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怀璧传_分节阅读_第220节
小说作者:飘篷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0-11-24 16:02:25

  她抬头,眼眸里带了疑惑:“微臣想知道,当年陛下与祖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当年旧事,现如今多说无益。他这么多年无心世俗,现下为你出山,必然要尽全力。江怀璧,你须明白,当初朕是应了你的事不牵连江家,但若是有人敢背叛,朕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他没有回答江怀璧的问题,但是却给了她一个最明显的答案,父亲与祖父之间是占不到一条线上的,若非为了江家的前程,他也不会安守沅州。

  同样地,他也在指向她。这囚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他下一句是:“那么江怀璧,你是要选择江希行,还是江耀庭?”

  她心底骤然一痛。

  都是至亲,都是她最敬爱的人。

  然而不过片刻她已恢复神智,竭力稳住思绪:“陛下的选择未免太过残忍。皆是至亲,血脉相连,谁又能真正舍得了谁。微臣不做选择,父亲与祖父也不会做选择,危难之时江家不会散乱。”

  景明帝默了默。那一瞬间,他是有些羡慕她的。天家的亲情自古以来都显得多了几分凉薄,父子猜疑,手足相残,多少虚假伪装,多少口是心非……连自己仿佛也都像个傀儡人,他天生的多疑,却又被天下朝堂紧紧困住。

  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除却生死存亡,还是有几分希冀的啊。

  他忽然有些懂江怀璧的意思。抬眼去看她,竟发现她同几年前无甚区别,并未因女子身份而觉得别扭。

  “朕前几日不是让人给你送来一套衣衫了么,没见你穿?”

  江怀璧想起来那袭浅粉色的襦裙,布料和款式是今年京城闺中小姑娘里最流行的,甚至于他还遣人送了簪钗一类的东西。

  她眼眸颤了颤,抬头直视他:“男装我穿了二十一年,陛下如今送来女装,是来羞辱我的么?您把我当成什么?”

  景明帝怔了怔,随机摇了摇头:“罢了罢了。你与旁人本就不同。……朕也觉得你男装更顺眼些。”其实这一年多时间里,倒是已经习惯了她着官服的样子。

  他想起来,似乎还从未这样面对过女子,也从未有女主子敢这样对他说话。后宫的嫔妃无一不是柔婉恭顺的。

  “朕看你的胆子倒是越来越大了,现如今真是有恃无恐。”可他生不起气来。

  江怀璧现下比一开始心绪要平静得多,闻言只摇了摇头:“胆子算不上,微臣怕的东西才越来越多。”

  有一条路她从出生走到现在,终于有回头的机会,然而身前身后都是深渊。这几日她常常在想,这些年的坚持,究竟都算什么?少年时不知天高地厚,长大了却明白身边处处是桎梏。

  景明帝蓦然有些感慨:“朕忽然觉得,现在这才算是真正的金屋藏娇罢。”

第308章 动心

  “金屋藏娇”几个字一出, 江怀璧当即面色微变,浑身僵住。她一直以来以为两人之间的利用关系,可能真的没那么简单。

  她顿时坐不住,索性起了身, 可那一刹那却忽然又有些犹豫, 一时间只能尴尬地站在那里。

  景明帝怔了怔, 略带疑惑问她:“怎么了?”

  江怀璧半晌, 寻了个最偏僻的角度, 忽然问:“……陛下对阿霁, 有情意吗?”

  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情意这种事,在皇帝身上怎么可能有, 即便是有想必也是万分单薄, 她不该将阿霁拉进来的。

  “情意?”景明帝细细琢磨这两个字,看着她的目光有些深邃,语气略显轻松, “你要朕说情意的话……或许有过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动情容易动心难。江怀璧,以你的性子, 即便从前因为种种原因看不出来,现在也应当能察觉到了。从前若非你是男装……”

  话至此处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那一瞬间已然转了身, 掀袍跪下。未及开口已听景明帝话风骤转, 灼灼目光停在她身上,硬是把她要开口的话挤回去,将最后一句话字句分明讲出来。

  “琢玉,朕对你动的是心。”

  她惊了惊, 未曾想到这样的话会从景明帝口中说出来。然而这些她大概从心而论是不信的,无论何时后宫都会有宠妃,从前的贤妃是,阿霁是,现如今的德妃是。那么他的动情动心又有几分是真?

