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怀璧传_分节阅读_第108节
小说作者:飘篷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22 MB   上传时间:2020-11-24 16:02:25

  这倒是说笑。他原本也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怕其中又有人做了什么手脚,但看江怀璧都没有半分顾虑,才是他觉得奇怪的地方。

  “我倒是觉得你与沈迟最近走得挺近。”

  江怀璧愣了一瞬,想想似乎交往得是比以前要多些,不过沈迟大部分时间都尽量躲着父亲。

  江耀庭看她不语,又道:“我总是觉得你在某些方面似乎有偏袒他的意思。你告诉为父,你与他之间,究竟有什么事?”

  江怀璧暗暗叹一声,父亲还是察觉到了。她在尽力避免,然而毕竟与以前是不同的。与他相处时间久了,自然与从前不同。近身没有旁人的时候,任是对谁都有着怀疑,若要交际必先将其家世以及处事风格查探完毕,总归都带着防心。

  然而对于沈迟,她的防心早就没有了。是以话语中便怀着信任。而江耀庭不同,他对其他人都较为敏感,尤其是对于今年他手下的那些新科进士们。

  沈迟算是熟人。或许也正是因为相熟,所以更加警惕。

  她浑身似乎有一瞬间有冷意拂过,眼睫轻颤。

  不回话就更显异常了。然而沈迟于她,早已不是当年的沈迟。

  “大约如萧羡一样,若知根知底便不会太多防备了,不过还是有底线的,”似乎觉得还是解释不清,复又加了一句,“父亲放心,里里外外儿子都清楚的,必不会有损于江家。”

  江耀庭默了默,观她这样子,怕是还有隐瞒不肯说,也就作罢。半晌感慨一句:“萧文卿也还算是争气,此次是二甲。原本我记得是外放的,大约是后面萧侍郎找关系了。”

  江怀璧眸光微动,还好萧羡留京了,要不然能在身边说个话的人都没了。

  “这些时日初入翰林院可还顺利?”

  江怀璧颔首,“顺利。”

  江耀庭展眉,又问:“我倒是听说方文知与你相处不大和睦。”

  “暗地是暗地,总归明面上不过分,”江怀璧轻笑一声,两人原本就有恩怨,有些计较也是情理之中,他时不时总要以品阶来压她一头,却不知景明帝早已另有打算,“儿子哪是那么好欺负的。再者,我还有父亲您护着,方尚书可不一定能护他那么周全。”

  方文知那里无论是误会也好,刻意也罢,总归江怀璧这里早已将他化为了敌对者。

  母亲的死与那田尧生是直接关系,田尧生是平郡王的人,背后晋王且不说,她便不信那杨氏未曾参与其中。既然两方都以杀母之仇为名针锋相对,那就看鹿死谁手罢。

  不过现在刚开始便闹得太厉害,景明帝怕是第一个不会同意。

第148章 编修

  永嘉侯府这边的沈迟果然是没有好日子的。长宁公主没好气地看着他进了礼部, 心中将吏部以及江耀庭暗骂了千百遍。怕自家儿子吃亏, 暗中又多方打点。

  这几年府中若说喜事, 除却沈迟中第之外, 便是宜宁郡主沈湄出嫁了。

  仪宾是英国公之子赵瑕, 英国公并非特别显贵, 国公位是当初先帝在位时封的, 至如今景明帝也不是特别重视。若论门楣自然是不低,英国公虽然无盛宠, 但好歹出了一个王妃,庆王妃赵氏, 正是英国公之妹。

  而赵瑕还未曾考取功名,但是才气颇高。

  经过长宁公主把关的, 品性自然不会差。更重要的是,听闻性情温和, 若是与沈湄过日子,她定然不会受欺负。

  成婚至今一年多来,宜宁郡主骄悍跋扈的名声几乎传遍了整个京城。不过长宁公主才不在乎这些,只要她的女儿不受欺负便可。

  在那之前秣陵海家还来纠缠过一段时间,大约是已经承袭国公位的海振刚觉得有资格攀附永嘉侯府了, 便为自己的儿子海逊求了婚,对象仍旧是宜宁郡主。长宁公主自然不可能同意女儿嫁一个瘸子。

  然而海家自追封了国公位之后凭着海振忠多年的威望可威风得很, 这一次不似上一次鲁莽,在朝中拉拢了许多官员一起帮忙,好在长宁公主也不是吃素的。期间过程颇有些艰难, 不过好在最后沈湄还是顺利嫁入了赵家。

  既然现在沈迟已进了礼部,也不算太坏结果。长宁公主现在急的,便是已及冠多年却仍旧未曾娶妻的儿子沈迟。

  前些年一直往他房里塞人,也不见有任何拒绝,然而却是一直不肯娶妻。京城贵女也不少,她为沈迟四方张罗,回来说与他时却总是被他岔开话题。

  长宁公主难得生了怒气,手中茶杯重重一搁,冷目一扬:“君岁,你心中究竟有没有心仪人选?”

