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平阳传_分节阅读_第128节
小说作者:蓝云舒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0-12-26 18:27:14

  二娘顿时讷讷的说不出话来, 半晌才道:“也、也好。”——她怎么忘了, 三郎就葬在鄠县庄园呢?三娘原是为了他才走遍大江南北的, 如今回了长安,自然是第一个就想去看他。不过就算如此,她怎么没让人去知会柴大郎一声?甚至似乎都不想多提他?

  她担忧地看着凌云,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她一直都记得,是因为凌云,她才保住了性命,才能过上这几年的清静日子。这次凌云又坚持要接她来长安,她拒绝不了,只得提出:她想住在庄园里,不惊动任何人——毕竟她这一生已是如此了,又何必再去烦扰旁人?但凌云是不一样的,她有担当,有本事,还有一个听说极有情义的夫君,按理他们是天生一对才是,怎么也会过成这样?

  凌云没有回头,却感受得到身后那忧心忡忡的目光,她在心里叹了口气,转头对二娘笑了笑:“阿姊不必担忧,我心里有数。”

  她心里有数?二娘怔怔地看着凌云,初夏的阳光正透过树荫洒在她的脸上,在那斑驳跳跃的光影之中,她的面孔看去似乎更加白净了,笑容也是愈发的飒爽清远,宛如树荫下吹过的凉风,不沾半点俗世尘埃。

  对着这样的笑颜,二娘也只能苦笑着点头,心里暗暗祈祷:但愿是自己想多了……

  京畿之地,道路自是比别处平整,不过从长安到庄园有近百里的路程,二娘病体初愈,不好劳累,一行人在鄠县歇了一夜,待到真正看到庄园的大门时,已是第二日的午后了。

  小鱼和柴青都是急性子,早就跑回庄园去报信了。小七自是飞马来迎,见到凌云又哭又笑了好一会儿才恢复正常。而等到他们走近庄园时,文嬷嬷和阿锦等人也已等得望眼欲穿,瞧见他们的身影,自是纷纷迎了上来。

  文嬷嬷一见凌云便红了眼:“娘子不是说三月就能回来的么?怎么拖到了这个时候?”又打量着凌云心疼道:“怎么瘦了这么多?还黑了!娘子这两年真真是受苦了!”

  凌云听得一呆,这次她护送宇文九娘到了晋阳,回头便去洛阳接二娘了。谁知时气不好,二娘也染上了病症,足足养了半个多月才康复,之后她们一路慢慢过来,路上又走了半个月。这般太平无事的日子,是她近年来都不曾有过的,把她养得皮光肉滑,腰都粗了半寸,文嬷嬷怎么能睁着眼硬说她是黑了瘦了?倒是文嬷嬷自己……

  看着文嬷嬷明显花白了的头发和愈发深刻的皱纹,凌云心里一阵酸涩,微笑道:“嬷嬷的精神倒是愈发健旺了。”

  文嬷嬷忙抹了抹眼泪,抱怨道:“娘子莫要哄我,这两年咱们这庄子里人越来越多,地也越来越多,老奴恨不能一个人分成八瓣都管不过来,娘子再不回来,我这把老骨头都要散了!”说完她便紧张地盯住了凌云,“娘子这次回来,不会再走了吧?”

  凌云抬眼看向了不远处的庄园,那一道道大开的寨门后,是齐整的围墙,是碧绿的麦田,是炊烟袅袅的屋舍。这是她和三郎曾用心经营的地方,是他们所有人一点点打造出来的安稳天地……她轻轻地点了点头:“我不会离开了。”

  她的这句话一出口,迎出来的众人脸上顿时都放出了光彩。待到文嬷嬷退下,管事们便纷纷上来跟凌云见礼。

  另一边,二娘却是从人群中一把拉住阿锦的手,看着她脖子依旧骇人的伤痕,抽噎得不能自已。阿锦也是眼圈微红,却还是打量着二娘缓缓哑声道:“二娘子看着比以前好了。”说完一转身,又拉了阿痴来给二娘行礼。

  阿痴已长成了小小少女,却依旧是一脸懵懂。她早已忘了二娘,听阿锦让她来“见过娘子”,便回头看向了凌云:“我给娘子见过礼了!”

