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继承亡夫遗产后_分节阅读_第124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569 KB   上传时间:2024-03-08 21:13:06

  喜春得了信儿的时候,还跟李晴晴两个说呢,“这人啊,都是得到了就不新奇了,反而还回味起从前来,觉得从前的好了,其实是什么?不过就是觉得现在的东西太多了,一模一样的,叫这些金贵的夫人千金们不舒坦,以前的多好啊,提出来那就是人群里独一份了,这就满足了啊,满足了她们与众不同的心理了,高兴了,舒坦了。”

  整个大晋以盛京的夫人小姐们最为尊贵,要做他们的买卖,凡事都得记住独一份这个词,“不过她们也不是就不喜欢一样的了,大家小姐啊其实也喜欢攀比,你有的我没有,这就不行了,哪怕是一样的也得有。”

  喜春不喜欢独揽劝,这几年她也在教李晴晴两个看账本,打理家中的买卖,他们在盛京还有三间铺子呢,都是出了名儿的顶顶铺子,每回一上新就有人买账,喜春就拿的盛京铺子上的账目给她们练手,平日与掌柜们商议正事也把她们带上,问她们意见的。

  她这一副半点没有藏私的模样,周府都夸了好几回了。

  “你是个好的,当年我就知道你肯定是个好媳妇,跟我们秉儿哥也最配,你看你,家里外头你都打理得妥妥当当的,连对嘉哥儿他们的媳妇也好,他们要是不孝顺你们都不行的。”

  喜春隔三茬五也来府上坐坐,跟祖母和两位伯母说说话,老太太年纪大了,尤其这两年,大多时候都昏沉沉的,清醒的时候没多长时间就疲倦了,儿孙们要敬孝都只有碰运气的。

  喜春隔三茬五的来,也是难得碰上老太太醒的时候,早出晚归的伯父们更是难遇上了。

  喜春在周府待了一日,到下晌才走,出门正好遇上了来给老太太把脉的大夫,笑着问了句:“大夫,我祖母如何了?”

  老太太是这一年才开始时不时昏睡的,追其原因,到底是年纪太大的原因,连曾孙子都十来岁了,再过几年就要娶妻生子了,跟其他的老太太相比,他们家老太太已经是长寿之人了。

  人上了年纪,各种病痛就相继出来,好多大夫都说了,他们家老太太只是昏睡,没有其他的病症,已经是好的了。

  大夫还是老话:“老太太身子骨还算健壮,只是年纪大了,身子骨哪里比得上年轻人,这也是正常的,只要还能好吃好喝的,定能长命百岁呢。”

  长命百岁只是人的心愿,满盛京里,有几个长命百岁的老人家?喜春也高高兴兴的听着这吉利话,但实际上早有相熟的大夫跟他们透过底,说老太太现在这般,怕是熬不过两年,她这不是病痛问题,就是时候到了。

  家里上上下下早就有准备了。

  出了府,喜春就回了家,李晴晴两个也问过了老太太那边的情形,喜春摇摇头:“没醒呢。”

  “那嫂嫂下回再去。”

  喜春道:“不光我去,你们也多去坐坐,跟两位伯母也说说话,万一老太太醒了,还能多见些面的。”