  她眼眸平淡,将心底的惊慌压下去,淡声道:“君王之爱自古雨露均洒福泽万民,这份最广博的爱不是任何一个人所能承受得起的。先皇后娘娘是如此,后宫嫔妃亦是如此。如是身为女子,微臣及不上后宫任何一位娘娘,当不起陛下一句动心。若陛下以为人皆有情,那微臣也可将陛下的动心认作是爱民之心。”

  “你……”景明帝气结,他也是头一次对人说这样的话,却不想能被她以这种方式拒绝,顿时觉得有些下不来面子,脸色不大好看,“你怎么这般不识好歹……”

  “那陛下觉得,对于微臣来说,什么是好,什么是歹?四年前也是在这里,陛下钳制住我以后所有的路,从那一刻起,陛下想要捏住的就从来都不是江家,而是微臣一人。包括阿霁,微臣不信她失身那一晚,陛下没有丝毫理智。后宫姜贵嫔早殁了,贵嫔之位还是陛下追封的。陛下在前朝倚重父亲,是因为您知道在江家只有父亲最忠心。所以后宫阿霁的事情无论好坏你从不给阿霁说,只是频繁让微臣入宫。重华苑那一晚以擅闯宫禁之罪捏住微臣的把柄,而后频频以阿霁来警告微臣。四年,微臣眼睁睁看着她埋葬在深宫。”

  “即便微臣真的是男儿身,陛下也从未想过让微臣同寻常仕子一般于朝堂大展光彩,从晋王到庆王,您是把我当做谋士来利用的。您想方设法让微臣在朝中站不稳脚跟,兔死狗烹的道理谁不懂?眼看着庆王即将谋反,陛下自然要掐断微臣所有的退路。傅先生一事从方文知刻意提起到您宣召他入宫中间隔了大半个月时间。您分明已经意识到这是有人蓄意而为,否则在方文知提起傅先生后便即刻斥责他。但陛下还是选择用特殊手段在父亲毫不知情的时候将傅先生请进宫,然后想方设法将消息传到微臣耳中。陛下心疾难治,而目的不过是为了以傅先生为要挟,送给微臣的那一丸‘朔雪长生’。此后自然不会有背叛。”

  “而如今微臣女子身份被揭露,陛下所言动心,究竟有几分真几分假,微臣并不愿细想。桩桩件件,其中好歹自有分明,微臣知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

  末了她又重复一句:“陛下要忠心,微臣不会背叛。”但她的心永远在沈迟那儿。

  心思被看透,景明帝到底隐隐有些怒意,面色暗沉,起身向她走去。又想如从前一般去勾她的下颌,却被她巧妙避开,随后是整个人都向后退几步。

  “江怀璧,你是觉得朕给你下毒便是亏待了你,所以可肆意妄为了么?你当真觉得朕不敢动你?”

  江怀璧微微抬首,仰视着他,语气平淡:“您是陛下,想做什么自然都可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了我,以绝后患。”

  “你……”他怒极,转身将桌上棋盘猛然一挥,黑白棋子顿时洒落一地,在地板上跳跃出清脆的声音。有些溅到她周身,从身上滚落,未曾砸疼却是扑面而来。她眼神不由得颤了颤,却仍旧一动不动没有躲开。

  “朕有没有告诉过你,如今激怒朕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

  她却忽然沉默了,心里有着自己的思量,半晌开口只说:“如今形势紧张,陛下实在不该将时间浪费在微臣这里。”

  景明帝终是寒着脸走了。江怀璧出了门,看着仿佛暗无天日的宫苑,心底沉了沉,这重华苑,她还需尽快走出去。

  .

