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平阳传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蓝云舒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0-12-26 18:27:14

  柴绍心里好不狼狈,索性清了清嗓子起身道:“我看时辰也不早了,你们回去还要走那么远的山路,还是不要再送了。咱们不如就此道别,后会有期。”

  玄霸顿时愣住了,他们这一回出来,原本就是要送柴绍回长安的。他也知道,庄子的事如今已走上正轨,柴绍有公务在身,总不能一直陪他们耽误下去,但心里却实在舍不得,忍不住道:“还早呢,我们回去又不急。”——能多送一程也是好的。

  柴绍正要推辞,凌云看了玄霸一眼,笑了笑道:“都到这里了,咱们倒不如去县城买些东西回去。”

  玄霸立时眉开眼笑:“正是正是,柴大哥,我和阿姊反正也要去县城的,走吧。”

  柴绍的话顿时都被噎了回来,只能苦笑着点了点头。

  小鱼扔下几个铜板,一行人重新上了马。玄霸也舍不得催马快走,只恨不能多在路上磨蹭些时光。只是纵然如此,不过半个多时辰之后,他们便到了县城的城门前。

  瞧着鄠县的城门,玄霸的肩头都垮了下来。柴绍心里也是一声叹息:三天前,他们穿过这道城门时,他满心觉得自己定要送人送到底,要帮他们铺平所有的道路再离开,没想到最后竟是半点忙都没帮上,自己还差点中了别人的道……

  想到这几日来发生的种种事情,他心里一声苦笑,不等玄霸再多说什么,便抱手笑道:“我就不进城了,你们多多保重,日后我得闲了自会过来。”说完看了凌云一眼,又向玄霸点了点头,转身便带着三宝拍马离开,直奔长安的方向而去。

  玄霸作声不得,一直目送着柴绍的背影消失在道路尽头,才黯然垂下头来,低声道:“也不知柴大哥什么时候才能得闲了。”

  小鱼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咱们的确是换过来的好,这样三郎便能跟着柴大郎一道回长安了,也不用这么为难!”

  玄霸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你知道什么!柴大哥跟我是多少年的交情了?”

  凌云却是摇了摇头没做声。她自然知道,柴绍说的是,她和玄霸换过来就好了——从小到大,她不知听见多少人这么感慨过,“你若是个男儿,那该有多好!”

  原来柴大哥,也是这么想的。

  看着眼前的这条长路,她不由深深地叹了口气,却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叹的是什么。

  只是这思绪转眼便被她抛在了一边,抬头看了看天色,她干脆利落地打断了玄霸和小鱼的争吵:“走吧!”——

  时间已经不早了,而她要做的事,还有那么多!

  作者有话要说:  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再说一遍:这个文只有女主,没有男主。当然感情戏还是会有的,嗯,很快就会有了。

  新地图很快也要开了。这个故事里,我自己最期待的部分,就要展开了。

第86章 年年今日

  凌云从来都不知道, 新收的黍米竟有一种黄金般的色泽,不, 当那些滚圆的米粒一点点地积满粮仓,当它们被捧到眼前,散发出新米特有的清香时, 就是金颗玉粒也不可能发出这么令人目眩神迷的光彩!

  反正她就情不自禁地捧起了一把新米, 对着五月的阳光看了许久, 这才慢慢松开手掌。米粒从她的纤长的手指间簌簌落下, 仿佛几道细细的金色水流,再次汇入了她面前这满仓的金灿灿的波浪之中。凌云只觉得自己一颗心仿佛也就此落到了实处,让她忍不住想笑,想大喊几声——原来这就是丰收的滋味,就算她不曾忍饥挨饿, 不曾日夜耕作, 也一样会心花怒放,一样会满怀欢喜。

  说起来, 这两个多月里,除了头半个月还算忙碌, 她要添置各种物件,要捋顺各路关系, 之后需要她来做的事就不多了,庄子上有陶大郎,村子里有严老六,两人原本都有威望, 办事不惜力气,待人也算公平,这些日常的事情自然办得平顺。至于那些参与了栽赃陷害的赵家人,男丁们都去修城墙了,剩下的自是老老实实。倒是离得不远的那处庄子有人来打探过几回消息,那管事大概是兔死狐悲,对凌云这种一来就下狠手除掉管事的主家自是满腔不满,只是还没等他想出法子,小鱼便乘着夜深帮他剃了个光头,顺手还把头发吊在了庄子的大门口,自此,所有的麻烦也跟着那把头发一道消失了。

