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平阳传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蓝云舒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0-12-26 18:27:14

  “他家李三郎不是有本事么?很好,他越有本事就越好,今日他若是死了,只怕是还便宜了李渊那老货,便宜了这李家满门!说不定陛下心里一软,就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李家略收拾两个也就罢了。如今李三郎既然凶横至此,能只手空拳就破了宇文家的围攻,陛下只会更不放心,自然也就更不敢放过他们!”

  “我倒要瞧瞧了,到那时,他李家还能蹦跶到哪里去。”

  元仁观心里一松,连连点头:“阿耶说得是,那明日……”

  他话没说完,就听门外有人颤声道:“阿郎,周管事出事了!”

  元弘嗣顿时脸色微变,这才发现,这把大火一烧,他竟把这事彻底给忘了:原是他让阿周带着人去收拾李二娘那群人的,结果她们破门而出,那阿周……自然是被她们制服了。

  这周管事乃是元弘嗣的头号心腹,跟着他已有数十年,办事极为得力,在他心里,是左膀右臂般的人物,他不由脱口问道:“他是被绑了,还是受伤了?”

  外头的人声音抖得更厉害了:“阿郎,您去瞧一瞧就知道了。”

  元弘嗣心里不由一沉:那群女人,难道她们竟敢杀人不成?他难道还是小瞧她们了?

  他心里又是愤恨又是后悔,不过当他一把推开那座小院的院门,瞧见院子里的情形时,这股愤恨却是彻底地变成了寒意:

  那个“拜仙台”,依旧端端正正地坐落在院子正中青石板上,只是上头那被绑得严严实实的人,已换成了周管事。他戴着的重枷下,瓦片一片都没有少,而周管事的头此时已僵硬地垂在重枷外头,显然已经绝气多时了——

  原来那群女人并没有杀了他,而是从容不迫地把他绑上了拜仙台,让他活活地枷死在了这个他最熟悉不过的刑具里!

  而就在拜仙台前,那两个健仆就被绑在离重枷不到一步远的地方,绑人的不知用了什么手法,两人的脸都牢牢地对着周管事的脸——这两三个时辰里,他们也只能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周管事一点点地死在他们跟前!看这两人的眼神,此时显然已经半疯了。

  是啊,怎么可能不疯呢?元弘嗣太清楚了,自己动手让别人痛苦而死,和等着别人用这种办法来对付自己,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用这座拜仙台,他们已经收拾过多少不听话的人,但看着自己人也这么死在上头,而且很可能下一个就是自己,就算换了元弘嗣,他只怕也会疯。

  而且说不定,他会疯得更快一些……

  元弘嗣只觉得全身冰冷,仿佛又看到了记忆里那些一天天等死的黑暗日子,为了永远不再体会这样的滋味,他才变成了现在这样的人,然而……他梦游般一步步走了过去,突然脚下一绊,这才看到,地上用血抹出了几个字,字迹歪歪扭扭,宛如儿戏,却又嚣张跋扈,跳脱无比,元弘嗣几乎能看到写字的人那得意的笑容:

  “来而不往非礼也!”

  这几个血红的字就像大锤敲在了元弘嗣心头,他拼尽全力憋了整整半日的那口血,顿时都喷了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28章 礼尚往来(下)

  父亲居然气得吐血了!

  原本就已心惊胆寒的元仁观只觉腿脚发软, 拼命咬紧牙关才压下那股往上翻涌的恶心恐惧, 走上几步伸手要去扶元弘嗣,却被元弘嗣狠狠地一把推到了一边。

  用力地抹去了嘴角的血沫, 元弘嗣自己一点点地直起了身子。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拜仙台上的早已僵硬的周管事和台下那示威的血红字迹, 原本青白交加的面孔渐渐泛出了一抹异样的红潮。

  元仁观瞧得心里一阵阵发紧,犹豫片刻还是大着胆子叫了声:“阿耶?”

  元弘嗣的眼珠动了动,突然转头直勾勾地看着元仁观,脸上露出了一种令人发寒的笑容:“怎么?你觉得我会被这种伎俩唬住?以为我会吓破胆子?以为我就什么都不敢做了?你放心,他们不是说了吗,来而不往非礼也!今日之耻,我元某人明日若不十倍奉还,也就不用再活在这世上了!”

