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平阳传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蓝云舒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0-12-26 18:27:14

  不知过了多久,门帘一掀,柴绍面无表情地走了出来。站在门口,他目光四下一扫,脸上虽然没有什么严厉之色,但被他看到的婢子嬷嬷们却都不由自主地寒战了起来。

  将所有的人都看了一遍之后,他的视线才终于落在凌云的身上:“三娘,今日之事,你早就知道了?”秦娘的话不会是无的放矢,而凌云今日也未免太过急切了!

  周嬷嬷听着这话头不对,忙道:“郎君误会了,秦娘是早年吃药吃坏了身子,跟我等绝无干系,娘子也只是担心她而已。郎君若是不信,不妨去问问冯医师,问问潘老医师,潘老医师早就看出来了!”

  柴绍目光如剑,毫不客气地盯住了她:“医师早就看出来了?那你为何一个字都没有跟我提过!”

  周嬷嬷顿时张口结舌,答不上话来;她之所以不提,原是两位医师还有些分歧,她觉得不妨静观其变,顺水推舟,何况那时凌云就要回长安了,她不想让这种事占住柴绍的心神。待到凌云不肯回柴家,她更觉得这个事或许能成为一个转机……只是这份心思,随着凌云三日前的爆发,都已化为了烟云,再提此事,也只是徒增烦恼,到了今日,她其实更希望秦娘能母子平安,这样她就不用面对那些难堪的解释,没想到最后却还是迎来了这样的结果。

  这是她曾经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如今却成了百口莫辩的罪证!

  焦急之下,周嬷嬷也只能跪倒在地:“两位医师说法不一,老奴愚昧,怕给郎君娘子徒添烦恼,这才不曾禀告,但老奴发誓,绝不曾在此事做过手脚,若有虚言,郎君尽管叫老奴给秦娘抵命!”

  抵命?柴绍冷冷地看着周嬷嬷,满心的悲愤歉疚渐渐变成了一股冰凉的杀意,这个老奴,事到如今居然还想含糊其词,哄骗自己!

  他脚下一动,正要过去,凌云却已一步过来,拦在了他的面前:“柴大哥,此事不能全怪在周嬷嬷头上!”

  柴绍心头满盈的杀意已几乎按捺不住,看着凌云的目光自然也是冰冷如刀:“我知道不是你,你让开!”

  凌云对着柴绍的目光,心知自己此时绝不能有一丝动摇,她只能盯着柴绍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柴大哥,你没有对不住秦娘,是我对不住她,你要怪,就怪我,不能拿旁人来泄愤。”

  柴绍目不转睛地看着凌云,心头第一次生出了痛恨——她的眼神太坚定也太坦诚,以至于他能看得清清楚楚,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发自内心,绝无欺瞒,绝无伪饰……是的,她不会去害秦娘,但秦娘,终究还是因为他们李家的安排,因为她,而受尽折磨,死不瞑目!

  在他心里熊熊燃烧的狂怒,突然间化成了冰冷的灰烬。柴绍只觉得一切都讽刺之极,他所有的犹豫、挣扎、坚持,也都可笑之极。

  他也真的笑了起来:“好,那就如你所愿,你带上你的人走吧,越快越好。”

  凌云顷刻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明明是她一直期盼的结果,但在这一刻,被他用这种语气说出来,她却无法感到一丝轻松,心头反而闷得有些难受。但对着柴绍满是讽刺的冰冷眼神,所有的言语都已是苍白无力,她索性只点了点头,默然转身往外走去,院子里的其他人早已心惊胆寒,自然也都跟在了后头。

  院落外头,三宝和小七也已匆匆赶到,突然瞧见凌云出来,三宝忙抢上一步问道:“娘子,里头如何了?”

  凌云此时着实不想多说什么,只简单地道:“你进去吧。”

  三宝忙点头应诺,正要进院,突然又觉得不对:“你们这是……”

  凌云挥了挥手,示意他自己进去再问,三宝呆了一下,到底一跺脚冲进了院门。小七自然也瞧出了不对,奇道:“娘子,这是怎么回事?”

  周嬷嬷满面都是羞愧,低声道:“都怪我,秦娘难产死了,大郎要治我的罪,被娘子拦住,他就发怒把我们都赶了出来。”

  小七诧异得瞪圆了眼睛:“秦娘死了?可这跟嬷嬷有什么干系,跟娘子又有什么干系?他凭什么要赶你们出来?他……”

  凌云淡淡地截断了她:“不是赶我们出来,是他终于想通了,答应和离,我们自然也该离开柴家了。”

  所有的人都呆住了,周嬷嬷更是脸色大变:“这怎么成?不成,这是我的错,我这就去跟大郎说个清楚,就算让他杀了我,也不能让娘子替老奴背这个罪名!”