  待到外头的事情都处理干净了,凌云和玄霸的心思才放在了庄子上。这些事他们原是帮不上太多忙的,好在今年还算风调雨顺,从周管事那里搜出的钱粮也已足够让大伙儿这两个月不用再挨饿。眼见着黍苗一日日地长高、抽穗、灌浆,直到成熟收获,整个庄子也彻底走出了之前的阴影——只要不出意外,这样的丰收,已够他们过上整整一年的好日子。这么下去,两年的时间也会很快就会过去吧……

  远远地,仿佛有人高声叫了一声“娘子”,凌云回过神来,转头看去,却是陶二挥着手跑了过来。不过是两个多月的时间,他看去已蹿高了一截,晒黑了几倍,虽然还是个瘦长模样,瞧着却结实了许多。

  跑到凌云跟前,他嘻嘻一笑,露出了两排雪白的牙齿:“娘子怎么还在这里?那边的油糕就要好了,三郎和几个姊姊都在等着娘子呢!”

  凌云笑着点了点头,一面跟着陶二往回走,一面便随口问道:“你阿兄呢?”

  陶二道:“他去村里了,六叔他们这两个月帮了不少忙,也该请他们来吃口油糕。”

  凌云点头不语,陶大做事周全,这类小事他自能处理妥当,她也不会多问。陶二却是掰着手指头,兴致勃勃地数起了哪些人该请来吃今天的油糕,哪些人送碗凉糕去便已足够,还有哪些人就应该闻着香味干着急!凌云虽然大半名字都根本对不上号,却也知道陶二只是兴奋得过了头,由他唠叨就好。

  说话之间,两人已穿过大片的田地,来到桃林边那座修整一新的小院前。院子里,门窗都已重新安好,因木材昂贵,外头的院门和屋里的家具都是用竹子做的,倒是清气满屋,倍添雅致。

  只是这清雅的小院里,如今却是满院子都飘着油米的香气,灶屋里更是热闹之极,那些今日四更便被放入石臼细细捣好的黍米面,早已上锅蒸得松软,又在女人们的手里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小饼,而另一边的油锅也烧得滚热。看到凌云走近,满院子的人都欢呼了起来,玄霸的声音尤为响亮:“阿姊来了,快快,下锅炸油糕!”

  小鱼早就等不得了,听到这一声,忙端起码放着米糕的竹篦子往锅里一倾,锅里的油顿时溅了老高。小鱼高兴之下没有提防,胳膊上被溅了好几个油点,烫得她又笑又跳,回头一看,却见刚才还在锅边的小七早已闪到了一边,小阿痴也被阿锦一把拉开了,挨烫的竟只有她一个!

  瞧着小鱼不敢置信的模样,满屋子的女人都笑了个前仰后合,院子里男人们虽不知道她们在笑些什么,却不耽误他们也跟着一通大笑。

  笑声中,凌云已走到院子里,众人乱纷纷地向她行礼问好,玄霸忙迎了过来,嘴里犹自抱怨道“阿姊怎么才过来?再晚些,油都要老了!”旁边有老者应声笑道:“油烧得老些,炸出来的糕倒是更香。”

  这话并没有什么好笑之处,众人却又轰然大笑了起来,那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上,每道褶子里、每个毛孔里似乎都盛满了笑意,凌云脸上的笑容不由也更深了。

  小鱼从灶屋里探了个头出来,看了看这些满院子乱笑的人,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见凌云和玄霸走近才道:“我今日也学着捏了好几个糕饼出来,待会儿捞给你们尝尝,我捏的我都认得呢!”

  她会捏些什么出来,刀剑还是……凌云有些不放心地往屋里看了一眼,玄霸却是立刻摇头不迭:“我还是吃阿锦姊姊捏的吧。”阿锦姊姊最是心灵手巧,捏的饼定然也比旁人的好。

  小鱼顿时垮了脸,跟在她身后的小七捂着嘴才没笑出声来,咳了两声才道:“炸糕马上就出锅了,不如让娘子郎君自个儿挑,回头再告诉他们是谁捏的。”

  小鱼眼睛顿时一亮,期待地望着凌云和玄霸,两人相视一眼,笑着点了点头。

  不多时,炸得金黄的黍米糕便被码放在了干净的竹篦上,大多都是规规矩矩的圆饼,上面缀着红枣,有几个却是做成了极精巧的梅花,红枣也被碾碎做成了花蕊,还有几个却是不大规则的长条,几个红枣整整齐齐地按在上头。小七又拿了两个装满了酪浆的竹筒,送到他和凌云的手里,口中念叨:“这新糕黏得很,郎君和娘子得先喝口浆水滑一滑才能吃。”