  这才是他熟悉的父亲嘛!元仁观不由暗暗松了口气:“阿耶说得是!不知儿子需要做些什么?”

  元弘嗣沉吟片刻, 突然点了点头道:“这里有一桩事, 说来还真得由你来做, 就是……不知你乐意不乐意了。”

  元仁观忙道:“阿耶但有吩咐,儿子自是万死不辞,哪有不乐意的道理?”

  元弘嗣微微一笑, 神色竟是出奇的温和, 他上下打量了元仁观几眼, 目光最后落在了他的腿上。不知为何, 元仁观心里突然一个哆嗦, 只觉得这目光里似乎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异样,让他的腿上竟是一阵冰凉!

  这一夜,这股寒意一直在元仁观的心头萦绕不去。他翻来覆去了大半夜, 到四更天时才好不容易眯着了一会儿,结果朦胧中却看见二娘原是低头跟他说着话,突然却变了脸色,举起手里的钢刀砍向他的双腿……

  元仁观猛地惊醒了过来,只听外头已经远远传来了城坊开门的钟鼓之声。他摸了摸自己的腿,只觉得仿佛比做梦的时候更疼了几分。

  然而不管怎样,该做的事总归要做。他呆了片刻,也只能像往日般穿上圆领袍,束上蹀躞带,收拾停当,出了院门,自有几名随从牵马相候,一行人如往日般直奔左亲卫衙门而去。

  此时不过五更三刻出头,大约还是阴天,天色犹自黑沉沉的,只有东边隐隐开始发白,却离天亮还远。北风劲吹之下,此时路上行人稀少,整座教业坊里,也只有街角处卖饼的小铺里炉火红亮,油灯高燃,引来了几个早早出门的行人,说笑问答之间,总算给这冰冷的冬日黎明添上了几分人气。

  元仁观出门前什么都没吃,若换了往日,他也会让人去买几个饼子回来垫垫肚子,此时他却是一丝胃口都没有,抬头看着那默然敞开的坊门和坊门外愈显黑沉的天色,他几乎有种掉头回去的冲动,然而想到父亲元弘嗣那令人心悸的微笑面容,元仁观到底只是闭了闭眼睛,任由身下的坐骑慢吞吞将他带出了坊门。

  从教业坊的南门出来,拐弯便上了直通皇城的上东门街,足有六十多步宽的大路上,此时也是车马寥落,在晨光熹微之中,唯有路边的树丛灌木在风中不停摇摆,倒像是无数个不怀好意的黑影。元仁观几乎是咬着牙才转开了视线,抬头看着远处紫薇城的隐隐轮廓,想着李家今日之后的下场,心里这才畅快了几分。

  走过两坊之地,眼见前头就是通远市的南门,突然马蹄声急,迎面一匹高头大马疾驰而来。天边微微亮起的曙光正照在来人的脸上,元弘嗣冷不丁一瞧,全身的寒毛顿时都竖了起来——这是,这是三郎李玄霸?

  不,这可不是他们计划里的事!想到玄霸那手神鬼莫测的功夫和他可能会对自己做的事,他忙不迭地勒住了缰绳,几乎就要拨马而走,突然又觉得有点不对:来人此时已离得更近了,瞧得出皮肤微显黑黄,眉目之间英气勃勃,却是二郎世民。

  他这么单人匹马的跑来做什么?

  元仁观心头惊疑未定,李世民转眼已到跟前,蓦地将马一带,那匹青色大马一声长嘶,停了下来。元仁观心里顿时警惕了起来:李世民虽不及玄霸厉害,骑射也很是了得,自己得当心些?但更要紧的是,想到待会儿自家还有一番谋划,不会叫他坏了事吧?

  李世民并未下马,指着元仁观喝道:“元家狗贼,果然让我堵住了你!我昨夜才知道,你竟敢生生扭断了我二姊姊的胳膊,还把她打得鼻青脸肿,不成人样,昨日更是差点让人缢杀了她!我真要好好瞧瞧你,看你这人皮底下,到底是什么心肝,居然做得出这般丧心病狂之事!”

  元仁观听得不由皱眉,李世民难道是专程来骂他的?这些话虽不好听,他却也懒得纠缠,当下冷冷道:“这些事还轮不到你来管,让开!”