  二娘笑着摸了摸了她的头,见她头上没有半点装饰,便拔了根小小的金钗插在了她的发髻上。阿痴却是反手就撸了下来,放在手里看了半日,喜滋滋地笑道:“金子,可以换好多好多糖糕吃!”

  二娘不由莞尔,放眼瞧见眼前的山谷田园,突然觉得,自己答应跟凌云一道过来,当真是再对不过了。

  凌云自是比二娘要忙上百倍。不过见过几个管事后,她心里已渐渐有了底:陶家兄弟的确尽心,这两年庄子的收成都不错,又开出了不少荒地,加上官府和盗匪都不曾来捣过乱,大家的日子颇有些蒸蒸日上的意思。只是村里却愈发萧条,能干活的那些人,无一例外地想投身庄园。陶家兄弟不敢大张旗鼓,却还是偷偷挑了些人手。如今村里几乎只剩老弱病残,不少人家都是勉强活命——这还是他们和四叔商量着暗暗接济的结果。

  凌云点头不语,在外头走了这么远,她自然更加明白在这个世道里挣扎求存有多不容易,而她现在能做的事还太少太少……

  不过这些千头万绪的事原是不能着急,她略微交代了几句,便越过众人,独自走向了庄园深处。大家自然都知道她要去哪里,小七忙追了几步叫道:“娘子,婢子去拿些纸钱香烛过来!”

  凌云挥了挥手,沿着庄园的高墙一路往里,穿过庭院长廊,最后来到了一处小小院落。院子里种满了各色果树,如今花朵都已落尽,但在树木间的那座坟茔上,却还供着几枝刚刚盛开的石榴,无数榴花红艳艳闹哄哄地堆放在墓碑前的空地上,仿佛是无数张欢迎她归来的灿烂笑脸。

  凌云缓缓上前,在这些花枝间跪坐了下来。这两年以来,她原本已积攒了无数的话语——她要告诉三郎自己看到的一切,告诉他塞北的寒风,江南的秋色,告诉他运河的淼淼清波,江都的繁华胜景……但真正看到这冰冷的墓碑,看到墓碑上那行孤零零的字,这些话,她一句都说不出来了。

  是的,这一次,她的确见到了无数壮丽奇幻的风景,打败过无数穷凶极恶的盗匪,她曾在万军之中殊死搏杀,也曾安坐市井等待仇人的末日……但这一切,对三郎又有什么意义呢?她的经历,她的感悟,终究是无法再说给他听了!

  她的阿弟,三郎玄霸,的的确确,已经不在这个世间,无论她走多远,都无法再欺骗自己,无法假装他还在长安,在这座庄园里,等着她。

  她所做的一切,从来都不是为了三郎,而是为了她自己。为了安慰她自己,为了欺骗她自己……

  早在跟父亲说话的那一天,在跟宇文九娘交锋的那一晚,她就已经醒悟过来了。

  所以她不会再逃避,也不会再自欺欺人,不会再拿三郎来当借口。

  唯有如此,她才对得起三郎的甘心赴死。

  轻轻俯下身去,凌云将额头抵在了墓碑上。也唯有这点冰冷,才能镇住此刻在她心里翻滚沸腾的那些东西。

  恍惚之间,她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响,忙微微直起了身子,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她不好回头,只能涩声吩咐道:“你把东西放下吧。”

  那脚步声顿了顿,随即却又慢慢地走上了几步。

  凌云知道小七多半是担心自己,忙伸手抹了抹泪,这才回头道:“我没事,你……”

  她的话没能再说下去。

  站在她身后的并不是小七,而是一身黑衣的柴绍。

  他显然也是刚刚下马就赶了过来,幞头衣襟上满是尘土,却依旧掩不住那一身的硬朗,只是脸上的神色却是凌云从未见过的复杂和沉痛。

第252章 初心未改

  柴绍并没有料到, 他会在墓园里看见凌云。

  然而当他真的踏进这个熟悉的院落,看到这道熟悉的身影,忽然又觉得:一切原该如此!