  她转身要进院,凌云却喝住了她:“够了!嬷嬷,你若真的知错,就不要再横生枝节了!”

  周嬷嬷身子顿时一僵,转头看着凌云,她红着眼叫了声“娘子”。

  凌云看着她轻轻摇头:“嬷嬷,你不曾下手害过秦娘,我自然不能让柴大哥伤你杀你,对我来说,柴大哥如何看我,远不如嬷嬷你的性命要紧。何况今日我也算得偿所愿,嬷嬷该替我高兴才是。”

  周嬷嬷愣愣地看着凌云,眼泪无声地流满了那张皱纹纵横的面孔。

  凌云轻轻拍了拍周嬷嬷的肩膀。她的身后,晚霞正将瑰丽的色彩铺满了落日后的碧蓝天空,那预兆着明日又将是晴朗的一天。在漫天的霞光中,凌云抬眸看着远处用力吐出了心头的闷气,扬眉笑道:“走,咱们去收拾东西,回家!”

  众人原是面面相觑,此时看到凌云这飒然明丽的笑容,突然间又都觉得:这一切似乎、或许、多半也没什么不好。

  眼见着凌云已转身大步走向了主院的方向,众人自是纷纷跟上。只是还没来得及走出多远,小鱼却是一溜烟地跑了过来,瞧见凌云便叫道:“娘子娘子,你听说过一个叫李靖李药师的人么?”

  她这一问来得简直莫名其妙,但名字的确有些耳熟,凌云想了片刻才道:“似乎听二郎提过,似乎是什么将门之后,带兵颇为了得。”

  小鱼拍手道:“那就是了!”她一把将凌云拉到了一边,悄声道:“适才我们回来时,有个人一直在门外等着柴大郎,说是有事相告,柴大郎急着回来,让他告诉三宝,我便在旁边听了个大概。那人有个兄长在灞桥驿做事,跟这李靖也有几分交情,昨日突然瞧见他被人押解过来,便想着要救他一救。谁知好容易找到机会了,李靖却说他是有要事在身,怕打草惊蛇,才不得不如此以避人耳目。”

  “那位兄长自然好奇,问什么事这般要紧,李靖却怎么都不肯说,只说此事干系重大,让他不要多问。他的兄长只得罢了,只是柴大郎嘱托过他,说若有什么消息定要来告知一声,他兄长也不知道这事算不算要紧,便又托付他过来报个信。”

  凌云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却一时还想不出个究竟来,小鱼得意地嘻嘻一笑,“娘子是不是觉得这事跟咱们有什么干系?三宝也是这么想的,听完之后便匆匆进来了,我却有些好奇,便留在后头多问了几句,娘子你猜,那李靖是从哪里来的?”

  凌云心头猛地一跳,小鱼这一问,她已蓦然想起来了,二郎说过,他曾想去找李靖讨教兵法,因为李靖就在马邑任职——那正在父亲的管辖范围内!

  他有要事上告,他要避人耳目……他到底是来长安做什么的?

  ※※※※※※※※※※※※※※※※※※※※

  说是中午更,不过写着写着,还决定写完这段,更一个二合一的长章算了。

  下一更是五号,也是二合一的长章,本卷最后一章。

第266章 揭竿而起

  仲夏的夜晚总是格外短暂, 仿佛只是一眨眼,那满天的霞光就从西边的天空转到了东边的檐角之上。

  每到这个季节,长安城的清晨也会变得从容而热闹, 不等晨鼓敲响,坊门打开,街头巷尾便响起了小贩的叫卖声和车马的出行声。

  不过在光德坊的京兆府里, 这个清晨却是来得格外忙碌而压抑:日头刚刚升起, 就有好几拨人陆续来到后堂,又很快便悄然离开了, 待到日上三竿之时, 那偌大的堂屋里, 已只剩下两个人了。

  坐在主位上的,正是如今掌握京畿军务的左翊卫将军阴世师。他的容貌颇为威严,此时眉目间却多少有些疲色,沉吟片刻后方才开口:“李郡丞, 你也听见了,此事虽有些凑巧,却并没什么可疑之处, 我等总不能拿这种事情当证据, 将李家这些人都扣押下来吧?”

