔壁修整过的书摊。

  原来靠用粗劣纸墨盗刻各家书籍、来谋取暴利的那家书铺已被重罚,店面也盘了出去,现在经营着它的,也不敢不老实了。

  客流量较之前的明显少了一些,但因州城内书铺并不多,还是有不少客人进店来。

  陆辞不好在一处多做逗留,省得又有人‘不着痕迹’地聚集过来,便只随便瞄了几眼。

  就发现最畅销的,果然还是跟科考相关的辅导书。

  因这类书籍实在稀少,使得他所编的策论辅导集,一直保持着最受欢迎的宝座。

  思及此处,陆辞若有所思地捏了捏自己鼓囊囊的钱袋。

  得亏这样,他才有源源不绝的稳定分红,维持这堪称轻奢的生活了。

  在书铺待了这么一小会儿后,陆辞最后根据狄青的年纪,以及其所表现出的喜好,精心挑了几本跟行兵打仗相关的话本。

  小孩儿读书本就辛苦,总得娱乐一下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2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37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升官发财在宋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