  沈迟点头:“有。”脑中蓦然闪现出江怀璧的模样来,心尖不由得一软。

  长宁公主心下一松,还算是有眉目,但看他仍旧不肯说出来,心中略一思量,问:“可是门第太低,不好意思给母亲说?”

  沈迟摇头。

  “那是为何?”她奇怪,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才能让沈迟藏在心里藏了这么久。

  沈迟思忖片刻,沉吟道:“我需得等她几年。”

  长宁公主微一怔,“年龄太小?”

  沈迟沉默。

  又问:“几年?”

  “三年。”

  长宁公主道:“太久了,你重新……”

  沈迟暗暗咬牙:“一年也可。”

  长宁公主原本还奇怪。若是年龄的话,三年变一年的确是有些奇怪,但想着说不定那姑娘是有其他事情,君岁体谅人家姑娘也行。总归一年还是等得起的,便满意地笑笑。

  “如今我也不要求那么多,如是那姑娘真的有什么事……我不勉强,最多给你两年时间。你今年都二十三了,我都还没见着世子妃,宫里那老太婆比我还小可都已经抱了几个孙子了……”

  沈迟:“……”

  长宁公主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声音却已经低了下去:“我听说团州沈家,那个沈达如今在京城?”

  沈迟点头:“二婶姚氏的母家是姚家,她是姚探花的姑母,提携夫家自然情理之中。沈达如今要与姚家攀上也不足为奇。”

  长宁公主恨恨道:“如今沈达进京,你父亲自然要去看他。这几年我虽未曾听说,却也知道你父亲定是放不下他的骨肉血亲的。若外人再提起此事,丢脸的仍旧是我侯府。”

  她原来与沈承闹和离,纵然后来已经打消了念头,但是沈承与那于氏的事情还是传得沸沸扬扬。若非沈迟暗中阻止,可就传遍京城了。虽说是沈承的事情,可永嘉侯与她同为一体,传出去难免不好听。

  “沈达如今都这个样子了,哪里还敢再翻出什么风浪,父亲不会不顾大局的。”

  话说当年那件事他总觉得哪里有问题,却又什么都查不出来。

  长宁公主冷哼一声:“若顾全大局便不会整日都无所事事。”

  沈迟撇撇嘴,尚公主的驸马,有职在身已经很不错了,原本就是挂名的闲职,如何忙得起来。

  末了,长宁公主复又叮嘱一句:“你与那江家的小子走远些,说不定哪天刀子就捅到你身上了。……我可是听说她在翰林院算计人算计得狠,连新科状元都不放在眼里。”

  沈迟虽然口中应了,但心中却暗暗道,若真是离她远些,这辈子您算是都找不到儿媳了。

  .

  自从江怀璧任了编修,整日里做的最多的工作不是在翰林院整理典籍,却是被景明帝宣召。对此她也很无奈,她一个七品编修,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如今几乎是隔两天就要去面圣一次。

  虽说是极大的荣宠,可这荣宠于她却是有些难以承受。她自己谨慎倒还没有什么,但是其他人就不一样了,同期考上来的进士,甚至还有一些混迹官场多年未见起色的官员,暗中已经有了意见。

  翰林院后堂内有皇帝临幸处,然而景明帝去文渊阁自然要比翰林院次数多,江怀璧几乎快成文渊阁的常客了。

  因江耀庭多在阁内,其余人纵是有意见也只能先压在心里。

  然而景明帝见江怀璧的时候却通常喜欢单独宣召,有些时候索性直接将江耀庭也支开。他倒是觉得奇怪得很,即便是父子,两人的意见有时也大为不同,除却都谨慎周密各自成说之外,没有多少默契感。

  “琢玉,这封弹劾萧侍郎的折子你看看。”景明帝随手一抛,折子上显然已经有了内阁的票拟。

  江怀璧应了声“是”,已稳稳接到手中。垂首一看,眸光微动。

  萧拙仍旧是户部左侍郎,折子上弹劾他贪污税银,上面清清楚楚写了府、州名以及贪污数目。不过若要定罪还是要待刑部以及大理寺查案后才能定夺。

  她眉头微凝,便已知道景明帝有其他想法。萧拙的儿子萧羡此次殿试二甲留京任职,连父亲都是知晓他走了关系的。景明帝既然问了萧拙的事,自然也会想到萧羡,现在恐怕是不止萧拙一人的事了。

  萧拙一事大可交由刑部,根本无需来问她,那便只剩萧羡了。萧羡素来与她走得近,景明帝大约是来试探她与萧羡之间的关系了。

  自然,开口还是要对事的,她将折子看罢又呈上去,躬身一礼道:“陛下,萧侍郎一事未曾查案,尚且未有定论,微臣以为可先命大理寺……”

  景明帝直接打断她:“若是证据确凿,当如何?”