  跟他对面而坐的李靖闻言却是一笑:“将军说得是, 眼下的确还不能, 只是下官自来都觉得, 这世上自来难得有什么巧合。所谓巧合, 其实多数都是谋算!”他原本便生得英武魁伟, 虽然也是一夜未眠,之前又经过了千里奔波,却依然显得神采奕奕,那侃侃而谈的从容之态,更是令人心折。

  阴世师的头顿时更疼了。李靖官职虽然不高,却早已名声在外,言谈举止也确有不凡之处。若非如此,他一个做郡丞的,扮作囚徒跑来长安,说唐国公李渊意图谋反,理由却只是李渊在扩招兵马、笼络人心……自己早就让人把他打出去了!

  如今盗匪猖獗,各地留守谁不是在招兵买马,安抚人心?这也能是谋反的证据?但这话从李靖的嘴里说出来,便没人敢不当一回事。偏偏如今坐镇长安的留守卫文昇又是抱恙在身,也只能由他来接下这个烫手山芋了。

  此事干系甚大,为保险起见,从昨日起,他便派人暗中盯住了李家那些女婿亲族们的住处。结果柴家连夜灯火不熄,今日一早更是把李家和柴家的近亲族人都请了过去。他们的人赶紧打听了一番,原来是柴绍的爱妾昨日难产而死了,柴绍认定是李家所为;他们夫妇本就不睦,成亲三年,那李三娘就没在柴家住过几日;这事一闹出来,两人便决意和离,今日要请两家的亲朋好友来做个见证。

  这种事在后宅里并不少见,正好昨日柴家有医师出入,他便让人分头去查了查,结果两位医师的说法一般无二:那爱妾的身子早就不妥了,这次难产并无任何可疑之处,而李家的嬷嬷也的确有隐瞒不报的嫌疑。这显然只是一件狗屁倒灶的家务事,李靖却还是认定里头有阴谋诡计……也不知道他对李渊的怀疑,是不是也是这么推断出来的!

  压了压心头的烦躁,阴世师耐着性子道:“郡丞可是觉得他们是在借机生事,好互通消息,商量对策?可若唐国公真有不轨之心,要通知儿女族亲,也该做得不动声色,怎会这般大张旗鼓,引人注目?”

  李靖叹了口气:“所以下官才觉得,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巧合。他们这么做,自然是因已经收到消息,疑心我是来告发李渊的,多半也察觉到有人暗中监视,便只能反其道而行之。如此他们才能顺理成章地闹将起来,再乘乱脱身。”

  阴世师听得直皱眉:又来了!昨日的确是有闲汉在柴府门外蹲守,但那人不过手头紧,想找柴绍借钱,柴绍都没跟他搭话,直接交给下人处置了,他们的人亲眼看到那闲汉从柴家下人手里拿了钱,转身就进了酒铺,喝了个酩酊大醉。这事哪有半点可疑之处?

  李靖仿佛看出了阴世师的不以为然,向他欠了欠身:“将军恕罪,下官也知空口无凭,此事难为。因此,下官原是打算去江都禀告陛下的,只是到了长安方知,南下之路已是险阻重重,这才不得不来打扰将军。将军明鉴,李渊若图谋不轨,必定会直取长安,将军若不未雨绸缪,拿下李家亲族,日后让他们里应外合,长安必然危矣,将军又要如何向陛下交代?”

  “当然,若是李渊并无不臣之心,将军错拿了他家亲眷,那也都是因为下官诬告所致,将军不过是尽忠职守,无论是陛下还是李渊,都怪罪不到将军的头上来,所有罪责,自然该由下官来承担!”

  阴世师听得心里一动,这话的确有几分道理,自己若不动手,的确可能犯下杀头的大罪;若是动手,就算错了,后果似乎也不会太严重;不过话说回来,李家到底树大根深,自己仅仅因为李靖的一面之词就把李家人都抓起来……只怕到卫留守那边都说不过去吧?

  他心里的念头来回转了几圈,到底还是摇头道:“哪能让郡丞你担这么大的干系?不过依郡丞之见,此事若是李家的谋算,如何才能揭穿他们?我等也能出师有名。”

  李靖不慌不忙地含笑回道:“那也容易,让人去试一试不就知道了?”他压低声音向阴世师说了几句,阴世师的眉头顿时高高地挑了起来,半晌后才点头:“容我想想谁去合适……”

  空旷的屋子里一时间安静了下来。日光从东边的窗户里透了进来,隔着薄薄的窗纱,在地上染上一道道暖黄色的痕迹。

  片刻之后,阴世师方抬起头来,向外头沉声吩咐:“让郭校尉过来回话!”