  江氏应了下来,李晴晴以前倒也常去,不过她对周家府上有些不自在,这跟她一来住在那边小院里一直不适应有关,到现在都还没适应下来。

  这些做了几十年的贵夫人们,光是那通身的气势就足以叫人生畏了。

  老太太这边也是喜春两个一直住在盛京的缘由,按他们原本的打算,本是住上两三年就回去的,如今老太太这样,眼见着就是这一年半载的事,哪里能在这个时候走人的。

  不过谁也没想到老太太的大限会这么快,大夫原本也只概括了个时间,说是两年内,结果翻过年没多久老太太就醒了,还一连醒了好多日。

  周兰钰叔侄几个去岁科举靠得都不错,没有落榜的,今年开春后还没去书院进学,周府上先来请了周秉两个过去见了老太太。

  老太太一连醒了好些日子,家里都觉得不对劲,忙请了相熟的大夫来看,回头大夫就跟他们交代了,说老太太应该还要醒些日子,这些日子就陪陪老太太,在床边敬敬孝的。

  这话有什么不懂的。

  喜春两个到了老太太房里,房里儿孙们已经到了大半,老太太不耐烦这么多人在她房里堵着,把他们招呼到了床上,她因为长期昏睡,整个人都廋了下来,她把人唤到身前,叫了随身伺候的嬷嬷把早就准备的盒子拿了来,交给他们:“这是你们俩的,拿着。”

  “祖母。”喜春眼眶不自觉就湿了。

  老太太在他们身上拍了拍,“好孩子,祖母虽说没醒,也知道你们的心意的,有心了,拿着吧,祖母的私房,人人都有份。”

  每个人得到的都是一个小匣子,至于里边装的是什么就没人知道了。

  周莺见了他们的小匣子,等他们一出门就盯上了,“老太太给了你们什么?”

  她的匣子里就是一匣子首饰,拿到手的时候周莺觉得重,还以为老太太给了她什么好东西,还在暗地里偷笑呢,等她偷偷一看就不高兴了,一匣子首饰才值多少钱,老太太偏心啊,好东西肯定都是留给儿子孙子的。

  她就问到了喜春他们跟前儿来。

  喜春他们又没看,只回:“没什么,老太太的东西,怎么分都是可以的。”

  “你们是有钱人家当然说这等风凉话了。”周莺撇撇嘴儿,想说话,人家已经走远了。

  老太太确实是给每一位儿孙都准备了的,连婳婳都有份,她显然也是知道自己身体情况的,她只觉得又不能什么都不做,便每日领着李晴晴两个去老太太身边说话打趣。

  老太太是天气正暖和的时候走的,走得十分安详,府上操持过了老太太的丧事,便要开始守孝了。

  大伯那边没退下来,但二伯跟几个堂兄弟们却退了下来,这也是不得已,连老太太都是先交代过了才走的。

  大伯要留下在位置上等着周家人再次进入朝堂上。

  周兰钰他们没去书院,家里特意请了位举人老爷来教导,老太太走了好些日子,周兰钰捧着个盒子找了来,捧到爹娘跟前儿,耷拉着脑袋,这些时候家里的事一桩桩一件件的,老太太走了,诸位伯爷,伯伯们相继退下来,大伯爷还要在朝堂上支撑门楣,一举一动都表面了为了整个周家殚精竭虑,顿时叫这个小少年成长了起来。

  也是这时候,他才明白他爹曾经说过的那些话。

  家里的荣耀都是一代又一代人支撑起来的,若是没有上头的支撑起来,哪有他们的太平安宁,若是人人都不思进取,那这家就垮了。

  伯爷不退下来,就是为了给他们成长时间,能让他们进入朝堂,好站稳脚,那他们,也不该心安理得的在大树底下乘凉。

  “爹,娘,我下回一定会考取举人,考取进士,以后也肯定会做大官,跟伯爷一样,为下一代支撑起来。”

  “我还会给妹妹当靠山,给娘请封诰命。”

  诰命这个词他说过不止一回,以前就是随口一说,只有这回,他说得极为认真,是认真要往这个方向靠的。

  周秉含笑点头,喜春把盒子推过去:“老太太给的,你就收着就是。”

  喜春也被他脸上的坚定感染,这一刻,她相信他能做到:“好,娘也等着你给我请封诰命的时候。”

第134章 番外(一)

  喜春是在中年的时候接到诰命文书的。

  一品夫人位。

  其实那时候也算不得年轻了,四十好几的人了,连周兰钰都是二十好几了,她连孙子都有了,多年前的事儿,也早就没去追究过了,谁想周兰钰还冷不丁的给她请封了诰命回来。

  朝廷下发文书那日,喜春正在忧心小女儿婳婳的婚事,上边来宣旨,喜春忙不停的命人摆了香案,迎下了诏书和命服。

  喜春他们也是这两年婳婳该到谈亲论嫁的时候了才回盛京的,早几年都是住在秦州,当年老太太走了没多久,一家人就返回秦州府了,连带着周嘉等人一起,他们是住了三年,重新入朝堂后才返回去的。