  沈迟回京已在三日后。此时因庆王谋反一事传遍天下,京中百姓自然是人心惶惶。无论是哪个皇帝,动起兵戈受苦最大的还是百姓。

  他回来的这一日,正好是景明帝那批南下庆州的军队回来的日子,但是归来者只有两人。这是很明显的挑衅了,留了这两个人便是要叫他们回来送信。

  两人回禀之时沈迟也在一旁,听着这情况实在是已经不太妙了。

  “……臣等奉旨前往庆州,在入城门时守城将领故意拖延时间,百般阻挠。而后一进城还未宣陛下旨意,庆王手下亲军已出兵,当时我军已剩下不到一百人。臣曾前往庆王府,府中除了奴仆以外,已无主人。陛下,庆王谋反之心现下已天下皆知,臣请陛下出兵剿灭反贼以正天威!”

  仅剩的两人情绪都异常激动,景明帝只作了一番安抚便让二人回去休息。此次南下牺牲人数不多,本也就是个引子,但现在看来庆王已不屑伪装了。

  那他之前营造那么大的声势,作用又在哪里?

  “君岁那边情况怎么样?”他转头问。

  沈迟自入了殿神色一直平淡无波,待那两人说完了才有些反应:“微臣在庆王与蜀王交界鹿安县被庆王的人伏击,目的是阻止微臣北上秦地。随后得知遗诏不在庆地,便直接返京了。”

  “你是怎么知道遗诏不在庆州的?”

  “庆王府是空的,庆州守备早已经没有之前严了。既然庆王都跑了,东西怎么还会在庆州?现如今能确定的是,他们要么在北上,要么已经在秦王封地了。但是庆王南方那些地方仍然不能小觑。”

  景明帝默了默,现如今好歹是知道大致情况了。接下来重点都将放在秦王那里。只是秦地环境颇为恶劣,要想成功只能智取。

  “这段时间京城所发生的事想必你也听得不少,你觉得庆王会在什么时候发起进攻?”

  “据目前的形势看,最多两月。庆王这几个月来的动作都表明他已经等不及了,不可能等到开年,也不会等到最冷的时候。陛下既然将这事挑明了说,便是要先行采取行动了,庆王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从秦地到京城,快慢都由陛下开来控制,自然,若是刺客有本事,半路杀了也行的。”

  景明帝冷嗤一声,若真有半路截杀这本事,庆王还至于活到现在?

  “但现在时机已经到这里了,阻止他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庆王夺位这一战,目光也不能仅盯着京城,南方以及秦地要是都落入庆王之手,这大半天下可就都丢了。”

  “那陛下的意思是……”

  “封安郡王为安王,据守晋州一代。无论如何都要将晋州重新整顿一下了。”安郡王这人其实这几年行事并不低调,不过倒是一直未见有什么异心,就是比较能闹腾。

  沈迟默了默,不动声色地开口:“此时怕是晚了罢。”

  “不晚。晋地主要是南部有问题,他当年领兵去百越平叛,军事才能可见一斑,如今庆王不在,或许能将南方一并夺回。前几年大齐对百越的恩情不小,如今百越也是能帮上忙的。”景明帝目光沉沉,语罢便沉默下来。沈迟是能感觉到他言语未尽的,毕竟庆王的势力又不止在南方,后面那些安排怕还是防着他。

  安郡王为人是急躁,但是勇猛是真的勇猛,也是一根筋,认准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提起来安郡王,又说了百越,潜意识便是要告诉他,起码暂时南方还不受他沈迟控制。

  心底不由得冷笑一声,景明帝倒是高估他了。百越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南方更没有兴趣。他暂时要做的就是隔山观虎斗,看细节就好了,远没有到他出手的时候。

  景明帝看了看他,莫名就想起来还囚禁在后宫的江怀璧。沈迟现如今还不知道她已经从诏狱出来了,但他发现诏狱里居然也有人不干净,回头还是得仔细查一查,现下可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你那要求朕既然已经应了,就不会食言。”

  “朕只要遗诏。”