  李世民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突然冷笑起来:“你当我乐意管你的事?你元仁观不过是个贱婢之子,你那生母,给我家倒恭桶也不配!是你们元家祖德不修,才会让你这种下贱角色做了世子,难不成你就当真以为自己是什么人物了,我呸!若不是因为我二姊姊,你这样的下流胚子,二郎我原是瞧都懒得瞧上一眼,你便是替我提靴,我还怕你那贱骨头脏了我的鞋底!”

  元仁观原是庶子出身,自打当了世子之后,最恨的便是有人提及此事,旁人也知道他的心病,自是绝口不谈,又何尝被人这般指着鼻子踩着痛脚的斥骂过,而且每一句都带着他最恨的“贱”字……看着李世民一张一合的嘴,元仁观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脑门,顿时什么都顾不得了,挥鞭指着世民怒道:“你们把他给我拖下马来!今日我要活活撕了他这张臭嘴!”

  他的几个随从相视一眼,都知道此时的元仁观违逆不得,当下有人带马上去堵住了李世民,有人便下马动手拖人。

  李世民大概是出来得太急,身上竟是什么都没带,虽是拳打脚踢,喝骂不休,但被几个健仆一通围堵拖拽之下,到底还是摔下了马来,被几个人按住了手脚。元仁观听他字字句句还在说自己血统卑贱,早是气得面红耳赤,自己也跳下马来,对着李世民的脸就是一脚踢了过去。

  眼见那靴尖就要碰到李世民的脸,不知何处一块石子飞了过来,正击在元仁观的膝盖上,疼得他几乎跳了起来。众人也是一惊,就见从通远市的南门方向,又是一匹高头大马疾驰而来,马上之人一身黑衣,风帽兜脸,手上微扬,第二颗石子便砸在了按着世民右手的健仆头上。

  这是……是该来的人终于来了?

  元仁观心头一凛,突然意识到自己险些犯下了大错:自己刚才气急攻心,居然把最要紧的事情给忘记了!如果这下伤了李世民,那不就坏事了吗?不过此人来得倒正是时候,谁都会觉得他是为了救李世民而来,自然也就更不会疑心自己的话了。

  这人的马来得更快,眨眼之间便已冲到元家人面前,他手里拿着一根短短的铁棒,劈头盖脸地对元仁观的随从们打了下来,那几人也算身手矫健之辈,却没一个能躲开,转眼间就头破血流地躺了一地。元仁观纵然早有准备,心里不由也是颤了两颤:这、这也演得太逼真了吧?

  他心里倒也不大害怕,面上却少不得做出一副气愤模样:“你是什么人,胆敢如此行凶!”

  来人也不说话,跳下马来对着元仁观就是一脚。元仁观只觉得仿佛一口巨锤砸在身上,整个人都飞了出去,摔着地上,一时痛得蜷成一团,动弹不得。

  他心里不由又惊又怒:父亲到底找的是个什么人?不是说好了,只是演一场戏,让人半路伏击他,打伤他的随从,然后再给他的腿上来一下——那宇文三郎就是被李玄霸打断了腿,昨日他们两家冲突,今日他再出这么件事,李家纵子行凶的罪名就跑不掉了。到时把人一抓,有阿耶那帮人的手段,什么罪名问不出来?而圣人有了这个借口,难道还能放过李家满门?为了这个结果,他元仁观自是可以断上一条腿的,但这人出手未免也太狠了吧,难不成他还真以为他是来教训自己的?待会儿看自己怎么收拾他!

  元仁观心里大骂,却痛得半点声音都发不出来,勉强抬头一看,却见来人已不紧不慢地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手里的那根铁棒在指腕之间悠然翻转,姿态虽是闲适之极,却带着种逼人的寒意。他心里突然觉得有点不对,这份气势,这副身形,都说不出的眼熟,仿佛,仿佛……

  他忍不住拼命往后挣了挣,想离这个人远一点,那人却还是来到了他的面前。元仁观抬头看去,就见那渐渐亮起来的晨光,隐隐勾勒出风帽下的那张白皙的面孔和一双亮若晨星的细长眸子——不,这不是父亲找来的人,这就是……

  看着来人慢慢俯下的身子,手里的铁棒越转越快,元仁观只觉得肝胆俱裂,嘴里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叫。