  就是那一年,周嘉、周泽兄弟相继入了朝堂,周辰考上秀才就没考了,一直跟他们一起住在秦州府上接手家里的家业,打理铺子,周兰钰发了狠,考过了举人,又接着考中了进士。

  他侥幸过了进士,没跟周嘉一样入了翰林,而是被外任了,去了其他州府做了个县令开始。

  也是家里陆续都有人入了官场后,喜春才知道要得一个诰命有多难。

  想给家里人请诰命,庇荫家里,首先得政绩突出,官职也要高,才能请封,若是不符合,是不予受理的。

  周兰钰入官场后,这一路走来顺当得很,调任去了偏僻的县里当县令,许是受商户出身的影响,他去了后大力发展农业、商业,不过几年就把当地治理得富裕,在吏部狠狠被记了一笔,恰恰遇上新帝选拔人,就把他给挑中了,回了盛京。

  到现在,已经升任正四品官员了,接任的是户部。

  他这个年纪是几位尚书中的头名了,又得上边看重,发展起来是有一套的,往常在家里看过的学过的,尽数运用到官场之上,混得风生水起,还不到而立就能为当娘的请封诰命了,喜春他们正是接了信儿才赶到盛京去的。

  周兰钰格外骄傲:“娘,当年我就说过要给你请封诰命,你看看,你儿子已经兑现了诺言了。”

  喜春他们还住在当年那栋五进院子了,一家人没分家,周嘉兄弟和周兰钰叔侄几个住在一起也有照应。

  几个媳妇住在一起难免会有些官司,这一点喜春这回上京就发现了,她这一双眼也算是练出来了,一看就知道是周嘉兄弟两个的媳妇跟她的儿媳妇谢氏不睦。

  谢氏是官家小姐,早年周兰钰去外地上任的时候,州府知府的小女儿,被养得有些娇气,性子也有些,说起来周兰钰的婚事,还是一波三折的。

  当年喜春是给他相看过的了,人都找好了,他把谢氏带了回来,说带给他们看看,以亲戚的名义,但人都来了,哪怕这性子不讨喜春的喜欢,念在她只是有些不懂事的份子上,喜春也没多加阻拦。

  到底让他把人给娶了回来,没多久周兰钰就带着她赴任了。

  喜春不中意的地方是觉得周兰钰是兰字辈儿最大的,下头还有妹妹,找个性子大方的,能操持家里,往后跟小姑子相处也和气,若是自己都还不懂事,容易闹矛盾,再则这家里家外的,往后的人情又如何办?

  他们这一辈儿不分家,总不能到了下一辈还不分吧?

  说白了,喜春想给他娶个立得住的夫人,这也是她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只最后这一片拳拳爱子之心到底败给了儿子那份喜欢。

  她想着,既然喜欢,总好过给他娶个他不喜欢的,最后成一对怨偶的好吧。

  喜春得了诰命后,朝她祝贺的多呢,早前有过联系的夫人们都纷纷登了门儿,早前的时候,虽说有往来,但都是他们主动登别人家的门儿,说白了就是往来的时候不是平等,而是处于下方的。

  如今不同了,周家三房接连几个进了朝堂,如今都不差,眼看着这要步步上升的,周家还有钱,谁不想给他们多亲近的,可惜那几个入朝堂的郎君已经成亲了,但没关系,周家还有个小闺女,喜春带婳婳出门走动过几回,夫人也知道那是个模样乖巧漂亮的小姑娘。