  沈迟微不可闻地蹙了蹙眉。知道她他要遗诏,但是现如今,不能再出京了。

  他宁愿守着她。

第309章 起兵

  景明六年十月初, 秦王于封地起兵造反,短短三日内已攻陷数十个州县,并逐步向京城逼近。京中传庆王有谋反之心已久,谁也没想到最先起兵的会是秦王。

  其实缘由并不难想。要皇位的还是庆王, 而庆王手中是有把柄的, 他自己自然是更倾向于光明正大地夺位。然而景明帝步步紧逼, 他也就只能拿秦王出来当个挡箭牌了。

  京城很快商议好对策。景明帝知道庆王在秦地, 便先派了长兴侯前去平叛, 而后兵部左侍郎也领了兵前去。其实秦王封地也并非全部沦陷, 庆王所控制住的仅仅是偏西部一带的州县,靠近东部许多地方闻说秦王叛变, 已先行投靠了朝廷, 并且全力抵抗叛军前进。

  在秦地叛乱起兵开始几日后,东南一带安远侯举兵造反,他同时是一省总兵官, 很快已控制东南大片区域。而他的目的也很简单,从起兵那一日起便一心盯着河京。更扬言要在河京建都立朝, 看他这架势倒像是趁乱起兵。

  朝廷军队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西北,东南叛乱起来时竟一时间人心惶惶。景明帝并非没有一点准备。

  当初荀微上任时景明帝曾特意询问过他河京状况, 已然意识到南方的危机,于河京一带早有准备。只是现下紧迫的是, 安远侯曾于先帝时期奉命平叛过百越内乱, 且景明二年安抚百越他亦曾参与其中。如今怕的是, 他同百越勾结。

  不过幸而男方还有一个海家。海振刚虽然不及他逝去的大哥,但海家还是有可塑之才的。海振忠虽无子,但海氏旁支中却有脱颖而出者,此次亦跟随军队迎战。到底是承袭了海家尚武的传统, 于战场上格外激猛,令人刮目相看。

  河京、秣陵一带地方军也都相继出动。

  景明帝坐镇京城。现如今每日从各地呈上来的战报不少,且还需防着因时间天气等原因延误的消息,未雨绸缪显得十分重要。

  眼前的舆图将两方情况标注得清清楚楚,西北与东南最为密集,但其他地方也并不能忽视。

  “天倾西北,地满东南……朕是如今才懂得这两句的意思,果然是好算计。好一个白泽捧书的秦王!原来是这般襄助众玉中领衔的秦珩。从前只以为是秦王需与庆王共存亡,待登位后许以好处。如今看来倒是要狠心扔下一个了。朕猜着,西北倾,东南满,他们是要将目标直接盯向河京了。”景明帝眼睛紧盯着舆图,殿中皆是他信得过的重臣,屈指可数。

  “但是庆王无论如何,南下必然要经京城。庆王在秦地困得一日,京城与河京便多一分机会。”

  “然而庆王之势不可阻挡,单凭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如今西北东南皆有难,已危及社稷。要臣看,可诏令勤王。”

  “不可!诸藩王如今敌我不明,如若扰乱我军部署,且可能导致地方混乱。两地情势已然危急,若是其余藩王有异心,得不偿失。”

  “臣也以为此时无需诏令勤王。只要各地藩王不与庆王一派勾结即可。东南等地兵力充足,而西北距离京都太近,当下之急应在西北。”

  “东南并不可小看。南方兵力虽足,但远不及京都,因地势原因,河京比京城更容易攻下。若是叛贼拿下河京立即称王,可不正与前段时间日食想应?一国岂有二主之理!现如今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安远侯于南方称帝,否则便为庆王提供太多利处了。”

  “然而现在两方兼顾基本不可能……”

  ……

  几人不过片刻便分为西北派和东南派,很显然主张先集中精力打西北的占多数,但是另一方也有自己的说辞。景明帝在此听了一早上,大多数时间都在争辩,虽然其中亦有可取之处,但也实在繁杂。

  几人退出大殿后景明帝起身离开,却只绕到后殿。江怀璧也在此听了一早上。他示意她跟上,去了偏殿。

  “你怎么看?”

  “或许需要看庆王与安远侯是不是一伙的。”

  “朕想过这个问题,但目前尚未有证据说明两人勾结,不过这时间倒是都赶得挺巧,秦王起兵三日后安远侯起兵。朕觉得同伙可能性极大,你继续说。”

  “若是庆王指使安远侯乱东南,那么西北与东南便无差别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4页  当前第2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0/2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怀璧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