  就在这惊叫声中,那铁棒终于带着风声“呼”地一下挥了下来,分毫不差地砸在了元仁观的膝盖上。

  一声更为惨烈的叫声蓦然响起,在长街上传出老远,回荡在清晨的洛阳上空。

第29章 百口莫辩(上)

  站在观文殿的台阶下, 元弘嗣只觉得时间似乎从来都没有这么难捱过。

  他当然也曾在恐惧、饥饿、苦痛之中度日如年, 却从来都不曾如此愤怒,如此满心恨毒无处发泄。想到他那被彻底烧毁的书房, 被活活枷死的心腹, 还有已经被废掉了双腿的长子,他就觉得有一把火在从里往外地炙烤着他自己,烤得他全身颤抖,呼吸艰难——如今,也只有李家满门的鲜血,能浇灭这股火焰了!

  好容易有内侍施施然而来,拖长声调说了声:“圣人召元少卿进见。”

  元弘嗣“腾”地一步便上了三级台阶:“快,带我进去!”

  那内侍吓了一跳, 大约发觉元弘嗣脸色着实难看, 倒也没敢多说, 转身便领着他往里走了,步子比往日还快了三分。

  只是这观文殿着实占地宽广,路径深远——穿过满栽着海棠石榴的庭院, 踏上弯弯曲曲的阁道, 又转过一间狭长的承殿, 这才能瞧见里头那雁翅排开的整整十二间书堂。每一间书堂里, 还有四方书阁, 十二间宝橱,处处都是金铺玉题、流光溢彩……这般繁复精巧的一座书殿,原是元承嗣督造宫城时最得意的业绩, 然而此时当他跟在内侍后面,没完没了地穿过一重重的锦幔,经过一间间的书阁时,心头却突然涌上了一股悔意:他没事把这书殿修得这般复杂作甚!

  也不知经过了多少道帘幕阁门,他的眼前终于一亮:长路尽头的书阁前,有宫女持灯而立,陛下自然就在里头。

  今日的杨广的心情倒是颇佳——萧皇后得知他近日来噩梦缠身,特意挑了一批资历深、性情好的宫女专门伺候他就寝,这些人经验老道,心思细腻,每每见他睡梦中神色不对,便会柔声呼唤,百般抚慰,倒是让他睡得安心了许多,也能有心情来观文殿看看经史文集了。

  见元弘嗣进来,杨广便抬头笑道:“元卿大早上便急着求见,可有什么好消息?”

  元弘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声道:“陛下恕罪,微臣无能。”

  杨广的笑容顿时都收了起来:“到底出了什么事!”

  元弘嗣的声音依旧微微发抖:“启禀陛下,前日李三郎已到洛阳。昨日犬子便带他去了护持寺后的马球场。因之前他曾打断了宇文三郎的腿,宇文家大郎二郎便带了家将去找他理论,结果这十几个人竟都被李三郎打得非死即伤。这还不算,今日一早,他还在路上埋伏了犬子,犬子虽侥幸逃得一命,但是……两条腿都被李三郎废掉了!”

  说到最后,他心里不由又是一阵刺痛:他的确打算让人打断元仁观的一条腿,但那种断法,将养上数月便能痊愈,而李三郎却是用铁棍直接砸碎了元仁观的两只膝盖,元仁观就算能养好伤,日后最多也只能勉强能行走——他的嫡子已死,多年苦心培养的庶长子如今又成了废人,以后他元家又要交到谁的手里去?

  杨广手里的书卷也“啪”地掉在了地上。

  李三郎,这个他从噩梦里听来的名字,竟然真的就是一个噩梦般凶残的人物!想到那些光怪陆离的恐怖梦境,杨广只觉得一颗心再次紧缩了起来,“元少卿,那李三郎真的,真的打杀了宇文家那么多人,又废掉了你家大郎的腿?”

  元弘嗣抬起头来,满眼含泪道:“微臣岂敢欺君!犬子被救回后,告诉微臣,他看得清清楚楚,凶手就是李三郎,他昏过去前,还听到当时在场的李二郎叫了一声‘三郎’,犬子的随从也瞧见了李三郎的脸,听到了这一声。微臣敢用项上人头保证,微臣所言句句是实,若有欺瞒,任凭陛下发落!”