  “自当按律严办。”她心知景明帝对于贪污向来是尤为重视的,自他登基以来朝中因贪墨落马的官员不少。自然,户部较多,因为财政都在户部掌着,上上下下整日守着银子眼馋的不少。

  景明帝抬头,“若是革职抄家牵连族人呢?”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只剩点出萧羡的名字来。

  江怀璧答得坦然:“以奏疏中所言,贪污银两不足以这般重。”然而心中却是微一沉,若真要将萧羡此次进士分配的问题拿出来,即便不足以革职抄家,也算是非常严重了。

  景明帝默然片刻又道:“你别给朕装糊涂!此次新科进士任职一事吏部在其中做了多少手脚,朕还是能看出来的。萧羡留京你敢说萧拙在其中没有周旋?贪墨加营私,又涉及科考,朕可不会轻饶。”

  江怀璧暗自轻叹,其实暗地里找关系的可多得很,其中盘根错杂,朝中官员之子中举的不少,官员亲戚中举的也不少,官员亲戚的亲戚也有。且朝中还有各种姻亲同门之类的关系。若要真查,自然不能只查萧羡一个人,这要一层层查下去,那岂不是要牵连大批人?

  即便如今人才新进,然而若因此事被撤职的进士一批,加上官员再来一批,所剩可就不多了。

  话一出,景明帝果然面色沉怒,“江琢玉!”

  江怀璧不假思索即刻伏地请罪:“陛下息怒。”

  景明帝看了看她,手中朱笔紧了紧,眸色深沉,半晌才道:“朕明白你的意思了,起来吧。”

  拐弯抹角地护着萧羡呢。罢了,左右还要再过段时间看看,也不急着一时。无论找没找关系的,都有考核期,考核期过了优劣自有分晓,不是历朝都如此么。

  江怀璧起身,俨然半分惧色都没有,还又加了一句:“萧侍郎一事……”

  “旨意都发到刑部和大理寺了,不用你管。”景明帝没好气地道。

  “……”

  景明帝发现江怀璧似乎自从进了翰林院以后很乖,不似以前召见她的时候,连说话都带着锋芒。仍旧还记着重华苑那一次,她赌上一切的场景,想着许是年少轻狂,如今倒是比当时稳重。

  然而他总觉得少了什么,似乎还是觉得有些棱角更有趣。

  内阁呈上来的,便已是一些重大事件需要他拿主意的,琐碎小事已在内阁处理完毕。至于萧侍郎一事,他总觉得是内阁呈上来时放错了,内阁已有票拟,他也只用看一眼拍板决定,结果都一样的。倒是方便了他试探江怀璧。

  刚轻松片刻,又看到一封,这一次他没有详略一扫,而是逐字逐句阅过。看罢面色已有些沉重。

  江怀璧没抬头,但能感觉景明帝那里的声音有一瞬间静止了,便知晓定是又有什么事了。

  原本应该是父亲站在这里的,如今却只剩了她。有些事情到底是离自己太远,她本就不如父亲经验丰富,有些地方是看不到全局的。

  “礼部右侍郎提了立储一事,你先看看罢。”

第149章 议储

  江怀璧眉头微动, 立储?周皇后被废也已经三年了, 三年中并未立新后, 而储君之位素来是由嫡长子继承, 自然也有立贤一说。

  董应贤奏疏中只提到太子早立可稳固国本, 并未说立谁合适。

  然而现在众人都已明确, 大皇子今年十岁, 天资聪颖,连景明帝也经常夸赞;二皇子不满八岁, 而因诞生便先天不足,后面虽然肯努力然而毕竟吃力;三皇子早夭, 后面这几年虽新增了四、五、六三位皇子,但其中一个正咿呀学语, 一个蹒跚学步,还有一个尚在襁褓。

  看来是要试探景明帝究竟对原周皇后的态度了。不得不说, 董应贤的胆子还真是大,这个事连父亲都未敢提起过。

  不过这件事终究还是要有人提出来的,不是他也会是别人。而由礼部侍郎提出来,与父亲也无异了。

  半晌她才开口:“陛下,不知父亲对此可有看法?”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4页  当前第1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2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怀璧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