  在凌云回头的瞬间, 他也看清了凌云的面孔。两年未见, 她的变化其实不大,只是此时额角还留有墓碑抵出的印记, 双颊又带着一道道凌乱的泪痕,整个人看去竟有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迷茫和脆弱。

  这点迷茫脆弱宛如重拳砸在柴绍的胸口,原本被他压在心底的种种情绪,那些滚烫的痛苦、酸涩的歉疚和尖锐的悔恨, 蓦然间都翻腾了上来, 堵得他心口胀痛,呼吸困难。

  一时间,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只能向凌云点了点头,随即便抱手在胸, 对着墓碑深深地弯下腰去。

  凌云看到柴绍便颇感意外,见他这么郑重行礼,心里更是惊疑:“柴大哥?” 他今日怎么会过来?又怎么会露出这样的神色?

  柴绍缓缓直起了身子,见凌云神色困惑, 到底还是笑了笑:“三娘,对不住, 我……”他突然有些词穷, 沉默片刻后, 伸手从自己的荷囊里拿出了一样物件。

  那是一枚玉佩,质地温润生光。雕工简洁古朴,在中心处还镂空镶嵌了一枚小小的鎏金钩,只是钩子看去已有些年头了,金色斑驳,式样普通,和这枚莹润别致的玉佩并不相衬。

  凌云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玄霸的东西。

  她若记得不错,这枚玉佩还是玄霸亲自找人做的,她也曾觉得中间的金钩太过突兀,玄霸却满意得很,时常拿出来把玩,后来变故迭出,她也没再瞧见过这枚玉佩。

  如今它怎么会到了柴绍的手里?

  抬头看见柴绍复杂的神色,她猛地醒悟过来:这枚玉佩只怕就是玄霸为柴绍而准备的,里头的金钩说不定也跟他有关。不过以玄霸对柴绍的仰慕,这并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吧?除非……凌云心里一沉,脱口问道:“你是何时拿到的?”

  柴绍嘴里又干又苦,低声道:“今日,我是今日早间才见到它。”

  说完这句话,他眼前恍惚间又浮现出洛阳初见时玄霸那热情的笑脸:“我曾托秦娘把一样东西转交给柴大哥,不知大哥收到没有?”

  是的,他收到了,在四年之后,在一切都无法挽回之后。

  凌云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等着他的下文。

  柴绍突然不敢再看她,只是低头看着手里的玉佩,解释道:“这枚金钩,应该是十来年前我带三郎玩耍时留下的。四年前,他托秦娘把玉佩转交给我,还写了封信解释来龙去脉。秦娘便交给姨娘她们了。只是我一直都没见过这两样东西,直到这几日修补小环住过的屋舍,这才翻出一个匣子,里头装了好些物件,也包括这个玉佩和那封信。”

  那封信写了很长,每个字都写得着实漂亮,整封信却也写得也着实絮叨,他读着读着,耳边就响起了玄霸那永远都兴致勃勃的声音:“柴大哥,我已练了好几年的骑射拳脚,但都练得不大好,只有弹弓还算过得去,不过我的棋艺长进了不少,下次见面,定要向大哥好好讨教!”