  说完他伸手摘下了头上戴着的笼冠,连连磕头。这一摘帽,却又露出了头上包着的白色布条,瞧着十分刺眼。杨广不由奇道:“你这头上……”

  元弘嗣等的便是这一问,当下答道:“叫陛下见笑了。微臣家门不幸,昨日儿媳李二娘因与犬子起了冲突,带人在家里放了几把火后便破门而出,我听到回报,追上去想问个清楚,结果李渊夫妇早就等在外头了,他们羞辱了微臣一顿不说,李渊还对着我射了两箭,微臣命大,这才死里逃生。”

  “陛下,其实微臣生死事小,但昨日李家那般嚣张跋扈,围观百姓却道他陇西李氏果然威风,他唐国公果然厉害,都替他喝彩助威,李家如此会收买人心,此事陛下倒是不可不防!”

  这话正戳在杨广的肺管子上,他原本就已脸色发沉,这下更是怒不可遏,冷笑道:“好个唐国公!好个李家!难怪李三郎敢目无王法,打伤人命,袭杀朝廷命官,原来根子就在这里!”

  他腾地起身,在屋里来回走了几步,越想越是生气:他这表兄李渊自幼就颇得父皇母后的怜爱,出入宫廷如进后院,自己这几年里待他更是不薄,就算这次知道了他家李三郎必有不妥,也一直在犹豫,想着只要李渊能如杨素般识趣,自己或许也不必对他家赶尽杀绝,没想到,他竟然以为自己软弱可欺!不但纵子行凶,自己也敢对着朝廷命官下杀手了,这般狂妄,他们父子难道真的以为这天下是由他李家人说了算的?

  想到这里,他心中有了决断,寒声道:“元少卿,朕记得你也擅长决狱断刑之事,此事就交给你,你即刻带人去捉拿李氏父子,抄检李家!凡有可疑者,一个都不能放过!”

  元弘嗣心头大喜,点头应命,正要起身,就听门外有人轻声道:“启禀陛下,唐国公李渊在宫外求见。”

  “他来做甚?”杨广不由皱眉。元弘嗣心里也是念头急转,嘴里便低声道:“唐国公定然是知道他家三郎犯了事,这是来向陛下花言巧语,试图蒙混过关。”

  见杨广脸色已有些发沉,元弘嗣忙又补充道:“陛下素来念旧,又重情谊,唐国公想必也是深知的。他毕竟是陛下的表亲,在宫里常年走动,人脉深厚,这么过来向陛下哭求请罪一番,陛下说不定就心软了;就算陛下以国法为重,依旧照章办他,旁人也难免会觉得陛下不念旧情……唐国公这是以退为进,要置陛下于两难之地啊。”

  杨广的脸色顿时更加阴沉,冷笑着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朕倒不如索性成全了他!”

  “元少卿,你也不必去李家了,这就带人去把李渊拿下,给朕好好讯问,看他哪来的这般胆量!”

  元弘嗣暗暗松了口气,强压着心头的喜悦,肃然躬身行礼:“臣,遵旨!”

  作者有话要说:  演出刚刚开始,明天应该有个肥章……

第30章 百口莫辩(下)

  听到屋里传出的这声“遵旨”, 门口报信的小内侍只觉得心头狂跳, 两只手都变得汗津津的——就像之前李渊悄悄塞过来的那块金饼还在那里发着热一样!

  当时他怎么都不明白:素来大方厚道的唐国公,怎么会花金子拜托他说那么句奇怪又要命的话?所以适才回报时他还犹豫了一下。现在, 他有点明白了……

  眼见元弘嗣转身要往外走, 小内侍忙鼓起勇气,朗声道:“启禀陛下!唐国公说,他是来领罪的,他不顾陛下旨意,扣留了朝廷命官,至今未放,自知死罪,特地前来听候陛下发落, 只求陛下能让那位朝廷命官能继续留在他的家中。”

  这叫什么话?李渊是什么意思?元弘嗣不由愕然, 有心反驳阻止, 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杨广却是性急之人,惊愕不解之余,当即喝道:“让他进来回话!”

  李渊来得倒也不慢, 人还没进门, 一声哀嚎便已由远而近:“求陛下开恩!”

  就见他从门外急赤白脸地冲了进来, 头都没抬, 先跪下磕了好几个头:“陛下, 陛下!求陛下恕微臣胆大妄为,冒犯国法,只是微臣的一子一女, 如今都不成了啊!”说完一抬头,脸上已是涕泪交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平阳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