  凌云笑着喝了一口,想了想还是挑了个长条的炸糕,拿到嘴边咬了一口,只觉这糕外酥里嫩,满嘴留香,竟比之前吃过的所有糕点都要美味。玄霸也毫不犹豫地拿起了一个梅花状的炸糕,一边吹着气一边便往嘴里送,边吃边点头:“好香!阿姊,咱们以前也吃过这种新米做的炸糕,怎么都没有这次的香甜?”

  文嬷嬷笑着叹道:“那是因为这是郎君亲手种出来的。”另一边阿痴却是欢呼了起来,拉着阿锦叫道:“姊姊,娘子挑了我做的糕!挑了我做的糕!”

  凌云倒是有些意外,见小鱼一脸沮丧,忍不住问她:“你做的是哪些?”

  小鱼愤愤地指了几个出来:“这些都是我做的,难不成还不够圆?”

  凌云瞧着那几个炸糕,果然跟别的炸糕一般圆圆胖胖,规规矩矩,看不出半点区别。玄霸不由奇道:“你怎么认得出来?”

  小鱼怒道:“你看不出我的红枣都是放在最中间的么?”——别人做的糕都是随意放颗红枣在上头,只有她的每个都放得不偏不倚,拿尺子量也不可能放得更准了,结果比不过阿锦姊姊也就罢了,居然还被小阿痴给比下去了!

  众人又笑了起来,文嬷嬷上前两步,从竹篦上取了一个小鱼做的炸糕,点头笑道:“小鱼做的糕,果然是比别人的齐整。”

  小鱼这才转怒为喜,自己也挑了一个送到阿锦的手里:“姊姊也尝尝我做的。”回身却拿了梅花糕往嘴里一塞,笑眯眯道:“还是阿锦姊姊的糕标致。”小七冲她做了个鬼脸,却也挑出了两个她做的炸糕,自己和阿痴一人一个。

  灶屋里带头做事的庄客阿嫂这才上来端起了篦子:“还剩十多个,我去让外头的人也尝尝。”

  小鱼奇道:“你们怎么不吃?”

  阿嫂笑道:“咱们这些人哪能跟娘子们比,自然得先让男人们吃饱了再说。”

  凌云抬头瞧了她们一眼,却见人人都点头,想了想便道:“你们先吃,第二锅再趁热端出去。”玄霸也笑道:“正是,你们都忙了半日了,难道不饿?吃了再说!”

  女人们相视一眼,都笑了起来。她们今日从天不亮就忙起,又闻着这米糕的香味,哪有不饿的道理?娘子和郎君既然都这么说了,她们自然也不必客气,当下便按着年纪辈分把剩下的炸糕都分了,有年纪大些的婶子笑着念了句佛:“真真的神仙也不换的好东西,只是油大,咱们还是要少吃些才好。”有人便回道:“阿婶怕什么?如今庄子上有郎君娘子在,咱们的肚子里可不缺油水了。”

  凌云听得也笑了,她和玄霸种地自然是不成的,但这山庄就在群山之中,山高林密,野味不少,他们几个没事便会去山里转转,带些野鸡山兔回来,前些日子还打了头野猪,给了村里半头,剩下的便让庄客们分了,天热了肉存不住,那几日家家户户都整日飘着肉香,孩子们乐得有如过年一般。如今大家还真不用怕肠胃寡淡,猛然吃了大油之物会受不住。

  说笑之间,第一锅油糕进了大家的肚子,第二锅也出了锅,就听外头有人笑道:“管事和族正都来了!”灶房里众人都撑不住笑了:“他们真会选时候!”带头的阿嫂端起炸糕走了出去。凌云和玄霸也擦了擦手,转身出了门。

  却见陶大郎和严六叔果然已进了院子,自是由严六叔第一个取了炸糕,陶大郎却没着急拿,而是让着庄客里辈分大的叔伯们都拿了,自己才拿了一块,低头瞧着手里那金灿灿的炸糕,却没有下口。

  严六叔已吃了半块下去,瞧陶大郎看着炸糕出神,不由奇道:“怎么不吃?凉了可就不香了。这样的好东西,一年也吃不上一回的。”

  有人便笑道:“可不是,我记得去年秋天收的是麦子,虽然也做了炸糕,却比不上这黍米糕的滋味!”