  “柴大哥,玉佩里的这枚金钩你还记得吗?是你和我玩藏钩时不小心落下的,我怕弄丢了,就找了块玉镶上。如今完璧归赵,大哥不要嫌弃。”

  “柴大哥你放心,这几年是阿姊在照顾我,我阿姊是世上最好的姊姊,如今我一切都好,就盼着能早日见到大哥……”

  玄霸一定没有想到吧,他的确很快就见到了自己,自己却已经忘记他了,甚至在他提过有东西送给自己之后,也转头就把这件事给忘了个一干二净。

  他那时候想的是什么呢?他想的是,姨娘和小环纵然千错万错,终究是他的家人,他应该帮她们承担责任;他觉得只要他娶了凌云,好好待她,就是承担和弥补。至于别的,他不愿多想,不愿多看。秦娘那时明明就住在府里,他却不曾认真地问过她一次话。哪怕他问一声呢,姨娘和小环怎么可能还瞒得下去?

  只要如此,后来的一切说不定就会完全不一样,玄霸说不定如今还在某个地方悄悄养着病……

  他从不曾如此后悔,却根本无法化解这份悔恨。

  转头看着凌云,他终究只能再次说了一声:“对不住!是我忘记了三郎的交代。是我对不住他,你怎么怪我都是应当!”

  凌云依旧没有开口,只是久久地凝视着柴绍手里的玉佩,就在柴绍以为她不会再说什么时,她却突然轻声道:“柴大哥,都过去了。”

  都过去了?柴绍愕然看向了凌云。

  凌云的目光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平静:“我们会后悔,无非是想,假如当初不曾这么做,如今又会如何?但世上其实没有假如。三郎他已经不在了,不管我们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能让他回来。既然如此,再纠结这些对错又有何益?三郎最大的心愿,无非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过得好些,那我们便好好活着,让他安心。”

  “柴大哥,三郎无论如何都不会怪你,你也不必因此跟自己过不去!”

  柴绍看着凌云,再次地说不出话来了。他原以为他会面对凌云的责怪,质问,再不济,也是冰冷的沉默,却没想到,她居然会反过来安慰自己。是的,三郎当然不会怪自己,他根本就不会怪罪任何人。但他自己呢,他就能因此不怪自己了吗?

  他曾一直以为,他对玄霸还算不错,但直到今天,直到他看见这枚玉佩和那封长信,他才真正明白过来:他曾辜负了一颗怎样炽热的赤子之心!

  一股酸涩从心底里直冲到眼底,柴绍只得掩饰地看向了远处,心头却是渐渐变得雪亮:玄霸最大的心愿,当真是让他们过的好些么?不,他最放不下的,只有凌云这个姊姊,他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一定是凌云能过得好些!

  他转头看了看。发现凌云依然静静地跪坐在榴花之间,身上的青色衣袍分明风尘未洗,却自有一份洒脱清朗,她的那双眼睛更是清清朗朗,明净透彻——两年不见,她其实还是变了,她的平和安静里,分明多了一些东西。是什么呢?柴绍一时还分辨不出来,只是心里却有些莫名的发紧,忍不住道:“三娘这次回来,可有什么打算?”

  凌云摇了摇头:“我还没什么打算,或许就是在这庄园里多过些时日,不过柴大哥,上次我说过的那件事……”

  她抬眸看了看柴绍,柴绍转瞬间便明白过来,她说的,是和离的事。

  她依然想和离,在外面走了两年之后,她依然没有改变主意。

  自嘲地笑了笑,他缓缓点头:“你若打定了主意,直说无妨。”

  ※※※※※※※※※※※※※※※※※※※※

  一写到柴绍就卡得死去活来的,我争取快点让他去山西!

第253章 一言为定

  初夏的阳光灿烂而清透, 将墓园里叶底的初桃、墓碑前花间的细蕊都照得纤毫毕现,自然也将柴绍脸上那隐忍的失落照得清清楚楚。

  凌云只觉得心头仿佛压上了一块千钧巨石, 就算在雀鼠谷面对盗匪的千军万马,似乎也比这一刻来得轻松些——她从不畏惧刀光剑影的争斗, 却实在无法承受亲人好友的失望目光。

  因此, 这些日子以来, 她逃避过, 动摇过;她想过要认命, 劝过自己要惜福;她曾决心要早日回到长安, 也曾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尝试……只是在真正看见长安城的那一刻,在看到柴绍的那一刻,她才蓦然明白过来:她做不到。

  在见过那么辽阔的天地之后, 她已不可能再回到那些四四方方的宅院,不管为了任何人,任何事, 都不可能;那样的日子, 她最多能忍耐一时, 却绝无可能去忍耐一世。既然如此, 她又何必再给柴大哥带来多余的困扰?