  …… …… ……

  京兆府和柴家都在光德坊,相隔并不算远,当郭校尉心事重重地离开京兆府,走到柴府附近时,却发现柴府门前已停满了车马。他心里吃惊,上前一问,才知道是李家和柴家的各路亲族长辈都已赶到了。

  门口负责给人引路的柴家小厮已忙得头晕眼花,却还认得郭校尉是自家大郎的好友,忙上前两步,苦着脸行礼:“校尉若是来找我家大郎说话喝酒的,可否改个时日?今日您看……”

  郭校尉正色道:“我是奉阴将军之命而来,有事跟你家大郎商议。”

  小厮“啊”了一声,但见郭校尉面沉如水,知道他不是玩笑,忙带着郭校尉去了离主院最近的议事之处,随即便飞一般地跑向了院子。

  主院里,柴家的各路亲友都挤在外头堂屋之中,众人神色各异,说的话却都差不离:婚姻之事,不可儿戏,一个婢妾难产死了算什么大事?孩子不还安然无恙么?大郎怎能因为这种事情就断了姻亲?

  柴绍先前还解释了几句,此事并不仅仅是因为婢妾之死,而是李家的人从没把他放在眼里,从头到尾对他都只有算计和欺瞒,他固然是对不住李家,却也实在消受不起他们的恩情了,何况李三娘也不愿呆在柴家,他又何必再纠缠不休?不如一别两宽,各寻自在。

  亲友们哪里肯听他的?自是追问的追问,劝解的劝解。柴绍越听越烦,到后头索性只断然道:“我意已决,请各位过来,只是做个见证,还诸位请不必多说了!”

  他一挥手,自有下人端上了托盘,里头是一式三份写好的放妻书,“我已画押,回头便会让人送去县衙一份,望各位知晓,自今日起,两家姻亲已断,再无干系!”

  柴家人哄然一下,议论声叹息声劝说声愈发响亮,只是面对着神色冷峻的柴绍和托盘里那满篇勾画如刀的文书,这些声音就如礁石下翻涌的浪头,看着势头凶猛,却终究撼动不了冰冷的岩石。

  这些声音自然也传进了里屋,屋里的李家女眷各个都变了脸色。她们也已劝了凌云半日,凌云却始终一言不发。如今外头柴绍居然撂下了这样的决绝之辞,难道事情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面面相觑之余,她们都看向了四娘和五娘,这姐妹俩平日能言善辩,此时却显然也已经词穷,神色茫然地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见众人看过来,还是五娘起身道:“我去找找夫君,让他再劝劝柴大郎。”

  众人自是点头,这种事原是连襟出面最妥当,偏偏跟柴绍关系最好的段纶恰巧不在长安,也只能由赵慈景出面了。

  赵慈景此时并不在屋内,而独自站在院子里,五娘一眼就看到了他的背影,缓步上去,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赵慈景原是在怔怔出神,被这一拉,才回过神来,看着五娘苦笑着摇了摇头:“五娘,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什么法子了……我会去跟柴大郎说一声,你也去陪着你三姊姊吧,陪着她就好。”

  五娘怔了片刻,正要开口,两人身后有人急奔而来,却是那位守门的小厮。

  那小厮自是直奔堂屋,跟柴绍低声回禀了郭校尉来访的事。柴绍闻言不由动容:“是他来传话了?”略一沉吟之后,他向堂屋里的族亲们抱手道了声“失陪”,转身便出了堂屋。在经过五娘夫妇时,他脚步一顿,却到底什么都没说,只是对着赵慈景点了点头,随即径直走了出去。

  议事厅里,郭校尉早已在屋里转了好几圈,见到柴绍过来,不等他开口便抱手道:“大郎,适才阴将军召我前去,问了几句你的事情,说你赋闲在家太过可惜,将军想让你去他那边当差,他那里还有偏将的职位,骑队也缺人做个指挥,却不知你乐不乐意进他的军营?”

  柴绍显然有些意外,神色沉凝地思索了片刻方斟酌道:“阴将军如此厚爱,柴某自是没有不领情的道理,待我办完家里的杂事,便会去向阴将军道谢回话。”

  郭校尉点了点头:“阴将军的意思是,大郎你若有意,最好这便跟我过去一趟。”

  这要求着实有些过于急切,柴绍的神色便有些发苦:“你也瞧见了,如今这府里还有那么些长辈亲友,我怎么也得把事情办完,把他们送走,才能去阴将军那边。你还是先去帮我回禀一声吧,我待会儿便能到。”

  郭校尉见他答得一如既往的爽快,心里却是越发纠结,到底还是咬了咬牙,低声道:“大郎,此事有些不对!”