  这话一出,院子里顿时静了静。人人都记得,去年也是这样的丰收,李老庄主也是自己掏钱买了油回来,想让大家饱吃一顿,结果大家的肠胃都受不住,李老庄主便说,过两日等大家都好了,他会让人再蒸几锅出来,谁知转眼之间,盗匪的马蹄就踏平了整个庄园!

  想到去年的这一幕,再瞧着同样金黄的炸糕,大家的笑容不由都淡了许多。

  陶大原本就是想到了去年的事才出神的,见大家如此,忙压下心头的隐隐不安,提声笑道:“正是,去年的炸糕怎比得上今年的香,如今有娘子和郎君在,日后这样的好东西,我们自然年年都吃得上!”

  大家自是轰然响应,有人便道:“黍米收了该种小豆,回头到了秋天豆子都熟了,咱们还能做红豆糕吃!”有人则反驳:“还是做黍米糕的好,里头裹上豆沙馅和饴糖,那才真是神仙滋味!”

  眼见院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又热闹了起来,陶大这才走到凌云和玄霸跟前,点头笑道:“多谢娘子郎君开恩,有了这顿炸糕垫着,再有红豆糕在前头招着,大伙儿下半年干活都不愁没力气了。”

  玄霸笑嘻嘻地点头:“这有什么!大家若是爱吃,过些日子便是处暑,正好再做几锅出来。”

  陶大摇了摇头,瞧着凌云和玄霸道:“我等不求今年日日有糕吃,只求年年有今日,愿娘子和郎君能长长久久地管着我们,管着这个庄子!”他真的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延续下去,不要像去年那样,最后变成一场空欢喜。

  他的神色还算镇定,仿佛只是随意说笑,但眸子里却分明闪动着深深的不安,凌云心里一动,正想点头,却听院门外有人高声叫道:“三娘!三郎!”

  这声音耳熟之极,却又满含焦虑,凌云心里不由一惊,几步便到了院门前,却见有人匆匆地跑了过来,带头的竟是久未见面李家管事。看到凌云,管事忙跑了过来,一面行礼一面便喘息着道:“小的见过三娘,国公有命,让三娘和三郎即刻赶往涿郡!”

  听到这一声,院子里所有的人都变了脸色。

  作者有话要说:  黍米就是现在的黄米,和小米很像,但颗粒大一些,颜色更黄,也更粘,直到唐代,黍还是中国的头号粮食产物,麦子和稻米都要靠后站。当时很多地方都是采用黍、豆、麦两年三熟的轮种法,二月种黍,五月收获,马上种豆,九十月收了豆子,正好种冬小麦,这样能保持土壤肥力。

第87章 料事如神

  父亲让自己和玄霸即刻去涿郡?

  凌云耳朵里嗡地一下, 心里似有无数念头席卷而过,却又似一片空白, 什么念头都抓不住,什么话都说不出。

  她听见院子的二十多人几乎同时叫了起来:“娘子不能走”;她看见玄霸跟着冲了出来,一叠声地追问发生了什么事;她甚至闻到了灶房里传出的香气, 大概是第三锅炸糕出锅了, 炸过两轮之后, 眼下的油已经更热, 糕自然也更香,只是再也没有人会多看它一眼……

  转眼之间,所有的人都已涌出了院子,围在了凌云玄霸身边,乱纷纷地叫着不让他们离开。

  来传信的管事李良怎么也没料到, 自己会瞧见这样的阵仗, 一时也有点发懵。玄霸连连问了几声之后,他才醒过神来, 支吾道:“也没什么事,只是战事吃紧, 国公和夫人都忙不过来,想让三郎赶紧过去历练历练, 让三娘也去帮夫人分担些事务。”

  这话听上去倒也没什么不对,之前他们收到过家书,李渊就在信里抱怨过,问他们姐弟为何不一道来涿郡。玄霸一口气总算缓了过来, 不由捶了捶胸口叹道:“良叔你也不说得清楚些!”害得他直到现在都有点透不过气来!