  微微吸了口气,她到底还是艰涩地开了口:“对不住,柴大哥,是我天生怪癖, 秉性粗野……”

  柴绍原本便是满腹愧疚, 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了她:“三娘不必如此。你要说什么, 我都明白。其实这两年里,每每想起当初之事,我自己都是无地自容,如今又有什么颜面来苛求你的原宥?何况我也说过,万事待你回来再说,如今你既已平安归来,我也自该信守承诺,不再耽误你了!”

  这样的结果他自然想过,也为此纠结过,但此时真的面对了,却似乎也没有他想象的那么艰难。看着凌云,他的笑容里到底多了几分洒脱:“不知如今还有什么可以效力之处,还望三娘不吝指点,就算给我一个补偿三郎的机会。”

  他说得如此爽利,凌云心里也轻松了许多,诚恳道:“多谢柴大哥。只是我之所以不愿再回柴家,的确不是因为当初之事。只是这两年以来,我走得越远,就越明白,世事多有阴差阳错,像我,或许就不该生为女儿,这世上女儿该做之事,我都无一喜欢,无一擅长,更别说去为□□,为人母,就算勉强为之,最后也不过是害人害己。”

  “柴大哥,我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如今是我不能再耽误你了!”

  柴绍愣了愣,怎么都没想到她会说出这番话来,可这话,他似乎也无法反驳。

  大概是初次见面时凌云的那身红装给他印象太深,他并不觉得凌云多么不像一个女儿家,却也不得不承认,当她身穿男装,提刀上马,的确更显英姿飒爽;就连他自己,似乎也是把凌云当成手足时更觉亲近自在,等到跟她定下了亲事,再相处起来便总是觉得有些异样,有些无力……若是按凌云的说法,这难道是因为,她本来就只适合做手足?以至于每次他生出怜惜之意、照顾之情,转眼间便会被她自己打消得一干二净!

  这念头让他心里一时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哑然半晌之后,也只能道:“三娘当真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他话犹未了,凌云已断然摇头,显然已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再说什么,柴绍也只得苦笑摇头,思量片刻后索性换了个话题:“那三娘之后可是打算去晋阳?”

  凌云微微摇头,转目瞧了瞧四周。柴绍顿时恍然:她是打算在这个庄子住下去了。这里比武功的李家庄园更偏僻,屋舍庭院也更简陋,却是完全属于她的地方,是她一手一脚打造出来的坞堡,何况,这里还有三郎……是啊,他早该猜到的!

  不知为什么,他原是有些低沉的心绪忽地一轻:“若是如此,那此事倒也不必着急。”

  见凌云有些纳闷地看了过来,他笑了笑,“不怕三娘笑话,这两年,柴家那边多亏周嬷嬷帮着打理,也幸亏有你这位‘娘子’一直在庄园养病,我才能安稳度日。我那些亲戚长辈瞧见我,再不会怨我浪荡无行,更不会张罗着要给我娶个正头娘子,不知省了我多少力气!”

  凌云听到这里,如何不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想一切照旧,他在长安继续过他眼下这样的日子,自己也可以在庄园逍遥度日。这样当然不是不行,只是——“那如此一来,日后大哥若是有了两情相悦的姑娘呢?”

  柴绍微微一怔,扬眉笑了出来:“你是说好人家的小娘子?此等好事,我活了三十年都未赶上,待到日后人老色衰,还有哪家小娘子能瞧得上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1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平阳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