  他努力说出了这第一句,接下来的话便顺畅多了:“大郎有所不知,我这几日都是白日轮值,今日早间一去,便听到值夜的兄弟们说,昨夜府里就没有消停过,今日早间也是人进人出,跟平日大不相同,我瞧着像是要出事,结果将军转头就找到我下了这道命令。我这才想起一事,昨日我瞧见那位李靖李药师突然前来求见留守了,当时我也没多想,但现在想起来,就是他到了之后没多久,府里才开始忙乱的。”

  “我若是没记错,这李药师应该在马邑当差,如今好端端的怎么会来到长安?是不是那边出了什么事,阴将军突然这么急着要你过去,大郎,我觉得你还是当心些的好!”

  柴绍越听脸色越冷,到最后几乎如凝霜一般。他虽没瞧着郭校尉,郭校尉却也觉得身上发凉,正想说话,柴绍却突然抬眸看着他冷笑了一声:“我明白了,看来是唐国公那边有了变故。也罢,阴将军想来并不知晓,从今日起,我跟那李家便再无一丝瓜葛。你且等我片刻,我这便拿上文书,去找阴将军回话!”

  郭校尉吓了一跳,正要再问,柴绍已转身向堂屋走去,他忙跟在后头。

  堂屋里,大家看到柴绍去而复返,忙不迭地又劝了起来。柴绍却根本不为所动,只从托盘里拿起镇纸,抽出两张文书,折了几折,放入怀里,顺手把托盘交给了旁边的小厮,寒声吩咐道:“把这张交给李家人!”说完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走。

  众人都是目瞪口呆,一时简直想不到要去拦他。只是他刚下台阶,周嬷嬷不知从哪里冲了出来,径直跪在了柴绍面前:“大郎,大郎三思,都是老奴的错,三娘她当真半点都不知情!你不能错怪了她!不能如此啊!”

  柴绍原就对她满腹火气,此时被她一拦,心中的杀气顿时又升腾了起来,在他身边的郭校尉只觉得寒毛倒竖,还未来得及反应过来,却见柴绍从牙缝里喝出了一个“滚!”字,随即便一脚踢了出去。

  周嬷嬷也是百十多斤的身子,被这一脚竟是踢得直飞出一丈多远,一声不吭地倒在了地上。郭校尉忍不住叫了一声:“大郎!”柴绍却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还不走?”

  郭校尉茫然点头,跟着他往外走去,不过还没到院门口,突然间一道红光闪过,随即便是一声巨响,却是有人将一张檀木案几直掷过来,正好砸在两人的脚下,郭校尉吓得几乎跳了起来,转头看去,却见一个身形高挑的年轻女子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那托盘,她身边的人则冲向了地上的周嬷嬷,一把抱起了她。

  郭校尉心里一动,知道这女子定然就是那位李三娘了,却见她生得其实还算白净清秀,此时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看去却仿佛比盛怒的柴绍更令人心寒。郭校尉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柴绍也怔了怔才皱眉道:“三娘?”

  他话没说完,凌云已来到他的跟前,平平淡淡道:“和离之事,多谢你成全,但你不该动手。”

  这话说得也没什么起伏,郭校尉却又不由自主地退后了一步,柴绍脸色也愈发难看:“老奴欺人太……”他最后一个字还没出口,突然间眼前一花,凌云已将手里的托盘直扣过来。

  柴绍怎么也没料到她会一言不合就动手,一个闪身却硬是没能躲开,那木制的托盘结结实实地扣在了他的头上,盘子顿时四分五裂,最坚硬的镇纸更是直接砸中了他的额头上。柴绍忙伸手一捂,鲜血顷刻间便流得满脸满身都是。

  柴绍纵然是铁打的身子,此时也被砸得晃了一晃,凌云却是神色淡淡地拍了拍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院子。

  自始至终,她都再没有多看柴绍一眼。

  李家下人里有健仆背起了周嬷嬷,随即便跟着凌云呼啦啦地走出了这座院落。

  跟着出来的柴家族亲和李家女眷们都已是惊得目瞪口呆。郭校尉终于反应了过来,忙伸手扶住了柴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平阳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