  庄客们一听却更是炸了锅,他们自然不明白什么国公夫人的,却听得懂这是有人让娘子和郎君去涿郡帮忙做事,可是有什么事非得让他们过去呢?他们过去之后还能回来吗?更要紧的是,娘子和郎君都走了,他们这些人又该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被他们七嘴八舌地问了出来,陶二更是索性大声叫道:“咱们不能让娘子走!”众人自是一片应和。小鱼等人也挤了过去,有问良叔涿郡那边情形如何的,有问凌云他们该怎么办,此起披伏的没个消停。

  只有凌云始终没有做声。在所有的纷乱之中,她只清清楚楚地听出了良叔的心虚,看到了他的躲闪。她只觉得自己的一颗心仿佛已沉到了一个极黑极冷的地方,那里没有一丝阳光照得进去,也没有一点温度能容她再心存幻想……不知为什么,这反而让她彻底的冷静了下来,几乎在转念之间便做出了决断。

  转头瞧着群情汹涌的庄客,她微微提高了声音:“你们听我说!”

  众人顿时安静了下来,人人都眼巴巴地瞧着凌云,陶大更是屏住了呼吸,他的神色也还算镇定,只是手里的炸糕早已被捏成了一团烂泥,他却丝毫都没有察觉。

  凌云一眼瞧见陶大的手,心里一声长叹,语气却愈发平静:“父母之命不可违,我和三郎明日就会启程。”

  庄客们不由都“啊”了一声,正想再次叫嚷出来,凌云的目光却清清冷冷地扫了过去,把他们的话语都冻在了嘴里。

  凌云这才接着道:“我会安排好所有的事,我保证,在我回来之前,官府绝不会来找麻烦,盗匪也绝不敢来滋事!”

  她的声音并不算高,却自有一份镇定到极点的力量,让人无法生出半点疑心。原本满心激愤不安的庄客们不由自主地都松了口气:若是这样,那倒也没什么可怕的,横竖还有陶大郎呢!如今家家的米缸都是满的,最多就是平日没有野味打牙祭了!陶二却还是忍不住问道:“那娘子什么时辰能回来?”

  凌云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眼见众人又都变了脸色,她索性露出了一个笑脸,“你们放心,这几个月,我会找个猎手过来,少不了你们的野味!”

  几个月?原来就是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娘子还惦记着让人来给大伙儿打猎呢!众人这下是彻底放了心,都跟着笑了起来,“那敢情好!”有人则叫道:“有没有野味都不打紧,娘子和郎君能早日回来就好。”

  凌云微笑不语,目光却落在了良叔的身上,向他微微点了点头,自己转身走开了几步。

  院子旁边就是桃林,走近便能瞧见,如今桃叶下已结出一个个儿拳般大小的桃子,只是颜色还青,大概还要十来天才能吃。据说这桃子甚是清甜,玄霸已经期待很久了——他的和阿娘一样,都爱吃新鲜的桃子……这念头宛如一根尖刺从凌云心口穿过,她不由咬紧了牙关,低声问道:“我阿娘,她到底怎么了!”

  良叔是国公府的老人,也算是看着几个孩子长大的,对于这位沉默寡言的三娘,他没少打交道,却从没留心。但今日瞧着她始终镇定自若,三言两语就安抚住了所有的人,心头自是不敢再有半分轻视,此时听到这一句,更是惊得抬起了头。

  凌云也在静静地瞧着他,那眼神竟有几分熟悉,良叔恍然间只觉得自己仿佛对上了夫人窦氏的眸子,心头不由一颤,脱口道:“夫人病倒了!”

  这话凌云自是半点也不意外,然而真正听到,心头却还是一紧,目光自然也愈发凌厉。良叔被看得冷汗都要下来了,想到临行前窦氏的那句吩咐,忙补充道:“夫人说了,她和娘子的那个赌约还算数,娘子若想贪图路上便宜,趁早认输便是。”

  也就是说,母亲的确是病了,但还没到太过严重的地步,至少还记得用赌约来逼自己低头,这句话,的确只有母亲才能说得出来!凌云心头不由一松,脸上也慢慢地露出了笑容。

  这笑容说不出的明媚灿烂,在阳光下几乎不可逼视,良叔也跟着笑了笑,心底却是一阵刺痛:夫人实在是料事如神,都病到那种程度了,却还知道怎么用一句话来安抚住她的儿女……

  凌云却只觉得全身都轻松了许多,略一思量便道:“好,我们明日一早出发。”良叔自是点头不迭。

  两人这才走了回去。玄霸等人早已被大伙儿围了起来,你一句我一句都是舍不得的意思。看到凌云回来,这嘈杂声才慢慢地停了下来,人人都等着她再次开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平阳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