  性子好,行事又大方,识字读书的,再合适不过的了。

  婳婳快到及笄了,不止喜春两个在急她的婚事,就是周嘉这几个当叔叔的,周兰钰这个当亲哥哥的都替她急,恨不得下一刻就替她找来一个十全十美的男人。

  之前发帖子来的很多,都是盛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想跟他们结亲呢,结果他们几个倒好,从老到小给挑,最后一个都没挑上,不是嫌弃这个郎君个头不高,就是嫌弃那个郎君说话不温柔,甚至人家走路的姿势不好看都能被他们给挑一个刺出来。

  喜春无语,随他们去折腾。

  周兰钰大晚上还拿着小像在看,看一个端详半天,想起自己收集来的资料,从人家的面相回忆起谈吐等,皱着眉淘汰了一个又一个,一叠小像,到手头的只有薄薄几张了。

  “你还睡不睡了,整天回来就拿着这小像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谢氏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是有些不懂事的小姑娘了,她见过了大风大浪,也早就当家了。

  在盛京的日子可比在家里好,整个院子的人都听她发号施令的,还有人不时捧着恭着,叫谢氏一日日的也跟着虚荣起来。

  这回她还应下了她娘的要求,要给家里的小妹寻个好人家。

  谢氏结交的人位置都不高,真正高门第跟他们家接触的,都是跟她那两位婶婶接触,到她这就是些残羹生菜了,一年年的,谢氏心头也有怨了,尤其这回小姑子跟她小妹都要找人家,谢氏心里当然是偏向她娘家的。

  她早前叫周兰钰帮着留意有没有合适的人家说给她妹妹,他说什么,他说:“你妹妹那个模样性子要当真嫁人又不是嫁不出去,又爹有娘的,我一个当姐夫的插什么手的?”

  是这个理儿,但那不是他爹已经退下来了吗,她妹妹要嫁到盛京来,嫁一个好人家,除了她搭力哪有这个机会的。

  周兰钰全然不把她娘家放在心上,却对他妹妹的亲事这么上心,不止他,几个叔叔,婶子也是,都跟疯了一样,为了一个亲事,还当真是全家老小齐上阵的,那么多的公子哥,分一个给她妹子多好啊,人家倒好,还东挑西挑的。

  周兰钰看得正来劲儿呢,“你先睡,我再看看,一定要给我家妹妹挑个好的。”

  谢氏越发不舒坦了:“你吵到我了。”

  周兰钰完美的继承了他爹对夫人的好性,以为自己当真吵到了人,把小像一收,起了身:“那我去书房睡,你睡就是。”

  她睡个屁哦,她哪里睡得着。

  这是睡不睡的问题吗,不是,这就是不公平的问题。

  让他给她妹子找一个他千推万推的,给自己妹子找不睡觉都行,谢氏心里不高兴,一直到次日起床都搭着个脸不高兴。

  婳婳快及笄了,出落得亭亭玉立的,进厅里给嫂子谢氏打了招呼:“嫂嫂来了。”

  谢氏前几日还有个笑模样,现在别说笑了,她不高兴就摆脸色,还嗤了句:“我为什么不能来,这里也是我家。”

  说话很阴阳怪气儿的,婳婳一头懵:“对啊,这里是你家啊,我没说这不是你家啊。”

  “哼,谁知道你怎么想的。”

  李晴晴妯娌后到,见状,也不好大庭广众的说,只得说道:“好了,一大早的,都不许使小性,待会嫂嫂也来了。”

  谢氏没跟婆母处过几日,并不惧怕:“来就来了,还要我去门口迎接么?”

  “你太过分了!”婳婳气得跑出了厅里,连早饭都不吃了。

  喜春是用过了早饭才听说了这事儿的,她还笑笑:“是挺有脾气的,到现在还挺有脾气的。”她说这话虽是笑着再说,但熟知她的人,都知道她语气里的冷意。

  婆媳之间不好相处,喜春原本也没管过,不愿跟人家府上婆媳两个斗得面红耳赤的,现在看来,倒是她放任得太过了,叫人半点不知道尊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1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继承亡夫遗产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